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预测论文

经济预测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预测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预测论文

经济预测论文范文第1篇

    瓦尔拉所建立的完善的一般均衡模型实质是由个量集合成的总量,这一点由均衡条件附图可见。(注:所有的i都满足均衡条件。)由单一产出活动集合成为总量生产模型,那么由每一个不同生产者或经济行为者所决定的不同的产出活动如何集合成统一的生产活动,其一般均衡理论假定所有经济行为者子集都处于均衡,也就是说,所有各个经济行为者行为都处于均衡。即每个商品i集合为所有i均满足附图。由此,所有经济行为者的活动可以集合为总量关系,而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也就此简化为总量关系。

    一般均衡理论优点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实质假设社会经济活动只存在能代表所有经济行为者的一个经济人。(注:这一个经济人的概念是集合概念,不是个体概念,他应该以类作为单位。)但实际上,一是一般均衡过于理想化的假定条件,近似完美的假设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是不可能达到的;二是一般均衡产生于每一个经济行为者均衡的集合,其中如果有一个经济行为者行为处于非均衡,均衡即被打破。反之,将集合的经济行为者行为还原为本来独立身份,一般均衡只作为非均衡的特殊形式存在于经济体系之中。一般存在于特殊中,非均衡具有一般性。

    首先,每个独立的经济行为者追求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并非一致,就是说,每个经济行为者有可能对利益最大化的理解不同。前提不同,结果自然不同。每个经济行为者追求利益最大的结果很可能是非均衡的。

    其次,一般均衡理论假定前提是所有经济行为者子集都处于均衡,则其行为可以集合形成统一行为。那么,其行为范式必然是所有的经济行为者需要接受同一的价格信号,即假定他们都会在那种想要进行交易的价格上,与他们想要进行交易的对象展开交易活动。因为如果经济行为者在不同的价格参照系数下实现自身目标,就达不到均衡。当然,这里实现均衡的价格系数是一个价格集。瓦尔拉认为均衡价格是以拍卖方式实现的。但现实中拍卖达到的均衡价格只可能在局部实现,根本无法在总体上实现,由此,经济行为者遵循的价格信号不可能是同一的,均衡也仅是理论的负抽象。

    第三,一般均衡理论范式中强调的,一是所有经济行为者都接受价格同一信号;二是他们都是按照价格信号来作出有理性的数量决策。这里势必存在逻辑问题,即一是没有一个行为者运用市场给予的数量信号;二是没有一个行为者会实际地决定价格。价格决定是“看不见的手”或是瓦尔拉“隐蔽的喊价者”的事。那么,在一般均衡理论中,“在价格上不像在数量上那样作出理性的决策”,并且“每一个参与该经济的个人都被假定为是接受给定的价格,然后相应地按照这些给定的价格来决定自己关于购买与销售的选择;没有一个人来掌管价格决策”(Arrow,1951)。一般均衡理论这一逻辑漏洞表明,一是价格信号并非是唯一的市场信号,数量信号也会发生作用;二是每个经济行为者都是给定价格的接受者而非价格的决定者,在此情况下,均衡得以实现,反之,经济行为者如果对价格决定负起责任,市场出现的则是非均衡。所以,经济行为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独立行为,不可能完全依据市场均衡要求的平均化行为行事。也就是说,一般均衡理论存在反逻辑的表述,表面看,理论是由个体经济行为者行为集合为总量关系。而实质上,它是首先确定总量关系后,推理出个体经济行为者行为必须服从于达到总量均衡的条件。(注:关于这一点一般均衡条件实际已经明白无误的表明,即对所有i有附图;每个商品i的生产均满足等式。逻辑关系为所有i满足均衡条件,则每个商品i也满足均衡条件。)

    第四,由于市场经济中处于子集的经济行为者会同时是价格和数量信号的影响者,又会是价格的决策者。受不同因素影响的个体经济行为者的行为自然会呈现出非均衡而不可能达到均衡。那么,非均衡的个体行为不可能加总也不可能形成集合的总体均衡。标有不同单位的数字可以相乘除,但不能相加减,而这里似乎在将标有不同单位的数字在加减。(注:比如说,5斤白菜每斤价格为0.1元,两者相乘为白菜的总价格,而两者绝不能相加。)结果,作为一个i有可能满足附图,对于所有的i有附图这一通过子集均衡达到集合均衡显然不现实。存在于子集的均衡并非会形成集合均衡。

    由此可见,一般均衡理论侧重研究总量及宏观层面问题。在一般均衡理论框架下创建的增长模型更多地强调的是均衡而非增长。(注:因为一般均衡增长理论强调的增长只表现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时期需要的增长是高迅增长。增长可能带不来发展,但无增长甚至高速增长,发展就仅仅只是一句口号。)它只将经济作为一个大系统研究,不考虑其内部子系统差异。这一研究方法应该说更适应发达国家成熟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不成熟经济不一定适应。因为在发达经济条件下,经济行为者行为趋于一致的程度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发展表明经济存在差异,存在机会,而经济行为者是否能从其间获取收益取决于他自己的选择能力。这一选择能力既与教育、知识、经验有关,也与个人的性格、生活背景有关,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能力。结果,经济行为者行为趋同性十分弱。由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与其用解释发达国家总量关系的宏观经济理论解决发展中国家问题,还不如着力从微观层次解决发展中的增长问题更有效、更实际。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不是达到总量平衡就能实现的,资源的重新配置、结构调整这些微观行为才是扩大经济规模的前提。

    二、非均衡:从微观层面上解决增长问题

    一般均衡增长理论不适应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问题是因为它只注重总量关系使之存在两个严重缺陷,一是它忽略了过程中出现的不均衡性质和特点,再就是它忽略了经济行为者在处理这些不均衡时所做贡献的经济价值(舒尔茨,1987)(注:发展经济学的新格局—进步与展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非均衡“一个能够分析导致收益递增期间的各种变化的增长理论”,解决了这些问题。

    1.非均衡强调增长来源于资源重新配置,获取收益之中。资源重新配置且能从中获取利润意味着经济系统中存在许多新的投资机会,这些投资机会导致新的生产领域不断应运而生,它是这一潜在过程的反映。因为新的生产领域存在的盈利差额会为生产者提供新的增长机会。这类新的领域总是作为企业创新活动和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作用不断发展的结果而被开拓,并且它的经济增长速度要比现有部门的增长迅速,原有的经济部门的相对位置下降,新的经济部门崛起与发展,这样非均衡使经济系统中总会有资源重新配置取得收益的机会,而同时这一机会又带来增长。

    非均衡增长是由新经济领域出现、崛起、壮大、衰落,然后新的经济部门再出现,不断循环往复的生命周期实现的,那么,非均衡增长会呈现出这样的序列过程:(1)某一新经济部门的个别增长;(2)先前存在的部门的增长。当然,每一部门的经济增长速度,取决于它们所达到的各自的生命周期的特定阶段;(3)由于新产品的不断引进,一些新部门不断增大和加入到国民经济中来。在这种情况下,非均衡经济增长应该是动态的。新的部门产生,原有的积累格局和生产者持续不断的活动,以及它们进入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的特定时间的选择表明,非均衡增长速度中包含着资源重新配置、结构变化带来的增长速度。(注: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资源重新配置和结构调整不只是指在原有经济或产业领域,更多地是指新的经济或产业领域的诞生和发展。它是社会经济分工扩大,专业化程度提高的过程,最终使发展中国家简单的经济结构逐步趋于达到发达国家复杂的经济结构,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经济预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 经济发展 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县域经济同城市经济之间发展不协调

县域经济之间,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的县比较富余,财政资金雄厚;而经济基础较差,资源匮乏的县,财力紧张,有的甚至举步维艰,干部职工工资发放都有困难。不仅如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发展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城市经济,并且这种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二是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两层皮”问题仍然存在。一方面,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辐射的传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客观上仍然存在着城市与县域争项目、争资金、争资源等问题,城市与县域仍然相互独立。三是城市与县域在产业整合、分工协作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和紧密的产业链与配套关系。

2.传统农业的效率低下

传统农业是指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当前,中国县域传统农业可以归纳为6个特征:一是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二是农业发展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的增长,而对市场需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产品质量、农业结构升级和农业效益等关注不够。三是农业的种养、加工、流通相脱节,利益关系不紧密。四是高度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方式。五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下,技术进步水平不高。六是农业仍然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建国以来,尽管中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稳步增长,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足,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停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导致中国农业发展缓慢。

3.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

目前大多数地区县域工业不仅发展缓慢、总量过小,而且档次也比较低,突出表现:一是深加工能力不强,生产经营的基本方式仍然是“收获—初加工—销售”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经营,真正能够发挥较大带动作用的深加工企业仍然很少。二是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形成积累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严重制约县域工业的发展。三是县域工业发展仍在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影响,迟迟走不上发展的坦途。

4.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主要表现为: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主要问题是: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管理上的非规范性和非科学性问题较为明显;自身发展潜力有限,大部分民营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市场前景不广阔;借贷能力低,多数民营企业预期收益不明显,自有资金少,由此导致其偿贷能力低,甚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还贷意识和法制意识,信誉度低。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就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1.解放思想,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在新阶段实施县域新突破,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从某种意义讲,最缺的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保障。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我们要联系工作实际,要冲破各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约束及体制机制性障碍,彻底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营造宽松良好的软环境。

2.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结合县域实际,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比较落后的县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必须立足本地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找准重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区位等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游则游,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培育重点企业,形成特色,创出品牌,促进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要把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形成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发展产业链条和特色经济,以此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3.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县域经济要紧紧抓住培育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要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扶持壮大,形成规模经营。重点培育和扶持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带动辐射力也强的龙头企业。要把农副产品深加工作为发展重点,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第二,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兴办龙头企业,兴办贸工农、种养加、农科教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联合式龙头企业。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大型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真正成为龙型经济发展的龙头。第三,积极探索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我国农业产业化有多种多样的模式,例如,“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协会+农户”等不同的模式。

4.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加快推进工业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转入工业和城镇,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国内经济大县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首先要坚持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县乡工业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坚持工农结合,城乡互动,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道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用高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其次,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市县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合理的配套协作关系。

5.全力发展民营经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把民营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首先,要彻底转变和根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这种主导意识。其次,政府要在加快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集约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发展县域民营经济,要同县域国有、乡镇企业改革相结合,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国有经济改革,逐步使县域经济民营化;要同发展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相结合,引导、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使它们成为中坚和骨干;要同能人带动相结合,以技术能人、经营能人等县域各类能人为核心,支持他们在组织生产经营、开拓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鼓励他们成为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

参考文献:

经济预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对策分析

在我国网民数量越来越多的形势下,网络新闻舆论为广大网民发表自身言论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这个平台具有较强的言论自由,能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实的想法,与此同时,还能以多人参与讨论的形式实现人们对信息的索取,同时,作为我国行政管理部门,网络新闻舆论能有效帮助政府部门及时了解民生民意,通过对大众需求和意见的调查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1.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的现状和困境

1.1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的现状

互联网技术带给人们生活上很多的变化,在网络新闻内容和模式朝着多样化的发展过程中,在对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上,一直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具体规范,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举措,但是整体还有诸多缺陷①。首先,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立法只是对网络方面实行了相应的整治,而缺少细节上的手段加以管理;其次,在国家制定法律的时候,对网络新闻舆论整体系统约束性不够,导致立法不太完善;另外,目前有关部门在公共管理过程中跟不上网络新闻舆论的更新速度,导致公共管理制度的滞后性。当前我国网络整体运营过度商业化,导致网络新闻舆论与公共管理上容易产生一些相冲突的现象,造成网络新闻舆论在公共管理上不能顺利推进。网络新闻舆论是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网络平台,相对其他大众媒体本身具有的商业性质,网络新闻舆论在互联网大环境下,难免受到其他媒体商业运作的影响,这也给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2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困境

其一,政府管理力度不够。首先在网络新闻舆论管理上,我国法律对新闻网站的数量有严格的限制,但是实际上,仍然有很多已经超过数量之外的新闻网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在增加,更为关键的是大部分新闻网站的信息和内容很难定性,具有很强的商业性,又不属于新闻的范畴,而且这类网络新闻在传播上又很广泛,为公共管理的执行造成很大的困难②。另外,还有大量的新闻网站不在政府的管理范围内,在网络新闻大力发展的形势下,网络上有很多单位和企业建立的网站,有的还属于非新闻性质,这几类网站很大程度上在避开政府的监管,但是由于网络的公开透明性,让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更加困难。其二,政府缺乏对娱乐新闻的监管。根据数据显示,在网络新闻阅读上,网民浏览最为广泛的类别是娱乐新闻,超过一半以上,由此可见,娱乐新闻是组成网络新闻的重要一项,正因为网民关注度高,娱乐新闻的辐射范围相对更广。从年龄阶段上看,青少年是浏览娱乐新闻上的主力军,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目前来看,娱乐新闻不乏很多低俗、趣味低下的内容出现,加上青少年对信息缺少正确的选择和甄别能力,反而容易受不良新闻的引导,造成很多与青少年相关的问题产生。由此可见,对娱乐新闻上的管理是政府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政府应该对娱乐新闻的监管落到实处,尽可能遏制庸俗娱乐新闻的和传播,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开放、绿色、健康的网络新闻环境。其三,网络新闻舆论把关不严。造成网络新闻舆论把关不严的现象一部分来自于网络新闻平台本身的开放性,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具有体量巨大的信息,加上网络新闻舆论的快速传播性和随意性,使得很多信息找不到源头,更无法进行辨认,因此,在公共管理上对很多网络新闻舆论把控难度非常高,经常存在虚假舆论和负面舆论的发生。为构建更加开放有序的网络新闻平台,就需要对网络新闻舆论实行严格的把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对个人行为或者团体行为进行识别区分并进行严格的把关,通过对信息源头的监管和控制,实现有力的辨别和整治,从而达到对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目的。

2.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的对策分析

2.1推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新闻舆论中对虚假新闻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繁琐的工作,网络新闻处在一个虚拟性的网络平台,这给虚假新闻的制造和提供了条件,虚假新闻对网络整体环境的影响非常不利,为人们对有效信息的识别造成了诸多不便。为网络整体环境和网络安全考虑,实现网络新闻舆论的有效监管,网络实名制是切实可行的举措。网络实名制的施行能很大程度上约束网民不正当信息内容的行为,新闻制造和者也需要充分对自己的新闻内容负责,在这种制度下,虚假新闻事件将会得到有效的遏制,对净化整体网络环境也有积极的意义。网络实名制是国家近年来一直大力提倡的网络改革机制,但从整个媒体领域来看,真正实现网络实名制的媒体数量相当少。这一方面源自网民的不配合,觉得实名制使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侵犯,因此遭到网民抵制。而网络媒体又不愿失去用户量,导致网络实名制在推广道路上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向国外看此我国应该充分借鉴国外富有成效的经验,将网络实名制逐步有效地推进,使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实现良好的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国家应该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按照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实名制采取适当的强制手段,在保证网民切身利益和隐私不受侵犯的前提下,积极推广网络实名制,当然,这需要政府大力完善和施行网络公共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网民网络安全意识的提高。

2.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针对目前网络新闻舆论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国家应该展开相应的调查和研究,整理出问题的来源和关键,分析出是由于网络本身特征造成的,还是网民素质的问题,或者是政府立法部门在管理法律法规中存在漏洞④。笔者认为,政府应该首先从自身问题出发,及时找到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中的不足,然后根据现有的网络新闻舆论问题,对目前网络管理法律法规进行有效的修改和完善,将过时或者和现阶段网络发展不匹配的规章制度去除,让法律法规更加规范。在完善法律法规的时候,政府需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眼光,对网络市场和互联网发展做到清醒的认识和掌握,根据网络新闻动态及时调整法律法规的方向和可行性。同时,在法律法规逐步完整的过程中,政府在管理水平上还需要提高监管的力度,在对网络新闻舆论进行公共管理时,通过实行责任追踪制度,加强对网络新闻管理的深度。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网络新闻舆论具有很强的影响,这就需要法律法规的明确指导,充分发挥法律法规长期稳定的作用,为网络整体环境做出贡献。

2.3健全网络新闻的管理体系

完整的网络新闻管理体系需要多方面共同作用,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能确保网络新闻管理有法可依,改良网络自身建设能使网络环境得到有效的净化,此外,健全政府在网络新闻上的审批制度和流程监管对网络新闻管理上具有很重要的影响⑤。除了政府参与网络管理外,还需要社会以及整个媒体行业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媒体行业在网络新闻管理上的约束能力,尤其是加强对网络新闻舆论的监管,自觉提高网民对网络新闻管理的态度和意识,必要时还可增设对网络新闻评价机制,做到对网络新闻切实的管理,较好地推动公共管理的施行。

经济预测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风险特征;风险隐藏;风险治理

一、引言

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经济高涨期的金融风险与经济低迷期的金融风险相比具有隐蔽性的特征。经济高涨期的风险容易为宏观调控部门和微观市场主体所忽视,这是因为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资产价格上升对市场主体的投机行为具有刺激性,并对货币供给具有吸纳效果。这些风险在经济低迷期间表现为金融机构庞大的不良资产的积聚,企业大面积的资不抵债,国民财富明显缩水,甚至诱发金融危机。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经济低迷期容易形成共识,从政府到企业普遍采取收缩性的措施。由于这此措施是滞后的,加之宏观调控部门和微观市场主体存在过度反应,化解风险所付出的成本是巨额的,超过了任何一家机构投资者所能承担的限度。为此,央行或政府采取最后贷款人机制、存款保险制度、救市(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或降息),以及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等多种方式,以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这种事后的处置风险方法让央行和政府陷入两难境地;动用公共资源会诱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弱化了市场的约束力,并向市场提供了一个错误的信号;不动用公共资源会诱发大面积的企业破产、金融机构倒闭、失业率提高,甚至引发社会问题。

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比风险的事后处置更为有效。在经济高涨期要揭示风险,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化解风险。为此,要深入研究经济高涨期间的风险特征,研究风险隐藏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制度性的措施,加快改革,建立起让投资者承担风险的金融体系。要密切关注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对负债率上升的市场主体和高杠杆化的金融产品要加强风险提示和制度约束。本研究试就经济高位运行期间风险特征,风险隐藏的原因以及治理对策作一探讨。

二、经济高位运行期间的风险特征

(一)资产价格加速上涨,且与投资品、消费品价格指数呈现“共振”现象

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是伴随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点,突出表现为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上证综合指数在短短2年内上升了接近3倍,沪深两市股票总市值在2007年11月5日达到33.62万亿元,比2002年底增长了7.77倍,“股票总市值/GDP”这一比例在140%左右。这对于主要由银行体系承担融资功能的经济体来说,非常值得关注。同时,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较快,近几个月来更呈现加速上涨态势。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7年4月份以来,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5.4%、6.4%、7.1%、7.5%、8.2%、8.5%、9.5%,环比涨幅呈逐月扩大趋势。

资产价格与投资品、消费品指数的“共振”,是当前经济运行所处周期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按照“波谷一波谷”的经济周期划分方法,198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完成了三次经济周期,现在正处于第四个经济周期阶段。在以往的经济周期中,资产价格与实体经济的运行同步性往往较小,甚至出现背离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价格同步波动对于经济体系的损害。而在这一轮经济增长中,在资产价格上涨的同时出现了实体经济的过热迹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二)银行信贷扩张行为约束乏力,期限错配风险上升

银行的经营行为往往具有“顺经济周期”倾向。当经济运行呈上升态势时,企业的投资需求增强,社会资金需求加大,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相对放松信贷准入条件,信贷投放速度加快;而当经济运行开始逆转时,银行的信贷投放速度也开始放缓,此时企业对外负债水平较高、经营收益减少,向银行再融资出现困难,按期偿债能力减弱,不良贷款开始逐步暴露,并产生通货紧缩趋势,加剧不良贷款恶化的预期,进一步导致经济发展步入低迷。据央行测算,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过热时发放的贷款所形成的坏账占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三分之一。

(三)市场主体风险偏好增强,经济行为出现高杠杆化倾向

居民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主要决定于收入状况以及对收入状况的预期。在经济上升期间,未来收入预期向好,居民往往在当期消费决策中考虑了未来收入因素,甚至不惜用信贷行为支撑当前消费。

企业预期整体经济向好,市场需求旺盛,为了加大供给,倾向于增加投入以扩大生产规模,在自身资本补充渠道有限的情况下,因为预期投资回报率会高于市场利率,不惜举债经营,使企业资产负债率呈上升趋势。

金融业本身便是一个高负债经营的行业,而各地金融机构近年来存贷比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营中的高杠杆化倾向。

高杠杆化的出现,与资产价格的形成机制有关,也与市场主体本身的行为特征有关。以金融资产为例,它的价格形成机制与一般商品有所不同。一般商品的定价,通常采用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价格机制运行的基本特征是边际收益递减。而金融资产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其价格是预期收益贴现到当前时点而形成的,受投资者预期的影响比较大。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市场主体的行为存在“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的特征。在现实中,由于“繁华预期”的存在,居民和企业等主体存在“乐观心理”与“过度自信”,随着经济的高涨,对未来的期望也不断上升,从而愿意选择性地忽视风险,而对投资对象给予更高的风险溢价。

三、经济高位运行期间风险隐藏的原因分析

经济高涨期的金融风险是极易被隐藏和忽视的。历史经验多次证明,金融危机发生具有突然性,非常关键的原因是金融风险很具有隐蔽性。而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非对称影响,资产价格上涨时期对企业投机的刺激,以及资产市场吸收流动性造成通胀效应不明显等原因,导致风险被隐藏和忽视。

(一)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非对称影响

消费和投资是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资产价格的变化通过影响消费和投资来影响实体经济的产出,但是这种影响具有不对称性。

1、资产价格变动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分析。

F.Modigliani(1986)等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者是以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其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是:

C=a·WR+b·YL0<a,b<1

(1)式中wR为财产收入或称非劳动收入,a为财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劳动收入,b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根据该理论,一个人的消费计划并非取决于当前收入,而且取决于终身财富,包括工资收入YL,家庭财富WR。于是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导致金融资产持有人财富的增长(或减少),促进(或抑制)消费增长;同时由于人们的预期作用,影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进而促进(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效应。其中,促进消费增长的效应称之为正的财富效应,抑制消费增长的效应称为负的财富效应,且这种财富效应是不对称的。以美国为例,股市财富每增长1美元,会使相应的消费支出增长0.04美元,即正财富效应约为0.04;而股市下跌造成的财富萎缩促使消费萎缩的幅度远大于上涨的效应,负财富效应达0.07(刘建江,2002)。

资产价格通过托宾Q值效应影响企业投资。托宾Q值表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的重置成本之比。资产价格的上升会提高企业的托宾Q值,使得投资新的工厂成本低于在资产市场上购并的价格,因此企业就会增加投资。反之企业则会更愿意通过在资产市场上购并的形式扩张规模,从而减少投资。

资产价格的变化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影响企业投资。企业投资资金的来源除了自身积累和证券市场融资外,很重要一部分是来自于银行贷款。而贷款规模的大小取决于银行对企业净资产的评估以及银行自身的状况。若资产价格不断上升,企业和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会得到改善,促使银行加大放贷规模,刺激投资。若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净资产下降,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那么一方面企业还贷困难,另一方面银行担心贷款风险增大,双方都会趋于谨慎,于是信用收缩,投资减少。

2、资产价格对消费和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们借用上证综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来分别代替资产价格、消费和投资来进行实证分析。我们以1998年为界分两个阶段来讨论。1991年至1998年,股市总体处于下降阶段,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处于下降阶段;1999年至2007年9月,股市总体处于上升阶段,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也处于上升阶段。这说明我国资产市场价格对消费和投资有一定的影响性,同时消费和投资下降的速度快于上升的速度。

进一步,我们分别对两个阶段的上证综指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证综指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做相关性分析。在资产价格总体下降阶段,两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8、0.822;而在资产价格总体上涨阶段,两者相关系数分别仅为0.312、0.626。这更进一步说明资产价格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也是非对称的,消费和投资对资产价格下降时的敏感度远大于资产价格上涨时的敏感度。

消费和投资对资产价格变化的非对称反应,必然导致社会总产出对资产价格变化的非对称反应。以1998年分界分为两个阶段。同时,上证综指与GDP的相关性分析反映,1990年至1998年上证综指与GDP的相关系数为0.805;而1999年至2007年9月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4,两个阶段表现出高度的不对称性。

(二)资产价格上涨对企业投机行为的刺激

在资产价格不断上升过程中投机性和庞兹性(ponzi-financing)企业的增多容易积聚和隐藏金融风险。Minsky(1982)将借款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抵补性的借款企业,这类企业的预期收入不仅在总量上大于债务额,而且在每一时期内,预期的收入流也大于到期的债务本息。第二类是投机性的借款企业,这类企业虽然预期的总收人大于债务额,但是在借款的前一段时间内,预期收入是小于到期偿还的债务本息的,这类企业需要通过变卖资产或借新债务来偿还旧债务。第三类是庞兹性的借款企业,这类企业将借款用于投资回收期很长的项目,而在短期内是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支付债务本息的,而且偿还债务的能力也是建立在未来较远的某个日期有高利润收入的基础上的。

在经济繁荣期,经济参与者的预期收益上升,市场融资条件因为对经济个体的良好预期以及贷款人之间的竞争压力而放宽,大量资金就流向了投机性的企业和庞兹性的企业。在未来预期良好,资产抵押物价格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企业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于是这两类企业的贷款风险会被隐藏和疏忽,从而使得风险被隐藏。

我们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利润额和固定资产折旧来代表企业的现金流,我们发现现金流与中长期贷款的比率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这说明投机性和庞兹性企业不断增多,且现金流中长期贷款比的波动基本与上证综指增长率波动一致。进一步,比较现金流与中长期贷款比增长率与上证综指增长率,两者呈现高度的一致性。这说明资产价格的上涨,刺激了投机性和庞兹性企业的增加。

(三)资产市场对流入实体经济的货币供给具有吸纳效果

货币具有执行资产的职能。货币数量理论表明,当货币的流动性高于经济的需要时,会抬高物价水平。在资产价格上涨时,则物价指数往往会保持稳定(B0rioandLowe,2002),美国历史上最大两次资产市场泡沫破灭前期间(1923-1929年,1993-2000年)都存在着物价稳定和资产价格大幅上涨的现象,而这个期间也正是风险被隐藏和不断积聚的时期。贾玉革(2007)研究说明,居民持有货币不仅是用来执行货币交易媒介职能,也用来执行资产职能,研究发现涵盖交易媒介与资产双重职能的货币需求在1997年开始更拟合我国M2的年度实际增长率,这说明我国的货币需求中执行资产职能的部分正越来越明显。

资产价格上涨吸纳流动性,导致低通货膨胀。我们用修正的费雪等式来表示货币的资产职能为:

MV=PT+S(2)

即货币需求不仅满足实体经济PT的需求,也要满足资产对货币的需求S。对式(2)求导数,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得:货币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物价增长率+资产价格增长率。在货币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未发生明显改变的情况下,资产价格的快速增长会吸收流动性,而造成低通货膨胀的现象。我国的CPI增长率与上证综指增长率也基本呈此消彼涨的关系,并且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15,表明两者是负相关的。

四、经济高位运行期间治理金融风险的对策措施

(一)构建信贷市场与资产市场的防火墙,防止虚拟经济风险向实体经济扩散

“以资产价格泡沫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的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比如,日本的经济危机、亚洲经济危机,包括以纳斯达克大幅下跌开始的美国的“新经济”调整带来的几年的经济低迷等。国际经验证明,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中,过剩的货币资金更多流入高收益的资产市场,会在短期内不断推高资产价格,积累泡沫风险,甚至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线(左小蕾,2007)。我国近期股市、房市和其他资产类市场价格的持续膨胀,已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由于金融本质上是一种风险传递机制,只要这种传递是市场化的、公平的、自由的。因此,对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来说,建立一个良性的、互动的、有防火墙的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资金互动关系至关重要。在理论上,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各个子市场存在着有效的流通渠道。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引导资金在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实现金融市场各子市场的协同发展,提高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分散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要设立风险过滤机制,建立风险的防火墙,用法律手段确保市场交易的正常进行和资金的合理流动,防范资本市场的风险无约束地传递给信贷市场。因为大量信贷市场资金违规无序地进入资本市场,会出现股价的放大机制和信贷投放的自强化现象。一旦股价暴跌或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信用的“链条”会断裂,容易形成信用危机,影响金融体系稳定。而且金融风险很容易在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传播,当这种金融风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涉及到实体经济。所以,要建立风险能足够地被过滤,使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泡沫带来的负面影响有足够的、有效的事后纠错机制,将虚拟经济泡沫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降至最小。

(二)向经济主体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增加风险管理工具

从世界金融结构变迁的历史、类型、功能看,不管是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还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均呈现出机构多元化、市场多层次、工具多样化等特点,经济金融化、证券化的步伐大大加快,资产证券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资产证券化是间接融资的直接化。它能打通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通道,构建金融结构中银行信用与市场信用之间的转化机制,合理分散信用风险;改善银行信贷期限结构,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并促进银行转变盈利模式,提高资本充足率;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增加投资者的选择,推动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因此,推行资产证券化是一项银行、投资人、政府和资本市场共赢的金融创新。

从我国金融市场情况看,在当前经济高涨期间,资产证券化发展很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利率环境的变化使其所产生的收益无法满足投资人的需要,特别是对银行来说,缺乏生产、出售和购买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内在动机。因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现金流全部从贷款收益中产生,目前,我国贷款利率受到管制,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是完全市场化的过程,投资人会根据当前市场环境对其提出收益率回报要求。在市场普遍存在升息预期的情况下,投资人对收益率要求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资产池产生现金流的实际增长幅度,因此,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需求明显不足。所以,当前的关键是要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与运作提供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使银行有发展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内在动机,使机构投资人有购买产品的利益吸引。

(三)培育更多的货币持有者为机构投资人,给市场主体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没有市场主体对金融工具的自主选择权,就没有资金的优化组合,没有风险分散的有效渠道(吴晓灵,2006)。财富的增值需要市场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风险的管理需要市场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可以说,随着财富的增加,中国沉淀着庞大的货币资金持有者,金融体系应为广泛的货币资金持有者搭建一个能够提供多种选择的平台和机制,使其在实现自我财产收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资金的配置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也得到大大的提高。特别是要推动非银行货币持有者进入货币市场去认购优质的金融资产,比如国债、央行票据、贷款证券化资产等。因为,购买货币市场的产品对银行与非银行投资者来说是不一样的,对货币持有者来说投资货币市场比银行存款更有盈利空间,而且风险更能有效控制。

货币持有者自主选择权增加,给金融体系带来深层次的变化。对银行来说,货币持有者进入货币市场,加快了银行存款的分流,这使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受到了挑战,负债约束逼迫银行出售贷款资产,促使其创新金融产品,增强其生产并出售金融产品能力。对利率制度来说,随着货币投资者资金配置和管理能力的增强,货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得到了推动。对银行间市场来说,由于银行主动创造了更多的证券化产品,丰富了市场品种,并进一步吸引更多货币持有者进入市场,包括银行自身也更多地作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既出售产品也购买产品,形成市场发展的一个良性循环。

经济预测论文范文第5篇

(一)统一存款准备资金政策

统一存款准备资金政策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区域货币分布不均。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而言,其货币乘数较低,因此在统一存款准备资金政策的算法下落后地区非配到的资金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缺少资金支持就无法进行当地招商引资以及各项基础建设,对经济落后地区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经济发达地区本就有能力进行自建,再加上大量的货币被分配到这里,其建设发展的空间被进一步扩大,此消彼长的建设方式不断拉大地区经济的不平衡。

(二)再贴现政策

就目前我国再贴现政策而言仍旧不够完善,使用的仍旧是相同的利率政策。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我国的票据难以实现不同地区的同化,很多时候难以发挥票据的一些基本功能,例如票据的融资功能等。票据市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这种想象尤为明显。经济落后地区难以实现融资,经济建设以及市场发展受到阻碍,造成经济水平发展缓慢。

(三)金融机构分布不均

金融机构主要指银行(国有银行、地方银行、外资银行、信用社、政策性银行等),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现,在东部发达地区银行遍布,银行种类多,数量也多。而在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只能在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带看到银行分布。金融机构的数量决定了当地的融资能力,由此可见,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融资能力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企业发展以及地区建设上的差异被进一步放大。通常情况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责就是给当地企业以及地区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缺少银行的支持,对自建能力较弱的西部地区而言想要获得经济上的飞速发展明显不太实际。

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在经济落后区域建立金融组织体系

基于原先统一的金融政策造成经济水平的区域差异,为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建设必须针对性制定区域金融政策,以此带动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水平差异。重视经济落后地区的金融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构建,投入大量政策性资金。例如我国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国家应该颁布区域性金融政策,首先明确当地政策性银行的首要职责。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应该被主要应用与区域经济建设,包括西部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性银行应该为地区预留相当一部分的建设资金共当地的区域建设,保证西部地区发展的基础资金。在西部地区建立专属于当地的金融机构,旨在为当地经济水平的发展提供资金服务。例如一些当地的开发银行或者投资金融机构,为当地经济发展进行融资,保证稳定的资金支持,加速当地经济发展。

(二)完善经济落后地区金融市场体系

落后区域的经济水平建设不仅要为当地建立专门的金融组织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发展,组建统一的金融市场,以此带动当地市场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东西部经济水平差异的出现原因之一就是金融市场的分割,在东部经济发展取得成效后国家有能力统一金融市场,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降低东西部经济水平的差异。通过金融市场统一促进东部资金流入西部,在东部资金日益饱和的情况下实现资金在西部的有效利用。统一金融市场后还要在西部构建区域金融市场,提高当地金融市场的层次性,从而根据当地企业层次的不同为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加速当地经济建设。

(三)加强经济落后地区金融调控体系的构建

加强经济落后地区金融调控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实现对区域经济的调控,在宏观上掌控经济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中央加大对银行的宏观调控,有助于中央根据区域发展的市局需求分配资金。另外中央可以经济落后区域的利率、贴现率等进行宏观调控,以此促进经济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另外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存款准备资金政策,增加经济落后区域的货币分配量,保证其经济水平建设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例如我国目前可以根据地区的不同按照西部、中部、东部等实行不同的存款准备资金政策,加强西部以及中部地区建设。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