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学考试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XX年,本着对教育事业的一片痴情,不断超越自我,热心为教育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一年我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副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学校中心组教研员、学校课题组成员。在每一个岗位上,我都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对学生倾注了百般的爱心,努力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二、教研能力方面:
作为学校数学中心教研组成员,我工作认真负责,热心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教研活动。是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a类课题《“三维目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组成员;是校本教研“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的研究”的参与者。我潜心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一切教育实践操作,积极总结经验,多次撰写专业论文,课堂教案,教学案例。五月份由我执笔写下一万多字的《“三维目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结题报告,受到领导的认可,学校被评为市级“先进课题组”,我被评为“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我的课题案例评析《培养学生乐于交流数学思维的过程》被评为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另外还有两篇教学随笔在《来宾日报》上发表。
上半年受兴宾区教育局邀请“送课下乡”,到寺山乡和迁江镇上了两节数学课堂展示课;下半年承担了一节校级公开教研课,得到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此外,我热衷于听课评课活动,仅秋季学期就就听课多达42节,并用心写下多篇听课感受在me数学博客上。指导潘月慧老师参加校级“秋实杯”比赛荣获一等奖;参与指导钟晓玲老师参加市级选拔赛获得一等奖。
三、教学成绩方面:
这一年的上半年,我任教五(2)班的数学教学。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成绩进步很大,期末成绩由原来的倒数第一前进了六个名次。下半年连任六(2)班数学教学。我尽可能用我的人格魅力使学生爱学、乐学,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每一次作业中看到学生的进步。学生由喜欢我到喜欢数学课,由喜欢数学课到喜欢写数学作业。我惊喜地看到原来只考了18分的同学在我的耐心教育下,他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达到班上的中等水平。我相信,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三调总结(数学模拟考试反思)
对比三调和二调的区别,两个班的数学成绩还算稳定,整体量化较上次来说,81班稍有进步,针对于这次考试,作出如下分析
81班,数学进人数,应进36个,实进37个,正1个,还是不算满意的,拿到成绩单后,分析了同学们的情况,季坦在17题中得到了6分,其他同学大部分是11,12分,21题得了4分,其他同学多数是8,9分,从这两个题中就有了差距,和其他中上游的同学们,数学就成了弱项科目,张少含在17题和19题中都是得到了5分,相比其他同学的满分差距很大,左玉伟在17,18,21题中分别是5,5,6这几个基础题做的太差,贾培培22题得了3分,这是个中等题,得分太少,张伟静17题0分,22题5分,大题拉大了她和他人的差距,这些同学都是不应该出圈的,这些同学的总体成绩和数学成绩名次偏差太大,需要单独辅导,督查。还有一些后备力量,李谦,郝哲,段浩震。有些同学考的很好,宿嘉琪,李琛,李宏硕,更是需要加奖和鼓励的。
82班,数学进人数,应进29个,实进39个,正10个,还算良好,通过分析学生的情况,数学偏科生比较严重的是,张亚倩17题得了5分,后三个大题都是7分,这些都是偏少的,苏世奥22题0分,这个是重大失误,赵登程后四个大题分别是6,6,5,4,这个情况和他沟通后心态出现了紧张,导致思路混乱,邹浩男17题3分,22题6分,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单独谈话后,多数是时间分配不均导致的,这是战略战术上的失误,采取具体的措施因材施教,当然,能作为后备力量的有杨金怡,王倩倩,林建誉,这次考试,出乎意料的有,刘昊,邹明哲,敬海晨,以上的学生中都是需要单独督导鼓励的。
以上这些数学偏科生的共同点是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基本都是虚心踏实的孩子,在学习方法上多少都有些问题,经过这三个月的复习,还没有完全由以往的思路转变成和我的配合,有点方法糅杂,之前基本都沟通过,对数学还是比较喜欢,并没有丧失信心,下一阶段打算定时定量给偏科生学生整理出比较基础的题目,单独测验,作业单批单改,多沟通,交流,从情感这方面感化学生,愿意多对数学下功夫。对于全班,打算一周做一次反思总结,形成书面文字上交,多给些整理的时间,进度稍微慢些,改错时要求归类整理,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没有对比就没有发现。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一
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
(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
(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3.两个平面平行的主要性质:
⑴由定义知:“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⑵由定义推得:“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⑶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
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⑷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⑸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⑹经过平面外一点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
以上性质⑵、⑷、⑸、⑹在课文中虽未直接列为”性质定理“,但在解题过程中均可直接作为性质定理引用。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二
(1)棱柱: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高三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2.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知识总结
3.高二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总结
4.数学立体几何高考题答题技巧
5.高三数学立体几何专题复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系统中,小学数学教育已经完全不是以往用“应试教育”可以概括的了,现今的小学教育更偏向“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倾向于让学生自主学习。
而小学数学的考核对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对小学数学考试命题进行设计是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在命题中修饰语气
学生在小学数学考试时,首先看到的就是题目,所以说一份试卷上题目描述的好坏程度、合适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在小学数学考试中的发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出题的时候要十分重视命题的描绘。
例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的考试试题中:春天来了,正是出门春游的好时候,于是王老师带领自己班的18个学生乘车去游玩,走着走着,当他们逐渐靠近车站的时候发现了三辆车,分别如下,王老师到底要选择哪辆车比较合适?请在你认为要选的那辆车后的()中画“√”。
A.有15个座位的车() B.有20个座位的车() C.有22个座位的车()
而在小学数学一年级的试卷中就应该这样出:王老师带着18个小朋友乘车,用哪辆车比较好呢?在()画“√”。
A.有15个座位的车() B.有20个座位的车() C.有22个座位的车()
学生在做这道题的时候,首先因为亲切的语气而深入这道题的语境,然后因为是一年级的学生,表述复杂程度不能太大而导致学生看不下去,选择了语言简单有趣的题目。所以说,小学数学试卷题目的描述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认知程度、是否经常进行测验和题目的复杂程度。
二、在命题中贴近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年龄较小,对抽象思维没有过多接触,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学习很多都是抽象的,学生一开始不能理解,这对于在新课改后全面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有很大的阻碍,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考试命题设计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在考试中多联系实际,让学生轻松愉快进行考试。
例如,题目:“周末,小王和爸爸一起去逛街,爸爸给了小王6块钱,小明买了一个玩具后,还剩下1/3,请问,小王的玩具花了多少钱?”学生在做这道题目的时候首先自己就回忆起了以前和爸爸出去逛街的情境,使学生在考试中的紧张情绪有所缓解。因此在命题中使题目接近生活有利于学生水平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在考试中也能得到快乐的心情。
三、在命题中重视理解
在进行小学数学考试命题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不只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考查,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总结能力也需要进行考查。在教师命题的时候,可以通过阅读文字、识别图中的意思、分析表格等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实际运用、考查学生能否通过观察和分析把文字问题、图像问题、表格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通过解答数学问题得出答案。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来作为命题背景,真实自然、贴近生活,不仅考查了学生统计图这方面的知识,还考查了学生读图的能力。
四、在命题中全面考察
在教育体制改革下,小学数学学习和考查不再仅限于单一的课程考察,而是各个学科的综合考察。
例如,题目:在1903年纽约的一次数学报告会上,数学家科勒走上了讲台。他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在黑板上写了两个算式并演算出结果,一个算式是67个2相乘减1,另外一个算式是193707721×761838257287,两者的演算结果完全相同。
结果,观众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为什么观众会对这个结果如此在意以至于万分激动呢?那是因为数学家科勒解决数学界两百年都未能解决的难题,即67个2相乘减1的结果是不是质数,现在数学家科勒已经证明了两个算式的结果完全相同,可以推导出“67个2相乘再减1的结果不是质数,而是合数”。
为什么呢?你能用本学期学过的知识说明“()”这句话吗?本题不仅考查学生小学数学知识里的合数问题,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它不仅给学生做题平添了几分乐趣,考查了学生合数的概念,还涉及到了数学史的知识,使学生在做题中对数学的历史事件深入了解。
五、总结
在如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小学数学教育和考核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转变。在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中,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全面发展。如何通过考核检查学生是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是命题老师要思考的全新问题。
关键词:高职数学考试模式改革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教界的共识。新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在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需要建立一种宽松的开放式的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重新认识考试的意义,对考试功能重新进行定位,对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本文就高职数学课程的考试现状与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意义
(一)数学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数学与人类文明、与人类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中,一直在文化层面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或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即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即数学文化;数学不仅是一些知识,也是一种素质,即数学素质。数学训练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上,是其他训练难以替代的。数学素质是人的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着眼点、处理问题的条理性、思考问题的严密性,这些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较高的数学修养,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无论对科技工作者还是企业管理者,无论对各行业的工作人员还是政府公务员,都是十分有益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更是无处不在。各个领域中许多研究对象的数量化趋势愈发加强,数学结构的联系愈发重要,再加上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给我们一个现实的启示:每一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现代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数学素质。因此,数学教育对所有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都必不可少。
(二)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高职数学课程的设置沿袭普通高教数学课程的模式,忽略了职业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如《经济数学》课程的数学理论较深,在旅游、经贸、商务等专业中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紧密,渗透力度浅,教师的教学方法呆板,以课堂纯理论讲授为主,“满堂灌”现象普遍,况且高职学生的生源较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差,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惧怕心理,数学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有些高职院校教学计划中干脆不设置数学课,或数学课作为选修课,这对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提高极为不利。陈旧的数学考试模式能制约教学模式的改革,影响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改革数学考试模式,转变数学学习评价标准,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二、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考试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比较,现阶段高职数学课程的考试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考试功能异化
目前数学考试与其他学科一样强调考试的评价功能,其表现主要体现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强调分数的能级表现,只重分数的多少,这样只能使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考试功能的片面化必然导致教学的异化──师生教学仅为考试服务,考试就意味着课程的终结。这种考试只能部分反映出学生的数学素质,甚至只是反映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并使学生的这一方面能力片面膨胀,其他素质缺失。
(二)考试内容不合理
数学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就高职教学特点来讲,数学的应用性内容欠缺,数学理论性要求偏高,过多强调数学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遇到实际问题,不知如何用数学,教学的结果仍是以知识传播作为人才培养的途径,考试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应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仍得不到验证。
(三)考试方式单一
数学考试模式长期以来基本上是教师出各种题型的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闭卷笔试完成。理论考试多,应用测试少;标准答案试题多,不定答案的分析试题少。很多学生采取搞题海战术的方法应付,忽视了掌握数学学科的思维素质。
(四)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
高职数学的考试模式与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层次的复杂,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效果不理想,造成数学成绩不合格率在文化基础课中占领先地位。2004学年,我对所在学院招收的高职新生第一学期《高等数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了统计,结果90~100分占3.8%,80~89分占10.1%,70~79分占20.5%,60~69分占28.9%,60分以下占36.7%。学生在消极和被动中应付考试,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三、高职数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与实践
根据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数学教学要求体现“以应用为目的,重视创新,提高素质”的原则,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下,数学考试模式的改革很有必要,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考试模式作了摸索,取得一定效果。
(一)引用“一页开卷”模式
近年来,一些高校试行了“一页开卷”考试模式。该考试模式在北美一些国家较为流行,所谓“一页开卷”是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携带一张A4纸,在这张纸上写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或典型例题解法,要求只能手写不能复印,考试结束时,这张纸连同考卷一起上交,并且这张纸上所记录的内容也将被阅卷老师作为打分的一项参考。学生认为,这种考试办法,至少减轻了许多心理压力,不用再死记硬背那些数学公式(如积分、微分、导数公式等),学生在总结这张纸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总结,等于把厚厚的书读薄了。同时也承认,单靠一张纸上的东西是无论如何也应付不了考试的,尤其对数学学科来说,思维素质是最重要的。
(二)学生出试卷模式
学生惧怕考试,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对考试的畏难情绪缘于试卷的“神秘”度,正是这种对试卷的神秘度引发了心理压力。学生自己出试卷的模式完全减轻了学生的这种心理负担,激发了考试的兴趣与复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具体做法是:
(1)教师宣布学生出题的考试模式,学生的兴奋度即刻替代了考试的紧张感。
(2)每个学生必须出一份试卷,并做好标准答案交于老师。这一过程保证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功效,为了能出好卷,并提供正确答案,不得不把知识吃透。
(3)考试试卷的题目将在全班学生试卷中抽取,向学生承诺试卷的全部内容是班内学生试卷的原题,但被抽到学生的题目最多一题。
(4)考试评分30%以学生本人试卷的质量计,70%以统一试卷考试成绩计。
这种考试模式提倡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并增加了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考试结果与没采用这一模式的前一单元比,平均分提高了8.46分,合格率提高了6.7%。
(三)课程形成性考核与论文相结合模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培养学生学会认知(learningtoknow),学会做事(learningtodo),学会合作(learningtolive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tobe)”。我们在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应该且必须贯彻实施。数学教学如何应用于社会经济建设,是评价数学教学的标准,所以高职数学课程《高等数学》《经济数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即考试模式,应该与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相挂钩,以下是“30%课堂教学+70%知识应用能力”的考试模式。
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考核。把学生的听课出勤率,上课提问、回答,作业完成情况形成考核内容之一,占数学成绩的30%。
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考核。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或小于3人合作,走向企事业单位完成所学知识应用的调查报告、论文或企业生产方案论证报告,在寒假完成,上交后作独立论文答辩,以查验合作组成员参与投入度与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经济数学》课程,在课堂学会基本数学方法后,教师要求学生就如何利用极限、导数、微积分知识进行对利率问题、投资问题、经济优化问题、产品成本与利润边际问题、市场销售策划等方面的调查报告或论文,并要求必须有数据与事例分析,防止纯理论抄袭。论文的质量与答辩情况占数学成绩的70%。
这种考试模式,开始阶段学生非常赞同,因为在表面上取消了坐下来考试这一关,随着过程实施的体验,学生中会出现畏难情绪,有些学生不知如何迈开第一步,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与同学的相互交流合作下,他们逐步学会了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模式试验结果表明:11%的学生能较优秀完成,且对金融类业务已较为熟悉;56%的学生能基本通过论文答辩,已对经济数学知识基本掌握;33%的学生的论文质量与答辩情况不是很理想,其原因有对数学知识理解不够深透,知识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力的缺乏,也有12年中小学应试教育的惯性。
然而,这一模式不同程度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应用能力,有利于解决问题能力、社会调查、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由单纯考核课程的知识转变为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
四、考试模式改革引发的思考
考试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系统的方方面面,如果仅仅就考试模式本身进行改革,相关的系统原封不动,改革必然失败,所以,确立新的教学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推进考试方法的改革,完善考试制度与评价体系的关键和保证。因此,考试模式的改革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多样化的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