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五年级德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成功经验
1、善于心灵交流,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有些学生厌倦了忙碌的学习,觉得学习不那么重要了;有的学生习惯了成功的喜悦,变得飘飘然了;有的学生没有了家长的监督,开始不再听话自觉了……这时,班主任老师就成了学生心灵的导航灯,要发挥自身的光和能指引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这几位班主任正是这样努力的。我们充分利用午会课、班会课这两块“阵地”,对学生开展深入的思想教育。冗长的大道理,学生是肯定不愿意接受的,于是我们从自己班级实际出发,每位老师留心捕捉学生之中闪现的“光芒”加以肯定、鼓励,让学生都清楚地明白怎样的行为是值得学习的。面对学生中萌发的不良势头,我们老师就个别与学生交流谈心,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双管齐下,扭转学生消极的态度。因此,我们整个年级里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互相学习的氛围,大家为了自己的进步,集体的荣誉,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竞争。
2、重视身教,为学生做好榜样
五年级学生的包干区岗位是很繁重的,怎样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参与劳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的一致方法就是——身教。起初,我们亲力亲为带头打扫,教给学生方法;我们不嫌脏,捡拾垃圾,感动学生。渐渐地,学生劳动的热情高了,他们不抱怨了,反而觉得为校园的整洁出了一份力,是多么的光荣。
这样的身教,不仅仅落实在劳动方面,平时对学生的各项行规教育我们都是身体力行的,所以,这学期我们学生的行为规范也有了提升。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们每位老师都是尽心尽职的工作,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1、学生的行为习惯有进步,但是会出现反复,需要常抓不懈,更需要帮助学生牢牢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一、当前识字教学存在的误区
《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 语文课程标准 》)在识字和写字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仅要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还要会写其中的3000个字。其中1~2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为1600个左右。也就是说 1~2年级要求识字的总量占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识字总量的一半左右,这对于刚满7岁的儿童而言,任务相当艰巨。如果让学生单纯依靠拼拼音、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识字,那只能事倍功半,使得课堂识字教学变得低效无趣。
识字方法不够科学有效,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正确识字方法的引导,未能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和深厚内涵。总的来说,识字教学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1)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有些教师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仅仅追求识字量,忽视了对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导致识字教学缺乏情趣。(2)在教学重难点的选择上,识字教学的重难点不突出。通过学习,学生并没有全面理解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这种对生字片面的掌握必将导致学生对生字的识记不深刻,今后也会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3)在教学策略的使用上,识字教学未能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有些教师忽视了在阅读中巩固生字,对生字的巩固以机械重复为主,识字方法单一。(4)在实践活动上,有的教师不注重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没有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生字,使生字真正变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5)在资源开发上,有的教师缺乏开拓识字资源的意识。识字资源主要依赖课本,教师没有广泛开发应用生活中的识字资源。
二、研读《 语文课程标准 》,把握识字教学的内容
《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具体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课标的要求,将汉字的音、形、义相结合,让学生将汉字的学习与运用相结合。
1.合理分配课时目标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结合课程标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识记汉字,结合“字不离词,字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在阅读中融合识字教学,把握关键字词,在课文中理解词义,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分配教学任务时,教师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一课时的重点是识记生字。为了保证学生对汉字既有感性的认识,也有理性的认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识字方法,指导学生从音、形、义三方面去识记生字,并积极为学生创设在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机会。学生学习汉字要注意汉字的语言环境。以随文识字教学为例,生字选自课文,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读熟后,再把生字送回到课文中去。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再教学生认读识记这些字,还要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再次与生字见面。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生字非常重要,小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刚刚学过的生字,转眼就容易忘记。所以教师还要注意在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生字。第二课时的重点是复习巩固生字,加强写字指导和书写训练。在学生全面掌握生字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入全面地备课
在明确课时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对每个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字理、结构、识记方法、偏旁部首、同音异形字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引导学生科学识字、高效识字。
三、多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关注汉字特点,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开发和拓展识字资源,使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充满活力,引领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落实识字教学目标。
1.儿歌识字法
譬如,“精”“清”“情”“晴”“睛”“蜻”和“请”字,在字音、字形上有一些共同点,为便于理解、记忆,教师可以编出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吃米有精神,清清河水清,心中有感情,日出天气晴,有目眨眼睛,有虫是蜻蜓,说话要用请。”通过儿歌的形式记忆汉字,既避免了单一枯燥地识字,又能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2.字理识字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感悟汉字构字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来识记生字,并使学生逐步产生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字理识字,将一个个汉字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令人过目不忘,学而不厌,兴趣大增。例如,如果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能依据构字原理,把“大”字解析为一个“人”跨腿伸臂表示“大”,把“男”字解析为古代在“田”间出“力”劳作的是男人,那么像“大”“男”等字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不会是抽象的笔画符号,而是一幅幅图画,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性的内心视像。较之抽象的符号识记,这样讲“理”的识字,以感知为先导,并有分析、综合以至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参与,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猜谜识字法
为使字谜听起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可以采用押韵的短句描述出某个汉字。猜谜语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中,教师也可自创字谜,比如教学“喜”字,可先将“喜”分解成“十”“豆”和“口”,然后编谜语“十颗豆豆入口中”,让学生记住字形,并且结合着谜语,理解“喜”的意思。
4.联想识字法
联想法将汉字析形与解义紧密结合起来,生动形象、趣味性足。例如,“吵”字分解为“口”和“少”,可理解为少说几句就不会吵;“汗”字可理解为用力干活,滴下汗(氵);“海”字可理解为每一滴水(氵)都流到一处,就汇成海。《 语文课程标准 》中提到,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
5.游戏识字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教学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进而好学、爱学。教师可采用一些游戏形式,如“对口令”“猜一猜”“接电话”“找朋友”“词语开花”“开火车”“摘苹果”等。
四、课内课外相结合,在实践中运用文字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并巩固识字方法。
1.拓展识字资源
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一切资源帮助学生识字,更大限度地提高识字效果。譬如,可发动家长书写一些家具、电器名称的卡片,贴在家中相应的实物上,让学生借助具体的实物识字;通过同学的姓名、家长的职业、逛超市、读报纸等方法进行随机识字。
2.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关键词: 小学五年级 语文综合性学习 教学探究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死记硬背、机械练习和接受学习,这种对语文工具性的过分关注,分割了语文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分割了语文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分割了语文知识和情感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的联系。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模式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凭借综合性教学内容突破语文课堂的封闭现状。
一、合理选择综合性教学主题
主题是语文综合性教学的核心,通过主体活动,学生可以发展自身综合能力。如果缺乏主题,语文教学活动就会显得零散,失去方向。教师设计语文活动主题时应从学生现实生活中选取主题,注重贴合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如讲解《燕子》时,学生对小燕子十分感兴趣,意犹未尽,教师可以展开以“燕子”为主题的综合语文活动,指导学生在课后搜集带有“燕”字的故事、成语、春联、歌词等。学生在课余时间翻阅辞海、词典,查找诗词歌词和对联,到各个班级搜集人名,到购物商场搜集含有“燕”字的品牌名字。学生经过这个活动,从教材走向了生活,拓展了知识,并且加深了对学习中语言积累的运用,体验了中华文化瑰宝。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讨论交流,各个小组展示自己在课外搜集的资料,有的制作了“燕”字成语收集卡;有的组织了“燕子”知识大考察的有奖竞赛活动;有的小组展示了表现燕子生活的图片和音频,十分引人入胜;有的小组排演了“小燕子学艺”的话剧。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发展了语言组织能力,提升了审美情趣,培养了合作精神[1]。
二、科学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合作既是科学发展的需要,又是人类个体和集体发展的需求。对于如今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尤为重要。由于小学生处于成长初期阶段,导致很多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够完善,无法有效与他人完成合作学习。因此,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首先组织学生划分学习小组,班级学生可以根据特长、兴趣和个人意愿自由组合,但是教师需要特别强调――“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间同质指的是各个小组之间的学习能力接近;组内异质指的是组内成员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学习互补性。教师还应该注重小组组长的选拔和培养,需要选择合作意识强、反应敏捷、乐于助人的学生担任学。教师可以对学进行定期培训,教会学生组内合作方法和策略。教师应科学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只有教师落实了任务,使学生明确了自己分工。如果不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那么小组间的合作就会处于闲散状态,做得好、做得坏都不会有人过问,这种学习小组的划分就会流于形式,根本实现不了互相促进和集思广益的目标,导致学生如同“南郭先生”一样,坐在一起聊天乱扯,好像看热闹一样[2]。
三、避免随意性的语文综合教学
讲解诗词《惜时》时,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时间的飞速及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努力进步。在学生感悟时,教师随之提出问题:同学们想想以前浪费的时间,是不是觉得可惜呢?以后要怎样做呢?让学生相互讨论总结,以此开展关于珍惜时间的综合性活动,从而充分让学生体会时间的意义。这样学生在不断的讨论中了解以前的状况,并且开始逐渐学习,不断努力。教师开展综合性活动后,让学生制订一个有效的学习计划,以及后期发展规划,树立人生目标,努力奋斗,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并且了解时间的重要性,不断努力进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由学习内容引发一些联想,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活感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教师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不能随意,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特点,针对性开展,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中的综合性学习将语文教学延续到了学生社会和生活多个领域,为学生自主探究及学习作品提供了广阔舞台,面向社会各个层面,最大限度发挥潜力。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发展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实现了综合素养的提升,显而易见,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长远影响和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干打垄,湿插苗。
谷锄针,豆锄瓣。
锄梦花,促棉发。
一年甘薯半年粮。
一季塘泥二季肥。
十成稻子五成秧。
沙山花生土山粮。
高地芝麻洼地豆。
窝瓜喜阳不喜阴。
稻子最喜安窝肥。
稻收塘泥麦收粪。
横栽番薯竖栽葱。
人怕伤心,树怕伤皮。
三月多雨,四月多疸。
水稻水稻,无水无稻。
光栽不护,坝光山秃。
芍药打头,牡丹修脚。
麦不封垄,松耪不停。
高田种麦,低田种稻。
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做瓦靠坯,红薯靠灰。
稻怕枯心,树怕剥皮。
家有闲地,种芝麻黍稷。
及时锄梦花,有利棉根扎。
不怕棉儿小,就怕蝼蛄咬。
宁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谷雨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娘无奶,儿不长;田无水,稻秧黄。
春风不吹花不开,田里无水秧难栽。
山上有树好造屋,塘里有水好种谷。
水满塘,谷满仓,修塘等于修谷仓。
靠天公,禾苗抽白一场空。
整秧田,不用问,田平如镜,泥烂如羹。
稻收塘泥麦收粪。
一季塘泥二季肥。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嫁九娘,一去不还乡。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螺,抵只鹅。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清明暖,寒露寒。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
清明前后寒十天。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清明晒得杨柳枯,十只粪缸九只浮。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清明无雨少黄梅。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清明响雷头个梅。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