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就业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不太乐观,大学生灵活就业是现实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已经十几年了,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逐步增加。由于社会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和大学教育人才培养结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灵活就业将不可避免。独立学院大学生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的一部分,他们进军就业市场,灵活就业是现实的需要。
2.独立学院毕业生社会认可度不高独立学院从起步到而今的高速发展,独立学院办学仍然处在探索阶段,无论从教学质量还是管理水平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独立学院的现实情况决定一些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认可度不高,这迫使部分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需要进行灵活的就业,否则在就业中就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3.独立学院毕业生个体就业竞争力普遍较低由于独立学院的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不能深入,且学习方法不够有效,大学几年下来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和能力整体不高,毕业前独立学院大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往往缺乏自信,就业竞争力普遍较低。
4.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的定位和就业期望所致在面对就业时大学毕业生都有就业期望。就业期望是指个体对即将要踏入的工作领域,对工作领域中所提供的物质满意度和精神满意度。独立学院由于自身的独特性,独立学院大学生求学付出了高额的教育成本。许多家长和独立学院的毕业生都有一种“高成本投入,高成本回收”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另外,独立学院学生由于自身家庭背景的关系也导致他们的就业期望较高。在择业时他们对工作岗位及薪酬待遇,都有很高的要求,缺乏一种先就业再择业的理性观点。但是,当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的时候,发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追求较高的职业期望往往不现实,也很难实现,甚至处处受打击,他们不得不在就业方面更加现实和灵活。
二、如何推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灵活就业
推动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灵活就业是一个系统的复杂过程,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毕业生本人等都有所作为,并在管理和思维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灵活就业,为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打下基础。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优惠政策与大力扶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大学生的灵活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必要的时候进行扶持,不要被传统的就业思维和模式所禁锢,大胆的在就业形式上面进行创新,传统的就业工作模式和就业率统计都要进行改进,为大学生灵活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2.积极促进企业采取灵活用工制度与大学生劳动权益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灵活就业是指区别于传统的常规就业模式的多种就业形式的总和,其在劳动时间、劳动方式、劳动所得的报酬与劳动场所等方面具有弹性灵活化的特性。大学生的灵活就业需要企业采取灵活的用工制度,不过大学生的灵活就业不能侵害大学生的劳动权益,法律和制度需要保障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否则这样的灵活就业是有害的。
3.独立学院对灵活就业的支持独立学院自身对自己的所培养的大学生要深入的研究,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就业方面,学院就业主管部门要积极支持,改变传统的就业思维和模式,不要一味按照以往的就业工作模式开展和引导大学毕业就业。
4.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独立学院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说到底就是提高独立学院的办学能力和水平。独立学院需要从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巩固和开拓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加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提高所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生要积极学习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把大学生职业规划贯穿于大学几年的学习中,大学学习中要重视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毕业前要进行求职择业技能训练,有良好的就业心态。
5.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独立学院毕业生灵活就业过程中的教育引导加强独立学院毕业生灵活就业过程教育和引导,帮助毕业生走出择业误区,认识和了解新的就业模式,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独立学院大学毕业生要改变思维模式,独立学院教师和辅导员必须高度重视。一方面,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帮助毕业生灵活就业,建立完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独立学院老师和辅导员要创新就业工作模式,正确引导和推动大学毕业灵活就业。加强对毕业生的教育引导,培养其正确的择业观,教育毕业生正确面对社会偏见。
一、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立法层次,健全失业保险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失业保险的法律依据主要为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条例》只是一个行政法规,而立法层次直接决定制度的束力。由于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缺乏最高层次的立法,一方面,导致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困难。据1998年下半年的统计,全国企业拖欠保险费总额达365亿元;另一方面,导致各种挪用、挤占、截流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层出不穷。从影响失业保险基金的收支,妨碍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就业促进方面的支出。因此,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制度的实施需要立法层次的保证,这也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基础。
二、谨慎的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
(一)适用对象扩大到乡镇企业及城市的合同制农民工。目前我国失业保险主要限于城镇劳动者,而不包括乡镇劳动者和城市农民劳务者。考虑到失业保险的本质特征--普遍性,从理论上讲,所有的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就业的劳动者均应包含在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之内。失业保险的对象应包括各种劳动者。
鉴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之时,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城乡劳动力的流动,在制订失业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或修改条例时,应适当扩大失业保险的适用对象,将失业保险的适用范围扩充到乡镇企业及城市的农民劳务,应该允许在城市从事较固定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按属地原则加入失业保险。
(二)考虑大学生的失业保险问题。大学生失业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相对存在且将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它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因为这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根据规定,则刚刚毕业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又是不可能领到失业保险金、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虽然《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将未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纳入“低保”范围,但是领取“低保”程序繁杂,条件苛刻。所以有必要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有助于促进再就业,创造财富,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强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功能
如前所述,失业保险制度应该包括生活保障和促进就业两个方面。相比之下,促进就业更为重要。所谓促进就业是指通过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帮助失业者提高就业能力,创造就业机会,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失业者的就业问题。
(一)加强职业培训。中国劳动力具有绝对数量多而相对综合素质低的特点,普通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但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对失业人员进行培训,是促进就业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必须加强再就业培训针对性,提高再就业培训效果,提高再就业率。有关部门在开展培训前,必须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的相关信息,同时加强对培训对象具体情况的分析,采取个性化的培训和就业服务,在培训方式、培训课程、培训时间等方面,为失业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提高培训效果。另外,应该把失业登记部门与劳动部门、职业介绍部门合在一起,在失业人员进行失业人员登记,办理失业金申领程序的同时,进行职业介绍登记,参加劳动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再就业率。
(二)加大基金对再就业的倾斜。加强失业保险的促进再就业功能,基础便是有资金作保证。对于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比例均应显现出倾斜性,以协助失业保险的这一功能的更好发挥,体现失业保险在治理失业方面的主动性。
1、加大失业保险基金对再就业的支出比例
在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上,中国偏重单纯的生活保障,在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促进就业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不能有效为促进就业提供资金上的保证。由于中国失业保险制度没有明确规定用于职业培训项目的基金支出比例,所以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再就业上的资金就具有较大的弹性,从而对再就业支出方面难以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使再就业的实质性进展受到影响。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失业保险基金对再就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如德国政府使再就业培训经费放在各项失业投入的首位。中国的失业保险法规应扩大保险基金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费用的提取比例。在立法上把当前的不确定比例固定下来,明确规定失业保险基金中用于促进再就业和基本生活方面的法定比例,使再就业方面的支出比例具有刚性。在确保失业人员失业期间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扩大现行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积极加大促进再就业的支持力度。
1.1重功利,轻理想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决不是一句空话,它蕴涵着教师这种职业的崇高美。但是,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当然也不可能离开物质生存的环境,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部分教师倾向于以实际效益衡量一切,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现象。
1.2重利益,轻道德
有的教师缺乏敬业奉献的精神,没有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中,备课不认真,讲课开无轨电车;有的热衷于第二职业,从事与教学、科研无关的牟利活动;有的教师甚至受物质利诱,对学生不公正,为一己之利随便泄题、送人情分等等。
1.3重娱乐,轻充电
有的教师在教学上不思进取,一成不变地沿用旧的教学方法,不改革创新;有的教师把上班当作任务,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下班马上生龙活虎参与到各种社会娱乐活动中,甚至成为歌厅、麻将桌的常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师德缺失。
2就业效率现状分析
就业效率,是指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具体包括一次就业学生的多少、就业岗位的好坏(主要指专业的对口情况及薪资的体现)、就业岗位的稳定及发展情况等。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具体表现为: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普遍下降,研究生就业好于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最差;重点或名牌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好于一般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法、电子与通讯、师范等类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理工、语言、医药等类毕业生就业情况一般;而农林、艺术、财经特别是一些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最差。单就大学生就业率而言,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但这种就业持续的时间往往不会太长,相当多的人可能不得不重新再就业,也就是说,就业率高不等于就业效率高。像这种再就业多次之后,表面上看是经验多了,实际上是学杂了,所谓“广而不深”,最终从个人来讲没有一技之长,这就可能形成新的失业。长期以来,我们考核就业工作只注重毕业时的一次就业率,没考虑人材发展的持续性、就业的稳定性及人材的适应性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只重视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就业软性能力即德行修养的培养,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的效率。综上所述,由于大的就业形势严峻、教师师德滑坡使学生德行修养不良、学生专业技能较差等原因,导致了目前就业效率普遍低下的局面。面对就业困境,要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效率,就必须做到学生专业能力及德行修养一起抓。要抓好学生的德行修养,首先必须加强教师师德对学生就业效率影响的理论研究,并促成在实际操作层面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有效的实施。
3教师的师德对学生就业效率的影响
影响学生就业效率的因素较多,除了社会影响、学生的自身技能等因素外,还取决于学生本人的德行修养,而学生德行修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的劳动,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的劳动,这种劳动自始至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劳动是把自身的各种特性作为手段去影响或感染劳动对象,从而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因此,教师本身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道德因素,对学生来讲,就是一本活的最容易受到追捧和模仿的教科书,从而形成学生个体的为人立世之道,所以作为教师个体的师德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德行修养的好坏,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就业效率。
3.1良好的师德会影响学生的一次就业率
学生初次就业应聘能否成功,有的时候就是要靠学生在看似跟招聘不相干的细节中有没有让考官满意的表现,所以,在有的时候,决定学生命运的往往是一个不起眼的细节,而决定细节的恰恰是学生的素养即平日的德行修养,而学生良好的素养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教师,特别是学生自己崇拜的教师的良好德行示范的的影响。
3.2良好的师德能促进学生岗位稳定
师德之魂是师爱,老师爱学生,学生才会对世事充满爱心,以至于爱他人,爱职业,爱岗位,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3.3良好的师德能促进学生立足岗位谋发展
一个教师能在他自己的岗位上勤学习、精钻研,并不断有所成果,那么他的学生也会积极地对待人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崇拜的老师为榜样,在踏实苦干的基础上,用心工作,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最终会在岗位上得到重用,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3.4不良的师德会使学生一生求职艰难
王老师是某高职学院的体育教师,篮球打得好,很受一些学生追捧。张强对王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跟王老师学篮球,学侃侃而谈,也学只做自己爱做的事,不爱干的就撂摊子、发牢骚,沉不住气。毕业后张强和几个同学到江苏一公司就业,先分到货运部当搬运,没过三天他就跑掉了。后来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长讲:按我们公司的用人理念,新进员工先都要打磨一段时间,然后才会择其优而重用。后来,坚持干完了一个月“打磨期”的两位同学,分别被安排在财务部和市场开发部。张强看着还是很“红眼”,但积习难改,走到哪里都干不了多久,十年过去了,还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成天喋喋不休地埋怨世道对他太不厚道。
4加强师德建设的策略
教师师德好坏对涉及学生就业效率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我们的身边已有不少鲜活的实例。因此,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学生德行养成教育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事。
4.1强化高职教师乐业意识
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对职业技术院校的投入比对公办普通高等院校要高得多,2014年06月06日,国家再次做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更进一步制定了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社会鄙薄职教的观念仍根深蒂固。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破除陈腐观念,争取政府、舆论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真正的看重与支持,实实在在地提高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让他们安居乐业,心甘情愿地扎根岗位谋发展。
4.2建立基于法律准绳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制定时,大多依据的是教师崇高人格的理想期待,这种理想道德化身的期待是无坚定的法律基础和社会现实生活基础的。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和国务院等出台的行政规章,进一步细化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进而养成在法律意义上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行为的习惯。
4.3加强对教师师德状况的调控和引导
要对教师的师德进行有效的调控和引导,首先必须重视律德。律德包括自律与他律,道德的形成,首先靠他律。对教师道德建设,从他律的角度来看,就是一靠教育,二靠激励和约束。激励和约束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师德建设的外部动力。建立激励机制就是要大力表扬师德先进典型,重视正面的优秀事迹宣传,发挥好身边榜样的传、帮、带作用,并在职称评定、生活、福利等方面对先进实施倾斜。对教师道德建设,从自律的角度来看也尤为重要。师德修养,贵在自觉。以人为劳动对象的教师,其劳动特点决定了师德水准的提高,要通过个人的道德觉悟和职业良心的自律来实现。
4.4始终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
本次调查对象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2001级至2010级毕业生。针对毕业生的个人情况、在校时情况、工作发展状况以及对母校的建议等方面,共设44题。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电子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35份,回收率为67.5%,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考虑到每一年级的问卷回收数量不同带来统计结果的偏颇,故我们对毕业生样本采用分类统计的方法进行,力求全面客观。
(一)对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查研究
在是否考研的选择上,过半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2001~2003年期间的毕业生对于继续深造的热情相对较高,2008年金融危机后毕业生毕业后选择考研的人数又有所上升。大部分的金融学毕业生将发展地区选在河南省内,有近三分之一的金融毕业生就业地点选在生活条件好、发展空间大的大中型城市。部分金融学毕业生选择中西部城市,这与政府近年来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有关。在工作机构的选择上集中在国企、民营、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行政机关,说明工作的稳定性以及福利待遇的完备是毕业生考虑的首要条件。
(二)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
证书获得量最多的是英语四六级证书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专业方面的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和保险证相对较多。对于就业政策关注度,上大学之前就关注就业政策的学生仅占到5.2%,可见大学生对于就业信息、就业政策的关注度仍有待提高。获得奖学金的次数能体现学生的进取心及学习能力。近两成的毕业生获得3次以上奖学金,近一半的毕业生拿过奖学金,说明大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好。
(三)对毕业生自我认知的调查研究
对比分析得出,毕业生认为自己最欠缺的能力是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而用人单位认为最重要的能力却是工作态度,其次就是专业技能以及工作经验。大部分毕业生目前的薪酬水平较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水平已经有较大的提升,但是目前企业所能提供的薪酬距离大部分人对未来的期望仍有一定距离。
二、影响金融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本文假设大学期间的课程设置以及职业规划对就业状况有影响,将课程设置、职业规划定义为自变量,将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定义为因变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相关因素逐个分析和解释。
(一)课程设置
通过对课程设置与是否考研、就业地点、就业单位分别做单因素方差分析,课程设置对于就业意愿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在均值上两者存在一定差异。注重实验实习以及基础知识的毕业生更加倾向于考研,说明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毕业生未来是否选择直接就业有一定的影响。注重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的毕业生中相较其他毕业生有更多的人选择去大城市就业,可以看出实践能力的以及课外创新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对于未来就业地点的选择。注重毕业设计及论文的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在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等相对稳定有保障的机构工作。
(二)职业规划
通过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意愿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看出选择就业的意愿随着规划程度的减弱而减弱。通过对职业规划与政策关注度做单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较为明显。有职业规划并且基本按照规划发展的毕业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开始关注就业政策。从均值分布上可以看出这一点的显著性,考虑到样本的数量,应该更加谨慎的认为,两者间的关系强度不是很强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对职业规划与所获奖学金次数单因素分析的结果,并没有显示越是有职业规划的毕业生获得奖学金次数越多,两者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三、金融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待提高
专业类从业资格证的持有相对较少,其中较多的是证券从业资格证。此外,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比较少,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时期仍比较安逸,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对于就业压力感知力差,对就业政策也就缺乏准确的了解和认识。在金融学刚毕业大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中,经验不足,缺乏职业技能占这两项占比重比较大,说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训的不足。目前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对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企业用人标准不太了解,工作经验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二)大学生自我认知与企业需求存在差异
在对以往工作不满意的调查中,近一半的人认为与自己期望差距过大。大部分毕业生目前的薪酬水平较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水平已经有较大的提升,但与其对未来的薪酬期望仍有一定距离。以河南省为例,近年来河南省的经济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但对求职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部分金融机构对于大学培养出的金融人才持有怀疑态度,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在于文凭证书,而是更加看重高精尖的专业素养以及具有竞争力的英文水平,甚至包括精通电脑操作以及法律知识。高校的人才供给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未形成有效对接,很多职位没有合适的人才填补仍处于空缺状态。
(三)课程设置及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在影响就业的因素当中,自身素质对毕业生就业影响最大,其次是就业观念,学历层次对就业也起到一定的影响。目前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对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企业用人标准不太了解,工作经验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由此看来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就业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单因素分析的方法得出,课程设置对于就业意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职业规划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促进金融学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一)大学生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应该对于自我能力有一定的认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专业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尤其是专业方面创新意识的培养,多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而不是被动灌输。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工作多年的毕业生仍有人在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问题上感到困惑。在毕业之际做好进入社会心理准备。大多数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其对自我认识不足、工作期望过高有关。提前关注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对自己准确定位,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的减少面临就业时的困惑与不安。
(二)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在专业课的设置上应切合实际,以就业为导向将专业培养课程进行调整。当下,用人单位对于金融学毕业生的质疑,计算机、法律、数学专业毕业生与金融学毕业生造成就业压力,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重视课程设置与改革。金融学越来越倾向于融合发展,离不开数学、科学以及人文自然知识。高校应当重视对金融学人才在数学研究领域的深度培养,教学期间看重学生对于问题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注重突出能力的培养。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大数据时代的引领下,现代信息技术是金融学专业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大学生应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金融学的教育必须融入高精尖的信息化教育,加强金融学与时代背景的融合,优化金融学教育。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完善
关键词:失业;就业;理论
1西方传统就业理论
1.1就业自动均衡理论
“萨伊定律”是西方传统就业理论的基石。他提出一个根本命题: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从中又引发另一个结论,通过利息率的自行调整一切储蓄必然全部转化为投资。在这两个前提下,就可推论出:通常情况下,依照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会趋于供求均衡,趋于充分就业;供求关系对均衡的偏离是暂时的,进而暂时的失业也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它可以自动恢复到均衡状态;政府不应干预经济,即使政府要干预经济,也仅限于“鼓励生产”而已。
1.2均衡工资就业论
其核心内容是:工资由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劳动力的使用量即就业量由均衡工资所决定。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力的需求与真实工资成反方向变动,劳动力的总供给与真实工资率成正方向变化,在均衡就业量时,即充分就业量时,仍然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
1.3就业周期波动理论
由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同时也就是就业的周期性波动,因此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实际上也就是就业周期的理论。传统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①消费不足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萧条,就业不足是由于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供给的增长,也就是经济萧条、就业不足是消费不足引起的。而造成消费不足的根源,又在于国民收人分配上的不平均所造成的富人储蓄过度。所以解决萧条和失业的办法就是实行收人分配均等化政策。
②投资过度理论。该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他提出,经济运行中之所以发生周期性的萧条,是因为在投资过度的前提下,货币的供给满足不了现实经济生活对货币的需求。货币因素在促使生产结构失调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③技术创新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他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出现的周期性繁荣与衰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创新所引起的旧均衡被打破而向新均衡的过渡,社会正是在这种旧均衡被打破和新均衡形成的过程中前进的。
2近代就业理论(凯恩斯就业理论)
凯恩斯认为,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要解决失业问题,只有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才能刺激需求,扩大就业,减少失业。
为此,凯恩斯提出了一套以国家干预,扩大需求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
①赤字预算。凯恩斯极力主张政府扩大支出,增加投资,刺激投资欲。他呼吁财政政策从传统的预算平衡概念中解放出来,走向主动的、积极的赤字预算,以此刺激社会经济活动,增加国民收入。
②适度通货膨胀。他主张国家通过自己控制的中央银行系统地增发纸币,扩大信贷,压低利率。认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家预期到纯利润将增长,从而产生扩大投资的欲望;另一方面,纸币流通量的增加造成物价上涨,这不仅压低了工人的实际工资,相对地提高资本边际效率,加强了投资诱惑。
③福利措施。凯恩斯认为向富人征税以救济穷人,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因为富人的钱越多,储蓄的钱便越多;而向富人征税后储蓄会减少,以之救济穷人,用于消费,会扩大消费需求,刺激生产,从而促进就业增长。
3现代就业理论
3.1菲利普斯曲线
其基本走向为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二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凯恩斯就业理论的一种修正,揭示了通货膨胀和失业可能并存,并且还可能并存于较高的水平上。安全范围之内,在失业率、工资变动率和通胀率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点,从而在一定范围内选择社会经济可以承受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组合。而当失业一旦成为经济的主要问题时,至少在短时期采取通胀政策有利于缓解失业,或增加就业。3.2供给学派就业观点
20世纪70年代,以阿瑟•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从供给方面寻求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途径。其主要观点是:
减税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和就业的扩大化的最重要手段;政府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会使失业增加;具有提高劳动使用成本的做法都会阻碍就业的扩大。
供给学派为实现充分就业提出的政策措施为:
①大幅度、全面降低税率,通过减税刺激人们投资和工作的热情,从而扩大生产和增加就业;②实行相对有节制的货币政策,使货币的增长和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相适应,必要时还需转向某种形式的金本位制;③减少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更多地依靠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
3.3现代货币主义的就业理论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否定了凯恩斯的“非自愿失业”,提出了“市场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货币学派的政策设想主要是单一的货币政策规则,使货币供给量按固定的比例增长,从而使资本主义经济保持稳定,就业问题将在这个正常的经济环境中逐步得到解决,最终使实际失业率接近于自然失业率水平。货币学派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①完善劳动市场,消除各种人为障碍和限制,提高工人的流动性;②加强失业人员培训;③建立高效的职业介绍所,为失业者及时地获得就业信息创造条件等等。
4劳动经济学关于就业的前沿理论
4.1劳动力寻访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寻找工作的过程是一个不确定性动态过程,受到多期计量因素的影响。求职者在寻找工作时,首先是选取寻访样本,其次是样本企业数量的确定与寻访密度的安排。
4.2隐型合约理论
其基本命题有:在最优合约里工资具有刚性,不会随企业产品价格变动而变动;对于企业产品价格的任何值来说,隐性合约中的就业总量会高于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当雇主能支付失业救济金时,可得到结论:
雇主支付的工资不随企业产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雇主支付的失业救济金的水平不随企业产品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工资和失业救济金如此规定是为了使雇员就业和失业时收入的边际效用相等。
4.3工资粘性理论
即工资不随需求的变动而迅速进行调整,工资上升比较容易而下降困难。此外,劳资双方通过雇用合约调整工资,经济中所有的工资合约不是同步的,它们的签订时间是错开的,因而工资不能同时调整,而是交替地进行调整。
5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