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安全工作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份来自某客户企业内网的安全加固统计数据反映:发现问题5447个,修补漏洞3323个,总体加固率为61%。这还是在亚运会大背景下各部门共同推动,各系统维护方、服务厂家积极配合的结果。这种客户网络不但存在大量安全风险问题,而且存在的问题和已处置解决的问题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不禁让人担忧。
为什么安全工作年年做,问题年年有,还总有些问题年年存在却总也解决不了,应该如何去推动安全工作真正落实下去,而不是把问题和风险悬在那里?
据此,华为在客户处开展调研和咨询工作,并归纳四大典型安全风险:即IT系统自身安全性不强;安全加固无法根除所有隐患;安全工作开展存在明显短板;安全支撑手段不够,安全要求难以落地。
如何去解决这些疑难杂症,华为提出安全三同步的工作思路,希望从机制上用系统的方法推动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统筹规划从前端到运维末端各阶段各部门安全工作。
遵循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指导思想
关键业务相关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是安全工作的核心,应当着重从系统全生命周期、全流程角度来同步考虑安全工作,使安全建设需要符合业务发展需要。
安全三同步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为指导思想,本着“谁主管、谁负责”工作原则落实执行,在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明确责任部门及安全职责,在全过程中推行安全同步开展,强化安全工作前移,降低运维阶段的服务压力。在过程中建立和推行一套工作机制,包括从规划到验收阶段统一的管理制度、技术规范、运作、实施细则和工作流程,并在过程中梳理支撑手段。统筹规划从前端到运维末端各阶段各部门安全工作的一体化开展,最终推动系统生命周期安全目标的落实。
三大架构共铸安全三同步工作模型
笔者通过工作架构、组织架构、体系架构三方面来具体介绍安全三同步工作模型。
所谓安全三同步是指围绕系统的规划、建设和运行三过程同步开展和落实各阶段安全要求。这个过程又可细化为5个可操作阶段,分别是规划设计、立项采购、开发实施、上线验收以及运行维护。对应到三同步中,即安全规划是对规划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安全建设是对立项采购、开发实施、上线验收的安全管理,安全运行是对运行维护的安全管理。安全贯彻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保证了系统由最初的需求到最终的安全运维整个过程的安全。通过做好各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系统自身安全性和防护能力提升,推动安全工作中的短板。
安全三同步组织结构则按角色定义,由安全统筹部门以及规划、采购、建设、维护这四个阶段主管部门组成,使得安全工作有一个归口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从而使管理工作系统化、统一化。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
安全三同步文件体系架构分为4层,这与目前主流的安全体系诸如ISO27001、ISO20000等体系结构一致。一级文件是管理办法,指导性文件;二级文件是管理细则文档,明确提出各阶段安全工作要点以及各阶段安全主管部门的职责;三级文件是操作指引文档,详细的描述完成安全管理工作的步骤以及关键环节工作要点、工作输入输出等,规范并指导工作开展;四级文件为安全三同步工作各相关记录文件以及各类配置规范和标准。
工作流转过程:标准统一、环环相扣、责任明确
图3是安全三同步的工作流转过程示意图,从总体上说明了系统各个阶段的安全工作。在规划设计时识别安全需求,明确安全目标;在立项采购确保安全要求以具备法律效应的书面形式被明确;在开发实施时落实前期已明确的安全要求;在上线验收时确保系统满足系统安全验收评判要求,而在运维阶段确保业务连续性,杜绝信息安全事件,做到安全可控、安全运维。
系统安全工作整个过程是在一个统一标准下进行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结合,以《系统入网安全设计标准》为参照,进行安全需求分析,确立最终的安全设计要求。在立项采购时,会以安全设计要求为依据,进行招标采购工作。在系统开发阶段会以安全设计要求作为依据,开展系统的开发实施。系统实施完成后,依照系统入网验收安全标准对系统进行入网验收,而入网验收安全标准的制定又与系统入网安全设计标准是相互关联的。
在各阶段的工作落实上,我们定义了各阶段的必要环节以及规范相应环节的输入输出要求和责任部门。以规划阶段为例,规划设计的安全要求是识别安全需求,明确安全目标。为此我们定义了安全规划的必要环节即安全需求收集、安全规划设计、规划评审,规划部门作为明确的责任部门在设计时要求遵循安全设计规范要求并最终在技术规范书输出中包含安全功能定义,如图4所示。
工作展望:携手客户,推进安全工作落地化
学校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和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试验改革以及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抓住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发展机遇,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明确“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以“把学校建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西部地区新技术与应用技术研发和培训基地”为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响应重庆市委市府关于构建产学研合作大平台的号召,充分发挥学校1957年依托石油、冶金两大行业办学的优势,利用石油、冶金、机械电子等特色学科的人才、科研成果和平台条件,以产学研合作为重要载体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
依托石油、冶金两大行业办学,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在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有50多年的合作历史,在长期合作中建立起了良好的互信关系,特别是重庆科技学院受托于重庆钢铁(集团)公司完成的翻引钢机械手、棒材强力穿水冷却系统、轴承座自动拆卸及翻转系统、钢厂设备管理系统等科研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近年来,重庆科技学院与中石油和航空航天企业合作开发的新项目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与中石油共建“油气井控及安全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
重庆科技学院是重庆市唯一一所拥有石油天然气工程学科的高校,原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自1951年建校以来,50多年的从事石油天然气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实践,造就了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科研人才队伍,特别是油气井井控技术、现代油气钻井技术等学科方向形成了优势和特色,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省部级科技奖多项。其中:现代井控技术研究(欠平衡钻井动态模拟及设计软件开发、空气钻井配套技术研究),包括高压气井、水平井的井控工艺技术和井控装备研制,成果具国内先进水平,已在大庆、辽河、胜利、中原、四川、长庆、塔里木等油气田推广应用;石油HSE风险管理配套技术研究及评价,其研究成果(行业评价标准)已在培训实践中应用,受到石油企业的好评;另外,石油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及评价、油气井钻井工艺技术研究等方面,都已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与中石油公司长期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的基础上,中石油公司拟投资近千万元与重庆科技学院共同建设油气井控及安全技术研究与培训中心,为石油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和培养技术、安全管理人才。
与航空航天企业合作,共建“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中心”
目前,在我国专门从事针对航空、航天及军工用的磁性材料研发的单位不多,从事磁性材料研究方面的人才培养的高校也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北方的一流高校,而这些重点大学还主要从事磁路设计、磁性材料的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西南地区还没有从事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
重庆科技学院长期从事冶金与材料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现有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和冶金技术、新材料技术两个专科专业,其中新型功能材料为主要专业方向之一,也是学校的专业特色。在50余年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培育了一支稳定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和科研队伍,建设有材料研发科技创新团队两个,致力于新型功能磁性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制造,研发的产品已成功运用于我国的航天和国防产品中。转贴于
学校与南京晨光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我国航天工业重点研发企业合作共建功能磁性材料研发中心,中心已获得了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承担了多项国防科研项目。
积极探索官产学合作新型道路
与重庆市科委、重庆三峰公司联合成立“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
2005年8月重庆科技学院与重钢集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办学协议,同时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三峰环境公司合作开展了“垃圾发电厂高速离心雾化器的研究与开发”、“垃圾发电厂焚烧炉液压控制技术及系统的研究”等项目研究。基于对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二者地位和制约关系的思考,面向国家能源、环境领域战略需求,在重庆市科委等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科技学院、重庆三峰环境公司、重庆市科委三方决定联合组建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互利双赢,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庆三峰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是具有百年历史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体——重钢集团旗下专门从事环保产业的子公司,重庆同兴垃圾处理厂、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大型项目即由重庆三峰环境公司牵头进行投资、建设并承包运营。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是重庆科技学院与企业、政府部门合作搭建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属官产学合作。研究院建设所需资金、仪器设备、场地由学校、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按各自拥有、共同使用、统一管理的原则执行,运行费用由项目经费解决。研究院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要求建设和管理,主要研究人员由学校教师和向社会聘请部分优秀研究人员组成,所有人员由研究院统一管理。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这一官产学合作平台的搭建显示出它的蓬勃生机。由研究院研制的垃圾焚烧发电高速离心雾化器和垃圾焚烧炉液压控制系统在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得到推广应用,为重庆三峰环境产业公司节省直接投资上千万元;目前,新的研究开发任务正在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已申请专利67项;获得重庆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经费达1000余万元;与美国COVANTA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开发与联合开展人才培训备忘录,第一批技术合作开发经费164万美元已到位;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成立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工程中心中国分中心;与重钢集团公司合作,在研究院设立重钢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工作室。培养高级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
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响应国家号召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开发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将为重庆市乃至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与重庆市安监局联合成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重庆科技学院有深厚的石油、天然气和冶金行业背景,具备安全工程的学科基础条件,有专业教师6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000余万元,已经在石油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本专科专业中开设了安全工程相关课程。学校非常重视安全培训、咨询、科研及技术服务工作,建有国家甲级资质的重庆渝油安全评价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IADC重庆(长城)国际井控培训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HSE重庆培训中心”等中介与培训机构。近年来,学校为各行业培养了井控、HSE和安全监督管理等中层、基层技术管理干部5000多人次,并开展了广泛的安全技术服务工作。
鉴于近年来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教育机构缺乏、安全科技人员严重不足、安全生产技术及科研缺乏支撑的现状,为了解决安全生产深层次问题,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06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和重庆市王鸿举市长提出的“依托相关高等学校,筹备成立重庆安全工程学院”的指示精神,重庆科技学院与重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成立了重庆安全工程学院。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职业教育、科研开发、中介服务为一体,全方位辐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领域。为政府安全生产决策、事故抢险及调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安全人才培养、重大安全科技研究、企业安全技术服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是重庆科技学院与政府部门合作搭建的又一产学研合作平台。安全工程学院由学校提供办学场地、图书情报资料,市安监局提供政府专项资金和政策保障,双方共同提供师资,投入设备。安全工程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模式,理事长和学院院长由双方派出,双方共建共管。目前,重庆安全工程学院已招收全日制专科学生240余人,全日制本科学生200余人,对全市安全生产人员的培训工作正在进行,安全中介服务及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目前,重庆科技学院在重庆市安监局的指导下,整合全市安全研究与评价机构,并得到国家安监局的支持,组建了重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同时,根据“渝府[2008]3号文件”精神,积极参与构建“重庆市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的工作。
重庆安全工程学院、重庆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随着不断的改革和发展,投入的不断到位,将会越来越发挥出为政府安全生产决策、事故抢险及调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安全人才培养、重大安全科技研究、企业安全技术服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的巨大作用。
充分利用大学城地缘优势,与重庆微电子园开展人才培养及技术研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