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舌尖上的中国评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范文第1篇

7集播完,“吃货”变成了褒义词,变成褒义的还有那句话:“有些国家的人活着是为了吃,有些国家的人吃是为了活着。”有人认为,国家级电视台终于圆满完成了一次文化输出,让无数正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啃面包的外籍华人留下了口水和眼泪,不过,豆瓣上也有身在国外的评论者回复说,他认识的一个外国人告诉他,“看了这个电视,更没有欲望吃中国的食物了”,不过,那个评论者认为,这表明了《舌尖》的特性,真正的中国人才看得懂这些吃食,这片子与其说以食物吸引人,不如说是以故乡打动人。

基于这个思路,网络上对这部纪录片的讨论从吃转入了地域。有人认为,主创人员夹带私货,故意提高了自己家乡美食的地位——豫菜、鲁菜在片中都没有踪影,而红遍全中国的四川麻辣烫,在片中也只是缩在一个完全不相称的角落。更令人发指的是,这片子居然从头至尾没有提到沙县小吃。与之相关的发散思维还有,有人认为,自己通过该片重温了马恩的资本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还有人指出,片中那些腌货,可能含有致癌物质。不过,多轮舌战后,舆论一致认为,这是个适逢其时的好纪录片,尽管有缺陷,却仍瑕不掩瑜,它成功地把小学课本中中国的“地大物博”翻译成了“食材丰富”、“烹饪方式多样”。有人感叹“为什么我满含口水,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知道这个片子,是在它播到第三集时,一位环保主义者对这个吃各色珍稀动植物的片表达了喜爱,这让我很吃惊。它是如何做到的?我迅速去网上把片子找来看了看——顺便说一句,网络电视上,给《舌尖》剧配的题头广告是麦当劳和汇丰银行的外币理财项目。

第一集,看到采松茸的姑娘用松针把菌坑掩盖好,以保证菌丝不被破坏,我的心放了下来;看到东北冰面上的捕鱼老人说“猎杀不绝”时,我忍不住觉得,这真是个好解释呀。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范文第2篇

兰溪的汤圆有大有小,味道也有许多种,五花八门,令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

下面我来介绍汤圆的“成长史”。

先把米粉放进一个容器中,然后慢慢加水搓成团。看似简单,却很容易搞砸,一不小心水加多了,面团就会瘫在那里有气无力,搓的时候也很容易戳破,出现很多赝品。水太少了,汤圆就会裂开。所以一定要慢慢地加水,慢慢地揉,漂亮的汤圆可全靠我们的双手把它们揉成一团。

实心汤圆是没馅的,把它搓圆就好了。这种小汤圆只要鹌鹑蛋那么大就可以了,吃的时候一口一个,好吃又方便。我着重介绍的是带馅的汤圆。

馅要先准备好,大小也由自己把握。那怎样把香喷喷的馅装进米粉肚里去呢?先把米粉团一小块一小块均匀地分好,然后搓圆,大拇指负责“打洞”,其他四指负责把“洞壁”捏薄,千万不要捏破了哦。然后开始放馅,最后封口。封口也要慢慢地捏。如果要圆形的,就把封口那儿多余的取下来,如果不取下来,就把它捏成尖尖的像小蝌蚪的尾巴。做好后,雪白的汤圆一个个圆滚滚的,犹如一件件工艺品。

煮汤圆了。这也急不得,也要慢慢来。等水烧开,先把火关小一点,把汤圆一个个慢慢地放进去,用勺子轻轻地搅几下,以免汤圆粘锅,又不能让汤圆翻滚,此时的汤圆个个“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它们开始变得更鼓,你要轻轻地让汤圆翻个身,否则会半个熟半个生。待汤圆一个个鼓鼓地浮于水面,那就大功告成了。

煮好的汤圆飞不了,吃也不能急,否则你的舌尖必会遭殃,特别是芝麻糖馅的那种。煮好的汤圆圆溜溜的,横看竖看,左看右看都惹人爱。让人想吃,又舍不得吃。汤圆汤圆,吃汤的为多,在汤里加上各种调料,汤圆浮在鲜美的汤里你就可以大饱口福了。黏黏的,香香的,含在嘴里绝不会化掉。吃了一个又一个,回味无穷。不过别太贪吃,吃多了会有想吃后遗症的,哈哈……

(指导老师:陈福龙)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平民化;体验式

1 平民化纪录片的强势回归

普通意义上的“平民化”,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普通化、大众化、世俗化、通俗化。而中国的纪录片走平民化的道路,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纪录片的发展史来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开启。那个时候的中国纪录片开始将“人”置于画面中心,关注边缘人物以及边缘人物的命运,小题材、小群体或者个体化话语式的纪录片,成为了这一时期纪录片的主导。其中比较典型的作品是刘郎的《的诱惑》。

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种平民化的纪录片开始逐渐被社会化纪录片推出舞台的中心位置,然而却并未完全消失。一直有那么一些导演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坚守着创作阵营,比如刘郎、陈为军等。他们的作品个人风格鲜明,又都在自己关注的领域里,用一种真诚的态度,悄无声息地将个体地感受隐藏在作品所展现的事件之中,充满了个人的情怀和感想。这种个人化的表达,往往是一种参杂在某一种个人视角之中,有的时候难免偏颇和狭隘。而在这里,本文之所以会提及到平民化纪录片的强势回归,实质上,所回归的“平民化”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改写了其最初之义,而是根植于现在的社会现状,附着上了更加浓郁的时代气息。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民生活物质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呼唤能有高质量的精神产品的不断供给。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拿出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文化产品的生产中,而中国电视纪录片也迎来了这暌违已久的振兴时刻。于是,伴随资金的扶持,政策的开明,纪录片的创作者拥有了更加宽松的创作环境和更加完备的创作条件。于是,专业性的纪录片频道、栏目不断涌现。

于是,一系列优秀的纪录片应运而生。这其中不乏自上而下的、宏大题材的优秀作品,比如《圆明园》、《公司的力量》等等,但其中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大量的自下而上的平民化作品的出现,比如与BBC的合拍片《美丽中国》,还有系列片《舌尖上的中国》。这两部作品虽然题目很大,但是都是非常真切的回归到将个体作为叙述的对象,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本身。《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大家生活中最根本的一个选题――吃,既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将很多人可能忽视的生活之美还原到荧幕上,使这些早已熟知的东西经过陌生化处理之后,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与特定的风土人情相结合,使“吃”这一本能的行为,经过拔高和抽离,进入了文化的领域。

这一系列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都呈现出一种大气的、不拘泥于小情小调的态度,也并不注重以边缘化的选题来营造氛围,吸引观众观看。因此,更加经得起时间的锤炼。因此,现在的平民化的纪录片已经以一种伴随时代变化而变化,既是对过去的一种回归,同时也是对过去的一种超越。

2 可体验式的介入将纪录片推向成功

这是一个在高科技手段支持下的解构的、碎片化的时代。人们从过去的时代和生活中跃入现阶段,开始释放自己的灵魂,需要认同的同时,也需要被引领。人们开始逐步显露出关注行为的排他性,更多的人只关注自己,或者与自己相关的内容。于是,如果可以调动起个体的能动性,则在很大程度上把准了时代的脉搏,赢得了当下的民心。

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使得传统媒体备受压力。新媒体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个体化的、碎片化信息存储和推送的方式,正在改变人们的思考和生活的方式。而这一切,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的习惯。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许多个体都开始越来越充满展示和表现的欲望。他们愿意通过个体的行为实践未知之物的欲望从来没有如此强烈过。也正因此,《舌尖上的中国》成功了。

白岩松曾经说过,他喜欢吃,因为美食是可以让人瞬间产生幸福感的东西。打开网页,我们发现所有团购网站中团吃的活动最多;走在大街上,真正实现了南北风味林立一地的状况。“吃”是每个人每天都会完成的过程,而太过简单的“吃”或者谈吃,都会让人想起动物的本能,从而将吃世俗化;但是完全跳过感官诱惑而形而上的谈美食,又会使人如望梅止渴,隔靴搔痒而不够真切。因此,这种能够介于二者之间,一方面在视觉上进行逗引的同时,又从社会风情层面加以探讨,使“吃”具有了文化含义,从而立意之初本就不同了。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的吃,绝大部分是平民化的食物,仅从第一季第一集来看,就没有选择什么昂贵奢华的食材进行介绍,而更多的选择了观众耳熟能详,甚至是日常面对的食材,只是纵贯东西,横跨四季。而观众可以从中找到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并非空洞无用,远离自己生活的,而是一种他们可以在生活中去体验和尝试的,因此大大的调动了他们的能动性和关注力。

“体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阐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舌尖上的中国》恰好一方面正是用声画结合的方式将创作者的体验准确的传达给了观众,同时,这种“体验”并不是遥不可及,只是通过电视呈现而单纯的刺激感官的参与,而是观众可以伴随偶尔的旅行或者外出就可以触手可得。

在这种呼喊个体性、提倡个体参与的时代,很多人很难再安静的坐在那里,关注别人生活和与自己不相关的事,因此,如果用一种平民化的视角,去关照那些我们可参与、可介入的,但是还未让我们重视的行为之中,观众必定会投入更大的兴趣和关注度。这是《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重要原因,也应是未来中国平民化纪录片的发展之道。

3 结语

纪录片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再能引起群体关注、甚至群体行为,而《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给了很多仍然坚守在纪录片创作第一线的电视人希望。这种希望既是时代捧献的,同时也是创作者个人造就的。而未来的路很长,我们只有在时代的洪流中潜心静气,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才能真正找到应该走的路。而对于纪录片创作而言,只有放低电视的姿态,以一种平民的视角,更大气的回归生活本身,充分了解观众、更多的关注社会,用作品真切反映社会民生,调动观众的潜在参与欲望,才能制作出优良的纪录作品。

【参考文献】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范文第4篇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夏天让全国数以亿计的观众回归电视的,不是宫斗剧也不是医患剧,而是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下称《舌尖》)的纪录片。

《舌尖》背后的故事

没有人能够否认:想要用非味蕾的形式去简要概括中国美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无论这种形式是一本书还是一部7集的纪录片。

难得的是,如今在《舌尖》赢得的诸多赞誉中,分集的结构是其中的重要一点。片子的结构既没有按照传统的时间或者历史脉络展开,也没有按照食物的地域说起,“说不出来是什么结构,但你就是觉得有其合理性,并且很科学。”有网友这样评论。

作为《舌尖》的顾问之一,美食家沈宏非参与了最初的分集策划,在他所提出的原始版本中,《舌尖》被按照“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结构进行分集。

但在杭州开了两天长会之后,主创团队在这个思路上遭遇了死结,“把脑子想破了也没想出所以然”。

当时还不是执行总导演的任长箴心里已经有了对分集的概念。她的灵感来自一本叫《慢食运动》的书,书中,意大利美食专栏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卡罗·佩特里尼对美食有12个层面的定义,他认为美食不仅和生态、物种、自然因素相关,同时和人以及人手的温度相关,更和深山里采蘑菇的小姑娘、西班牙爷爷的情怀乃至感情相关,并且最终和人的健康相关。

“看完这本书,我就想,食物既然和物种、生态、气候、湿度相关,那么可以有《自然的馈赠》,就是讲原生态、野生,那些人类无法掌控的馈赠;如果和化学变化有关系,那我可以有一集叫《转化的力量》,讲中国人对食物的加工;如果有物理变化,那就是腌渍,用盐的大分子置换食物的水分子,风味就变化了,就是《时间的味道》;食物的根本是吃饱,尤其是对中国人,那必须有一集《主食的故事》;食材备好后就进厨房了,从香格里拉尼西土陶到村宴流水席再到高端厨房,都是厨房,这是《厨房的秘密》;接下来就是食物的最高阶段,那就是《五味的调和》,这才是《舌尖》中唯一一集讲美食的;第七集则重新回到大地,回到田野,回到人类依靠劳动耕种改变的地貌和收获的粮食,就是《我们的田野》。”任长箴说。

重新立题和分集后,就开始了前期调研。

调研没有那么顺利。2011年8月,任长箴在云南香格里拉调研拍摄采集松茸的“卓玛”。她用了两天时间,早晨6点就起来在市场中挑选拍摄人物。“你得挑眼睛有光、有神,一看就有戏的。”任长箴说。她在距离香格里拉县城一小时车程的建塘镇吉迪村选中了一位有过在城里打工经验的“单珍卓玛”进行拍摄。在海拔4000多米的云贵高原上,任长箴和剧组成员拍摄了一周的时间,给了卓玛一家1000多块钱的“误工费”。

事实上,如片中所说,卓玛一个小时只能采集一颗松茸,或是更少。按照这个速度,完成拍摄可能需要半个月时间。于是,剧组就把挖好的松茸掩埋在土里,进行“摆拍”。如果是真挖出来了松茸,而镜头对焦没对好,“就把松茸埋回去再拍一遍”。

拍职业挖藕人时,没有摆拍的必要,但也有不少曲折。光300人一起下湖的镜头,摄影师就拍了3天。因为野外光照太强,拍摄的时间只能集中在上午9点之前和下午4点半之后。

在淤泥中作业,对于挖藕人来说已经不算什么,工作早已把他们的腿部锻炼出发达的肌肉,可从淤泥中脱身,也还要用双手撑地才能出来。而对于手里拿着摄像机的摄影师来说,在淤泥里拍摄完成工人挖藕的整个过程后,先要把摄像机递给摄影助理,然后两个挖藕人把摄影师腿边的烂泥铲掉,再合力把摄影师拉出来,“一个上午能拍三五个镜头,就非常了不起了”。

小人物的真实人生

刚出锅的黄馍馍热气腾腾,巨大的乳扇像风铃一样被悬挂风干,稻米酿出的黄酒滋味绵长、色如琥珀,白吉馍切一刀声音酥脆,腊汁肉填进去,香气弥漫……《舌尖》的镜头对准的,几乎全是平常人的平常食物。

东北,朝鲜族姑娘金顺姬回家跟妈妈学做泡菜,再回京时,家里冰箱里装满了妈妈临走时准备的家乡土特产;在北京,摄影师白波和家里人一起包饺子,他一脸幸福地说,谁家的面都没有他妈妈做的焖面好吃;在香港大澳,历经4代人的百年老店郑祥兴虾铺里,76岁的老人郭少芬看着老伴的遗照,回忆过去50多年里和老伴一起做虾酱的日子,夕阳在已经废弃不用的虾膏木桶上一寸寸滑过……很多人被这些镜头勾出了眼泪,开始想自己有多久没回家了。

在任长箴看来,《舌尖》要表现的不是美食,“美食只是我们顺带说了一下的事情,真正想表达的,还是普通人的情感、命运和他们朴素的人生观”。

那个在别人都往前冲的时候焦虑的卓玛,那个站在冬天的淤泥里聊着关节炎、吃着能量不太够的饭、记着老婆嘱托的叶茂荣,还有因为酸笋腌得火候不够而被取消一大笔订单的阿亮……《舌尖》里的这些主人公都是行走在广袤大地上、谋求生计的小人物。任长箴所有对小人物的认知都来自他们不断碰壁的生活,“我能问出那些问题,是因为我自己就曾经或者正在面对同样的问题”。

《转化的力量》一集中采访云南建水县的豆腐夫妻,别人老想着问他们几点起床,磨多少豆子。任长箴不问这些,她看着对摄制组爱搭不理的妻子说:“你想过自己会嫁给磨豆腐的人吗?你想过这辈子就磨豆腐了吗?”妻子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下,旋即又灰暗下来,她对自己的生活是不满意的,任长箴看得出来,可她偏要问出来,问人生的苍凉,问对生活的妥协和低头。

舌尖上的中国评论范文第5篇

满以为艺高一筹就能招揽生意,哪知道在东城区李家巷开的小餐馆,由于小巷深人流少等内在原因,生意却异常冷清。

小餐馆取名为“私房菜馆”。经营的菜品都是些拿手绝活,也是别家小吃店里难以见到的很有风格的菜品。按理说,定位准了,手艺又超人,生意会红红火火的,为什么揽不来顾客呢?

李雅岚也想到过挪窝,但闹市区的门面贵得惊人。刚刚起步做生意的她,一时拿不出那么多资金,有好想法只能“闷”在肚里。想将餐馆甩手包给别人,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合适人选。就这样,私房菜馆还得半死不活地开下去。

除了挪窝,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救活私房菜馆了吗?绞尽脑汁一心想寻找到突破口的李雅岚,眼睛盯上了微博。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李雅岚决计在微博上搏一搏。

为了做足功课,李雅岚把最拿手的“鳜鱼豆腐羹”的制作流程拍成照片发到微博上。照片上,雪白的豆腐里面包藏着鳜鱼块,金黄色的咸鸭蛋铺陈得满盘流油,十分诱人。博友们看了,好评如潮。随后的日子里,每做一道菜,李雅岚都将拍好的照片发到论坛或微博里,以此博取博友们的“欢心”。

图片漂亮,文字清新,李雅岚“微博私房菜”不仅得到了大家的夸奖,还有良好的互动,以至后来有了数千名粉丝,而且每条微博的转发和评论都有几百条。

数千名粉丝就是一笔难得的人脉财富,不能让粉丝们只停留在夸赞和欣赏上,应利用他们的智慧和手艺来“揽活”私房菜馆。

于是,在博客里,李雅岚与北京的一家美食论坛合作,组织美食爱好者聚会,要求每人准备一道拿手菜,来私房菜馆现场切磋。食材由私房菜馆负责购买,美食爱好者不用掏腰包,只须提前在博客上提供一份详细的食材配购单子。做成的拿手菜,由各自独享,李雅岚作为奖赏,也不收一个子儿。李雅岚把这一活动,称为“舌尖上的休闲”。

博友们一来展示了才艺,二来也见识了李雅岚的绝活。由于这些行家的口口相传,很快,私房菜馆在京城小有名气了。

李雅岚也是现学现卖,把博友来菜馆切磋时学到的拿手菜,转眼又“卖”给其他顾客。这样,私房菜馆的菜品几乎天天可以推出新花样。这种不断翻新的方式,也给菜馆带来了活力和源源不断的生意。

2012年,私房菜馆被《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在京城美食圈里引起了很大轰动。总导演陈晓卿说,如果不把李雅岚的私房菜馆搬上银屏,不光是种缺失,更是一大遗憾!

相关期刊更多

花卉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北极光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大兴安岭地区文联

人民政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