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培训学习材料

校本培训学习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培训学习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本培训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我校课改进入实质性阶段已近10年,课改工作犹如一股强劲的风吹遍建平县大大小小的学校,吹进建平县白山乡中心小学。透视我校过去的工作,大家谈论最热的是课改,探索最深的是课改,实践最多的是课改,反思最透的是课改,收获最大的依然是课改。我校实践了“玩中学”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用“玩中学”来指导教学改革实践,并为此进行了努力的探索与实践。现在我校的课堂教学因改革而发生很大变化。“玩中学”,是从教育实践中升华出来的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封闭式”、“围城式”教育越发严重的今天,“玩中学”的提出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让孩子在“玩”中“学”,实现玩与学的有机结合。在这样愉快的学习方式中,释放孩子的压力,培养孩子的亲和力、协调力、想象力、创新力,最终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可以说,“玩中学”是对教育“围城”的挑战!

一 提出硬性要求——明确改革标准

第一,对课堂教学操作的要求:(1)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2)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4)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

第二,加大课堂中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度。新授课1~2年级采取“20+20”的时间分配;3~6年级采取“15+25”的时间分配。意在把教师的导学控制在最短的时间,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加大课堂调控力度。

第三,加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调控度。(1)自学是终生学习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应大力提高自学的效果。(2)把课备大、备精、备熟、备活。加强预习作业设计,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方法,达到学会自主预习,把学生自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想全想好,能应对学生思维的多种可能和各种突发问题。(3)加强预习环节管理,正确处理好课外预习和课内预习的关系。(4)把学生预习自学成效纳入评课标准。

第四,加大交流展示的调控度。(1)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只有展示,学生才能有成就感、荣誉感;只有展示,才能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比、学、赶、帮、超的兴致和愿望。(2)交流展示,要更多地关注中下等学生。(3)拓展和注重交流展示的方式。

二 路上潜心探索——开展各种活动

2009年10月30日下午,全镇英语学科教研活动在建平县白山乡中心小学如期举行,届时有来自各小学的六位英语学科专职教师参加了研讨活动,张老师和岳老师分别执教四年级、六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观看课堂教学后,就英语课堂教学及系列问题展开研讨与交流,效果显著。

2009年11月26~27日,经过两个多月的摸索,通过两周的活动前期准备,我校中高年级语文数学“课前自主预习——课上合作探究展示”课堂教学改革课研讨活动如期举行。

活动概况:本次大型活动由建平县白山乡中心小学承办,带动周边其他学校。选建平县白山乡中心小学中高年级不同年段的8位课改典型教师先期展示。分两大组进行,共8节课,参加看课领导与教师共53人。

活动成果: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初步架构起中高年级语文数学“课前自主预习——课上合作探究展示”课堂教学改革课型的雏形框架,确定基于课前预习的课堂教学设计大致环节结构为:复习铺垫、激趣导入——展示目标、自主回顾——小组交流、取长补短(小组交流自己的预习成果,字词可以领读,一个学生交流到的知识,其他同学尽可能不重复,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学会交流)——全班展示、点拨提升——巩固练习、新知检测——盘点收获、课外延伸。

对“全班展示、点拨提升”环节提出要求:(1)学生能说的、能讲的、能做的,教师就不要说、讲、做,不要剥夺学生权利,学生学习刚遇到困难,教师马上说出来是不行的,如果学生能通过研讨找出答案,就把问题抛给小组去研究。(2)教师只是在适当时机进行提示、对关键性的东西进行强调、展示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展示拓展性练习。“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当小老师。(3)课堂上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展示,杜绝课堂成为少数优生的表演。(4)教师要培养学生会展示,茶壶煮饺子倒不出不行。

校本培训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一、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概述

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是学校发起组织的,以提升教师素质作为目标,经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培训机构的指导,并将学校作为培训基地,针对学校和全体教师实际情况确立明确目标及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作为教师教育的应用模式之一,校本培训不仅是提升学校教职工综合素质及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能直接服务于学校和教学,因而应在保证培训内容切合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各项培训资源,从而提高其应用的效果,满足学校及教师发展目标的需要。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自然不能固守专业知识终生管用的思想,而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校本培训是当前最为经济实惠有效的学习渠道,因为当前社会因素及教师本身的职业特色不可能为每一个教师创造均等外出进修和频繁集中培训的机会。互联网+时代中,诸多现代通信和科技的普及应用,不仅为学校教师的自主学习带来可能,也为教师教育校本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不仅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能够更为灵活便捷有效地开展,拓展受众范围,而且还能借助更为丰富且层次更高的网络信息,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在互联网这一知识传播及应用载体的影响下,迸发出更为蓬勃的生机。

二、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

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是将大量教师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培训的模式略显呆板,也因教师个体的学习能力、知识建构能力等差异产生较大的个体效果差异。互联网+环境下,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互联网思维的渗入,使个体自主性的诉求愈加强烈,校本培训也应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以适应更为广泛的受众。

( 一) 网络研修校本培训模式

网络研修培训模式是利用网络远程研修平台,由学科课程专家引领参训教师进行研讨、分析、评价、备课,诊断并解决教学问题,从而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及综合素质的一种培训模式。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应创新思维,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广阔的网络空间及强大的网络平台,探索校本研训一体化的有效路径,建设网络研修社区服务体系,加大教师网络研修的应用力度。网络研修校本培训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改变教学、研究分离的情形,有效地促进了教研的知、行融合,使教学教研活动能与教学同步开展,教学中的问题及瓶颈能得以及时地回应和解决,而网络研修的模式也能大大拓宽教研活动的受众范围,充分实现教师的全面参与,为全体教师受益。

网络研修校本培训模式中,参与培训每位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彰显,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叙事、电子邮件、在线答疑、讨论板等现代互联网交互媒体__进行动态助学,构建学习共同体,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交流板块,发表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学习交流,相互讨论借鉴。传统的校本培训活动往往由领导及专家主讲,其他教师共同讨论,这样的形式下,参与讨论的教师往往基于对领导及专家的尊重,有反对的意见也难以启齿,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虚假教学研究。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校本研修不仅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也能打破环境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网络研修特有的共享性也使人人参与、人人发表意见成为可能,教师能在网络研修培训模式中与专家定期讨论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解决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的困惑,还能毫无心理负担地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效缩小教师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互动交流,专家亦可借此更为深入地了解基层,适当调整学术的方向。

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研修校本培训模式使得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这几个校本培训的核心要素构成了三位一体之关系,三者在培训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出个人自我反思、集体同伴互助及专业人员的引领力量,满足了不同层次教师自身发展及学习的需要,促进教师朝多元开放型及专业化方向发展。

( 二) 专题、课题校本培训模式

基于互联网+的专题、课题培训模式是学校根据本校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教师发展现状,确定相应的专题及课题,并以专题、课题的形式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而专题、课题校本培训模式的方式可以是专题性理论辅导,专题、课题讨论研究等。

专题、课题可以分开实施,亦可以结合开展。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校本培训也应与时俱进,以专题的形式,通过进行集中专题培训讲座、一对一帮扶等途径,对在校教职工进行专题技术培训,帮助广大教师提升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及认知,及时更新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使教师能及时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诸多教育手段,挖掘出更多有用的教育资源,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可就自身发展状况及教育教学中呈现出来的共同问题开展专题、课题讨论研究,在这一校本培训模式中,专题及课题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专题及课题的选择决定了培训要讨论研究的内容及途径,因而专题及课题的选择对整个校本培训的过程起到定向的作用。在开展专题、课题讨论研究之前,需要加强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培训。

在互联网+背景下,可通过组织教师利用培训网站丰富的资源,充实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水平,包括专题课题研究的确定方法、专题课题研究计划的实施步骤、专题课题研究总结的写作、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别方法等。充实了教师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可着手拟定专题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由骨干教师提出建议,多个教师共同商讨,提出需要讨论研究的专题、课题,或是邀请行业专家开展诊断性调查,设计出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课题、专题。课题选定并落实之后,可将其分成多个小专题、子课题,指派参与校本培训的教师承担一定的任务,使每位教师均有相应的专题或课题任务,督促每位教师根据自身任务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并在专题课题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帮助教师确立研究的重点,促使教师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着力解决开展专题、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每位教师主体参与专题、课题讨论研究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及提升,提高校本培训的成效。

( 三) 自主学习校本培训模式

互联网+时代背景为自主学习校本培训模式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参与校本培训的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自行选择认知工具,并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学习计划、时间安排,确定学习的目标及内容。教师通过课程单元链接导航,以及网络学习资源导航,访问并下载学习资源,自行开展在线学习。利用学习时间统计软件的反馈建议,有效开展学习时间自我管理,通过查询系统激活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及其产生的同化效应,以促进自身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与专家、同行交流、对话等多种交互方式,实现知识的建构,在学习完特定的单元内容之后,可针对学习材料及自身学习情况提出疑问,对学习内容进行反馈,并提交到服务系统数据库中的个人学习档案中。互联网+中强大的网络平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也为自主学习校本培训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便捷,学校应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优秀资源,加强自主学习及提升,汲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构建自己的话语舞台,参与行业交流学习,促进自身专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结语

教师继续教育是提升我国教师队伍水平的战略性行动,而现代知识信息的更新加速及终身教育的理念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并更新自身知识,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使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再是问题,使校本培训呈现出灵活性、便捷性、广阔性等新的特点,展现出更为蓬勃的生命力。

课程的学时,增加实践类和选修课程的比例,总计不低于全部学时的60%; 其次,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相结合,教师采取写作小论文的方式充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突出语言训练和实践; 最后,结合第二课堂开展日语作文竞赛、日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出学用结合的实践氛围。通过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最终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

( 一) 优化评价机制,提高管理成效

实践教学区别于理论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评价机制多元化,即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之外,使实习单位全程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过程。教学评价应该本着客观性、参与性、激励性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效果、教师管理和指导实践教学的水平,才能对教学工作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依据实践演示、实践态度及实践质量等多个因素总结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合实习场地的设施条件和实习内容对实习单位进行跟踪评估。只有客观公正地评价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真实水平,才能不断优化实践教学的体系,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 二) 营造学习环境,拓宽实践路径

校园文化是日语专业学生实践和训练的重要平台,是日语课程计划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阵地。日语角是不同文化碰撞交融、思维创新的环境,不仅为学生的日语交流提供了重要契机,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首先由师生共同商定日语角的话题,教师指导学生熟悉话题的相关背景,包括语言结构、文化知识等内容; 其次创设与话题有关的文化语境,教师在其中发现学生语言表达中常见的问题,从而修正常见的语言和表达错误,使学生的语言运用符合日本人的习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传递日语知识和文化。

各类日语竞赛也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参加全国各类日语大赛不仅锻炼了语言能力,而且增强了自信心。各类竞赛也使优秀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差距,增强日语学习的动力。竞赛获奖一方面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扩大了日语专业在学校的影响力。

( 三) 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师资保障

总体而言,相对于外语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高师院校日语教育在办学历史、实践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都不如前两类院校,更应该协调利用各方资源,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完善硬件支持和资源保证。实践教学平台是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保障,一方面,高师院校应该主动接洽日资企业,为日语实践教学提供多样化的载体; 另一方面,高师院校可以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建构以学生、学校、日企为核心的实习支持系统( 即实习网站)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深化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学生、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为了适应实践教学模式的变革,日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还需要扎实的实践能力,因此,高师院校有必要建立日语专业教师与企业双向交流的机制,包括定期安排教师去日企学习和锻炼,主动邀请企业人员参与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鼓励日语专业教师赴日研修以提高教学素养,引导教师开展跨文化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师资保障。

校本培训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我校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学习新课标精神及有关课改文章,以及有关创新教育和新理念等为主,为教师创设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提供学习机会。我校提出“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让学习积淀为师生的身心素质”的口号,力图通过创建学习型队伍,不断完善学校特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具体做法是:一是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议题;二是查教师的“自主学习笔记”;三是听教师学习的汇报;四是开展教研组内学习求互动的形式,大兴学习之风,迈开学校教科研的步子,学校的“众议纷纭研讨课”是共享的平台。例如课改教师于上的《》一课、古诗教学。由于任课教师有很深的文化功底,又搜集了大量的文史常识,课堂内容容量大,教师语言生动、严谨,课上亮点频闪,受到了教师的好评。同时教师也感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使教师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岗位自练,提升教师文化品位。

岗位自培自练是使教师素养提高的好形式,我校根据学校教师工作任务量较大、集中学习时间少的情况,结合校本培训、以集中学习为辅,岗位自培自练为主,在全校上下掀起了大练基本功、提升教师文化品位练兵活动。首先要求教师写好“三笔字”,此项基本功训练常抓不懈,期末评出优秀奖。

其次是按学校“提升文化品位”训练时间,教师熟背70首古诗、收集文史常识和名言警句和读名著等,增加了教师知识的内涵。教师每人有“采撷本”,沉甸甸的笔记本证载着学习的艰辛和收获,收集了大量的学习材料。

为推动教师提升文化品位活动向纵深发展,我们还以比赛促活动,十月份开展了“教师提升文化品位”大赛,通过背古诗、闭卷答文史常识、板书、背诵等形式,把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扎扎实实。我校老师参加县“新课程理念在闪光”教学大赛,通过说课、课改理论测试、文史常识测试、抽签背古诗等,成绩优秀,获一、二等奖的好成绩。老师双双代表县参加市级教师教学大赛,成绩优异,获一等奖的好成绩,为我县赢得了荣誉。

校本培训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 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

一、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教师继续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培训目标不明确

广大的农村小学教师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但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培训目标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

2.参训教师的主体性缺失,培训过程缺乏动力

各地为了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以课时折算相应的学分,作为职称评定、工资晋级的“要挟”条件。教育主体话语权的丧失,慑于行政压力而参加的培训,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可想而知。

3.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过程缺乏活力

继续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沿用传统的学历教育的范畴,把理论知识作为培训的中心内容,对教师的兴趣、爱好与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必要的考虑,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选择权和主动权。

4.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以经典“院校本位模式”为主,以上大课灌输式教学为主。对教师最为关注的教学能力的提高作用微乎其微。

5.授课教师水平不高,缺乏专业引领

授课教师多是远离教学一线的理论专家,知其然,而不知如何使之然。

二、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培训目标

在二十一世纪,我国教师培训的总目标应该是:建设一支具有以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养,以提高学历、高层次为标志的专业知识素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的教育知识技能素养,以社会适应为目标的能力素养,以发展 自身潜能和陶冶身心为目标的多方面文化素养等五大素养为特征的教师队伍。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各地区应结合本地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特点、学校和教育教学的实际来制定合理的目标体系。

(二)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当今社会要求教师不仅是具有专业知识、能力和修养,能够胜任教学并进行有效教学的专职人员,还希望教师能不断超越、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实现自身发展。而这些素质的获得,绝非一次性的教育所能达到,要求教师在脱离了正规的教育后还要持续不断地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以及进行自我学习才可以实现的。

1.强化教师的知识扩展能力

终身学习思想要求我们,“学习”要成为人们生存的常态,成为持续的生命内容。而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自身的知识更新和扩展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继续教育要提高的不仅是教师的知识修养方面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的知识更新、知识扩展、知识处理的能力和方法。而且教师只有提高了这种综合能力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实现教学创新。

2.完善教师的自我人格

教师因其肩负的社会使命而决定其职业的特殊性。

继续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促进教师人格的完善,这也是教师在情感领域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当教师感到自己是在创造性的教学,并为学生的日益成长感到欣慰,教学的过程也是和学生共创欢乐,共同享受、教学相长的过程,那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会明显增长。

3.科学选择培训内容

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的选择是师训诸多因素的核心,不仅影响到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还直接关系到教师培训效果。教师培训要面向未来,用适度超前的观念去指导目标定位、课程设置。

4.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强化教师的专业化

培训院校应适当加大教育类课程比重,让教师了解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在实践中得到验证的行之有效的理论实证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教育课程的学习,教师能将自身的教育经验提高到理论分析层面去审视和概括,又能用已掌握的教育观念和理论、方法自觉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5.增加创造性课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造力

培训机构应重视教师的创造力,引导教师参与课程过程。在开发和构建创造性教学课程体系时,应该变知识教育为学力教育,促使教师进行创造性学习,重视对教师创新能力的教育,科学创新思维的教育。科学认识创造力是教师创造力培养的前提,师资培训中心要为教师提供学习材料,使教师接触创造力的新理论;帮助教师认识创造力构成要素的多样性:使教师从创造的个体、群体、产品、过程、环境等多个角度理解创造力。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送教上门模式

由学校或学区联合组班,培训机构派人员送教下乡。这一方式有利于解决农村教师培训人员分散、经费紧缺等困难。

2.远程教育模式

网络教育的优势在于学习自主、资源共享、效率较高。培训机构可以通过网络,集中优势学校、教师、前沿的教育内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员得到最前沿的学习与培训。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营造了一个民主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减小农村地区和城市教师受教育的差距。

3.校本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所在的学校以及课堂,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因而更能激发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热情,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效益。校本培训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和有效激励导向,对教师的培训具有长效性。

4.“自修――反思”的培训模式

自我批判、教学反思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能力。教学过后经常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这是教师借助行为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有效途径与方法。

(四)建设高素质的师资培训队伍

校本培训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一、理念:让精细化执行在头脑中扎根

在精细化执行的贯彻中,应首先考虑在理念上让班主任认识精细化管理、学会精细化执行。

1.校本培训:营造精细化执行的文化环境。我校就“做一个智慧班主任”研发了校本学习材料,进行了系列培训,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让每一位班主任在头脑中清醒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克服大而化之、粗放型管理的旧习。通过校本培训,让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在教师头脑扎根。

2.主题沙龙:寻找精细化执行的有效方式。学校德育处根据学校主体思路,采用期初大主题制定与每月小专题自选相结合,让班主任通过“资料收集――案例分析――心得交流――同伴互助――规律提炼――实践延伸”环节,为教师提供一种“主体性自由表述”的时空,拓宽思维广‘度,分享成功。让班主任通过许多个案,明确管理应实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认识到规范管理不是遏制师生的发展,而是由管人向育人转变,促进人的发展,让偶发事件有程序可依。

二、管理:为精细化执行保驾护航

1.制度:让组织更健康地运作。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巾应站在关心班主任,一切为了孩子发展的立场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引导教师日常工作规范,约束教师个体教育行为,明确遵守或者违反规定的奖励惩罚措施,保障了学校各项措施执行的政令畅通。通过具体详尽的活动场景、学生规范、教师职责的明确阐述,强化细节意识,做好工作的统筹及分解,做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2.督导:保证更正确地执行。学校通过“每日行政检查”“班主任工作一日调研”“小记者在行动”等多种形式,点面结合,勤于检查班主任工作,善于学习班主任长处,巧于指出班主任工作的疏忽与缺漏。譬如发现学生上下楼梯出现拥挤现象,小记者站的小记者们扛起摄像机,及时采访,及时播报,全校掀起讨论热潮。班主任带领学生群策群力,研究出合理的出操路线以及安全的行走方式。然后整个一周专门检查这个细节的执行情况。从细节处找缺漏,从细节处查责任,从细节处看管理。这样的监控重视落实、重视反馈、重视指导,加大了执行的力度,提高了执行的效度。

3.考核:检测执行的效果。通过考核,肯定成绩,肯定进步,鼓舞斗志,坚定信心;指出缺点和不足,批评过失和错误,指明努力的方向。通过考核,做到学校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奖惩就跟到哪里;问题出在哪里,就研究到哪里、解决到哪里。这样有利于杜绝管理路径的堵塞,确保工作深入细致,有利于广大班主任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出包地完成好育人工作。

三、科研:让精细化执行焕发生命

1.实践活动:搭建锻炼执行力的多彩舞台。班主任平时设计的各种活动,力求围绕课题,拓展德育活动空间,丰富活动内容,在活动的策划组织中调整思路,获取经验,锻炼能力。我校在大主题系列活动中,总是先让老师思考:我们年段、我们班级的活动单元主题、班级特包主题是否体现学校德育大主题?活动每一环节安全吗?有效吗?学生从中健康成长、发展智慧了吗?“活动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班主任在活动实践过程中学习如何凸现主题,如何把握大局,如何考虑周全,如何组织精细,如何智慧培育。不断优化育人方法,提升执行力。

2.研究反思:构筑完善执行力的深层空间。怀揣科研之心,跟随课题引领,思考实践收获,让教育中出现的不同状况得到规范、科学、艺术的处理,打造精细执行的个性,这是我们对班主任提出的高要求。激厉力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在执行中不断思考。倡导“事情无大小,事事显智慧”,要善于通过“转换角度”等方式,巧妙地激发孩童本真的道德诉求,让孩子智慧地生活、学习、做人。让老师们在研究的过程中,真切体验只有真正触及孩子灵魂的教育,才可能是有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