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型农业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城市农用地;环境保护功能;多品种生产;与城市居民相关的农业活动;农业活动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7-17(7)
1 绪论
在日本大城市的外缘部,随处可见市区和农用地混杂在一起的区域。(图1)。以前,针对存在于市区内的农用地,从城市规划的学术与实用性角度的评价曾很低。为何如此,因为日本的城市规划景观,一直受欧美城市规划的影响而构筑起来,市区和农用地的混杂,就与相关的主要概念(市区和农用地的明确区别)相对立起来。但是近年来,不仅学术与实用性的专家,连城市居民也高度关注起城市农业用地。具体而言,在学术上,主要的相关学术论文集就收录了(如:《郊外的景观~来自田园的再生》横张·入江,2003)及《探索人口减少时代的城市和“农”》(大桥·阿部,2008)。在实用上,2006年制定的《住宅生活基本计划》以及2008年制定的《第四次国土利用计划》中,就明文记载了政府应该积极探索出利用城市农用地的条文,通过活用城市农用地推进“城镇整形计划”的机遇不断高涨。而城市居民,也将在后文中述及,通过积极购买本地的农产品,以及对切身参与身边土地上所产出的农产品,寄予耕地的关注也日益提高。基于此状况,城市农用地今后会进一步提升价值,对活用城市农用地的城市规划之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那么,为了应对这一需求,就应当事先讨论构建城市规划的必要事项。由此,在本论文中,将讨论构建城市规划上所不可或缺的事项,有以下两点。第一,规划所追求的目标。作为讨论事项,首先要设定出目标,若目标尚未设定,就不能解释设立规划的理由(为何开展城市农用地的规划)。制定规划的基本条件,就是让人明白制定规划的必然性,换而言之,规划的制定,若不能解释设定规划的理由,就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第二,与城市农业用地息息相关的人或组织,即所谓的“主体”。农业用地,是由人或组织管理而成立的空间。即便城市规划中制定出了明确的目标,但缺乏参与农用地的人或组织,那么再好的规划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关于上述讨论事项中的目标,本论文想从功能开始论述。所谓“功能”,也即“事物原本所具备的作用”。农用地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功能。本论文就从这些农业用地所必需的理由以及所发挥的功能说起,阐述农用地混在市区所能达成的目标。关于“主体”,本论文说明的对象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之形成有着密切关系的对象,基于相关的对象,阐述以往的管理主体农户,以及作为新的管理主体的非农户的活动现状。
本文的上述内容,主要是基于著者过去的研究成果,首先说明城市农用地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之形成所起的作用。之后论证农户和城市居民对于农用地管理的现状。在此后探讨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之形成中,提出活用城市农用地能对城市规划提供指导性意见。
2 农用地对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之形成所起的作用
2.1 安全、放心的食品供给
近年来,食品问题颇受人们关注的,为当中发生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威胁着农产品的安全。譬如说农药残留问题,就是众多问题之一。特别是近来,进口食品的农药残留问题颇受关注。具体而言,就是用在远途运输中为保证新鲜度的保鲜农药(收割后农药)和中国产的冷冻菠菜,超过日本的食品安全基准的农药残留。关于这些问题,与进口国之间的协商,针对生鲜及加工食品等多种流通途径,存在完善安检体制等课题,全面规制极为困难。此外,与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的还有BSE(疯牛病)、食物中毒、二恶英、内分泌干扰物质(环境激素)、镉问题等。常言道,“医学的进步,其贡献与其说是为了医治疾病,倒不如增加了疾病”。这句话也适用于农产品的安全性的问题。科学和社会的进步,尽管会增加农产品的安全性,但绝对不会消除农产品的食品安全隐患。
对于农产品的安全性问题,要想让消费者信任,其解决对策之一就是公开农作物的相关信息。近年来,这些对策中备受关注的就是所谓的“Traceability”,直译意思就是“可追溯性”。当发生农产品相关的事故时,依据“可追溯性”不仅容易追踪事故原因,也容易回收问题食品,并追寻农产品是如何被生产、流通的,也很容易追溯农产品运输流通的路线。但是,假设公开了正确的信息,但“消费者”和“农业”在不同的地方,消费和生产过程中又牵涉着众多的人,由此究竟谁对所公开的信息负责一事并不明晰。由此可想,所公开的信息仍不值得相信。“要想取得消费者对“农业”的信任,就有必要拉近“消费者”和“农业”之间的距离。
为了构建“消费者”和“农业”的信任关系,缩小两者之间的距离,以学术的观点来解释较为妥当。本论文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之一的“单纯接触效果(mere exposure effect)”(Zajonc,1968)来加以说明。 “单纯接触效果”,就是不停的与对方相会,一直看对方的话,就会对对方产生好感,即所谓的“日久生情”。而为了达到单纯接触效果,就要尽可能的增加与对方自然相遇的机会,通过物理性的拉
近距离而达到良好的效果(接近性 (proximity))。此外,与对方的物理距离变近,就需要减少相遇时所必要的成本(时间、费用、劳力)。换言之,据此理论,为了以低成本构建“消费者”和“农业”之间的信任关系,最理想的情形是拉近两者间的物理距离。据此观点,城市农用地正因为和消费者所居住的住宅区的物理距离很近,就有可能以低成本构筑信任关系。城市农用地,即可供给安全、放心的食品,也可促进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物理距离较近的地域内消费所收获的产品及其加工品”被称为“地产地消”。“地域食品自给运动”是重新审视农户生活的原点,也早于“地产地消”的体制(荷见他 1986)。而“地产地消”一词,在1990年代末期开始在一些文献中用到,数年后普及至全国,最终成为固定词汇(樱井,2004)。那么,所谓“地产地消”型农业,究竟是什么样的农业呢?据《国民生活中心》报告书(1991)(东京都农业会议,2002)得知,“地产地消”型农业的模型可谓直销或者与消费者直接交流的产地直送组织,所交易的蔬菜品种数,半数以上都超过30种,由此,开展“地产地消”型的农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有必要经营多种蔬菜。
那么,城市农用地是否具备能够生产多品种蔬菜的条件呢?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自然条件(气象、土壤等)。农用地是否适宜种植多种农产品,由此笔者尝试去评价作为重要自然条件之一的土壤(广原等 2000)。图2是建筑用地的比例和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的土壤的比例关系。从该图可得知,越靠近城市中心地区的车站,沃土的分布比例越高。也即是曾经是沃土的地方有人居住,开始了农业生产,由此人越聚越多,最终形成城市。从城市形成的过程来考虑的话,也不难得出上述的结论。
2.2 有机废弃物的还原
前面章节中所提到的活用食物生产功能的城市农用地所生产的农产品中的一部分,作为生活垃圾被排出。这些城市生活垃圾占所有城市垃圾的比重很高,但目前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不过0.3%。正如2000年出台的《可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所明确规定的那样,构建循环型社会成为重要的政策课题。在此社会情势下,有必要促进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的回收方法主要有四种,即:
1)堆肥化(利用发酵菌分解,或者通过加热分解,生产出堆肥);2)沼气化(利用甲烷菌分解,产生沼气和二氧化碳)3)饲料化(在加热·发酵之后,作为家畜的饲料而利用。4)碳化(通过加热碳化使之体积减小(1/30~1/100),作为土壤改良材料、脱臭剂、除湿剂利用)(佐藤,2002)。而堆肥化,自古以来就已使用化,可谓比较容易推行的方法。实际上,据1996年地域交流中心举行的调查结果得知,全国地方自治体中,约有84%的自治体已将堆肥容器作为对象进行政策扶持。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化,也将在今后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政策中起着主导作用。
堆肥化的城市生活垃圾施用于城市农用地,不仅仅是城市生活垃圾的重新利用,也减少了农业资材的运输距离,在降低环境负荷上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农用地上种植农产品,不仅解决了前面章节中的安全、安心等农产品食品问题,还通过供给周边的城市居民,将堆肥化的城市生活垃圾通过农作物为媒介达成了物质循环。从这些观点看来,生活垃圾的堆肥化,结合农产品为媒介的城市农用地的这种小规模物质循环体系,具备可实现循环型社会的功能。
那么,以城市农用地为中介,为了构建小规模的物质循环圈,需要考虑多大的区域范围较好呢?此外,区域圈内的城市居民根据农用地里产出的农作物,相对于生活所需是否能产出所必要的
产量?针对这些疑问,笔者设定了虚拟的小规模物质循环圈,尝试加以模拟探讨(广原等人,2002)。
本论文所模拟的虚拟小规模物质循环圈,由农用地及相邻接的住宅区而构成。具体而言,可以处理城市居民带进来的生活垃圾的堆肥设施,放置在各农用地的一角。还有利用堆肥生产出的农产品,又被拿来做堆肥的城市居民所消费。
模拟的结果,1)农用地小规模范围分布的情形下(小规模分散型农用地),可以满足仅需要生活垃圾堆肥所必要的堆肥量。而当农用地为大规模范围的情形下(大规模集块型农用地),仅靠生活垃圾不能满足所需要的堆肥量。2)小规模分散型农用地的情形下,农用地与住宅区之间的距离很短,而大规模集块型农用地的情形下,农用地与住宅区之间的距离变得长。具体而言,小规模分散型农用地与住宅区之间的距离平均约20m,大规模集块型农用地与住宅区之间的距离平均约120m。
3)循环圈内的农产品供给量超过总需求量,而所生产的农产品,有白菜、洋白菜、菠菜、黄瓜、西红柿、茄子、萝卜、马铃薯等,显而易见可满足循环圈内农产品的需求。
基于上述的评价结果,以生活垃圾堆肥和农产品组成的城市农用地的小规模物质循环系统,到底应该由什么构建起来最好呢?图3所示的是基于上述评价结果而假定的系统之对应关系。
小规模分散型农用地,仅需来自近邻市区的生活垃圾即可满足必要的堆肥量。而作为实现物质循环的系统,应该不需要依赖外部的堆肥,即可和近邻的市区联合构成循环系统。作为此系统参考事例,有东京都武藏野市的公团樱堤住宅区的生活垃圾资源堆肥事业21(东京都武藏野市,1999),还有东京都世田谷区“嫩叶会”,该协会的每一户农家与近邻的城市居民之间达成有机农作物生产和直销的业务关系。
大规模集块型农业用地,仅靠来自邻近市区的生活垃圾堆肥并不能满足必要的堆肥量。因此,为实现物质循环系统,有必要构建依靠自治体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型的系统。为何如此,因为构建该系统,通过联合物质循环圈外的住宅区,以补足堆肥不足的部分。作为导入系统的具体事例,有山形县长井市的“彩虹计划”等。该县的计划里,在从市内收集到的生活垃圾里,混入家畜的粪尿、稻皮以便生成堆肥。这些堆肥通过农业协会卖给农户和普通市民。用堆肥生产的农产品,通过“彩虹计划农产品”认证后,可在市内的零售店销售,供给当地居民。
3 农用地对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的形成之管理
3.1 与城市居民相关的农户
本论文至此解释的城市农用地,在安全、安心的食品供给和有机废弃物的还原这一点上,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之形成而言,显然是一重要的空间。由此一来,发挥着城市农用地之功能的农家,真的存在吗?
与此相关的如图4所示,存在着城市农用地的东京都西部的自治团体(东京都练马区)1987年和2001年农户销售点的比较图。从该图可得知,市场出货大幅减少(45.3%25.8%),但相对而言大幅增加的是自家内销售点或设置销售站台进行销售的自宅销售、无人销售站台(26.4%61.8%),还有几户农家共同设置的店铺进行销售的共同直销所(1.1%15.1%),以耕地的区划为单位,与城市居民签约,将收获的农产品销售给签约后城市居民(2.3%4.9%)。这种所谓直销的形式,是农户对城市居民进行直接销售,该形式之所以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因随着老龄化和经营规模的缩小,市场出货不能进行的同时,城市居民对安全、安心的食品的关心日益高涨,近邻的城市居民之需求也日益高涨。这些现象,也正可以说明上述农户的存在,才使得可生产多品种农产品的城市农用地发挥着功能。
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这种关系,并不局限于农产品的销售。譬如说,城市居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的空间上,不仅为市民提供菜园用地,也使城市居民接纳所谓“援农”的帮助活动,为当地学校食堂提供食材,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环让学童体验农业劳动,还是接收由有机废弃物还原而成的堆肥之使用之所。这样一来,农户和城市居民,既有直接关系,又存在间接联系,在各种场合下相互关联着。
我们将这些活动命名为“与城市居民相关的农业活动”,并以东京都的农户为对象了解其实施状况(渡边·横张·松泽,2003)。图5显示的即为与东京都城市居民有关的农业活动实施状况。“直销”在近半数的农户(41.9%)中实施。
“有机废弃物堆肥,尽管比直销少,但和6.1%的农户相关。总体而言,开展了除直销之外的活动的农户比例约在10%左右”(市民菜园(12.8%),“学校供食(8.3%)”,“学童农业劳动体验(5.8%)”)。如上述所言,除直销之外的活动之所以少,主要原因是源于城市居民的需求少或者组织相关活动难以展开。与直销相比,尽管参与有机废弃物的接收场所的农户比例较少,但因其确实存在,因此,这些农户介于生活垃圾的堆肥和农作物之间,寄予城市农用地的小规模物质循环系统现实中可以成立的可能性。
3.2 与农业相关的城市居民
前一章节中已经阐明,众多的农户对城市农用地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之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也给予了实现这一功能在管理上的可能性。尽管城市中存在着这些农户,但也和其他地区一样,由于老龄化和没有继承者造成农业劳动力不足。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就有必要保证替代的劳动力。其中颇为明显的动向,就是新的劳动力与城市居民的农用地有了新的联系。
以前,城市居民与农用地接触的机会,仅限于市民菜园中的农产品栽培。城市居民与农产品栽培相关的机会之所以受局限,是因为所谓的城市居民农作物栽培,不过是业余活动的一种,而并非是一种务必进行的工作。但是,近来城市居民在自家附近的农家开展辅农业劳动,或者租借别家的农地栽植农产品等,呈现出一种并不局限于业余活动的新的活动形态。这种活动,是由地方自治体组织开展起来,以促进城市居民对农业关注度和参与度。本论文以东京都西部的自治体(东京都国分寺市)为一例,说明其组织体系。
在东京都国分寺市,自1992年开始且现在也仍持续的“市民农业大学”,为城市居民补助农户开展农作物栽培提供了契机。该市设立市民农业大学,与1980年末其土地价格异常飙升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因为土地价格高涨,为了解决城市居民和其他区域的农户对城市农业的非议,农业委员会提出了“有关国分寺市农业行政对策的建议”。该建议指出,为了加强市民对城市农业之存在意义的理解,应当促进市民接触农业,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相关的农业体验讲座即为市民农业大学的原型。
在市民农业大学里,从4月的开学到11月约8个月中,向当地农户传授施肥、耕种等各种农产品的栽培方法。希望农户的农作物栽培补助者,可以登录“援农志愿者人才库”,可接收自主研修。所谓自主研修,即不用指导员的指导,仅以城市居民进行农产品栽培。修完自主研修者,即可登陆入援农志愿者人才库,和农户面谈并达成意见一致后,即可补助农户。
在市民农业大学修完课程的城市居民中,有人直接和农户协议租借农用地进行农产品的栽培,也即实施自主耕作。所谓自主耕作,多以集团式开展,从耕作计划到收获,都是主体性开展。在国分寺市,从市民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中得知,已明确的就有3个团体。在本论文中,以“GREEN EIGHT”为例说明其详细活动。“GREEN EIGHT”团体是于1999年在市民农业大学由第八届的有志学生组成。该团体2000年和农户A氏协商 ,租借了6400m2的农地。之所以能够成功租借6400m2的农地,主要因为失去丈夫的A氏年事已高,无法管理6400m2的农地。亲身看过“GREEN EIGHT”团体栽种农产品的A氏,对“GREEN EIGHT”团体种植农产品的技术极为信任。其结果促成A氏将2005年以后的耕作计划委托给“GREEN EIGHT”团体。现如今,这块土地上栽种着约70种蔬菜和花卉。这块土地的生产活动活用了农用地的多品种生产的适宜性。这块土地上收获的农产品,在向居民配送之余,还在土地的入口如设置直销所加以销售(图6)。销售额也完全可以满足农用地的日常经营以及“GREEN EIGHT”团体的活动经费(图7)。
由上述可知,城市居民开展的农产品栽培及其自主耕作,发挥着城市农用地的功能,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在解决了农户劳动力不足以在减少荒地上发挥了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在形成之际,城市居民活用了农地,和农户都是重要的管理主体。
4 结语:展望有“农业”的城市之形成
根据本论文至此的说明,城市农用地,在安全、放心的食品供给以及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的还原这一观点上,寄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之形成以空间上的可能性。此外,实现此种空间的管理主体,显然也存在于农户或城市居民之中。
富有活力的生产活动,支撑着曾经处于增长期的日本社会。所谓当时的社会规范,比之于今日,更注重追求物质丰富的明日。而与此相对,现代日本社会进入人口减少、高龄化阶段,支撑起这一社会的不再是当时活跃的生产活动,而是逐渐演变成依赖消耗过去生产的库存。既然支撑社会的因素已然不同,那么就有必要演化出一种替代物,以代替社会规范中从生产活动中所得到的物质性富裕。而城市农用地,可谓源自过去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库存之一,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之形成的功能,此外在此之中的管理活动,一直以来的“工作对业余”这种生活的二分法并不能解释城市农用地。因此,城市农用地显然可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空间,期待着被更加积极的活用。
参考文献:
[1] 大橋南海子·阿部伸太·竹内智子·湯浅将憲(2008):特集 人口減少時代の都市と「農を考える:都市計画 57(4),4-64 .
[2] 国民生活センター (1987):消費者集団による提携運動 -有機農産物流通の多様化に関する研究(Ⅲ)-:国民生活センター,281pp.
[3] 櫻井清一(2004):地産地消:農村計画学会誌23(1),84-85.
[4] 佐藤和憲(2002):都市·農村の資源循環システムと地域農業:農業経営研究39(4),17-25.
[5] 杉谷隆·荻原隆子(2001):山形県長井市の家庭生ゴミ堆肥化事業と有機農業:駒澤大学地域学研究14,69-79.
[6] 東京都農業会議(2002):共同農産物直売所等に関する調査結果:東京都農業会議,299pp.
[7] 東京都武蔵野市(1999):循環型社会の実現に向けた一つの試み-大規模集合住宅の生ゴミコンポスト化 -:産業と環 28(11),73-77.
[8] 並木亮·横張真·星勤·渡辺貴史·雨宮護(2006):市街化区域内農地における都市住民による農作物栽培の実態解明:農村計画学会誌25巻論文特集号,269–274.
[9] 広原隆·横張真·加藤好武·渡辺貴史(2000):多品目生産適性からみた都市農業適地の評価とその分布形態の解明:農村計画論文集2,25-30.
[10] 広原隆·横張真·加藤好武·渡辺貴史(2002):農住混在地域における小規模物質循環圏構築に関する基礎的研究:ランドスケープ研究65(5),889-892 .
[11] 横張真·入江彰昭(2003):特集郊外のランドスケープ-田園からの再生-:ランドスケープ研究66(4),261-293.
[12] 横張真·栗田英治·清水章之(2009):都市が取り込む農,農が取り込む都市環境保全·食料自給を視座に据えた持続的な都市形成に向けて: Bio City,41,60-65 .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四)动手能力弱化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6个小麦品种,6个玉米品种,4个小豆品种,2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2005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3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30学时理论课、10学时实验课和9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16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8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12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3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12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以建设世界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的国际都市。它在国家经济管理、科技创新、信息交流、休闲旅游等方面有着先天的巨大优势。这也为北京的农业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平台和发展机遇。“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农业基础性、融合性、创意功能,为世界城市提供生态宜居环境,保障世界城市高端服务需求。发展都市型农业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提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它对北京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的研究是通过总结目前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项目,重点从环境保护方面研究其发展建设中的经验,对北京都市型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本论文采取实地调查与政策分析、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特点、运行机制和如何最大化的发挥环境保护功能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
1.2 国内外都市型农业中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1.2.1 国外都市型农业中环境保护研究综述
荷兰是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以首都阿姆斯特丹为首的几大城市借助于发达的设施农业,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类制品,不仅满足本国的需求,还以优异的产品质量,成为了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该国所兴建的现代化温室设施占全世界温室面积 1/4。年生产鲜切花,盆花能够占国际花卉市场总贸易量的 60%,也是世界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全国农业出口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厉为民在《从荷兰看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中研究发现荷兰的都市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具有国际化、专业化、优质化和高新技术等特征,其发展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就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28]。德国的都市农业以“市民农园”和林业为主要代表,强调的是“生活”和“社会”功能。政府提供城市或周边地区的公有土地出租给市民。租赁者自行决定如何经营,如种花,种菜,栽树等,形成了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一体的经营方向,让市民享受耕种、体验田园生活以及接近大自然的乐趣。德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该国有许多工业城市,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政府在城市及周边大量植树造林,因此这些城市又有着“森林城市”之称(邢可霞等,2007)。新加坡的都市型农业是典型的高科技、高产值的都市农业。一是由国家投资开发建设现代化集约的农业科技园,通过招标的方式出租给经营人进行管理经营;二是发展农业生物科技园,主要进行新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三是依靠兴建水产养殖中心和养殖研究所发展海水养殖业,总量上基本保证自给。新加坡的园林绿化是城市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城市仿佛置身在一个美丽的花园中,其间绿地、花草随处可见,公园、街道宽敞整洁,其园林艺术水平非常之高(甘庆华,2007)。
……………
第二章 都市型农业的概念、内涵及特征
2.1 都市型农业的概念、内涵
2.1.1 概念
都市型农业一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时,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快,农业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农业的生产活动是以城市的需求为中心,集中体现了“依托城市,又服务于城市”的理念。当前的都市型农业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承载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市场化、科技化、集约化、产业化、信息化和人文化的新型农业, 是现代化农业在大城市地区的具体表现。目前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的农业都逐步确立起走都市型农业发展之路。都市型农业可以根据地域特点,不仅可以提供新鲜、优质且符合当地市民需求的农副产品,还可以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园、观光农园、绿色生态村等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农业实践,农业文化展示,农业科普教育的基地,为市民提供农作物种植及采摘、休闲观光等体验农耕乐趣的场所。
………..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们对重要的水资源不予重视。使“生命的源泉”走向干旱,使生命之花无法受到水的滋润,面临萎缩的命运。为拯救生命之花,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关爱生命的源泉。”
水——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是各生物的必需品。每天每人都要摄入大约两升的水。不单这些、人洗菜、洗衣、拖地等要水。工业排放少不了水。可见水对我们的重要性。就说我国,近年来,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中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中稠密地区的淮河也曾断流了90天。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有在消失。就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专爱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要是我们照现状继续发展,生命之花终究会枯萎。
所以,我们要一、节约用水,循环利用水,一水多用;二、农业、城市和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三、加强废水资源化与回用,四、发展节水农业,五海水淡化,六建设节水型社会。
关键词:都市型农业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26-0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居民对农业提出了多元化的服务要求。都市型现代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以城市为依托,形成服务于城市的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农业体系。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自2009年起,着力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区别于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学位,主要培养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2015年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比例将控制在1∶1。招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环节,招生质量直接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我国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由国家主导,自上而下,有着统一的标准、要求和进度。我国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高校分为中央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中央部属院校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尤其是设置研究生院的高校享受国家政策和财政的支持,在硕士招生中拥有充足的生源,具有自划线的权限,有较多自。地方院校在硕士招生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国家划定的分数线进行复试录取,生源数量和质量均处于劣势。因此,为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地方院校要切实提高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从而在高校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关乎地方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北京农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北京市属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于2008年4月获得农业推广硕士的招生权,虽然专业学位工作在学校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但经过努力和建设,已成为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其特殊性,再加上北京大都市的特殊地位,如何立足都市型农业特点,办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尤为重要。
一、北京农学院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质量的实践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高质量的生源,招生就在于吸引和挑选出高素质的学生。作为地方院校,在名气上和综合实力上较中央部属院校明显处于劣势,如何争取优质生源成为招生工作的工作难点和重点。近年来北京农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机制,通过采取以下有效措施,较好地把握招生工作的主动权。
1.以学科特色吸引优秀生源。北京农学院紧密围绕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近年来,学校承担了“973”、“863”、支撑计划、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农业行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国家项目。在都市型现代农业理论研究、作物品种研究、肉牛转基因体细胞克隆技术、中兽药和生物农药等方面在国内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尤其是近三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重点解决了一批北京乃至全国都市农业、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技术。通过加强学科建设,突出特色,以点带面,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从而吸引优秀生源。
2.以名师魅力吸引优秀生源。北京农学院现有教授90人,副教授202人。教师中受聘为“外籍院士”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创新人才7人,北京市长城学者2人,北京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5人,北京市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学术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13个,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通过名师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吸引优秀考生报考。
3.以改革培养机制吸引优秀生源。为吸引优秀生源,同时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加大校外培养基地建设,增加校外实践的时间与机会。同时保证研究生在学期间基本学习、科研和生活的需要,我校不断提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学待遇,2012年9月起将在学待遇发放标准提高到900元/月/生,我校硕士研究生在学待遇一直列于全国院校前列。
4.以规范管理制度吸引优秀生源。①拓宽宣传途径,提高生源质量和数量,作为地方院校,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主动进行多形式立体式地宣传,吸引优秀考生。应届本科毕业生对专业学位性质认识的转变是招生前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由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对这一新生事物缺乏了解,存在“比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型研究生低一等”的偏见认识,造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率偏低。例如,北京农学院第一届全日制园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不足10%。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加大了宣传力度,使应届本科毕业生明确专业学位是与学术型学位没有本质的区别,均属于同一学历层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区别仅在于培养目标不同,即专业学位教育突出与职业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北京农学院还加大了就读专业学位的优势: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一般为2年,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节省1年;由于培养更注重应用,因而就业更有针对性,成功率更高;在培养过程中,个别学生如果发现自己对学术更感兴趣,想继续深造,也可直接考博士,同样可以节省1年。通过宣传,北京农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报考率由过去不足10%到目前已超过200%。学校组织各学院积极动员本校本科毕业生报考本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召开专场动员大会,将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在校本科生;充分利用教师本身资源优势,发挥推广教授下乡服务的优势,将招生信息传递给个郊区县的人员;同时开拓京外渠道,每年组织多支小分队到京外高校招生宣传,扩大学校影响力。②充分利用网络,畅通沟通途径,提高招生工作效率,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以时间紧任务重而著称,作为地方院校,除了一志愿考生的录取外,关键是出色地完成调剂任务,调剂工作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增加了工作的艰难性,因此,北京农学院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展示自身,并通过高效工作来吸引考生。通过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及时向广大考生公布招生进程、招生规章制度、招生复试工作规定等,实现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初试成绩、复试结果、录取情况、档案到达情况等考生密切关注信息的网上查询,得到考生的好评。③遵循“按需招生、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招生程序,我校坚持公正选拔的原则,详细制定招生工作方案,成立校复试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再由各学科制定复试工作细则,成立学科复试工作小组,各复试小组中每一位成员参与评分,取平均值作为考生的复试成绩,复试过程全程录音,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各占50%加权折算成综评成绩,根据考生综评成绩在本学科中的排名确定拟录取名单,最后在拟录取考生中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导师。另外复试名单和拟录取名单要在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公示,纪委全程监督。④人性化管理,提高招生服务质量,我校招生工作一方面坚持公正选拔的原则,另一方面尽量人性化和细致化,对考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高度重视并尽快解决,从而吸引优秀的考生。复试时间尽早安排,努力争取一部分尚处犹豫状态的优秀考生;设置专人接听电话,耐心细致地回答考生的问题;复试报到流程明晰流畅;复试录取工作时间紧凑有序,复试结束后三天内公示录取结果,保障未录取考生能尽早再次调剂。
5.以建设强大的都市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吸引优秀生源。由于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更注重将理论运用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而都市型人才培养“用武之地”实践平台的建设显得特别重要。近年来,北京农学院针对这一新的农业需求现象,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和办学优势,率先开展一系列适应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硬件和软件建设。在硬件上,学校有3个北京市人才培养基地和3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5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有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大学科技园等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和成果转化基地。在软件上,学校在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尝试。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创建实施“政产学研推”教育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11个国家的17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并进行硕士的人才联合培养。学校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加强校校联合、教科联合和校企联合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和作用,先后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市农业职业技术职院签署“三院联动”协议,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有效的联动与合作机制;学校与首农农业集团、北京雷利集团、北京金六环农业园、内蒙古永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绿都林科技园有限公司等多个省市的涉农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农业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形成了校企联合的研发体系。
二、北京农学院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成效
1.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自2004年以来,学校从无到有,现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覆盖了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2个类别涉及12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从2009年的30人,到2012年的116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4%。招生规模稳步扩大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2.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录取质量不断提高。2009―2012四年录取初试成绩高出国家分数线50分以上(含)的研究生平均占15%,高于国家分数线30~49分的研究生平均占30%,高于国家分数线10~29分的研究生平均占62%。同时我校录取的考生中来自“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的毕业生逐年增多。
3.提高招生效率和师生满意度。通过招生网站,增加了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加强了与考生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招生工作效率,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复试选拔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导师组和导师在复试当中尤其是业务考核等方面的意见。坚持第一志愿优先,并兼顾选拔优秀。对于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招生质量和效率的思考
1.建议改变国家硕士招生政策文件下达方式。目前国家教育部硕士招生文件实行一年一发,常常又滞后于招生进程,不利于安排招生工作。因此建议硕士招生政策文件更宏观和更稳定,避免地方院校一直处于被动期望中,不利于招生效率的提高。
2.建议硕士招生计划下达时间提前。建议招生计划应在国家分数线下达前,最好能在考生报考前,对考生更具参考性。
3.切实加强高校自身的特色建设。高校之间招生的竞争最终都是各校综合实力的竞争,在综合实力上地方院校无法与综合性部属
院校比拟,因此地方院校需扬长避短,突出特色,不断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以特色立身,在高校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4.加强专业学位论文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学位硕士论文更强调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要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刘爱荣等认为专业学位硕
士论文应具有实、新、高的特点:“实”是指论文选题来源于企业生产、科研实际,论文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生产;“新”是指论文选题要应用学科前沿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解决都市型农业中急需解决的难题;“高”是指硕士论文的科学水平、创新水平都要达到较高的水平,科研成果能取得较高的实际价值。
专业学位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是由政府、学校、企业、社会构成的关系链上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任何变化都是受这个关系链上其他环节状况牵动。北京农学院利用其办学优势和地理优势,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看作是一次发展机遇,通过加强人才培养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仅推动了学校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而且了促进本科生教育。
参考文献:
[1]方志权,吴方卫,王王威.中国都市农业理论研究若干争议问题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8):52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