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典型事迹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专业人员设计、专业公司生产的“正规农机”,真正用在地头时,为什么不如一个个体木匠的私家打造?
进入2009年,××县农民××,已经是草坡村农机合作社的带头人,在一个小范围内“小有名气”了。“××牌”农机在田野里得到大面积使用;在农民眼里,他俨然是造福乡间的大能人。
为了省气力木匠造出“种玉米机”
从根子上讲,××并没有那么神圣。他研制成的玉米播种机和玉米铲茬机,当初就是为了他自己省劲。
××今年45岁,是××县青城镇草坡村一个典型的农民:小时候调皮捣蛋,学习不好,念完7年级辍学回家务农,18岁跟舅舅学木匠手艺,一年多出师,他成了一个木匠。种地挣不了多少钱,做木匠则能挣不少钱。怎么能少花时间去种地,腾出空来做木匠给两个儿子多挣点钱呢?××就想了:做一种机器,能自动播种,不就省出时间来了?
青城镇位于××县东端,离邢台不远,只是比邢台地势高,这里最常种的大秋作物是玉米;××就想自己弄个种玉米机。
1996年,××开始自己琢磨、制造播种机,当年做出来一台,试了试,不能用。没做成功的××接下来怎么办呢?他采取了一个比较韬晦而从容的做法:把不能用的机器藏进家,不向别人声张,白天忙该忙的事,晚上空闲时自己一个人做改进。他不着急,但也不放弃,就这样磨。到1999年,“改进版”的播种机终于做出来了。“99版××牌种玉茭机”放进地里试了试:能用。从此,××家就用他的这个机器种玉茭了,当然,其间也根据使用情况在逐渐改进,以使其效率更高,而且,他的机器还能自动铺塑料薄膜。
造福众乡邻5年卖出约1600台
××家年年用这么个东西种玉米,种得快,一边种,还一边自动苫薄膜,这终于引起了同村和邻村人的欣羡。2004年,草坡村村民贾占斌和新庄村民李纪民非要××给他们也做一台!
不过××对此反应并不积极——他没想过靠卖机器赚钱,他只想自己省点力气来着。
但本乡本土的人,人家还这么认可你的“发明”,××又不可能不替他们做。××想出一个既保险又不得罪人的办法:××没钱,也没工夫专门做机器。谁要买,谁就先出250块钱用来买料,然后××替他做。做成了,能用,算买家的,500块钱卖给他。如果不能用,算××的,250块退给人。
××告诉记者,前两三年许多人来买机器,他都是这么做的,但没有一次做出来不能用。“好了算你的,不好算我的”的制造承诺让他的信誉度大增;到2007年,来买的人越来越多,他已经不可能再走他坚守的“业余”制造的路了。他只有雇上七八个人,成批量地购进材料,集中某段时间大量地做,才能完成“订单”。这时的“赵木匠”,再做专业农民兼木匠已经很难。自然而然的发明,自然而然的劳动分工,让他必须成为一个为更多农民造福的机械工人。
自2004年至今5年时间,××已卖出约1600台玉米播种机,购买者遍及晋中东六县,尤以××、昔阳为最。每卖一台,××都在小本本上记下买主名字和应付款项,付清钱后,在名字中间画一个道道。记者看到,在××卧室的五六个本本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名字和道道!
今年春天,××地区进入玉米播种期后,该县的播种机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单极化格局:传统的专业卖农机的“公家摊子”县农机局所占份额极小:其所售××某公司“农哈哈”玉米播种机仅售出8台;而草坡村木匠××做的玉米播种机,市场占有趋向极大化:已卖出100多台。从××县城向东,特别是松烟镇以东的农田里,大量正在作业的播种机都出自××之手。看着路边白花花的覆膜玉米地,××告诉记者,这些地中,除过那极少数的地膜露出部分显得较窄的外,凡是那较宽的,都是他的机器种出来的!他还能数出每个村子现在共有几台他做的机器。
在新寸村,王婵锁夫妇正在使用××做的机器种玉米。王婵锁说,用××做的这个机器种玉米,垄距宽窄、铧犁深浅好操控,下籽匀,出苗齐。尤其便利的是铺膜功能。用他这个简单装置,一边播种一边就把膜盖上了,人工再压上几锹土即可。而以前人工铺地膜,种下玉米后还得好几人再折腾好几天。
平均来说,使用这种播种机种玉米,比起原来人工撒种、人工覆膜,效率提高四五倍。原来一个地方的玉米播种期要持续十几二十天,现在几天工夫就都种完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工被节省出来。
专业厂家的农机为何卖不过“木匠造”
××的播种机随处可见,而来自一些专业厂家的“正规农机”,记者在七八十公里的道路旁边田地里却只见到两三台。
买“正规农机”有国家补贴,买××的东西没补贴。为什么农民还都买赵式机器?厂家出的播种机哪点儿比不上××的?
农民们说,正规厂家的玉米播种机,一个是贵,即使补贴了也仍然贵,比××的机器贵三四倍;第二个,最主要的是这种看上去很漂亮的机器,基本上不适用,不实用。
××非常得意地告诉记者,由于他做的机器是完全依照当地农村实际需要来做的,“从公家买的机器”在适应性上根本就无法和他的机器相比!他举了几个实例:
现在厂家出的播种机,基本都是要用四轮拖拉机带的,这就是个大缺陷:××区土地形状不规整,净是“圪劳劳”、“仄愣坡”或马鞍型、凸字型的地形,四轮车挂上播种机,通长就达4米,在这些地形上,它要么跑不到,要么就是被架起来,都会导致种不上,种不上就得人工补,很麻烦。四轮车的重量重,比手扶拖拉机重得多。它把土都轧死了,很难出苗。××做机器时早就考虑了这一点,他只选择两个轮子的手扶拖拉机作动力,重量轻,跑得灵,沟沟坎坎都能到,还因价格低补贴高而用户广泛,哪一点都占了优势。
现在市场上的正规播种机,动起来速度都比较快,好像效益提高了,其实正好相反。农家出身的××很清楚老农们讲的一个道理:稳种稳种才能出齐苗。××要求手扶拖拉机以慢三挡、慢二挡的速度来带动玉米播种机,每小时仅播种1.5亩左右,但这种速度下籽匀,不会漏播,出苗率极高,效果反而比跑得快的机器好。
此外,××还观察到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农村,机器不怕简陋,真正操作起来,是越简单、越直观越好。因为这样,出了故障农民才能看到是哪里的问题。越是把机器密封起来,坏了越麻烦。××的播种机,装种子的轴和轴上做的孔,下种子的“咽喉”部位等都是暴露着的,用的人能看见玉米籽一颗一颗地种下去,心里充满了踏实感。
××还很细心地把他的机器主要部件基本都做成易拆分、易替换的。他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他见过某厂家产的一款农机,在钢轴上弄个槽,把轴承镶死在里面,一盘小轴承坏了,整个机子都报废。他认为农民受不起这样的损失,他要尽量延长哪怕是一个简易农机的使用寿命。让他高兴的是,就是2004年最早卖给本村的那台种玉米机,到现在也还在用着,没有坏!而他专门为颗粒大小不同的玉米种子、不同播种株距而设计制作的不同的下籽空心轴,则被有各种需求的人陆续买去,和原机器上的空心轴随意调换。××又增加了不少收入。
××的玉米播种机卖860元每台,而今年××农机局进的一款玉米播种机,刨除国家补贴30%,还要卖到2400元。农民们会怎么选择就很明显了。
农民认可不行需要证书来检验真理?
现在的政策好,农民购买农机国家都有补贴。但××造的农机尽管很受欢迎,却享受不到任何补贴。他到县里的科技和农机管理部门都打问了,人家告诉他,要补贴,得有专家认证的“证书”。而请专家来出“证书”,需要钱。
××的农机在晋中东部县份卖得“哗哗”的,在成千上万亩农田里使用了四五年了,××为此颇感自豪;但自从他去年冬天打听到证书和补贴的关系后,他才有点明白:在这里,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证书才是。农民说怎么怎么好都不管用。
××爱车,刚换了一部新轿车;可作为种田人的他更爱农机,有朋友笑称他拥有一个“农机军团”。这不,前两天他刚用县农信社贷款订购的2台烘干机、一合收割机,昨日就由厂家送货上门了。
这一来,××的“农机军团”更加“人丁”兴旺,除了3部运输车外,共有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培土机等农机具21台,总资产200多万元。××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农机大户”。他喜爱农机的理由是:种田要致富,离不开这些现代农机。
“我去年以来买农机共投入90万元,而得到国家的农机补贴和当地财政配套补贴,以及县农机部门配送农机具等,总价100多万元。”××笑呵呵地掰着指头,先算了一笔购机账,“一台乘坐式插秧机价格11.8万元,我自己只花1.87万元,一高兴买下了6台,共得到购机补贴近60万元;购买一合收割机又补贴10万元……这些年的惠农政策不仅落实到田头,更是落到我们农民的心里啦。”此外,××去年还领到种粮综合补贴4万元和县政府奖金2万元。国家贴这么多钱鼓励种粮,他认准了种粮有利可图。
有了“兵种”齐备的“农机军团”,从最初的稻田耕作到育秧、插秧、收割、烘干,再到销售运输,全程机械化,××尝到了甜头。他又算了一笔去年的增收账:手工种稻成本高,仅插秧、收割、晒谷三项花费每亩合计300多元。相比之下,机械化种稻利润高,插秧、收割、晒谷的三项成本每亩约150元,种一亩稻可省钱170元。去年种水稻320亩,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一亩赢利400多元,比以前手工种稻每亩多赚250元,全年种粮收入23万元。加上种烟、种菜收入,去年进账100多万元。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
该站为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始终坚持每周五下午的政治业务学习。一是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安排本周养护任务;二是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技术培训,半年举行一次业务技术比赛,从而激发了职工爱学习、爱劳动的积极性,全站职工的综合素质进一步的提高。
二、加强站务管理,促进养护工作
今年以来,该站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按照《***省公路站管理工作标准》,结合本站工作实际,制定和完善了《公路站管理制度》、《养路工岗位职责》,对各项管理措施进一步细化,做到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严格考核、奖罚分明。首先,采取了分段养护、责任承包,实行“定养护人员、包养护路段、包养护经费、包养护质量”的“一定三包”养护管理模式,坚持做到每天一巡查,每月一奖罚、每季一讲评的奖惩管理制度,促进了公路养护质量的不断提高。其次,按照上级关于加强内业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严格执行《***省公路站内业管理标准》,对所有图板进行了全面更新,对归档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各种资料填写认真、及时、准确,无涂改、弄虚作假现象,使该站内业管理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促进了各项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狠抓养护质量,确保安全畅通,
在日常养护工作中,该站紧紧围绕省、市公路养护工作会议精神,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对路肩边坡、附属设施进行了修复完善,提前完成标准路基整修任务,经上级业务部门验收合格率达100%,极大地改善了路容路貌;另外,在遇有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时,坚持上路,排除路障,抢修水毁,保障了道路的行车安全;同时该站把桥梁日巡视和公路巡查工作,作为一项重点来抓,责任到人,特别是对***大桥进行了重点监控,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并处理。该站年累计抢修水毁3746.48余立方;修复大桥护栏60余米,整修标准路基8公里,确保了干线公路的畅、安、舒、美。
四、加强设施建设,改善工作环境
今年主要对站内院落围墙进行了加高刷新,对房屋进行了维修和装饰,对院落绿化带进行设计,并新植了草坪等花草,使站内环境焕然一新;为改善职工文化生活,该站新购买了电视机、象棋、羽毛球、乒乓球拍等,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
的家在利群村5组,前些年迁到居住。她有三个子女,大的正在读高中,小的才三四岁。和自己的婆婆、公公生活在一起,和丈夫共同开了个饲料店,家里收入全靠丈夫和自己承担。一边要照料三个子女,一边要照顾老人,还要忙店里的生意,这在外人看来已十分不易。不过没有任何怨言,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几乎投入到了整个家庭里。
每天早上,都会5点起床收拾家务,给自己的孩子做早饭。7点送自己的小女儿去幼儿园,然后去市场买菜;折腾完家里又要去店里开店张罗,忙了一上午又要赶回家给老人做饭;下午又马不停蹄地开店,接孩子回家做饭,收拾完还要给孩子辅导功课,然后到店里算账。日复一日,总是忙忙碌碌,没有一点清闲。当问她为什么不好好歇歇时,她说:“没办法嘛,上有老,下有小嘛。只要看到家里人开心,我就很欣慰。”
在照顾老人方面,更是没有话说。婆婆和公公都常年患病,身体不太好,尽管自己忙得抽不开身,每天还是会按时回家做饭,陪陪老人聊天。一有时间就陪老人去医院检查身体,老人生病时更是昼夜不离地在身边陪护。婆婆只要一提到自己的儿媳,就会很欣慰地说到:“我有这样的儿媳,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啊!”
学生时代的余xx尤其爱好工艺美术,到xx玻璃厂工作后,余xx不但保留着工艺美术这一爱好,他还将工艺美术的基础修养融入玻璃深加工领域。即便是在从xx玻璃厂申请离职后的十年间,他仍然从事着与工艺美术相关的行业:个体玻璃工艺实用美术品喷、印、画综合技术生产制造玻璃工艺品,供应苏北市场。作为个体经营创业者他多次受到县政府、乡政府、县工商联合会奖励和表彰。
1997年,余xx加盟秀强公司,创建技术开发部,主要研发玻璃镶嵌门,大、中、小型玻璃水族箱,该产业成为公司当时与玻璃周边注塑并行的重要产业。
2004年,余xx参与创建彩晶玻璃产业。2004年上半年,在自家楼房扩建尚未完工、自营网版印刷加工业订单接二连三赶来时,余xx接到公司老总指令:到上海国美电器看韩国三星在中国第一款彩晶玻璃面板。接下来等着他的就是马不停蹄南下北上为开创彩晶玻璃产业找油墨、找设备、组建实验室、培养技术骨干。在团队共同努力下,半年内创造出国内第一款彩晶玻璃,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产品受到海尔、新飞等知名企业的高度评价。而余xx自己的“家事”也因此一拖再拖,直到自营的网版加工停业。
彩晶玻璃产业制造技术对于当时中国玻璃深加工行业是一项没有样板的新课题,对于秀强玻璃也不例外,要将产品做大做强,必须深入研究玻璃深加工技术,平面弧弯网印版制作技术、油墨调配技术、机器印刷一致性控制技术、有效烘干适度固化技术,并将此一系列冷门跨行业工艺技术横向连接,纵向深入应用至开发、生产、营销、售后各项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