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人文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0-0136-02
1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
自1998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之后,我国医学院校普遍对医学生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至今已走过十多年的实践历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课程设置多样化、随意化,课程量不足,实效性有待提高的问题较为突出。本文旨在结合我国医学生未来职业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通过分析借鉴国外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做法,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知识框架、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虽然教育部、卫生部对加强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提出了政策指导,但是,截至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散乱,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因此,根据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对人文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确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列入教学计划,制订相应的规范管理措施和保护政策,保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稳定性。
2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与现代医学实际相结合,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实依据。培养医学生不仅要懂得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还要有对人性的关怀,对他人的同情心等人文情怀;不仅要关注疾病,更要关注有思想感情的患者,要充满爱心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等高尚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反映,就是构建医学与相关人文社会科学高度融合的医学人文学科群课程。
第二,国际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是构建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参照依据。世界各国很早就开始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实践,探索新的医学教育模式。他们的共同做法就是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增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学医学院开始了新道路模式的尝试,分别设计了社会学理论及人的价值、医学公关学、医学法律问题等课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130多所医学院校已有100多所把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学科列为必修课。
第三,着眼于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依据。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尤其是在传统的理工农医为强势学科的院校,开始逐渐地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功能为传播价值理念,“包括共同的政治、经济态度、共同的语言和对未来前景的共同构想等”。而这些价值理念也正是作为一名未来的职业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在近年来我国医生的评价体系中,也把人文素质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如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就把人文素质等相关内容纳入到了考核中。
第四,师资队伍的搭建应该多管齐下,根据不同层次课程的需要,或是通过引进人文类专业的高层次人才,或是采取措施提高现有师资的水平,如有计划选送一批教师到文科大学进修或鼓励教师报考跨专业的文科研究生,或连续开办一些文、史、艺等专题研修讲习班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或是加强对医学专业教师的培养,通过中短期去国内综合院校的进修或国外大学的研修,增强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在专业课教师和人文课教师之间搭建一座相互沟通、学习的桥梁,形成有效的师资融合机制,
3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人类社会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带动医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从原来的纯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的模式,使整个医学面貌发生根本改观,客观上也决定着医学生人文素质结构需要日臻丰富完善。适应未来职业胜任力的要求,医学生必须充实完善人文素质结构,具体内容是:具有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素质。树立高尚的医德情操,有为医学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具有浓厚的医学人文精神。对病人施以理解、关怀和体贴,同情病人、尊重病人、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在文学、历史、哲学、法律以及音乐、美术等多方面有较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一定的人文技能。掌握与人沟通的艺术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乐于向他人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
伴随人类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中人文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医学人才的人文素养,实现人文精神内化,造就一批专业技术过硬、道德情操高尚、自我价值受到社会充分认同的复合性医学人才。由此出发,医学人文课程体系作为未实现课程整合的、内部相对独立的学科群可分为三个子系统:人文基础系统、交叉学科系统、操作技能系统。第一层面是人文基础系统,涵盖了具有普适性的课程,如文、史、哲、艺等人文基础课程。正如《意见》所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这一层面是使学生宽领域地掌握人文知识,全方位地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第二层面是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系统,主要包括: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医学社会学等课程,这部分课程对于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第三层面是操作技能系统,包括与学生实践操作、临床体验、医患沟通技巧、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医学人文技能课程。上述三个层面子系统课程群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发挥着培养医学人才综合人文素养的整体功能。
为保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建议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作为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意见,对上述三个子系统的课程群分别列出具体课程目录,纳入教学计划。并建议将第一、第三两个层面子系统课程作为选修课,每门课1学分(18学时);将第二个层面子系统课程作为必修课,每门课2学分(36学时)。同时,还应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和保护政策,以保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稳定性。也要把人文素质教育同专业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它渗透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在教学大纲中有目的地增加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从而深化这些课程的文化层次。
在国外,21世纪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在2010年的报告中称,在21世纪倡导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把培养医学生的胜任力作为塑造医生未来职业素质的目标。第三代改革,是建立在对医生应当具有的素质认识的变化基础上的。Epstein和Hundert(2002)定义的医师胜任力,共包括以下7个方面:习惯和明智地使用沟通、知识、技术性技能、临床推理、情感、价值观和反思于日常实践。《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IIME,2001),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作为对医学生的素质要求。可见,作为医学生除了应当具有专业的知识,而且还要求具有情感、价值观以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等人文素质。对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力的这些人文素质要求,正是构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依据。
在医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已有专家建议,在执行本科教育标准的前提下,确定通识教育的时间为 1 年,纯医学教育的时间为 4年。如果学制出现大的调整,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必将随之调整和改变,现在的探索也会为将来积累必要的经验。此外,医学人文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工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其中的必要的基础和重要的环节,恰当的教学方式、课堂之外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校园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等,同样是决定医学人文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开阔视野,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还要关注如何发挥隐形课程的人文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建立医学人文教育大课程的概念,将显性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推动医学人文教育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聂素滨,金祥雷,于双成发达国家医学人文学科教学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4):18
[2]阎光才20世纪大学普通教育思想回顾与评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9):7-9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041-02
作者简介:陈涛涌,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免疫调节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课程,是将医学院校的专业课程与人文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的一个范例。人文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够不断丰富其内心世界和精神力量,这样的人文素质的锻炼和积累,对于现代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将人文教育与相关医学专业教育相挂钩,是强化医科院校学生内心素质的有效方法。因此,现代医学院校在建设医学教育体系时,必须加强对人文教育课程的构建和提升,在医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必须加强对医学院校人文课程构建的研究。
一、人文教育课程的构建原则
1.突出课程设置的重点性原则
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高等医学院校的整体教育目标、该校自身的特点及优势,以及人文教育课程的功能和效用等多项指标为开展原则,并结合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发展和医学专业学生的需求来确定人文教育课程的各门主干课程。在人文教育课程的主干课程的选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人文课程的综合性、全面性以及系统性,要重点突出社会人文科学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特别是要将与医学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院校人文教育重点课程,加强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学伦理方面的认识和了解。
2.把握课程设置的渐进性原则
人文教育课程,还必须依据不同门类课程的内容、特点来进行有序设置。在制定社会人文教育学科计划时,不能简单地将人文教育课程看作一门帮助学生积累人文知识的课程,而要充分考虑到社会人文科学体系的内容在思想上的渐进性、纵深性。在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中,要根据学科内容的发展顺序以及前后联系等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课程设置。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接受程度以及在各个学习阶段的教育目标,在不同学习阶段,根据各阶段的医学专业内容来设置相应的人文教育课程。
3.把握构建人文教育体系的整体性原则
现代人文科学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过去那种单一化的学科建设模式,而要勇于打破这种学科之间的界限,增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流,在把握不同学科的内在规律和其自身的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寻找各学科在思维观点、学科内容等方面的交叉联系。此外,还要将分散在各学科之外的其它知识点进行整合,构建整体性较强的人文科学教育体系。
4.显性课程设置与内在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
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要重视外在显性的课程设置,还要注重增强人文教育内在意义和价值的挖掘与探索。人文教育涉及到人的素质教育的多方面,人的素质又包括人的情感认知、价值观、世界观、人的态度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任何单一的素质教育项目都不能代表素质教育体系的完全构成,也不能起到提高学员综合素质的最终目的。因此,医学院校在加强人文教育的显性课程改革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内在隐性教育的重要性,将人文教育充分融入到医学院校的日常教育体系之中,营造拥有良好的人文教育的校园环境和氛围,维持校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可持续传播和发展。
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
根据人文教育构建原则以及国内各高等医学院校所开设的人文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情况,可以将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的内容,即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这两部分的内容。而显性课程的设置又可以按其内容划分为小模块,即子模块,不同的子模块所承担的教学功能又各不相同。而按照突出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重点性原则来细分,要突出人文教育显性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将部分重点子模块设置成必修课,而另一部分内容则可以设置成选修课。针对不同专业的学员,在人文教育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选择上也要灵活处理。
1.人文教育显性课程设置
显性课程是相对隐性课程来说的,它是指列入正式教学计划的学科内容及活动,又称正规课程。而人文教育中的显性课程的设置比起医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来说,它还要额外考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其人文素质。要兼顾学生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实际需求和其自身的学习意愿。人文教育要以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前提,加强学生的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与医学专业相关的伦理教学,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以及专业伦理修养等目的。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放在本科阶段的第一、第二两个学期,人文基础知识课程设置也要相对靠前,并且要以必修课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人文知识的重视。而与医学专业相关的人文技能课程则应该放在本科学习阶段的第五、第六两个学期,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各种医学知识后,加深其对如何合理运用医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而医学伦理课程要最后开设,且课时不宜太多,主要是为学生走上社会医疗卫生行业提供一些医学规范的认识,便于他们今后能够提供更加健康、优质的医疗服务。
2.人文教育隐性课程设置
隐性课程则是一种非正式的教学课程,它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地获取情感经验、认识、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学习经验的教学,它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形态。它在教学情景中以内在的表现方式为主。它与显性课程教学相互配合,共同构筑完整的教学框架体系。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的隐性课程设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感受与耳濡目染来达成隐性教育的目的。开展隐性教育,主要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演讲比赛、学术讲座等形式来实现其教学目标。校园文化对提升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医学院校的学生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最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学生的交流技能、语言沟通能力的手段之一。
三、构建人文教育体系的实施建议
要保障构建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体系的顺利运行,除了要加强相关的课程设置工作之外,还要做好开展人文教育的组织保障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1.加强组织保障
要保证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必须得到有关政府部门、学校领导以及院系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而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体系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不少高等医学院校以及教育部们都增强了对人文教育的重视。高校人文教育的推进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加强对高校人文教育工作开展的组织保障,是高校人文教育切实开展以及确保人文教育教学成果的最重要保障。目前,许多高等医学院校都成立了专的人文社会科学教学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学院的各级领导,这就说明加强组织保障,对于各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现实的作用。
2.加强社会实践
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对于完善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体系的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院要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来增强其文化底蕴和价值情感,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更深刻地领会社会人文素养的丰富内涵,提高学习效率。医学院校的学生要加强社会医学临床实践,只有通过一定的调查实践,才能体验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朱健,康玉唐.合并高等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构想[J].医学与社会,2006,(06).
[关键词]行政管理学 案例教学 医学生人文素质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127-02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与其培育现状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文化素质中又以人文素质为重点。医学作为一门特殊的专门性学科,对人文素质要求更高。医学生人文素质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疾病与健康,患者的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怀。笔者在长期的医学生思想教育实践中,纵观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认为人文素质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医学教育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与培训,轻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强,知识密度大,操作能力高的学科,要求医学生在学期间掌握与运用的技能非常多。基于这一现实,医学院校与医学生往往过于强调医学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人文素质的教育与自我强化,因此也造成医学生服务意识淡薄,难以满足现代医疗服务内容、效果与服务意识的需求。在笔者的日常工作中,发现许多医学生存在着重视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轻视人文课程;文化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基本的人文知识;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必要的团队精神、利他意识等现象。
(二)医学教育方式落后,教育模式单一
当前,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预防为中心转变,这更强调了人的需求,相应的要求医学教育模式也应适时进行调整。但在现实中,笔者发现我们的医学教育方式却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仍沿袭着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缺乏互动式、引导式、启发式的教育新模式,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效果不明显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如美国、德国的人文医学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20%~25%;英国比较低,仍占10%~l5%。这突出反映了我们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在量上过少,更有甚者,一些院校为强化专业课程,而将人文课程进行压缩,减少课时,甚至对人文课程必要的实验、实践活动等进行限制,影响了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
二、《行政管理学》课程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育功能探析
(一)对树立医学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具有强化功能
医学行业作为特殊的职业,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这些应包括认识医学职业的基本要素、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必须促进、保护和强化上述医学职业的各个基本要素,从而能保证病人、专业和全社会的利益等。在案例教学中,可通过一些公共卫生与健康的案例,如SARS事件中,公共卫生守护人钟南天教授以超强的自我牺牲精神,科学而严谨的研究态度,从事医学研究,有效处置了非典型性肺炎的蔓延,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通过这些案例的讲解与教育,可使医学生对医生职业道德与价值信仰追求,培育良好的服务意识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作用。
(二)对培育医学生基本沟通技能具有强化功能
沟通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尤其是医患关系的处理上,尤为重要。据有调查表明,医患矛盾70%是由双方沟通不畅或信息传递不全造成的,这也对我们医学生沟通技能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程以案例教学为主,在教学中,追求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广泛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剖析式教学、行为扮演式教学等多形式,帮助广大医学生学习领悟基本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尤其是课程运用角色扮演方式,让医学生参与案例的讨论与思考,进行实境演练,从而培养医学生紧急事件处置及与陌生人沟通的技巧与能力。
(三)对医学生掌握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知识具有强化功能
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知识是一名医学生应掌握与了解的基本知识,也是将来做一名好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行政管理学》课程内容庞大,知识体系丰富,其中公共卫生与群体健康即为重要内容。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可将人文教育与医学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医学生对健康与卫生系统知识的感知与理解。而且本课程作为综合叉学科,教学中还穿插多学科知识,以使医学生能有效学习到哲学、伦理、法律、卫生法规等理论知识,从而强化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知识的学习,树立良好的人文素质。
三、强化《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认真开展教学课程设计,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意识
意识影响行动。人文素质意识的培养是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首要因素。任何课程的设置都应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程的目的与价值,《行政管理学》课程也不例外。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前,应认真开展教学课程的设计,特别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意识的培育。一是依据医学这一特性开展课程设计。围绕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公共卫生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专门性的案例分析与讲解,帮助医学生树立良好人文素质意识,同时培育良好的职业操守与医疗实践行为,并正确认识当前公共卫生知识与卫生政策体系。二是依据医学生生活实际来开展课程设计。医学生相对其他文科类学生,具有生活与思想的局限性,本课程应结合医学生生活实际,定位于选修课的特性来进行有差别性的教学设计。如案例教学中,通过介绍知名的医学大家先进事迹案例或生活中可见可闻的卫生行政部门处置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经过,使医学生们有效了解医学前辈及行政部门运行流程,从而培育出良好的人文素质。
(二)大力活跃教学组织,营造思辨、参与、团队精神的教育环境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人的发展。大多医学生对人文素质的培育充满着渴求,都以追求未来的“好医生”为目标,但又常常为如何提升自我人文修养而困惑。据此,笔者也认为,教育环境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影响重大。为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活跃教学组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医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提升人文素质。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好课堂灵活多样教学模式的作用,活跃氛围,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教育宗旨。笔者曾大力组织开展了无领导小组活动与角色扮演活动,如曾模拟某酒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请多位同学上台扮演政府官员的多个角色,采用会议形式讨论如何处置这一突发性公共事件。教师则发挥着组织与协调作用,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引导。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使同学们学习、掌握了人际沟通交流与讨论及问题处置的方法、策略,也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质。因此,笔者认为,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还可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如引导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以灵活的方式为医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力
医学教育的核心是为患者治病,是培养医学的实践者。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现代医学模式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因此,《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课程应与学校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体现出医学专业的特点,符合医学人才成长的规律性。为此,笔者曾对本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作为教学的“两条腿”,增大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笔者运用了发散式思维与集中式思维进行教学方法创新。这些方式使医学生们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运用中获得了良好效果。因此,笔者认为《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课程,仍可沿着如通过“以问题为基础”、“情境教学”等新方式进行授课,坚持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方法运用为中心,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各种思想、观念、感悟在交流中碰撞、汇合,进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达到人文教育“移情作用”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梁金葵.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9(3).
一、关注学生内心感受
1.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空间,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虽然他们每天大多数时问都在学校里度过,学的是同样的课程,面对的是同样的老师,但由于先天的、家庭的、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又各不相同,表现出显著的个性差异,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要注意到这一点。只有当学生想要真实的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体验、真实的生活时,才有可能写出具有个性的佳作来。要使学生发挥个性,表现自己,就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思想自由、表达自由。因此,在作文指导中,就要“因材施教”,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就不能一味的强制统一文题,统一主题,统一题材,统一体裁,统一时间上交。而只能确定目标、确定话题、明确要求,让学生自主命题,自定体裁,自选角度,自由选材,自由发挥,给学生以自由选择的空间,以便让学生写写出有个性特点的文章来。
2.作文命题要走进学生心灵
作文命题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效果。好的作文命题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冲动,使学生愿写,想写,乐写。命题时如果善于捕捉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火花,挖掘他们心灵深处的宝藏,掀起他们内心的感情波澜,就能使他们吐露自己的心声,展示自己的情感。命题原则:题目要使学生感到新颖,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题目要有刺激性,符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对其思想和情感有冲击力;要多用半命题的形式,让学生补充完整,这种题目给了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可多出话题作文,便于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擅长的体裁,较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悟。
二、关注学生内心需求
1.满足学生成功的愿望,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就感是影响一个人能否持久从事某种活动的核心因素,也是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与增强的最主要的条件。要使一个人持之以恒地去从事某种活动,其决定性的因素是必须要能够使他感到所做的努力是有成效的。否则,他们最终会放弃这一活动。青少年学生自我表现意识强,争强好胜,作文起步时的成功,哪怕是极微小的一点进步,也会对他们的作文心态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可是,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对于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我们教师永远是板着面孔教训,专挑毛病,总在纠错,并美其名曰:为了学生作文的进步。殊不知,这样做,极大的打击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越写越冷,越写越怕,越写越差,直到彻底丧失了作文的信心,应付了事。因为他们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尝不到成功的乐趣。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出发,更多的从正面去肯定学生的作文。批改作文时,要满怀热情,要尽量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点,哪怕仅有只言片语,甚至一句话,一个词,也要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只有让学生在作文中不断产生成功的体验,尝到成功的乐趣,他们才愿投入更多的热情、时间和精力,才能展现出更多的优点,取得更大的成功,保持更持久的作文兴趣。
2.为学生搭起作文的阶梯,让学生摘到成功之果
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先决条件。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很高兴的去写作,就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和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可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有成就感,让他们相信自己也能成为写作能手(如本文前面所述),以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如:编印优秀作文选或出黑板报,开展作文竞赛,开展学生写作经验交流会,聘请专家做报告,推荐发表,组织参赛等。其次要多给学生提供写作成功的机会,教师要留心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乐趣,捕捉学生关心的话题,作文时要做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理可辩。第三,讲评作文时,以讲优点为主,多表扬、多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实践证明,“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作文也是夸出来的。当然,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不止以上这些。学生只有有了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才有可能写出佳作来。
关键词:高职院校 茶艺课程 人文素养
一.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的茶的故乡。茶也是中国人精神的家园和心灵的乐土。从古至今,无数仁人志士通过对茶的自然美学形态的称赞与肯定,寄托了对山水自然的憧憬与向往。如今,饮茶已经成为一种兼具高雅与通俗的艺术,可在高雅之堂进行,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茶艺课程,一方面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另一方面是希望茶艺课程能帮助高职生修身养性,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确实,茶艺是茶文化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具有严格的规范仪式和一定的审美创造意味。就高职茶艺课程而言,其中隐含着大量的人文因子,可以有效培养高职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人生境界得到质的提升。
二.高职茶艺课程中隐含的人文因子
所谓茶艺,即茶与艺的有机融合,从广义角度而言,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办法,实现物质与精神享受的艺术;从狭义角度而言,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如何享受一杯茶的学问。在高职茶艺课程教学中,主要是基于狭义角度,引导学生如何将茶的色、香、形、味泡出来,以及引导他们懂得去享受、品尝一杯好茶。同时,高职茶艺课程还注重茶艺表演,这是一门高雅的艺术,隐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着中国人所特有的自然、恬静和清淡的人文气息。由此可见,高职茶艺课程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人文素养元素。
很明显,茶艺学习对学习者的仪容仪表、行为举止都有一定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内在气质,比如淡定从容、自然稳重,这些都是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内涵。尤其是茶艺所依赖的文化土壤,能熏陶学生的精、气、神,这些都能提高学生的人文品位,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关键是教师要将这些人文因子挖掘出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茶艺文化还具有思想性、历史性、艺术性和民俗性等一系列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使得茶艺成为一个可被感知的审美对象,呈现出特有的意象与情趣。掌握这些意象与情趣,可以事半功倍地培养高职生的人文素养。
三.高职茶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茶艺课程中隐含着大量的人文因子,需要教师用心挖掘,用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由于种种原因所限,高职茶艺课程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了。从目前来看,高职茶艺课程中存在以下一系列问题。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很多高职生将茶艺课程想得过于简单,认为茶艺课程只是泡茶、饮茶,而这些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好,他们对茶艺课程兴致缺缺,没有领略到茶艺课程的独特魅力,也没有感悟到茶艺文化的精彩之处。
2.教学过程过于强调形式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进行茶艺表演时,看起来花样百出,极富欣赏性,但是泡出来的茶却不怎么样,他们对如何泡好一壶茶知之甚少,对茶艺文化的本质特征缺乏足够了解,在表演时只注重动作的协调性,却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在表演中将茶艺文化传达给学生。
3.师资力量薄弱
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茶艺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既懂专业技术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型教师少之又少。有些教师缺乏足够的茶艺文化知识,不了解历代饮茶方式和茶具的发展历史,在教学过程中错误百出,这样的教师如何为学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又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确实,在高职茶艺课程教学中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方能使茶艺课程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
四.高职茶艺课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方法
1.在理论课教学中提高人文素养
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茶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茶中积淀着生命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激励着人们超越自我,提升民族骄傲感。中国茶艺的宗旨是“弘扬中国茶文化,振兴中国茶经济”。这个宗旨具有振奋人心的鞭策作用。所以,在高职茶艺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详细阐述茶道的哲理,使学生了解学习茶艺的重要意义,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好茶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鉴于部分学生不了解茶艺职业的发展前景,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茶艺工作是一项具备文化意涵、受人尊重的时尚职业。当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定了,人文素养培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茶艺表演中提高人文素养
茶艺表演高职茶艺课程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方面,茶艺表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审美旨在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一进入茶艺教室,每个学生都要做到仪态美和语言美。当表演茶艺的学生走上讲台时,所有学生都变得安静下来,静静地看着。洗器、投茶、冲泡、摇荡、敬茶,表演者的所有动作落落大方,礼节优雅恭让。柔美的音乐,袅袅的茶香,这些都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空灵静谧的世界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茶艺的美感,使思想境界和性格情操都得到熏陶和感染。久而久之,学生就逐渐将茶艺课程作为一种美的享受来看待,徜徉在古老文化的怀抱中提升审美情趣。
另一方面,茶艺表演能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在茶艺表演中,有很多学习内容具备很强的合作性,在一般情况下,茶艺表演需要三个人同台合作,要求主泡手、助泡手和解说员在整个过程中密切配合,不能因为某个环节出了差错而破坏整体和谐之美。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良好契机,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3.在泡茶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
众所周知,要想泡好一壶茶,不仅要有良好的泡茶技巧,还需要有上好的水质、优等的茗茶、合适的茶具、适宜的冲泡时间和良好的心境等,不管缺少哪一个环节,都无法泡出真正的好茶,也无法品出茶的真味。在泡茶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前后衔接的重要性,逐步培养起整体精神。另外,学生在泡茶过程中还要对所泡之茶进行相关解读,要用婉转亲切的语气向茗者解说茶词。为此,教师可以督促学生广泛收集茶词、茶诗、茶联等素材,用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陆羽的《茶经》等文化典籍,接受茶文化的熏陶,并在泡茶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茗者。
4.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人文素养
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可以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高职茶艺课程可以多举办一些竞赛活动,比如茶艺知识竞赛、茶艺表演竞赛、自创茶艺比赛等,为学生创设一个温馨、祥和、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整个校园飘散着浓郁的茶香味道,同时也让学生在这些比赛活动中开动脑筋,敢于创新,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积极用于实践。同时,教师要多带领学生走进茶山、茶厂、茶馆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提前感受职业氛围,领略茶艺的独特魅力,进而尽快调整身心,努力学习,发挥自我、创造自我,为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要将学生带来产茶基地、茶艺馆、茶馆等地方进行实习,引导学生严格遵守茶艺师职业要求,认真仔细地做好各项工作。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必须以整齐的发型、得体的着装、优雅的手型、姣好的面容提供服务;要以亭亭玉立的站姿和怡然自得的走姿展现精神风貌,为他人提供良好的视觉享受。这种亲身感受的过程无疑会让学生充分体味到茶艺的魅力,提高人文素质。
五.结束语
在高职茶艺课程中渗透着大量的人文因子,可以有效培养高职生的人文素质,关键是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这些人文因子挖掘出来,很明显,茶艺教学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泡茶、品茶和茶艺表演,还在于这些过程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操,这对高职生的终身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林治.中国茶道[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2]郑春英.茶艺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白仲兴.浅谈茶艺专业课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4]茶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5]潘菊素,傅琼.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5)
[6]冈仓天心.茶之书[M].张唤民,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杜,2003:2-22.
[7]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