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责任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父母在对于日常生活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中,不能忽视和怠慢。特别是孩子是一个没经验盲目的群体,因此家庭教育一定要细致和全面,以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其次,父母有责任教育孩子怎么为人处世和择友,使他们能在社会交往中游刃有余,选择合适的朋友。再次,父母要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志向。无目标、无志向的人,如同行尸走肉,只是一身臭皮瓤而已,但却没有灵魂,亦无鲜活,也无生趣。拥有远大的目标,有自己的志向,即使在黑暗的天空依然能找到前行的道路,终能到达彼岸。《药言》“凡人需先立志,志不先立。一生通是虚浮,如何可以任的事?”[1]最后,父母要教育孩子遵守社会道德秩序,做一个有道德的公民。每个人都处于社会这个大圈子中,人与人之间的规则,即公民应该遵循的有形无形的约束和道德,是我们交往和顺利进行的保障。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1.父母在为人处世和择友教育的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应该担当起教育孩子的重大任务。父母对孩子教育中,父母更多的是对孩子进行日常生活、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学习方面的指导。然而在这些责任之外,父母对孩子的为人处世和择友教育严重缺失。一个人懂得为人处世之道和拥有一个良好的择友观对他今后事业成功和个人发展尤为重要。在千变万化的社会,面对诸多的诱惑,如果学生从小就不懂得如何择友,交友不慎,也不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不仅会自己的行为受影响,严重的会断送自己的未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中,极个别的家长只是在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才劝勉几句或者禁止与不良人交友,而大部分家长在为人处事之道和择友的教育中严重缺失。
2.父母对于远大目标、志向教育的缺失。记得刚会走路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对我们进行未来理想的测试,在周围放置各种食物,看孩子是选择哪种,如果选择书本将来读书必成大器。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国家栋梁,但是却很少对孩子进行目标、志向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对自己志向的确立没有清楚的认识,也会随着不同情况而变化,父母大多时候关注的只是孩子能否考上大学,对孩子的远大目标往往表现出忽视或者一听而过的现象,因此对远大目标和志向的教育也极少。
3.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道德、公民教育责任缺失。父母首要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孩子本身的道德问题却很少关注,甚至当学生出现严重的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父母感觉惊讶,有的父母责怪孩子不学好,甚至把责任归咎于他人,从来不反省自己的教育问题。人是生活在社会团体中的,遵守社会道德尤为重要,然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道德、公民教育是十分缺失的。相对于常见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做到了,但是对于孩子为人处世、择友、远大志向等教育却十分缺失。父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在家庭教育中这些必要的教育短缺,因此也会给学生本人、整个家庭、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与后果。
二、家庭教育中父母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因素
1.“父母本身所受教育观念复演”。家庭教育的实施者,即是父母,也是由孩童成长为青少年再到成年。在这个漫长的岁月里面,父母所受到的上一辈的教育本身就是落后、陈旧的。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教育方式就是棍棒和戒尺,相信“棍棒下出好人”;在教育中不是过分溺爱就是过于严格。父辈,在自身的受教中,潜移默化得到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因此,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复演出了原先自己孩提时所受的教育模式,这样一代代重复上演的教育模式,就是导致家长在教育中缺乏正确的或者不科学的教育观念难以改变的固有原因。
2.落后陈旧的教育观念占主导地位。家长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把孩子教育子女的工作当作家庭私事,把孩子成才仅仅与孩子的个人前途、家庭荣誉联系在一起,为国教子的观念不强,为社会育才的意识淡薄。[2]另外,他们的教育观念没有跟上科学、时代的步伐,没有正确的改变途径和指导,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已经固化,难以改变。
(二)家庭环境和结构等因素
1.家庭经济情况影响因素。中国现在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等还比较落后,这样的背景下导致地区差异、贫富差距等严重。家庭的经济情况直接关系到孩子受到的教育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实现程度。如果一个家庭经济不好,生活都举步维艰,父母还有多余时间和心思对孩子进行教育,还能关心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吗?父母为了家庭生活经济的改善,甚至出现大量外出务工等现象。因此,家庭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缺失与否。
2.家庭成员关系亲密程度和家庭和谐氛围。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实行的是家长制。因此,家长在整个家庭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掌握经济大权和教育子女的责任,还要保持整个家庭的和谐,使整个家庭有高度的凝聚力。家庭成员也是福祸相依、荣辱与共。亲密程度高,和谐的家庭,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并且孩子比较独立、乐观、对社会热爱、关心他人。如果家庭成员不和谐,或者父母关系不融洽、亲密程度不高,难有心思来教育子女、履行义务和职责。所以,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及家庭和谐氛围关系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和程度。
3.家庭的结构因素。家庭的结构也是关系到父母对子女进行的教育的程度和实现情况。如果一个家庭不完整或者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就很难对其子女进行教育,也就谈不上父母承担教育责任。中国是一个多人口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经济还不是完全发达,社会制度和一些保障体制还不够完善。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每一个家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结构情况,主要的如下:第一,留守儿童家庭。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情况,大量的父母外出务工,这就使得其孩子在原住地生活和学习,与父母远离。父母在外面,除了过春节等回家和孩子欢聚,平时只是靠少数的电话或者网络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这样有着时间、地域限制的条件下,父母是很难对其进行教育,很难关心到孩子学习、思想和心情等。第二,离异家庭。孩子原本生活在一个完美的家庭,得到了父母双方的呵护和关爱,孩子是快乐健康的。但是,父母双方由于诸多原因,最后离婚,使得家庭不完整,会给孩子带来许多问题和影响。父母在离婚后,有的会出现推卸承担孩子教育的责任,有的则由于重组新的家庭而无暇顾及先前的孩子等。这样情况下,孩子会产生不安全、自卑、没有温暖感,孩子的自信心也会逐渐丧失。这对于一个家庭和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第三,丧偶家庭等。有的家庭由于一些不能控制的因素,造成父母一方(父亲或者母亲)离开人世。家庭中的成员有的会暂时走不出悲痛中,有的甚至会留下阴影等。不完整的家庭,必定会导致其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和教育的不完整性。这样的情景下,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就会缺失。
(三)自身公民责任感缺失因素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也有自己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家长,由于自身的公民责任感缺失,不承担相应的公民责任,没有责任感意识,这样就会导致父母对自己子女教育责任的轻视和忽略。这样的情况下,何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
(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中其作用的三大支柱,也是教育最主要的部分。三个环节紧紧相扣,缺一不可。然而,在现实的教育中,三方面的教育常常是脱节的。尤为突出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上,十分明显。常常出现,家长不知道学校的教育情况,校方和老师不了解家庭的想法等。这样会导致,家长不能很好的配合老师在学校中的教育,学校也不能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情况因材施教,以至于耽误了很多学生。有一个案例:一个学生从小成绩好,爱干净,深受老师和同学喜欢。但是由于后来家庭变故,母亲去世,孩子渐渐变得内向,成绩大不如以前,不爱干净。老师不知道缘由,和其他学生一样讨厌他,以至于后来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个故事让人感觉心疼和遗憾,要是家庭和学校,家长和老师多沟通、走访和交流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吗?作为家庭中的长辈或者家长,是不是应该去学校向老师了解自己的孩子发展变化情况呢?所以,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脱节也是导致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责任缺失的重要因素。
三、家庭教育中父母责任缺失对策
(一)增强父母家庭教育责任意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最早的地方,家庭教育是后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因此,家庭教育尤为重要。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对于孩子本身的身心发展,智力等方面尤为重要,也对整个家庭、家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家庭未来发展。每个家长或者家庭中的教育者应该重视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重要性意识,并承担自己相应的教育责任,为孩子接受学校教育,以至于成人进入社会等做好准备,打下坚固的基础作用。
(二)改变父母家庭教育方式和观念
父母在家庭教育责任缺失的对策中,改变父母家庭教育方式和观念,是极其重要的。任何教育都离不开方法和教育观念,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因此我们要用正确的科学教育方法和观念对孩子进行教育。改变父母只追求成绩而忽视孩子德、智、体、美和劳发展观念;改变“棍棒下出人才”而应以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指导下,以情感陶冶、正面的科学教育方式;改变只关注学生的健康和生活忽视学生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等教育观念。相信父母在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观念改变后,并建立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新的观念,父母在家庭中的教育会更加和谐、美满,也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利,不至于父母教育责任缺失。
(三)强化和巩固教育中“三位一体”的作用和影响
家庭教育要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和结合,并各尽其责,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学校方面,要重视对家庭成员教育的指导和交流,这样唤起家庭的教育意识和责任,也会使得家长更好地配合校方和老师的工作,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家庭教育,不至于出现家长教育的盲目性。孩子在进入社会有形无形中受到影响,因此家庭要防范和杜绝不良行为影响孩子身心发展,并对孩子进行社会上不良行为的辨别等。这样使得学生无论是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都能快乐学习和成长。
(四)建立家长学校、家长辅导机构,供家长学习和交流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语文天生重要。”此言不虚,一定意义上,语文学科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可谓“万科之源”。身为语文教师,理应有因学科地位而带来的崇高感和荣耀感,然而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高耗低效与工具、人文的学科性质之争使得语文学科的教学境况变得十分复杂与尴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究竟应该担负起什么样的学科责任?
一、责任应该是立人
长期以来,高考指挥棒下的重智轻德的惯性困扰着学校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维度被正式提出来,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生成,更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即注重做人的培养。但这种培养不能依赖空口说教,通过学科教学是实现该培养目标的最好途径。换言之,以学科教学为依据,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立人的思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中学的诸多学科中,语文是最适宜立人的学科之一。因为语文有着最能吸引、感动乃至濡染学生的特质――文学性。文学就是人学,它的意义在于其自身孕育着的鲜活生命,而每个学生也都是鲜活的生命,当他们相遇时,中学的语文学习便变成为借助文学中生命的各种姿态和各种力量去引领学生的中学阶段的一段生命历程。语文教师的学科责任之一就在于利用学科的力量,在认识、敬重、珍爱生命的基础之上,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发掘生命的潜能,激发生命的活力,拓展生命的宽度,从而正确认识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方法、模式、技术、效率问题等,而是一种以深切的生命关怀为本质立人的教学,既把人作为教学的主体,又必须以人为教学的根本。
二、责任也应该是立言
这里所说的“立言”并非如古人所指的著书立说、创立学派,而是指通过语文的学习,能较为自如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著名教育家于漪曾说过:“我们的孩子,如果在高中学习结束后都做不到文从字顺的话,那他就不大可能学好我们的语文了。”语文学习的本质是“言语习得”,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包括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两个方面)。从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来看语文的学科性质,我们可以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语文是我们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终身学习要求人们不断地补充新知识来适应外界的变化,语文学习正是为终身学习提供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意义。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文字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具体而言就是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获得知识和语言的积累,在作文中学会作文,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基于此,新课标进一步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并提出“多读多写,日积月累”“体会、把握”等具体方法,体现了对母语教学特点正确、科学的把握。
三、责任还应该是立学
所谓立学指的是通过语文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学习语文的兴趣、习惯、方法和能力。语文教学应将立学作为基本目标,努力营造语文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积极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教师要用自己钟情的教感染学生,使之钟情于学;教师要耐心教育学生使其懂得学好语文的意义,这种心灵的教育,是化被动学为主动学的必然过程;教师要明确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明了学科的知识、学科的能力、学科的素质,学生的学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此外,培养学生读书、质疑、动笔、思考的习惯等,都显示出一名语文教师的学科职责。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 政府责任
返乡农民工是近年来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我国中西部大开发这一形势下出现的新名词。返乡农民工是指部分因家乡临近城市开发用工的需要而选择返乡或因就业没有着落,而不得不选择返乡的一批农民工。目前,随着返乡农民工数量增加,返乡农民工子女也随之不断地增多,他们义务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返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随父母返乡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二是不随父母返乡,仍留在城市里继续上学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前者。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发展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保证每个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和发展权的重要举措。因此如果返乡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将发展成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一 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1 心理落差影响学业
随返儿童多是随父母去一些沿海或经济较发达地区,从一出生或是很小就离开家乡,等逐渐适应较发达地区的生活方式时,又随父母返乡,大多不习惯家乡的生活方式,听不懂方言。因此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从而严重影响其学业。再者,该年龄段孩子大多处于心理生理发育期,心理脆弱敏感。对于同学异样的眼光,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除了要应付学业问题,还要处理全新的人际关系,导致无法专心学习,影响学业进步。
2 迁徙导致学习差距
由于农民工工作的不稳定,破坏了孩子学习的连贯性,使一些孩子学习成绩无法提高。随返子女回到家乡就学,由于教材不统一、教学进度不同等原因,很难在短期适应新环境。加之可能产生的厌学心理和心理落差,给他们成绩的提高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3失学、辍学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不能以任何理由拒收适龄儿童入学享受义务教育,但仍存在大批农民工子女失学、辍学,有政府管理上的原因,也有其自身原因。从农民工及其子女自身角度出发,由于教育是长远投资,短期内看不到成效,所以部分农民及其子女认为学习没有什么用,宁可在家里帮父母干活;另外,部分家庭不止一个孩子,难以负担所需学费。从政府管理角度出发来看,仍有许多地方政府及学校没有落实好国家的相关政策,拒收学生现象严重。
二 返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
政府责任缺失是返乡农民工子女教育困难的主要原因。受教育权是每个公民应享受的权利,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政府无疑是其中的主导力量。目前随返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存在许多问题,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难题。以下笔者将从政府责任角度探讨致使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困难的原因。
1 历史原因――二元制障碍
随返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折射的是体制性问题。我国义务教育的财政管理体制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逐步形成的,它的核心是“政府统筹,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2001年后,尽管实行了“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的新体制,但该体制仍沿袭将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割裂开来,让城乡儿童在不同的制度框架内获取不同教育资源的做法。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客观差异,城乡公共教育经费差距巨大,城乡分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造成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平等权的缺失。这必将导致返乡农民工子女失学、辍学现象的发生。
2 政府对于义务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的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始终没有突破GDP的4%。在政府对于义务教育投入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对农村的义务教育则投入更少。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实行的是“分级管理,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构成中只有8%由中央财政支出,另外92%则由各级地方财政支出,其中大部分由县级以下财政支出。在基层财政十分不足的情况下,原本随着农民工外出打工将子女教育问题转嫁给城市而减轻的教育资源压力,随着农民工的返乡再次暴露,而且更加严重。
3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虽然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先于城市,但在现行体制下,农村的义务教育却远不如城市。中央对于地义务教育投入中,城市相对于农村占了较大比例。据统计数字显示,2002年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城市的占77%;而占总人口数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这种教育资源分配的现象将会导致教育的“马太效应”,政府的“偏好”导致有限教育资源的结构性失衡,大大降低了农民工子女的接受完整义务教育的可能。
三 解决返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建议
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上,政府的责任尤为重要。我国从1986年开始推行的义务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关于其属性、公平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民工随返子女义务教育上,政府应该负起应有的责任。
1 明确政府责任,加大资金投入
中央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的主导,应明确责任,正确认识义务教育,加大对于义务教育资金总量的投入,积极努力实现“全民教育”、“学习型社会”。现有模式下,义务教育的经费大头由县级政府承担,中头由省级政府承担,小头由中央政府承担。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各级政府谋求利益最大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如果中央政府能够承担大部分教育经费,则可避免各级政府相互推脱责任的问题,使得农村以及西部一些落后的地方能够有足够的教育投入资金。
2 均衡城乡发展,完善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一直以来,各地政府都普遍存在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的现象。而农村作为义务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正是义务教育最应该加大重视的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各区域人口的变化,结合各区域经济的现状,对教育资源重新配置,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同时,兼顾统筹沿海和中西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加大对于中西部以及农村的教育投入。
3 引导建立义务教育法律强制性观念
对于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读书无用”的想法普遍存在,导致了很多农民工子女的失学、辍学。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政府必须先从观念的源头上努力,通过宣传义务教育的法律强制性,让农民工了解剥夺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这样一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震慑的作用,使农民工不敢让孩子辍学。
返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是普及义务教育工作上出现的新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有效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成长发展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的繁荣稳定,而且更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当前返乡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义务教育政府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力量。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家庭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也生入人心。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要求也更为迫切。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最好的教育而不至于落在起跑线上,这个也是早期教育受到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这也是新时期新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要求。
随着政府对早期教育关注程度的提高以及教育资金的投入,学前教育来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这不仅仅是对学校老师的挑战同时也是对家庭教育的挑战。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这是在我见习的期间看到的,去年冬天我在一所公立幼儿园见习,我所在的班级是大四班,有一天早上我发现有两个孩子在争吵甚至还动手打人,我上前了解情况,原来是明明想借圆圆的玩具,明明不肯,圆圆就动手抢了他的玩具,所以两人就了打起来。
我和带班老师钟老师聊到这一现象时深有感触: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深受老人的宠爱,有些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老一辈的人幼儿教育论文,这种现象使孩子身上或多或少的带着一丝骄纵和自私。爸爸妈妈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有什么好吃的也让着孩子,仅孩子吃,孩子根本不懂的什么叫做分享。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筱筱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忙与做生意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她。筱筱和外婆住在一起,外公早已去世,而外婆自己开了一个小店,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筱筱,筱筱没天都一个人呆在家里,没有人和她说话,陪伴她的就只有一个玩具娃娃。。在学校筱筱也不爱说话,和小朋友们的关系也很差,从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总是独来独往。
我想这和家庭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家长甚至存在着这样的教育误区: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老师的事,教不好就是老师的责任。
熟不知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父母必不可少的一种永恒的责任与义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家庭是幼儿进入社会的桥梁,是儿童进入社会的起点中国。父母的爱好、言行、行为习惯对幼儿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样家长的期望,,教育态度对幼儿的行为,性格的养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改善家庭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家庭教育的改善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改善家庭教育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校方面
1、家园合作。促进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纠正家长的教育误区,形成正确的、科学的教育观,如请家长来园参观了解幼儿的这一天的学习生活,在园表现,让家长观看幼儿在学校的游戏、活动,了解幼儿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2、举办亲子游戏促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
二、家庭方面
1、尊重幼儿。幼儿是有意识的、有思想的,独立、单一的个体,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更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应该得到尊重。父母应重视对现有阶段的教育,即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注重智力的发展。以幼儿的兴趣为第一导向,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父母通过仔细观察幼儿潜在的天赋信号就能发现幼儿的天赋,并进行开发使其得到发展。
2、提升父母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不少父母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差,就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把自己作为父母的职责仅仅等同于“保姆”的看附义务,只负责幼儿的衣食起居。而不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也是接触孩子最多的人。
3、理智地对待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父母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想妥善的处理并解决这些问题幼儿教育论文,就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譬如:当父母心情不好,有事在忙或对幼儿提出的问题难以启齿时父母往往会说:去去去小孩子家的问那么多干嘛或者是没看见我在忙吗等等,诸如此类的回答只会挫伤幼儿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再比如当父母对幼儿提出的问题难以做出回答时父母往往会做出模棱两可或者错误的回答,这不仅仅使幼儿失去一个观察事物的好机会也可能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认知,在这个时候父母可以直接说出妈妈不会,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查查书本或者电脑,不仅仅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还可以促进父母与幼儿之间的感情,这又有什么不可为的呢。
4、让孩子学会爱。在当今社会,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故而孩子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等学许许多多亲人得爱,幼儿无时无刻不被爱所包围,可是他们却不懂得用爱来回报他人,认为爱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并不会感到珍惜,这是十分可悲的事。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用故事,儿歌等一些幼儿喜欢的形式或言传身教的方法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们形成真、善、美的概念,培养幼儿的美好情操。
幼儿时期的孩子,成长更多的是一种健康心智的发展,所以家庭教育一定得使用正确得当的方法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能激发幼儿的兴趣的环境
09学前
39号
陈凤英
城关中学 李忠杰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作为新教师代表上台发言,心中感到无比激动。学校为我们新教师创造了一个发展的平台,选派优秀教师指导我们的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这对于我们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学习成长的机会。在此,我谨代表全体新教师向学校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以后工作中对我们进行悉心指导、耐心帮助的老教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在业务水平、教学经验、班级管理等方面,我深知与老教师之间的差距。为了尽快达到科学、严谨、生动、新颖的教风,我们需要在老教师的带领下,尽快成熟,尽快完善。
因此,我代表新教师保证:
第一,树榜样,立旗帜。老教师们就是我们新教师的榜样,就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我们要向他们学习精湛的业务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有效的班级管理。通过不断地听老教师们上课,请老教师们来自己的课堂听课,听取他们对课堂的意见和看法,努力向他们靠拢。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定会勤学多问,边学习、边反思、边总结,尽快胜任教师这份职业,尽快蜕变成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第二,低姿态,高要求。我们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一定要端正态度,不能用新教师的身份来包容自己的懒惰,我们要坚持多听课,多备课,多开课,听课要范围广,备课要多角度,开课要有反馈。我们要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尽快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第三,多学习,多参与。钻研教材,学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钻研学生,懂得学生心理,感情思想,成为学生爱戴老师;钻研课堂,讲究课堂艺术,班级氛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我们要积极进行课题的申报与研究,主动撰写教育论文、教学心得体会,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尽快适应城中,尽快融入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