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工作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毕业从教至今刚满七年,在这期间我一直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对于班主任工作,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做一个出色、成功的班主任,首先必须要有“三心”,那就是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在这我总结了自己这七年来班主任德育工作上的一些比较成功的方法和经验。
一、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教“行为场”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于,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他的衣服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这些都直接得益于他的母亲。正如他自己所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因此,我在家长会上要求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
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
我始终认为,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
三、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
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的坏的学生身上。其实,每一个学生在我的眼里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出色之处的。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我现在所教的班中就有一位特别顽皮的男学生,一直以来教过他的老师没一个是称赞他的,甚至经常被叫到办公室批评,还经常无故骚扰同学,同学很多也不愿意跟他交往。我接手后改变了以往对他的教育方法,每次他犯错都耐心引导他、鼓励他,慢慢的他接受了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经过近一个月的转化教育,他思想纪律上有了进步,学习也更认真了。
四、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首先,我让学生自己充分明确自己班级的目标。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只有全班学生参与制定,才有真正的集体目标,才能把班集体建设作为与自己戚戚相关的事情,他们的积极性才能真正的被调动起来,他们的个人目标和班集体的目标才能很自然地整合一致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其次,发挥班干的核心力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学生集体能否形成往往取决于能否形成一支为班集体成员所信服所拥护的班干部和团结在班干部周围的一批积极分子。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
最后,必须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但是,这种细致入微的管理并不是独断专行,还应充分发挥民主。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这样,才能真正的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使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五、倾听学生的声音
1.技校生存在的主要不良现象
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观念逐渐淡漠,热衷于流行文化、庸俗文化和个人私利;举止粗鲁、出“口”成“脏”、轻视劳动、贪图享受、不尊重长辈、我行我素、厌学怕学、目标缺失、心理脆弱等现象时而可见;人际关系逐渐冷漠,同学间、师生间,甚至家长与子女间,都难以沟通;哥们义气严重,稍不如意便打架斗殴,行为不计后果。这些不良现象,向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技校生存在不良现象的原因
2.1拜金主义影响
市场经济发展,激发了人们主体意识的形成,但同时也诱发了个人主义倾向。个人的价值观、利益观发生变化,诱发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不良现象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滋生,也给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2沉迷于网吧
互联网等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青少年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开辟了广阔的渠道,但同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文化和一些非法出版物等有害信息也通过各种渠道腐蚀学生心灵,致使部分学生心灵空虚,误入歧途。
2.3贫富差距加大
由于各地区之间差异、城乡之间差异,造成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出现了阶层的多元化,部分贫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失衡,出现偷窃、敲诈等行为。
2.4学校德育教育自身问题
一是当前德育内容陈旧,与社会生活脱节,与学生的认识水平发展规律脱节,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脱节。二是德育方法简单、枯燥,缺乏情感体验,很难使学生从内心感受教育,因而对说教式的德育丧失信心,使德育教育并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德育教育采取的应对策略
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环境,应坚持以学校德育为主阵地,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的有效协调,构建德育网络,增强德育实效性。
3.1学校应始终贯彻“以德育为首”的思想
学校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坚持育人方向,根据学校实际,建立德育网络、拟订计划、开展活动、积极宣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德育工作。首先学校应制定班主任工作职责、考核细则。其次制定教师育人职责,调动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再就是制定职工服务育人职责,学校后勤人员在营造育人氛围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3.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对全体师生具有广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其影响是极其深刻的。管理育人学校的校规校纪,《守则》、《规范》应在显要的位置予以设置,各种制度规范上墙,时刻警示提醒,强化认知和行为规范,树立责任意识。文化育人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加强传统美德与文化教育、优秀人物、典型事迹的宣扬,让师生感受先进文化、先进人物、优秀事迹的震撼,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创造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注重宣传语言文明,行为规范,同学间和睦相处,师生间平等相待,相互信任。要教学生学会理解与宽容,富有同情心,形成积极健康的人际环境,让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和睦幸福与快乐,在校园生活中形成良好道德行为规范。
3.3重视中国传统思想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在德育过程中有选择性地确立一些传统美德条目,如见义勇为、舍生取义、救死扶伤、尊老爱幼,与当前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把传统美德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立志成才、艰苦奋斗、文明礼貌结合起来,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染,这样的德育才有极强的生命力。
3.4以德育为主线贯穿班级管理始终
一是消除防暑设备设施的安全隐患。暑期前车间、工区,应对值班室、会议室、宿舍、工作间等处所的电扇、开关、闸刀、纱门、纱窗、空调等设备设施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检查。对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能修复应及时修复,自己不能修复的,及时上报,相关科室应组织人员和经费进行维修和更新,确保暑期正常使用。
二是做好防暑用品的采购发放工作。一是由各车间上报遮阳草帽(每人1顶)和防暑毛巾(每人2条)需求计划至安全科审批,材料设备科负责按照审批的计划采购草帽和防暑毛巾,并及时发放到职工。二是由安全科负责,按照文件规定,与公司中标单位统一采购防暑药品、茶叶等暑期药品,并及时下发至各车间。
三是开展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各车间兼职教员培训合格后,各车间要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防暑降温知识培训考试,培训不少于4课时,防暑降温知识培训于5月31日前完成,通过培训使职工熟悉掌握中暑先兆、症状、应急处置等常识,提高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防止中暑中毒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明确施教主线:做到学校领导、科任教师、班主任、学生自我教育四层次齐头推进
1.中小学校长对德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应该建立以校长为主要责任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在整个德育工作体系中,校长是指挥中心。德育工作首先从以校长为中心的学校德育管理系统开始,建立目标,制订计划,建设队伍,保证时间,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这是施教主线的开端。
2.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一。教师在课内和课外均应加强品德教育工作,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学校必须明确每个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任务,组织全体教师投身到德育工作中去。
3.班主任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学生的导师。他们和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交往交流最多,和学生最亲近。班主任既要组织好学生,管理好班级,更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思想上、情感上影响学生。
4.学生自我教育在德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思想转化过程中产生内在省悟力。一方面,要把学生尽可能地组织在共青团、学生会等青少年的组织中去,通过“学生组织”的纪律和互相影响,起到积极地教育学生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锻炼,让他们在自我教育和友省中增强道德观念,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鉴赏力。
二、拓宽途径主线:做到课堂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层层相扣
1.课堂育人是德育最基本的途径。各科教学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渗透德育内容,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更要向学生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2.在着眼课堂育人的基础上,要加强活动育人。学
校要更多地、经常地、反复地组织德育活动,并形成制度,有效地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的秩序。
3.学校要时刻意识到通过管理育人的重要性。学校管理的目的就是培养和造就合格的一代新人,管理的过程要发挥管理者的教育作用。一方面,校长、处室主任、班主任要忠于职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学校的工作井然有序。另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努力发掘管理中的教育因素,“学校教育无小事”,只有这样,学校的管理才会真正实现育人的目的。
4.学校应该树立环境育人的观念,使学生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学校环境氛围,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充实内容主线:做到行为规范、权利义务、科学文明、思想政治教育逐层深化
1.向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这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党和国家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学生日常活动的准则,也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学校必须以此为依据,认真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俗语说:“要像个学生的样子”,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就是把学生教育成“有样子”的人规教育。
这些看似简单的人规教育,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做人的起点,一定要抓早、抓实、抓好。
2.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学校必须向学生提供进入社会的教育,即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教育。
3.加强学生的科学教育和文明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社会文明的个性化。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的知识哺育他们成长。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科学于育人之内,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还应开展科学普及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从中受到科学的思维训练,陶冶思想情操。文明行为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文明教育也是德育的基本内容,“五讲”、“四美”是社会主义文明行为的基本概括,要教育学生崇尚文明,崇尚科学。
4.确实做好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把我们的学生教育成一般意义上的公民,这是德育的目的。但这还不够,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抓好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做好政治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人。
四、慎择方式主线:坚持讲解引导、检查评比、学习交流、慎独省身四个层次互动
1.讲解引导。德育工作首先要向学生讲清要求,讲明道理,从正面进行引导。教师、班主任、校长要有计划、分专题向学生讲清学生必须知道的要求,讲清学生迫切知道的问题,使学生对此有个科学的、正确的认识。
2.检查评比。它是学校管理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实施德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一是做好常规检查,如卫生检查、校纪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做好班级评比,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检查评比是德育制度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分层分项的评比检查,形成多线检查,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机制,以提高德育的效果。
3.学习交流。在检查评比的基础上开展学习交流,德育的效果才会持久。举办报告会、经验交流会,通过黑板报、广播站等向学生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先进事迹,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使德育向更深层次发展。德育绝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也不能停留在评比的结果上,更重要的是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风气,共同发展。
4.慎独省身。在集体交往中形成学生的健康人格,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完成作为社会人的培养的必然途径。实施创新教育、个性教育,认真对待德育过程中慎独省身的作用,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只有自省,才能说是完整意义上的自我教育和道德修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层次。
五、营造氛围主线:使班级氛围、学校氛围、家庭氛围、社会氛围共同起到感染熏陶的作用
1.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班级不应是学生个体的简单组合,要发挥群众功能,组织群体竞争,让学生树立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群体观点。
2.树立良好的校风。一个好的学校风气比说服教育要有力得多。优良校风的形成,良好的教师群体是关键,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通过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才能最终形成良好的校风。
论文摘要:美术教育实习是美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本文通过现行体制下美术教育实习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具体提出深化美术教育实习工作的一些措施,如指导方法的科学性,实习工作的深化,从而探索美术教育的师资培养。
长期以来,传统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以绘画技巧的传授为主要内容,课程结构和专业设置存在着重技轻教的教育倾向,学生定位和择业方向不明确,与学以致用的知识结构明显脱节,这直接影响到了师资素质的培养。在我国的美术教育中,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课程仅占总学时的4%,两周的教学法和六周的教育实习也只是形式。由于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局限性,实习周期短,工作量不足,实习刚刚进入状态就结束了,缺少充足的时间来反思工作。美术教育实习工作存在着简单化、形式化的倾向,从而影响了整个师资素质水平培养的目标。本文就深化美术教育实习工作的若干策略进行探究,期望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加强美术教育实习工作,培养出优秀的美术教育工作者。
一、美术教育实习工作的重要意义
美术教育是培养中小学师资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美术教育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教学理论,更应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美术教育实习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是他们走向工作岗位之前不可缺少的“实战演习”。美术教育实习是培养合格师资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也是其就业的必要条件。学生是否能顺利而有益的通过教育实习,是关系着学校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大事。
从本质上来说,美术教育实习是通过实践而不是依靠美术技能和创造性思想引导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要达到教育实习工作的圆满成功,一方面,取决于学校及实习基地的有效配合;另一方面,学生是否能真正抓住实践的机会而获得更大的效益 [1]。
二、 教师指导方法的多样性
1.带队教师的指导。为了便于学校对教育实习的有效管理,学校从各系选派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成为实习基地的带队教师,并任命其负责该实习基地的教育实习工作,在教育实习前期,也就是未正式进入实习基地时,带队教师应组织其负责的实习生进行预先实习计划地制订,让实习生能了解该实习基地的美术教材,模拟教学场景,针对实习生的表现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应加强培训实习生的思想觉悟、师德观念、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组织纪律和安全教育等。
由于一位带队教师往往负责多名学生的指导工作,没有更多的实践与具体单个实习生探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听课的方式也很单一,对内容只有书面记录。但美术学科更多是与视觉感官相联系,为了便于课后具体讲评、指导,实习指导的模式应有新的突破和创新。教师可以利用数码图像设备等方式记录,收集有关资料,突破传统的指导模式,以形象地再现方便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2.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指导。实习生到各实习基地报到后,需要实习基地的有效配合,实习基地相应的派出原任课教师分配指导实习生。指导教师是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具体实习质量的人,他能够给实习生提供实习工程中广泛接触教育领域的教学实践活动,比如,教学观摩、教案编写、课外活动等。带领实习生熟悉教学环境和教学任务,指导正确的方式方法,除了教案、板书范画、课堂组织、语言表达等示范教学外,同时还要训练实习生的课堂应变能力,使其能合理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从而提高实习生的综合素质。
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实习生的特点,来分配具体的任务。例如,开设美术兴趣小组,做学校的宣传工作,以及全体师生的视觉艺术方面的欣赏,这些都将成为实习生实习过程中丰富经验的有益活动。同时,指导教师需积极配合带队教师的定期巡访,共同商讨实习生的素质培养,使美术教育的培养有机地适应中小学生师资的要求。
指导教师在整个实习工程中是最能清楚了解实习生的工作情况,其应当被邀参加实习生最终的成绩评定。
3.注重多样性和典型性相结合的指导方法。教师在指导工作中应注意原则性指令和灵活性操作相结合,即把目标指令的原则性和过程控制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灵活地执行指令性的计划,使之转化为切合实际的行动计划,才能有效的达到预定的目标。实习工作有赖于高校、实习基地、学生的整体配合,依靠整体优势,优化育人环境,用多样性的指导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当代大学生均为90后左右的青年,观念比较进步,而美术专业的学生个性较强,创新欲望高,教育实习中如何根据实习生不同的个性,因势利导,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从而使实习生愿意听,积极接受,付诸行动,这就是典型性的指导方法。教师的知识构成、思维方式、教育方法、情感体验等诸因素的结合,利用多样性和典型性的指导方法,将会增强指导作用,提高教育实习的指导质量。
三、实习工作的深化
1.调整教育实习的结构。目前,针对教育实习的课程安排都主要集中在第八学期,时长为六周,除过准备和总结时间,学生实际到实习基地实习时间为四周左右,为了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经验。我认为,美术教育实习应在课程安排的基础课上稍作调整,将实习时间延长占总学时的10%,并调整为两个阶段的实习。当学生修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中学美术教材教法之后,应安排其在第六学期进行教学见习活动。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周安排4学时到市内各实习基地了解中小学的教学环境、设计教学方案,集体备课,并进行教学观摩等,以此为第八周的教育实习作准备。
2.优化评价机制 [2]。以往美术教育实习的评价只是在实习结束之后给出一个彼此不相上下的分数或等级,因而挫伤了实习生的积极性。然而,每个实习生都有心理、思想认识水平、知识能力方面的差异,同时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都很敏感。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具有更持续的作用,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无论是实习基地的评价还是中小学生对实习生的评价,这些对实习生都会产生作用,经过实习生自我评价的机制,通过指导教师的总结,最后才能起到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以学生的“学”评价实习生的“教”,可以从课堂上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来评价实习生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具体可以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四种状态,即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达到状态。从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精神,同时还应根据实习生是否具有创造性的贡献,比如,能结合实习基地的实际情况,对美术课堂教育提出新的改革方法,具有引导学生的开发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等。
每个实习生在教学风格、师生交往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所以不能用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应避免在美术实习评价中“一刀切“,这不利于不同特点实习生的发展 [3]。
3.加强实习生的竞争意识。由于美术教学的特殊性,实习基地往往只能安排有限的实习生,要安排所有的实习生需要若干的实习基地。而现实环境中实习基地之间距离较远,有的甚至在外县市。同时,美术教育实习是一种相对独立和分散的实践活动、实习生工作范围并非同一教育阶段。如何调动总体实习生的积极性成为实习工作中又一个重点。
首先,在进入实习基地之前,组织全体实习生进行教学基本功大赛,比赛的项目有:板书、教案编写、课堂组织能力等。然后,在具体教育实习过程中,定期集合教学任务相同的实习生进行教学评比,包括备课教案,教学成果展示,课外活动组织情况等。同时,可以把评比结果计入到最后的实习评定中。以此来激发实习生的竞争意识,促使他们在后来的实行工作中表现更佳。最后,可以利用网络来建立实习生的交流群,实习生通过网络交流来展示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成果,比如,上传自己协作的黑板报、招贴画等。展示出不同实习基地的特色教学,既可以让其他实习生借鉴应用,也可以使指导教师详细了解实习动态,以此增强团队精神和实习生个人素质的提高。总之,只有加强实习生的竞争意识,才能在整个实习阶段达到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
4.教与学的互动。教师的教,实习生的学,以及实习生的教与中小学生的学应当形成互动,而不是互无联系。实习生个人的实习效果,离不开带队教师的指导,尤其是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应注重三者共同合作,在实习中理论联系实际,以获得实际的经验,避免教育理论与中小学实际教学相脱节。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开展双边交流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教师不必过于严肃,在自由和愉快的交谈中,会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动手、去创作,这样可以将教学活动推向,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实习生有了愉快的心境,活跃的思维,使其在无形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从而能尽情发挥到实习过程中。同时实习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充分与学生交流,以此了解学生对美术课的感受以及对教师的意见,为实习生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线索。
5.重视程序化、规范化的实结。长期以来,实结报告只是带队指导教师的经验总结,而缺乏对实习工作和实习教育规律的科学性总结,对下一轮实习工作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帮助。
为使其体现科学性和指导性,首先对实习生的总结报告要严格把关,要求围绕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美术教师的前提出发,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内容完整真实。然后由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客观评价,总结其实习概况。最后由带队指导教师根据实习生上交的实结进行研究总结,并结合自己平时的调研积累,最终在实结报告中体现客观性、创新性。由于实习基地的分散,不便于横向比较,通过这种程序化、规范化的报告,可以为学校的全面总结提供可供比较的依据和对实习工作的全面评估上。同时,对于教师而言更有利于自己日后指导工作的开展。
总之,现在国内各师范教育专业都十分重视教育实习工作,这也是国家教育部考核美术教育专业的条件之一。同时,对培养优秀师资和扩大就业率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对美术教育实习工作的献策献计,能为我国整体教师素质的提高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许高厚.教育实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