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语文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德育渗透 教学对策

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高中生素质教育体现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说明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承担着德育教育的重任。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合理有效的利用好课程教学,以教书育人为基本出发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德智全面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不单单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意义

当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更有其不可估量的深远性意义。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块璞玉,这时是可雕塑的。而作为高中生,虽然已经告别了单纯懵懂的年龄,但是其心志还没有成熟,还是处于孩童时代,这也是他们人生中世界观及人生观形成期,这时候他们心里的判定是非曲直的能力还是薄弱的。而我们要抓住学生的这个时间,抓住教育的机会,对其进行适时的引导,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桩基。与此同时,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对语文学科结构的完善、语文学科地位的重塑、大语文观的形成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学校教育肩负着青少年德育教育的使命,而语文教师则是这一使命的直接实行者,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还需要广泛的阅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做好学生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德育工作的稳步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问题

1.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

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缺点及错误不能有丝毫的放松,我们不能因其事情小,或者在心里认知上认为他们还是孩子,就懈怠姑息。因此,我们教学过程中,要高度意识到这一点,不但教学质量没有达到要求,还会因此影响到学生的品读修养。

2.教师不能做到自身要求严格

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而榜样的效应是不能预估的,我们在授课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直接传达给学生,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发展。如果做为一名师长我们不爱岗、不敬业,上课迟到或者是缺课;不重视学生的内心发展趋向,上课接听电话,语言粗俗;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没有得当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等,那新课改要求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又体现在何处呢,我们也就不难看出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了。

3.教学组织方法不当

在语文教学课堂上,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育教学法。不但是我们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途径。如果一旦出现所用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实际情况,就很难将学生的内心活动与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应利用课堂组织的各个环节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方法与艺术性探索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我们在教学中要主次分明,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因此德育教育在渗透中要讲究艺术性和操作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进行德育渗透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征。现在的学生在正确对待人生和刻苦自律、热爱劳动、服务集体、勇于奉献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他们看问题往往偏重于表面而忽略了本质。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例如,讲读课文,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从而深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在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受到思想教育,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在讲解《师说》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反复理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让学生理解教师的含义,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中师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思想基础。这就是语文德育与智育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说明语文学科的德育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进行,要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远远超出了课文语言文字本身。

2.用课外阅读教学实施德育教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意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学生收到实效。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3.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

高中语文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更新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087-01

1.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

1.1 语文与高考的交易博取功名的敲门砖。很多人都把语文教育的失败以及种种积弊归罪于高考指挥棒,这是不公正的,至少是不准确的。现行高考提高了语文的地位,刺激了社会对语文的需求。有学生歌谣为证:学好语数外,考文考理都不败。而以往社会流传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语文地位的提高可见一斑。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现行高考制度实现了语文的价值,而并非致使语文异化的根源。在教学中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就是用测试的方法来替代教学,用各种各样的测试题来替代课文赏析与领悟,课文被废置一旁,或者在一些拙劣的设计者手下被切割成零乱的碎块。结果使人们认识事物的正常程序和流程被割断、破坏了,留在学生头脑里的只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片断。这种教学模式偏重于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教学过程重视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这种模式所暴露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课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利益旋涡中的高中语文教育,千疮百孔,沦落为一块博取功名的敲门砖

1.2 语文与生活的隔绝失却活水的涸辙之鳍。现在的语文教育严重脱离生活现实,教材滞后,教法机械,语言苍白,思维狭隘,这些问题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是语文共性语言泛滥,而个性语言缺失。语文教学服务于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是通过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的,因为"共性寓于个性"是一条具有普遍性的规律。然而,多年来,我们总是过多地强调共性,却对语文丰富的个性弃而不顾。对语文共性的偏执,导致语文的课堂形式日益成为一种程式,这种程式阻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致语文的空间日趋狭小,沦落为声嘶力竭的娇情或表演。

2.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2.1 在新课程内容的教学下,变革教材逐步建立科学的教学方案。在整个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重要工具之一,教材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尽管在高中语文教材上不断反复的进行着相应的修订,但仍然存在相应的不足和缺陷。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应的变革去更一步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

2.1.1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常教材仅为一种形式作为全国使用而这样就不能更全面的顾及到不同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差异等条件,所以要根据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进行相应的变革适应当地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2.1.2 针对高中生学习阶段来讲,在教材内容上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全方位的涉及各种学科开拓学生视野。如在高中语文课本上可以涉及科研类、军事类等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学领域上。

2.1.3 在教学排版上和教学目标上要明确先后顺序,从简到难、从浅入深的教学方法上实行科学、深入的教学,培养学生自身兴趣的提高。与此同时,在教学目标上进行相应的强化训练,对不同的作品的题材、写作格式、写作手法等方面都要不断的穿插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上有一个有机的结合和调整。

2.2 改革教学观念,强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新的教学形势下,要不断的进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教学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使二者相互结合以便能更好的适应时展趋势。由于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交流性的工具。所以在新的课程下更要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使学生在教学和实践中不断去追求一种人文能力的提升。

一方面而言,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要不断通过关注人类、关注自然、不断去理解和尊重多重文化的发展趋势,以便能更好的彰显人文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不断去探索语文学科、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使学生能更好的运用语言工具不断的去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以及文学热情、审美情趣逐步建立科学价值体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面对考核制度上进行相应的改革。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都面临着升学的重要原因,所以往往在教学上存在只是重视学生卷面分,忽视学生自身内在潜力的发挥,这种严重的应试教学不仅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教学本质,又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综合性发展。针对这种现状,必须进行改革。主要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核心。再有在相应的大学中,设置更多空间给那些语文天赋的学生,步入理想的殿堂,更好的开拓学生潜力。

高中语文教学范文第3篇

学生通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语言文化素养。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和情感传递的重要工具,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社会实践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在语文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审美能力和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在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

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顺应时代需要,调整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高中语文课程应当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为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语文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高中语文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提升,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塑造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明的美好品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语文审美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学科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教育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高中语文教育还应当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学习基本能力和语言交际行为规范的同时,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思想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发展他们的探究应用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三、倡导自主与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意识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呆板方式,单纯的死记硬背和盲目的机械训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高中语文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找寻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从而自主学习。除了自我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应当积极倡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互动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分享,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四、在新课程建设中,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与学生一起成长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展开者,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高中语文教师在熟悉课本内容,精心钻研教学的基础上,还要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和实际教学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当立足高中语文学科特征,根据自身条件,发挥特长优势,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教育教学方式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并联系学生实际,在实践中调整课程结构,实现人文性、工具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个性教学,不断在语文教学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课程教育应当以和科学教育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为新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培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晓.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议———中学语文高层论坛暨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第29届年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6,(02).

[2]兰瑞平.过于标高遥不可及———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几点意见[J].语文教学之友,2006,(01).

高中语文教学范文第4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这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必要途径。教师通过科学的设计问题,并且把握时机向学生提问,能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教学下,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夯实语文基础,促进学生与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问需坚持的原则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①实用性原则。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需要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师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的语文知识掌握的情况。因此,在提问中,教师需要坚持实用性的原则。②与学生学习能力匹配性原则。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坚持与学生学习能力匹配的原则。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语文学习能力不同,进而对于知识的理解速度和理解程度也不同。针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度也应该低,如果提问的难度过大,将导致这类学生无法回答出问题,也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对学生的长远学习非常不利。而针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度也应该较大,以扩展这类学生的思维,实现语文学习上更大的突破。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科学的提问,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使学生高质量的完成高中语文课堂学习任务,具体的提问策略包括问题的设计策略、提问的时机策略以及问题的总结策略等。具体分析如下:

1.问题的设计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提问之前,需要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设计,而这也是提高提问效果的重要保证。在问题的设计方面,教师主要应结合本堂课实际的教学内容,从中提炼出相应的知识点,根据相应的知识点进行问题的设计,而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回答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的过程,教师通过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能够提高提问的效果,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提问下,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实现学生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此外,教师在设计语文问题的时候,还应该设计多个趣味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语文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最佳的语文学习效果。

2.提问的时机策略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的把握提问的时机,如果时机把握不好,将无法将提问的最大效能发挥出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而在把握提问时机方面,教师需要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①教师在讲述完一个知识点之后,应给予学生3分钟左右的时间理解和消化,然后提出与此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采取这种提问时机的依据就是在学生理解完知识点之后再思考相应的问题,其思考的效率会更高,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②在本堂课的所有知识点都讲完之后,教师还应该提出一个系统化的问题,就是将本堂课所讲述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快速的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当中,以实现最佳的解决效果,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3.问题的总结策略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还需要对问题进行总结,而问题总结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学生了解自己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对问题进行总结,主要包括学生回答的问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正确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存在着哪些不足,日后需要怎样的改正等等。教师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问题的总结,能够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教学和科学指导下,能够快速的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的不断进步。

高中语文教学范文第5篇

高中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增长知识、“三观”成熟的重要时期,随着身心的急剧变化和发展,高中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缺乏责任心、厌倦学习生活、环境适应能力差和自我意识过强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信心,还不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能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创造良好的教育坏境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关心理解学生,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感受这个内心世界,并用学生的内在参照标准去感知他们看到的外在世界,还要能传达出学生的感受[1]。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在精神上给予学生鼓励,像朋友一样与学生相处,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的气息。其次,精心备课,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如在学清照的《声声慢》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领略词人的孤单与凄清、沉痛与心酸、忧郁与愁闷,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升华和熏陶,感受词中的凄凉美,进入艺术境界中。最后,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统筹兼顾,明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材施教,照顾每个学生的学习速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快乐教学,以快乐的情绪感染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深入挖掘语文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美的名作,其审美价值、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是无可比拟的。教师对语文教材进行不同角度的教学,对学生责任心、意志力、耐挫力以及健康人格的培养有恰到好处的作用。如教学古代文学,教师可以从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一是以作家生平为例,让学生正视挫折的客观存在;二是从作品内容入手,培养学生挫折承受力;三是从儒、道、佛思想入手,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2]。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探索文章中作者寄予的理想抱负,结合自身实际,形成对文章的独特看法。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作品的优美语言和深远立意进行揣摩和赏析,带领学生融入到文章中体会作者美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注重师生之间的心灵对话

语文心理健康教学强调的是一个“心”字,师生之间以“心”为媒,双向互动,进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师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依赖于三个技巧:一是倾听,说的前提是听,通过听,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二是表达,表达的内容、形式、语气和神情都需要注意,教学过程也往往借助师生双方表达来实现;三是应对,有问必有答,根据学生的提问,教师要灵活的调整自我的表达内容和形式,巧妙的应对是成功对话的重要保障。正如克林伯格所说“教学本来就是形形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3]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文章、学生和教师这三者之间的心灵交流,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三者在心灵和情感上有所共鸣,让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借助作文评语和评分,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实现与学生心贴心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教学,营造轻松的对话环境,精心设计问题,安排小组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下进行交流。

四、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机制仍然以书面考试为主,这种传统的评价机制存在过分注重量化、标准单一、评价过程机械模式化、缺乏真实性和透明度等弊端,因此,寻求适应新课标的与时俱进的教学评价机制刻不容缓。完善教学评价机制,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不能单纯地把学习的最终目标看作考出好成绩,要注重以人为本,兼顾学生的心理状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完成“权威”向“非权威”、“导师”向“学友”、“园丁”向“导游”的转变。最后,积极采用激励的评价机制,赏识教育魅力无边。但是,教师要对客观事实作出公正的评判,坚持正确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向导。如何通过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不管是评价语、课后作业还是书面考试,都需要好好探索。

结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灵方面的教育有很多的切入点,关键是老师如何去抓这个点,把握好与学生心灵之间的度。高中语文的课堂不仅是老师教学生学的一个平台,也是学生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教师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把握好一定的尺度,积极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注释:

[1]魏影.让健康的心灵伴随语文课堂成长[J].文教资料.2011,(07).

[2]陈金花.论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挫折教育[J].教育艺术.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