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采集技术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文将针对两种间歇采油技术进行介绍。
(1)活动式螺杆泵间歇采油技术。在该种技术的运用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时最为常规化的螺旋杆设备,其地面上的主要采油动力源是拖拉机,连接时运用的是螺杆泵井口的驱动头以及变速用的万向连轴节,如此一来,可以使拖拉机的动力向井下的螺杆泵进行有效传递,此刻,井下液体则会举升至地面位置。已经抽出来的油液需送入到油罐车中,再送至中转站实施加工并处理,旨在实现工艺简化以及成本节约的相关目标。该项系统技术关键内容在于起抽时候的扁动扭矩,井的间歇时间主要是由扭矩以及油井的实际恢复程度所决定的。唯有将每口井的具体间歇周期合理把握好,方能利用螺杆泵间歇来实施采油行为,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2)提捞采油工艺技术。机器采油成本主要由电费、药剂费以及作业费所构成,在此之中,电费所占据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提捞采油技术在运用过程中不会形成相应的药剂费用以及电费,只在这两个方面,便可实现使用成本的大幅度节约。与此同时,相较于抽油机来说,提捞井的实际作业费用又要少很多。对于等待开发的区块来说,提捞采油技术不需要上集油管线、井口装备以及电力设施等,节约了投资总成本。在有些使用常规抽油技术低于开发经济界限的区域范围内能够运用提捞采油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油田的实际开发范围被有效扩大。
小井眼采油技术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油井就可以称为小井眼井:(1)井径不得超过215.9mm;(2)整个井90%的井径不得超过177.8mm;(3)井径小于152.4mm;(4)井径不得超过该地区常规井的井径。小井眼井所具备的诸多优势均在钻井过程中可获得体现,譬如说,其可以实现钻井液用量的有效节约,用地面积占用较小,钢材使用量较低,实际的运输量相对较少,劳务费用比较省一些等等方面。针对机械采油工作而言,由于抽油杆质量一般较轻,抽油设备体积较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采油成本以及采油能耗的优化降低。
抽油机井上的节能技术
抽油机上的节能降耗工作可以采用应用节能设备。它主要包括节能抽油机、节能电机和节能配电箱。常规游梁式抽油机有着很强的耐用性,操作起来很方便,结构也相对简答,可是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则是非常大的,结合该缺点,对其实施优化改造,进行偏轮抽油机以及双头驴、低矮型抽油机的合理开发,在保留游离式抽油机优势的相关基础上,解决了能耗高的问题,一举两得。
1.1数控技术的概念
数控技术,也就是通过计算机编码的形式,实现同设备的对接,并且进行自动化操作和远程运行过程的技术。这是一个将机械化同信息化相结合的技术,可以说比较广泛的运用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而现阶段,由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也有了飞跃性的提高,数控技术的复杂程度和精密程度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在工业生产实践过程中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因而能够进一步的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1.2数控技术的运用状况
现阶段的数控技术已经不仅仅是机床加工而已了,可以说从机械制造到使用方面,都可以有数控技术的具体应用。相对而言,自动化运行的成果,也是由于数控技术的产生而带来的,因而机械自动化方面,可以说是运用比较广泛的领域。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说,在工业生产方面本身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就技术水平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数控技术实际上也处于这样的状况,发展迅速但是距离高端水平尚有距离,因而在重视程度方面的加强,以及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可以说从环境方面加强了数控技术的发展空间。
2数控技术在煤炭工业中的意义
2.1对于精度和效率的提高
应当说在精度方面的提高也是很明显的,数控技术之下实现了机械的自动化运作,因而实际上误差相对于一般的人工操作就会有很大的缓解。由于自动化操作本身只是对于指令的重复执行,基本上只会因为机械本身为误差而出现问题,就精度来说,可以有效地避免人工操作失误的状况,对于精度也是有提升的。效率方面同样也是如此,数控技术本身的传导和操作都运转自如,也可以说是浑然一体,因而从煤的采集到输送方面实际上都是完全的数字控制,对于生产效率来说,必然的也是大幅度地进行了节约的功能。
2.2对于安全生产的促进
安全性的提升可以说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数控技术的运用,使得操作人员能够相对远离操作一线,从而使得相对有一定危险性的采煤行业在对于人员的威胁方面有显著的下降。数控技术一般而言更加适用于露天的煤矿开采,在露天开采方面的使用也更加广泛,因而就这方面来说,对于开采的本身危险性的降低,以及通过精密化的操作来减少运行风险,都可以说不可忽视[1]。即使在井下开采,数控技术的运用同样对于及时的预警以及危险操作的替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即使需要特定人员对于数控系统进行监控,也并非亲临一线,靠近生产的最前沿,因而在环境方面也可以说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再加上自动监测系统的出现,也进一步使得生产系统的故障排除有了更多的依靠。
2.3对于采煤成本的节约
成本方面也可以说有相当的结约。首先是人力成本方面,在机械大量使用之前可以说是典型的人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而在机械使用之后则会对于人力成本有明显的需求降低。而在数控技术发展普及之后,需要进行操作的人员需求则会进一步降低,从而更多的减少人力资源成本。而在技术成本上也可以这么说,大量的设备操作被简化到计算机控制,可以对于机械操作方面作出很大的节约。而智能控制之下也能够提高采煤的效率,从而减少对于原煤的筛选工作,进一步的减少成本支出。
3数控技术在采煤生产中的具体实用
3.1采煤机械制造方面
在机械制造方面,可以说数控机床的出现以及大范围的使用进一步加强了采煤机械制造的效能,从而可以在重工业的源头方面有着更进一步的发展。就采煤行业来说,采煤机是其主要的工作机械,而数控技术运用在机械制造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加强了机械本身的精密程度,并且能够进一步将一些需要更高精度的技术运用在新的机械方面,从而加强采煤机械的效能[2]。比如说对于气割的控制就属于数控运用的典型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的使用,可以说对于采煤行业本身来说,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3.2采煤机械运行方面
而在采煤机械的运用方面,可以说数控技术的使用则是更加的广泛,通过数控技术的有效使用,可以使得采煤机械真正的实现系统化的运转,并且完全实现自动化的效率使用。可以说对于控制来说,最主要的几方面包括对于数控的自动关停、以及对于采用量的控制以及传输的一体化方面都是可以看得见的。而同样的,在数控技术的自动故障检测方面,也可以说是大幅度的排除了安全风险,使得效率和安全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4结语
目前,专科和高职院校主要是针对免疫技术相关教学,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药学、护理专业,如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专业、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四川、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部、辽东学院医学院免疫微生物教研室、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动物医学系、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药学专业等都有关于提高免疫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相关研究。而关于生物技术专业的免疫学相关课程的研究只有几所本科院校有研究,如江南大学、新疆大学等。上述提及的单位只是对如何提高某些课程如《免疫学基础》的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研究,仅是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如任务引领式教学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小组学习法等,而没有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在专业教学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挑战。
2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免疫方向人才培养短板分析
该院生物技术专业在免疫技术方向主要针对抗体的生产,在相关课程的教学、开发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使得培养出的学生不能胜任对抗体生产有较高要求的岗位,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也限制了该专业在当前发展契机下的快速发展。该院在免疫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开发的欠缺有如下原因:①该院生物技术级应用专业于2012年由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更名而得。而此前的人才培养还主要偏向于微生物技术应用,对免疫技术的要求不高,相关的免疫技术课程开设力度不大,只有《分子生物学》、《免疫技术》两门课程。基础课程的薄弱,造成该院在免疫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欠缺。②此前该专业在已有的免疫技术相关课程体系不够完整,与当前的免疫技术对人才的需求脱节。导致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免疫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差。免疫技术相关企业招聘该校的学生后,仍要花费人力物力培训基础技术。因此,为了提升该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在免疫领域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具备免疫技术相关技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毕业生,该专业应积极采取措施,走出人才培养困境。
3该院在免疫技术方向人才培养改革的应对措施
笔者自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深入武汉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习一年。该公司主要进行抗体的生产,是利用免疫技术进行生产的企业。该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招聘毕业生,是该院的深入合作企业。笔者在长达一年的实习过程中,了解了目前免疫技术领域的最新技术,掌握目前免疫技术领域发展的动态。更关键的是可以深入了解免疫技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点,并把这些重要信息反馈到学院,学院借鉴这些重要信息,使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在免疫技术领域的课程设置、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等方面与现阶段的需求相结合并得到提升,从而培养出具备免疫技术相关技能的合格人才。
4重构该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免疫方向课程群
笔者通过一年的企业实习,对抗体行业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对抗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认识深刻。并对抗体行业所需要的技术进行归类,然后重构目前免疫技术方向课程群,以期培养出抗体行业所需的人才。
4.1抗体市场的发展亟需高职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掌握免疫相关技能的人才不考虑多克隆抗体在科研应用市场的营销额,仅就单克隆抗体药物在医药市场的销售来看,2000-2013年,全球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2%。抗体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这个行列。高职生物技术专业应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以迎合市场人才需求。
4.2积极适应行业需求,采取措施,力求改进人才培养现状该院目前具有培养抗体行业所需人才的课程群及技能培养基础。通过以上的企业实习及行业调查,不难看出,抗体生产企业需要掌握更多技能的人才。该院生物技术应用专业免疫方向必须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改进,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4.3重新建构免疫方向课程群抗体行业所需的技能点必须通过拓宽免疫技术理论基础并强化技能点培养才能达到。因此,需要增设相关课程。
1品种选择
根据茬口、土壤及栽培技术水平选择适宜的双低油菜优良品种,如华双3号、中双4号、皖油19号、皖油20号、秦油7号等。
2苗床准备
选择土地平整、质地肥沃疏松、北风向阳、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田地作苗床,苗床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可施有机肥30.0~37.5t/hm2、过磷酸钙300~450kg/hm2、草木灰1500~2250kg/hm2。苗床应做到“平、细、实”,即厢面平整,土层细碎并适当紧实。整好的苗床应开沟作厢,厢宽1.3~1.5m,沟深0.2~0.3m。有地下害虫的田块,翻地时用40%甲基异硫磷3750mL/hm2、50%辛硫磷6000mL/hm2或3%辛硫磷颗粒剂52.5kg/hm2,加细土450kg/hm2搅拌后撒施地表,翻耕,防治地下害虫。
3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晒种1~2d,每天中午晒3~4h,然后风选,除去瘪籽及杂草种子。
4播种
沿淮地区一般在9月下旬平均气温20℃左右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可把种子拌适当的细土,均匀撒播,然后浅覆盖1层细土。播种量6.0~7.5kg/hm2。
5苗床管理
出苗以前以保墒为主。防旱、防涝、防板结,力争苗齐苗壮,出苗后间除丛生苗,三叶期定苗,留苗120~130万株/hm2,在油菜三叶期至五叶期,喷施100mg/kg多效唑,防止高脚苗,培育矮壮苗。一般在定苗期追肥1次,注意五叶期前勤施少施,促进展叶。五叶期适当控制,不施或少施,移栽前6~7d施1次起身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多雨高湿则应及时清沟排水。苗期主要害虫有蚜虫、菜青虫、跳甲等,以蚜虫为害最重,除直接为害油菜外,还传播病毒病,可用2.5%敌杀死300倍液防治。苗期病害有猝倒病、病毒病、霜霉病和白锈病,在多雨的年份猝倒病危害严重,可用波尔多液防治。
6大田整地施肥
深耕细整,以利幼苗根系与土壤接触,促进移栽成活,早发育新根。适宜采用深沟窄畦,畦宽1.5~2.0m,沟深0.3~0.4m,同时要开好腰沟、地头沟。
要轻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实行配方施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肥,按菜籽产量2250~2700kg/hm2的施用标准,施纯N187.5~225.0kg/hm2、P2O5112.5~150.0kg/hm2、K2O150kg/hm2,N、P、K的比例为1∶0.5∶0.7,磷、钾肥一次性底施,氮肥底肥60%、苗肥20%、薹肥20%。
7移栽
在10月中下旬,旬平均气温13~15℃时及时移栽。一般采用宽行窄株(如行距300cm,株距13~16cm)的种植方式。移栽时最好边取苗、边移栽、边施定根肥,栽后浇足定根水。一般栽18万株/hm2左右为宜。
8大田管理
8.1追肥
8.1.1早施苗肥。以年前追肥为主,年后追肥为辅,促进早发壮苗。在移栽活棵后及时施第1次苗肥,施人粪尿3750kg/hm2加尿素75kg/hm2,对水15.0~22.5t/hm2;若长势差,则15~20d后可再施1次苗肥。
8.1.2稳施薹肥。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施肥,一般根据苗情施尿素105~150kg/hm2,可以实现春发稳长,争取薹壮枝多,角果多,产量高。
8.1.3巧施花肥,补施粒肥。花肥一般在开花前后,施用尿素45~75kg/hm2,粒肥在初花期用1%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2%~0.3%硼砂溶液进行叶面喷施,用水1500~1800kg/hm2,能增角,增粒、增重,提高含油量。
8.2水分管理
油菜是需水较多作物,大田移植后要及时浇定根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早成活。苗期干旱,可引水沟灌,促进发根长叶,形成壮苗越冬。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到来前及时冬灌,缩小土壤昼夜温差,减轻冻害死苗现象,增产效果很好。春季雨季来临前要及时清理“三沟”,保证排水畅通,以减少病害、花角脱落及无效角果。
8.3大田除草
根据大田内杂草数量,可用5%高效盖草灵乳油600~900mL/hm2或80%高效盖草能乳油450~750mL/hm2,对水450~750kg/hm2喷雾防除。
8.4病虫害防治
根据当地病虫测报部门的情报,结合田块的实际情况选用对路农药,适时防治好油菜的菌核病、病害病、白锈病、霜霉病、蚜虫、菜青虫、跳甲等病虫害。
9收获与储藏
多路视频数据实时采集的软件实现
常永亮(飞行试验研究院测试所陕西西安710089)
【摘要】介绍了视频数据的采集、多路视频数据间的切换、视频数据的保存及基于C/S结构的实时视频数据传输与显示,在对四路飞行视频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的运行时,各项需求已达到要求。
【关键词】视频数据、Divx编码、RTP/RTCP协议、TCP/UDP协议、媒体流、帧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将计算机技术引入视频采集、视频处理领域,用计算机处理视频信息和用数字传输视频数据在很多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飞机试飞中也被大量的应用。
视频图像采集的方法较多,基本可分为2大类:数字信号采集和模拟信号采集。前者采用图像采集芯片组完成图像的采集、帧存储器地址生成以及图像数据的刷新;除了要对采集模式进行设定外,主处理器不参与采集过程,我们只要在相应的帧存储器地址取出采集到的视频数据即可得到相应的视频数据,这种方法,无论在功能、性能、可靠性、速度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成本高。后者采用通用视频A/D转换器实现图像的采集,其特点是数据采集占用CPU的时间,对处理器的速度要求高,成本低、易于实现,能够满足某些图像采集系统的需要。
此系统要求每秒采最大25帧(设为可调),客户端实时显示最大25帧(设为可调),保存为MPEG4格式,画面要求为最大分辩率为1024X768。
多路视频实时采集使用的是VisionRGB-PRO卡(英国Datapath公司),此卡可同时实时采集两路视频数据,基本达到了本系统的要求,再用一台VGA矩阵切换器将前端数据源的四路视频数据进行人为切换采集。
2硬件环境的构建(硬件框架)
图一系统硬件框架图
上图为整个采集系统的硬件框架。
此采集系统主要实现对前端四路视频数据的人为切换式实时采集,在服务器端可同时采集和储存两路视频数据(在此只用一个视频采集卡),也可以一次只采集一路视频数据,再经网络实时传输到客户端显示,服务器端也实时显示所采集的视频。
在进行视频切换方面可在服务器端或客户端自行切换,在服务器端可通过串行口操作VGA矩阵切换进行相应的视频输入输出口的切换,在客户端可通过网络-服务器程序相应模块-串行口-VGA矩阵切换进行相应的视频输入输出口的切换。
3软件实现概述
3.1服务器端的实现
图二服务器端程序流程图
上图为服务器端实时采集视频的程序流程图。视频数据量较大,这就要求视频数据处理系统具有实时采集,大容量存储和实时处理的特点。在服务器端的实现是整个系统的关键,在此也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因此对软件和硬件方面要求也很高就成为必然。
软件要实现对视频数据的实时采集(最多两路)、控制视频接口、把视频数据实时编码保存并发送到多个客户端。以上就是要在服务器上实现的主要功能。
在采集方面最主要的是要有实时性,在此以事件驱动的方法从端口获取数据,采集到视频数据流在桌面显示的同时再编码保存,视频采集的数据要经软件的相应模块将其设为位图型式的视频帧,以利于在服务器端的显示和编码保存,在此采用Divx编码,Divx编码后形成以帧为格式的MPEG4流。Divx解码也是以帧的格式解压,因此有利于向客户端发送数据时以帧为单位发送视频数据流。
此处用到Divx编码就不得不把Divx编码作简要的介绍。
DivX由DivXNetworks公司开发的,即为我们通常所说的DVDrip格式,它采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同时又综合了MPEG-4与MP3各方面的技术,也就是使用DivX压缩技术对DVD盘片的视频图像进行高质量压缩,同时用MP3或AC3对音频进行压缩,然后再将视频与音频合成并加上相应的外挂字幕文件而形成的视频格式。其画质直逼DVD并且体积只有DVD的数分之一。这种编码对机器的要求也不高,所以DivX视频编码技术可以说是一种对DVD造成威胁最大的新生视频压缩格式,实际上Divx=(视频)MPEG4+(音频)MP3。
媒体流分为四个流:视频流、音频流、文本流、MIDI流,用视频卡采集的是两路视频流,保存时每路视频流多加了一个文本流,文本流主要应客户要求加入的服务器时间和一些人为输入的文本信息,在记录两个媒体流时一般有两种记录方法,在此采用的是将视频流和文本流记到一个文件中的方式,这样有利于文件以后的保存和查阅。
在采集软件实现方面主要应用了相应的SDK(Softwaredevelopmentkit)和API(应用编程接口),还可用VFW(VideoforWindows)。但后一种方法实现简单单路视频采集卡可以,对于多路视频的采集用第一种方法更加灵活,但实现比第二种复杂的多。在服务器实现软件方面主要有以下几大块:一是采集;二是保存;三是向客户端发送;四是串口的通行;五图像的形成;六是桌面显示;七是对图像亮度、颜色、位置等的调整;采集通道、采样率、采集时间的选择;等等。
在服务器端各方面协调工作是关键,程序启动首先默认上次设定的视频采集卡通道,如有视频数据就显示、保存,如果没有视频数据就等待,如果要调整视频采集卡通道可用串口给VGA矩阵切换器发送相应的命令让VGA矩阵切换器进行相应的输入输出通道切换。也可经客户端经网络到服务器串口到VGA矩阵切换器进行VGA矩阵切换器相应的输入输出通道切换(在后面介绍客户端时再介绍)。每次切换后将自动保存原视频文件,如切换后有视频数据将自动重新生成一个新的视频文件。
在服务器桌面显示的画面是没经任何编码处理的,但网络传输和保存的视频数据是经Divx编码的,这样有力的减轻了网络间传输和服务器的负担。
用局域网实时传输视频数据已在一些领域大量的应用,局域网以有线局域网居多,因为有线局域网技术成熟、传输速度快,但是长时间传输大量视频数据时也会引起传输速率不稳定,引起数据堵塞,会导致视频传输的质量大幅度下降,容易引起画面的重影、抖动、花屏、延迟等现象。
为了在局域网上有效的、高质量的实时传输媒体流,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持,包括网络传输层协议的选择、编(解)码技术,网络传输层质量控制技术等等。
实时传输协议RTP是针对Internet上多媒体数据流的一个传输协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负责管理传输质量在当前应用进程之间交换控制信息,RTP/RTCP协议只适合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相对动态的实时多媒体数据流传输。但是,对于图像采集速度固定的实时视频采集,有时会引起采集的数据来不及压缩而直接丢弃而达不到实时的要求,所以没有采用RTP/RTCP协议,而是从发送端出发,实时判断网络状况,采用暂停发送的控制策略进行实时传输。
网络传输层质量控制技术采用的是TCP/UDP协议,UDP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协议,UDP适用于一次只传送少量数据、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环境。它不提供检错和纠错功能,一旦网络出现堵塞时,大量的数据报文会丢失。对于Divx编解码技术,是以帧为单位进行编解码的,分为关键帧和非关键帧。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压缩率比较高,只要一帧中错一比特位,将影响其后的更多的比特位,直接造成图像的模糊、花屏等现象。只有等到下一次关键帧的到来才有可能恢复图像的清晰。为了保证传输的正确性,自己需要在应用层制定协议。如此一来,只能选择使用TCP来进行网络通信,TCP的目的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在相互进行通信的设备或服务之间保持一个虚拟连接。TCP在数据包接收无序、丢失或在交付期间被破坏时,负责数据恢复。它通过为其发送的每个数据包提供一个序号来完成此恢复。再辅助以暂停发送的控制策略,较好的解决局域网中实时视频传输容易引起的重影、抖动、花屏的问题。
为了达到视频传输的实时性,总的思想是最少的发送冗余信息,最大程度上发送最新的视频。
在服务器端视频采集采用从VisionRGB视频采集卡捕获视频图像,得到的是位图型式的视频帧,然后用Divx编码进行压缩,通过Winsock实现压缩后的视频数据在局域网中的实时传输,在客户端接收完的数据交给Divx解码器解压,最后实现视频显示。如图三所示:
图三网络间传输流程图
如果局域网通信速率很高且状态稳定,则进行实时视频传输就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在网络出现异常时会导致数据传输率不稳定或明显下降,造成发送端数据积压。此时就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来控制发送端(服务器端),以达到实时性的要求,暂停发送策略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现象。使用此策略有时会有丢帧的现象(100M局域网没有发现丢帧现象),但就客户端的要求是满足的,在服务器端的采集、显示、保存不受暂停发送策略的影响,也就是不会有丢帧的现象,虽然应用了暂停发送策略,但已经能够满足在客户端实时监控需求了。
3.2客户端的实现
在上面讲服务器端的实现时已经大概讲到客户端的实现,因为只要把服务器端实现好客户端实现难点就小的多。如图四所示:
图四客户端程序流程图
在客户端也可以自行选择要采集的通道,但对服务器端的采样率等都不能通过客户端进行设置,实现客户端时主要是要实时监听和服务器网络连接状态和判断接受的视频数据是否正常是否启用暂停发送策略等。每秒接收的帧数可自行调节,但不能大于服务器端每秒采集的帧数。
在客户端还要实时Divx解码,如果不解码就无法显示,Divx解码速度是完全可以达到实时显示的要求。Divx解码和显示在不同的两个线程中实现的,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显示流畅。可以在两个不同客户端显示两个不同的视频通道采集的数据。
4结论
本系统作为电视跟踪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多路视频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和视频编解码算法的实现、基于C/S结构的实时视频数据传输显示,在通过各种测试后在试运行期间已达到本系统的预期要求,本系统还支持事后的视频回放。
本系统的开发难点和重点在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的开发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开发。
参考文献
[1]《Windows核心编程》Microsoft公司〔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