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气象短信服务从2001年初期出现以来,让人们可以对气象信息随时了解,方便人们出行,也对农业以及一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出现,给气象短信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这个时期气象短信服务营销因子必须有所改变,才能够使其在这个信息时代之中继续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1服务质量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服务的质量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气象短信服务来说,想要在这个时代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比如说提高气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由于智能手机让大家随时上网,大家自己在网上就可以随时对气象方面的信息进行了解,了解到的信息不单单都是真实的,而且还是实时的,所以对于气象短信服务只有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才能够使其在智能手机的冲击之下继续占有一定的市场。
2服务费用由于智能手机的出现,大家可以随时上网,而现在各大运营商也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上网套餐,对大家来说,通过智能手机上网是非常合算的一件事情。而大家在使用气象短信服务的时候,是要额外缴费的,虽然每个月仅仅是几元钱,而对于一些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人来说,要是使用上网功能来进行气象查询的话,每个月也仅仅只要一定的上网费就可以完成,有的虽然每个月上网费用比较多,不过其不单单通过上网来了解气象信息,还可以上网了解其他信息等等,换句话说,即使大家不了解气象信息,上网费用也是要花费的。如果气象短信服务的费用依然延续过去的费用的话,在现代信息竞争时代中面临举步维艰。
3服务用语人们都希望可以得到好的服务,也都希望听到或者看到的服务用语贴心,这样的服务才能够让大家满意。利用智能手机的上网功能来了解气象信息,非常的方便,及时。而且有些平台中在进行气象信息提醒的时候会用很多网络语言,让大家感觉到有意思,同时用语也非常的规范,因此其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所以对于气象短信服务来说,在保证气象信息的真实准确的同时,在服务用语方面,要保证礼貌用语,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网络流行语言,这样可以拉近与客户的距离,让大家对这样的服务更满意。在服务用语方面,其还包括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与消费者进行电话沟通的用语,要保证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让消费者体会到亲切的感受,不能打扰到消费者休息,同时,还要保证礼貌用语。这样才会达到营销的目的。
二、新形势下智能手机对气象短信服务营销因子影响的建议
在新形势下智能手机对气象短信服务营销因子的影响十分巨大,甚至让气象短信服务接近一种濒临灭亡的边缘了,根据当前的形势以及人们的需求,对改进新形势下气象短信服务营销因子提出了如下建议。
1提高服务质量现在人们对各种服务最大的一个要求就是质量,对于气象短信服务来说,其质量要求也就是气象信息的准确性,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所以气象短信服务必须要保证为客户所提供的气象信息是真实的,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人来进行气象短信定制。所有的气象短信信息,都必须提供的是权威性的气象台的信息,保证让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就了解到最真实的气象信息。对一些特殊的灾害性天气预警,要提前,这是除了每天为用户发送气象信息的以外的服务,一旦天气有突然变化,或者是有冰雹、暴风雨等灾害性天气的时候,要提前进行预警信息的,让用户能够提前对灾害性天气进行准备,这样用户满意,也会与其他人进行气象短信服务的宣传,这样也会吸引到更多人来开通气象短信服务。这是最有效的营销方式之一。
2降低服务价格由于智能手机的冲击,气象短信服务不得不降低价格,因为智能手机了解气象信息可以说是免费,不论是智能手机的自带功能,还是利用智能手机上网来了解气象信息,大家可以说都不需要费用。因为大家使用智能手机就都会上网,自然也就可以通过网络来随时了解到气象信息了,这样大家是不需要任何的费用。气象短信服务的价格看似比较低,而实际上与智能手机相比,大家使用的费用还是比较高的,这样的话,就不利于大家选择气象短信服务。所以要降低服务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来使服务的价格进一步的降低,这样才能够让更多人继续选择气象短信服务。同时在进行营销方面,也要让用户了解到气象短信服务与智能手机的服务或者是其上网了解气象信息的服务方面的优势,将价格方面的优势以及这样的价格大家将会享受到什么样的服务等等让大家了解清楚,这样也将会有助于用户选择气象短信服务。
3改变服务用语对于气象短信服务来说,服务用语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气象短信的用语,一方面是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与客户进行电话沟通的用语。在气象短信用语方面,必须要保证用语的准确性,虽然现在没有对气象用语的专门规定,不过要保证在短信中所应用的气象用语可以让消费者一看就懂,可以对气象信息有一个准确了解,防止短信方式发送的气象信息让消费者阅读以后对气象信息有错误的认识。同时,为了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求,在进行气象短信发送的时候,可以有一些贴心的小提示,让消费者可以感受到温暖。还可以利用一些当前的网络等流行语言,让气象短信服务也与时俱进。一方面是对营销过程中与客户的电话沟通用语,要保证用语的礼貌性。有的时候,由于我们在拨打电话进行营销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户,有的态度会很好,有的态度会非常差,甚至有的时候由于我们打扰到了对方,还会有破口大骂的顾客出现,对于这样的顾客,大家也要进行礼貌服务。对于有抱怨的客户要解释清楚自己的目的;对于破口大骂的客户,要提示其使用礼貌用语。在进行营销的时候,也要注意拨打电话的时间,最好是在周末的时候拨打客户电话,时间要尽量避开客户休息时间,不宜过早,也不宜过晚,同时还要将中午客户午休的时间也空出来。这样不会打扰到客户,在电话沟通之中,大家要做到不论是客户态度怎么样,都要保证礼貌。
增加多种实用气象指数针对社会公众分布在各行各业,需求不一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信息内容的实用性、指导性,为人们的生活安排提供更多更好的建议,可增加洗车指数、出行指数、健康指数、雨伞指数、旅游指数、道路交通指数等气象短信信息服务。
三、总结
1.1休闲农业基本概况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其特色主要在于满足人们对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人文活动环境的向往。休闲农业以与大自然密切相连的农业为基点,以乡村休闲为最大的卖点在国内得到迅猛发展,先后形成了农家乐、休闲农场、民俗度假村和休闲农业生态园等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模式和类型。截止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8.5万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2800万,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6.9%;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3]。同时,“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变、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都为休闲农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1.2休闲农业面临的气象灾害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传统农业和休闲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生态产业。农业生产在种类、品种和布局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投入、高产出的果树、花卉、茶叶、反季蔬菜、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产品占据主要地位,通过人工规划布置,与田园风光相结合,营造一种回归自然乡村的氛围。但这种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严重不足,大风、暴雨、冰雹、雷电、强降温、大雪、连续高温以及连续阴雨寡照等气象灾害都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大风天气会使农作物叶片机械擦伤、苗木倒伏、树枝折断、落花落果而影响产量。暴雨天气会致使田块受淹,影响作物生长和品质。冰雹和大雪都会破坏大棚的外膜,甚至造成大棚坍塌,对棚内农畜产品带来严重损失。2013年4月山西阳泉出现暴雪天气全市塌损温室104个,大棚41个,露地蔬菜受冻面积50亩,涉及14个乡镇20个基地,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连续的阴雨寡照常常造成种子霉烂、发芽,病虫害的滋生蔓延,导致作物减产。夏季热雷雨能导致鱼塘残渣加速分解,水中还原物和浮游生物增加,耗氧量大,造成水中缺氧,使鱼类感染疾病,甚至死亡。水温在25-35℃、久晴不雨时,草鱼出血病流行。强雷暴天气还会使大面积钢架大棚以及户外务农人员遭受雷击事故。全国雷电灾害统计报告显示,全国每年都有多起农民田间务农遭雷击身亡事件。由此可见尽管很多农园采用了温室、大棚、人工气候室等现代化农业设施,通过环境调控为动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等环境条件,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但仍然受到自然气候条件(如光、温、水)的约束[5,6],气象灾害更对休闲农业具有直接破坏的影响,多发的灾害天气还会影响农园的经营。
2、休闲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分析
2.1、高效准确的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防措施天气变化时刻影响着农业生产,农园依据每日常规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农事,但突发性天气事件往往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准确率高、传递速度快、预报提前量长的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服务效果显著。调研中无锡江阴一位农庄老板谈到去年10月收到气象与农业部门联合的大风天气预警短信后,及时对园内葡萄架和果树进行加固和防护,避免了数十万元损失。同年8月西安灞桥区村民几年来苦心经营的150亩葡萄园遭受大风破坏,预计损失达300万元。如果农园都能提前了解到各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和预警,就能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同时由于广大务农人员对气象灾害了解甚少,及时获悉气象灾害的研究成果和预防措施,更能提升休闲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2.2、微气候的监测和研究农业微气候监测是指对温度、光照、湿度、风向、风速、气压等气象要素进行连续不间断观测,通过研究分析,准确定量各类动植物优质生长的生态条件和气候指标。准确的气候测报改变了过去天气预报区域性大,生产活动较为被动的状态,使得种养殖过程中施肥、杀虫、喂饲料、清洁等工作时效性更强,生产效率得到广泛提高。同时在人工环境(温室、大棚、人工气候室等)中开展微气候监测可以掌握气象要素随外界环境变化的规律,一些现代化农园通过科技手段调节室内的微气候指标,可以控制农产品的生长指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2.3、精细化的专项气象服务休闲农业具有投入大、效益高、与气候紧密依存的特点。各类特色农产品的发育、开花、成熟等关键期,以及运输、储存、销售需要更精细化的气象服务。在常规天气预报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加工、衍生,开发出针对休闲农业产品特点的多要素预报,以及重点环节的农情气象业务,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结合休闲农业自然景观和休闲旅游的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旅游气象服务,更能适应休闲农业的发展。
2.4、气候资源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物质与能量的可再生资源,其光、热、水等要素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类型、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潜力。科学分析和评估一个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对高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休闲农业通过改变产业结构,引进新型农产品和特色水产养殖来满足市场需求,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些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大多未作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部门也无法主动介入引种的科学论证[8],导致当地的气候资源不能充分利用,产业结构不能因地制宜,损失难以避免。
2.5休闲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休闲农业受制于极端天气事件和病虫害的威胁日趋严重,需要更加完善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休闲农园从业人员普遍对气象知识缺乏,希望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增强涉农人员对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等实用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近年来新增的各类农业保险为休闲农业避免和减少了种养殖风险,气象部门应参与理赔气象指标的制定,及时为受灾农园提供理赔鉴定服务,减小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3、休闲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灾害制约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休闲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以期能更好的利用气候资源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中国气象局和各地气象部门为适应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相关技术应用研究,更新气象服务手段,部分地区还建立起了休闲农业气象预报系统,增强了休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开展创新性研究并丰富业务服务工作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断完善休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各地气象部门逐步建立农业气候资源数据库,并对当地气候资源特征和气象灾害分布和发生频率进行了详细分析[5],构建了特色农产品的周年服务方案和指标集,使得休闲农园布局和农产品选择更加科学。全面拓展多媒体传播渠道,运用LED电子屏、气象预警短信、气象大喇叭等设施,开展为农服务直通车,及时传递气象信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二、开展休闲农业专项气象服务。在常规天气预报的基础上,增设了多种气象指数预报,开发了集预报模型库和数据查询为一体的天气预报系统。建立了休闲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向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短期和中长期气候预测和气象灾害应对措施。开展了休闲农业微气候监测和研究,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气象保障。三、加强农业气象科研与合作。各地气象部门与高校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加强与农业生产部门合作[9],共建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各类特色农产品气象灾害防御指标、病虫害防治指标、危害等级预报的研究,建立信息共享、联合会商机制,发挥气象科技对休闲农业的推动作用。尽管气象部门在休闲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不能满足国内休闲农业迅猛发展要求,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和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气象服务技术能力不足。气象预报信息内容单一,服务产品针对性不强,精细化程度不够,科技含量不高[10],不能有效运用到一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管理中。传统预报模式的滞后性和中长期预报的准确性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休闲农业对气象信息时效性的要求。目前大多数休闲农园还不具备气候自动监测系统,各地气象部门缺乏休闲农业气候监测网络和远程服务管理。基层气象部门设施落后,各类气象科研成果难以在休闲农业气象服务中展开应用。二、农业气象复合型人才缺乏。多年来,我国农业气象队伍整体发展缓慢,知识层次高和知识面广的农业气象人才较少[7],一线气象服务人员普遍对特色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生理特性和病虫害防治了解甚少,对环境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作物生长模拟等研究不够深入,面对气象灾害和病虫害无法做出科学的生产指导,限制了气象服务的水平和实效性。三、休闲农业气象服务机制尚不完善。休闲农业主体是企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专项气象服务是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休闲农业迅速发展的趋势下,气象部门与涉农企业合作方式、服务机制等还有待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任重而道远。
4、休闲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方向
4.1转变理念,建立气象服务新思路。气象服务领域从传统种植农业向休闲农业、特色农业、工厂农业等现代农业转变,甚至包括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等“三农”各个方面。服务产品从对大宗作物服务产品转变到开发针对特色农产品的个性化服务产品。服务内容从粗放化服务转变到精细化,从间断转变到全程,涵盖农产品的关键生长期以及存储、销售和运输等各个环节。在目前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上,针对休闲农业的需求,建立一套全面、高效、专业的休闲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4.2加强休闲农业气象服务科技支撑长期内外协作开展农业气象的研究和试验,在深入研究气象因子与作物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特色动植物不同生育期与环境关系的指标体系。加强GIS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动态农业气象模型的应用,使农业气象服务由定性为主转变为以定量为主。同时开发专业化、精细化、可视化、动态化的气象服务产品,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智能化气象服务平台。各地气象部门还要积极推进业务与科研的结合,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休闲农业发展。
4.3加强气候资源区划和宏观规划。发展以气候资料、遥感反演、GIS多种小网格空间插值模型为基础,应用先进区划技术、方法与指标体系,制定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针对各地气候特点,开展休闲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同时结合各地资源环境和市场供求做好区域规划,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合理搭配农产品品种类型,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布局产业,充分利用地域气候资源,降低休闲农业生产的风险。
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高容量硬盘存储技术、视音频智能识别技术的成熟,以语音和图像识别为基础的广播电视监播系统已成为广播电视监播的发展方向。传统广播电视监播系统主要是人工监播和硬盘录像,存在监播成本高,效率低等特点。为了对天气预报节目及广告进行监播,掌握各档节目播出的时间,分析统计各广告播出情况,更好地服务广大广告客户,福建省气象影视中心紧随新技术的发展,建立了适应气象影视经营发展的智能监播系统。
二、气象影视节目监播的重要性
气象影视事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全国的省、地甚至县的各级气象部门得到普遍的开展。各地大多建立了相应的气象影视制作和经营部门,小仅进行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还开展了气象影视广告的经营,俨然成为一个个小电视台。
福建省气象影视中心自开展气象影视节目制作以来,便伴随着气象影视广告的市场开发和经营,并且在1991年特别成立了福建省新气象广告公司专门负责广告的经营。目前,广告公司承担了福建电视台八个频道、十八档节目、二十四个播出时次的“天气预报”节目广告的市场经营开发,涉及对数十家广告企业与客户的服务。
为了及时了解气象节目的播出情况,满足客户对广告播出情况的监督,必须对各个频道节目的播出时间和播出内容进行监播和采集。一方而,经过对采集到的节目视频的分析,确定各档节目播出时间的准时性,及时向各电视频道反馈节目播出时间的偏差并协商纠正。同时,审查各广告播出的编排和播出情况,及时向客户提供广告播出视频和监播报告。另一方而,通过保存节目和广告播出的完整视频及播出资料,以备与电视台及广告客户出现争议时提供必要的依据。多年实践证明,进行气象影视节目播出的监播是气象影视经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福建气象影视监播系统的发展
福建省气象影视中心使用的节目监播系统已经历了三代的技术模式。第一代是二十世纪初购置的多通道硬盘录像机。该系统采用全时段录制、全人工检索的技术模式。全时段录制需占用大量的硬盘空间,硬盘存储录制视频的时间跨度少,无法进行长时间的检索查询。同时,存在检索工作繁琐,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设备故障频出,并们-.们小能客观记录监播结果等诸多缺陷。但是,基于当时的技术发展和资金投入能力,系统还是较好地应付了对节目和广告的监播需要,并为中心以后的节目监播技术发展积累了经验。
(二)引进了网络硬盘录像机进行节目录制和广告监播。该系统可采用全时段录制和定时录制的方式。使用定时录制方式可大大减少硬盘占用空间,增加节目视频的录制和保存长度,方便节目和广告的检索和查询。但是,采用定时录制也会出现因电视台节目播出时间临时调整而录制小上的现象。虽然该系统也提供网络检索功能,可无需在硬盘录像机上进行操作即可进行检索,但功能较为简单,仅提供一般的检索、查看、下载功能,无法进行有效数据统计分析。
(二)随着图像处理技术与模式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电视内容,依靠u而特征(人体特征和物体特征)来进行u而识别的技术得以实现。系统能在高速CPU技术的支持下,对视频u而的关键部分进行建模,并与原有模板库进行比对,从而精确识别电视的内容。
利用集监看、视音频/TS流收录于一身的多格式网络监测收录系统,依靠专业开发的收录软件及网络传输技术,实现了对RF/ASI接u,cuss接u,sDI接u,aEs接u和IP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有效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大大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智能高效的系统设计可降低设备的造价,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成本,可适应气象影视制作和播出的实际需求。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结介气象影视节目和广告监播的要求,通过与设备提供商的紧密介作,制定了气象影视智能监播系统的解决方案。
四、气象影视节目监播的基本要求
(一)根据福建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在多个频道播出的实际情况,系统必须能够同时对多个电视频道的节目和广告进行同步监测和采集;
(二)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广告形式多样,包括平播广告、城市开窗广告、侧屏广告、角标广告等形式。除平播广告外,其它的广告形式都没有广告配音,也小是全屏广告(开窗或侧屏)。监播系统必须对小同形式的目标广告进行u而自动识别。
(三)监播系统记录的内容需要包括:播出节目和广告的名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前节目、后节目、前广告、后广告、本组广告的数量,本条广告在本组所处的序号等。对目标节目和广告进行自动检索和列表统计、打印。系统支持节目和广告样本的跨频道、跨媒体识别,节目和广告样本能够适介于所有的广播电视频道。
(四)系统采用文件方式对视音频数据进行处理,能够自接对兼容的数据文件进行处理,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确保数据小会丢失。
(五)系统提供标准接日的播放插件,视频文件可以使用微软MediaPlayer接进行播放。并且提供转码工具,转换成DVD、VCD、WMV、RM等多种视频格式。
(六)支持多终端网络管理。在使用部门建立广告播出管理平台,实现广告播出的网络传输和交播手续的无纸化,及广告播出管理的互动和监督。
(七)系统可建立气象节目和广告政策的网络平台,方便广告客户的监看,实现自动提供播出广告的长度、时间、频次,以作为落实广告播出介同的依据。
五、监播系统的技术方案
主要技术特点
1.整个系统满足最多16路模拟电视信号24小时稳定运行实现监测录制,实现MPEG2\H.264压缩录制(压缩码流从SOOKb/ps一SMb/ps可调);
2.支持对信号的区域识别比对,通过文件的方式实现对实时信号的比对,当信号出现时即时录制。实现视频的预录制功能,可在5秒一60秒之间人工设置预录制时间;
3.采用FIFO(先进先出)原则管理系统存储,整个系统完全满足对所有频道的全时录制,录制视音频信号有1个月以上的存储量,并可根据需要扩充存储硬盘阵列,增加录制视音频信号的存储时间;
4.可实时叠加自定义的LOGO,时间,标志,频道信息等资料;
5.实现对录制素材的剪辑,介成,检索,统计,查询,浏览,回放等功能;
6.提供流媒体的接u,可在每个客户端实现TS流的整流录制和单PS流、单TS流录制功能。
7.系统具有可扩展性,系统的输入日可任意增加,可扩充至CVBS\HDSDI\SDSDI\ASI\AES等接u,只需要增力ii编转码模块即可,系统具有扩展和在线升级能力。
六、结语
气象影视节目监播系统的建设是完善气象影视服务的基础性工程。新一代天气预报节目智能监播系统根据模板库建立的节目片头和广告样本实现智能监播,对各个频道视频流进行比对,将需要的节目和广告视频录制下来,减少了硬盘占用空间,增加节目的存储时间长度。同时,通过网络连接可在各个客户端实现查询检索转码下载,打印统计分析报告等功能。经过统计媒介广告播出情况,对广告的客户类型、产品类别进行统计分析,有效挖掘潜在广告投放客户行业。
现在疆内许多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基层的工作人员急需要进行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学习,但我们传统的人力师资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上,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很多因学习而造成的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到最好、最系统、最全面的教育。同时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可以实现各地区学员间无地域障碍的交流和探讨,弥补新疆由于地处偏远而造成的信息交流匮乏的劣势。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同时可以了解到最新,最前沿的气象信息,更加有利于新疆气象事业的进步与创新。
2新疆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考虑,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新疆分院遵循省(区)级构建设计标准,建立了新疆气象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实现与主站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的远程实时双向交互教学,可组织收看主站播放的教学节目[4],通过进行聊天,BBS讨论或内部电子邮件,给学生提供学习辅导和在线答疑。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的运行,因其优势明显,通过几年的运行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并获得学员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大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认可。但是由于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在全国正式运行也不过几年,在方方面面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现将新疆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2.1学习缺乏自主性
因为新疆地处边疆,互联网的较广泛普及相对内地的发达地区稍有落后,加之全疆气象系统员工年纪参差不齐,有相当大一部分、经历的是互联网从无到有的一个时代,所以对互联网的体验度较低,对于更新的互联网远程培训的体验度更是缺乏,在学习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需要指导和帮助。难以做到自主安排过程,而且面对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不知该如何针对自身学习需求进行选择,从而造成学习的盲目性,与远程培训的初衷相违背[1]。
2.2缺少优质课程
自远程教育培训平台自建立以来,虽然上传的课程数量逐年增加,但是课程数量的增长速度难以满足基层员工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在内容上,课程内容相对比较基础,缺少前沿性课程和精品课程。同时现有的师资队伍较为薄弱,缺少具有经验的气象专业骨干[3]。课程设置上也缺乏全球性,缺乏对全球气象发展研究走向的指导。在形式上,学习形式相对单一,目前课件形式主要有流媒体课件、视频光盘课件和交互式课件,三分屏的流媒体课件占了绝大多数,交互式技术媒体的作用与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还有很多教师不能很好的利用远程教学方式,基本都是采用录像教学的方式,这样在形式上无益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生疏感,教学成果大打折扣。
2.3缺少特色性的课程
在这里的特色性主要只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学员自身的知识贮备和学习能力以及其工作性质的差异,造成学员对于课程的需求各不相同;另一方面由于新疆地处祖国的内陆地区,其气候在全国气候范围内有其独特性,所以在气象工作的开展上与其他地区也有差异性。另外由于新疆南部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所以单纯的由国家提供的培训课程,难以满足新疆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
2.4缺乏较为有效的考核机制
目前新疆网络培训平台的课程学习,还未与工作考核相挂钩,即缺少远程学习的激励机制,从而难以带动员工们在平时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从气象远程培训简报[5,6]上,关于“天气预报技术与方法”远程培训课上,新疆的参与度在2012年相对较低,参考率也只有37.23%,可见在提高大家认真,自主的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并参与考核,我们还需要努力。同时网络课程的考试大多以考试的形式,形式较为单一,难以反映出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和接受程度,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新疆气象远程教育培训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加强对学员远程培训过程的控制和引导
由于远程教育培训是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所以这个时候一个较为完善的远程培训模式显得尤为的重要。对于新疆部分学员对于网络课程的体验度较低,对于课程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学员的体验度。国外的远程培训经验告诉我们,在自主性的网络培训中,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估是保证学习质量的最重要的环节。在学习控制环节,可以采用大致1∶10的比例,给每个课程配备专门的辅导员,负责网上答疑,批改作业和定期面对面与学员进行交流,时刻让老师了解学员的学习进展和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相对应的学员的远程培训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控,从而对网络课程的学习形式和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
3.2开发优质远程教育培训课程
网络课程的组成包括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网络课程的开发基础就是优质课的开发。对于这一点,可以引进和引用国内外优质的课程,对于国外的精品课程可以予以翻译或请专家进行讲解,让学员们可以了解气象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开拓学员的视野,激发创新。同时也可以通过市场手段,进行网络课程开发。现在中国气象局气象培训学校和南京信息工程学院开展的“局校合作”,即利用干部学院和高校之间“局校合作”,请对气象工作建设有帮助的专家进行授课,开发精品课程软件,便是一种比较好的引导。同时远程培训必须依托气象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来推动远程学习资源建设,进一步规范管理简直教师,形成师资库。
3.3用problem-base(以问题为基础)的理念来建设有特色性的课程
由于培训学员自身和地域的差异性,所以单是国家提供的培训课程,难以满足我区培训学员的需求,所以我们有必要坚持和大量的开发有地方特色的精品课程。作为省级培训中心,必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创新,与省级培训中心一起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形成配套的运行机制,做好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利用problem-based(以问题为基础)的理念来进行指导,选取工作人员感兴趣和在实际工作中的难点作为课程的设计的起点,把课程的教学重点放在解决问题和能力的提升上[1]。这样不仅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还能增加学员与培训人员间的互动,通过模拟体验式的学习,能快速且长久地取得教学效果。
3.4加强制度的建设,形成有效的考核机制
气象档案内容主要包括气象探测资料、预报服务资料、气象灾害防御资料、气候资源利用、气象科学技术研究等,具有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利用率高等特点。做好气象科技档案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科技档案管理意识是做好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可通过组织全局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档案知识,宣传《档案法》,增强气象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提高各科室的归档意识,营造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浓厚氛围,形成全员重视、齐抓共管的良好管理局面。②建立健全收集、整理、存档、保密、借阅利用、销毁等气象科技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和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使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③不断完善气象科技档案管理设施建设,加大档案安全管理设备资金投入,建立现代化档案管理设施,做好档案管理基础保障工作。定期检修档案,更新设备,保证档案资料的安全。④不断开发应用现代化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加强气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并及时更新软件系统,完成气象科技档案的纸质、电子化全面管理,实现气象科技档案的网络查询和海量存储,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2气象科技档案的有效利用
2.1在气象服务方面的应用
气象部门工作者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本地天气气候特点和天气气候变化规律,加强对各种气象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才能提供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气象科技档案是气象部门开展服务工作的基础,可直接为广大用户提供气象科技信息咨询和服务,开展气候分析等服务内容和产品,拓宽服务领域,还可利用气象档案数据资源建立气象科普基地,通过对外开放参观与宣传等,提高社会公众对气象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促进气象为民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在工业方面的利用
工厂厂址的建设、布局和工农业生产等均要受到气温、湿度、风速风向、大气混浊度等气候因素的影响,其中,有的厂址选取和建设布局要考虑风向、风速、混浊指数等多种因素;纺织、造纸等工业则需要考虑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因素;工业用烟囱、水塔、铁塔等高层建筑需考虑风压、雪压等因素,而且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等对区域内太阳辐射状况、热量平衡和水资源环境等都可能造成影响,致使局部气候变化。
2.3在农牧业方面的利用农牧业是鄂尔多斯的基础产业,发展现代农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气象条件是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
素。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鄂尔多斯气候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气象灾害频发,导致农牧业经济波动较大,正是因为掌握了当地气候特点和灾害发生规律,才能趋利避害,对农业产业结构作出合理调整,提高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2011年,鄂尔多斯市出现了近10年罕见的春夏连旱,鄂尔多斯气象局根据多年干旱气候特点,利用各旗区生态与气象监测站数据,结合区域自动站资料对该市的旱情进行了监测分析,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先进设备遥感监测植被生长状况,定期、适时地为农牧业局种植业科、畜牧科、现代农牧业科、草原监理所提供《生态与农牧业气象监测信息》《雨情公报》等,及时报送《重要气象信息》等决策服务材料和手机短信,为全市农牧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服务保障。
2.4在建筑业方面的利用
建筑物为室外作业,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等都会受到气温、降水、风向风速、太阳辐射等的直接影响,而且建筑物选址、地基构建和用料选择等也必须依据当地的气象条件进行选择,施工阶段还要注意低温、高温、雨雪冰冻、降水、大风天气对施工进程和工程质量的影响,例如强风损坏建筑施工设施、威胁施工安全等。对此,政府部门应用当地气象科技档案就工程建设制定了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专业设计标准和施工标准,在安全施工、保证建筑质量方面彰显出重要作用。
2.5在交通、旅游行业的利用
交通安全和旅游业市场的繁盛均与气象条件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强降水、降雪、大雾以及衍生的洪涝、冰冻等气象条件可直接影响交通运输,连阴雨、高温等天气也是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运输是一个城市经济生产和生活的命脉,旅游业则大大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气象与交通、旅游等行业的关系,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气象科技档案资料,适时开展交通、旅游业气象预报服务,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