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伊利亚随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查尔斯・兰姆 幽默 眼泪 微笑
引言
英国著名散文家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最出色的作品《伊利亚随笔》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融,又浸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文风含蓄迂回之余,亦不失情真意切,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兰姆生活在近两百年前,人们今天所以还提到他,是因为他的文笔实在称得上深得散文之妙境,他那恬静、幽默、文雅的风格令中外的许多读者为之倾倒。
一、散文家查尔斯・兰姆
兰姆出身低微,父母长期受雇于伦敦一律师。兰姆以15岁之稚龄进入社会谋生,先在南海公司做出纳,后入东印度公司做会计,终其一生在漫长繁重单调乏味的会计生涯中度过,直到退休,前后达36年之久。兰姆小时候常到外祖母为人管家的乡下田庄去住,认识了一个名叫安妮・西蒙斯的小姑娘,青梅竹马,产生了感情。但在他20岁时,安妮却与一个当铺老板结婚。次年,兰姆的家里发生一件大祸:他的姐姐玛利因日夜赶做针线活贴补家用,过度劳累,发了疯病,竟拿小刀刺死了自己的母亲。这件事决定了兰姆一辈子的生活道路。为了赡养老父亲、看护时有反复的姐姐,他把沉重的家庭负担完全挑在自己身上,过着清寒寂寞的生活。
生命的不公狠狠地在兰姆身上上演,他却无一句抱怨。文章中满是风雅幽默、调侃玩笑和悠然自得,时时散发着失意者的巨大光芒。他的文章写得文白交错、迂回曲折而又跌宕多姿、妙趣横生――这是由他那不幸遭遇所形成的性格、以及他那博览群书所养成的“杂学”所决定的。或写他做小职员的辛苦生涯,或写他忙中偷闲的小小乐趣,或漫谈他读过的书、念过的诗、看过的戏、认识的演员,或写伦敦的街景市情,还写乞丐、扫烟囱的穷孩子等。他的笔法是叙事、抒情、议论互相穿插,使用的语言是白话之中夹点文言,情调是亦庄亦谐、寓庄于谐,在谐谑之中暗含着个人的辛酸。他的风格像是突破了重重障碍、从大石下弯弯曲曲发芽生长、终于开放的一朵奇花。
二、兰姆的散文写作中的幽默
兰姆的随笔写作,是把个人的不幸升华为美妙的散文作品。他常常板着面孔说笑话。两集《伊利亚随笔》中贯串着一种别人无从模仿的幽默感。在兰姆笔下,幽默虽与讽刺极近,却不以讽刺为目的。一般来讲,讽刺每趋于酸腐,而去其酸辣达到冲淡心境,便成幽默。比如他把世界上的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形象地称为:索借人和放借人。他谈论这两种人说:“前者享有无穷无尽的优势,我决定称之为伟大的种族,由形体、行止和某些至高至上的本色而显得卓而不群;后者则生来卑微,‘他只配作同侪之仆了’。这类人外相带着瘦削干瘪、疑神疑鬼的神色,与另一类人心胸开放、值得信赖、慷慨大方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两类人》) 也正是在这种“不幸”与“超脱”之中,我们寻找到兰姆心灵的真谛:那种深厚的对于人世间的温情。就这样,兰姆把痛苦也变成了一种美的意味。
兰姆的随笔中还有一种善意的调侃幽默。对于善良人的某些缺点或者困境,或者寻常事件中的某些矛盾,兰姆常常采取调侃的笔调,勾画出其中的戏剧性。譬如在谈到有些真正的读书人喜欢借书时他说:“那就是康贝巴区在他信奉的这样一套理论的支撑下给抽走的,我得承认这套理论与其说要受我批驳不如说更易于让我遭难,其论曰:书(例如我的《波纳温图里文存》)之为财产,其产权也,与索取者之理解、鉴赏恰成正比。”一位智者的狡辩与另一位智者的充分理解,相形之下,达成两重幽默性的戏剧效果。兰姆喜欢在行文中时时冒出一些俏皮话,来引出对某人某事的独特见解。如《牛津度假记》中,当他提及一位好学的朋友乔治时,笑话他由于“长时间专心致志,钻研不辍,他几乎也变成了一部书,他站在古旧的书架旁边,也像一本书,静谧安稳。我非常想把他用俄罗斯革装订一新,再给他寻一处摆放位置。”
相对于嘲笑他人,兰姆更善自嘲,即使如生病这样常见的俗事,兰姆也会说出不同寻常的弦外之音来,一场大病尚未痊愈的时候,他得出的结论竟然是“生病意味着享有君王式的专权。别人服侍他脚步轻盈,手法温柔,几乎仅用眼睛――待他略有好转,则同是那些仆从,他们的姿态漫不经心,出入不合章法(把门甩出响声或干脆让它们敞开着),前后两者作比――你会承认,把你从病床(让我说,我宁愿称之为王位)移到康复期的扶手圈椅,等于从至尊至贵跌落到罢黜爵位”(《大病初愈》)。轻松俏皮的话语揭示的却是典型的社会心态――人的恻隐之心也要受到一定的环境条件的催助,当这种条件一旦失去,人情冷暖也许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种幽默乃是一颗善良的心所发出的自嘲又无奈的微笑。正因为这种智性的消解,苦难在兰姆面前不再是难以跨越的天堑,他像一只俯瞰尘世的苍鹰,翅膀掠过现实的苦水,姿态却朝向无垠的碧空。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超越――拨开沉重的黑幕,让生活的霞光照射在那些无望的人们的脸上,从而激起生活的勇气。他的亦庄亦谐,亦雅亦俗,对在冷峻与严肃的伦理框架中生活得太久的人,无疑会发挥一种调剂的功能,并且持续不衰。
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为执着于外在的世界,反而丢掉了自己,在兰姆的笔下,他自己是一个疏离于世界的人。正是这种距离,带给他一种别样的视角,使其得以静观人生,从而得出不少有趣且有益的结论。他谈卖弄:“但实际上一个人知识非常贫乏也可以应付自如,且很少露馅,人群混杂在一起,每个人都在随时预备着卖弄自己的学问,而不是绞尽脑汁,显摆你的知识获得量。”(《教书先生今昔》)读这样的句子,当我们透过兰姆的笔触,得以洞见生活中的荒谬与明亮时,不由得为其智慧而心动。其缘由盖因兰姆能看穿世事,内心有所喜悦,用轻快笔调写出,无所挂碍,不作滥调,不忸怩作学究丑态,不求达官显贵之喜誉,不博凡夫俗子之欢心,自然幽默。
兰姆不是一个咀嚼艰难、到处散发忧伤和悲戚的种子的作家,他的发达充盈的智慧帮助他成功地超越了这些苦难,他以一种超凡的平常心回视着自己的遭遇和人世的万事万物。他说:“我练成了一种习惯,不把外界事物看重――对这盲目的现在不满意,我努力去采取一种宽大的胸怀,这种胸怀支持我的精神。”兰姆七岁进基督慈幼学院,接受古典教育,他的学业一直名列前茅,但十四岁毕业时却因口吃未能如愿被保送入剑桥,成为他的终生遗憾。他在《假日牛津》里写道:“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少小时代即被剥夺了走进学问的殿堂府第、尽享美妙的学养机会的人,能在牛津或剑桥悠然自得……需要姿态谦恭的时候,我可以像一个减费生或校役生,当虚荣心发作,我可以趾高气扬,派头像自费上学的贵族子弟,该严肃认真的时候,我一如既往攻修文学硕士学位。实话实说,我认为我没有哪一点不像一个可敬可爱的大学人。”这样,作家就站在一个高于现实世界的高度上,俯察并容纳了浮动的人世间,让那些令人抑郁寡欢或者愤怒万端的事情转向了轻松和平静,转向了作家嘴边的一个轻浅的微笑。这样的幽默真正具备了心念善良、心境深远的韵味。
综上所述,兰姆是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常于笑中带泪,泪中带笑。其文清淡自然,不似滑稽之炫奇斗胜,亦不似讽刺之机警巧辩,在婉约、豪放之间得其自然。使读者于一段之中,指不出哪一句引人发笑,只是读下去心灵启悟,胸怀舒适而已。那些站在街头看书的人,也吸引了兰姆的注意力,“可怜的人们没有足够的资金买书或租书,就从开放的书摊上偷来一点学问――书老板瞪着苛责的眼睛,一直向他们倾泄着忌愤的目光,思量着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把书放下。他们则机智地与老板周旋,读一页是一页,时刻在预计着老板什么时候会横其禁令,但又无法抵挡纵情恣意读书的满足,他们是在‘攫取一种担惊受怕的喜悦’。”(《读书漫谈》)真正能把泪水化作微笑的人并不多见,而能通过平常琐事发表微言大意的人也是寥若晨星,兰姆却是能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的圣手,这使他比一般作家更多了几分魅力。在兰姆幽默的笔下,我们感到了他的一颗宽容高贵的怜悯之心。
兰姆的幽默透射着他丰厚的人道主义同情心和智者的宽阔胸怀,是个人心灵的体现。生活的苦难给了兰姆宽广的胸怀和善良的心。兰姆有着人道主义精神,自己的不幸并没有使他冷眼旁观世界,他反而更能够体会别人的痛苦。他同情那些生活在苦难之中的弱小者,他毫不隐瞒自己对他们的尊敬和钦佩。兰姆对这些弱势群体给予了关爱,是一个把苦难上升到幽默的智者。他对待人生的态度有点我国老庄学说的味道。苦中作乐的人生观念使他多了几分潇洒和达观,也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幽默和辛酸并织的风格,这比那些直接抒发的情感或抨击显得更为深刻有力。兰姆经历的贫民世界的生活和饱受苦抑的心灵使他对过去、现实充满了一种悲凉的观照,充盈的智慧照耀他穿越这些人生苦役,以含泪的微笑对待那种辛酸,以幽惋明切的嘲讽看待那形形种种的不平。这就是兰姆的幽默。语
参考文献
[1](英)查尔斯・兰姆著,姜焕文译.伊利亚随笔[M].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
[2]徐康玲.把苦难化作酵母的人――兰姆及其《伊利亚随笔》[J].山东社会科学,1997(4):72-73.
[3]邱仪.兰姆随笔的表现艺术[J].社会科学家,1996(6):64-68.
上一次教《离骚》,用的是人教社2000年12月版的教材,我上得索然无味,就像是一碟子馒头落肚,估计学生的感觉也不会好到哪里去。2005年9月,本人再次教到《离骚》,发现选段已变了:2000年版选的是长诗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一段;而新版选的是长诗的开头,即从“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到“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前版多抒情,新版多叙事。
讲读《离骚》时,我先让一位学生读诗,发觉她没有读出应有的味道。“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屈原由忧己而忧楚王的易老,进而忧楚国的兴衰,本该是充满忧思而深沉的,却读得轻松飘忽;尤其是“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齑怒”,是怨怒的,激愤的,学生却读得轻描淡写。
为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情感,我范读了选文,读着读着就动情了。尤其是读到“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齑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时,我禁不住泪眼朦胧了:这指天发誓,让苍天作证,不正是屈原面对谗毁,而楚怀王又不给任何辩驳的机会,于是痛苦而又无奈的举动吗?
(朗读结束了,课堂一片沉静。)
考虑到本诗较难,我又让学生自由朗读,加深理解。
而后,我让朗读较好的聂思斯起来范读。她口齿清楚,声音清脆,几个点的感情把握得很准,尤其是读到“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齑怒。……夫惟灵修之故也”,读得抑扬而沉重。
朗读结束了,教室里竟自发地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课后有学生在随笔里写道:这一课的学习,我仿佛听到了屈原在愤怒地指天长叹,《离骚》不再难懂。
由此,我有了这样的想法:对于那些蕴涵丰富而又较难懂的古诗文,采取师生范读为好。
二
怎样范读呢?
一看能否人情。如果教师读得敷衍了事,自己都不能人情,就不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鲁迅回忆小时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听先生自己大声的朗读,“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老师读得投入、忘我而引起学生的羡慕,这不就够了吗?
我平时备课,对自己朗读时能找到共情共鸣的诗文,一般都要在课堂上范读。
中学语文教材中,像《离骚》这类的“悲情诗文”不少,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朱自清的《背影》,李密的《陈情表》,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就看你是否能找到共情点。
当然,我们也可请朗读较出色的同学来范读。只是要事先给学生打个招呼,让他有所准备,不搞突袭。
二看能否把握诗人的情感。
还是以《离骚》为例。“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部分是屈原对自己的出身及幼年的记叙,是欢快的,节奏明朗的,朗读的语调也应轻快些。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是屈原对自己的申辩,他不赞同怀王赴宴秦国,不是自己的贪生怕死,而是担心秦的居心叵测,担心怀王身遭不测啊。朗读时辩解的语气中带着点沉重。
三看能否读出诗文的音节韵律。
屈原对楚怀王的情感是很复杂的:不管是开始的修宪被谗毁,是否放张仪,还是后来的要不要参加楚秦聚会,屈原都没有被楚怀王真正信任。他对怀王是很有怨言的,但又有所期盼――正是这怀王给了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所以,“荃”字应读得轻缓,略做停顿,“兮”本是句末表停顿的,这里有余恨未了之意,要拉长音;“反”字更是对楚王的失望,对他听信谗言的愤恨,应读得沉重,而稍作停顿;“而”字应读得轻而悠长;“齑怒”,是盛怒的意思,占两拍,前字重而后字轻,把对楚怀王偏听偏信的愤怒表现出来。
三
反观自己上的语文课,还有一些所听的课,不管是正式的课堂,还是早读课,都鲜见书声朗朗的局面。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常见的做法是,叫学生翻译一下,或是教师草草地串讲一下,然后就“自己读吧,争取把它背下来”。于是书声一片,而后渐渐慢下来,轻下去;或是随机抽查学生朗读,检查预习的情况。结果读者结结巴巴,听者昏昏然;或是老师朗读,自己也没有找到感觉,学生就更找不到感觉了。课堂上便兴味索然,课后复习更是空谈。诗文本身引不起学生兴趣,也就难见学习的效果了。
什么原因呢?
缺少有准备有组织的范读的引导!
认为,对于“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原来,文字在漏掉声音的同时,也就漏掉了诗文的生命之气,文字成了干瘪的符号。而诗文的“雄伟之概”“深远之韵”,“看是看不出来的,闻也闻不到的,唯一领略的方法,似乎就在用口念诵”①。
梁实秋先生曾介绍过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是白话,他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②
老舍先生在回忆年轻时代读书的情形时也曾说,一开始,古希腊文艺让他觉得非常枯燥,说真的,那些古老的东西往往教他瞪着眼咽气!读到半本英译的《伊利亚特),他的忍耐力已经用到了极点,真想把它扔得远远的。可是,一位会读希腊原文的老先生给他读了几十行荷马,不是在读诗,而是在唱最悦耳的歌曲!大概荷马的音乐就足以使它不朽吧?于是老舍决定不把它扔掉了!③
教师一丝不苟地吟咏一番,让梁实秋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而先生几十行希腊原文的吟唱,竟然让老舍对原本瞪眼咽气的荷马史诗觉得亲切了!
可见示范性的吟、咏、诵、读、唱,往往是引领学习者走进古诗文世界的金钥匙。
①夏丐尊、叶圣陶《文章讲话》,浙江文艺出版杜,1983,第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