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酒吧文化论文

酒吧文化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吧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酒吧文化论文

酒吧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巴豆酸,学名2-丁烯酸,为一重要工业原料。主要应用于合成杀菌剂、树脂、涂料、增塑剂和药物等。丁烯酸分子式为C4H6O2,分子量为86.09。丁烯酸的晶体是单斜针状结晶或棱晶体。丁烯酸属低毒类物质,具有腐蚀性和强烈刺激性[1]。丁烯酸一般用聚乙烯编织袋或桶装,也可以用衬聚乙烯的纸袋包装,以及用玻璃瓶等。丁烯酸可以用卡车、火车运输以及船运等。

丁烯酸有多种用途,可以与许多普通单体通过自由聚合机制形成共聚物。这些共聚物中,最重要的是同醋酸乙烯的共聚物,醋酸乙烯-丁烯酸共聚物用作热溶性胶粘剂,主要用于书籍装订,清漆和壁纸等方面。同时丁烯酸共聚物在造纸生产和纸制品处理中有广泛的用途。例如,纸浆絮凝剂、胶粘剂、上浆树脂和纸的色涂料层等都可以使用丁烯酸共聚物。丁烯酸—醋酸乙烯共聚物能形成水溶性树脂,这种树脂具有广泛用途,主要用于化妆品方面。丁烯酸及其酰氯、酸酐是制备杀菌剂和药品的起始原料,此外丁烯酸和丙酸等的混合物可作为饲料防霉剂。

巴豆醛,学名2-丁烯醛,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其主要用途包括:与乙烯酮反应生产山梨酸作为食品防腐剂;用于生产3-甲氧基丁醇作为液压传动液的组分;巴豆醛氧化制得巴豆酸[2]。由于存在不饱双键与醛基共轭,因而相当活泼、容易聚合,双键也容易被氧化。因此,反应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溶剂。既能很好的选择性氧化醛基,又不至于破坏双键,同时产物提纯时能够较好的分离出来,以利提高其产率。1实验部分1.1巴豆醛的选择性氧化.实验步骤

称取3摩尔(210克)的巴豆醛,0.1713克磷酸,366克苯混合均匀,倒入三口瓶中,反应温度为40℃。搅拌下通入空气,在16小时反应期间,溶液中巴豆醛氧化为巴豆酸的转化率为67,巴豆酸粗产物产率可达30,产物经分离提纯得到纯度高于99的巴豆酸。1.2反应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实验步骤

往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中和磷酸)和几颗沸石,用水浴锅减压蒸馏,把苯和大部分未反应的巴豆醛蒸出来,母液于低温(-10℃)下冷却结晶。等结晶完全后抽滤,即可得到粗产物巴豆酸固体,把这些巴豆酸固体溶于水中,并从中结晶出来抽滤,再重结晶至晶体为无色为止,将无色晶体低温下真空干燥,得到纯度至少为99的巴豆酸。1.3巴豆酸的测定1.3.1熔点法(1)、仪器:RY-1型熔点测定仪(天津分析仪器厂)(2)、步骤方法

将一小截毛细管的一头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使之密封,不能有缝隙。将提纯的少许巴豆酸白色晶体压入毛细管并压实,将毛细管放入测熔点口。打开测定仪电源开关,加热巴豆酸晶体,从观察镜处观察巴豆酸的融化。并同时观测记录其溶解时的温度(巴豆酸熔点为71.4~71.7℃[3])。1.3.2IR光源(1)、仪器:日本岛津IR-440型红外光谱仪(KBr压片)(2)、步骤

将溴化钾固体用玛瑙研钵研成细末(200目),研一小时左右,用油压机压片,以1mm左右厚度且透明为好。同理将巴豆酸与溴化钾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研成细末后用油压机压片,将空白与样品放置在红外光谱仪入光处进行测定。2结果讨论2.1巴豆醛氧化部分的讨论2.1.1催化剂选择部分的讨论

关于巴豆醛的选择性氧化有文献报道过可以采用多种催化剂[3],如以活性MnO2作催化剂时,用量为1(重量比),反应温度为30~40℃,反应后混合物有大量的浅黄色稠状物,说明2-丁烯醛的自身聚合现象甚为严重[3],用降温及大量溶剂溶解稀释但产率甚低,用醋酸铜-醋酸锰作催化剂时,发现当醋酸铜:醋酸钴为85:15(重量比),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7(重量比)时反应产率不是很好,而用钴的西佛碱作催化剂效果虽不错,但其聚合过多、复杂。以铊盐为催化剂的反应,由于铊盐药品比较贵重故较少使用。故以上几种催化剂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使用磷酸作催化剂,它既是匀相催化且效果不错。在控制一定的温度、稳定的压力条件下,巴豆醛不容易聚合,反应完后也容易对反应混合物进行提纯。其工艺简单,催化剂也容易得到,用量不多,活性较好。下面以磷酸作催化剂讨论各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2.2.2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表Ⅰ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温度(℃)时间(h)物料重(克)反应后重(克)损失(克)酸值总酸值303721016248145.523522.5403721018129257.646625.6503721011397322363866037210104106283.929525.6

由表Ⅰ可见,当温度相差较大的时候,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其损失与温度成正比。其次,在理论上本反应为放热反应,其焓变rHmq=fHmq(巴豆酸)-fHmq(巴豆醛)=-430.5-(-144)=-286.5KJ/mol<0,故理论上应以低温为宜。从表Ⅰ中我们可看到实际的情况也是如此。即在温度为50℃时其酸值虽然很高,但实际上由于其物料损失较多,使其产生一个浓缩现象,即总体积变小,溶质相对体积变大了,故酸值变高。而40℃时酸值虽然最低,但损失不是很大,所以其总酸值最高。同时,在低温时,巴豆醛聚合反应的发生也较少,从实验中我们看到高温时,反应混合液逐渐变黄,最终产生大量的浅黄色稠状物,即发生了聚合反应。而低温时,反应混合液颜色变化不大且不产生粘稠现象。故可以从实际证明低温时反应效果较好。但是,温度太低(低于40℃)又会使反应速度变慢,不利与实验的要求,故我们选择最佳温度为40℃。2.2.3催化剂用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表Ⅱ催化剂用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组序催化剂用量(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h)物料重(克)反应后酸值10.12254037210310.520.1532403721032230.67403721027840.49355037210283.950.675037210241.5

表Ⅱ展示了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在文献报道中催化剂的用量在0.1~0.2(相对于巴豆醛的重量比)之间最好[3],由表Ⅱ中各项对比,在50℃时第二组的催化剂用量比第一组多,但其酸值增加值较小,而第三组比第一组的催化剂用量大得多,其酸值反而下降,故可以知道当物料在210克时采用0.1225克催化剂,即用量在1/1714(相对于巴豆醛的重量比)时已达到相当好的催化效果。同样改变温度在60℃时其效果亦是因催化剂用量的增大而对反应不利,如第四、第五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催化剂用量太多容易使氧化能力太强,副产物增多[3]。即巴豆醛在酸性条件下易缩合为缩醛,甚至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使巴豆醛转化巴豆酸的转化率下降,反应物变成粘稠性浅黄色物质。此副反应的生成给产物的分离提纯带来不便,使分离效果降低,所以实验表明催化剂用量不能太多,否则会使产率下降。但是,催化剂用量也不能太低,否则会因为活性较差而使反应时间较长。本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在1/1700~1/1600时效果较好。2.2.4溶剂种类对反应物产率的影响表Ⅲ溶剂种类对反应物产率的影响溶剂温度(℃)时间(h)催化剂用量(克)转化率()产率()无40230.122528.963.88VAC40230.102530.56.40VAC HAC40220.160210.676.57C6H640260.170369.0830.35

表Ⅲ展示了溶剂种类对反应物产率的影响。文献中,催化剂吸附氧的能力,依反应物,溶剂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3],为了选择合适的溶剂,本文尝试用单一溶剂或混合试剂进行反应,结果如表Ⅲ。从表中可以看出,反应有无溶剂,在磷酸催化下都有反应物的转化,而有溶剂存在下巴豆醛转化巴豆酸的产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文献中指出DMF、DMSO、吡啶等溶剂的效果不好,产率不高[3]。对比表Ⅲ,可观察到溶剂苯的效果最好。虽然其转化率及产率相差较大,主要是因为分离提纯的问题。而在以VAC HAC为溶剂时其转化率虽小而产率较高是因为反应混合物好分离的原因(此分离问题将在后面讨论)。因此,综合 实验现象,催化剂在VAC、VAC HAC溶剂中,氧化性增强,致使双键被氧化生成副产物或聚合为缩醛。而苯作为溶剂时,氧化性相对减弱,从而提高选择性氧化醛基的效果。同时,以无溶剂和有溶剂存在对比,无溶剂时,因为巴豆醛之间接触频繁,易造成缩聚反应,使反应物损失较大,生成液产生粘稠状树脂,影响产率,不利于反应的进行。有溶剂的存在时,巴豆醛溶液被稀释,醛基间的接触减少,从而使缩聚反应现象降低,醛基的选择氧化性增强。故本文实验得出选择苯溶剂效果最好。2.2.5溶剂用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表Ⅳ溶剂用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原料用量(克)溶剂苯(克)催化剂用量(克)反应后颜色转化率()产率()3121270.2073黄色37.9914.042182400.2245淡黄色53.2523.262123660.1713黄绿色69.0830.35

选择苯为较佳反应溶剂后,我们进一步考察了溶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如图表Ⅳ。据实验现象,溶剂用量太少易发生聚合,形成黄色粘稠产物,随着溶剂的增加,反应生成液颜色逐渐变浅,转化率与产率都有提高,可见溶剂达到适当程度时,吸氧能力好,使产率提高,反应物缩聚现象明显减少。由于在时间和其它条件的限制下我们在这反面的研究还不完全能从表Ⅳ中看出其中溶剂与反应物的最佳配比,由表Ⅳ我们仅能看出随着溶剂的加大,反应转化率和产率都在提高,并没有出现降低的情况,所以它还表现不出最佳配比,但理论上考虑当溶剂用量达到一定比例时,再增加溶剂的用量,会使巴豆醛浓度太低,吸氧能力降低使产率降低,时间变长[3],故溶剂用量不宜太多或太少。2.2.6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图1不加溶剂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图2加溶剂后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反应时间太短,反应进行得不完全,产率低且对原料造成浪费;反应时间太长,在实际上不实用,且反应时间长巴豆醛聚合较严重,给后面分离提纯造成不便。所以必须找一个最佳的反应时间。 从图1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没有溶剂的存在下,最佳反应时间是从28~32小时;从图2可以清楚的看到,在有溶剂的存在下最佳反应时间是从15~17小时。2.3巴豆酸的分离提纯部分讨论

酒吧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巴斯奈特 文化翻译观 奈达 读者反应论 源语 译语

一、引言

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 ida) 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20世纪60年代, 奈达提出了一套以读者反应为依据的翻译理论, 即“读者反应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研究领域“人类中心范式”的确立和翻译理论研究中文化学派的兴起, 翻译的“文化价值观”便逐渐成为翻译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人们不再把翻译看作是静止的, 纯语言的行为, 而把它看作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过程。苏珊·巴斯奈特是英国沃瑞克大学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研究生院的教授、翻译家、诗人和文学家(廖七一,2001:186-7), 作为翻译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的“文化翻译观”对翻译研究意义重大。

二、两者的翻译思想概述

1.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巴斯奈特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翻译对于文化的意义。以她为代表的文化学派对当代社会需求和翻译的总体状况进行了自觉的反思,提出文化翻译观,在翻译界引起强烈反响,使翻译研究柳暗花明, 前景豁然开朗。他们认为文本不是语言中静止不变的标本, 而是译者理解作者意图, 并将这些意图创造性地再现于另一文化的语言表现, 因而翻译绝不仅仅是复制和模仿, 而是文化协调和操控。

巴斯奈特认为文化是决定信息核心的关键因素, 她的“文化翻译观”主要内容包括: 翻译不仅是双语交际, 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 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 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 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 是译者用译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 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 语言不是翻译的操作形式, 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曾文雄,2006:21)。

2.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奈达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读者或者言语接受者, 要评判译文质量的优劣, 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 同时必须把这种反应和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进行对比, 看两种反应是否基本一致。奈达强调译文读者作出的反应须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时所产生的反应基本相同; 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 译者就应该对译文的种种表达方式进行修改, 务必达到两种反应基本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好比进行市场调查, 测验公众对市场产品的反应。对某种产品, 不管理论上认为它多么好, 也不管它陈列时显得多么美观,如果公众反应不好, 那就不会被接受。”,除非生产厂家要的就是这种反应(谭载喜,2000:141)。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读者反应论”存在的合理性。

三、两者的相似性

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和奈达“读者反应论”指导思想大相径庭, 但也不乏相似之处。毋庸质疑, 两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分别在其相应时期的翻译活动中显示出进步性。无论是“文化翻译观”还是“读者反应论”, 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不同语言间的顺利交流, 减少信息交换中产生的误解和冲突。两者都遵循“忠实”的原则, 认为任何对异文化的曲解都是违背原意的。“文化翻译观”和“读者反应论”不同程度地奉行“功能对等”: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以“功能对等”为前提(80 年代中期, 奈达以“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 ,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主张最大限度地实现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功能等值。最后, 无论是以语言学为导向的“读者反应论”, 还是以文学为导向的“文化翻译观”, 对翻译而言, 都是对同一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方法。语言学方法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翻译, 而文学方法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翻译(马会娟, 2003: 71)。

四、两者的差异

1.对读者的期待。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要求译文读者对文化差别要努力适应、理解和吸收, 通过对译文的阅读了解异国风情、异国语言和文化特点以丰富本国语言和文化;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则努力迎合读者的要求, 适应读者的接受程度, 它不指望读者对原文的文化背景有深入了解, 而倾向利用读者本土文化知识来理解译文。

2.翻译目的。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意在文化交流, 文化第一位, 信息第二位;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旨在跨文化交际, 信息第一位, 文化第二位。“文化翻译观”要求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移植文化, 尽量保留差异;“读者反应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倾向于消除文化差异。例如:“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最为人称道的一句, 根据“读者反应论”, 倘若译入语国家的夏天并不柔和可爱, 夏天就不应译出。

3.翻译策略。根据文化翻译观, 文化因子不可翻译, 只能移植或传递, 这就要求采用“异化为主, 归化为辅”的策略。一些具有极强民族性的独特语言结构形式在其他语言中一般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 它们所表达的含义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中, 这时就应采取异化的策略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在翻译汉语小说时没有必要把中国人的行为模式通通都改成现代西方人的行为模式, 把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全改成西方人的认知, 因为上帝与如来佛还是不一样的(金惠康, 2002: 309)。中国译界大师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中国经典小说《红楼梦》就采用了异化的原则, 他们的译本可以让外国读者领略更多的中国文化和社会习俗。“读者反应论”在翻译技巧上侧重归化。归化强调译文的“地道”, 尽量使用译文读者喜闻乐见的、符合译入语表达规范的言语形式。奈达主张译文的行文应该很自然, 读者无须原文的文化背景知识就能看懂, 这就要求在翻译中尽量少地搬用生硬的外来语, 而尽可能多地使用译文语言的表达法。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采用了归化策略,他的文本让读者感到故事好像是发生在英语国家一样。霍克斯将《红楼梦》译成The Dream of Gold en Days,这样一来, 对汉语中红色的文化含义也只好按西方文化对颜色的认知来重新定位。霍克斯的译文大大削减甚至改变了译文中中国文化的内涵, 也改变了中国人的行为模式。

4.内容与形式的侧重。“文化翻译观”以文化交流为中心, 倾向保留源语的原汁原味, 因而对内容和形式同样看重。巴斯奈特认为文学翻译失去了形式也就失去了精髓。诗的翻译, 不是复制原文, 而是创作相似的文本, 是种子移植;没有诗的形式的保留, 功能对等根本无法实现(Bassnett & Lefevere, 2001: 4)。“读者反应论”以译文读者为中心, 倾向信息交流,因而更强调文本的内容, 原文中的诸多形式因素,如语言表达方式及某些行为模式等都被转换成了译文读者所熟悉的本土文化中的诸形式。奈达认为, 为了保留内容在何种程度上对源语进行形式上的调整取决于源语和译语间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大小。

五、总结

奈达“读者反应论”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准, 有其科学性和进步性,因为翻译如果不考虑读者因素,不估计或测验读者的反应,译文就不可能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频繁, 它的局限性也就凸显出来: 一方面, 以“读者反应”来判断译文成功与否, 对两千年来西方翻译家们相持不下的直译与意译之争, 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但这种理论的种种缺陷使其未能提出令人信服的翻译等值理论, 反而使人们对翻译等值问题的争论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 正如韦努蒂提出,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从某种意义上显示了其文化霸权主义倾向(马会娟, 2003: 67)。奈达是在其从事《圣经》翻译的实践中提出“读者反应论”的,他的“读者”是英语国家的读者,他的译文要以这些读者看懂为前提, 英语国家的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的地位不可动摇。这种翻译理论使西方文化过度影响东方文化, 从而出现了文化的强势与弱势之分。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 它更符合时展的潮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网络将世界连成一体, 现代人以更为开放的心态, 不断调整、充实和更新自己的文化构成心理。文化翻译作为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张以“异化”策略为主的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继承了奈达“读者反应论”的合理部分, 摒弃了不合理部分, 在现代翻译理论中展现了无穷魅力,一方面可以提高提高文化信息的信息度, 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 它反对殖民主义的翻译观和英美民族中心和帝国主义文化价值观,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和发展。

综上所述, 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比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更符合翻译标准, 顺应时展和世界文化融合的潮流, 因而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一.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3]金堤.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

[4]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5]马会娟. 奈达翻译理论研究.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酒吧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近日,苏州市场上的巧克力又翻出新花样,在苏州一家商店里,巧克力被制成麻将的形状。这种用巧克力制成的“麻将”,从牌身到牌上的字均由巧克力做成,成为许多年轻消费者青睐的礼品。一副眼镜10万元

近日,3副罕见的明清玳瑁眼镜亮相重庆解放碑一家眼镜店。3副眼镜全部用青黑纹路的玳瑁镶框,镜片为茶色天然水晶打磨而成,镜架是由纯银打制的。据行家估算,这3副眼镜的总价值约30万元,曾是向皇室进贡的贡品。

“京剧写真”走红上海

一种名叫“京剧写真”的摄影服务2007年初开始在上海流行,许多前卫的土海人纷纷到上海京剧院的戏棚里,在艺术家们的指导下被定格成一帧梨园影像。他们淡妆浓抹、勾脸描眉,再配上古装行头,站在镁光灯下“摇身一变”就成了杨贵妃、穆桂英、赵子龙、许仙……花一两千元拍一套“京剧写真”,成了上海人最另类的新年“节目”之一。

成绩好可免费领鸡蛋

南京卖卤蛋的老师傅戴志友,卖卤蛋时有几个很奇怪的习惯;第一,每个人最多只能买他20个卤蛋;第二,按固定线路流动卖卤蛋,但到长江路小学,一定会停上一段时间;第三,遇到成绩好的学生,就送卤蛋给他吃,不过,要凭考试试卷排队领取。每天出车,戴师傅一车近2013个卤蛋全都能卖光。

咨询公司推出子女早恋调查

抓住父母望子成龙、怕孩子“学坏”的心理,江苏扬州一家咨询公司推出专业“调查取证”在校学生的新业务,调查范围包括学生是否结交“不良”朋友,是否“早恋”等等,该公司宣称,“家长想知道什么就调查什么”。这种“子女调查”每次需要一周时间,收费7000元。

酒吧为促销上演“持枪绑架”

南京长江路1912街区一家音乐酒吧为促销某洋酒上演“持枪绑架”。夜晚10点30分左右,三个演员模仿电影中詹姆士・邦德和“邦女郎”的造型,扮成黑衣侠手持短枪站在酒吧门口,此举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引来了一些围观者的质疑。

网上卖姓氏

河北省邯郸市某学校老师武女士,办起了一家专卖“姓氏”的网站。网站主页被划分成1万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都可当成二级网站的主页使用,售价100元人民币,且数量不限。武女士规定,购买者创办的二级网站,必须以姓氏文化为主题,而且一个姓氏仅卖给一个人。网站开办不到一个月,武女士已经卖出了30多个姓氏。

鞋店篡改语录搞促销

江苏常州一家鞋店篡改语录来吸引眼球,店里的鞋柜上立着3小块广告促销牌,添油加醋地编造了些“语录”,如“教导俺们,要时刻准备打架”等。对此,常州市工商部门表示,这种做法是否违法目前还难以界定,但“肯定是不合适的”。

矮人穿传统服饰卖烧饼

在重庆市南岸区上新街有一家奇特的烧饼店,店老板是两位身高不足一米的小矮人。为了吸引顾客,他们经常身穿同样的传统服饰上街吆喝,其中一人捧着放满了烧饼的竹篮,这一举动引来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也带动了店里烧饼的销量。

伙计后脑剃出笑脸迎客

北京市宣武区长椿街一家餐馆为了招徕客人,经伙计同意,在他们后脑勺上剃出“笑脸儿”。不少食客都觉得新颖有趣,餐馆的生意也变得格外红火。

网上出现年终总结服务

现在不少单位要求写年度工作总结,而网上一些论文的“”们也推出了新业务――年终总结。这些网站称客户只需提供对稿件的要求和一年来相关的工作记录,两天内就能交“货”,价格为每千字300元。

酒吧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侗族大歌“北漂”的现场表演

3月16日晚,循着网络广告的指引,我与妻友一行三人来到位于京东的酒吧剧场麻雀瓦舍,观看了黎平县岩洞歌队的第二场巡演。这个小剧场坐落在一片三面被修路围栏包裹的民居中间,作为酒吧剧场,里面也有酒水营业,但当晚的观众主要是两类人:一类以中老年人为主,似乎以演员亲朋好友居多;另一类是看到网上的广告慕名而来的传统民歌“歌粉”。整个演出大约两个小时。演出的第一部分由一个四名男歌手组成的摇滚乐队出场。然后,大歌表演在听众们的热烈掌声中开始。从网络的节目预告看,当晚的演出应该包括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男女混声大歌、叙事大歌、歌以及舞台表演《拦路迎宾》、《行歌坐月》,集体歌舞《踩歌堂》等。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实际演出中,乃是以前几类声乐表演为主。当晚这些乡下来的姑娘、小伙的侗歌演唱,抛开那太过人工化的现场音响效果给人以略微不爽的感觉之外,她/他们的声音仍然一如既往,纯粹、明亮、沁人肺腑,令那些维护传统、偏好民风的在场听众感到赏心悦目、如痴如醉。大歌表演完毕,吴虹飞作为幸福大街乐队主唱,又开始了她一段截然不同于大歌的、颇具个人性格特征的摇滚乐压轴表演。

在音乐会策划者的运作之下,这场表演的组合方式,从结构看,就像一首民歌改编曲般的ABA三段体:“摇滚——大歌——摇滚”。而从立意上看,它蕴含的“现代——传统——现代”风格元素则以“引曲、正文、终曲”的方式体现出来,由此凸显了中间部分——传统风格侗族大歌的活动主题意味。这种结构类型,将两种社会性、艺术性特点相异的音乐元素并置起来,尤如小葱拌豆腐,黑白相间,泾渭分明。在不同的改编作品中,这或许被认为是能够相对保持被改编部分原味风格的一种处理方案。对于来路甚广,见识较多,对于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能够兼纳并蓄的北京音乐文化人来说,这也应该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艺术表现方式。然而,余下发生的一些枝枝蔓蔓的事情,却把我们带入了难以收拢的思绪当中。

侗族大歌:该听谁?

5月8日晚,上海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时评节目:“如此北漂,你支持吗?”以岩洞歌队在京演出为事例,邀请各路嘉宾做客畅谈评论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音乐制作人张超一上场,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民乐要发展,必须流行化,必须改编和商业化。必须将民族音乐(加以)改编,并融入现代元素,才是推广民乐的(正确)方式。”。身兼作家、媒体人、摇滚歌手、“京城侗歌队”发起人的广西籍在京文化人吴虹飞持明显的反对态度,她说这是“把侗歌和自创乐曲两个完全不相干的旋律生硬地糅合在一起,从音乐制作上来说是失败的。”张超回应说,“自己是用心地做着音乐,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侗族大歌,但了解的前提是要让人听懂,就是要通俗流行,音乐的终极目标是和市场接轨。”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孟锦慧也对此做了现场评论:“我感觉很多民歌,用汉语唱的话,它的原汁原味会稍微有所删减,但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完全可以用这种方式。流行音乐的加入,会用更新的一种方式,去演绎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传承。”面对大多数嘉宾和听者的众口一词,几位场上的侗族歌手看起来有些惆怅、孤独和无奈。对于张超自己有关创作观念的辩解,年轻的侗歌队长吴金燕忍不住抢答:“你会说侗话吗?你知道侗歌怎么唱吗?汉语唱的方式,我们本身没法接受这种东西,感觉它内在的东西变味了。”侗歌演出队唯一的侗族歌师吴良峰则面对在场的所有来宾发问道:“如果侗歌都改编完了,那么谁来传承我们的历史?”

在上述访谈过程中,让人略感惊异的是,对于传统民间音乐的保存、发展和传播是否必经改编和变异之途这个问题,除了侗族大歌农民演员和其发起者之外,从专家学者,制作、创编者到普通观众,不同意见均朝“yes”一边倾斜,可说从中展现了一个虽然纷繁复沓,但内部声音颇为一致的“他者”视界。而对于企图力持“中立”态度,体现导向作用的节目制作者和主持者来说,不知这精心编织的节目程序及其外显的传媒效果,是否也在冥冥之中印证了其某种本意立场呢?

侗族大歌:谁来听?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本土化整体互动的年代,若谈传统文化,既不能忘了文化持有者或局内人的内部需求,忘了发自其族群内部的声音,同时也不能对文化传播的规律和特点置之不顾,忘记了来自异文化的局外人的特殊的审美、文化需求。当然,很多情况下,要分清客位与主位的各自需求,是以具体的发生语境为前提的。就此而论,对“原生态”(首先是“原型态”)①侗族大歌有接受意愿和相应能力的主要有两类人:本族人和它的异文化知音。

先谈异文化一隅,少数民族的艺术或文化产品要想进入传播领域及文化市场,首先与其同外部其他族群、阶层互相接触的状况及其听众——接受群体的文化需求有关。或者说,侗族大歌特有的审美趣味和倾向能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共通性,与侗族作为文化族群是否具备与外界长期沟通接触的经历和因此获得的外向文化性格有关。侗族聚居区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华文化“中间圈”②,一向与周围以汉族为主的其他文化族群接触较多,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在一种尤其强调族群、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艺术性的主导地位,较少娱乐业、旅游业和商业文化环境熏陶的外部环境里,侗族大歌即开始受到了学界和官方的长期重视、扶持和广泛宣传,由此造成了前述它在异族(国)文化之间具有的广泛的适应性和共通性,这都是让诸多地处边陲,具跨界族群文化特征的其他少数民族乐种在对外传播和影响能力上难以比肩的优势和前提条件。除上述原因而外,侗族大歌在其聚居区以外的传播及生存还受制于接受群体的文化和审美趣味以及社会时尚的引领状况。在以汉族为主的主流文化层内部,侗族大歌的传统听众包括音乐表演及音乐学术界、侗族大歌及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民歌业余爱好者。可以说,这种基本的欣赏、接受群体范围及其审美接受倾向,暂时间并不因为侗族大歌进入了娱乐圈而将受到太大的影响。

若就“北漂”的侗族大歌来看本族人的内部需求,可见在有关东方演播室“北漂”节目的几则报道或评论中,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在演播现场出现的、“北漂人”——“我者”的声音!对于侗人自己的文化,我是赞同北漂侗人的观点的:“如果侗歌都改编完了,那么谁来传承我们的历史?”显然,这是一个有文化自觉意识的年轻侗族人。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如果不从家乡出来,不与外界多接触,他不会产生这样的意识。同样,如果不是像他这样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站在主流文化媒体上来说这话,我们的知识界、学术界乃至政府部门,有多少人有机会听到这样的声音?有多少人会倾听这种呼声?又有多少人会赞同他们?

侗族大歌:听什么?

从传统民歌在少数民族世居地以外的主流文化区域流传情况看,早期并不像今天那样以娱乐业、旅游业的风向马首是瞻,而是看主流文化层的政治或文化需求有所选择。即使到了如今,从风格上较易为以汉族为主体的主流文化阶层所接受者,无疑以汉族民歌为首选,较早的郭兰英,后来的东北风,再到阿宝、王二妮,莫不如此。其次如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民歌,歌手如才旦卓玛、克里木和德德玛等,为了文化沟通的需要,他们在主流文化区域的表演场合也必须改用汉语来演唱自己本族群的民歌。新时期到来,不仅仅是侗族大歌,就连长调、木卡姆等也不用改变自己的民族语言唱词,一样能够得到国内外广泛承认,进入世界非遗名录。除了建立在艺术表演水准的高低、是否具有独特的民族和地域风格以及不同国家、民族及社会各阶层的文化宽容、程度基础上的世界评判标准之外,本人认为其中还存在一个这些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播主体同中国内地以及世界各国受众群体的审美趣味是否接近,以致能否获得人们普遍接受和能够欣赏的问题。

在众多的少数民族民歌中,很少例外的是,侗族大歌作为中小民族民歌的代表,不仅从上世纪50年代即在中小民族中脱颖而出,如今受到中国乃至世界不同地区和阶层人等的一致青睐,而且是在始终保持它特有的多声部表演型态以及完全采用侗语的表达方式,数十年不变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的。

一般而论,原生性文化风格和艺术美感存在于任何传统民歌之中。只是由于各文化族群受自身接触面广泛与否的限制,既导致了各自审美观念和趣味偏好的不同,也各自在接受群体的广泛程度上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比如说,同为壮侗语族民歌,都用本族语言演唱,侗族大歌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受众面非常广。比较而言,傣族的赞哈调也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十分独特的音乐和文化风格,但在中国大陆,其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则仅限于本地域(西双版纳)和本族群。这是一个情况非常复杂、意义非常深远的话题,在此暂不予以讨论。这里只说侗族大歌,一方面,就侗族大歌的歌词内容及其产生的功能作用来说,无疑仅只在本族群内部得到认同和运用,而在此环节,唱词语音有时仅起到工具性作用,是采用汉语或侗语演唱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这或许也是如今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虽然本民族语言已经遗失,但本民族风俗习俗仍然得到保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侗族大歌的本民族唱词,其语音与旋律珠联璧合,水乳相溶,可说无论其受众是否侗族人,也无论他能否听得懂侗语,这种侗语语音与旋律两种元素的同在与结合,在其听觉欣赏过程中也须完整呈现、缺一不可。上述特点导致了在现有文化语境下,侗族大歌具有不能改编,也无法改编的特殊情境。在此情况下,侗族的多声形态、词曲结合声线,还能让居于客位(emic)的周边汉族地区乃至不同阶层、国别的不同人群,都能普遍接受认同。这在无数含有独特族群、地域风格的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播事件及其过程中,显然是一个特例。而从民歌文化共性的角度看,它也明确体现了侗族大歌与其他原生性传统音乐在中国整体文化中的意义,犹如物质文化中的矿产、水源资源,具有不可复制、难以再生的特性。由此来看侗族大歌的发展历史,令人惊异的是,在它进入主流文化层的60年中,面对其十分独特的音乐艺术风韵,不知有多少音乐创作者,其中不乏音乐巨匠,对之“垂涎三尺”,极欲尽改编、加工之能事,但是,都不得不为它音乐与语言水融、难于分离开来的个性折服,最后以失败告终。从某种程度上看,可说侗族大歌的上述特性为其能够历60年不变,始终保持它的音乐和语言上的“原型态”风貌提供了一道天然屏障。这个让侗族大歌在主流文化舞领一个甲子的现象,颇值得让今人回味。

“北漂”的侗族大歌,一路走好!

综上所述,在东方台“北漂”节目中,语言作为侗族大歌的非艺术元素及其语言内容的可接受性受到了诸路嘉宾的特殊重视,其艺术品位和音乐性需求则为大家所一致忽略,或许同人们对侗族大歌“谁来听”的考虑不多有关。侗族大歌进入酒吧歌厅,暂且抛开其审美功能和文化意义来谈它的实用性价值,可说它已直接进入了经济市场及其某一商品流通环节。它与当下人们热议的“非遗”及其“保护”的话题渐行渐远,而与某些热衷并致力于“非遗”及其“发展”的观念行为愈来愈近。倘若我们从较宽泛的市场经济的眼光来评判,侗族大歌与主流文化层这个“他者”消费市场的初期接触,并非始于今次进入,而可以推及上世纪50年代乃至更早。就此来说,原生态的侗歌乃是原始生产资料,而无论是酒吧歌厅、电视广播、剧场学苑,还是经纪人、改编包装者、表演者乃至学者、评论人,都不同程度居于整个消费流程的不同中间环节,且不同程度地在消费、享受着侗族大歌这个文化商品。由此来看有关侗族大歌这类传统音乐的种种改编或“创编”行为,若论其积极的一面,侗歌作为商品,一旦经此进入流通过程,将会生产出各种具有不同审美、娱乐价值的音乐文化产品,并且在每一种文化或艺术的接受及消费层面上都有特定的、宽狭不一的听众圈子,从而形成多样化、多元性的大众文化传播和接受的体系格局。然而,论其消极的一面,举一个或许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像今天中国的药品生产和销售一样,当被不同的产销环节层层转包、各取所需之后,其原生的族性、地域性文化品质则被逐层消减乃至佚失殆尽,其中的泡沫效应和虚拟价值也会一再地得到增长。从此意义上看侗族大歌进入酒吧歌厅就好比是农户产品的自产自销,经过侗族大歌一类传统民歌的爱好者和支持者之手,仅用ABA三段体进行简单包装,便以“原型态”(而非“原生态”)的姿态径达市场,直接送到城市知音的耳边。这样的做法,虽然在境外地区已不新鲜,但在北京乃至中国其他都市地区来说,或许还是一个尚不多见的举措,成了一道吸人眼球的风景线。

侗族大歌来到京城商演,客随主便,我们作为局外旁观者,完全无法去控制或引导这种局面。然有感于近期闻见的不同社会和媒体层面对于侗族大歌原生音乐文化品质的冷漠、忽视以及从中散发出的丝丝凉意,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借刊物媒体一角,呼吁相关社会各界保持警醒,应该考虑到自己居于主流文化层的身份地位,尽量约束自己的观念、态度和作为,切忌把含有显隐不一的自身意图和目的的“他者”文化观念,借助于媒体、舆论工具乃至政府学界的名义,施加于边缘、弱势的“我者”——本土族群及其文化身上。同时,我想对岩侗歌队的农民演员及其策划者、发起人说几句话:无论你们最终能否在这块土地上坚守下去,你们都是传统民族文化的纵向传承人和横向传播者。我向你们致以由衷的敬意!希望你们在北京一路走好!同时,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来自不同阶层的中国都市人去支持和理解他们!

课题来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重大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1JJD760002)

酒吧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规划,国家视角,人民视角

一.引言

生活在北京的普通市民大都有出行难,交通拥堵,生活不便,以及市民社会萎缩,社会联系疏离的感概。是什么造成了今天的境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北京近年来进入了一种加速的“超城市化”进程,但城市规划多为应变式的物质蓝图规划,难以适应和制约超城市突变中的问题,这些问题背后是城市规划中的“国家视角”和“人民视角”的深刻冲突。

二、城市规划中的国家视角与人民视角

城市规划建设的“国家视角”是指在建设社会工程的过程中,国家的采取一种简单化、清晰化和标准化的方式,以便于国家对社会实施管理和控制等的一种宏大的极端现代主义视角。于此相反的是“人民视角”,面向人民日常生活,“以人为本”,强调过程、复杂性、多样性和开放性,基于局部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演化主义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

表一、城市规划国家视角与人民视角的比较

 

国家视角

人民视角

对城市秩序的理解

注重视觉秩序

更重视功能秩序(经验秩序)

城市规划的目的

便于控制、管理,表现国家的权力

以人为本

对科技的态度

崇尚技术

技术的运用以人为尺度

城市美学

简单、功能单一、热爱几何图形

复杂化、多样化

街区形成方式

大规模规划设计和建设

渐进的零星的生成

城市与自然地关系

城市是自然的对立

城市是自然的一种形式

城市治理

单一中心权力管理

多中心自主治理

1.环状道路阻断路网系统。北京市城区的路网结构以矩形环状为主,道路多以此为依托,与经纬线平行网状分布。先后依托城市扩展,建设了二、三、四、五和六环路。这些道路被定义为城市的第一等级道路,无论是宽幅,还是隔离措施,都是往极致处做。所经过之处,行人、附近道路、建筑一律为其让道。这是一种道路的特权和等级化,所到之处生硬地斩断原有自发演化出来的细密毛细血管似的道路系统。这种人为强加的秩序界定了城市的边界,环里环外形成了不同的等级。环线还压缩了非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空间,使周边社区对道路的分享程度大为降低。环路结构封闭,出入口少,容易形成让交通动脉流动不畅的“死结”。

图2.北京环状特征道路系统和上海网状特征道路系统对比

以丰台南路来具体分析,原本是北京西南部一条完整的区域性重要通道,四环修通后,生硬地将丰台南路从中截断,紧靠四环的北部一段,已经废弃,仅樊羊路与之交叉点往西尚没有“去功能”。截断丰台南路的后果是,在当地几公里之内,凡是往南越过四环的交通流,必须绕道东边马家楼桥,或西边花乡桥,两座桥之间,无意中形成城市死寂地带。由于死寂地带无法形成交通流。大量的交通流量,无论越过四环向南,还是越过四环向北,还是试图上四环东行或西行,都必须绕道,形成东部京开路和西部樊羊路的越来越密集的流量。

图3南四环花乡-马家楼桥间被阻断的交通

2.城市隔离栏剪除地方性知识。正如罗杰.特兰西克说,现代主义运动和当今规划的趋势最具破坏性的方面在于,设计师过分的夸大自己的角色和对人性需求过于简单的臆断。[10]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由于人们手中掌握的地方知识(局部知识)被人忽略才会导致城市的活力不足,人性缺失。北京到处可见隔离栏的建设,正是设计师理性僭越的结果。隔离栏设立的初衷是保障双向道路的通行不受横穿行人和车辆的影响。无疑,通过隔离栏的建设,的确能够起到这个作用。然而,这种隔离栏的滥用在北京达到了疯狂的状态。举例说,以北京大学东门前面的成府路为例,这条道路是东西双向四车道。北边是清华大学、语言大学、科技园区,南边是北京大学、中科院、北京科技大学,这个区域的商业和生活气息原本很浓,不需要南北隔离;第二,这条道路的车辆流量不是多到要隔离才能缓解。现在的成府路被隔离,极大不利于南北两侧的人流和物流流动。当然,不能静态地分析一条道路的情况。有人肯定会说,成府路本来已经超流量利用了,一旦撤除隔离栏,肯定交通瘫痪。其实不然,如果把成府路四周的道路毛细血管联通好,撤出隔离栏交通将更畅通。第二例,北京南站。北京南站的南广场,地铁出口出来以后,可以看见南广场公交枢纽被隔离。隔离地区的宽幅大致就是六个车道。这种隔离既不利于旅客搜寻自己需要的公交车,一旦走错地铁出口,得绕道很远。其实隔离只是逼迫人流改道而已,它并不旨在疏导人流车流。第三例,北京奥运大厦西边南北道路被人为封锁,装上隔离栏。可以看见,北京奥运大厦的西边,原有一条南北向较窄的道路,两边整齐的林木仍然清晰可见。但是,一道隔离栏阻断了这条南北向道路,使花园桥西边向北的车辆和人流必须东行到立交桥地下再向北行使。好端端一条分流南北向车流的道路被人为封锁了。

以上三例充分表明,隔离栏隔离栏试图建设快速城市通道的代价是截断原有像毛细血管一样的宽窄不一的道路系统,阻碍了街区的交往,阻碍了原本可能的繁荣,阻碍了街区内市民出行线路的选择可能性,反而造成交通流阻滞,或者把一地区交通流阻滞转移位置。隔离栏背后是一种简单的直观的、单向思维模式,忽略多样性和动态性。隔离者只是静态地想到从某地A到某地B的快捷可达,而没有想到在一个地理区域,分布着无数个点,无数种点点连线通行需求。设计者隔离出来的道路并不能代表那种方向的通行具有头等主要性。隔离栏以隔离者的专断替代了无数城市居民出行线路决策。这是一种独断,一种单一中心秩序取代多中心秩序。这样做的后果其实是删除了大量的局部信息和本地知识,代之以设计者的独断命令。

3.街道多样性和活力的缺失。街道和人行道是城市的主要公共区域,是城市最总要的器官。多样性的产生在雅各布那里有四个必不可少的条件:(1)地区以及其竟可能多的内部区域的主要 功能必须要多于一个,最好是多于两个;(2)大多数的街道必须要短,在街道上要很容易拐弯;(3)一个地区的建筑物应该各色各样,年代和状况各不相同,应包括相当比例的老建筑。(4)人流的密度要到达足够高的程度。[11]然而北京城市规划中只注重物质空间和建筑空间,强调美学秩序,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不断拆毁旧的建筑环境,新建单调的公共绿地和大型的商业用地,忽视了真正象征城市本质的多样性,违背了生活的逻辑,忽视城市真正功用和人性化目标。用统一取代了差异,用数量取代了质量,用经济取代了文化。车行干道一再拓宽,步行和自行车空间一再被挤压,使城市的人性空间和活力不断受到侵;一个个活生生的“城中村”是如何被无情地“铲除”消灭,街边针扎着生长出的小摊小贩们,或者是形形的特色零售街、艺术家村,被警车和推土机当作有碍市容的垃圾,被周期性地铲除,充满活力的街道生活无不在美化和净化的名义下不分青红皂白地不断受到遏制;一个个居住小区被围困在各自的铁栏围墙内,与城市和街道分的清清楚楚,充满活力的街道生活正在被抛弃,隔阂与冷漠正在城市中滋生。[12]

四、回归人民生活的视角

城市是个活的有机体,城市规划本身也是一个富有生命的活的过程,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催生和协调多种功用来满足不同人多样而复杂的需求。要挽救大城市的活力,必须体验真实的城市人的生活,必须理解城市中复杂多样的过程和联系,谨慎而精心地,非粗鲁而简单地城市的改造和建设。

(一)孵化多样化、有生气活力的城市

城市规划的第一要旨在于如何实现多种功用的混合、为各种功用提供足够的空间。城市功用的丰富多样性,才使城市有了活力,城市文明才得以延续和繁荣。

首先,有生气活力城市的关键在于选择多样化,街道用途多样化,建筑形式、年代多样化,允许形形的人存在。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必须做到每个地区最大程度地在形式上和数量上刺激和催生各种城市用途,规划者要做的像医生一样给缺乏多样性的地方做出诊断,具体到每一个地方毕业论文ppt,研究到底是哪一个环节上缺乏多样性。然后对症下药的提供缺乏生发多样性的条件。

其次,城市的经济基础在于交易活动的存在。交易活动得以顺利完成是城市有活力安全的保障。正如雅各布所说,城市秩序不是由警察来维护的,而是由一个相互关联和非正式的网络来维持的。[13]这个非正式的网络如何形成?首先,我们要在沿着人行道的边上三三两辆地布置足够数量的商业点或其他公共场所,这些小场所在人行道边上,给人们提供了使用人行到的理由;尤其是在晚上或夜间能开放,比如商店、酒吧、咖啡厅和二十四小时便利店等,它们能够以综合的不同的方式维持街道的安全和活力。第二,一片城市区域中的商业应该频繁分布,应该有不同类型的小企业,小商铺,这样可以使没有公共场所的地方也能拥有很多行人,并让人们可以有理由横穿街道。第三,店主和小企业主本身也是典型的安宁和秩序的坚决支持者。第四,人们上街办事和买食品饮料本身是很吸引人的”[14]。例如,在我曾住的育芳园小区街道它不是很宽,但人行道的两边有很多小餐馆、干洗店、小便利店、水果摊、报刊厅、咖啡厅和酒吧等。路上总有很多买东西、卖东西和看热闹的行人,即使是到了夜间,路灯加上咖啡店和酒吧里总会传出一些欢闹声和人声,让你不再觉得夜行是件恐怖的事。而一个相反的例子是,国贸那边到处高楼密布,街道很宽,白天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可是,当你下了夜班回家的时,它却变成另一张面孔,零星的小店,三三两两的行人,在路灯的照耀下,倍显孤独和寂寞。这会使你完全忘记了白天的繁华和热闹,而感觉到那是一个让人多么不安全的街道。

(二)区分艺术与生活,遵循“经验秩序”

城市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包容了动态的、丰富的生活。城市不会是一件凝固的艺术品。艺术是生活的抽象,与真实总有一定差距,而城市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则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理解和认识到城市的这种 样化、复杂性甚至是矛盾性。那些“大师”、天才”笔下描绘的非凡的城市蓝图、乌托邦式的城市理想,是试图把城市当作终极的完美的艺术品去创造,也许在“天赋神权”或“天赋皇权”的时代这种理想有可能实现,但在今天这种人权、民主的时代。永远只能是也仅仅是一张美丽的蓝图。

城市规划设计者们要做的不是试图用艺术取代生活,而是回到一种既尊重和突出艺术又尊重和突出生活这样一种思想上来。“秩序”要由所达到的目的决定,而不是由纯美学的表面秩序决定。

(三)尊重生活的逻辑,注重地方性知识

城市规划不是简单的项目建设问题,而是关涉到一个城市发展、城市生与死的问题。从行为主体上看城市规划虽是一种政府行为,但其根本的立足点则是公众,因而城市规划的本身应该尊重和体现公众的意愿。公众是城市生活的主体,也是被服务的主体,对一方的服务设施与环境最知情,具有相当的发言权。城市规划不应局限于学院派的专家,而是人人都有发言权。正如斯科特所强调的那样,“如果没有正式项目所忽视的那些实践知识的参与,正式的规划是无法立足的。”[15](斯科特,2004:p8)

召开听证会,允许公众参与。首先,公众参与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日夜在城市中为生计奔忙的市民,肯定对北京的交通情况有切身感受。民间智慧绝对不容忽视。其次,公众参与能够避免官僚回应性缺失,增强政策的认受性。

城市规划者,重要的是在城市设计中关注居民的需求,让居民更能从中感受到幸福。这就要求搞城市规划设计的专业人士必须倾听民众的声音,尊重生活的逻辑,注重地方性知识将来自“民间视角”的意愿传递给决策者。

(4)尊重历史,保护传统文化

历史不仅仅为设计提供灵感和评判,也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工具。 城市是记忆的剧院,怀旧和积累可以作为创新的来源。如何让城市建筑富于地域文化的内涵?要让城市建筑具有个性同时又丰富多彩,城市建筑设计及建设就必须有历史的观念、生态的观念和文化的观念。一个地区的人类活动,有其风俗习惯,有其丰厚的人文历史,更有其建筑的特色,这些都是一个地区的区域文化,只有将这些地域文化融入城市建筑之中,城市的建设才会具有个性。

五、结语

城市的本质在于多样性,城市的活力来源于多样性,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催生和协调多种功用来满足不同人的多样而复杂的需求。正是那些远离真实生活的城市规划理论、乌托邦的城市模式和机械的、单一功能导向的城市改造工程,毁掉了城市的多样性,扼杀了城市活力。他们否定了历史和传统,没有尊重居民的逻辑,忽略了人民生存的智慧,没有认识到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而这一切又归因于在这种极端现代主义背后的理性的自负。

在这种背景下,勒.柯布西耶和尼迈耶的那种时代似乎已经悄然退去,在我们今天的城市生活中,那种极端现代主义国家视角应该退去回归到一种人民和生活的视角,从大跨度和悬挑技术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建设一个动态的、多样性的富有人情味的城市。如何克服这种理性的狂妄,把权力还原给人民;如何克服迷信主流城规师和城市规划理论,打破这种傲慢的、害人的与城市社会生活相违背的伪科学,还给人民安全、生动有活力的城市,这是每一个市民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