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英语精读课堂论文

英语精读课堂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英语精读课堂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英语精读课堂论文

英语精读课堂论文范文第1篇

主要分析了医学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从实证的角度讲述了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实践情况,因此各高校应该从实际出发,继续优化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满足学生的未来职业需求。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75

1引言

随着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医学科研人员能与国际同行无障碍进行学术交流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可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仍采用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还会造成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情况,因此医学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我校之前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一直以公共英语精读课为主,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但是收效甚微。课程改革前,我校研究生培养计划中,研究生英语课程为一个学期,总学时为90学时,60学时用于精读,30学时用于听说。

2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情况

首先,我们对本校15级研究生进行了关于英语学习状况及需求分析的问卷调查,发放180份问卷,回收153份。结果显示7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较低;认为英语学习由难到易的排列顺序是说、听、译、写、读;从专业角度对医学研究生的重要性排列顺序为读、译、说、听,86%的人认为将英文材料翻译成中文的能力最重要;对于研究生阶段的英语课程学习应该以医学英语为主还是公共英语为主,有67%的人主张应该以医学英语为主,19%认为应该两者兼顾,14%认为应该以公共英语为主。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对研究生英语课程进行调整,随机选取辽宁医学院2015级两个大班共120名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组成对照班和实验班。对于对照班的同学,仍然进行一学期的传统公共英语教学(60学时精读+30学时听说),对于对照班,进行新设置的英语教学课程模式的实践(20学时精读+10学时医学英语词汇+30学时医学英语翻译与写作+30学时听说)。

2.1教学内容

对照班的英语教学除了传统的精读和听说训练外,还增加了医学英语相关内容。对于医学英语词汇的讲授主要是从医学英语词根词缀讲起,通过了解构词方法和词根词缀的含义记忆医学单词。对于翻译与写作部分讲授的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医学研究型英语论文包含的9大部分,英文摘要、医学文献综述、临床报告、病理报告的写法以及医学专业英语术语的翻译。

2.2教学方式

新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以微课和翻转课堂为全新载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学能力。课前,首先由教师创建关于教学内容的视频或者介绍网上相关的医学英语教学视频,学生通过看视频中的讲解,自行学习知识点。在课上,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及讲解,教师来检查课前视频中的内容以及布置的作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对他们提出的疑问进行解惑,老师主要采用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使学生通过实践能够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2.3教材

除了之前的研究生英语精读和视听说教材继续使用之外,对于医学英语翻译与写作部分,采用了李传英和潘承礼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英语写作与翻译》这本书。这本书系统的介绍了医学论文英语写作的基础,包括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写作要求和技巧、医学英语应用文的语言特点和常用句型,并提供了大量汉英对照实例分析,同时各章节编有相应的练习,便于学生全面了解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的特点。

2.4教学评价

以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做到评价方式多样,内容全面。考核和评价具体包括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平时的翻译与写作书面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

3结语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实践之后,课程设置改革后的实验班英语成绩比传统公外英语教学的对照班有明显的提升。学生一致认为,经过医学英语知识的学习,他们大体掌握了医学英语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医学论文英语摘要,对自己的专业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的自信,部分同学还在期刊上发表了医学研究论文。由此可见,传统的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摸索总结,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找出最适合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的模式。

参考文献

英语精读课堂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 本文从我院英语专业精读课的现状出发,探析了影响精读教学质量的因素,并寻求改变现状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引言

近两年来,我院外语系学生专四通过率下降。此外,从近三年每学期的期中测评上看,学生对精读课教师的评价集中在:重点难点不突出,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教师则抱怨学生基础越来越差,不配合,学习自主性和兴趣低。精读课教师和学生互不满意的这种情况,相信在每个学校多多少少都存在。众所周知,大一、大二是专业技能打基础的阶段,低年级精读课有四大任务:(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独立分析思考能力;(2)培养逻辑思维能力;(3)扩大词汇;(4)增加文化背景知识。[1]

因此,如何提高英语专业精读教学的效果,解决上述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下面,笔者就从影响教学质量的三大因素着手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

笔者发现,本系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传统英语教学法,以讲授语言传授语法文化知识为主。语言点、词汇句法语法的讲解占了课堂大部分时间。课堂交际有限,其中又大多围绕词义、句意、语法知识来进行。虽然传统教学法在帮助学生打基础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的弊端也较明显:长期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填鸭式”的讲授方法,会造成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2]

因此,要改进精读教学质量,首先要改传统教学法为交互式教学法。该教学法最明显的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即重视学生在知识上、情感上、智力上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主题教学法,并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和听力训练。[3]“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法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三大基本原则,一是重在培养大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二是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重在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课堂教学的设计重在满足大学生的要求,以大学生的参与为衡量标准。[4]诚然,该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又需要另外两大因素:转变观念的教师和学生。

三、教师转变观念

在这里,教师要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督促者、组织者、鼓励者、建议者和评估者。[5]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已具备和欠缺的知识、不同的需求、个性的差异、不同的基础,然后进行分层次教学。比如课堂提问方面,根据Herbert(1978)按对阅读理解深浅层次的不同要求对提问的分类:字面层次类(literal level)、解释层次类(interpretive level)和应用层次类(applied level),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提问,这样既能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或理解程度,又能照顾不同学生的心理,让每个学生都有受关注的感觉。

其次,内容安排上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现实性、生活性、时代性,以引起学生共鸣、有话可说为目标。比如在讲《现代大学英语精读4》Unit 14 “How Do We Deal with the Drug Problem?”一文时,在导入部分,笔者结合满文军吸毒入狱的新闻,先让学生看了一个吸毒版的MV《懂你》,然后就此问学生吸毒的原因、常见的种类、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等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自然地过渡到课文中作者对禁毒措施的观点。

最后,教师要善于提供机会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比如设置课前Free Talk、辩论等课堂活动,充分利用师生合作交往模式和学生与学生协作交往模式,如此既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为学生运用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提供一个平台。以Free Talk为例,在实施时,为了让学生加以重视之,笔者不仅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内容要充实,逻辑要清晰,回答问题时候要表述清晰,互动充分等),还及时鼓励引导学生发言提问,避免冷场的局面出现。这样,严格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养成好习惯,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达到更好地交际和锻炼口语的效果。

当然,要实现这一点,精读老师要具备宽广的知识面、流利的口语,还要注意及时调整教学节奏;教学策略上则要超越纯语法型的讲解,言简意赅,由点到面,由外到内,深挖课文。

四、学生转变观念

现在英语开课的时间越来越早,但在经历小学、初中、高中十几年的学习后,大多数人却属于“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一族。这和我们的考试指挥棒和考试制度不无关系。现在对英语的听说在初高中里普遍缺少足够的重视。在中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学生在升入初高中后,面对的是教师语法词汇知识的讲解,阅读和完型填空的机械操练,临近考试时则采用题海战术。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认知图式:英语的学习,听说交际不实用,在得高分上远不如对词汇和语法的投资见效。而在依然还以教材为主要阵地的背景下,课文的学习被学生当作最重要的任务。[6]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在讲,在提问,学生大多低头看书,以沉默不语为应答。这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百害而无一利。可见,学生急需改变观念和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

1.重视英语听说能力。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把教师的引导当成是锻炼机会,才会有参与意识。从另一角度来说,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提高了,才会更有底气和信心在课堂上发言,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气氛沉闷的局面。

2.提高自学意识。只有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主动获取,只有认真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学生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师,才能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有实现的根基,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最终在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英语五项技能。

3.提高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要意识到由于自身基础、理解能力、生活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会有不同,所以需要交流,也需要利用这样的机会自我营造锻炼口语的氛围。此外,为了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尤其是小组活动,也需要合作,而且这也为日后职场中的teamwork(团队合作)打下基础。

有了上述观念,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改变消极的课堂应对行为,变得更加注意听讲,积极配合教师,充分发挥学习主体这一角色的作用,活跃课堂气氛,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精读课要改变现状不是朝夕之事。教师只有积极采用新的交互式教学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师生都改变观念,努力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参与配合意识,精读课的教学才会有转机。

参考文献

[1]李莉文.试谈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精读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45-47.

[2]徐艳甲.论大学英语精读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5),Vol.28:138.

[3]朱丽骏.新型英语精读教学探微[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8,(3),Vol.19,No.2:46.

英语精读课堂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 本文在比较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学习差异的基础上,从词汇学习、阅读能力和听力的提高三方面探讨了大一新生的英语学习问题,以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新阶段的英语学习,全面提升英语水平。

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们,面对厚了很多的英语课本,篇幅加长的英语课文,密密麻麻都是长单词的词汇表,很多学生感到很茫然,没有头绪,不知如何应对。尤其在对大学学习至关重要的四、六级考试重压下,更是感到困惑焦急。本文作者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多年,此篇文章旨在探讨高中英语学习与大学英语学习的不同之处,给予大一新生以方向性的指导。

大学英语学习与高中英语学习的不同之处体现在高中英语重在语法学习,而大学英语重在词汇阅读以及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显而易见,高中的英语学习为大学英语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大体的语法框架结构,要求学生熟悉基本的语法规则。可以说,大一新生的英语知识体系就好像是一座已具框架结构的房屋。而大学的英语学习,侧重词汇的增加,一个个的词汇就像是一棵苍天大树的叶子。随着英语词汇的积累,阅读材料的长度难度也有一定的增加。

一、关于词汇的学习

如何扩充词汇量,掌握一个个冗长复杂的单词,是很多大一新生面对的难题,以下的方法或许会给那些还在苦恼词汇的学生一些启示。

1、通过单词的构成记忆单词。这需要学生在日常记忆单词的时候,注意观察单词的构成,了解单词的构成原理,积累必要的构词知识,认识常见的前缀后缀。

2、联想记忆法。在大量的英语单词中,很多无法利用词根词缀来记的单词可借助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虽然有时候显得牵强附会,但是记忆的印象反而更深刻。比如“abandon”常见的意思是“抛弃”,但是它还有一层意思是“放纵”,可以理解为“对自身的放弃、抛弃就是放纵”。

3、利用近反义词记忆单词。英语是国际性的语言,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包容性的语言。英语发展历史是大量引进外来词汇的历史。正因为如此,英语的词汇量及其丰富,估计超过一百多万,这样很多英语单词都有近义词和反义词,譬如buy and purchase、raise and rear 等等。

4、在阅读中记忆单词。因为在阅读中,遇到新单词,需要联系上下文,结合一定的语境,深刻体会单词在文章中的具体意思,认真观察单词的用法搭配,所以阅读训练可以强化单词记忆。

5、科学用脑,根据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记忆单词。它揭示了遗忘的规律性,即“先快后慢”的原则。此外艾宾浩斯在关于记忆的试验中还发现,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牢靠。因此单词记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并要勤于复习。

二、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大学英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与阅读速度,能阅读相应的英语杂志期刊。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呢?学生首先应该弄清楚精读和泛读的重要性及其各自的侧重点。

精读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对较小的英语范本(即语料)的深入分析、理解和记忆,准确地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和使用规则,再通过演绎法对所学过的知识加以反复操练,提高熟练程度,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其优点是较好地发挥了成人的意识优势和认知优势,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效率较高、准确度较高。静心苦读和强记强练是精读的行为特征。大学英语课本就是很好的精读材料。我们同学多年的英语课堂学习,从初中英语课堂到大学英语课堂基本都是围绕精读开展的,忽视了泛读训练。

泛读的学习理念是通过大量的英语接触,发挥人的语言习得机制的自发力量,自然习得英语语言能力。它不要求学习者死记硬背,也不要求学习者精研细读,处处要搞懂为什么。它要求学习者培养对英语的爱好,养成每天学习英语、接触英语的习惯,用英语多读,什么东西都可以作为英语学习的材料,什么地方都可以作为英语学习的环境,小说、报章、科普、专业文献,目所能及皆在阅读之列。其优点是英语技能化水平高,语言反应速度快,学习过程中焦虑感和压力感较小,对学习者的智商和学习能力要求不高;缺点是语言知识掌握精度不够,应试能力较弱。

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本文作者认为,由于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英语精读,而英语精读材料涉及的知识面在宽度方面有限,反之泛读对增强学生语言输入的广度有着精读不可比拟的优势,学生应该更加注重泛读训练,课下养成英语阅读的习惯,通过大量的泛读,提高语言的输入量,进而提高英语水平。

三、有效提高听力水平

此外,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显著不同还体现在对于听力的重视程度。由于高考中的英语听力部分不计入高考总分,在录取时将成绩提供给高校参考,对于报考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高考志愿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在高考指挥棒的强大号召下,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学体现为应试教育,忽视了听力教学,以至于很多自认为英语学得不错的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不能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表达。在大学的四、六级考试中,听力部分分值比例为35%,这一数字表明听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次,作为大学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听力说平呢?这一问题困惑着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听,既要精听(重复听同样的内容,直到听懂每一个细节和语言表达形式),又要泛听(抓住主要信息,不纠缠细节和语言形式,努力提高理解速度)。

大学英语的听力课堂,主要是精听。同学们在自己选择精听材料时,应该选听适合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英语小短文。在进行精听活动时,要从捕捉意群、单词的弱读、连读,单音节单词,建立听觉与反应神经的联系这几个方面把握听力材料。

泛听在提高听力方面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大量的泛听,大量的接触录音,英语学习者可以熟悉英语发音,扩大知识面,提高听力水平。听力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泛听训练基础上的。泛听要求同学们在听力练习中以掌握文章的整体意思为目的,在不影响对整体文章的理解,一个词、一个短语甚至是一个句子听不懂也没关系。泛听材料的选取也比较广泛,很多听力考试题、每天的英语新闻、英语电影和各种英语磁带都可以作为泛听材料。

口语水平和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互相促进的,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听力活动是语言的输入,学生完全可以将听说两者的学习结合起来,模仿听力段子中的标准发音及地道的英语表达,纠正自身错误发音,完善英语表达。同时,标准的语音语调是确保学生能够听懂英语材料的基础。

英语精读课堂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精读课,课堂练习,思维活动

随着认知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认知法教学已经被逐渐推广及应用。认知法把语言学习过程看作是一种智力活动,强调通过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来获得新的知识(Gteitman,1995)。在此教学法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以发展学生的心智水平、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Nunan(1989)和Skehan(1998)主张通过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开发运用其认知能力,来学习和掌握目标语。然而,近年来一些针对课堂活动的调查结果表明,外语教学中多数教师以及教材偏爱选用一些传统而机械的课堂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操练来掌握语言(Cai,2003;Waters,2004;咸修斌、孙晓丽,2007),这类活动只会引发学生的单一枯燥甚至被动的思维活动,长久下去,学生会对语言学习失去兴趣。这种现象反映了目前在二语习得研究及语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即未能充分地从认知角度来关注我们的课堂任务(Ellis,2003)。针对这一不足,本文从认知学角度,分析两种大学英语教材的精读练习部分,从各类练习所引发的思维活动出发,来探讨大学英语精读练习活动的有效性,并希望借此研究为未来的教材编写及课堂活动的选择提供参考。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维活动

Waters(2006)在“思维与语言学习”论文中总结并用实例说明了英语教学活动中体现的思维形式,他认为,不同的课堂任务会激发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Waters采用了Sanders(1966)的思维分类方法以及Brunner(1973)的理论,将思维活动分成七种并归类为两大范畴(见表1)。

Waters以初级英语学习者的课堂为例,列举了七个相关的课堂练习活动来体现这七种思维过程。并提出能促成学习发生的课堂活动至少要能激发学生的前四种思维活动,而后三种思维活动可以帮助强化和巩固学习内容。根据Waters理解,表2列出了七种思维活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含义及对应的相关活动。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大学英语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练习活动,本研究希望通过调查学生在完成这些练习活动过程中的认知心理行为,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目前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中常见的课堂练习能激发学生的哪些思维活动?

(2)思维行为对语言学习效果产生什么影响?

(3)从认知学角度而言,这些课堂练习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

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江苏两所高校的211名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为他们的必选课,分为精泛读和听说课堂,精读课堂是围绕大学英语教材中提供的课内阅读文章而展开的各种课堂活动。其中122名来自南京工业大学6个专业,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郑树堂,2003),其余89名学生来苏州大学的5个专业,教材选用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李荫华、王德明、夏国左、余建中,2002)。近年来上述两套英语教材在江苏的高校中使用比较广泛,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应该具有一定代表性。

3.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问的形式,通过收集定量和定性数据来分析学生在完成精读课堂练习活动中所体现的思维活动。

针对两所高校,本研究设计了两种结构相同,内容相似的问卷(问卷1、问卷2)。问卷都包含两个部分:个人情况、课堂练习中的思维活动。第一部分要求学生填写个人的相关信息形式和内容两种问卷一致。第二部分根据各教材精读课堂中所提供的练习活动类型(如新视野读写教程第三册每单元SectionA课文后的练习;《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第二部分课文A后的练习),设置了若干选择题,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在完成各练习活动中使用的思维类型并选择该练习的有效性程度。思维类型选项按Sanders的思维分类分成7项,即记忆、翻译、发现、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学生可多选;有效性选项采用Likert五分量表记分方式,由“完全没有效果到“非常有效”分别得分为1,2,3,4,5,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就越认同练习的有效性。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可靠性,笔者在问卷发放之前,参照Waters关于各思维活动的理解,通过大量的实例,向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解释这七种思维活动在课堂活动中的含义。

问卷调查后,笔者先后访问了部分学生,问题多是开放型的,如“你认为哪些练习帮助最大?为什么?”、“哪些练习效果不大?为什么?如何改进,你才觉得更有帮助?”笔者征得学生的同意,录音了访问内容。

4.数据分析

笔者从南京工业大学收回了12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ll9份,从苏州大学收回89份,全部为有效问卷。两种问卷的数据分别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各练习所体现的思维种类和有效性的均值,并对它们进行相关性分析(见表3表4)。

同时,笔者对访问内容进行整理与汇总,其分析结果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1.精读课堂练习中体现的思维活动

问卷的思维种类统计分析反映了,最多有5种思维活动(记忆、翻译、运用、分析、综合),最少也有两种思维活动(记忆翻译)被学生做出选择。虽然练习中所体现的思维活动呈多样性,但绝大多数练习的思维种类平均值都小于3,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完成这些练习时所运用的思维活动不会超过三种,部分练习中的思维活动甚至不超过两种。

其次,记忆和翻译类思维几乎出现在所有的练习中。这表明信息内思维活动,即低级思维活动是完成各练习的基础。此外作为高级思维范畴中的运用类思维活动也普遍体现在众多的练习中。其他的高级思维活动如发现、分析、综合,只出现在较少的几个练习中,而最高级的思维活动即评价在任何练习中均未被学生做出选择。因此,根据Waters的观点,目前这两套教材的精读练习能较大程度的促成学生的学习行为,但由于后三种思维活动的缺乏,它们很难帮助学生强化和巩固所学内容。

2.思维活动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本研究用练习的有效性程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认为有效性平均值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根据表3,写作练习的有效性平均值最高(3.73),同时它的思维种类平均值也为最高(3.58);朗读/背诵练习的有效性平均值最低(1.61),其思维种类平均值也为最低(1.18)。表4中,中翻英练习的有效性平均值最高(3.75),它的思维种类平均值为3,仅次于最高值(3.27);课文结构练习的有效性平均值最低(2.08),它的思维种类平均值仅为1.62,稍高于最低值1.57。此外,本研究对各练习的思维种类和有效性做了相关性分析,表3和表4最后一行相关性值显示,各练习的思维种类和有效性之间呈正相关,除了表3中的写作练习以及表4中,的结构和中翻英练习以外,其他练习的上述正相关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

但是,上述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表3中的课文理解和课文概要两个练习的思维种类平均值都比较低,分别为1.61和1.77,而它们对应的有效性都比较高,分别为3.25和3.13。同样,表4中的课文内容提问练习的思维种类平均值仅为1.57,而它的有效性也比较高,为3.11。上述数据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在做上述课文理解类练习时,运用的思维活动不会超过两种,但他们普遍认为这类练习比较有效。这是因为语言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影响它的因素很多,除了学生的认知行为以外,学生的个性、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兴趣等因素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其学习行为(Littlewood,1998)。很多受采访的学生认为,课文理解类的练习比较有趣,能考察以及帮助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而更多的学生认为这类练习的针对性比较强,是四六级考试的主要题型之一,因此,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他们认同这类练习的主要原因。

3.从认知学角度而言,这些课堂练习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

首先,表3中的朗读/背诵练习是新视野精读练习中最不受欢迎的。很多学生认为,这类练习只是对课文内容的死记硬背,几乎没有太多的意义。与此相似的练习出现在全新版的语感培养部分,不同的是,这部分练了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相关段落,还提供了大量体裁多样的语篇,供学生理解和欣赏。

与前者相比,它体现的思维种类均值和有效性均值都相对较高,这说明学生比较偏爱通过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来提高语感而不是靠单纯的死记硬背。因此,新视野的这部分练习可以借鉴全新版的模式,加入一些短小精悍的语篇段落,促进学生的更高层次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两套教材中的词汇类练习(其中新视野包含词汇、搭配、构词)都比较受学生欢迎,采访中,很多学生表达了对此类练习的喜爱,认为这些练习能通过简单而直接的形式,考验学生对课文中词汇等表达方式的记忆,理解和运用。然而,还有部分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自己能很好地完成各种类型的词汇练习,但是在日常的书面或口头表达中,却经常想不到运用新学的词汇,因此自己的英语水平总是停滞不进。”学生的疑问是有道理的,仔细分析两套教材的词汇练习,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词汇练习非常传统,都是以选词填空的形式出现,即已经设定好若干的句子,只要把相应的词或短语以正确的形式填人即可。虽然这些练习鼓励学生通过词汇的运用来加强记忆和理解,但因为词汇所运用的环境(句子)已完全设定好,所以这类练习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因而他们对词汇产生的记忆是短暂的,理解也是局限的。因此,在词汇练习中,除了上述传统的练习形式,建议可以加入其他多种练习形式,如词语比划(要求学生通过情景表演来展示词语的含义)、用词造句(用给定的词或短语写出自己的句子)、故事接龙(每个学生完成故事的一部分,其中必须用到指定的词或短语)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内容必定会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运用更多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帮助他们达到学习以及巩固学习的双重目的。

表3中的翻译练习和表4中的中翻英练习相比,前者的思维种类和有效性都比后者低。在采访中,南京工业大学的很多学生都抱怨新视野的翻译练习很枯燥,全是句子翻译,大部分翻译题都出自课文中的句子,他们在做题时,多数都在查阅课文内容,而要自己表达的内容很少,因此,他们认为该练习帮助不大。与新视野的翻译练习不同,全新版的中翻英练习要求学生完成一段段落的翻译,段落的主题和课文的主题一致,但内容完全不同,学生在做上述练习时,可以参考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但必须运用自己的理解来完成练习,因此,和新视野的翻译练习相比,它们能激发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

写作练习是新视野中最受学生认同的练习,多数学生认为,这项练习设置比较合理,首先它会通过范文来帮助学生体会某种写作技巧,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提示信息完成写作任务,最后学生也可以选择没有任何提示信息的写作任务。整个练习过程体现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反映了学生对某种写作技巧的学习、运用和巩固的过程。采访中,某些学生还提出了写作练习的一些改进意见,如增加一些范文对比评析练习或在学生中开展作文互评活动。从认知学角度而言,这些练习活动能激发学生更高的思维活动(如评价思维),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会有更大的帮助。

四、结论

本项研究的结果总结如下:

(1)总的来说,两套教材所提供的精读练习均能激发学生的多种思维活动,不同的练习类型能反映学生不同的思维过程,其中某些练习最多能体现学生的5种思维活动。但是,除了个别练习以外,大部分的精读练习所体现的思维种类不会超过记忆、翻译和运用三种,这表明,目前两套教材的精读练习多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各语言信息为目的,但是能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并让他们能真正灵活运用所学内容的练习则相对缺乏。

(2)如果排除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影响因素,练习中所体现的思维种类的多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通常学生比较偏爱能够促进多层次思维的练习活动,即练习所激发的思维活动越多,他们就越认可该练习的有效性,因为能带来多角度思维的练习不仅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巩固和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英语精读课堂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英语是语言交际的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到激发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要求学生查阅并分享资料,采取各种方式使学生参与到语言点的积极学习中,再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实际表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他们对语音、语调的模仿并提高其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精读是英语专业学生最主要的必修课程之一,学时多,学程长,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基本语言知识和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训练的综合任务。因此,搞好精读教学,对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合格的外语人才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的精读课教学依然普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基于该模式的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管得太多、统得太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把学生当作一个装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有情感、有需求的生命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成了教学的中心,而学生成了配角,只能被动地跟在教师后面走。语言的学习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仅凭教师的课堂讲解只是让学生掌握了所学课程的基本语言点,并不能使学生完全掌握学习英语语言的方法。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消极的教学模式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精读课程教师能否在教学中适时并适当引入“自主学习”模式,不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问卷调查

笔者设计了一份内容包括学生对精读课程的教材、教师、教学模式及对该课程的期待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对广东工业大学英语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实施调查。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对教材的评价,学生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大部分人认为“较好”,但没有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2)对教师的评价,大多表示为“较好”和“非常好”,尤其是对“专业基本功和教学能力”的认可程度最好,但对“能否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的大多评价为“一般”。(3)对该课程的期待方面,60%左右的学生表示愿意参与自主学习活动,这表明学生更倾向于互动式教学。

二、英语精读课程的自主教学实践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动脑筋想办法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掌握语言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学用结合,适应语言环境,养成自己动手查寻资料和开口的习惯,培养口头表达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改革以前的教学方式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选择化提供更大的空间。

1.对背景知识的主动了解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时处于一种茫然状态,这时背景知识的输入是非常必要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是由教师提出一些引导式的问题,学生来回答,然后教师介绍或是由教师直接讲解,这虽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是一种简单的输入,学生的参与并不充分,很多知识在教师介绍之后,学生很快就忘记了,为了让学生能把背景文化知识与所学东西有机结合并做到利用已知的东西来联系将要学习的知识,在使用《大学英语》时,笔者采用了让学生直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背景知识的了解中来,效果非常好。

在讲授《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二课Sailing Round the World时,教师课前布置给学生任务,让他们自己去查有关Chechister的资料,并额外列出三位世界知名的大航海家以及他们所在时代、所到达过的地方。学生通过图书馆或上互联网等方式很容易得到相关信息。课堂上教师提供一幅世界地图,让学生介绍他们知道的航海家并在地图上指出航海路线,由于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在课堂上都希望能展示给大家。这个活动之后,教师还可以抓住机会给出相关的讨论题目,如“As great sailors,in which aspect do you think Chechister differs from Columbus?”,经过课下的认真准备,课堂上的讨论发言比较活跃。通过查阅资料,课堂信息分享以及课堂讨论,学生们既增长了知识,又学到了很多和航海有关的词汇,给课文的讲解铺平了道路。由于学生们非常乐意去阅读课文以便知道课文中对于Chechester的介绍,也就大大激发了自主学习的动机。这种以教师和学生双向活动的方式组织教学,符合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只要安排合理,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2.语言点的学习应以学生的用为主

精读课上语言点的讲解也许是教师最为头疼的事,但如果能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学生、教师都会很愉快。这需要备课时教师在例句的选择上花点工夫,不能只突出词语的用法,还要考虑到句子的生动性和生活性。例如,在讲experience这个词的动词用法时,刚好当时中国足球队在亚洲杯上又失利了,而班上大多数学生对足球有非常大的兴趣,因此笔者给了他们这个例句:I experienced real depression when I knew that China Football Team failed again.听了这个句子学生纷纷表示有同感,这时可以马上要求他们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来模仿造句。有位同学造了这句话:I experienced real disappointment when my father told me that I was not allowed to have a girlfriend in the college because now I like a girl very much.有了这样的练习,他们很难忘记这个词的用法。另外,讲解方式也应多样化。比如,在讲解fail词时,先给出它的几个基本用法:sth.fails,fail in sth.,fail to do sth.,fail sth./sb.然后给出一个大家熟悉的句子:I failed to pass the English exam last term.要求学生用其他几个用法来变换句子:My English exam failed last term./I failed in English exam./ My English exam failed me.这个练习之后,多数学生对这个词的用法有了清楚的认识。学生对动词或动词词组后的名词搭配颇感困难,针对这个问题,在词汇讲解中应多侧重。学生对carry out很熟悉,在给了学生一个例句之后,可设置这样的问题:What anything else can we carry out?再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想出其它的搭配,在这之后老师再补充他们没提到的:We can carry out a task/an attack/an order/a threat….讲解词语也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特点。如,在讲解catch sight of这个短语时,给出三个单词:In the darkness….,要求用自己造句,里面必须有catch sight of。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造出了很多趣的句子,像In the darkness,I caught sight of a blue light floating above the field.I was nearly frightened to death.讲解语言点的方式还有很多,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利用一切手段去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了教师引导式的教,才会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3.学生完全参与的角色表演

外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习科目,学生只有在通过大量的反复实践之后才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一种置身于英语语言的环境,才能调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语言知识并培养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尝试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是真正让学生参与的好方法。

“大学英语”的特点是课文的故事性比较强,很多文章都可用来作为表演的蓝本。在讲完第一册第七单元The Sampler之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表演任务,四个班都必须有一组人表演。学生自己负责编对话,自己准备道具,选演员,排练。一个星期之后,特安排一节课时间给学生表演自己的节目,结果学生的表演效果远远超出了老师的预料。四个班的学生都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而且都有自己的创意。其中做得最好的要数信息工程一班。信息工程一班把只有3个人物的小故事扩展到了8个人,这里面有富人,买东西一掷千金眉都不皱一下;有中产阶级,注意自己的开支预算;还有就是课文中所描写到的像old man那样的穷人,在欢乐的圣诞人群中显得特别不协调。他们还自己准备了道具:shop girl的围裙、帽子,柜台上的pudding(用果冻代替)、勺子,old man的旧黑大衣,旧眼镜,破手绢,拐杖,凡是剧中需要的道具,他们都准备齐全,让人惊讶不已,旁边还有一位解说员,在恰当的时候进行解说或评说所发生的事情。在表演上可以看得出来,他们花了相当大的工夫。为了语音语调能准确,他们反复听录音磁带,认真模仿,再加上自己的体会,在课堂上的表演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特别是反串shop girl 和扮演old man的两位同学有非常出色的表演才能。当the old man在感到受侮辱时说道:Excuse me,I do not believe I have the pleasure of knowing you.Undoubtedly you have mistaken me for somebody else.这位同学的表演感情充沛,语音、语调很准确地表达了老人的那种自尊、好强的性格,让笔者从心底感到这些学生的潜力无限,只要善于挖掘,他们的语言天赋会发挥出来的。每次演出结束后,由教师做一个小的总结,再由大家评出最佳班级表演奖和最佳演员奖,由老师发奖品,奖品都和英语学习有关。这种角色表演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模仿,融入角色中,又可以体会到英语这门语言给他们带来的欢乐,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语感以及对英语的热爱,有了这种热爱,即使老师不督促,他们也会自觉地学习,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结语

语言教学必须以学习者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滔滔不绝,旁征博引,恨不得将其毕生所学全部灌输给学生,往往事倍功半;而在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中,尽管教师讲得少,学生仍能按照学习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学习目标,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新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导者;教师的职责也不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是自主学习的“引路人”,是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辅导员”和提供给学生各种支持的“促进者”及传授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张玉娟,黄冬梅.大学英语精读中的听说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1998(2):6.

[3] 武继红.认知法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的运用[J].国外外语教学,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