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一、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做好20****年的征信体系宣传工作

征信体系是涉及到政府、银行、企(事)业法人、自然人在内的庞大的体系建设工作。为此人民银行要求辖区各金融机构做好征信体系建设的宣传、推动工作,积极与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协调,从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入手,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将征信和金融知识的宣传工作制度化,本着“边宣传,边建设”的原则,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二、加大对政府各部门和有关机构的宣传力度,共同促进我市诚信体系建设

诚信建设与征信体系建设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人民银行与各金融机构应当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协调,积极宣传征信体系建设的内容、实质和与诚信建设的关系,争取政府各部门对征信体系建设的支持。20****年的征信治理工作重点是在去年个人征信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数据采集范围,更全面地反映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人民银行与各金融机构要积极与公安、社会保障、建设、电信、公用事业、工商、民政、商业保险及邮政等诸多部门协调,提高社会各界对征信体系建设的熟悉度和支持力度,了解相关机构对征信数据的需求情况。同时,加强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诚信建设,积极参与和配合市政府诚信建设。

三、以多种形式对特定人群,开展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宣传工作

为了提高社会宣传工作效率,征信知识宣传应从与银行信贷业务联系密切、相对集中的特定人群开始。因此,20****年征信体系要选择以下几类人群为宣传活动的重点。

一是针对政策性贷款发放对象的宣传。金融机构要主动协商政府有关部门,例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其下属劳动就业中心和教育局,利用国家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助学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性信贷机制,将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宣传作为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内容和助学贷款等政策性贷款发放流程之一。

二是定期在市职业技术学院、市职业高级中学开展征信知识讲座,宣传征信知识,帮助在校大学生形成诚信理念。使大专院校学生在走向社会前把握必要的金融知识和个人理财技能,要积极探索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增加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信用意识教育的内容。以一个大学生为中心,向社会的每个家庭幅射从而扩大征信体系宣传范围。

三是针对商业银行借款人的宣传。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的基础上,今年还将开通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业务。各金融机构要在营业网点宣传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可以采用发放个人征信知识宣传材料、现场解答问题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征信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有关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守信意识,切实履行对借款人的告知义务,提高借款人对征信体系建设的认知水平。

四是全市各金融机构要在”3.15”宣传期间与市工商局、市消协等部门合作,向广大市民发放百姓征信手册,让消费者了解征信知识,做重诺守信的诚信公民。

五是利用**每年度6—9月份的“桃山之夏文艺演出”之际,在市桃山公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征信宣传活动,提高征信体系建设影响力度。

六是在市广播电视台开展征信知识长期宣传。使广大公民熟知征信知识,了解全国全市征信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发动全社会,共同致力于诚信建设,使征信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七是在市报社开辟征信宣传专栏。吸纳各行各业诚信典型事例,发表征信知识宣传文章,从而扩大征信知识宣传面,增强影响力度。

八是社区征信宣传。在全市选择三至四个社区作为征信文明社区,通过设征信知识宣传板、宣传台、悬挂条幅、发放传单,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长期宣传。

九是在勃利县、茄子河区建立农村征信宣传基地,通过农村信用社为农户提供信贷支持之际对广大农民进行征信知识宣传。

四、加强对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

为了密切配合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工作,要适时开展针对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活动。宣传的内容主要包括:征信体系建设意义、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作用和重要意义;相关政策法规规定的个人权利与义务、以信用报告基本知识为核心的个人征信知识;教育公众维护自身良好信用记录以获得社会认可和融资支持等。宣传活动中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活动:在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开通前,在电视台播放征信宣传公益广告、在报刊媒体数据库开通运行新闻稿等。设置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个人信用问题咨询热线电话,解答社会公众问题,增加公众同征信治理部门的沟通渠道等。

五、各金融机构征信治理工作重点

一是精心组织,确保推广进度。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新老程序并行期间的数据上报工作,组织开展系统内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确保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强化治理,确保数据质量。各金融机构要在保证企业信用信息基础库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加大系统应用的培训力度,高效、准确、全面录入并上报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及时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为征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健全完善出谋划策。

三是深入分析,提高体系应用水平。要密切配合人民银行挖掘整合系统数据,定期向人民银行上报工作进度,汇总数据分析表,为宏观金融分析服务;针对社会经济热点问题,积极利用系统数据,开展专题分析,提供经济金融运行预警信息;加强对关联企业的查询,逐步开展多种组合的数据分析,创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征信数据分析品牌,揭示企业集团性风险,为金融决策提供依据。

四是完善监管,培育征信市场,为全市征信体系建设作贡献。征信体系涉及的部门多,已不单是一个行业、一个部门的工作,它的建设,依靠政府的支持、银行业与其他社会团体公众的相互协作,提倡一个合谐的公共信用环境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所以继续构建企业内外部评级交流沟通平台,促进内外部评级优势互补,鼓励商业银行推荐企业参加资信评级,由资信评级机构与贷款商业银行达成协议,贷款行推荐贷款企业由有资质的资信评级机构进行评级,作为商业银行信贷审贷的参考依据,发挥资信评级防范信贷风险作用。同时积极探索征信市场监督治理办法,对中介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查确认,加强贷款企业资信评级结果的质量抽查,加强评级公司行业自律,引导征信市场健康发展,在提高中小企业资信透明度和缓解贷款难等问题上力争有所突破。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货物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失信惩戒

招投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招投标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以来,招标投标办法逐步被社会接受和认同,被各行各业广泛采用,取得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因惯性使然,在招标投标活动中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如围标、串标、弄虚作假、中标后不兑现承诺等。这些现象归根结底反映出的都是企业的诚信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开始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信用在市场中的重要性逐步显现。因此,彰显和保证货物招投标的公平公正性,探讨建立货物招投标信用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南京货物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

1.南京货物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是一种探索

2002年,南京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建设信用南京城,做诚信南京人”工作的意见》,提出通过加快诚信道德体系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商务和社会诚信建设。此后,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行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服务体系建设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建设工程、交通行业等由政府相关部门出具的信用评价结果已在招标投标中得到采用,对招投标行业的信用体系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但建设工程和交通工程招投标涉及的企业主要是本行业内的施工类企业,货物招标投标中更多的是制造商、零售(贸易)类企业,因数量庞大、类型多样、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信用管理难度较大,目前还不具备全部进入招投标信用监管的条件。如果把这部分企业的信用全部纳入到招标投标信用管理体系中去,会有效扩大招投标企业信用管理范围,有利于提升整个招标投标市场企业信用度。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角度看,货物招投标体系只是冰山一角,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

2.南京建立货物招标投标信用体系条件具备

建立招标投标信用体系首先要有政策支持和保障。南京建设货物招标投标信用体系的政策保障条件已基本成熟。2007年9月,江苏省先后颁布实施了《江苏省企业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江苏省信用服务机构备案办法(试行)》《关于建设政府部门对企业失信行为联动惩戒机制的意见》,对全省行政区域内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使用及监督管理作出规范。强调要在各类招标项目中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把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报告作为信用信息,有效地降低了招标风险。

2013年省政府办公厅又颁发了《江苏省行政管理中实行信用报告信用承诺和信用审查的办法》《江苏省社会法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行政机关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公用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方面实施信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信用报告、信用承诺、信用审查等。信用管理制度对失信企业、企业法人失信行为等进行了分类并制定了惩戒措施。

2013 年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2013年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推进政府部门示范应用信用信息和产品,要求相关单位制定信用产品在工程(货物)项目招标投标中的应用措施,完善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并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期限。

3.南京货物招标投标市场呼唤信用体系建设

南京货物招标投标活动已开展多年

运行比较正常,但也存在不少问题。(1)货物招标投标活动中投诉投标人失信比重较大。对近10年货物招标投标投诉情况分析表明,投标人弄虚作假中标比例较高,约占总比例的20%。弄虚作假花样繁多,比如,在资格条件、检测报告、产品数据上弄虚作假;其中串标、围标最多,约占12%,包括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或围标、投标人与机构串通投标。这还不含中标后不兑现承诺及未被发现曝光出来的中标项目。企业的失信行为不仅给国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招投标市场的正常发展,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更是对公平公正诚信底线的公开挑战。例如,投标人串通投标抬高标的额,使中标价比工程实际造价高出一倍甚至更多。在设备招标投标中一经发现利用假检测报告参与投标并中标,一定作取消中标资格处理,原项目需重新招标。这一过程不仅对其他投标单位造成不公平,重新招标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新形势下更需要研究如何加强货物招投标信用体系、行业诚信建设,严厉打击和制裁虚假和违法行为的方法和手段。

(2)企业期待公平竞争的招投标环境。由于失信成本较低,守信又得不到鼓励,许多企业竞相选择用失信行为来非法获取标的。不仅使严肃的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流于形式,非法获利也使企业在提高自身竞争力上失去动力。在经济学中这是一个低效率的纳什均衡。如果投标企业在信息不对称的招投标市场中,都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选择,不惜失信甚至违法犯罪,最终陷入不讲信用的恶性循环中, 就会形成效率低下的纳什均衡[1]。绝大多数企业对弄虚作假和失信行为是不齿的,他们希望在一个公平公正、高效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凭自己的硬实力名正言顺地参与竞争并夺标,用自己的诚信行为演绎企业的精彩,提升企业的声誉,获取企业的正当利益。

(3)招标人希望选择信用良好的中标企业。招标人作为项目的发起者、设备材料的采购主体,不仅希望中标单位报价合理,更希望中标单位能按承诺供应高质量货物,并能享受到良好的售后服务。但在招标投标实践中,中标单位违约情况较普遍。有的甚至以低价中标,实际供货时以次充好或不履行当初的承诺。或中标后不践约而使标的重新招标。这么做不仅严重影响了招标项目质量、进度,也占用了招标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成本。近年来,招标人意识到考察了解投标企业信用状况的重要性,在招标项目资格、评标办法中增设了投标企业信用条件。但目前由于对投标企业信用没有权威评估标准,招标人设定的信用条件很不规范,甚至与《招标投标法》要求相悖。招标人希望能有规范的投标企业信用评估标准作参考判断依据,在诚实信用的招标投标环境获得双赢。

二、招标投标信用建设的尝试和探索

我国提出和推广信用建设较迟,目前在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上尚处于探索阶段,无完善的体系模式可借鉴。一些地区勇于尝试,积极探索,积累了较多实践经验。各地信用建设模式大体可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和市场化模式两种。

1.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信用评价的主体为政府相关部门,比如,招投标监管部门、资质管理部门等。企业的信用等级由相关监督部门根据了解掌握的企业财务状况、业绩、从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等作出综合评价。企业只能被动接受政府部门的信用评级结果,无法主动改变或提升自己的信用等级。在交易中,如果采购人在参与资格上设定了信用等级条件,未达此信用等级的企业将被拒之门外。这种模式以苏州市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比较典型。

主要做法是,由建设部门牵头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以建筑市场掌握的各方责任主体资质(资格)管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建立信用档案管理系统;以网络监管系统为主要载体,建立信用信息记录系统;以“苏州市建设领域信用信息网”为窗口,建立信用信息系统。由苏州市招标办对招标机构公示考核结果,招标人将结果作为自选委托招标机构信用资料的参考依据。在投标资格审查阶段,苏州市招标办提供投标企业信用档案及财务状况、业绩、从业人员和不良行为记录,供招标人查询或咨询。

2.市场化模式

市场化模式信用评价的主体为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信息的采集、评价均由信用服务机构实现。该机构为招标人提供投标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在交易中投标企业需向信用服务机构购买信用调查报告或资信评级报告,采购人通过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信用调查报告或咨询评级报告了解对方的信用情况。政府部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立法,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对征信、资信评级、信用交易等进行规范管理。浙江省的市场化模式比较典型。2008年,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用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机构联合发出《关于在全省重点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应用企业信用报告的通知》,要求在全省重点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推行由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企业信用报告制度。实施五年来,行政区域内投标企业信用状况明显提升,AA级企业由原来的70%上升到79%,BBB以下的企业数量明显下降。

三、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招投标信用体系不够完善

政府主导模式的不足表现在:一是由于受行政成本因素影响,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收集企业资质、执行建设程序、投标、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程造价计价、科技进步、建筑节能等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记录,综合评判企业的信用度和信用等级。所设定的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不可能细化到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难免挂一漏万,影响企业信用评价的全面性。二是评价依据主要是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公开的信息,对大部分没有公开记录的信息难以收集,对收集到的信息难以甄别,影响评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这种模式忽略了项目业主对相关企业的主观评价。

市场化模式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政府部门监管和指导的滞后,市场信用服务机构以赢利为主要目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一些企业用金钱左右或影响无良机构评价和定级,信用评级报告质量和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2]。

2.信用服务市场需求与供给双重不足,迟滞了信用体系建设步伐

目前, 以信用服务机构为评价主体的市场模式下,企业不具有通过使用信用信息产品达到减少交易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意识。有些企业甚至盲目认为购买信用信息增加了成本。由于认识不足,导致社会对信用产品的需求不旺,限制了信用评价服务机构的发展。从信用服务供给上看, 国内有实力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机构极少,信用市场规模小,经营分散,行业整体水平不高。信用服务机构没有能力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 从而难以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企业信用评价报告,影响了社会对信用产品的信任,陷入信用需求双方互相制约的恶性循环。

3.法规缺失,奖惩措施不能有效实施

对企业的不良行为,目前都只采用曝光、与资质资格升级挂钩、进行招投标的标前提示等手段予以惩戒。但这些措施在法律层面缺乏支持。国家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遏制市场各方主体的失信行为。行政监督机构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手段和措施,在企业隐私保护与信用信息曝光关系上,法律上还是一片空白,急需通过完善信用法律法规加以解决。

四、建设南京货物招标投标信用体系的实践

1.完善政策法规,落实监管责任

建设南京货物招标投标信用体系,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规引导和保障。在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13年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明确市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办公室(简称市货招办,下同)为“深化工程领域和招投标领域信用治理”的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和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出了《关于在全市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活动中实行企业信用报告制度的通知》,明确在全市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中实行企业信用报告制度,并由市货招办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和指导督查。2013年市货招办积极推进货物招投标的信用体系建设,在信用产品的应用、信用服务机构的管理、招标投标失信惩戒机制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招标投标实践。

2.建立信用评价标准,科学规范信用评价

要使社会全面、客观、便捷地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就必须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统一的评价标准。市货招办根据货物招标的实际情况和近年来的实践,建立了南京货物招投标领域信用评价标准指标体系,评价标准指标采集主要遵循四个原则:一是信用信息的有效期限原则,对采集的信用信息规定合理期限;二是信用信息的量化原则,能量化的全部量化;三是评价结果自动生成原则,采用数字化技术自动合成结果,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四是市场化原则,评价采用市场化模式,将最终的评判权交给市场。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信用评价标准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规范和引导了信用服务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

3.加快引导和培育信用产品市场

信用产品市场的主体是招标人和参与竞标人,即信用产品的供求双方[3]。引导和培育市场的关键点在于满足双方对信用信息的需求。其中规范和管理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的信用服务行为至关重要。企业信用报告由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这个服务机构必须按市货招办制定的投标企业信用评价指导标准,作为招标投标领域投标企业信用评级依据,统一评级内容和标准。同时又要按信用信息评价指标,收集投标企业的相关信用信息,以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完整性、权威性、合法性。

市货招办在引导和培育信用市场中的作用,一是为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提供企业信用评价的规范性文件。目前企业信用评价指导性标准已出台了材料设备制造类、批发零售(贸易)类、施工类三个行业标准,基本涵盖货物招标中可能涉及的各种企业类型。二是制定市场活动规则,管理市场交易行为。制定出台企业信用报告中信用等级标准,招标人可对照标准设定准入等级门槛。明确规定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中必须使用规范的信用报告,明确规定企业信用等级列入资格审查条件和评标因素等。同时,制定了对守信企业的激励机制,对信用等级高的企业招标中给予加分奖励,招标人可优先选择信用等级高的企业。

4.鼓励信用服务机构有序发展

我国信用制度建设起步较晚, 信用服务机构的发展也处于初始阶段,存在运作不够规范、信用评价标准杂乱、信用中介机构发展空间窄、定位不准确等诸多问题。信用服务机构的健康发展是培育信用市场的关键因素。南京货物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中采取政府引导、吸引社会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培育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对进入南京信用市场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做出须经有关部门备案;机构人员、资质、条件设施要达到专业化信用评级机构要求;信用服务企业自身的业务流程、信息采集、信用评级、信息、档案管理要符合相关管理要求;所出具的企业信用报告必须公示等准入前置条件规定。以规范准入条件、控制发展速度、有序推进发展形成信用服务业的良好竞争,鼓励发展高质量信用服务机构,提高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

5.建立健全招标投标失信惩戒机制

货物招标投标活动中失信惩戒机制是保障活动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措施。市货招办在建立货物招标投标体系中,重视并建立完善的失信惩戒机制。通过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充分运用网络信息传播的独特优势,宣传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加大对严重失信行为的打击和惩戒力度,强化对重点项目和招标投标中突出问题和重点问题的信用监管。使失信行为个体间的矛盾上升为失信者与全社会的矛盾,依靠市场经济内生的力量,实现全社会对失信者的联防惩戒[4]。利用失信惩戒机制威慑失信者,使其提高失信成本,从而促使投标企业重视企业信用,规范企业信用行为,诚实参与招投标活动,促进公平、高效、诚信的招投标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从艳.工程招投标诚信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

[2] 邹利.信用体系建设与信用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大庆社会科学,2008.

[3]孙鹏.我国建筑业信用体系规划[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着力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引领,不断推动全区民政系统依法行政和为民服务水平,为全面开启“第二次创业”新征程,奋力走好全域美丽、全面富裕、全民幸福的新时代路作出民政应有贡献。

二、主要任务

1.培育法治思维,提高行政效能。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推进民政领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服务方式。不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改进服务方式,努力提升网上办事比例,进一步配合做好“赣服通”3.0版服务功能完善、优化和提升工作。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提升服务事项“一窗”受理率。全面推行“互联网+监管”,不断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联合监管和非现场监管效能。加大“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力度,积极推进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入基层民政能力建设,继续深化推进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乡镇试点改革。大力推进“减证便民”,及时落实取消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的决定,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政务服务。

3.推进依法决策,加大审查力度。认真落实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率达到100%。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做好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制度,进一步推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落实《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与备案办法》,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审查。

4.完善执法程序,确保公正文明。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完善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工作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保证行政执法公开公平公正。发挥“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效用,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市场监管,执行率达到100%。进一步健全相关细则,不留监管死角,实现公平、公正监管。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完成全局行政执法人员证件换发工作,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5.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认真贯认彻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打造“阳光政府”,围绕社会关注度高的民政领域财政资金使用、重大项目审批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持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加大公开解读回应力度,促进民政部门有效施政。

6.强化权力监督,加强行政应诉。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功能,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素质,提升民政部门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能力和水平。加强行政应诉工作。行政机关负责人要带头履行行政应诉职责,积极出庭应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60%;对于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案件、社会高度关注案件、可能引发的案件、检察机关提起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100%。

7.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信用体系。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率达到100%。按照区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工作部署,不断健全民政领域诚信典型“红名单”和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依托信用中国,积极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8.创新社会治理,引领社会风尚。以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引导新任村干部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发挥村干部在宣传政策法规、引导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依法治村水平。持续深入推进民政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平安创建活动,扎实组织平安志愿者活动,继续实施“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开展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9.坚持依法防控,强化公共安全。带头宣传和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提升法律服务水平,积极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10.强化法治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深入宣传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做好《民法典》宣传贯彻实施工作。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和旁听行政案件庭审制度,开展案例研讨活动,提升民政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持续加强法治民政文化建设,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阵地,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通过报纸、网站等媒体宣传民政领域出台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法律宣传日、宣传周和宣传月活动,提高民政法律法规的社会知晓率和社会认知度。加强疫情防控及新颁布新修订法律法规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积极参与第八届“十大法治人物”暨第四届“十大法治事件”评选活动。

三、保障措施

11.强化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法治民政建设工作,切实履行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民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民政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法治建设深入开展。积极组织派员参加上级法治民政培训活动,不断提升法治民政建设水平。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一、强化领导,确保“五个一工程”的进一步深入实施。

经过三年的努力,“五个一工程”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将“五个一工程”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开创全市合同监管工作新局面,基层合同监管“五个一工程”要做到班子不散、力度不减。市局根据人员调整,将领导小组成员作相应调整,领导小组组长由祝明良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市局信用办尹克伟主任担任,成员由各直属局、分局分管局长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尹克伟同志担任,副主任由谢荣林同志担任,葛辉、周义祥、孙燕玉为成员。各直属局、分局要继续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调整领导班子,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进“五个一工程”的深入开展。

二、创新思维,努力将“五个一工程”打造成品牌工程。

新一阶段的“五个一工程”要紧紧围绕“四个需求”,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工商事业发展需求、民生发展需求和企业发展需求,以创新工作思维、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为核心,不断拓展“五个一工程”的内涵和外延。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将当地经济工作重点与当前形势发展方向有机结合,明确创新工作重点,革新监管工作方式,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工作实效,在充分发挥合同监管职能的基础上,力争形成各项工作新的特色和亮点,在全省的合同监管工作中力争上游。

三、全面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工商分局(所)一线监管的作用。

“五个一工程”是以基层工商分局(所)为核心具体实施的,该项工作能否在每个基层工商分局(所)得以均衡发展、全面落实,是实现“五个一工程”最终目标的关键。基层工商分局(所)处在市场监管的前沿阵地,掌握市场动态的第一手信息,直接面对监管对象,具体操作管理业务,因而要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工商部门的监管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工商分局(所)一线监管的优势,将“五个一工程”与经济户口管理相结合,与市场巡查相结合,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工作实践中,各单位要结合辖区市场实际,制定详实计划,明确工作目标,确立工作重点,分解工作任务,严格目标考核,实行奖优罚劣,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推进“五个一工程”在各基层工商分局(所)的全面落实。

四、拓宽领域,严厉打击合同欺诈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继续深入开展“五个一工程”,进一步提升合同监管水平,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监管,创新监管。充分运用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措施和执法手段,进一步拓宽合同监管领域,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格式条款审查备案及合同欺诈行为的查处工作,将“五个一工程”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开展调查研究,关注合同监管工作的新情况、新动向,不断延伸监管领域,加强沟通交流,既要与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也要工商系统内部各职能处室密切协调与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扩大合同监管工作的影响力。要将合同格式条款审查和打击合同欺诈的重点放在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房买卖、建设装饰、加工承揽、旅游、中介、农副产品、农资商品等重要生产资料等合同上,重拳打击,达到开展一项整治、查处一批案件、规范一个行业的目的,切实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五、强力推进,进一步加快我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要把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龙头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力推进。继续深入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形式多样地开展企业诚信宣传教育活动,让企业认识到他们是该项活动的直接受益者,更是企业的金字招牌,充分调动企业参与“重合同守信用”活动的积极性,大力培育发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切实推动“重合同守信用”工作深入持久广泛地开展。进一步加强工作协调,在全系统形成左右配合、内外联动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严格质量把关,大力发展规模型、成长型、环保型的经营状况良好及信誉程度高的大中型企业,积极上报省级、国家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在不断扩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范围的同时,不断提升我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的层次。全面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和合同信誉意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诚信守约的信用环境,积极推进“诚信”的建设。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推进《百色市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工作方案》(百政办发[2010]138号)实施,根据兴桂办《2012年实施质量兴桂战略工作要点》及(百质兴办发〔2012〕2号),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2012年***县质量兴县活动工作计划。

一、工作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纲要》、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相关重要文件精神,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围绕“全面提升***县质量总体水平”的工作目标,以学习宣传贯彻《纲要》为重点,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和名牌发展战略,全面开展质量兴企工作,夯实质量管理基础,加强质量文化和质量责任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投入机制和质量奖励政策,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生态与环境质量水平。提高质量兴县战略工作效能,推动质量兴县战略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加快富民强市新跨越提供质量支撑。

二、工作目标

(一)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有计划、有重点的做好名牌产品、优质工程、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星级酒店等品牌培育工作。争取年内获广西名牌产品1个、地理标志产品1个、优质工程1个、广西著名商标1个,另外力争有企业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4A以上级景区、5星级酒店、广西老字号认定等。(责任单位: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工商管理局、县旅游局、县住建局、县商务局。

(二)实施标准化战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达到85%以上。(责任单位: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三)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平均合格率(快速检验法)达到95%以上;药品质量监督抽验合格率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局、县食药局。)

(四)抓好工程质量监管,大中型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县政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管理局、县市政管理局、县公路局。)

(五)提升服务质量水平,组织开展商贸流通行业、现代物流、通信服务顾客满意率调查评测,商贸流通、现代物流、通信服务顾客满意率均达到85%以上。(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交通运输管理局、县电信局。)

(六)改善生态与环境质量,开展主要河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城市空气等环境质量指标监测工作并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评价概要。与2011年1~10月同期相比,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主要河流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等各项指标达到2012年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责任单位:县环保局)

(七)争取获得公共检测服务平台项目审批。年内争取获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项目审批:兴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综合楼和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建设所需资金由自治区农业厅负责落实,自治区质监局负责落实检测设备,***县落实建设用地。(责任单位:县质监局、县农业局、县食药局)

三、工作内容

(一)学习宣传贯彻《纲要》

大力学习宣传贯彻《纲要》。***县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县人民政府及质量兴县(区)办公室、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等根据实际情况部署开展《纲要》学习活动,大力宣传《纲要》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发展目标和任务措施,积极推动制定本辖区《纲要》实施意见和部门年度行动计划,确保《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

(二)完善投入机制和质量奖励政策

1.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加大财政对质量工作的投入力度,有质量兴县(区)活动经费,并依法落实食品等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经费。同时制定质量工作奖励政策,对在质量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2.启动县长质量奖评审工作。进一步完善《***县县长质量奖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及县长质量奖评价标准等系列文件,设立专家库,建立评奖机构,力争年内完成第一届县长质量奖评审工作。

(三)加强质量统计分析工作,掌握全县质量动态发展变化的状况

1.开展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生态与环境质量指标调查统计分析工作,针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质量状况调查统计,提供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2.开展质量评价指标调研,研究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试点开展质量评价指标统计工作。

(四)实施十大工程,确保质量兴县战略目标实现

1.质量兴企工程。坚持并强化企业是质量安全主体和第一责任人的原则和作用,建立健全企业质量责任制度,推动企业全面开展质量兴企、质量兴业等活动。通过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优化产品结构,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基础工作,提升质量水平和树立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效益,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2.标准化工程。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以促进自主创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农产品、食品安全为重点,建立健全优势特色产业标准体系、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节能减排标准体系、服务业标准体系及信息服务标准体系。加快推进现代物流、旅游、商贸、金融、交通、通信等主要服务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标准化推进服务业的规范化,引导提升服务质量。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及时跟踪和掌握国内外先进标准情况,鼓励各行各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使我县的标准化工作在更高层次上、更广范围内得到认可。

3.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结合***县产业布局、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基地建设的实际,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搞好规划、争取支持、多方筹措资金,着重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综合楼和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完善人、财、物资源联合重组,加强与其他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联合,实现检测机构优势互补,形成良性竞争发展,最大限度满足***县产业发展对质量服务的需要。

4.品牌培育工程。加大对制造业、农产品行业、工程建筑业、服务业品牌的培育、扶持和宣传力度。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导向、重点培育,注重过程、各方参与”的工作思路,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突出抓好广西名牌产品、广西优质农产品、广西优质工程、广西服务业品牌的培育和评价认定工作。优化地方品牌建设环境,加快建立品牌价值评价体系,指导企业品牌的经营和管理,加强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从业人员素质。鼓励企业成立***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研究推广联盟,发挥优势企业引领作用,推动行业骨干企业将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方法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推广,带动提升整体质量水平。继续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侵犯知识产品的违法行为专项行动,营造有利于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和良好环境。

5.质量诚信工程。加快推进全县各行业、各部门的质量诚信评价体系建设,构建质量信用信息交流平台,推动质量信用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加强质量诚信道德教育,培育“诚实守信”质量文化,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全社会质量信用意识。建立和完善质量信用评价制度,把产品质量状况作为衡量诚信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统一的企业质量诚信档案、质量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制度和质量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定期质量诚信信息,加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力度。完善社会监督约束机制,强化新闻媒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和行业自律,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经济环境,推动信用百色建设。

6.质量安全工程。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安全监管工作经费。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扩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工业品、食品、药品、农产品、建筑工程、服务、生态环境质量的监督检查覆盖面,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行业自律和中介服务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力争上市销售产品100%可追溯。不断完善质量安全应急救援制度,确保质量安全。

7.安居畅行工程。实施安居畅通工程,推动落实工程建设质量,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和中介机构服务体系,完善工程建设质量的制度保障,提高监理、检查、施工图审查服务质量。加快工程质量诚信信息网平台建设,健全诚信体系,强化工程质量不良记录管理,进一步约束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行为,推动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加强交通建设市场的监管,加大对监理企业和监理项目进行监督的工作力度,及时完善更新监理管理系统。强化道路运输企业日常监管工作,严格实行运输服务标准,做好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的考核工作,提高运输服务质量。积极在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事业单位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力争骨干企业全部通过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8.顾客满意工程。服务行业主管部门要引导重点服务企业积极贯彻实施GB/T19001标准,建立有效运行的服务质量体系,力争服务质量均基本达到国际标准。加快改善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物流基地建设,培育一批适应百色制造业物流需要的现代物流服务企业。商贸流通业通过全面开展诚信建设,建立起商贸企业诚信档案,引导规模以上百货商店、大型超市和品牌企业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旅游业要广泛开展服务标准化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营造设施完善、服务规范、游客满意的国际旅游环境。信息、会展、咨询等服务行业加快制定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方案,着力提升顾客满意率。

9.生态建设工程。坚持产业结构与区域环境容量相适应的原则,制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发展规划,加强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强农村环境和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山清水秀生态美”的目标。特别是要对全部新建设项目竣工进行环评验收,保护***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要以污染综合防治为重点,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监管力度,严格控制污染废物排放总量,力争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日平均浓度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监测河段、监测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可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的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上。

10.质量文化工程。在全社会普及质量知识,着力强化质量文化宣传教育,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深入开展“质量月”、“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等质量活动,增强公众质量维权意识。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深入宣传质量兴县战略。倡导科学理性、优质安全、节能环保的消费理念,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一是县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工作有目标、目标有落实、落实有考评,全面促进和确保质量兴县战略工作得到有效的推进。二是要继续推动把 “质量兴县”工作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县绩效办、质量兴县办应将质量兴县工作考核指标纳入质量兴县各成员单位的年度绩效考评指标中,并加强考核结果的反馈,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

(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建立质量兴县、县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研究部署质量兴县的具体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质量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决策,协调相关部门之间工作,互相配合,形成合力,确保质量兴县活动各项任务的落实。

(三)加强信息通报机制。质量兴县各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应加强责任心,按时、按要求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本部门与实施质量兴县战略有关的数据、指标、计划、总结等材料,要加强宣传报道,通过媒体、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布本部门、本县实施质量兴县战略的进展情况和有关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质量信息。并对发生在我县的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质量信息,各有关部门要依职责自行对外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