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英语竞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英语口语竞赛 现状分析 形式与内容 评判标准 口语语篇能力
大学阶段各级别英语口语竞赛是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很好的检验。对于学生而言,参加口语竞赛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还可以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增强心理素质。对于教师而言,口语竞赛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在竞赛中获奖是对前一段教学工作的肯定,在竞赛中失利则能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此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南通理工学院于2014年5月正式升级为本科院校,在此之前主要参加的是高职高专类英语口语竞赛,主要有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口语技能大赛(原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下文简称英语技能大赛)和“外教社”杯英语演讲大赛两大类。由于学院建校时间短,且原来是一所专科院校,学生平均水平较低,从2008年参赛至今,在这两类比赛中只取得二等奖两次,三等奖四次。但是,自从参赛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这些赛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指导老师也逐渐熟悉了赛事和指导方向。与此同时,参赛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凸显,这些问题是为什么参赛学生尚未获得一等奖甚至更高奖,即参加全国赛的资格的原因。本文将对南通理工学院近年来参加英语口语竞赛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在今后的竞赛中取得突破。
一、学生参与面不广,拔尖人才不多
作为一所前身为高职高专的新晋本科院校,生源素质缺乏优势,尤其缺少英语拔尖人才。在校级初选中,许多班级很难选出语音较好、表达流利的学生,直接导致口语类的竞赛无法大范围展开,全院几千人学习英语,却只有二三十人参与竞赛,可见参与程度之低。个别表现比较突出的选手基本上囊括了各项赛事参赛的资格,比如本院就曾出现某些学生既参与了英语技能大赛又参与了英语演讲大赛,而其他学生基本无缘决赛。这些学生毕业后,后续人才接不上,无法形成代代接替的良性循环。
二、竞赛形式和内容与实际教学有较大的差距
前述的两项大赛都是省级比赛。英语技能大赛包括初赛与复赛,初赛为复述环节,复赛包括现场描述、情景交流、即席辩论三个环节。英语演讲大赛的安排则分定题演讲、即兴演讲、分组演讲和辩论演讲几部分。虽然当前的高职高专教学和本科教学都提倡以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技能为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通过江苏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B级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样的等级考试。从而导致大部分课时需围绕等级考试,锻炼学生听、写、读、译的能力,而剩余的课时里虽然安排了说的环节,但是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际教学中只能采取适合大部分学生的形式和内容,往往只有复述和定题演讲还具有可操作性,其余形式基本都不能展开。能参加英语口语竞赛的学生在所有学生中口语水平是最高的,因此,平时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帮助很小。也因此,每次在组织学生参赛时,老师和学生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针对性训练,以期短时间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这种短时速成的方法,虽然会有一定的效果,却与竞赛最主要的目的相悖。
此外,这两项竞赛的内容也与实际教学内容相差甚远,例如在英语技能大赛情景交流这一项中,内容包括一般日常交际、企业介绍、产品介绍和涉外业务等,而实际专科英语口语教学的内容则以行业英语为主,有许多专业不会涉及这些环节,但会涉及其他环节,如数控专业的行业英语就只涉及各种操作控件的英文名、最新技术的说明等。实际上,最适合参加英语技能大赛的是工商管理类学生。这种不一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除工商管理类学生以外所有专业学生的参赛热情,这种竞赛不能完全检验实际教学,不能反映教学中的不足,对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三、评分标准缺乏指导性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我们要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以英语技能大赛为例,初赛的评分标准是从选手的发音、语调、语法标准、交流效果等方面考评,竞赛时间不足或超时也会扣分;复赛的评分标准则看重参赛选手的语音语调、语法逻辑、信息覆盖、交流效果等,同样,语速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由此可见,职业性在竞赛中完全没有得到体现。
评分标准的片面性使得在选拔过程中“重语音轻能力”的现象时有发生,毕竟,语音语调的调整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有些学生因为总有一两个顽固音导致最终落选,十分可惜。此外,在语速的评判中,竞赛时间不足导致扣分这一点有待商榷,因为有些学生虽然本身语速很快,但是发音十分清楚,实际上并不影响整体的发挥,但是因为这个标准使得这些学生不得不放慢语速。在平时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能因此忽略不同行业的岗位对英语能力的不同要求的训练。
当然,要在口语竞赛中体现职业性对竞赛的形式、内容、评价甚至是场地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完全具备不太现实,但希望能在今后的比赛中逐步实现。
四、学生口语语篇能力有待提高
在日常教学和竞赛前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发现在“听、说、读、写、译”中,学生普遍存在“听、读”能力胜过“说、写、译”能力的现象。“听、读”属于输入性运用,强调吸收和理解,而“说、写、译”则属于输出性运用,强调内化和应用,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重输入轻输出,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往往只能应付最简单的日常交际。
笔者在多场校内选拔赛中发现,学生应付日常交际一般没有问题,但是一旦涉及的问题较为深刻,就会出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的发言虽然较长,但内容往往重复、空洞,只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有的学生无法正确地、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含义,属于能听懂老师的提问但无法回答;有的学生说话没有条理,也没有逻辑性,例如一件事情的叙述既不按照时间顺序又不按照空间顺序,而是随心所欲,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还有的则一进入竞赛就紧张,无法正常发挥。此外,还有些学生口头禅、停顿、重复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情况与教学中以会话训练为主的模式有关。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平均水平较低,就降低了标准,只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对话练习,缺少段落训练。
根据进一步分析可以得知,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大量练习,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语言结构和语法结构,不能在口语语篇中灵活运用是因为学生尚未将所学知识内化,缺少将知识熟练转化为技能的能力和实践。例如根据调查,在进行图表叙述训练时,学生往往先在头脑里构建一个中文大纲,再根据这个中文大纲进行口语叙述,有些学生甚至需要在头脑里把每句话的中文都罗列出来再进行逐句翻译,在竞赛的紧张氛围下,学生很容易出现上文提及的现象。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这个转化过程会越来越短,学生的表现也会越来越好。根据指导经验,上下午各一小时,每天2小时左右的强化训练比较合适。当然,参加竞赛的学生口语语篇能力较强,一般的高职高专学生需要大量的训练还没有结论。
总之,英语口语竞赛的进行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能力的体现,是逐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的体现,也是培养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体现。英语口语竞赛的进行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极好的检测。由于各类竞赛的开展时间并不长,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作为教师,我们无法对竞赛的形式、内容及评判标准做出改变,只能在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语篇能力上下苦功。为使学生在英语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应对措施并改革教学方法,为参加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光伟.以写促说:提高英语成段表达能力.广西师范学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2]李思然.大学生英语口语竞赛现状与问题应对策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关键词】英语;口语大赛;高职院校;社会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现状
在长期的高职英语教学中,让我们发现高职英语的口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或者可以说口语教学相对比较严峻。大多数高职院校中,校方有相应开设英语教学课堂,并在少数院校还开设了英语口语、行业英语等分项教学课程,但是收效并不明显。这是受教与学过程中的漏失所影响,由于学生与教师双方面的意识缺失造成的。
一方面,相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比较差,且心理上有较大的障碍。他们多数认为自己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重视专业技术的学习,英语只是作为一门科目来学习,踏入社会找工作时靠的是过硬的专业技能来取得竞争优势,英语表达能力与自己的专业既能工作并无相关,所以在校时不用学习英语,更不用进行英语口语训练。[1]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作为导向者也欠缺英语教学意识,认为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只是辅助,可学可不学,因此教学要求也较低。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在课堂上接收的回应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就有所降低,授课的热情不够,对学生关心不多,以致英语的教与学都大大减少。
二、在高职院校开展英语口语大赛的重要性
由于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英语课程但却未能将英语教学落实到位,以致英语课程形同虚设。还有一些能够较好落实英语教学工作的高职院校还开设了英语口语课程,证明这部分院校已经意识到英语口语对于学生来说的重要性。教育者不仅要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英语教学课程,还要多开展英语相关教学教育活动,如商务英语专业技能比赛、英语口语大赛、英语翻译大赛等。这些比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巩固自身的英语知识。而本文所讲述的英语口语大赛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项目,英语口语比赛能够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才能,在日常的课堂授课上,学生能学到的只有书面知识,而口语交流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一门语言的学习不能脱离交流。[2]
所以,在高职校园内举行英语口语大赛是十分有益的,一旦落实到位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接下来,本文就如何优化高职院校内的英语口语大赛进行细项分析。一共分为五点来说,分别为增加英语口语比赛海选的对象、增设英语口语大赛的比赛项目、对英语口语大赛参赛选手加强训练、增设比赛环节、完善评比机制,增设奖项,鼓励学生多参与比赛。
三、增加英语口语比赛海选的对象
在一些院校中开展比赛活动时,教师会偏向于在班级中指定学生参加比赛活动,这部分被选中的学生往往是教师眼中认为在比赛项目上比较优秀或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这样,有一些自身很有才能但却羞于表达的学生就在冥冥之中与机会擦肩而过。虽说金子总会发光,但是千里马也需要伯乐的挖掘,苦苦等待机会不如抓住机会。这需要教师在比赛海选时不限制报名范围,鼓励全校学生都积极参与。
而往往在大范围宣传的同时,教师还要发挥自己的伯乐精神,善于挖掘一些有才能的学生进行言语激励。对于那些学生其实内心很想表现自己,但是自身却羞于表达,这时只需要授课教师的鼓舞,大多数学生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海选,这就增加了许多海选的参与者。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这能够提高院校内英语口语大赛的整体水平。因为有了更多竞争,原本就比较优秀的学生会花更多心思准备,而原本能力一般的学生也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完成准备工作。
四、增设英语口语大赛的比赛项目
在高职院校开展英语口语大赛,无疑是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得到锻炼,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自我肯定和他人的肯定。曾经有学生反映,自己很想上台表演,但是一个人上台没胆量,希望能和好友一起组成小组参加比赛,在与好友的交流中能够做到较好地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这个信息就对大赛负责人的大赛规则制定有很大帮助。大赛负责人应当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长处不同,为他们增设一些比赛项目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例如设立三种比赛项目,其一是单独一个人上台进行演讲或朗诵,其二是双人以口语对话形式参加比赛,其三是三五成群,组队表演节目。
1.单人演讲、朗诵
对于单独一个人上台演讲这种形式来说,很明显是针对那些英语表达能力较强,且心理素质、综合能力都不错的学生设立的比赛项目。这类学生往往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希望鹤立鸡群,渴望个人价值的实现,那么教师应当多鼓励这些学生参加比赛,表现自我,这样可以在同学中树立榜样,起正面引导作用。单人上台表演的可以是诗文朗诵,也可以是借助PowerPoint文档进行演讲,这对所有单人参加比赛的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2.双人口语对话形式
设立双人小组是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并提高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许多学生能力一般,但是跃跃欲试,却担心自己的舞台表现能力差,会导致失败。因此,许多学生会选择找一个搭档与自己形成双人小组报名参加比赛。双人小组参加比赛是以对话交流方式作为主要考核形式,在本文将会提及,在比赛中还应增设其他个人能力展示的环节。对于双人小组来说,优势就是优势互补。搭档之间应当相互学习,相互迁就,弥补对方所不及的地方。
3.小组比赛,进行节目表演
小组比赛,就是指由3到6人组成的队伍来参加比赛。对于小组比赛,大赛就应制定规定要小组进行舞台表演,可以是舞台剧、情景剧甚至音乐剧。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较差,但是如果有小组合作,许多内在的潜力能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被激发,得以发挥。因此,由学生自行选择组成小组的成员之间往往有较强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小组中每位学生的能力发挥,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英语知识互补。在小组比赛中也将会设立个人才能展示和小组问答环节,这能够让较有能力的学生有单独表现的机会。
五、对英语口语大赛参赛选手加强训练
对于参加英语口语比赛的选手,教师应当加以培训,让学生不光是参加一场比赛,还能从中学习到其他技能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增加社会竞争力。
1.海选前开展技巧培训课程
在海选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在校内开展英语口语比赛技能讲授课程,校方要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学教师或这方面专家进行授课。这也是鼓励学生参加比赛的一个环节,负责人应把好关,让学生能从这堂课上真正学到上台表演的技巧和知识。无论从穿着、站姿、台风、神态等方面,授课教师都应当进行讲解。 (下转第37页)
(上接第35页) 另外教师还应针对不同参赛项目进行解析。例如对于单人参赛者来说,应注意朗诵的技巧、使用多媒体的状况和现场气氛把握;对于双人小组参赛者来说,应注意两人之间的配合,对话内容的范围,眼神交流等;对于多人小组参赛者来说,则应注意成员之间的配合、表演的衔接不留空白、控制场面等。这些对于未参加过英语口语比赛的学生都是十分陌生的,只有教师进行引导,才能给他们以更大的信心去迎战。所以开设海选前的课堂培训十分重要。
2.决赛前请专家进决赛选手加强训练
在决赛来临之前,校方应安排专家进行决赛选手的加强训练。往往能够顺利通过海选,并在第二轮比赛中脱颖而出参加决赛的都是英语口语水平较好、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这些较为优秀的学生,校方应加以培养。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在踏入社会后多方面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学校学生整体英语质量的提升。由于在海选前已经有对所有学生进行技巧培训,决赛前的培训就需要提升质量,加大强度。针对在海选中大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并提出有效建议,有助于学生在决赛中有更好的表现。
六、增设比赛环节
为了提高英语口语大赛的质量,建议大赛负责人增加比赛环节,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具体分为在海选中、在第二轮赛中、在决赛中的比赛环节设置。
1.海选中
在海选中,学生都应当做最基本的自我介绍,并就自身专业所学知识进行阐述。有人可能会觉得对于团队比赛来说,就不需要这些繁琐的过程了,纯属浪费时间。但是在学生踏入社会之后,求职面试时最基本的就是进行自我介绍,这是为学生模拟场景,让学生有心理准备,也是促使学生事先做好英语自我介绍准备的有效方法。整个介绍的时间和要求不设下限,不强制所有学生进行完整的几分钟介绍,但能者多说。
2.二轮比赛中
在第二轮的比赛中,除了个人演讲或朗诵,还要求单人表演者进行抽签搭档完成对话任务。在双人对话、多人小组表演后,还要让同时参赛的学生分成个体进行抽签,抽签搭档成组完成相应的小组任务。小组任务包括采访现场指定人员、按照情景进行角色扮演等。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赛中所增加的表演环节都是为了给个人表现机会,方便评委进行个人评分,因为在最后除了团体比赛的项目,会有最佳个人奖。
3.决赛中
在单人决赛中,除了演讲或朗诵外,还应进行抽签,分组根据拟定话题进行正反方辩论,时间为5分钟。在双人决赛中,除了对话表演之外,还应进行抽签按照所给话题在现场用1分钟时间构思,紧接着进行4分钟对话。在多人小组决赛中,应让小组派出两名能力较强的选手接受其他小组两名选手的问答挑战,强强对抗,比赛势必更加激烈。在一些教学水平较高的高职院校中,还可以在决赛时增设学生与外教或校内资深专家进行问答交流的环节。
七、完善评比机制,增设奖项,鼓励学生多参与比赛
大赛增设评比奖项是为了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长处而设置的,这些奖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很大的参赛动力。因为在当前的社会中,在求职简介上填写一些在读期间获得的奖项对于学生的求职很有帮助,这是学校乃至社会对该求职者的认可,让学生有了更多的竞争筹码去应聘自己理想的职位。
八、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日常落实。教师应当从日常英语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而在高职院校内开展英语口语大赛,则是对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一个直接检验方式。在整个参赛过程中,学生不但增长了自己的英语学识,也培养了自己的综合能力,这对于学生以后踏入社会去跟高校学生竞争有很大的帮助,他们能够处于同一竞争平台,甚至高人一等。校方应不断优化英语口语大赛机制,让学生从中得到实践。
【参考文献】
河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部分会员单位参加了此项赛事。组织参加此项活动的目的一是通过竞赛的方式鼓励和奖励在英语教与学上成绩优异的师生;二是希望通过抽样检测,了解我省中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发现各会员单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好的做法,交流各地先进经验;三是更好的为会员单位做好学术指导和服务,促进对英语阅读教学和评价的深入研究,推进英语课程改革进程。今年的比赛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大赛组织机构权威,流程
规范,组织有序
主办单位制订大赛的章程和赛题。大赛日常工作由省学会外专委秘书处承担。2012年4月28日我们下发了参赛通知;5月15日各参赛单位报送了参赛报名表;6月2日召开竞赛启动会;9月份各单位报名;10月17日邮寄试卷;10月27日进行了初赛统考;11月初阅卷并确定复赛人选,24日举办省决赛。
二、大赛覆盖面广,代表性强
此次比赛我省共有8个地市26个会员单位34188名学生参加初赛,60名同学参加了决赛。
三、试题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方向
竞赛试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导向。
试题重能力、重生活、重应用,对我省广大英语教师在英语新课程改革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次竞赛激发了参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主动阅读的习惯。初赛试卷为100分,考点内容包括阅读技能考查(70%)和百科知识考查(30%)。百科知识以朗文中学英语分级阅读内容作为考查范围,有助于学生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四、丰富的内容,严谨的赛制
赛程设计合理,赛制严谨,比赛形式丰富,多角度展现选手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此次竞赛初赛采用笔试,决赛采用命题演讲和回答问题的方式。各年级采用了不同的题目,初二为My Favorite Festival;初三为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高一为We are Netizens;高二为Fame and Fortune。命题演讲过程中,有些选手开门见山,直切主题,开篇直抒自己的观念;有些选手则采用提问的方式,在诸多假设之后才给出了自己的理解;还有些选手列举身边朋友的例子,用实例来支撑起自己的观点。命题演讲不仅展现了学生较高的文化素养,彰显了英语演讲的魅力,而且体现了选手们缜密的思维和睿智的头脑,让在场的所有观众领略到了英语语言的魅力所在。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选手反映敏捷、快速,让现场的评委以及观众领略到了他们睿智冷静的风采。
Wuhan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Based on Kruskal-Wallis ANOVA
YU Yan
(School of Statistics and Mathematics,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
Abstract For the study of Wuhan university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of non-English majors, this paper collected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Wuhan National College English Contest 2014 preliminary results, first through the icon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ta, and then focuses on the Kruskal-Wallis ANOVA test principles, and using the test method of diverse data that is part of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finally concluded that the level of English non-English majors Wuhan raised conjecture.
Key words Kruskal-Wallis ANOVA; box plot; junction;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proficiency
0 引言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据统计,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近8亿,差不多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讲英语。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人都讲英语。另有一大批原本的非英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跟国际市场快速融合,英语早已普及化,大众化,大大改变了这些国家的语言使用面貌。中国在近几十年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快。但是,我们在很多技术方面仍然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技术,不可能单靠自己搞研究,必须学习别人先进的技术。而学习的必要前提便是要掌握世界通用技术交流语言――英语。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旨在促进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激发广大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本文为研究武汉部分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以201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初赛成绩为参考数据,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
1 数据收集和简单处理
为研究武汉部分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全国英语竞赛初赛成绩中完全随机抽取50个样本,按学校分为4组,各组人数分别为14人、12人、9人、15人,具体成绩如表1,比较这四所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为更清楚地观察数据分布情况,做出箱线图,如图1。
图1 四大高校样本成绩箱线图
由箱线图可以看出,在随机抽取的样本中,四大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位数均在80分上下,华中农业大学的最低分小于60分,而其他三所大学最低分在60分左右,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最高分大于110分,而其他两所大学最高分在100分左右,为了进一步比较分析四所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进行Kruskal-Wallis单因素方差分析。
2 Kruskal-Wallis单因素方差分析
考虑到数据取自完全随机设计,本文先把多个样本混合起来求秩,再按样本组求秩和。但是各个处理的观测数可能不同,因此可以比较各个处理之间的平均秩差异,从而达到比较的目的。
表1 四大高校样本成绩比较表
假设检验问题为: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所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相同;: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所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不同。
统计分析: = [ + + + ]?#?+1) = 1.194976
= = 1.1956656
摘 要:英语教学辅助模式是指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计划学时之外开展的以拓展知识、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这一模式的宗旨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外语课外活动,将课堂中的外语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第二课堂;应用能力;以赛促学;兴趣延伸
一、英语协会的主要活动模式 为了探索有效的英语教学辅助模式,我校于2014年10月成立英语星光社团和大学梦英语社团。开展了下列社团活动: 1.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是指教师在黑板上公布需要学生当天掌握的一句话,同时花一点时间教学生。每到社团活动日,教师把本周的所有句子汇总到一起,让学生以竞赛的方式背诵。教师如何做好学生的检查工作呢?其实可以发挥班级里课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把班级按5―6人为一小组划分成若干小组,选取小组长,每天小组长监督组员的背诵情况,课代表检查小组长的情况,教师抽查课代表的情况。教师也可以随时对每个学生进行不定时抽查。 2.英语角 “英语角”是指在校园内选择固定地点,定期开展与英语相关的活动,由英语教师具体指导,社团社长负责具体活动安排,邀请外教参加活动并解答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活动于每周六晚6:00―8:00在指定地点进行,活动期间组织一些轻松、欢快的小游戏,如猜词竞赛、电影配音等。单词接龙也是常用的活动形式,这既能使学生巩固所学词汇,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反应能力。 3.周末娱乐 “周末娱乐”是指唱英文歌曲和播放英语原声电影活动。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可以给学生美感教育。PEP英语教材,每一单元都配有歌曲,学生可以模仿曲子,自编类似的歌曲或歌谣,以此来提高能力。另外,英语教师要积极争取系办支持,在每周六晚点名后,播放一部高质量英语原声影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西方文化风俗,极大地调动学习兴趣。 4.月末回放 “月末回放”就是让学生自主地复所学的内容。以四周为单位,在最后一次社团活动,让学生采取表演的方式总结一个月的学习情况,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使学生通过充满趣味的表演活动,拓展和延伸外语学习内容,使其语言、身心和思维得到全面发展。教师也可以不失时机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做到更好的互动。让学生体验到真实语言交际的新奇感和收获的愉悦感。 二、以赛促学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院、省级、国家级各类英语竞赛,丰富第二课堂活动。 1.英语擂台赛 举办英语擂台赛,旨在丰富学校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开阔学生视野,加强中西文化学习交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得更多的是组与组的比赛,小组的划分是以座位区域为单位,学生的水平不尽相同,个别学生能力有限,会给小组“拖后腿”,时间久了,必然会招致同组的“白眼”。在组织英语擂台赛时,可以把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归为一组进行比赛,在教室的白板上记载学生的PK对手及每一次活动课的PK情况,以学期为单位,到了学期结束,根据他们的PK记录,选出能够顺利晋级的“超级队员”,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正因为水平旗鼓相当,他们谁都不愿输给彼此,学习热情才能更大程度地被激发。 2.英文诗歌文化节 学院英文诗歌文化节包括诗歌翻译大赛、原创英文诗歌大赛、英文诗歌朗诵大赛三个部分,旨在让广大学子体验到语言的魅力。诗歌翻译大赛包括英译中和中译英两部分,将能否正确使用语法、词汇以及诗歌的整体效果作为评判标准。原创英文诗歌大赛提高了在校大学生自觉创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自我、青春、信念、理想的进一步认识,并提高其诗歌鉴赏水平。 3.英文歌曲大赛 英文歌曲大赛为热爱英语、热爱音乐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和竞技、展示自己、锻炼才能的舞台,营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活跃了校园学术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交际和表达能力。我校已经成功举办两届英文歌曲大赛。 4.英语竞赛 教师应积极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省级、国家级英语竞赛。如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科技英语大赛、写作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等。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获得良好成绩,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也会激励其他学生参与进来。 通过一系列活动,我校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交互型”的新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模式,活跃了全校英语学习氛围,为大学英语的教学开拓了新思路。 由于第二课堂是个性化、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实现课内和课外学习的良性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具有威海职业学院特色的英语文化活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