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龙、蛇可以对说,龙是圣人精神的象征,龙能大能小,能隐能现,显则弥漫宇宙,隐则藏身于微芥。蛇的特点是静定,力量绵绵不绝,象征圣人的魄力能耐。蛇在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人们比较敬而远之的对象,是一种有灵气的动物,特别是在北方,一般很少有人打蛇:同时它也是一种耐力的象征,因为蛇扑食主要是以静制动法。原始的图腾崇拜中,中国的东夷太吴族(太吴指伏羲)我们的祖先之一就崇拜蛇类动物,伏羲传说也是人首蛇身。后来蛇的形象演化为龙!四象中,东方青龙是蛇的演化,北方玄武是龟和蛇的结合。阴阳学说中,蛇类动物象征男性,代表阳,很多早期文化遗迹中发现的彩画都有蛇的形式。

图腾崇拜是人类历史上极为古老而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中华各民族,包括早已消亡的古代民族几乎都有此经历,有些民族近、现代仍有传承,甚而至今还残迹可见。

在我国各民族中,高山族的图腾文化是十分鲜明而且传承时间最为长久的。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民间神话传说和近现代学者的调查,在高山族的9个族群中,基本都有过图腾崇拜之俗。其中居于台湾本岛最南部的排湾人的蛇图腾崇拜尤为典型。

排湾人中流传着不少关于灵蛇产卵化生排湾始祖的神话传说。同时,还相信它具有超自然的能力,能佑护排湾人,为他们排忧解难、降神消灾。

排湾人不仅不食蛇、不伤害蛇,而且还用雕绘等方法使蛇的形象留存于屋宇、祖灵柱、祭县、武器及酒杯、匙、勺、简、壶、罐等各种器物之上。因此,排湾人的蛇图腾雕刻艺术非常发达。雕绘有蛇形之物甚至被视为神器或圣物,面对或使用之时,不能有任何亵渎之行为或不恭之言语。

福建闰北最南端的樟湖是千年古镇,民风质朴豪爽,群落性文化积淀深厚,至今仍遗留许多古迹和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如蛇王庙、万寿塔、上塘庵古戏台、苍峡摩崖石刻、商周遗址等古迹。元宵迎蛇灯、七月赛蛇神、端午赛龙舟等民俗活动。樟湖崇蛇民俗活动源于明代,千百年的传承和发扬,已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体系,堪称独一无二的民俗“活化石”。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闽,东南越,蛇种。”这是说福建的闽越族是当时的东南越,图腾是蛇。如今,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仍保存着比较完整的崇蛇风俗,那里建有蛇王庙,每年都要举行赛蛇神、游蛇灯等崇蛇活动。

每年,樟湖镇游蛇灯,从正月初八到二十一,尤其在农历十七,十八,十九甚为热闹。樟湖蛇灯提在手上,扭扭曲曲,左右游动,蜿蜒而行,有时蛇灯长达半条街,真有蛇神游山林之风姿,令人目迷神昏。

到赛蛇神活动的这天,人们清早在庙前排长队,鸣锣开道,号声铳声阵阵,旗幡招展,游行队伍人手一蛇,或将蛇握于手中、或缠绕在臂上、盘绕于胸前、颈前、更有甚者与蛇亲吻,千姿百态,其情景十分惊险、动人。游蛇结束,人们把蛇放归大自然。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自主

一、活动背景

中秋文化的魅力,使中秋成为非常有凝聚力的节日。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让我们小学生在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临之际,亲自体验中秋节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将相继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系列活动之一――走进中秋”这一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活动。

二、活动方案

(一)主题

走进中秋节。

(二)目标

1.加深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源远流长,增进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情趣。

2.切实锻炼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调查访问的能力。

3.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

式,增强自信心。

(三)人员

五(1)班师生。

(四)时间

2012年9、10月份。

(五)注意事项

1.活动在指导老师或组长的带领下有序进行,注意安全。

2.调查采访时态度诚恳,注意文明礼貌,做好相应的记录。

三、活动实施

(一)准备阶段:提出主题,合理筛选,制订计划

1.预设铺垫,引入主题

3.引导思考,生成课题

3.指导研究方法和汇报方式

4.分组选定研究课题

5.制订研究计划

6.研究活动开题报告会

7.小组修改研究计划

8.总结延伸

(二)实施阶段:组内合作,实践研究,整理资料

1.小组分头行动,分工协作,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

第一组:“中秋起源”组

根据计划开展活动,同学们有的上网查阅资料,有的去图书馆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

第二组:“食在中秋”组

同学们到食品批发市场、各大超市,了解中秋节期间人们的购物情况。并拍摄月饼的照片,品尝味道。从实物到图片、文字,最后到自己亲自动手做月饼,做桂花糕,从中感受到活动的无限乐趣。

第三组:“爱在中秋”组

他们到各大商场、超市进行现场调查、采访,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和中秋节前后最受人们欢迎的中秋节饰品。同学们还学写对联、制作贴画,培养了动手能力。

第四组:“吟在中秋”组

该小组定点定时,集体查找中秋节诗词,并一一理解。资料收集后,又进行了工作的分配:制作ppt,编电子小报,在社区出黑板报等等。

2.整理归纳研究成果,准备汇报交流。

(三)展示阶段:信息交流,动手实践,展示成果

1.交流研究成果

小组代表介绍本组活动获得的成果及调查研究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出示相关资料,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同学提出感兴趣的相关问题进行询问。

(1)“中秋起源”小队收集了中秋由来相关的典故、大量图片资料等,制作手抄报,制成了ppt,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

(2)“食在中秋”小队,主要研究中秋节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即“月饼”的来历、象征意义及制作工序,并模拟操作实践。

(3)“爱在中秋”小队,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主要研究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及中秋节风俗习惯的由来,如对传统对联的制法、写法、张贴的讲究等等。活动中,同学们当场写对联,送上全组同学对大家诚挚的祝福。

(4)“吟在中秋”小队通过去图书馆,上网查阅,还有集体学习等途径,以制作电子小报、出黑板报、绘制手抄报,还有以表演诗朗诵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成果。

2.归纳总结,班级展示一星期

3.总结延伸

(1)将研究过程及成果展示的资料归类汇编成册,制成专题网页,上传到学校网站上展示,与大家共享。

(2)鼓励继续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系列活动,为下一个传统节日的研究做好准备。

四、活动评价与反思

(一)学生

这样的课真好,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使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比如:做调查时如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使用数码相机等。更让我们了解到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自己动脑筋去解决。我们特别愿意上这样的课,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陈××)

我是一个成绩在班里不是很好的学生,常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在这次活动中,我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地进行了实践活动。出色地完成了组长分配给我的调查任务,并在交流会上进行了展示,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我能行!(杨×)

(二)教师

1.以学生为主,提供开放的空间

基于学生直接经验的原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课题,选择由他们自主实践和探索,从而有兴趣地对已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对“中秋节文化”的研究活动中,学生面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了其生动活泼地发展,发展了综合的实践能力。

2.指导学生阶段活动后进行多种形式的反思

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或是自己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建议他们组内召开讨论会。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加深对自己的活动进程、进步情况及自己优缺点的认识,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本次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还提供了调查问卷供学生进行反思。

3.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提高活动层面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剪纸: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有的拿着书,看上去很有学问,还有的是,一只凤凰,在鲜艳的牡丹上站着……等。

剪纸不是用机器做的,而是通过人们发挥想象了,所剪出来的,每一个剪纸,都非常精美、漂亮。每一张、每一步,都非常仔细,非常用心,非常用功。

自从我知道了剪纸是中华传统文化时,不由自主的想剪纸了,我拿出彩纸、剪刀、铅笔,就开始做,我先拿出红色的彩纸,再用笔画了一朵花,最后用剪刀剪了起来,却没剪好,于是接着再剪,这次,有点像了。

剪纸真好玩!我喜欢剪纸。

太师三附小二年级:窦婷婷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众传媒 中华传统文化 传播 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端和母体之一,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一直是我们民族阐释和传承的文化基因。作为大众传媒中的主流媒体,我们不仅要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而且要将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作自觉行为,要有为中华崛起营造舆论氛围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当然,大众传媒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时应注意宣传策略和各种传播技巧的综合运用,现探讨之。

一、掌握宣传艺术,在高雅与通俗之间寻找出路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高雅文化的一部分,在传播中应该讲究宣传艺术,在高雅与通俗之间寻找出路。各大媒体应充分运用自己的传播优势,扬长避短,在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传播力度以及策划角度、内容选择等方面保持清醒的认识,做到雅俗共赏,切忌使用“口号式”的高调空喊及单调的说教式。在充分稳定城市受众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和发展乡镇农村的受众群体,以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在这方面做出有益尝试的如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天天向上》,在栏目里特设“学习中华传统礼仪”的小环节,由真人着古装演绎具体的礼仪、礼节,让受众在轻松愉快中获得许多礼仪知识,深受观众喜爱,同时收视率也居高不下,确为高雅与通俗的较好结合。

二、注重挖掘社会化和本土化资源

社会化和本土化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名人名作。品牌经济时代的品牌效应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在文化产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所以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都离不开精品化路径――推名人、讲故事。在中华文化诸多的种类中,特别是圣贤、思想、诗文、汉字、戏曲等文化种类中,每一种类都有一批让人高山仰止的大师级人物作支撑,可以说中华文化的辉煌与骄傲,是以他们的存在为基础的。①第二是地方文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地方政治、经济与地方性文化的发展互为促进,协同发展,逐渐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于是,纷纷挖掘本土潜在的传统文化资源,争相设立文化节活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搭台唱戏,而大众传媒在其间的传播作用功不可没。如河南省凭借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先后设立了“国际少林武术节”、“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洛阳牡丹花会”、“安阳殷商文化节”、“开封花会”、“信阳茶文化节”、“周口姓氏文化节”等等,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充分挖掘民俗资源和区域文化内涵,并逐步发展成为精彩的文化品牌。各地的大众传媒紧紧围绕以上两方面的内容,进行跟踪式,多角度、多方位的连续报道,把各地的本土化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弘扬了中华传统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三、打造更多大众传媒的精品形象,多渠道塑造视觉效应

“特色化”和“品牌化”是大众传媒赢得竞争的独家优势,也是形成市场吸引力的核心资源。在“内容为王”的媒介竞争中,栏目的特色和品牌不仅具有广泛的带动作用,更能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较好的平台。当然,树立品牌难,要保住一个成熟的品牌更难。要不断开拓创新,变换传播方式和手段,以应对受众多变的收视心理。

前两年曾风行一时的央视十套的《百家讲坛》栏目,以于丹、易中天、纪连海为首的一批学者率先敲开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由于运用了悬念化、故事化、通俗化、影像化等多种传播方式,受到观众的肯定,也使《百家讲坛》的收视率直线上升,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成为一个亮丽的明星。但近年,《百家讲坛》的传播方式、风格一直没有丝毫改变,而观众当初的新奇和兴趣也逐渐消失,最终使得大部分观众流失,这颗昔日的明星也渐渐失去了光泽。而同样著名的以中华传统戏曲为主要内容的河南卫视综艺节目《梨园春》就一直保持着品牌的地位,享有较高的收视率。因为这个节目就是根据不断扩大的受众群体变换着播出内容,由以前单一的河南地方戏曲为主,逐渐扩大到包含全国各地剧种的传播,如京剧、黄梅戏、河北梆子、越剧、评剧等都在该栏目里播出过,在全国通俗歌曲选秀节目风行的今天,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戏曲真人选秀节目,为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事实上,随着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视觉媒介的发展也越来越广泛,多渠道塑造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觉效应也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动漫、图片、影像、广告、玩偶等等都可以作为传播渠道,让现代的青年人充分领略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提升广告创意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含量

“广告创意是广告人员在对市场、产品和目标消费者进行调查分析的前提下,根据广告客户的营销目标,以广告策略为基础,对抽象的产品诉求概念予以具象而艺术的表现创造性的思维活动”②。当今社会,人们的消费内涵已经从“物质”层面升华至“精神”层面,广告创意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宣传,还必须融入文化内涵,尤其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以求从精神上打动消费者。广告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可以为广告所宣传的商品塑造一种感性形象,为其品牌增加信誉度和附加值。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态:崇尚和谐、安详、平静、家庭和睦等等。这种价值观念在生活中的表现就是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家庭美满祥和等。通过广告为产品注入这种和谐文化、家文化、福文化使得产品更具人文气息,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同时也显示出我国广告创作独特的艺术与内涵。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曾打动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就是因为它反映了人们的思乡情怀,适应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传统观念,能引起国人的认同感。所以,在广告创意中加入渊源流长、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资源,不仅可以增加广告创意的魅力,为广告主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还可以使中华传统文化借此进行长久传播。

五、挖掘政府视窗功能,加强网络传播效应

目前,网络媒介已逐渐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虽然我国的各类网站数量并不少,但大多属于商业性网站,内容多以抓人眼球、盈利为目的,宣传的作用不大。其余大部分网站属于各级政府网站,作为政府视窗,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加强和重视政府视窗的网络宣传,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充分合作,围绕一个主题,多方位、多形式、交叉互动、扩大宣传,是提高中华传统文化有效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整合资源、挖掘特色。整合资源,最重要的是整合传统媒体资源,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通过建设一个网络平台综合处理,提供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移动等多种形式的新闻产品,满足不同受众的多样化需求。作为重点新闻门户网站,以新闻为龙头,也应做好相应的基础服务性工作。比如,政府文件系统、便民查询系统、社情民意收集系统等等功能模块,这些模块是新闻门户网站的基础内容,也是吸引网民、聚集人气的重要方面,大有作为。资源捋顺之后,就要挖掘各自的特色所在。挖掘特色要立足本地,把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在宏观上全局统筹,在微观上精耕细作,挖掘内涵,拓展外延,以地方实际这条主线贯穿全部,形成独特的风格。如此网站才具有历史传承性、地域独特性,又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次,塑造品牌、做深做透,以提高新闻的传播质量来带动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网络也需要品牌效应,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更多地了解网民需求后再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要吸引网民,真正把品牌树立起来,且要做强做大,做深做透,还要在其内容上下大功夫。一方面新闻资讯必须力求及时、真实、全面,评论分析深入透彻,报道紧扣社会热点,注重多方位的专题策划,打造有血有肉、充实丰满的新闻产品;另一方面要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的反映和报道新闻事件以及各类文化信息,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加强互动,充分给网民多样化的选择权。这样不仅丰富了网站内容,而且可以活跃政府视窗网站的“死板”面孔,吸引更多的受众,从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打造一个有力的平台。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不是某一个媒体的事情,而是各地、各大传媒机构都引以为重视的事情,各媒介应充分运用自己的传播特点,扬长避短,积极探索多方位、多形式的传播途径,使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广泛地渗透到各阶层,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尽一份社会责任。

【此文为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我省大众传媒传播中原文化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二,项目号skl-2009-1044】

参考文献

①王守国,《创意决定品质,传播成就价值》,《新闻爱好者》,2007(8)下半月刊,P7

②程宇宁,《广告创意的本质特征研究》,《广告人》,2004(5):95

中华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修养;审美;阅读

现在很多初中生能够说出流利的英语,哼出日韩等外文歌曲,但如果让他们背诵一首唐诗,品鉴一曲宋词,他们便感到十分茫然。还有很多家长过于重视英语、数学等学科的教育,宁愿花大价钱让孩子上补习班,也不愿意让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等。这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丧失了人文素养,我国传统的《诗经》《论语》等已经甚少出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还能够增加他们的民族责任感,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本文从提高教师文化修养,培养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加强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阅读活动三个方

面,讨论如何使我国传统文化溢满初中语文课堂。

一、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

学生的人格形成期是在初中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是培养初中生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课程。学生在语文中的任何学习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比如,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都是为了传承我国文化。人文教育与基本的理论教育不同,后者采用“灌输法”等传统方式就能够促进学生进步,对老师的要求较低,但是前者需要老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要想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的有机结合,首先,老师需要耐心学习我国经典的传统文化,并研习与之相关的书籍;其次,老师应该增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让学生多多接触;再次,老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中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如文言文、诗词、民俗风情等,让学生接受全面、正确的文化教育;最后,老师要以身作则,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深化初中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在李白所著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我在备课的时候,大量搜集了关于李白以及王昌龄二人的生平记事,深入研究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在语文课堂中,我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进行阅读:“左迁是什么意思?”“李白为什么要将自己的愁死寄托给明月?”在学生基本掌握这首诗的情感与内容之后,大致可以判断出这首诗讲的是王昌龄被贬官之后,李白所做出的安慰之举。然后,我再告诉学生,古人以左为卑,以右为尊,所以被贬官称之为“左迁”。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我找到时下大火的电视剧――《琅琊榜》,让学生观察这些电视人物的服饰。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上衣基本是左襟在上。我告诉学生这主要是因为要表达一种尊卑观念,所以前襟方向要向右。在讲述作者将愁思寄于明月的时候,我还展示了《静夜思》一诗,让学生了解古人认为明月可以照见相隔千里之人,作者将其拟人,希望月亮能够代表自己安慰友人。在学生提问:“为什么王昌龄会被‘左迁’呢?”我也为学生讲述了王昌龄生平郁郁不得志的故事。学生在这节课堂上对我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好

奇心。

二、培养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我国传统文化正在日益流失,甚至面临失传的风险。初中生从小接触的是电脑、电子游戏等,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感到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窍不通。因此,老师可以提高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促使他们感受我国文化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出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才能够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保持持久的热情。在学完朱自清先生的《春》之后,我为学生出示了唐代白居易先生的《钱塘湖春行》、杜甫的《春望》以及宋朝朱熹的《春日》和辛弃疾的《昭君怨》,让学生品析不同朝代的诗人以及同一朝代的诗人由于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在描写春日景色的表达方式,以及这些作者的写作风格及情怀等方面的不同,提高他们对我国古代诗词的审美能力。

三、加强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阅读活动

古人云:“读天下书,行万里路。”阅读,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够促使他们主动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由于时空的限制,学生无法亲身体验所有的文化,但是,我国古人以文字的形式将其保留下来,虽然我国经历了多次战乱,已经遗失了很多优秀的资料,但是遗留下来的文化书籍依然数不胜数。因此,初中生可以通过阅读了解这些知识,感受古人的智慧,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促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树立以中华民族为荣的荣辱意识。老师在讲解一些古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这部作品的写作背景与创作动机,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还能够使其对读物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突破古文限制,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感情。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中,收录了《社

戏》《安塞锣鼓》《竹影》以及《口技》四篇文章,都与我国传统的工艺有关。因此,我利用这个单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每位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与我国任意一个传统的工艺有关的主题,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必须深入了解这些传统工艺,将其汇总,并在阅读课中展示小组成果。但是很多学生对传统工艺并不了解,于是我为他们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比如,疆绣、女书等。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疆绣虽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依然没有人愿意继承这门手艺。在研究疆绣的过程中,他们还发现现在新疆还有一种工艺是将蚕丝染色,虽然具有永不褪色的特点,但是几乎已经没有传承人了。还有的学生对我国女书,即在古代只传女不传男的书法进行了研究。学生在这种阅读活动中,除了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深切体会传承这些文化的紧迫感与责任感。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在了解到这些即将失传的工艺时,希望通过一些方式,让所有人都能够了解这些工艺,并将其继承下来。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瑰宝。因此,语文老师必须承担起传递我国传统文化这一历史重任,将我国优秀的文化以科学的方式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出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才。要想让我国传统文化溢满初中语文课堂,就必须提高老师的文化素养,感染学生,除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外,还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老师必须提高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加强民族认同感,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学习;老师要多增加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继承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