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证会计论文

实证会计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证会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证会计论文

实证会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2-0055-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不同单位相应制度的逐步完善为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大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会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资金流通管理等工作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参考依据。但与企业单位相比,行政单位一般不直接提供物质产品,隶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位于上层建筑领域,其主要是从事各种为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服务的业务活动,在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企业单位与行政单位在是否具有物质生产及经营职能,单位或个人的投入是否要求回报,提高的服务是否有偿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行政单位与企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存在很大的不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企业单位,在会计科目设置、固定资产管理、会计报表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多亟待改进的环节,很有必要针对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改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1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存在的主要弊端

1.1 会计科目的设置不够全面

由于行政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与企业单位存在很大的不同,并且不以赢利为目的,因此当前我国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与工商企业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上不同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体制上的不同,导致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不够准确,没能得到有效的统一。同时,当前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设置存在相对滞后的情况,很多科目的设置已经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资金运作规律不相适应,或者造成个别会计科目体系上的空白,这就对当前行政单位的资金效益评价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不仅难以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真实、完整的反映,还可能影响到行政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

1.2 会计报表信息的反映不够全面

企业的会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损益表三部分,而行政单位的会计报表则主要是由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两部分组成,其中,资产负债表的计算公式为:资产+收入=负债+支出+净资产,即表现为财务状况信息与业务成果信息合二为一地进行揭示,这显然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时期和时点会计信息的性质,难以对会计信息进行清晰的反映。与此同时,行政单位现金流量表编制上的缺失,使得行政单位的现金收支情况无法得到全面、准确的反映,一方面容易造成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误解,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行政单位的经济决策。

1.3 会计核算基础上的缺陷

根据我国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上的,而随着行政单位经济管理活动的不断拓展,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范围已经实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延伸,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核算方式已经难以完整、正确的核算和反映行政单位的资产情况与负债情况,并直接影响到企业在风险控制和绩效管理等环节的工作质量。这是因为,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模式下,行政单位往往将全部现金支出作为会计核算期的支出,将全部收入看成是会计核算期的收入,这容易造成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周期内收入与支出上的不平衡,无法对行政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收支结余情况进行最清晰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单位会计职能的发挥。

1.4 预算管理上的缺陷

我国的行政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会计制度实现的是零基预算。因此,大多数的行政单位对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预算编制工作中,没有执行严格的预算标准和预算规范,制定的预算指标更是缺乏合理的参考依据,造成了行政单位在预算管理上的落后局面。此外,很多行政单位忽视了对预算管理人员的控制与管理,使得预算审批与执行等工作显得过于随意,并且经常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缺乏健全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约束,加上绩效与经费不配比、制度不透明、预算目标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实现行政单位预算资金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

1.5 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方式相对落后

长期以来,很多行政单位对资产管理不够重视,固定资产的核算不够全面准确。会计信息无法实现对资产管理状况的准确反映,影响到单位对自身固定资产的有效监管和控制,可能造成企业单位内部资产的无序流失。例如,很多行政单位的会计信息显示,有些行政单位获得的固定资产只是按照实际成本价值入账,但是在固定资产的后续使用时间里,却没有对开展折旧的计提和价值磨损的核算等工作,其后果是虚增了行政单位的资产总额,无法对行政单位的资产状况进行最真实的反映。此外,这种资产核算方式还可能对行政单位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使得行政单位的实际业务成本核算无法及时考核相应的折旧费用,影响到相关的经济决策。

2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问题的改进措施

目前,随着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单位的会计制度也做出了一些相应的调整,但针对当前行政单位会计工作的实际以及经营管理活动的长远发展,仍旧需要针对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问题采取更多的改进措施。

2.1 健全完善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

针对当前行政单位在会计科目上的缺陷,行政单位可以参考企业的会计制度和会计科目体系,一方面增加“累计折旧”科目,对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计入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作为固定资产原值的减项,从而实现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净值的更好反映;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低值易耗品”、 “在建工程”、 “坏账准备”等科目,对行政单位价值较低的易耗品、在建工程和应收款项的损失进行准确的反映。再者,可以对行政单位的结余进行改进,建议取消“专用基金”科目下的“福利基金”、“医疗基金”等科目,将专项资金列入“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此外,还应当对修购基金科目做出相应调整,建议将修购基金列入结余分配中。

2.2 健全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及内容

由于当前行政单位的很多经营活动越来越趋向于企业性质,因此其会计报表体系及内容应当有针对性地向企业靠拢。一方面,应当将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改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将资产负债表中收入、支出项目移出,以其净额通过资产负债表“净资产”部分予以反映;另一方面,要对收入支出表中的收入种类和支出种类进行细分和动态化的管理;此外,有必要编制行政单位的现金流量,以便对行政单位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与利用,提高行政单位的现金利用效率,避免出现现金紧缺不能支付到期应付款项等情况的发生。

2.3 引入权责发生制

针对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基础上的缺陷,行政单位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应当参考企业的会计制度,尝试引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由主体控制的资源、成本信息、改进现金流量信息和其他有助于评价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报告主体的经济性、效率性的财务信息。进一步讲,以权责发生制作为行政单位会计合算的基础,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权责发生制是以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为前提来划分会计期间的,并以此作为会计要素归属权的划分依据,因此在任何会计期间内的收入、费用的开支情况都可以得到更加清晰、规范的确认、记录和反映,这对行政单位加强组织内部的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显然是非常有利的;②权责发生制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引入,可以对组织内部的工作业绩和财务成果进行更加全面的反映,明确划分各个部门的责任,使外界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行政单位提供的公共产品以及服务,便于政府和投资人可以根据产出规模和效益确定投资额和拨款计划。

2.4 加强预算管理

针对行政单位传统基期预算编制方法的弊端,行政单位在编辑预算时要改变以前采取年度实际发生额为基础的预算方法,应结合行政单位预算管理的需要逐渐建立起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对单位内部的预算编制与执行进行统筹兼顾,实现收支平衡,进而避免行政单位在预算内容上的疏漏以及预算执行力差等情况的发生。

2.5 按使用状态确认固定资产和计提折旧

针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善的现状,建议行政单位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式,按类确定不同的折旧比例。折旧比例要合理,切实可行。如果比例定得过高,单位支出就会增大,从而影响了结余,限制了单位大批购买。确定合理的折旧比例后,可在每年年底根据每类的固定资产余额,按比例计提折旧。这样促使单位每年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清理盘点力度,对报废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报批,从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做到账实相符。

3 结 论

总之,健全、有效、合理的会计制度对新时期行政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是行政单位确保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与保障,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政单位的财政资金利用效率,是对行政单位各类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更加准确反映的必然选择。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要结合我国行政单位会计实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着眼于行政单位会计工作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就现行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进一步提高行政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邵金贺.浅谈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进策略[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6).

[2]张月明.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1(16).

[3]王丽.对改进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011(17).

[4]赵继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几点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2).

实证会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较算 问题 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加强,对于我国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国家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多重因素导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应当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进入一个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状态。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虽然将会计记账与汇总报账等业务进行了统一处理,但是单位的固定资产等实物仍然是由本单位内部尽心管理的,这就使账面与实物的管理分离开来,有些单位如果不对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如实登记的话就会带来账实不符等一系列问题。这一现象的产生就会使单位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失去了真实性与可靠性。

(二)单位财政资金的专户管理与核算缺乏规范性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专户管理与核算缺乏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没有真正理解预算外资金的概念。没有清楚地意识到预算外资金也属于财政性资金。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改革之前,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以致现在有些单位仍然将预算外资金当作本企业的内部资金使用;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关于财政资金核算的会计科目设置的不是十分规范,这里面不仅表现在出现了许多会计相关规定中没有出现过的会计科目。比如“应缴收入”等,而且还存在着错用、混用会计科目的行为。使财政资金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三)违背收付实现制原则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应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然而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收到支出结算票据而款项未支付时就更作支出并以应付款挂账,或者开出收入票。这种做法违背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收付实现制原则,导致单位虚增收入或虚增支出。

二、应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I作

进一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工作不仅能够避免会计核算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而且能够提高广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电算化的普及程度,提高广大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应当在会计核算科目设置中增添“上级补助收入”与“上缴上级支出”等类似会计科目,这样就能够清楚明晰的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中关于接受上级补助与单位上缴收入支出等相关业务的账务处理。

(二)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

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要明确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开支标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费支出的途径与渠道。建议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符合当地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经费支出标准,并对这一标准的统一实施进行严格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各单位之间在乱发财物、财政支出上相互攀比的不正之风。另一方面就是要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户的管理与核算。一是要规范收入管理。第一,建议一切收入归专户核算:第二,一切收入取得都必须使用盖有“财政监制章”或“税务监制章”的票据,严禁使用收款收据和白条子;第三,尽快彻底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划清收费收入和往来款的界限;第四,不得将收费收入和其他收入列入暂存款核算。二是要规范支出管理。第一,在支出拨款上要注明用途,方便核算;第二,专户内部账户之间不要划转。一切支出通过拨款途径解决。

实证会计论文范文第3篇

(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核算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偿使用收入具体包括:(1)行政单位在保证完成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经审批同意,出租、出借国有资产所获得的收入;(2)行政单位附属机关服务中心等后勤服务单位,经审批同意,使用国有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上缴的国有资产占用费收入;(3)行政单位未脱钩经济实体上缴的国有资产占用费等收入;(4)财政部门确认的其他有偿收入。《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其他资金收入,包括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取得的不必上交财政的零星杂项收入、有偿服务收入、有价证券及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等在“其他收入”科目核算;《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规定,财政预算拨款收入及预算外资金收入以外的收入在“其他收入”科目核算;《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讲座》指出:“其他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上述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如固定资产临时出租出借和变价收入、非独立核算的后勤部门服务性收入、报刊发行的劳务收入、利息收入等。”(上述范围指“财政预算拨款收入”和“预算外资金收入”)。根据上述规定,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记入“其他收入”科目。而《行政单位办法》则规定:“行政单位出租、出借的国有资产,其所有权性质不变,仍归国家所有;所形成的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规定,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出租、出借、出让、转让等取得的收入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的范围,分步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不应纳入单位预算,记入“其他收入”科目,而应纳入财政预算,上缴同级财政专户,上缴前记入“应缴财政专户款”负债科目。

[例1]某行政单位经批准出租房屋取得租金收入3000元存入银行。

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000

贷:其他收入

3000

按适应《行政单位办法》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3000

上缴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核算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包括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或提供担保等取得的收入。由于事业单位类型多、收入来源多元化,且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方案尚未出台,《事业单位办法》没有要求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使用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单位办法》规定:“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和担保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的规定和《事业单位办法》,其会计核算仍然按照原《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投资收益记入“其他收入”科目,出租、出借和担保收入记入“经营收入”科目,待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后再作变动。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核算

(一)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核算《行政单位办法》规定:“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变价收入和残值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根据上述规定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应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在上缴前按购置时的资金来源记入“应缴预算款”或“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主要是库存材料和固定资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库存材料变价处理,恢复存款。变价发生损益,相应增减当期支出。“转让、毁损、报废及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当相应减少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有偿转让、变卖固定资产取得的变价收入和清理报废固定资产取得的变价收入,作为其他收入处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的规定不符合《行政单位办法》要求的应当改变。以库存材料和固定资产的处置收入,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适应《行政单位办法》的会计处理例解如下。

[例2]某行政单位出售多余的库存甲材料一批,取得变价收入8000元存入银行。该批材料账面成本6000元。

(1)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8000

贷:库存材料——甲材料

6000

经费支出

2000

(2)适应《行政单位办法》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8000

贷:应缴预算款或应缴财政专户款8000

同时,借:拔入经费或预算外资金收入8000

贷:库存材料——甲材料

6000

经费支出

2000

[例3]某行政单位经批准报废汽车一辆,变价收入10000元存入银行。该汽车账面价值200000元。

(1)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其他收入

10000

同时,借:固定基金

20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2)适应《行政单位办法》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10000

同时,借:固定基金

20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核算《事业单位办法》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注销产权的行为。处置方式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资产损失核销等。”同时还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根据《事业单位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收入应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上缴前记入“应缴预算款”或“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按资产类别主要有材料、产成品、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处置收入。

一是材料和产成品的核算。《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对材料和产成品变价收入的会计核算作出规定,但规定了在增减材料和产成品的同时,冲减或增加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因此,事业单位对材料和产成品变价收入可做如下会计处理。当变价收入低于账面成本时,借记“银行存款等”、“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贷记“材料或产成品”。当变价收入高于账面成本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贷记“材料或产成品”、“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为事业活动服务的材料和产成品记入事业支出,为经营活动服务的材料和产成品记入经营支出。而根据《事业单位办法》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的规定,应改变上述做法,将国有资产处置收入记入“应缴预算款”或“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

[例4]某事业单位经批准处置原用财政补助收入为事业活动购买的甲材料一批,变价收8000元存入银行。该批材料账面成本9000元。

借:银行存款8000

贷:应缴预算款8000

同时,借:财政补助收入8000

事业支出

1000

贷:材料一甲材料

9000

如为事业收入购买,上述会计分录应为:

借:银行存款8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8000

同时,借:事业收入8000

事业支出

1000

贷:材料一甲材料

9000

如为经营资金购买用于经营活动,上述会计分录应为:

借:银行存款8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8000

同时,借:经营收款8000

经营支出

1000

贷:材料——甲材料

9000

二是固定资产的核算。《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应当转入修购基金;但是,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出售固定资产时,按实际收到的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同时按原价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本科目。”“清理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和清理费用列入专用基金。”《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处置收入的规定不适应《事业单位办法》要求的,应当改变。

[例5]某事业单位经批准出售汽车一辆,变价收

10000元,账面价值200000元。

(1)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10000

同时,借:固定基金

20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2)适应《事业单位办法》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10000

同时,借:固定基金

200000

贷:固定资产

200000

三是无形资产的核算。《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单位向外转让已入账的无形资产所有权,其转让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事业收入’科目,结转转让无形资产的成本,借记‘事业支出——其他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讲座》指出:“事业单位无论是转让无形资产的所有权还是使用权,其取得的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均记入事业收入”。上述无形资产转让收入的核算规定不符合《事业单位办法》要求的,应当改变。

[例6]某事业单位经批准转让某项专利权,取得转让收入50000元,账面余额20000元。

(1)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事业收入

50000

同时,借:事业支出

20000

贷:无形资产20000

(2)适应《事业单位办法》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50000

同时,借:事业收入

20000

贷:无形资产

实证会计论文范文第4篇

现就如何更好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粗浅地作以论述:

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引领消防工作新局面。政府部门要将消防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建立更加完善,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按制订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进行定期组织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排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还要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和巡查,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加强对本单位员工尤其是流动务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确保本单位消防安全。公民要自觉保护消防设施,不占用防火间距,不堵塞消防通道,不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积极维护消防安全。

充分认识,履职尽责,密切配合。目前,消防假冒伪劣产品问题还比较严重,诸如像灭火器、防火门、火灾洒水喷头、报警器、防火涂料、灭火药剂等产品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旦发生火灾,必将影响火灾的报警和扑救,造成火灾的蔓延和扩大,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很大危害。所以政府应协同消防部队对消防产品加强监管,对故意用假而导致发生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严格追究责任。我们知道,按照国家的职能分工,消防产品的生产领域由质检部门负责,流通领域由工商部门负责,使用领域由公安消防部门负责。消防部门应努力和工商、质检部门密切配合好,达成认识上的一致,才能将工作效果达到最优。我消防部队也有责任和义务来督促其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正确引导,把好生命安全关。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消防部门更应加强对民营企业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严格依法,必须做好第一步,从头紧起,一开始就要严格加以规范,不留新火患,以致积重难返。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消防工作,正确引导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切不可以牺牲消防安全为代价。

加大消防宣传力度,动员广大群众自觉地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我们知道有些火灾是完全可以防止的,但由于有些群众对火灾的知识的严重匮乏,根本不懂火,更不知道怎样去防火。怎样能让这些人群尽快从思想上得到重视,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很关键,消防部门应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结合当前出台的新《消防法》,积极开展送法下乡、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到群众的活动。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加强消防专业知识宣传和培训的力度和广度。更应重点根据居民家庭火灾多发的特点,加强社区的消防安全工作,督促有关政府部门、社区管理组织把社区的消防宣传和消防设施的建设等工作尽快的开展起来,增强民众对消防安全感知程度,自觉地做好家庭防火安全工作。

实证会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实证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一、我国实证会计情况的变化

关于实证会计的研究虽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被一些学者引进介绍,但是由于当时的研究条件不足,因而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才有了一些实质进展的研究,因此,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我国应用实证会计的研究成果非常稀少。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会计学者投身于会计实证研究,跨级实证研究已经呈现出繁盛的景象。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对于实证会计领域研究方法的观点也发生了彻底性的转变,不再是单一的规范会计的研究,而是向西方学习,将实证会计研究与规范会计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会计界学者对于实证会计研究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增长之中。

通过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史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都基于对规范会计的研究,而对实证会计的研究则寥寥无几。虽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已被引入我国,但是在当时并不被广大学者们所接受,由此我国的会计界也就产生了因研究方法不同的两个研究学派:规范派与实证派。随着学者对实证会计研究的深入及实证会计方法的实质性应用,会计界逐渐认识到了规范会计与实证会计之间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由于实证会计研究在假设的提出以及回归结果的分析上都与规范会计的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规范会计理论为实证会计的研究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其主要特点是将会计研究的过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的过程相结合,通过实证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从而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因而规范会计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又可以用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来进行弥补。

二、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主要成果

在以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方法的实证会计研究文章中通常需要用到指标变量,因此在对本文探讨的这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之后又把这几个方面研究过程中所使用指标变量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现我国会计实证研究在指标变量设置上的规律。

1.对实证会计研究中会计信息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指标的设置。在通过对文献研究成果的总结梳理过程中可以发现,在对有关会计信息研究的文章的分析中,会计信息研究主要有股价与会计信息的关系、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环境会计信息这几个方面。存货周转率、应收款周转率、每股收益、股东收益比率、流动比率、每股净资产与销售利润率等指标是这些文章中使用较多的变量,在实证会计研究会计信息方面的文章中基本上都使用过。除上面说到那些指标外,还有很多学者还根据自己研究内容和侧重点的不同,使用了诸如:总资产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每股净资产等自己研究所需的指标。

2.对实证会计研究中会计政策与选择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指标的设置。在会计与选择这部分的研究中主要是倾向于两个方向,一个是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变化,另一个就是股利政策变化。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这些指标都是在实证会计研究中会计政策选择方面的文章所涉及的。而资产规模、每股收益、每股现金股利、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非流通股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流通股比率股权集中度、国有股比例以及总股本、资产负债率这些指标则是股利政策选择方面的研究文献中所包含的指标。

3.对实证会计研究中盈余管理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指标的设置。在这部分检索的文献中发现其设置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规模、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增加额、营业利润/总资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应计总利润资产负债率等。

三、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上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差异

(一)研究内容上的差异

在实证会计的研究内容上卡伊看出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西方实证会计研究的内容要比我国的广泛许多。我国在实证会计的研究内容往往多局限于对财务会计及审计方面的研究。产生这种差异主要有两种原由,一是实证会计研究要以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权变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一些经济学理论为研究的基础,而这些经济学理论在我国以往的教育中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比不上西方国家。二是资本市场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这是我国会计研究环境与西方不同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是最后形成的,在很多方面还很不成熟,缺乏规范性因素,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研究的范围和结果。

(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在实证研究方法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实证研究方法指的是档案研究法,而档案研究包括了观察分析、实证分析和假设检验三种类别。通过上文对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文献的一系列的分析可知,我国会计学者在实证会计这部分的研究上,通常是使用档案研究方法,在其他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很少,国外在实证会计的研究方法上则运用比较全面,在研究过程中也注重对于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也就是广义概念上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而所谓的广义概念上的实证会计研究则包括了档案研究、案例和实地研究、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五个方面。产生这样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外学术氛围和研究条件等环境都优于我国。而国外学者在进行实证会计的研究上广泛的使用各种研究方法来进行分析研究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国的实证会计发展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这是每个会计人都能感受到的变化,但是也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还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也还没有一本关于实证会计理论的著作产生,这些实际情况都显示着我国的会计界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财经论丛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浙江省教育厅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经济科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