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软件工程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引言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其很多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些课程,如《软件工程》、《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基于CMMI的软件工程》、《群体软件工程-TSP》、《个体软件工程PSP》,老师讲授的时候觉得是在“空讲理论”,而对于没有任何软件工程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是像在听“天书”。但这些课程开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质量、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软件工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理论+实训”的培养模式,并搭建了实训平台,旨在促进和提高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省的培养质量。
2 原有培养模式综述
IT技术改变了世界,软件已经无处不在。对于软件工程师的培养是各个国家IT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合格的、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在软件工程专业的教育上,各个国家都在进行不懈的探索,其中比较流行的3个培养模式是:
对软件人才的培养,传统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类似于瀑布软件开发模型,即瀑布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中,大学4年的培养周期一般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毕业设计(论文)与实践。这种单向的、线性的培养模式,缺乏反馈与迭代,这种模式对产业和技术快速发展变化缺乏有效的弹性配合,与产业发展主线难以形成有机融合。
另外有人提出螺旋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打破先基础后产业、先理论后实践的培养过程,建立理论、实践、工程的培养过程,整个过程以教学环节、实验教学环节、工厂实践环节形成能力培养的螺旋学习环节,见图1所示。螺旋式培养模式是一个比较理想的IT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具体的实践上却遇到了重重困难,其主要原因是:一是去企业实习必要性不强;二是软件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存在巨大困难;三是螺旋式培养模式过于重视工厂实践,不适合培养高水平的软件分析师和架构师;四是由于扩招,专业学生太多,全部安排去公司实习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2000万美元巨额资助,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 CDIO 工程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迄今为止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组织,按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与企业欢迎,取得了良好效果。
3 杭电软工的理论+实训的模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从1984年就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方向),2015年以IT特色进入浙江省重点建设的5所大学行列,在中国的IT教育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巩固及加强我校在培养高质量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方面的领先地位,以培养工程实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前软件工程学院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借鉴CMU/SEI软件工程类人才培养体系,与CDIO教育体系结合,在2010-2014期间进行《基于CMMI的软件工程》精品课程建设,构建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理论+实训”教学方法。
3.1 取得的成果
课程组进行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和实践,自主开发了“一个网站,两个课件,三个平台”。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实现了有效培养面向企业岗位技能的E-learning教育体系。构建起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立体化课程体系,建设了一个“教师易教、学生乐学、技能实用”的多元立体化教材系统及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系统。
为了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中软件工程培养的需求,特别是对软件工程的实践部分,以微软的Windows Server 2008 R2、SQL Server 2008作为基础软件平台,对微软的SharePoint Service 3.0和Team Foundation Server 2010进行深度定制,开发了一套合适于团队项目开发实训、班级统一授课(普通专业课)实训的过程框架。该框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课的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目的是实现教与学的资源共享、知识共享、无障碍沟通。
学生在机房输入http://10.65.7.81/sites/portal/CMMI/default.aspx(目前该平台已经转移到“杭电云研究中心的”云平台上,网址改为http://),然后依据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入学院的实训平台。根据自己所学的课程,可以选择进入相关的课程网站,在课程网站上可以访问和下载相关的课程资料,同时也可以进入自己的班级课程网站或实训小组网站。
在4年的重点课程建设中,严格执行“《基于CMMI的软件工程》课程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培养了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教学队伍共12人,是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及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队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有6名,占总人数的50%,高级职称教师平均年龄为45岁,职称结构合理;课程组教师大部分年龄在40岁以下,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基于CMMI的软件工程》课程组教师四年来多次参加CMU/SEI举办的培训,有3位教师拿到CMU/SEI认证证书;另外,课程组中有多位教师来自国内知名IT企业,具有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
四年来,课题组成员总共主持教学类项目5项;取得教学成果及荣誉2项;公开发表教改论文7篇;参加SEI及移动应用开发培训2次;出版了《基于CMMI的软件工程教程》、《基于CMMI的软件工程实训指导》、《案例教程实训指导》和《基于CMMI的软件工程及实训指导》等教材4部,其中《基于CMMI的软件及实训指导》为浙江省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教材。
2015年6月12日-19日期间我们利用“问卷星”问卷调查网络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共收集了58份电子调查问卷。首先我们对同学们是否曾经使用过该实训系统进行调查分析,其中35个同学以前没有使用过该系统,23个已经使用该系统,对该系统具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对实训课程的总体评价是,27个对该系统评价等级为“优”,其它27个为“良”,4个“中”,如图2所示。
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你认为实训系统有哪些优点”的可多选问题,给出4个勾选项及2个随意填写项。4个勾选项目是:能满足系统实训要求、系统很实用、功能完整、说明书和系统是匹配。在这58份调查问卷中,同学反馈结果如图3所示。67.24%勾选了“实训系统能满足课程实训的要求”,51.72%的同学勾选了“系统很实用”。37.93%的同学勾选“功能完整”。22.41%的同学勾选“说明书和系统是匹配的”。可见同学们对本实训系统是相当满意的。
3.2 存在的问题
《基于CMMI的软件工程》在课题组多年的悉心建设下,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课题有待改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软件工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的实训内容不但要巩固理论又要接实践的地气,这使得任课教师在确定实训案例的时候难以把握案例的难度和工作量,实训案例的吸引力和后续的可继续利用性也难以保证。部分实践材料参考了现有的公开资料,学生可以轻易搜寻到答案。所以确定新案例及案例库的建设是软件工程实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的相关的图书,如李龙澍等老师编写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3]及熊庆宇编写的《软件工程实训项目案例I》[3]及《软件工程实训项目案例II》[4]等可以做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教学计划上规定的课外实训学时难以落地。以《基于CMMI的软件工程》课程的实训为例,实训内容涉及(1)熟悉开发环境、(2)组建项目小组、(3)项目立项、(4)需求收集、需求分析、(5)项目详细策划、(6)建立配置库、(7)系统设计、(8)系统实现与测试、(9)测试计划及测试用例、系统测试、(10)项目总结等10项内容。教学计划安排是32学时,但实际完成则需要76学时。这76个学时是按照项目小组的人数、在大家分工合理密切配合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完成。32学时实训效果是可控的,必定有固定的场地,有老师的监督指导。而其余44课时的课外实训,由于没有固定的场地和环境,学生只有自找场地。本来在固定的场地固定的群组完成的实训,由于时间和场地的原因,同一项目组的同学如盘散沙,教师也是鞭长莫及,原本设立的项目小组组长也无力监督本小组的同学,导致实训时间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学生无暇领会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根据教学经验,《基于CMMI的软件工程》实践课程师生比不能超过1:40,即每40个学生配置一名辅导教师。但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受到课程教务安排和学生选课倾向的影响,往往大于这个比率,使得教学难度增加、实训效果很难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基于传统的一课一练的思路,我们对《软件工程》、《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基于CMMI的软件工程》、《群体软件工程-TSP》、《个体软件工程PSP》等分别设置了实训内容,但实训内容有很多相同的部分,大多都是开发一个某某系统,需要完成相同的软件周期,其差别仅在于:(1)系统规模的大小及难度不同;(2)所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如基于CMMI的软件工程关注过程文档,PSP关注与开发人员自身的相关内容。这些课程的实训共有的现象是:系统的开发成果粗糙,系统的架构、功能和界面等雷同,实训时间不足。未来可以通过课程间的整合,多门课程围绕一个实训案例开展联合实训。
现在“挑战杯”、“创业大赛”、“服务外包”等创业类竞赛种类繁多。那些有想法、学习成绩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成了同学中的明星和老师眼中的红人。他们早早主动或被动的被一些项目导师给“求包”或“被包”了。在课程的实训中有些学生直接提出不参加工程实训的申请,理由也很简单及充分:“我们也在做类似的工作”;有些直接拿出自己的参赛题目直接要求“自我命题”,这类项目往往代码都有了,倒过来补写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相关文档。
在2015年6月12日至19日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同时也设计了“你认为系统有哪些缺点”的问项,希望从同学们那里听到意见、批评和建议。和问题3的设计一样,我们也是给出4个勾选项目及2个随意填写的项目。反馈的结果如图4所示。结果显示53.45%的同学对于“进入系统要输入很长的网址”这个缺点有强烈的共鸣;32.67%的同学认为说明书不清晰;6.9%的同学认为说明书和实际功能不匹配;32.76%的同学认为有些功能和实际不匹配。
我们在问卷调查中专门设置了一项“对于基于CMMI的课程实训,你的其它建议”来弥补格式化问卷的缺陷,让参与调查的同学对我们的实训系统提意见。虽说这是个可选回答项,但我们收到21个同学的反馈,占36%。同学们的回答基本上可归纳如下几个方向:关于系统功能,有4位同学反映:“实训系统有很多功能不完善、系统有点太过复杂、一些不必要的功能应该删去”;关于实训内容安排方面有3位同学建议:“多些实例讲解、多给一些前辈的实训经验和例子、可以用一些案例来分析,这样我们理解的更好!”;关于实训的组织方面有4位同学对于实训过程中的分组进行了吐槽,认为“应该合理安排实训时间及具体任务,应该重视如何分组,不然有些人忙死,有些人“打酱油””;最后关于实训中实践和理论进行融合方面有3位同学建议:实训也要注意加强理论指导,而不是直接“照葫芦画瓢”,不是只把模板DOWN下来,机械的填写内容后再UPLOAD上去。
4 结论和展望
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实训平台为学生的实训搭建了坚实的基础,为杭电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做了很多的开端和铺垫。目前已经完成了“硬件”建设部分,现在已经进入了“软件”建设阶段,我们认为未来应该在此良好的“硬件基础”上,着力研究课程群的划分、各科内容的相互划分和协调,授课教师小组的建设及案例库建设等。
参考文献:
[1]李龙澍,郑斌.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10.
[2]李超,卢军.螺旋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软件工程;协同发展;课程建设
软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深化计算机软件工程课程改革、提高软件工程教学质量必经之路。从协同创新视角而言,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大课程体系是一个协同体系。在实践操作层面,软件工程专业体系的每一个内容模块都会影响软件工程专业大课程体系的建设成效。软件工程专业的大课程体系每个内容模块可以构建相应的创新平台,通过各内容模块的创新与发展,能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软件工程专业的大课程体系建设。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年度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显示,在就职业过程中,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适应性差,课程与市场需求脱节,实践与理论脱节,工程实践与技术应用脱节等方面,大部分无法满足企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这是目前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在。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使得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发展、能迅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进行计算机软件设计开发和应用,还会具有较强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学生学会软件的设计方法、学会软件的开发方法以及学会软件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方法[1]。除此之外,学生还会学会软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壮大软件工程师的队伍,还可以在相关的信息产业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为我国软件产业持续、健康、高速的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2协同创新体现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的两大模块
大学校园为现在的科技社会输送了许多的人才。一个学校的创新能力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在学校里开展协同创新的专业课程建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学校的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开展实训教学、实训室建设等一系列协同教学模式,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开发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协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2]。2.1软件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首先需要了解课程设置问题。课程的设置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设置,分别为职业技能结构、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教学模式3个维度。这三个维度是围绕遵循软件工程规范和研究职业技能结构的课程建设思想以及构建以核心技能为主题的3个层次的专业课程体系为中心的。专业知识体系包括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方向课程、技能课程等。开展职业技能是为了让学生多多了解验证性实验课程、熟悉综合性实验项目、掌握课程设计。在上完理论课之后,验证性实验课程的开展会让学生加深理论课所学到知识的理解过程。开展综合性实验项目,是为了让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课知识,根据实验研究目的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课程设计最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课程设计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3]。教师的课程教学要注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如课程设计答辩、课程设计成果验收、课程案例分析等方法。改革传统的刻板单一的教学方法,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共同探讨知识。最终,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得到改善,实践创新能力也会得到了提高。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也可在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上去完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去探索软件工程专业协同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从课程实验教学、实训平台建设、创新训练、协同培养等方面来开展软件工程专业多维实践教学模式。其中,课程实验包括了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课程设计三个方面。实训平台建设包括了建设软件开发实训室、软件研发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创新能力训练包括了开展各类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4]。2.2软件更新管理,建设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软件要更新,实训基地要建设。目的都是为学生搭建实践动手能力的操作平台、为学生创建发挥创造能力的锻炼平台。作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尤其是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攻克程序关。也就是说,学生应该多多编程上机实现。因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中之重便是要求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进行项目实训,提高动手实践编程能力。编程是将所学的抽象专业知识具体化。因则,学院要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努力搭建好实训平台,多多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共同合作来搭建实训的基地,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发挥自身的潜力和特长。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来共同来树立协同创新观念,规范软件工程专业的管理制度,整合资源,优化资源,建设学院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和课程的评价机制,以构建利益共享机制[5]。
3协同创新在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应用型本科大学,更加应该注重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协同创新指的是六个方面为一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包括"教师与教师协同、教师与学生协同、学生与学生协同、课程与课程协同、课程与实践协同、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协同"等。这些机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更有助于提升教学质[6]。3.1推崇校园文化,实施协同创新训练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学校的每个专业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的课程建设中明确规定学生需要加强创新能力训练。与此同时,学校应该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活动。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工作与生活中,同时也可达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7]。3.2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实施协同创新计划学校可以邀请企业来校参与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共建校企合作机制,搭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应用实训创新平台,协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明确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则是要求学校要与企业共同来制订计划,共同来建立相关软件专业的实训室与开发平台,成立研究开发机构与部门,共同来为社会培养可塑人才。因此,企业必须和学校达成共识,深度开展人才交流与技术交流,充分利用工作环境和培训平台来为学生的创新性培养创造条件,形成协同局面。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的软件工程师来为学生授课,讲解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中所遇到的问题,如软件开发的案例、软件的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讲授案例的同时还可以模拟企业是如何来解决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8]。学校也要全面性了解并且掌握目前市场上对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现状,据此来安排专业课程,按需培养学生,为企事业单位输送软件的开发人才,为积极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贡献微薄力量。最终,企业和学校就会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的双赢局面。通过学校的培养,企业的参与,学生大学的学业完成后,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也不再迷茫[9]。
4总结
关键词:软件工程 实践教学 双师型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软件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软件工程专业注重培养高素质的软件工程师,在培养软件工程师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则是专业教学中的关键环节。
1.“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改革问题的提出
目前,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下面几个问题:一是学生实际工程设计能力较弱;二是培养“工程化思想”观念较弱,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不严,对学生的实践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管理观念不强;三是缺乏相配套的学生实践成绩考核评价方法。
因此,如何建设实践管理平台,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培养创新型团队,把突出理论教学向实践引领理论教学的过渡,将是软件工程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抽象,总结性的内容多,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不易理解。因此,要将该类课程讲得通俗易懂,让学生易于接受,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对该类课程进行改革,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一定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开发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实际能力。
2.“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思路
2.1互动式教学,把解决问题作为中心工作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都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学生的反馈和互动环节较薄弱,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该培养学生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能力,在教学环节中,多采用互动式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采取渐进式的讨论式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应该是一种渐进的、讨论式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把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让学生的兴趣和焦点转移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上,教师应该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转换为自己的能力,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来传授,把教师的单向传授变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实践。
2.3采用“工程项目-指导教师制”的实践教学模式
该模式相对宏观的教学设计而言,分为理论基础准备实训项目过程引导和课程设计三个阶段,这种模式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上提出实践教学的宏观任务、教学实施方法、以及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微观的课堂教学设计中主要是通过设计合理的实例,加强指导来实践,进而推动课堂教学。以开发包括各种数据处理功能在内的软件工程学习网站、实训项目为引导,把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分成: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程实现,软件测试,软件运行和维护,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等教学模块。通过提出具体问题,讲解解决问题应用的基本知识和采用的方法,再进行归纳解释并提出新问题,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在案例中融为一体,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法实施效果的保障
3.1将提高专业能力作为为教学根本,建立以锻炼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所以,可以采用让学生主动讲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并且与团队共同分享达到锻炼提高的目的。在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具的应用软件工程系列等一些课程中采用该方法,将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3.2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改革打好硬件基础
要重视实验教学环境建设,要做到硬件设施齐全,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以软件开发工具为核心,以网络为平台,建立与业界同步的工程化综合实验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接触到当前专业发展的主流技术,缩短学校教学与工程项目实践的距离;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使教师的科研成果能够通过实训基地的企业较快地被应用,这样可以促进校企双赢。
3.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是指教师要具备授课能力实践能力。首先,要对校内教师进行不间断的专业技术培训,创造条件选派骨干教师走出校门接受培训进修,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其次,要不断从外部引进具有行业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专职教师,同时可以从企业聘请拥有丰富工程项目开发和管理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参与实践教学与实训工作。组建一支由教师和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更好地适应软件工程专业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
4.结束语
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国家关于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为我们实行改革提供了规范和模板,我们应当按照专业教育的目标,根据社会实际需求,结合本校特色,形成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金孟霞.创建_软件工程_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2]李利国、贾鹏.高职《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与改革.职业时空.2008(7)
[3]刘宇芳.构建符合专业规范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育教学论坛.2012(20)
[4]孙旋、张泊平.基于“项目——导师制”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6)
软件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同时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不高不能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方法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没有与行业就业有效对接,导致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实际需求,导致“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无职可就,软件开发行业以及相关软件应用单位招不到满意的员工”现状普遍存在。
2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理论设计
以行业、企业实际对人才需求为引导,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真实就业情况调查为依托,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一线教师众多教学研究成果为参考,专业教师在企业挂职学习经验体会为借鉴,围绕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存在事实问题,来对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设计建设。设计建议如下:
2.1学科建设
以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当前使用的主流开发工具或技术为依托来不断调整专业架构,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进行合理定位,系统性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从而实现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
2.2校企办学
学科建设以输出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嵌入资格认证课程模块,实训课程以企业开发项目方式贯穿培养环节以达到提高专业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
2.3师资建设
采取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研究开发,共同承接开发项目等方式锻炼提高师资队伍实战能力。教师在企业实战经历和相关经验成果带入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不仅能促进专业教师学术、科研能力提升,还能够最大程度丰富、提高专业学科建设[2]。
3三层结构课程体系建设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项目实战为背景,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理论知识体系以及实践能力为宗旨。学生完整地专业培养环节结束后具有程序设计,系统分析,软件设计、开发,项目管理,网络和移动通信终端应用开发能力。课程体系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3.1基础理论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构成:①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涵括地方高校各现行必修公共课程,②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必修前导课程,是对软件工程专业基本“计算”概念理解、掌握,问题计算求解能力和构建中小规模软件系统综合能力的初步培养。
3.2专业理论以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导向、行业最新前沿技术为引领、专业骨干课程为核心、专业素质全面拓展和综合素养整体提高为目标来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建设[3],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课程:
3.2.1面向行业认知能力培养课程主要包括对行业、企业认知学习以及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等专业认知方面课程。一般包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从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管理常规模式,软件项目开发流程等认知类课程。
3.2.2计算机编程与算法设计能力课程算法设计类课程主要包含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以及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课程;编程课程主要包含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传统程序设计语言课,还包括当下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最流行的技术前沿课程。
3.2.3软件工程专业系统分析课程系统分析能力课程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等系统类课程。
3.2.4系统实现与集成能力课程系统实现与集成能力方面课程主要包括网络编程、移动互联开发编程、编译技术、软件开发以及软件测试等课程[4]。
3.3实践以校企联合培养为手段,一至两学年时长为周期,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为指导,综合技能全面提高为目的来对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如下:
3.3.1校企共同建设实训课程以项目介入为主线,企业实际效益项目和高校产学研项目为实际授课主体。引进企业优秀项目人才或具有企业项目实战经验的教师来对专业人才展开课程实训,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综合素养。校企共同培养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知识转化生产实际速度,同时反向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知识的热情,最终提高就业竞争力[5]。
3.3.2合作企业岗位实训针对毕业学生和部分专业老师做岗位综合实训:①学生岗位实训:让学生真实参与企业项目实战,充分消化吸收前期所学理论和技能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就业夯实基础。②老师岗位实训:专业老师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并将企业项目开发经验和技术进行梳理总结、编纂成册,运用到实际日常教学环节,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有利于缩短理论转化实际成果周期。
3.3.3校企合作运用项目方式指导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与提升高度的一次全面的考核,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次全面的实训。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大多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流于形式,与实际脱节。通过与企业合作运用项目方式指导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弱化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抵触情绪,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实际运作规范及最新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践和技能能力的培养,为毕业后从容就业夯实基础。
4结语
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云会计等概念或名称的出现适应了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已被普遍接受和认可。在管理学科下,目前设置有会计学(会计信息化)、审计学(审计电算化)等专业。与此同时,在大连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院校明确设有软件工程(会计学方向),该专业方向在质疑声中走过多年,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道路上创新出了一种新的模式。
二、“软件工程+会计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及隐含的问题
“软件工程+会计学”在实际教学中可趋向于两个方向的培养,即具有软件背景的会计学方向和具有会计学背景的软件工程方向,无论学生选择哪个方向,其人才培养都具备一些特点和不足。
(一)专业的新颖性
相比授予管理学位的会计学(会计信息化)专业而言,软件工程(会计学)是在工科背景下探寻出的一种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创新模式,是将软件工程技术赋予会计行业背景,使其具有了专业生命力,符合时代的要求。可以说,软件工程+背景方向培养模式的新颖性决定了该专业在目前环境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在目前环境下还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主要表现为高考报考时的“无目的填报”和就业、考研时“尴尬专业定位”。目前,软件工程(会计学)主要是授予工学学位,被认为是计算机类专业,因此报考公务员、银行、事业单位时不能填报会计岗位。但是,我们要坚信背景方向的复合培养模式具有时代先进性,适应了当前和未来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将迎来更大的机遇。
(二)学科复合性和交叉性
软件工程(会计学)横跨工科和管理学科,是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学知识相结合的交叉性学科,融合了软件工程、计算机程序语言、财务会计、企业管理、法律、经济等多学科知识。早在2009年,财政部就提出了要打造一支熟悉国际规则、掌握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和会计业务的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队伍的要求,而软件工程(会计学)的复合性完全符合了这个要求。
但目前在实践教学中,软件工程和会计学复合性及交叉性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1)受学分限制,复合型课程数目和学时数有限,难以深入学习;(2)计算机课程和会计学课程往往是完全独立的体系,日常教学中易呈现“两张皮、无交叉”;(3)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教师队伍薄弱;(4)目前大多数学生只是单纯地学完计算机和会计类课程,没有主动将两者有效进行结合的意识;(5)社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高端有效需求还比较弱,大多数只是停留在会计软件的应用操作上。
(三)专业课程的难度性
1.课程设置的难度性。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计算机类课程、会计类课程和交叉类课程,其设置难度系数较高,主要表现为:(1)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的学分相对于其他专业较多,具体表现为课程多且很多都是高学分的课程;(2)目前在高校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3)课程设置偏重于计算机类还是会计类没有准确的定位,各分一半显然效果不佳,但过分偏重一方,另一方则会较弱,以致无专业深度;(4)软件工程专业偏重于实践应用环节,往往大四一年是在外实习,从而使在校学习的时间大大减少,课程设置难度大大提升,很多课程更处于很难取舍的状态。
2.课程学习的难度性。从学生的角度看,学好跨学科专业难度较大,特别是这种横跨工学和管理学两个大学科门类的专业,这是因为:(1)学习该专业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为文科生,学习离散数学、C语言、Java语言等相关计算机课程难度较大,有的无兴趣,勉强通过考试而已;(2)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课程较多,很多是高学分,这也无疑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一个学期内要吸收和消化平均十几门课程知识,难度较大。
3.学习思维的跨度性。计算机相关课程知识多属于显性知识,且结构化特征显著,而会计管理类知识多属于隐性知识,很多是需要经验的体会,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势必会造成初学者无法适度地转化学科意识,从而增加学习的难度。
(四)课程学习的基础性
大学四年的课程中涉及计算机类和会计类的核心课程,课程量大,学分高,难度较大,但是并不是“难不可攀”。因为开设的是专业核心课和基础课,对基础知识的考核要求较高,考核难度性较大和专业深度较高的学科知识占较少比例,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完全可以顺利通过考核和很好地掌握基础性知识。而且,未来的工作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正是建立在这些基础课程之上,更深度的知识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摸索。
(五)课程学习易出现“尴尬现象”
软件工程(会计学)目标是培养出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最佳效果是培养出“强计算机、强会计”的人才,但没有学科思维跨度和因兴趣偏向,易造成“强会计、弱计算机”和“强计算机、弱会计”,最差效果是“弱会计、弱计算机”。因此,在学习中切忌只关注某一个方面,或眼高手低不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在课余时间自我充电,注重专业的深度,防止这种“尴尬现象”的产生。
(六)就业前景乐观
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国际软件市场、财会管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管理、高级会计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IT行业从事软件系统分析、开发和维护等软件项目管理工作,也可在证券公司、银行、保险等公司和企事业单位会计专业领域从事软件开发、运用及会计、财务管理等工作。
(七)专业继续深造可扩展性强
软件工程(会计学)作为复合型专业,其毕业生在进行继续深造时可选择的专业面较大,包括:(1)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会计学和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其中最适合的研究方向为会计学下的会计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2)管理学科与工程学科下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3)会计专业硕士(MPACC);(4)软件工程专业下的企业信息化方向(学术和专硕皆可);(5)其他相关专业,如金融学等。
(八)应用性强
软件工程(会计学)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通过交叉性课程进行理论上的 融合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地培养出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在软件的开发和设计实践中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三、优化“软件工程+会计学”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一)提升专业认知
随着当前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软件工程与行业背景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政府、高校、企业等社会各界都应逐步达成共识:无论是从哪个学科复合而来的会计信息化毕业生,都应该可以和传统学科专业一样,在毕业时享受同等待遇的同时可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作为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应充分认识到专业的特殊性和复合性,应“韬光养晦、居安思危”,坚信一个理念,即复合型专业的明天是光明美好的,而走往美好明天的道路是曲折的,不断推进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和深入。
(二)校企合作创建应用型特色班
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将有大部分学生从事会计软件相关工作,因此学校有必要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将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商务软件企业引进学校,走向课堂,实现“校内培训、校外实习、推荐就业”全方位的互利合作模式。还可以仿照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与大型软件工程共建会计信息化特色班,在每个学期1-2门课程由软件公司的工程师进行授课,真正实现教学与实践接轨,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会计信息化工程师。
(三)推进双学位式培养模式
鉴于本科四年制的限制,学校可采用双学位的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对于那些有精力和能力的学生而言,可以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二学位,着重开设非会计核心类的其他相关课程,本着不重复设置课程的原则,在学生修得一定学时,获得相应学分的前提下授予管理学第二学位。毕业工作时,工学和管理学双学位证书势必会缓解软件工程(会计学)类似专业的尴尬局面。
(四)适时转换学科的思维模式
作为软件工程(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专业课学习中,应学会在计算机学科和管理学科中进行思维的灵活转变,对计算机学科中的结构化知识加强记忆并总结出规律,对管理学科中的非结构化知识应加强理解并与实践案例相结合。
(五)注重交叉性课程的学习
在学习计算机课程和会计学课程时,应防止“两张皮”和单一地偏向某一个方面的学习,应注重交叉性课程的学习,将计算机的思想与会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相融合。而且,在进行交叉性课程学习时,应淡化知识的简单叠加,强化知识的整合和交叉,应突出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管理知识的特色,应重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并通过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强化知识的整合。
(六)强化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
虽然软件工程(会计学)的课程较多且难度较大,但是学科基础知识足以撑起学科的框架和满足未来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应“眼高手低”,更不应该“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到而失去专业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