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反思;基本态度

【中图分类号】G423.69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107-01

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教师如何对自已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更好的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呢?经过一年的化学新课程教学,下面谈谈个人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一、教学理念上的反思

新课程表面上难度降低了,但是对教师来说,实际上是变难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突破和超越学科本位的观念,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核心理念,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这些理念已经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重点突出教学组织的主体性,要摆正师生关系,大力提倡教学民主。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决策。教什么,怎么教,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要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而教师的任务是想办法创设一个既宽松民主又有竞争势态的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课堂氛围。

二、教学方法上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考者。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是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度中解脱出来,故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整合。“教无定法,关键在得法”,初中化学教学要特别注重学法指导,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学生情况,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降低要求,加强辅导,多鼓励,绝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遗忘的角落”。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转变角色,“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思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要有效地开展好初中化学的启蒙教育和基础教学,就必须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备学生 备学生即教学设计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到自己所任班级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两个方面;有时会出现一个班级成绩遥遥领先而另一个班级却落在最后。认真分析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采取同课异构的教学方法,需要备学生的生活,挖掘利用好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如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家中生活环境,如在讲沼气这部分内容时,我了解到在班里一些从农村来的学生家里就用沼气,于是上课时我让这些学生给大家介绍沼气的制取及应用,全班学生听得非常认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课堂教学环节,新课引入的方法一般分为复习引入、问题引入、讲故事引入、利用实验引入、利用生活现象引入等几种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新课引入方法。如在讲结晶时,我给学生说一个谜语“生在大海,走在岸边,太阳一晒,身体全白。” 精彩的结尾可以使知识得到深化,对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作用很大。如:学习《溶解度》一节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为溶解度的学习打基础。在归纳小结时进行讨论:通过本节学习你知道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谁大呢?学生讨论的结果:“是不好比,没加热前肯定是氯化钠要大的多,可是一加热又不一样了”。再问:“如何比较不同固体物之间的溶解能力才比较科学?”这时同学急于想知道下文,有的会继续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有的开始预习下面的内容。

四、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觉得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实验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兼顾创造性学力的培养。所以,可利用新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研究性课题。多开展一些有趣的小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化学实验的教学和活动形式必须更多样和多元化,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意识。

五、化学情感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1)升学的指挥棒左右着教师。教师的实验意识比较淡薄,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认为做不做实验无所谓,只要记住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应付考试就好了。表现在有的教师随便演示一下实验,让学生感觉这些实验与所学知识关系不大,可有可无,从而造成课后学生对该实验一点印象都没有。有些教师对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常常熟视无睹,讲课时为了赶进度或避免麻烦,刻意避开讲解某些特殊的现象,不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索。

(2)由于缺乏相应的实验药品或实验器具,并且有的教师不愿对实验进行改进,推托客观原因,因此一些演示实验,变成了口头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没有深刻的印象。

(3)初中化学中有的实验效果不理想且在课堂上需消耗较多的时间,影响教学进度,故此教师会放弃某些演示实验。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因此,在正常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为落实新课改进行积极的探索。

1.痛定思痛――认识实验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化学实验,中学化学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另外,中学化学实验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相互合作、协调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教学成果,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态度。所以在经历了沉重的教训后,化学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平时应认真钻研教材,在做好做足实验的同时还要改进实验、创新实验。

2.真抓实干――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不是简单地感知,被动地接受,而需学生自己积极、能动地在行为上、心理上构造,通过连续不断的建构得以完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之内才能让成功始终伴随学生的学习旅程,以保证学生不会因为过多失败而放弃努力,失去发现的机会。学生只有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才能发现和已知知识联系的新结论,构建新知识。因此,设计、演示实验不能超出学生认知能力,应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否则一旦断链,将前功尽弃。

例如在讲解选择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时,我先在试管里放上较多石灰石与少量稀盐酸,当学生看到有气泡并且证明是二氧化碳的情况下,问:“如何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呢?”学生回答在试管口上加一个带有导管的橡皮塞,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简易发生装置。当实验结束后,学生发现石灰石有剩余时,我问:“如果还要制些二氧化碳,怎么办?”学生回答:“再加些稀盐酸。”紧接着我问:“如何加?会不会带来麻烦呢?”这样就引导学生对装置进行改进:添加一个长颈漏斗即可。当把少量稀盐酸加入后,反应剧烈进行时,我设问:“要是加一个类似水龙头一样的阀门控制稀盐酸的流速是不是可以控制该实验的反应速度呢?”这样在已有的认知下,学生想到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当替换成分液漏斗后,学生又发现滴下去的盐酸会一直反应到结束,无法使反应终止。我因势利导接着问:“根据实验,我们发现只要使石灰石与稀盐酸相分离,反应是否可以停止了呢?关键在于如何使这两者分离呢?”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学生的想法千奇百怪。这时我适当引导,最后得出一系列随制随停的装置。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学生对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有了较浓厚兴趣,对化学实验的学习产生了动力。

2.2不断探索,提高实验教学的成功率。

实验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起着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是进行化学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有些演示实验照本宣科则可能花费较多时间而且没有明显现象出现,甚至失败,导致教师的教学目标不能实现,课堂中出现冷场,教学环节脱节。为此,我们要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对实验装置进行修改。

例如沪教版60页观察与思考: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常用两只50ml的小烧杯存放滴有酚酞和浓氨水,然后用500ml的大烧杯罩住。此实验缺点是:在通常情况下,需较长时间实验才会出现明显现象。为此可进行如下改进。

(1)将50ml的小烧杯改成25ml的小烧杯,且垫高两小烧杯。氨气运动的空间被压缩,很快就能进入到盛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片刻就能出现明显的实验现象。

(2)将50ml的小烧杯改成25ml的小烧杯,同时对盛有浓氨水的小烧杯进行热水浴,能起到异曲同工之妙。

我通过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对初中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时,实验现象出现快且清晰,方便了学生观察,节约了时间,避免了冷场,提高了教学效率。

2.3整合资源,提高实验的普及性。

对于某些不利于环保的演示实验,可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改为小型甚至微型实验,以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在节约药品的同时又增强了实验效果。

例如沪教版60页观察与思考: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该实验可进行如下改进。

取一根小试管放有一张滴有酚酞试剂滤纸条,然后在试管口塞上蘸有浓氨水的棉花团,观察现象。很快,试管内滴有酚酞的滤纸条从右往左逐渐变红。因考虑到环保问题,此处可把浓氨水换成白醋,将滤纸条上的酚酞试剂改用紫色石蕊试剂也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通过改进后,优点有:满足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的需要,达到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目的;减少药品损耗,降低了实验污染,有利于学生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激发学生寻找实验替代品的灵感;节省了购买仪器的经费。

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乃至整个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重视化学实验,教师才能够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习题课 教学策略 引导 变式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3-0125-02

习题课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教师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往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化学教师要能深刻认识影响化学课堂习题教学效率的因素,并及时解决,以便充分发挥课堂习题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化学,从而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 影响化学课堂习题教学效率的因素

第一,通常在授课时,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把历年中考原题搬进课堂做习题,以增强学生对中考题的感知,但未能真正理解中考题的全局设计思想,反而影响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对课堂习题教学作用的认识不足,轻视解题思路和过程的分析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作用,轻视通过解题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与培养的作用。

第三,对课堂习题缺少分析,为做题而做题,不进行解题后的总结和归纳,不进行变式训练,缺乏解题后的反思。

第四,课堂习题讲评中,教师一味地讲,很少有学生讨论、思考、发问的时间。讲解过多,会让学生的思维落入教师既定的预设之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不到体现,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发现,教与学未真正落到实处。

第五,部分教师课堂上讲解的习题不精练,贪多求全。老师在习题讲评时“按部就班”,为完成教学任务只说答案,以便更多地讲题、做题,缺乏对习题课的整体设计,课堂平铺直叙,犹如一潭死水。教师讲得很累,做了大量的无用功。

第六,对学生普遍性的错误公开指责,甚至大发雷霆,教师、学生的情绪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二 化学课堂习题教学的具体优化措施

1.课堂习题的选择必须符合教学目的,切合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分为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教学的要求各不相同,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情况进行目标定位,然后设计、选择题目,注意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和可行性。同时善于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克服学生学习惰性的消极影响,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选题尽量要有代表性和启发性,难度过大的题目应当避免。

2.课堂习题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思路或跟踪教师的思路

课堂习题教学中更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侧重点拨、启迪诱导、少讲精讲,做到画龙点睛。要充分相信学生,注意从学生思维的角度去剖析问题,运用设疑、讨论、启发、诱导等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表现、印证、体会和消化。

比如有这样一道习题: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Cu2(OH)2CO3,为了探究铜生锈的条件,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氢氧化钙可吸收CO2)。一个月后,他们发现B中的铜丝慢慢生锈,且水面处的铜丝生锈严重,而A、C、D中的铜丝基本无变化。

A B C D

(1)铜生锈所需的条件是铜与_______________等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2)写出D中广口瓶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生锈时产生铜绿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Cu2(OH)2CO3。

(4)铜与铁相比,_______更易生锈,由此可推出铁的化学活动性比铜__________。

这样的习题是以教材中的铁生锈进行衍生的,开始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觉得做这道题很“亲切”,于是教师提醒他们自己认真读题、审题、做题,暂时不要去讨论和交流,等绝大多数学生举手示意做完后,就先让一些学生谈自己的解题思路,鼓励他们走上讲台大胆交流,各抒己见,并允许其他学生及时反驳质疑,发表意见,尽管有些学生的想法可能有错误,但仍让他们大胆地说或争论,给足时间让学生暴露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和学生一起解决暴露出来的问题,形成正确认识,最终解决问题。在思考、表达、交流和争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以提高,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

3.课堂习题注重“讲练评”有机结合,做好归纳和小结,进行变式训练

从教学方式来看,课堂上不能只是教师的“讲”,还要有学生的“练”,以及练后师生共同“评”,“讲、练、评”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分析试题时,要告诫学生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要引导学生回顾所涉及的课本上的知识点,并把有关知识点连成线,再由线到面、由面到片,使学生把握整体知识网络的内在规律,启发学生试着自己归纳各类题的审题及解题方法。对于典型试题要“借题发挥”,将原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变换,逐步形成对该知识题型的不同变换形式的常规解题思路。典型试题还要进行及时的变式训练,围绕重点、难点或疑点从不同角度构造新问题,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提高在新情境中的变通能力,促成迁移,融会贯通,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之目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摆脱题海,有效地实现减负。比如有如下题目:兴趣小组的学生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在实验室找到一种银白色金属R做如下探究:

(1)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则该金属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

(填“前面”或“后面”)。

(2)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 验证方法 现象 结论

金属R的活动

性比铁 将金属R投入 溶液中 金属R表面有黑色的物质析出 猜想 (填“正确”或“错误”)

(3)请根据上述的信息,标出金属Fe、R、Cu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该题难度不大,但往往缺乏总结,此题的设计思想就是考查学生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教师应该善于利用题目中的资源,恰到好处地指导学生总结本题中的两种比较方法,进行相关考点的变式和拓展训练,把握习题的梯度,循序渐进。

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习题课不仅是复习、检查和巩固学生已学习知识的措施,而且是使学生通过练习进行独立学习、获得知识的教学手段。这与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这种新课程下的教学思想相适应。化学习题课不是单纯地为了中考,更主要的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正确掌握知识体系的整体网络及内在规律,并以此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初中化学习题课任务重、作业多,因此习题课不能只是讲授正确的解题方法,也不能仅仅满足于获得正确的结论。而应该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讲解来促成质的飞越,即将目标转移到训练思维为主的课堂教学上来,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巧妙利用、适时引导,推动化学习题课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让课堂内容更加充实、更加开放。

参考文献

[1]董德伟、袁莎莎.浅谈甘孜州藏区初中化学素质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1)

[2]熊有太.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育职能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1)

[3]周晓兰.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研究[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2(1)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是教师的追求,也是时代的要求。高效课堂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经过这几年的变革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与同行的交流和自我的反思,我对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一、激发自主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而真正学习的主体则是学生自己。要想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从学生自身出发才是重点。要让学生热爱学习,将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在学习上消极地囫囵吞枣地接受。现在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已经越来越排斥原有的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他们同样也希望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自主学习并不难,它不仅仅是优秀学生的专利,通常我们所学的知识是一环套一环的,是循序渐进,逐渐加深的,也就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逻辑加深。遇到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属于正常现象。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中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知识点标注记号,通过探究以及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有所收获。因此,改变“满堂灌”为学生主动自主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各有所获,化学中有许多需要学生记住的东西,我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内用编顺口溜、老歌新词等方法寻找记忆的窍门,如把难记的化合价变成歌诀: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镁钙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锰常见,单质规定为零价,铜汞二价最常见。通过合作交流,展示点评,把大家公认的好方法在全班进行推广。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还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各有所获。

二、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学到终极看自主,自主学习可谓学习的最高境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告诉我们,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越是在自主状态下,独立地发挥出潜能,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越有成就感,越能成为自由、健康、无畏的人。如何让学生自己能够做好预习、乐于合作、主动交流、勤于反思、并会自我评价、自我检查、自我调节,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呢?针对初中化学课的特点并结合我们学校变革课堂教学的实际,应采取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课堂上,教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例如我在上“离子”这部分时,设计了这样的自主学习内容:

1、 叫离子,离子分为 和 。

2、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温馨提示:分析钠原子与氯原子的得失电子情况)

3、原子与阴、阳离子之间是怎样转化的?

4、离子符号如何书写?写出氧离子,钠离子,铝离子的化学符号。

5、离子符号有什么意义? 以Mg2+ 与2Mg2+为例说明

6、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

要求:(一)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供全班解决。

(二)展示点评:各小组选代表汇报你们小组的学习情况,同组和其他小组的同学可补充,评价。

最后达成共识,总结如下: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口诀:“质子电子辨分明, 等为原子不等离,质大为阳电大阴,要问元素为哪种,原子核内质子定。”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比较高。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讨论、合作,自己去领悟,理解知识,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互帮互学。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成功是快乐的源泉。化学课上,让学生体验成功就是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的过程。自主探究是给学生提高自我施展的机会,能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老师就绝不过多参与。老师在课堂上要真正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我在上“二氧化碳的制法”时放手让各小组的同学自己选择老师所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并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和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在设计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出谋划策,分工合作,时不时听到各小组有学生在争论,拿出实验仪器在那里组装,调换,精心设计。在展示过程中,同学们听了其他组的设计方案的汇报、看了各小组的设计方案,能评价出别人的方案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是在哪些方面不足,该怎样改进。在设计方案的改进完善过程中能从其他小组的设计中取长补短。最后确定一套最优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同学们的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在汇报设计方案时,时不时响起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作为老师的我看到这些很感动,为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了快乐,体验到了成功而欣慰。

四、追求高效课堂也要因人而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

(一)了解学生个性。大多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中他们最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这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

(二)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制取”时,在设计实验方案过程中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药品的选择和实验装置的确定这就要涉及到我们原来学的知识,在实验前我先引导学生回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时是怎样选择药品和确定实验装置的?为何选用的药品不同而选择的装置也不同?这样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有利于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化学作为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而“自主探究,积极参与”是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出发,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探究的情景和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他们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一、总结成功的做法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课堂情景的设置可起到明确主题、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等多种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起联想,启发思维。就情景创设的方式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教育对象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如在讲解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第三节“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多媒体展示意大利“屠狗洞”的故事,人牵着小狗进入洞内,小狗死亡,人却安然无恙,以此为契机展开了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学生兴趣盎然,他们积极地参与到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去,学习效果很好。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将小组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联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并引导学生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挑战性的工作。采用这种方法要实行弹性教学,大胆分配上课时间,要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讨论、实验和总结。

例如:在学氧化碳的性质时,通过几个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1)提出问题:汽水是学生喜欢的一种饮料,其中含有一种我们较熟悉的气体。首先观察一瓶未开盖的汽水,未见气泡,然后打开汽水瓶盖,会冒出大量气泡,最后再让学生晃动瓶子,会产生更多的气体。(2)做出假设: 这中气体是氮气?氧气?还是二氧化碳?(3)实验探究。根据已学的知识,大部分学生提出,把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可观察到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笔者再根据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开展探究学习,请学生另外设计两个实验,如验证该气体是否可燃、不燃或助燃等,学生积极思考。这时我又“乘胜追击”,进行发散式思维训练,给学生提出下一个问题: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但我对学生的回答并没有急于评判,而是鼓励他们去思考。

当然,运用此法必须因课、因地、因人施教,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使用这种教学方法。

3.师生互动,构建新知

新的教育理念下,师生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领导与被领导,知识的传与受,而是一种互动、平等的一种合作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参与者,其作用就是促成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师生间要加强合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让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合谐氛围中学会学习、健康成长。

如在教学“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这一实验时,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液体变红以后,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有的说“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有的说“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一种新物质使石蕊试液变红”。此时笔者做了一个演示实验:首先向干燥的用蓝色石蕊试纸簇成的小花上面喷洒稀盐酸,小花变红,然后把另一干燥的用蓝色石蕊试纸簇成的小花放到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小花不变色,取出之后,再向小花上面喷水,小花不变色,再将湿润的小花放到二氧化碳中,小花变红。这样学生很自然就得出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性物质,是这种新物质使石蕊小花变红这一结论。这个探究过程体现了师生、生生的合作互动,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构建了新知。

4.教学反思,总结升华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按照预设的教学情景,根据预设的教学思路,逐步引导学生导出结论,如教师的授课、对学生的提问经常会带有暗示性。虽然这样的安排能使教学活动按照预设顺利进行,但由于所有教学环节均是根据预设进行,设有创新,学生也按部就班,教师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反思”实质上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统一起来,使师生共同进步,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反思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