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预测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沪深300盈利预期连续三期下滑
今日投资
沪深300成份股2010年预测增长率为30.47%,与上期(31.85%)相比下降1.38%,是今年以来连续三期下滑,这些公司2009年盈利增长率为20.58%。
2010年盈利预测增长最低的3个行业仍然为水运、证券经纪、纺织品和服饰,分别为-172.46%、-0.14%和6.67%。
2010年盈利预测增长最高的3个行业为金属与采矿、航空和半导体,增长率分别为249.62%、164.40%和145.06%。
与2009年相比,2010年预期业绩增长率降幅度较大的行业分别为:医疗设备与保健产品、汽车零配件、汽车制造,降幅分别为311%、114%、109%(绝对值)。
整体上调动能严重不足,从本期9大一级行业的盈利预测调整比率3个月数和1个月数据都只有4个行业大于1,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上调前景仍不看好。
1 整体盈利预测连续三期下调
根据今日投资对国内70多家券商研究所1800余位研究员盈利预测数据的最新统计,分析师对上市公司和沪深300成份股10年的整体盈利预测连续三期下调。
1.1有分析师跟踪的上市公司(1473家)
有分析师给出盈利预测值的上市公司2010年对2009年的整体盈利预测增长率为35.32%,与上月相比稍微下调0.70%,这些上市公司2009年增长率为24.33%。
1.2沪深300预测增速连续三期下调
沪深300成份股2010年预测增长率为30.47%,与上期(31.85%)相比下降1.38%,是今年以来的连续三期下降,这些公司2009年盈利增长率为20.58%。图2给出了分析师对沪深300预测增长率(2009年和2010年)变化趋势。
2 行业盈利预测上调趋缓
2010年盈利预测增长最高的3个行业为金属与采矿、航空和半导体,增长率分别为249.62%、164.40%和145.06%。其它增速较高的行业还有电子设备与仪器,化工品、食品药品销售、建筑材料、食品生产与加工、汽车制造、互联网软件与服务(详见图3),入选行业与上期相比没有变化,只是排名略有起伏。
2010年盈利预测增长最低的3个行业仍然为水运、证券经纪、纺织品和服饰,分别为-172.46%、-0.14%和6.67%。其它预测增长较低的行业有:电力、公路与铁路运输、煤气与液化气、能源设备与服务、自来水、银行和运输基础设施(详见图4)。
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增长率较2009年增长率上升幅度最大的行业仍是金属与采矿、航空、半导体,分别上升291%、286%和162%(绝对值)。其它相对增长率较高的还有化工品、电子设备与仪器、工业品贸易与销售、食品药品销售、建筑材料、机械制造和航天与国防(详见图5)。
在有统计数据的47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的2010年业绩增长率预期较2009年有所下降,同上期相比,有所恶化。相对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分别为:医疗设备与保健产品、汽车零配件、汽车制造,降幅分别为311%、114%、109%(绝对值)。其它降幅较大的行业有食品生产与加工、证券经纪、建筑工程、家庭耐用消费品、生物技术、纺织品与服饰、容器与包装(详见图6)。
3 整体上调动能严重不足
从本期9大一级行业的盈利预测调整比率3个月数和1个月数据都只有4个行业大于1,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上调前景仍不看好。信息技术行业的调整比率数据无论是3个月还是1个月都位于第1名,最为分析师所看好,但其1个月的盈利预测调整比率向下变动时最大,可见整体上看,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利上调动能不是很看好(详见表1、图1-A、图1 B、图7、图8)。
图7统计的是2010年盈利预测调整比率(3个月)的变动,反映的是近3个月盈利预测的调整情况。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酌情消费品、能源和公用事业成为上调的主力军,而医疗保健的下调幅度居首,从上期的2.06上调至本期的1.38。
图8统计的是2010年盈利预测调整比率(1个月)的变动,反映了近1个月来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期的调整,从图中可以看出,除公用事业外所有行业的盈利预测调整比率都有所下滑,其中信息技术下滑居首,从上期的1.80下调至本期的1.54。
4 金融原材料继续下滑 公用事业或已企稳
2010年预测盈利增长前三位为金属与采矿、半导体和商业服务,分别为180%、135%和86%。
2010年增长率较2009年增长率上升幅度最大的行业是金属与采矿、半导体和商业服务,分别上升200%、166%和100%(绝对值)。
在我们统计的47个行业中,本期预测增长率数据上调个数为33,下调个数为14,上市公司盈利预期整体有所提升。
公用事业、日用消费品、酌情消费品、医疗保健四大防御性板块的近1个月盈利预测调整比率均下降,调升动能不足
除金融与日用消费品外,各行业的向上调升趋势依然存在,且大部分创出新高,分析师盈利预期依旧高企。
1 整体盈利预测有所上调
根据今日投资对国内70多家券商研究所1800余位研究员盈利预测数据的最新统计,分析师对上市公司和沪深300成份股2010年的整体盈利预测相比上期有所上调。
1.1 有分析师跟踪的上市公司(1352家)
有分析师给出盈利预测值的上市公司2010年对2009年的整体盈利预测增长率为29.86%,与上月相比上调1.34%,这些上市公司09年预测增长率为29.41%。
1.2 沪深300预测增长率小幅上调
沪深300成份股2010年预测增长率为28.06%,较上期有所上调,2009年盈利预测增长率为25.73%,这些公司2008年盈利增长率为-14.50%。图2给出了分析师对沪深300预测增长率(2009年)变化趋势。
2 金属与采矿被看好
在我们统计的47个四级行业中,本期预测增长率(2010年)数据上调个数为33,下调个数为14,上市公司盈利预期整体提升明显。
2010年预测盈利增长前三位为金属与采矿、半导体和商业服务,分别为180%、135%和86%,其它增速较高的行业还有电子设备与仪器、化工品、建筑材料、工业品贸易与销售、食品生产与加工、林业与纸质品、食品药品销售。(详见图3)。
2010年盈利预测增长最低的3个行业水运、信息技术与服务、证券经纪,分别为-196%、10.8%和13.7%,其它预测增长较低的行业有:航空、运输基础设施、汽车零配件、公路与铁路运输、石油与天然气、制药和银行(详见图4)。
2010年增长率较2009年增长率上升幅度最大的行业是金属与采矿、半导体和商业服务,分别上升200%、166%和100%(绝对值)。其它相对增长率较高的还有工业品贸易与销售、电子设备与仪器、林业与纸制品、航天与国防、煤炭、机械制造、煤气与液化气。 (详见图5)
在有统计数据的46个行业中,有27个行业的2010年业绩增长率较2009年有所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行业分别为:食品生产与加工、汽车零配件、汽车制造,降幅分别为374%、169%、142%。其它降幅较大的行业有容器与包装、建筑工程、水运、化工品、软件、证券经纪、信息技术与服务(详见图6)
3 防御性行业调升动能不足
本期9大一级行业的盈利预测调整比率3个月和1个月数据表现良好,除公用事业的1个月盈利预测调整比率小于1外,其他行业的数据均大于1,分析师对2010年上市公司的业绩仍然比较看好。 (详见表1、图1-A、图l B、图7、图8)。
图7统计的是2010年盈利预测调整比率(3个月)的变动,反应的是近3个月盈利预测的调整情况。所有除金融、日用消费品与能源外,其他6大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其中医疗保健行业上调幅度最大,从上期的1.63升至本期的3.00,下调幅度最大的金融业则从上期的2.92下调到本期的1.97。
图8统计的是2010年盈利预测调整比率(1个月)的变动,反应的是近1个月来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期的调整,情况不是很乐观,9大产业中,只有4大产业(公用事业、日用消费品、酌情消费品、医疗保健)盈利预测调整比率向下变动,且均是防御性行业。
从图7和图8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原材料、工业生产和信息技术在两种统计口径中都保持上调,上调动能相对充足,而日用消费品在两种统计口径中均保持下调,结合各行业的盈利预测增长情况来看,分析师相对看好原材料等周期性行业在10年的盈利情况。
4 长期调升趋势依旧存在
接着报告分析了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的总体概况以及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然后分别介绍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东北、中西部五大经济产业带会展业的发展情况。随后,报告对会展业做了营销策略分析和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会展业的发展前景及未来趋势。
以下为获悉的报告目录:
第一章 会展行业概述
1.1 会展业相关介绍
1.1.1 会展业的定义
1.1.2 现代会展业的特征
1.1.3 会展业的作用
1.1.4 会展业的产业内涵和特征
1.1.5 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2 会展的经济功能
1.2.1 联系和交易功能
1.2.2 整合营销功能
1.2.3 调节供需功能
1.2.4 技术扩散功能
1.2.5 产业联动功能
1.2.6 经济一体化功能
第二章 世界会展业发展状况
2.1 世界会展业发展综合情况
2.1.1 世界会展业概述
2.1.2 国际会展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2.1.3 世界会展业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2.1.4 2007年世界国际会议数目排名情况
2.1.5 欧洲会展业竞争激烈
2.2 德国
2.2.1 德国会展业发展概况
2.2.2 德国会展业发展的动力
2.2.3 德国会展业发展的成就
2.2.4 德国会展业办展特点解析
2.2.5 未来德国会展业发展的趋势
2.3 美国
2.3.1 美国会展业发展概述
2.3.2 美国政府对会展业间接支持分析
2.3.3 美国顶级会展业排名情况
2.3.4 美国拉斯维加斯会展产业发展迅速
2.4 法国
2.4.1 法国会展业发展概况
2.4.2 法国会展业发展的条件
2.4.3 法国会展业独有特色和发展趋势
2.5 新加坡
2.5.1 新加坡会展业发展概述
2.5.2 新加坡政府会展业管理状况
2.5.3 新加坡会展业发展优势分析
2.6 韩国
2.6.1 会展业成韩国经济新增长动力
2.6.2 韩国会议产业发展迅速
2.6.3 韩国会展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6.4 韩国会展业发展计划与措施
2.7 其他国家
2.7.1 英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2.7.2 马来西亚会展业发展概况
2.7.3 巴西会展业发展浅析
第三章 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综合分析
3.1 中国会展业发展整体状况
3.1.1 中国会展业30年发展回顾
3.1.2 “十五”期间中国会展业发展成就
3.1.3 中国会展业区域分布状况
3.1.4 中国会展业机构设置与管理模式
3.1.5 国内会展业发展的特点分析
3.1.6 我国加速成长为全球会展大国
3.2 经济危机环境下中国会展业发展探析
3.2.1 经济危机对中国会展业发展影响浅析
3.2.2 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3.2.3 经济危机环境下我国会展业发展对策
3.2.4 经济危机影响下我国会展业发展的趋势
3.2.5 新经济形势下我国发展会展业拉动内需展望
3.3 中国会展业SWOT分析
3.3.1 S-strength(优势)
3.3.2 W-weakness(劣势)
3.3.3 O-opportunity(机会)
3.3.4 T-threat(威胁)
3.4 中国会展业存在问题分析
3.4.1 我国会展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4.2 中国会展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3.4.3 中国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3.4.4 国内会展业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3.5 会展业发展对策建议分析
3.5.1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3.5.2 国内会展业发展的四大建议
3.5.3 我国会展经济发展思路
3.5.4 合理定位政府在会展业发展中的角色
第四章 中国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4.1 会展经济概述
4.1.1 会展经济的界定及其效应
4.1.2 国外会展经济发展经验浅析
4.1.3 会展经济在中国快速崛起
4.1.4 国内会展经济发展探讨
4.1.5 中部会展经济发展综述
4.2 会展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4.2.1 会展与城市互动发展分析
4.2.2 会展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4.2.3 会展业对城市相关行业的带动效应
4.2.4 会展业成城市经济发展催化剂
4.3 中小城市会展业的发展
4.3.1 我国二级城市会展业发展思路
4.3.2 中等城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4.3.3 中小城市会展业发展概述
4.3.4 国内中小城市会展业发展潜力解析
4.3.5 从“长尾理论”探索中小城市会展经济发展之道
4.4 会展与旅游业的对接
4.4.1 会展业与旅游业关联度解释
4.4.2 会展业和旅游业对接简述
4.4.3 我国会展旅游发展优化模式构建分析
4.4.4 城市会展业和旅游业整合发展剖析
4.5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问题对策
4.5.1 中国城市会展业非均衡性问题探讨及建议
4.5.2 我国应积极推进会展经济与产业集群对接发展
4.5.3 会展经济发展应加强城市间合作
4.5.4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会展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第五章 珠三角地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5.1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分析
5.1.1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环境
5.1.2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合作趋势增强
5.1.3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建议
5.1.4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发展前景分析
5.1.5 泛珠三角会展业展望
5.2 广州会展业
5.2.1 广州会展展馆概况
5.2.2 广州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5.2.3 2009年广州会展业面临诸多考验
5.2.4 广州多举措建设国际商务会展中心
5.2.5 广州会展业发展对策
5.3 深圳会展业
5.3.1 深圳会展中心简介
5.3.2 深圳会展业发展强劲
5.3.3 深圳会展业向文化要市场
5.3.4 深圳品牌会展成长迅速
5.3.5 深圳开创会展品牌新思路
5.3.6 联合办展方式开辟深圳会展业新天地
5.3.7 深圳会展业前景明朗
5.4 东莞会展业
5.4.1 会展业成东莞新经济增长点
5.4.2 东莞市政府扶持和促进会展业发展
5.4.3 东莞会展业的特色发展道路
5.4.4 东莞市重新定位会展业目标
5.4.5 东莞会展业统筹发展
5.4.6 东莞市会展业发展策略
5.5 厦门会展业
5.5.1 厦门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5.5.2 会展业带动厦门整体经济发展
5.5.3 两岸关系和缓为厦门会展业提供良机
5.5.4 厦门向国际领先会展城市迈进
5.5.5 厦门市会展业的优势与不足
5.5.6 厦门会展业未来发展目标和重点
5.5.7 厦门会展业发展举措
第六章 长三角地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6.1 长三角会展业综合分析
6.1.1 长三角区域会展业SWOT分析
6.1.2 长三角地区组建会展业联盟
6.1.3 世博会带给长三角会展业机遇和挑战
6.1.4 长三角建设国际会展高地的前途与策略
6.1.5 长三角会展业应广泛开展互动合作
6.2 上海会展业
6.2.1 上海会展场馆概况
6.2.2 上海会展行业发展回顾
6.2.3 上海会展业区域布局
6.2.4 上海会展业国际化渐行渐近
6.2.5 上海会展业国际竞争力及其提升分析
6.2.6 上海会展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分析
6.3 南京会展业
6.3.1 南京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6.3.2 南京会展业成绩斐然
6.3.3 会展业成南京战略性产业
6.3.4 2009年南京会展业发展形势向好
6.3.5 南京会展业发展分析
6.3.6 南京政府发展会展业的措施
6.4 义乌会展业
6.4.1 义乌梅湖会展中心简介
6.4.2 会展业对义乌发展的作用
6.4.3 义博会与文博会引领义乌会展业发展方向
6.4.4 义乌创新会展业发展模式
6.4.5 义乌会展业与市场相互促进
6.4.6 义乌市加快建设国际小商品会展中心的措施
6.5 苏州会展业
6.5.1 苏州市会展业场馆简介
6.5.2 苏州会展场馆运营发展探析
6.5.3 苏州发展会展业发展优势
6.5.4 苏州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6.5.5 苏州发展会展业的措施建议
6.6 杭州会展业
6.6.1 杭州会展场馆概况
6.6.2 杭州会展业历史及现状
6.6.3 杭州会展业的特色道路
6.6.4 杭州会展业的定位分析
6.6.5 杭州会展业接轨上海的可行性分析
6.7 宁波会展业
6.7.1 宁波会展业五大发展优势
6.7.2 宁波会展产业逆势上扬推动消费市场趋暖
6.7.3 宁波会展业的创新之路分析
6.7.4 宁波国际会展之都发展规划解析
6.7.5 宁波市加快推进国际会展之都建设的政策
第七章 环渤海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7.1 北京会展业
7.1.1 北京会展业发展的条件
7.1.2 北京会展业步入空前繁荣期
7.1.3 奥运会后的北京会展业发展分析
7.1.4 北京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7.1.5 北京会展业发展的策略
7.2 天津会展业
7.2.1 会展业成天津经济增长亮点
7.2.2 天津会展业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7.2.3 天津滨海开发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7.2.4 滨海会展业调整战略应对金融危机
7.3 青岛会展业
7.3.1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介绍
7.3.2 青岛会展业发展优势明显
7.3.3 岛城会展业的差距及发展思路
7.3.4 青岛“国际知名会展城市”建设规划分析
7.3.5 青岛会展业的发展建议
7.4 济南会展业
7.4.1 济南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7.4.2 济南会展业品牌建设全面升级
7.4.3 2009-2010年济南会展业发展势头强劲
7.4.4 济南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
7.4.5 济南市加快会展业发展的策略
7.5 烟台会展业
7.5.1 烟台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7.5.2 烟台会展业发展历程
7.5.3 烟台展会承办能力实现飞跃
7.5.4 烟台市会展业发展条件及策略分析
第八章 东北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8.1 大连会展业
8.1.1 大连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8.1.2 2006年大连会展业的特点
8.1.3 2007年度大连市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
8.1.4 大连会展业的突破自我分析
8.1.5 大连会展业跨地区办展应对行业危机
8.1.6 发展大连会展业的策略措施
8.2 沈阳会展业
8.2.1 会展业推动沈阳城市发展
8.2.2 沈阳会展业市场化进程加快
8.2.3 沈阳发展品牌会展业
8.2.4 沈阳会展业繁荣发展
8.2.5 沈阳会展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对策
8.2.6 沈阳会展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8.3 长春会展业
8.3.1 长春会展业发展三阶段
8.3.2 长春会展业发展状况
8.3.3 长春会展业在经济舞台重要性凸显
8.3.4 长春打造特色会展名城
8.3.5 长春市进一步扩大会展业影响
8.3.6 长春会展业的商务旅游的新机遇
8.4 哈尔滨会展业
8.4.1 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8.4.2 哈尔滨市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
8.4.3 2008年哈尔滨会展业发展分析
8.4.4 哈尔滨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4.5 关于哈尔滨会展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8.4.6 哈尔滨会展业市场化势在必行
8.4.7 哈尔滨会展业发展趋势展望
第九章 中西部会展业发展分析
9.1 成都会展业
9.1.1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9.1.2 成都会展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9.1.3 成都会展业历经风雨又见彩虹
9.1.4 提升成都会展业竞争力路径分析
9.1.5 成都市会展业存在的问题
9.1.6 成都市发展会展业的对策
9.2 武汉会展业
9.2.1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9.2.2 武汉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9.2.3 武汉打造新型会展城市
9.2.4 武汉会展业遭遇行业危机
9.2.5 武汉会展业的存在问题分析
9.2.6 武汉会展业的发展对策
9.3 长沙会展业
9.3.1 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9.3.2 长沙会展业拉动巨额消费
9.3.3 2008年长沙会展收入过七亿
9.3.4 长沙成为会展十大品牌城市
9.3.5 长沙会展业发展的策略
9.4 昆明会展业
9.4.1 昆明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9.4.2 昆明会展业品牌现状分析
9.4.3 “后世博”时代昆明会展经济的发展解析
9.4.4 昆明着力打造品牌会展
9.4.5 昆明打造东南亚会展之都
9.5 西安会展业
9.5.1 西安会展业领跑西部
9.5.2 西安会展业发展状况
9.5.3 西安会展业的优势与劣势
9.5.4 西安会展业发展阻碍因素分析
9.5.5 西安的会展经济效益分析
9.5.6 西安会展业发展对策分析
9.6 郑州
9.6.1 郑州会展业发展历程
9.6.2 2008年郑州会展业发展状况
9.6.3 郑州会展经济发展渐入佳境
9.6.4 郑州巨额补贴扶持会展业发展
第十章 中国会展业的营销策略分析
10.1 会展营销概述
10.1.1 会展营销的功能
10.1.2 中国会展营销研讨
10.1.3 会展业城市营销建议
10.1.4 国外会展营销经验借鉴
10.2 中国会展业创新营销策略分析
10.2.1 会展营销创新策略解释
10.2.2 营销理念创新
10.2.3 营销主体创新
10.2.4 营销手段创新
10.2.5 营销内容创新
10.3 中国会展业的整合营销分析
10.3.1 会展业主题的选择
10.3.2 展会机构的搭建
10.3.3 展会卖点的策划
10.3.4 展会的整合宣传
10.3.5 展会的综合服务
10.4 展览会各个阶段的营销策略
10.4.1 展览会四阶段概述
10.4.2 培育期展览会的营销策略
10.4.3 成长期展览的营销策略
10.4.4 成熟期与衰退期展览的营销策略
10.5 会展中的4C营销分析
10.5.1 4C营销概述
10.5.2 4C营销案例分析
10.5.3 4C营销经营建议
第十一章 会展业企业状况分析
11.1 励展博览集团
11.1.1 励展博览集团简介
11.1.2 励展优势展会行业
11.1.3 励展在中国的市场状况
11.1.4 励展加强在华礼品展业务
11.2 亚洲博闻
11.2.1 亚洲博闻简介
11.2.2 亚洲博闻优势展会行业
11.2.3 亚洲博闻的展会特色
11.2.4 亚洲博闻扩展中国市场
11.3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
11.3.1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简介
11.3.2 2006年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业绩斐然
11.3.3 法兰克福展览公司中国市场扩张概况
11.4 科隆展览公司
11.4.1 科隆展览公司简介
11.4.2 科隆展览中心概况
11.4.3 科隆展览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第十二章 会展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12.1 会展业的发展前景
12.1.1 我国会展业发展前景看好
12.1.2 中国会展业发展潜力巨大
12.1.3 未来会展业前景预测
12.2 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12.2.1 世界会展业未来发展态势
12.2.2 未来中国会展业发展的趋势
12.2.3 未来国内会展业发展方向
12.2.4 网上会展成未来发展趋势
附录
附录一:国际展览会公约
附录二: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昆明市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三:深圳市会展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图表目录:
图表1 2007年国际会议数目主要国家排名
图表2 2007年国际会议数目主要城市排名
图表3 2006年全美顶级会展排名前11位的城市
图表4 会展旅游发展模式内涵示意图
图表5 国内会展旅游发展的外推关系模式
图表6 城市会展旅游发展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图表7 城市会展旅游的圈层布局
图表8 城市会展业品牌的圈层模式
图表9 国内外场馆来展与自办展比例比较图
图表10 苏州博览中心运营模式
图表11 中旅国际边际利润比较
图表12 区域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图表13 1999-2005年深圳主要会展场馆举办展会情况
图表14 2010年深圳展览总面积目标
预测2020年工业投资、技改投资、装备投资仍缺乏新增项目,仍面临存量项目不足困境,难以增长。
(一)存量项目
工业投资在库项目工业投资XXX个,存量XXX万元;技改、装备投资在库项目XX个,存量XXX万。其中:工业投资项目广东电网江门蓬江丰盛输变电项目存量XXX万,预计2020年全部完成投入,XXX数控成形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预计还需分多年投入,预测2020年全年投入约XX万,XXX面向智能装备的大载重立体化仓储系统项目存量XX万,2020年预计投入XX万,以上存量项目2020年预测合计投入XXX。
(二)新增项目
一是目前全街工业规上企业只有XX家,根据目前了解除原有存量项目外,规上企业只有XXX有限公司有意向投入技改,但是项目预计都是XX万左右,项目规模较小,难以达到统计入库标准。二是由于XXX街属于老城区,人口密集,工业企业集中在XXX,根据XXX负面清单,XX大道两旁XX米范围属于限制区,目前备案审批受限,导致新项目难以落地,工业企业难以增资扩产,预计2020年不会有新增工业项目落地。
因此,综上所述,预测2020年XXX街工业投资、技改投资、装备投资预计会比2019年下降30%。
有害预测预报、有害生物调查、监测、综合防治、统防统治、虫情测报灯和频振式杀虫灯管理等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继续做好测报点和标准地监测工作,根据测报适时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xx关于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范本文章,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一、农民工规模、分布及流向
(一)农民工规模继续扩大,省内流动继续增加
2019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9077万人,比上年增加241万人,增长0.8%。其中,本地农民工11652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增长0.7%;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比上年增加159万人,增长0.9%。在外出农民工中,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500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图 1 农民工规模及增速
在外出农民工中,在省内就业的农民工9917万人,比上年增加245万人,增长2.5%;跨省流动农民工7508万人,比上年减少86万人,下降1.1%。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56.9%,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分地区看,除东北地区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比重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以外,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就业农民工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0.1、1.4和1.2个百分点。
(二)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人数增加最多,增量占到新增量一半以上
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输出农民工10416万人,比上年增加6万人,增长0.1%,占农民工总量的35.8%;中部地区输出农民工9619万人,比上年增加81万人,增长0.8%,占农民工总量的33.1%;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8051万人,比上年增加133万人,增长1.7%,占农民工总量的27.7%;东北地区输出农民工991万人,比上年增加21万人,增长2.2%,占农民工总量的3.4%。
(三)东部、东北地区吸纳就业的农民工减少,中西部地区吸纳就业的农民工继续增加
从输入地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5700万人,比上年减少108万人,下降0.7%,占农民工总量的54%。其中,在京津冀地区就业的农民工2208万人,比上年增加20万人,增长0.9%;在江浙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5391万人,比上年减少61万人,下降1.1%;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农民工4418万人,比上年减少118万人,下降2.6%。在中部地区就业农民工6223万人,比上年增加172万人,增长2.8%,占农民工总量的21.4%。在西部地区就业农民工6173万人,比上年增加180万人,增长3.0%,占农民工总量的21.2%。在东北地区就业农民工895万人,比上年减少10万人,下降1.1%,占农民工总量的3.1%。
二、农民工基本特征
(一)女性和有配偶的农民工占比均提高
在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64.9%,女性占35.1%。女性占比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中女性占30.7%,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中女性占39.4%,提高0.8个百分点。
在全部农民工中,未婚的占16.7%,有配偶的占80.2%,丧偶或离婚的占3.1%;有配偶的占比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有配偶的占68.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有配偶的占91.3%,提高0.5个百分点。
(二)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继续提高
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0.8岁,比上年提高0.6岁。从年龄结构看,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0.6%,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4.6%,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近五年来占比逐年提高。从农民工的就业地看,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45.5岁,其中40岁及以下所占比重为33.9%,50岁以上所占比重为35.9%;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6岁,其中40岁及以下所占比重为67.8%,50岁以上所占比重为13%。
(三)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占比略有提高
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5.3%,初中文化程度占56%,高中文化程度占16.6%,大专及以上占11.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外出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4.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在本地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6%,下降0.5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就业状况
(一)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继续提高
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5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从事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住宿餐饮业的农民工比重均为6.9%,分别比上年提高0.3和0.2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48.6%,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重为27.4%,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8.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二)农民工月均收入平稳增长
农民工月均收入3962元,比上年增加241元,增长6.5%,农民工集中就业的六大行业月均收入均稳定增长。其中,从事制造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958元,比上年增加226元,增长6.1%;从事建筑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567元,比上年增加358元,增长8.5%;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472元,比上年增加209元,增长6.4%;从事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667元,比上年增加322元,增长7.4%;从事住宿餐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289元,比上年增加141元,增长4.5%;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337元,比上年增加135元,增长4.2%。
(三)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快于本地农民工
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4427元,比上年增加320元,增长7.8%;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3500元,比上年增加160元,增长4.8%。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比本地农民工多927元,增速比本地务工农民工高3个百分点。
(四)在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加快
分区域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4222元,比上年增加267元,增长6.8%,增速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794元,比上年增加226元,增长6.3%,增速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723元,比上年增加201元,增长5.7%,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在东北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469元,比上年增加171元,增长5.2%,增速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四、进城农民工居住状况
(一)人均居住面积继续提高
进城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20.4平方米,比上年提高0.2平方米。其中,在500万人以上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增加较多,由上年的15.9平方米提高到16.5平方米;在300-500万人口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19.7平方米,比上年提高0.3平方米。
图2 按城市规模分的进城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
(二)居住设施不断改善
进城农民工户中,住房中有取暖设施的占52.2%(其中集中供暖占11.6%,自行取暖占40.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有洗澡设施的占83.7%,提高1.6个百分点;能上网的占94.8%,提高2.7个百分点;拥有电冰箱、洗衣机、汽车(包括经营用车)的比重分别为65.7%、66.1%和28.2%,分别提高2.0、3.1和3.4个百分点。
五、进城农民工随迁儿童教育情况
(一)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继续提高
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含学前班)为85.8%,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入园儿童中,25.2%在公办幼儿园,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35.7%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高0.5个百分点。
(二)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在校率进一步提高
义务教育年龄段随迁儿童的在校率为99.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从就读的学校类型看,小学年龄段随迁儿童83.4%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11.9%在有政府资助的民办学校就读,提高0.3个百分点。初中年龄段随迁儿童85.2%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8.8%在有政府资助的民办学校就读,下降1.2个百分点。
(三)随迁儿童上学升学难、费用高问题在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更加突出
50.9%的农民工反映随迁子女在城市上学面临一些问题。对于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儿童,回答本地升学难、费用高的农民工所占比重较高,分别为34.2%和28.9%,分别比上年提高7.5和1.7个百分点;回答随迁子女无法在本地参加高考的农民工所占比重增加明显,比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至14.3%。东部地区农民工反映随迁子女存在升学难、费用高、无法在本地参加高考问题,所占比重分别为44.9%、30.1%和21.3%,分别比上年提高14.1、3.6和7.8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城市规模越大,升学、费用和高考问题越突出,在5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这些问题更加显著。
六、进城农民工社会融合情况
(一)进城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提高
在进城农民工中,40%认为自己是所居住城市的“本地人”,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从进城农民工对本地生活的适应情况看,80.6%表示对本地生活非常适应和比较适应,其中,20.8%表示非常适应,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仅有1.1%表示不太适应和非常不适应。进城农民工在不同城市规模生活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较上年均有提高。但城市规模越大,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越弱,对城市生活的适应难度越大。
(二)进城农民工参加各类组织活动更加积极
在进城农民工中,27.6%参加过所在社区组织的活动,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3.9%经常参加,23.7%偶尔参加。加入工会组织的进城农民工占已就业进城农民工的比重为13.4%,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在已加入工会的农民工中,参加过工会活动的占84.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附注:
1.调查简介
农民工监测调查:为准确反映全国农民工规模、流向、分布等情况,国家统计局2008年建立农民工监测调查制度,在农民工输出地开展监测调查。调查范围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域,在1587个调查县(区)抽选了8490个村和22.6万名农村劳动力作为调查样本。采用入户访问调查的形式,按季度进行调查。
农民工市民化调查:为准确反映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在城镇就业生活、居住状况和社会融合等基本情况,国家统计局2015年建立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制度(简称农民工市民化调查)。调查范围是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地域,随机抽取了4.08万户进城农民工样本,由调查员使用手持电子采集终端(PDA),直接入户面访的形式采集数据。
2.主要指标解释
农民工:指户籍仍在农村,年内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
本地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
外出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
进城农民工:指年末居住在城镇地域内的农民工。城镇地域为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划分的区域,与计算人口城镇化率的地域范围相一致。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
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