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防治水岗位责任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范文第1篇

1、认真贯彻落实市、区煤炭局会议精神,狠抓现场安全责任制度落实,矿井安全周期继续拉长。10月28日,区局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后,公司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了安全办公会,认真传达了会议精神,并对11月份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和部署。要求各单位充分认清形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把安全工作置于首位,放在引领一切、压倒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来抓,要求各级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好领导干部带班制度,不断强化了领导干部下井期间重点盯靠、查处隐患和严抓现场安全的作用发挥。同时,严格落实包保联保、安全宣誓、程序化排查、手指口述等制度。狠抓薄弱人物排查,严把薄弱人物入井关。对查出的薄弱人物,采取调整岗位、专人监护、停止工作等措施,防止了意外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周期继续拉长。

2、进一步强化了质量标准化建设。按照上级“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的总体要求,我们紧紧围绕“保安全、增效益、促转型、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继续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保证整改时限、整改资金、整改措施、整改责任和应急预案等“六落实”。不断丰富和提升“双基”建设内涵,深入持久的开展“双基”建设和质量标准化建设活动。突出抓好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安全培训三项基础工作。继续推行在精细化管理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抓基层、抓基础,推动了“双基”建设、质量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

3、突出“一通三防”、防治水管理,加强安全重点和薄弱环节的综合整治。11月份,我们在“一通三防”方面,严格按照“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对瓦斯抽放系统进行维护,保证瓦斯升高时能够及时抽放;对350、420、1040采区等瓦斯较高地点进行了重点监控,并落实了专项措施,从而杜绝了报警现象。在防治水管理方面,主要是着力抓好了10煤层高承压水的监测监控,利用水动态监测系统加强1040采区钻孔水位观测,并加密人工观测,时时掌握1040采区水位变化情况,杜绝了水害发生。

4、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一是11月份以来,共培训新招工人11人、特殊工种培训(复训)69人,副总以上1人,副总以下2人。二是按照“631”培训模式,强化以区队为主的基层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整体队伍素质。三是在“一三五”安全教育上,坚持正职主持,坚持教育结合现场,坚持案例教育,多讲现场薄弱环节,教会职工针对现场问题如何保障自身安全,从而,提高职工的自主保安能力。

5、着力推进区队班组建设。坚持以“三无”区队班组竞赛活动为主线,细化量化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围绕岗位责任制、质量安全管理、生产组织管理等,健全完善区队班组管理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员工的安全操作行为,夯实了区队班组的安全生产基础。

存在的问题

一是“三违”现象还时有发生,员工安全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充分说明仍有部分职工对当前的安全形势认识不足,没有真正认识到违章作业的危害性和带来的严重后果,图省劲怕麻烦的侥幸心理还比较严重,这也暴露出我们在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和不足,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强整治。

二是工程质量不够稳定,市、区局检查,现场依然存在问题。这充分说明我们个别管理人员安全岗位责任制落实不够好,在现场管理不力,把关不严,该执行的标准没有执行,缺乏敢于动真、一抓到底的精神。对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制定可行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

三、12月份安全工作打谱及实现安全年措施

12月份的安全目标是:杜绝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事故,实现12月份安全生产,再创安全年;质量标准化建设再上新台阶。具体做法是:

1、广泛发动,深入动员,迅速掀起12月份安全决战。12月份,是实现今年安全生产的关键月份,安全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为此,我们将迅速召开安全办公会、职工大会,进行发动和动员,同时,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电视、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搞好今年最后一个月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聚思想、增信心、加压力,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迅速掀起安全决战。

2、层层落实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从单位主要领导到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都认真履行安全承诺,做到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继续严格执行安全目标责任制,强化履职保证金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对达不到责任目标要求的,一律给予严厉处罚。同时,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抓好分管内的安全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现在到年底,凡是“一通三防”类的违章,一律开除矿籍;凡是现场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一律停产整治;凡是工作不负责任,责任制不落实,现场违章指挥,组织职工冒险作业的管理人员一律撤职;凡造成事故的,一律予以严肃处理。

3、突出抓好“一通三防”和薄弱环节的综合整治。在“一通三防”上,牢固树立“瓦斯为天”的思想,严格各项责任制落实。深刻吸取黑龙江鹤岗新兴煤矿瓦斯事故教训,认真落实现场瓦斯治理措施,对瓦斯浓度较高1040、420采区等地点,要严格执行瓦斯管理“十项硬性”措施,安监员、放炮员、瓦斯检查员必须盯头盯面,严禁空班漏检。加强监测监控,坚持使用好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保证系统运转正常,做到瓦斯传感器显示准确,报警断电灵敏可靠,杜绝瓦斯报警现象。继续严格放炮管理制度,认真落实瓦检员、放炮员、班组长“三人连锁”放炮制度,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在防治水上,着力抓好10煤高承压水的监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强化对周边小煤井的巡查和监管,防止其超层越界对我矿井造成安全威胁。高度重视地面安全管理。紧紧抓住易燃易爆、火工品、供用电、交通运输等重点地点和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各项预案措施,落实安全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质量标准化;防治水;本质安全

引言

几年来由于我矿地测防治水人员流失严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薄弱,严重制约着地测防治水的安全生产。全面推进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需要,是全面提升地测防治水人员整体素质的需要,是把煤矿纳入健康发展轨道的需要。我们在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种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推进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严格“绩效考核”,实现动态达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标准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尤其是提高管理人员的认识:要高度认识质量标准问题,切实把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建设看成是煤矿生存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进而自觉地学习并运用之。切切实实地用“为我服务”的态度,搞好质量标准化建设。

健全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工作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严格考核。全面落实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新老标准,提高要求,对标找差,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抓好,打牢质量标准化工作基础,把质量标准化工作列入月度计划,严格各种会议制度,工作目标责任到人,各项工作实行“首问负责制”,实施全过程“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质量标准化贯穿到工作中每个阶段,实现零宽容,实现动态达标。

2、抓好质量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给职工创造一流的工作环境

煤矿标准化工作发展和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对地测防治水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办短期培训班、进修学习等途径和手段,培养专门人才;同时,把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知识和有关内容列入职工培训计划,进行全员培训,通过深入持久的培训和教育,努力建设一支适应企业现代化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管理的专业队伍,解决制约我矿质量标准化建设的人才缺乏症,真正从根本上夯实基础,突破关键。目前我矿有地质高级工程师1人,地质测量工程师5人,地测助理工程师7人,所有员工都达到了大专以上文化水平。

结合岗位规范教育,进行了办公室质量标准化建设,根据工作需要更新职工办公设备。给职工创造了一流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

3、严格按“标准”作业,细化基础资料收集

地测防治水工作在巩固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创新,实现传统质量标准化管理与现代质量标准化建设的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全面发展。全面掌握质量标准化“标准”及相关“规程”,严格按照“标准”及 “规程”办事,工作有的放矢,做到现场工作不失控。现场地质工作做到了及时收集地质资料、及时整理分析,重大地质测量问题组织现场会审,杜绝了错判、测错所造成的无效进尺。及时排查水害,编制年度、季度、月度水害预报,积极组织探放水工作,及时发送安全、透窝通知单,消除安全隐患。坚持复测复算制度,做到大小贯通无差错。所有基础资料台帐按照标准进行整理,从源头上抓好质量标准化基础工作。

4、不断开展科技、管理创新,提高员工素质及地测工作质量

坚定不移地落实“科技兴矿”战略,全面贯彻集团公司科技创新精神,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上水平,上档次。进行AUTOCAD微机绘图及地质测量绘图系统培训,针对人员紧张情况,开展地质测量工作岗位交流等各种形式的一专多能建设,鼓励员工“精一门、会两门、懂三门”,争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职工,提高员工素质,为实现无纸化办公和提高工作效率及地测质量标准化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断健全完善地质测量绘图管理系统,所有图纸、资料、台帐都进入微机管理绘制,测量人员在野外补测地形图后自动绘制成为电子版地形图,矿井的井上下对照图能达到动态微机填绘达标,采掘工程图在微机中及时修改补充,矿井“三书”编制能快速完成。所有员工有不断学习进取的热情,严格到每个员工都必须能进行计算机绘图,否则会被淘汰,人员变动也不会影响矿井工作质量及质量标准化水平,地测防治水不断采用新设备(计算机、绘图仪、全站仪)、新技术(微机绘图、物探、GPS测量),不断进行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减少工作差错,实现本质安全。在局、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地测科人员的努力下,我矿地测防治水专业在集团公司2012年的质量标准化检查中位于第二的好成绩。

总之,煤矿的地测防治水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煤炭企业的生命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紧跟科技发展步伐,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断上台阶,实现地测防治水本质安全。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矿;建设;防治水;工作

中图分类号:TU272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煤矿建设过程中,由于主要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经常会遇到水流的侵害,造成水灾事故。因此,做好煤矿建设过程中的防治水工作是确保煤矿建设安全有效的前提。

二、煤矿水灾频发的原因

煤矿水灾的发生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我们将这些复杂的因素概括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人为因素主要指的是煤矿建设者在开采过程中不注重水灾的防范,甚至采用不合理的手段开采造成的,而自然因素则跟气候地表条件等有关。

1、人为因素造成的水灾事故

(一)煤矿建设者忽视相关规定,违法开采。一般在煤矿井下易受水害灾害威胁的地带会保留一定厚度的煤柱,称之为防水煤柱。这段煤柱是严禁开采的,但是煤矿建设者往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以牺牲煤矿水柱为代价,致使防水煤柱遭到严重破坏而引发水灾事故。

(二)煤矿开采者不注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煤矿的测量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测量中必须精益求精,测量中的小的疏忽和错误都可能造成生产中的严重后果。如果测量错误,会导致巷道穿透积水区,从而引发水灾事故的发生。

(三)煤矿的防排水系统不完善,使得排水能力降低。很多煤矿为了减少开采成本,在防水设备上大做文章,配备的防水设备往往都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而当水害灾害发生时,这些不配套的设备往往都无法很好地实现其排水功能,最终给矿井造成巨大的灾难。

(四)防排水设备维护不当。很多煤矿对防排水设备不做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致使设备出现问题也不能提前发现,而等到发现时已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如不经常对井下储水仓进行清挖,使得遭遇水灾时,储水仓无法实现其储水能力的最大化利用,导致矿井被淹。

(五)不重视水灾发生前的透水征兆。很多煤矿在水灾发生前出现一些异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煤矿管理者对这些征兆视而不见,不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处理,就会造成重大的透水事故。

2、自然因素造成的水灾事故

(一)暴雨、洪水等自然降水造成的水灾。当遇到暴雨天气或者洪水季节时,大量的地表积水会涌入矿井中,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很有可淹没整个矿井。这类自然灾害的发生较突然,而且它带来的水量较大,会造成比较大的破坏,可能给煤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二)老窑水透水造成的水灾。老窑水水灾是我国煤矿水灾事故中最普遍也是最主要的事故。一些开发时间比较久或者埋藏较浅的煤层中,往往积聚老窑水。开采的时候由于不能准确掌握老窑水所处的具体范围,很有可能致使老窑水发生透水等情况,酿成水灾事故。

(三)含水层中的水涌出造成的水灾。煤矿开采过程中,往往会使底顶板以及厚层灰岩含水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者会致使采掘工作面的破裂,出现这种情况,含水层中的水就会大量地向外涌出,引发水灾。

三、煤矿防治水工作常见的问题

1、对防治水工作认识不到位。目前,多数煤矿都认识到了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在企业内部建立相关制度来保证防治水工作有序进行。但是仍然有少数煤矿对于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要表现为:内部的管理、保障制度也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相关责任无法落实;基层的管理工作严重滑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仪器设备的配备不足,防治水工作无法有效展开;管理人员对于现场管理不认真,存在违章指挥现象。

2、技术管理水平不够。部分煤矿的水文地质技术还没有跟上采矿技术的发展,同时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技术管理职能的弱化会导致无法探明煤层中的水源,进而无法有效预测水灾的发生。甚至有些单位无视探测结果,仍然冒险作业,这种行为无疑于“谋财害命”。而且如果没有对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探明,没有及时对工作面的水患情况进行预测预报,对有隐患的工作面未采取探放水措施,而强行进行开采,还会引发其他安全事故。

3、关于防治水相关制度的落实不理想。随着我国对煤矿开采的力量不断加深,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如果不对水害隐患进行一一排查,没有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的制定防治水措施,而过分的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其结果可想而知。防治水制度落实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雨季的“三防”工作不到位;二是对废弃小煤窑的调查不清,地表塌陷填充不够严实;三是没有注意地表水的位置,盲目开采致使地表水溃入矿井之下,从而引发了水灾事故。

4、资金投入不够。多数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对于防治水工作有着“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宣传工作、培训工作都提到了防治水工作,但就是在资金投入环节,没有到位。多数企业管理者都不愿意在未发生的事故上投入资金,缺乏防水的忧患意识,没有意识到一旦发生了水灾,其结果可能是矿毁人亡。

5、缺乏煤矿防治水的专业人才。在煤矿企业展开防治水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人员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如果缺乏专业的煤矿防治水人才,就无法保证防治水工作的质量。现阶段,我国煤矿企业的防治水的专业技术人员是非常匮乏的,在人才配备上存在着引进难、留住难的情况。一些具备专业素养的防治水人才觉得煤矿工作很辛苦,很危险,工资待遇也不高,所以很多这方面的人才都不愿意去煤矿工作。

四、加强煤矿建设过程中防治水工作的对策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煤矿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煤矿防治水相关规定,充分认识防治水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建立并充实工作领导组,成立综合防治水机构,认真学习《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议,认真分析和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建立预防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机制和制度,提前部署好雨季“三防”和防治水工作。要按照国家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工作的要求,做好编制抢险预案,组建抢险队伍,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制定并严格落实雨季防治水措施,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为应对突发事故做好充分准备。

2、构建长效机制,完善制度,强化责任意识

煤矿防治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构建煤矿水害防治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建立防治水安全责任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防治水工作机构,配足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加强探放水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水害隐患严重的煤矿企业,必须设立专门的煤矿防治水机构,配备水文地质技术人员,要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和专业队伍,建立并执行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防治技术管理制度、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隐患责任追究制度、防治水安全确认签字移交制度等。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做到早谋化、早准备,超前安排部署“雨季三防”和井下防治水工作,一级一级的落实责任,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做到责任明确。要切实监督、督促煤矿企业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并积极采取有力防范措施,不断促进矿井防治水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建立健全完善基础台帐,完善矿井水文地质基础资料

要定期对周边小煤窑进行调查,建立水文档案,查清周边煤矿水文赋存资料。一是积极查找收集资源整合矿井的资料,包括周边历年关闭煤矿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严格积水线、警戒线、探水线的“三线”管理。二是督促煤矿采取地面地质调查、核实矿井资料、走访老工人及当地群众等方式,确实查清原有小煤矿开采情况,真实掌握矿区水害地点标高、采空区范围和积水量、巷道布置等情况。三是是督促生产矿井开展了水文地质补充调查等工作,完善编制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剖面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等有关图件,并建立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气象资料、探放水成果等有关基础台账。四是建立防治水专家会诊制度,进行全面排查和自查自评。

4、加强防治水知识教育培训,提高水害防治意识和技能

要加强水害事故警示教育,通过重大水害事故案例,深刻接受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通过警示教育活动,真正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推动防治水工作,有效防范水害事故的发生。一是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防治水专业培训,并进行考试、考核。二是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督促煤矿企业结合典型水害案例,加强对职工水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和教育,采取专家解读、现场培训、案例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对井下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全面培训,对先进的探放水设备和技术等手段,着重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分析判断能力,做到水害综合分析,提前预测预报,提高煤矿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是开展水害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抵御水灾和紧急避险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建设区域内的地质、水文、降水等基本情况,严格规范建设流程,严格管理建设技术,从而降低出现水灾的概率,保证煤矿建设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毛振西.煤矿防治水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分析[J].山西煤炭,2011,(12).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范文第4篇

一、统一思想,增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一些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仍然存在,一些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和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整治,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和“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遏制煤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二、狠抓落实,把煤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抓整顿关闭落实。*年底前关闭下列矿井:*年底前未提出申请的、申请未被受理的、终止程序的;已受理正在运行程序经审核不具备颁证条件的生产矿井;经核查不符合规定的和建设工期超过5年的基建、改扩建矿井;责令停产整顿后擅自组织生产的、拒不进行整顿或停而不整、明停暗采的以及停产整顿验收不合格的矿井;不符合省政府办公厅办字〔*〕109号文件规定的采矿许可证登记年生产能力不足3万吨的矿井。关闭工作由各市、县(市、区)政府组织实施。各市要抓紧制定整顿关闭工作方案,按要求列出关闭矿井名单,将关闭任务落实到县(市、区),并在当地报纸上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二)抓专项检查落实。瓦斯治理主要检查煤矿企业贯彻落实《国有煤矿瓦斯治理规定》和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情况;按核定能力、特别是通风能力生产情况;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联网、使用、维修和值班情况;各级瓦斯督导组工作落实情况。防治水主要检查防治水害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落实情况;防治水队伍、设备和物资的落实情况;贯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规定情况;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及防排水系统是否完善;是否存在老窑积水等重大水灾隐患;是否存在超层越界开采、开采防水煤柱、擅自扩大开采深度的问题。机电设备主要检查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技术档案的建立健全及其落实情况;机电设备相关标准的执行情况;机电设备按规定定期检测、检验的情况;超期使用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煤矿机电设备情况。安全投入主要检查安全费和维简费提取、使用、管理情况;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提取和管理情况;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情况。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检查煤矿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煤矿企业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制度,制定落实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培训考核情况;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上岗前培训的时间和带教时间是否符合规定;年度培训计划落实情况;煤矿职工安全手册的编写、发放情况。

(三)抓资源整合落实。严格按规定审批设立采矿权,有效控制和减少煤矿企业数量,提升办矿规模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或联合,调整矿山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和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严格执行矿山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规定。新建煤矿单井井型不得低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煤炭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能源〔*〕2605号)要求的15万吨/年。资源整合的煤矿单井规模不得低于国家安监总局等11部委《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炭资源整合的若干意见》(安监总煤矿〔*〕48号)规定的15万吨/年。

(四)抓隐患整改落实。煤矿企业必须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定期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建立排查档案,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由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参加的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治理,并将排查、整改、治理情况记入排查档案。发现存在国务院《特别规定》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的各类重大事故隐患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排除隐患。隐患不排除不得恢复生产。煤矿企业每季度要按照隶属关系向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书面报告排查情况。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针对企业报告的事故隐患,定期督查,对督查出的问题,按照定措施、定人员、定责任、定整改期限的原则,督促企业落实。暂时无法进行整改的,要实施重点监控。

(五)抓行政许可落实。国土资源、煤矿监察、工商行政管理、安全监管等部门和机构要按照行业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及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把好安全生产关和市场准入关。加强对证照齐全矿井的监管,存在安全生产重大隐患的,坚决停产整顿,限期整改,经验收不合格的依法予以关闭。加强对改制企业的管理,矿井改制后,要按规定重新确定企业性质,办理或变更相关证照。

三、强化双基,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一)强化煤矿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企业法定代表人必须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把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和要求贯穿到企业工作全过程,把责任分解落实到企业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职工。

(二)加强企业职工队伍管理。各煤矿要保持职工队伍的相对稳定,严禁将全部或部分煤矿掘进、开采作业和巷道整修工作发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实行以包代管。严禁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再次转包。

(三)深化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教育。按规定依法实行强制性全员安全培训,企业负责人必须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任前培训和年检复训,依法取得任职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新招聘工人必须按规定培训、带教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积极组织开展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活动,制定培训计划、目标,完成培训任务。鼓励发展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选送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到有关高等院校进行安全管理及专业知识的再教育,培养煤矿安全监管的中坚力量;企业可选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工人参加专门的培训,培养煤矿安全生产技术骨干。

(四)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力度。要加快研究制定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经济政策,运用经济调控手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认真抓好企业安全费用、维简费用提取,伤亡事故经济赔偿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三项政策的落实,适度提高煤炭资源、环保、安全、科技和劳动保险成本,促使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弥补历史欠账。企业资产增量部分不允许出现新的安全欠账。对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要给予政策扶持,加大支持力度,加快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针对行业和领域的共性、关键性安全生产技术难题,组织开展科研攻关,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五)开展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建立健全煤矿生产流程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标准,实行严格的安全质量责任制,抓紧制定*省乡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评级办法,全面开展乡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活动。

四、稳步推进,确保各项措施取得实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针对不同工作任务和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

(一)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在4月底前确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矿井名单,在5月底前确定经核查不符合规定的基建、改扩建矿井名单。由国土资源、安全监管、工商行政管理、煤矿监察等相关部门吊销或注销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和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等相关证照,由各级政府于7月底前按标准全部关闭到位。

(二)由安全监管部门牵头,国土资源部门配合,在7月底前确定采矿许可证登记年生产能力不足3万吨、采矿许可证到期(最后期限为*年12月31日)的矿井名单,由国土资源部门通知安全监管、工商行政管理、煤矿监察等相关部门吊销或注销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和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等相关证照,由各级政府负责实施关闭。

(三)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按照省政府关于整合资源调整布局的统一要求对全省煤炭资源进行整合,各设区市总体整合方案于5月底前提出,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经省政府批准后,由各设区市政府组织实施,确保年底前基本完成煤炭资源整合工作。

(四)由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制定*省乡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评级办法,6月底前完成并组织实施。

(五)由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制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活动方案,于10月底前组织实施。

五、明确责任,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把安全生产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安全生产责任。

(一)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市、县(市、区)、乡(镇)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亲自部署工作,研究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督导各项措施落实,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和省的安全生产政策。对不符合条件和非法煤矿,该停产的停产,该整顿的整顿,决不姑息迁就。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给予支持,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行政主管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安全生产主管领导要督促有关部门发挥好行政执法主体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坚决纠正只顾赚钱、不顾人民生命安危的行为和做法,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

防治水岗位责任制范文第5篇

安全生产工作是广大职工最大、最根本的利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总理、黄菊副总理多次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充分体现了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想思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安全工作是企业“天字号”工程,应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转变思维理念,树立安全生产,生命至上的人本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机制

1、完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机制。安全管理按照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及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严格安排年度安全技术培训计划、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采用多形式、多阵地、多媒体,广泛深入、持久地对职工进行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安全责任、典型案例、安全态度的宣传、教育、培训,强化职工的安全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生命工程意识,提高职工的自我保安能力。

2、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首先应严格制定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领导、部门、各岗位、各工种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三违"处罚规定等,而且随着矿井生产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及新问题,特别针对衰老矿井的开采、协议队的安全管理,应适时地修定、补充适合矿井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使职工在安全生产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知其任,明其责,尽其职,做到以制度管理人和以责任约束人的安全管理。

3、建立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进行持续改进的一套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科学管理标准体系。(1)策划与准备。在对现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根据初始评估的结果和企业的资源,进行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策划。即确立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制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目标及其管理方案、根据体系进行职能分配和机构职能分工、确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和各层次文件清单,为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准备必要的资料。(2)文件编写。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等要素的相应规定,按照本企业的特点形成文件,使煤矿企业对各类职业安全健康危害的控制形成规范化的管理。(3)体系的试运行。企业的各部门和所有人员都要按照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生产活动和安全健康管理活动,开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试运行,检验体系策划与文件的充分性、有效性与适时性。(4)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内审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寻找和改进、完善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手册;同时通过管理评审,提出体系改进的方向。

4、严格协议队的安全资质审查制度。①严格按照“五统一”管理标准强化对协议队的安全管理力度,同时严格协议队的安全资质审查制度,对于不具备安全资质的协议队及时给予淘汰。②加大对协议队的事故处罚力度,增加事故成本,树立协议队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

5、完善安全责任的考核机制,坚定不移地坚持重奖重罚。①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机制。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应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力度,坚持分级负责、分级按月考核制度,并本着考核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考核面前一视同仁、考核结果当月公布,接受群众监督。②坚持安全责任考核的奖罚兑现。对于安全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安全责任制落实得差、安全工作搞得差的单位给予处罚,对于安全生产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对于连续发生事故的单位给予单位和个人重罚,做到奖要奖得让人眼红,罚要罚得让人心痛。③健全安全责任的追究机制。凡发生各类事故的单位和个人都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进行分析、追查和处理。并且首先从各级领导、管理人员的责任查起,把安全工作与各级领导的票子、面子、帽子挂钩。

三、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抓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1、积极开展水患专项整治工作。针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应对矿井的防治水措施重新进行调查论证审批,特别对矿区范围内的老窑、采空区、下山采空区积水情况的调查、分析、填图及资料的存档工作,配齐矿井的探放水机具,认真做好探放水工作,排除工作面的水害隐患。

2、提示采掘技术及一通三防管理。煤矿企业应坚持从作业规程的编制和贯彻入手,对特殊块段开采、生产布局、开采工艺、正规生产、一通三防、工作面的开工论证等严格把关,特别对各矿井的局部通风、栅栏、密闭等进行专项整治规范管理。

3、强化对四类面的安全管理。根据事故的发生概率,对防治水工作面、特殊构造面、边远面、工作条件困难面等四类面的安全管理是否到位,隐患整改是否及时应列为安全检查、抽查的重点,同时也应列为各级管理人员的量化考核指标及作为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的重点。

4、加强机电、提升运输环节的安全管理。随着矿井生产的不断延深,机电、提升运输环节的安全管理难度加大,根据各矿井的实际重点要加强对机电的漏电保护、提升钢丝绳的日常检查、矿车的完好性检查以及人车的运行试验的监察,确保机电、提升运输的安全。

5、加强对民爆物品的管理。坚持双人双证的领退、定额发放、定额使用制度,采取日常检查及突击检查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单位外包协议队的职工住地进行突击抽查,杜绝火工品外流。

6、加强对救护队的管理。对救护队的日常训练不定期进行检查,提高矿山救护队的战斗力。同时,充分利用矿区救护队人力、财力、物力的优势,积极开展救护队中夜班下井抽查,而且根据不同时期安全管理的重点组织救护队对生产矿井进行重点抽查,积极协助矿井搞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7、积极开展协议队安全管理的评先创优活动。针对煤矿协议队重生产,轻安全及安全管理积极性低的特点,积极开展协议队安全管理创优评先活动,切实兑现安全管理的重奖重罚考核机制,调动协议队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8、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抽查。针对煤矿生产的特点,按照分级管理、分级抽查的办法定时或不定时地抽查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安全工作质量和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