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纪检工作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校企共建高职教育设计工作室
一、校企共建教育模式的意义
推进校企共建教育模式,共同培养职业性高素质多元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推进现代化教学;优化教学团队,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建立校企双方信任,提高双方效益
(一)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推进现代化教学
从国家近年来颁发的各类高职院校人才发展文件来看,校企合作已经被视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在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发展过程中,这种合作模式消除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解决了高职院校封闭性强、资源落后的问题,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实践,让高职院校学生可以成功地与社会接轨,让他们可以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通过这一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以及就业能力。在实际情况中,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促进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发展,能够帮助学生脱离书本,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最终提高教学有效性和学习质量[1]。
(二)优化教学团队,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
高职院校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而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成立目的更是如此。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都应该注重教学与实践的重要性。首先,学校应优化原有的教学团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传统教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对实践活动没有深刻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往往容易陷入难题之中。学校应该积极优化教师团队,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组织他们参加实践培训,让教师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对企业来说,企业可以给学校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校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随着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仅为企业后备力量提供基础,还帮助学校完成了教学目标。在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合作下,学生可以接受更专业的实践学习,其专业素养也会得到提高[2]。
(三)建立校企双方信任,提高双方效益
校企合作的基础就是信任,只有信任关系良好,学校和企业的双方优势才能发挥出来。企业的优势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专业的设备和环境,二是丰富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的优势则表现为知识基础等等。将这二者结合,校企合作既可以改善高职院校设备不足情况,又可以解决企业专业知识欠缺的问题。因此,要做好校企共建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工作,首先就要建立信任关系,共同提高双方效益,只有这样,学校和企业才能真正地为学生提供就业资源。
二、校企共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校企共建过程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校企合作缺乏法规约束及政策保障;二是各方在合作模式上存在认识偏差。
(一)缺乏法规约束及政策保障
现阶段的校企合作大多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互相合作,这种方式的合作虽然有合同保障,但是从合作方式来看,其操作过于随意,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企业的利益都缺乏法规约束及政策保障,合作的风险比较大[3]。也因为这个原因,现阶段我国的校企合作效果无法得到提高,许多高职院校和企业都没有进一步解决的对策,许多校企合作如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创建和发展等等,都仅仅只停留在起步阶段。
(二)在合作模式上存在认识偏差
对企业来说,接受校企合作方案对企业来说是一种稳定投资,可以获得人才资源。但有部分企业并没有看到这一长远收益,与学校的合作较为随意。对于学校来说,校企合作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但是一些学校却将企业的作用扩大,弱化学校教育,这对企业来所也是一种负担。这些认识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校企共建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的不确定性和效率低下。
三、推进校企共建发展的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与市场接轨的高素质多元人才。只有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重要作用,才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校企共建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应统一认识,优化合作;互利互惠,达成双赢;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一)统一认识,优化合作
在实际情况中,要解决校企共建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创建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校企双方就要消除认识偏差,统一合作意见。在学校方面,应该重视教育和实践,从学生角度来考虑校企合作的范围和内容,积极促进学生的企业实践活动,不能以学校自身的利益作为终极目标。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正确看待校企双方的作用,要从企业方面考虑,要真正为企业输出高素质人才。在企业方面,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给企业带来的效益,要充分发挥学校人才资源的优势,将培养高素质人才放在企业发展计划之内,为学校的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也为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其人才资源的优势自然会给企业带来效益[4]。
(二)互利互惠,达成双赢
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应该重视双方效益的结合,要提高合作效率,从双方的效益出发,争取共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只有学校和企业主动承担应有的责任,其合作效果才能发挥出来。在实际情况中,学校可以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操作难题,而企业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能力,成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例如,在进行校企共建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创建前,学校可以派教师前往企业内部进行考查,企业也可以到学校挑选部分优秀人才,并考察其艺术工作室的准备情况;在教师考查企业过程中,可以与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并给他们提供专业意见。
(三)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关键词:阅读推广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
分类号:G252
大学阶段的学习更强调自主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的兴趣和方法。而广泛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领域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整合。这不仅对培养学习兴趣具有积极影响,而且有利于学生多元思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读书学习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中鼓励和推广阅读是其重要职责之一。图书馆可以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组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性情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灵感,拓宽视野,从而支持自主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容忽视一个事实:大学生的阅读、学习活动正受到教育功利化以及资源数字化变革所带来的挑战。目前许多大学生的阅读呈现出了阅读方式随意、内容选择盲目,以及互联网依赖,阅读资源数字化、碎片化等特点。在当今社会应试教育机制下,大学生们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浅阅读”、“浅思考”的现象比比皆是。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全国很多高校馆都相继举办了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以期培养大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引导其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并培养其整合资源的能力,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1.阅读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似乎与预期效果存在着较大差距,大学生的阅读状况总体不容乐观。
目前,只有少部分重点高校比较重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而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阅读推广活动往往是以 “读书月”等形式集中在某个时间段开展。还有很多高校图书馆把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与行政业绩、年终考核挂钩,这就使得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增添了被动性的色彩,形式化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
此外,阅读推广活动读者参与度整体不高。这一方面由于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到位,另一方面由于读者对推广活动内容的兴趣不大,阅读推广活动效果不佳。比如:在新生入学培训中,只对数字图书馆的使用做浅显的介绍,起不到较好的阅读推广效果;或者将做好的电子教案直接上传共享网络,供读者下载使用……一系列被动的推广方式,不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起不到推广的效果。
2.阅读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阅读推广更多的应该是以主动的形式向读者推送信息,将丰富多彩的知识条理化的送至读者面前,调动读者的积极性,引导读者由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再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合理整合信息,这才是阅读推广的目的。结合阅读推广活动的现状和问题,笔者提几点建议与同行们探讨。
2.1优化馆藏资源,奠定坚实基础
图书馆的馆藏质量关系着大学生的阅读质量,唯有从源头上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才能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在目前高校图书馆普遍经费短缺的条件下,图书馆更应严把图书资源的建设关。高校图书馆首先要保证经典图书资源的品种和复本。其次,对畅销书,要针对在校学生的需求特点进行甄别。要了解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以便在图书购买时做到有的放矢;主动与系部联系,结合校方专业动态尤其是重点专业的建设与资源需求,使馆藏文献相对科学合理;对于鱼龙混杂的图书出版销售市场以及所谓的畅销书等,图书馆更应从学术性、专业性、思想性等角度着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确保高质量的图书进入馆内。
2.2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推广组织机构
2.2.1高校应以图书馆为基础建立阅读推广活动的管理机构,设置工作人员作为阅读推广活动策划者和组织者。
阅读推广的机构应首先根据学校的教科研需要制定远景规划;为确保持续有效的开展活动,建立和完善相应制度体系,将阅读推广制度化和规范化,并纳入高校图书馆年度工作安排,从制度层面保证阅读推广工作的规范性和连续性;再次,要注重与校内其他机关部门的合作,将更多的团体、个体内化到活动的组织者中来。图书馆是大学校园文化和阅读推广的重要但并不唯一的力量,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互动,与教务、各院系等部门通力合作、各尽其能,以形成广泛的校园影响力,促进大学生阅读活动全面开展。
2.2.2注重大学生社团的带动作用。
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有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这种氛围可以为学生提供主人翁性质的学习、管理和发展的空间,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更具直接性、亲和性的学生社团,不但能辅助教师完成日常的工作,还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学生口味的社团活动。高校图书馆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时,应充分借助学生社团的力量,加强学生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调动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近图书馆。
2.3 加强宣传力度,促进文化建设,塑造文化品牌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它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作为教育重要的辅助部门,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更不应该只是短效活动,而应该成为常规活动、长效活动,这就更离不开塑造文化品牌。
图书馆自身的资源、服务、人力优势,可以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可在同行业的活动中形成差别优势,这种优势所塑造的品牌会激发读者的参与度,对培养良好的读者群体,建设书香校园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提升图书馆的形象,提高图书馆的被认同度、美誉度。
2.4 重视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队伍
在阅读推广中,培养高素质、稳定的阅读推广队伍往往能够使阅读推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人员选聘上必须把好关。阅读推广人员要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强;其次,阅读推广人员要热爱阅读,不仅能够以身作则,而且能够在阅读内容和阅读方法上起到指导作用;第三,加强对阅读推广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工作能力。
大学图书馆应从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抓起, 提高馆员对阅读推广工作的认识、认可。只有馆员自身充分重视,才会尽全力推动活动的开展。全心全意的人力资源队伍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助推器, 图书馆应培养面对各类型读者的专业性强的阅读推广人才, 针对性强的指导并服务学生读者, 使读者能够有针对性、 快捷地获得阅读信息, 由此培养读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5完善图书馆数字化优势,丰富阅读推广活动
目前,数字资源是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基础。高校图书馆要结合自身特点及其读者的阅读倾向,建立合理的数字资源建设方案,保证数字资源馆藏能够充分、合理的满足读者需求。同时,网络是数字图书馆的硬件基础,是读者访问数字图书馆的唯一通道,只有将网络设施建设完善,才能谈及让数字图书馆走近读者,推动阅读。
数字化的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先进的传媒手段也显得更为重要:微信、微博、QQ等在大学生群体中相当普及,这些网络媒体具有良好共享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图书馆要重视和利用好这些网络媒体,丰富阅读推广活动的形式,使其变成网上阅读推广活动的阵地。
阅读推广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必然选择。在大学生阅读和自主学习等问题层出不穷的状况下,高校图书馆更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阅读推广,提供温馨的阅读场所,营造阅读氛围,倡导读者运用各种阅读方法,践行合理整合信息的行为,最终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参考文献:
[1]宗霞.以有效阅读为中心优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1(24)
[2]刘亚玲.高校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指导工作之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1)
[3]谢蓉,张丽.阅读2.0:新一代的图书馆阅读推广[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6)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一、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
1.高校内部审计的目标不明确。我国传统的内部审计倾向于事后审计,且对审计的效能和执行力不够重视,在审计之初就缺乏既定的审计目标,对于发现的管理和效能问题往往不重视,缺乏应对手段,单纯注重经济问题和违法违纪问题,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复惩治却效果甚微。
2.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相对较少,且缺乏相关培训,综合力量薄弱。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缺乏,使高校内部审计从审计计划的编制到分工、风险评测、实质性评测到整理工作底稿分析审计证据,出具审计报告的整个过程都很难做到细致严谨,审计人员往往面临巨大的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甚至无法及时有效地完成受托审计任务。另外,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决定了他们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审计学所要求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在法律、经济和管理等学科领域都要有一定理论功底,即便如此在一些涉及专业性非常强的问题上还需要聘请专家进行解答,因而后续的学习和培训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目前缺乏相关的培训,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很难掌握最新的政策、法律知识和先进的审计方法,对高速发展的电算化和信息化技术无法应对。
3.高效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是否具有独立性是内部审计能否有效发挥检验、监督、鉴证、咨询等职能的重要前提。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人员独立于其所处的复杂社会环境以及各种外界影响,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审计对象的能力。目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很难保证相对独立,因为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作为组织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其审计范围是由单位领导决定,同时内审部门很难完全独立于业务经营活动,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很难做到自主判断,自主抉择,不受其他部门、个人或外来因素的制约,也无法保持实事求是,公正、不偏不倚的职业态度和操守。
4.高校内审方法滞后。眼下,高校内审依然是财会凭据合理性审计,审计方法陈旧过时,审计工作重点仅放在了会计核算的准确和差异上,翻阅账簿和凭证。而对高校内部管理和内控方面审计内容不多,对高校使用资金的合理和合规性以及资金使用效率等等方面重视较少。忽视对学校教育经费整体运作的效率分析、未来效益的预测、财务风险评估、偿债能力研究及经济责任的界定等,造成审计活动有结果没效果的局面。
二、做好高校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1.确立高等院校内审目标。高校内审目标具体有一下几点:全面提高高校业务效率;健全高校内控体系;指导监督高校有效使用资源;为高校组织目标的实现以及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提供保障作用。由以上目标可见,内审的效用包括管理和监督,决策和效率提高等等。内部审计的概念成就了它的促进和协调的特性,审计长刘家义曾经提出的审计免疫系统论述就是审计效用和目标的概述,内审是一门管理学科,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内部审计应当根据局部的要求来适应环境,在各个局部效应的基础上使高校总体审计效果达到最优,高校内审还应当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实现自我调节和改进。
2.对高校内审人员强化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影响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的直接因素是内审人员素质的高低。素质比较高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来完成审计工作,并且很容易的就可以发现高校内控及管理流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对策。目前社会信息化管理技术更新很快,这就要求高校内审人员应当持续不断的学习新技术和知识以适应新形式的审计工作需要,此外还要学习收集审计证据和信息的能力,并对此进行分析总结,合理的做出审计评价,客观、公正的出具审计报告书。
3.高校内审人员应当在组织机构和其自身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高校内审人员的独立性表现在:审计计划的独立制定;审计工作独立实施;独立出具审计报告等等。在审计学术界中备受大家关注的问题是怎样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我们知道,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受托于高校的董事会,对法人负责。但是,实践中高校的教学和行政管理交织性比较多,高校各科室关系繁杂,加上组织机构和经济利益以及亲友关系等等因素的干扰,高校内审人员的以及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可想而知。所以,笔者认为,保证高校内审机构高度独立是保证其内审人员独立的前提。一是保证内审机构高度独立。高校的内审机构应当负责于校长或者法人,受法人或校长的委托开展审计工作,审计目标的制定依据是委托审计的目标和范围。二是高校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应当进一步强化,并严格处罚内审人员的的行为,要求审计人员不能贪图经济利益而坏了审计的名声。三是,采取审计回避制度,与审计人员有关系的被审计部门或单位的审计人员应当回避,保证审计工作高度独立的开展下去。
【论文关键词】教学秘书;教学管理;高校
一、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秘书是系级教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实施者,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安排者,作为联系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系与系教学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渗透教学计划管理、运行管理、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因此其地位独特,作用不容忽视。
1.助手参谋作用
教学秘书直接管理教学事务,获取信息快捷而可靠,可以尽快纠正教学过程中执行任务的偏差,不仅协助系主任处理系里的具体事务,如教学工作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落实与检查、评价与改进等,还应该积极调查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方案、采取新措施,主动为领导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在必要的情况下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系领导的决策创造条件,起到参谋的作用。
2.组织协调作用
教学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在这个蓬大而又相互牵连的网络中,教学秘书处于枢纽位置。在教务管理工作中,教学秘书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教学工作,教学主管领导的工作一般是决策性、全局性、统筹性的,而面向广大师生的、具体的工作却由教学秘书直接管理和落实。如排课、调课、征订教材、落实教学计划、安排各类考试、学生成绩管理、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管理、核算教师工作量及教学津贴等等,都要由教学秘书组织完成。同时,由于教学管理的许多活动呈现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教学任务的完成是由许多部门共同完成的,教学秘书也是教师、学生和教学职能部门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具有上传下达、协调左右、互通情况、沟通信息、改善关系、合理统筹的作用,其协调职能发挥得好坏将对系(院)的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协调不好,就会造成混乱,或者导致矛盾,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3.服务保障作用
管理也是一种服务。教学秘书从事的工作是教学行政管理即教学管理,是对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系(院)级教学秘书的一项日常性的工作,也是教学秘书工作的重点所在,其主要目的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学秘书扮演的是“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角色,应该加强与教师、学生的沟通,主动为广大师生着想,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切实做好本职工作,真正把服务落实于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中,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如:教师的教学工作进度、课堂教学的考勤和质量监控、教学工作量的核算、教研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的及时记录;学期中和学期末做的教学工作总结,考试后的教学质量分析等,教学秘书都必须熟悉掌握,并组织力量,合理安排,切实实施。
二、关于做好教学秘书工作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教学秘书不只是“收发员”、“通信员”、“勤杂工”,必须认识到其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有人说:“教学秘书是半个系主任”,此话不无道理。因而,作为教学秘书不应存在自卑感,要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学秘书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1.创新理念,提高认识和服务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理念创新就是指从事教学秘书工作的人员要冲破长期以来部分人的偏见,热爱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系教学秘书放弃了所学的专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管理工作上,与同期从事专业的教师相比,他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部分高校的领导缺乏对教学秘书工作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轻视教学秘书在基层教学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学校在教学秘书人员配备、业务学习、岗前培训、工作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不够重视,在客观上造成从事教学秘书工作的人员有自卑心理,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也不安心自己的工作,寻找机会离开原工作岗位去谋求自身的发展。这种境况要求在学校解决其自身存在问题的同时,高校教学秘书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认清自己从事的工作在高校生存和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忠于职守,在教学秘书岗位上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党的教育事业服务,真正担负起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担,通过出色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
教学管理既是行政管理,又是学术管理。教学秘书首先要熟悉本单位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系,了解各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熟悉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才能及时协助系领导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当好领导的助手、参谋。其次,要学习管理科学知识,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的专门知识,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建立紧跟时代脉搏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内行”管理。最后,教学秘书要协助领导管好教学工作,除具备相应的业务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必须不断地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数据库操作、文字处理技术等,以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3.创新工作方法
关键词:计量检定 质量管理 社会计量 计量监督
一、严格控制计量检定工作的环境,加强标准计检器具的使用、维修和保养等管理
在量值传递过程中,作为计量检定依据的检定规程对计量检定的环境条件做了明确规定,要求检定工作的环境条件必须满足测量的需要,应配备相应的设施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控、记录,对可能影响计量准确度的各因素进行控制,必要时应行适当的、合理的验证。一般要求环境温度在20℃±0.5℃,环境湿度在50%~60%,含尘量小于0.2mg/m3,计量工作室一定要做到防尘、防震、防腐蚀、防污染及防噪声等。达不到要求的环境条件会给检定工作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将直接影响测量值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为此,我们应加强对计量室的管理,按照“6S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现场管理办法,加强计量室环境的日常管理。计量室应配有温控设备和消防设备以及环境监测必需的温湿度计,并做好环境条件的监控记录。
标准计检器具的正确使用、维修和保养正确操作、及时维修、科学精心保养,能保持计量器具精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保证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维修、保养是一项重要工作。
二、加强计量检定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检测能力
计量检定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量值能否传递准确一致,检定结果是否合理有效,能否有效发挥计量保证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量人员的水平,没有过硬的技术队伍,搞好计量检定工作只是一句空话。打铁还要自身硬,如果计量检定机构的工作连自己都不能信服,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计量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技术精湛的专业计量工作者来完成,在计量工作中,每一个微小的差错都有可能对整个工作产生重大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计量工作者刻苦加强业务学习,通过督导、培训等有效措施,改进检定测试技术,改变服务方式提升检定人员的整体素质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计划培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同时根据单位计量检测体系的变化和发展及时调整检定人员,并相应考虑对人员提出新的要求,逐渐组成一支法制观念强、技术业务精、工作效率高的计量检定队伍。
三、严格实施计量检定规程,确保计量检定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
计量检定规程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检定周期以及检定数据处理等所做的技术规定。计量检定规程属于计量技术规范,它是进行计量检定、评定计量器具的性能、判断计量器具是否合格的技术性文件,其主要作用在于统一测量方法,确保计量器具量值的准确一致,使全国的量值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溯源到计量基准,是计量检定人员执行检定任务重要的法定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量技术的进步,检定规程也在不断进行修订。为提高检定工作质量,计量部门要及时跟踪和更新计量技术法规的内容,确保检定规程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检定工作质量。
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部门配合,形成社会计量良好氛围
计量工作还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仅仅满足于做好本职工作固步自封,只能使计量工作的道路越走越窄,失去了社会认可度也就失去了计量工作的生命力,所以必须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有关计量法律法规,提高使用者的计量法制意识;宣传开展计量检定工作的重要意义,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计量检定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计量检定工作缺失的危害性,同时广大计量工作者也要牢固树立“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切实把“计量惠民”工程落到实处,使计量检定工作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关注计量检定的大风气,为今后的计量工作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加强计量监督,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计量监督机制
计量是质量的保证,没有高标准,没有准确一致的计量保证,便没有高质量。计量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到工农业生产、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环境保护、核安全、国内外贸易、服务行业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计量监督是计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使命是监督计量法律法规的执行,保证计量法律法规正确有效地实施。开展计量器具检定,必须以法制计量为先导,《计量法》的颁布实施,为计量检定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但是,如何完善与《计量法》配套的计量检定规章制度仍有大量工作要做。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计量监督机制,依法加强对计量器具的管理。计量监督工作将在提高质量、加强技术基础、推进与国际惯例接轨等方面,发挥规范市场、扶优治劣、引导消费、服务企业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史春霞.浅谈如何提高计量检定工作的质量[J].科技情况开发与经济,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