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安全论文

儿童安全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安全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安全论文

儿童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当问及为何不从图书馆借书时,不知道怎么用的占94.7%,认为没有适龄/感兴趣/好看图书的占87.4%,认为图书馆太偏远的占82.6%。这反映出图书馆在发展中面临着图书资源少、质量差,馆舍偏远覆盖面积小,服务观念落后,忽视用户教育等一系列困局。图书馆若要实现破局发展,势必要抓紧儿童阅读群体,转换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手段,充分利用国家新近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指导文件,重视儿童图书馆建设、普惠教育、阅读教育、安全教育的契机,大力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诚然,预防儿童伤害迄今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理应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强化学校教育、提升家长安全意识等方面入手,使儿童能从外界得到足够的安全保障。但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阅读入手对儿童进行安全意识培育,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而锻炼并增强其防范与自我保护能力,实现预防儿童伤害由被动保护向主动防范的转变同样至关重要。

2儿童阅读推广面向安全教育的难点

2.1推广主体能力弱化

总体数量少、覆盖面积小是图书馆服务能力弱化的突出表现。截止2012年,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076个,其中县市级图书馆2683个[8],基本达到“一县一馆”的配置,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但三千多个公共馆中,专业少儿图书馆仅有99个,绝大多数儿童服务功能仍由地方公共馆承担。尽管如此,也仅能达到平均每44万人、每3201平方公里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的覆盖面,平均服务半径约32.8公里,远超国际图联规定的4公里标准[9],这与图书馆文化、教育、信息中心的地位极不相称。经费投入低是掣肘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关键问题。据文化部统计,2009年我国有675个县级图书馆全年无购书经费,占当年县级图书馆总数的27.1%。经费不足直接导致图书馆资源保障能力低下,不少馆二、三十年来没有买过一本新书,完全失去了对读者的吸引力,只得靠出租场地,经营网吧、茶室及各类培训学校维持运转。“造城运动”导致图书馆进一步边远化。不少地区在大拆大建的“造城运动”中兴建了一批地标式图书馆建筑,看似加大了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但实际上这类拆建基本上都是拆除原处市中心的老馆,另在新城区修建新馆。而新城区往往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无异于将图书馆进一步边远化,造成图书馆利用率长年低迷。以南充市图书馆为例,新馆修在市政府新区,周边除了政府单位,人流量极低,从顺庆区中心乘公交到馆至少需要30分钟,若从高坪区、嘉陵区中心乘公交到馆则需1-1.5小时,以致市民戏称“乔迁新馆之日即是图书馆没落之时”。放眼全国,此种情形绝非个案。

2.2推广活动主题单调

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图书馆长期呈内向式发展状态,“等”、“靠”思想严重,缺乏主动服务社会的动力。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存在价值受到质疑的图书馆被逼朝外向化转型。由于欠缺经验,图书馆的儿童阅读推广只有摸石头过河,活动策划上偏好借鉴上世纪末政府主导的“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知识工程”等极具宏观意义的选题。这类主题宣扬“阅读改变人生”,赋予阅读过于厚重的意义,远离儿童日常生活,反倒使之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有些馆的活动年年搞,但没有认真调查儿童的阅读兴趣与实际需求,翻来覆去就是讲座、展览、朗诵会等老一套,缺乏创新,对儿童吸引力明显不足。这反映出我国儿童阅读推广目前普遍存在形式化严重、主题假大空、缺乏系统的长期规划等问题,单靠零敲碎打、浅尝辄止的嘉年华活动,很难将儿童阅读推向深入。

2.3安全主题童书稀缺

2012年,我国共有580家出版社,其中530家参与了童书出版,共出版儿童读物30966种、47823万册,占当年全国图书出版总量的7.49%。[10]从数量上讲,不能算少,但从主题上看,涉及安全内容的童书实在不多,甚至没有一本经过科学论证的全国性防教材。这点可以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书目为佐证。该书目2004至2013年共推荐十批次,1000种图书。其中涉及安全主题的图书仅有5种,占总量的0.5%,分别是《青少年自我保护掌中宝》(2005)、《告诉孩子自救自护119招》(2006、2009、2010)、《全民应急科普丛书》(2007、2009、2011)、《你该怎么办李澍晔叔叔避险高招101》(2008)、《儿童安全自救早知道》(2013)。其中《告诉孩子自救自护119招》与《全民应急科普丛书》的多次入选,充分反映了出版社在选题上忽视安全主题,导致该类型图书更新缓慢的弊病。受利益驱动,童书出版的选题结构越来越畸形,某个选题一旦引爆市场,各出版社蜂拥而上。如《哈利波特》火了,跟着热销一批妖魔鬼怪;“鸡皮疙瘩”热卖,引来一群僵尸幽灵。畸形的选题结构直接影响了儿童的阅读结构,根据笔者对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附小1-6年级34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其阅读内容主要为:动漫类占72.4%,奇幻类占69.7%,童话类占66.8%,历史类占32.6%,文学类占26.5%,军事类占18.2%,艺术类占11.2%,其他类无一谈及安全。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童书出版娱乐化、同质化、成人化等问题逐渐显现,一批如《泡妞宝鉴》、《我的美女老师》等涉嫌内容的图书,居然成了中小学生引以为傲的谈资。尽管等五部门于2013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少儿出版管理和市场整治的通知》,对童书市场开展了专项整顿,查处了一批违规出版社,但童书出版结构上的偏失仍将长期持续。

2.4欠缺推广合作机制

《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指出:“一个成功的公共图书馆是充满活力的机构,能够与其他机构和个人合作”,“满足本社区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需求”。但我国图书馆长期受内向式发展观念的影响,在儿童阅读推广活动中往往孤军奋战,有很强的封闭性,没有充分认识到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图书馆只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既缺乏与系统内其他环节展开合作的主动性,又缺少借鉴其他推广活动成功经验的积极性。新世纪以来,除了政府主导的大型阅读推广活动以外,不少相关社会机构(出版商、书商)与民间团体(红泥巴村、毛毛虫上书房)或个人(梅子涵等作家)也纷纷投身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鲜有图书馆能够积极主动的与之进行合作联动,进一步扩大儿童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力,使得推广参与主体力量分散化、零星化,直接影响了最终的社会效果。

3面向安全教育的儿童阅读推广发展策略

3.1加强政府重视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从宏观角度看,以阅读推动儿童安全教育全面深入,事关国家前途与民族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家理应将儿童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做好制度建设、经费投入上的长期规划,并推动落实。近年,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活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但“通知”、“意见”终归缺乏有效的约束与强制执行的效力,看上去更像是“逢年过节”发个例行公事的文书应个景而已,徒具形式,缺乏实际价值。对此,首先需要政府加快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在法律上定义图书馆的定位、角色、职责,从制度上解决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政策、人员、资金困局,从而强化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教育功能。其次推动儿童阅读立法,将阅读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充分保障儿童阅读的基本权利。制定儿童阅读规划,设定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分步实施,在全社会营造阅读氛围,普及阅读意识与观念。再次,地方政府需要摒弃大拆大建运动式的发展模式,将拆建资金投入拓展图书馆覆盖面上来。与其耗费巨资把一个馆修得精益求精,不如加强中小馆的布点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阅读场所,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服务保障能力,更有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美国的《ReadingExcellenceAct》、《NoChildLeftBehind》,还是日本的《儿童阅读推进法》,都证明了建章立法是推动儿童阅读发展的有效手段。美国政府每年近10亿美元、日本政府每年200亿日元的资金投入,则是法案执行的有力保障。深圳已在国内作出垂范,在“民生净福利”专款支持下,至2012年该市共有公共图书馆641个,形成了完善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服务网络,达到每1.6万人拥有1个图书馆的标准[11],成功将公共阅读资源、场所、服务推送至儿童生活圈,彰显出“图书馆之城”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

3.2改善图书馆服务

传统观念认为图书馆阅读服务无非就是开辟一块空间,摆几张桌椅,提供几本书刊这么简单。但时代在发展,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要随之变革,应当针对不同读者群体开展卓有成效的个性化服务。以儿童读者为例,怎样的环境营造才符合其审美特征,怎样的空间布局才符合其行为特点,怎样的书刊陈列才方便其阅读使用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图书馆在向儿童提供阅读服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目前,我国大多数少儿馆或少儿阅览室普遍陈设单一、氛围肃穆,忽视儿童的心理诉求,而且依据中图法对童书进行排架管理,超出了儿童的理解范围,自然无法对其产生吸引力。反观众多儿童乐园专设的阅读区,虽然图书少,而且不完全是儿童读物,但总能吸引一些孩子在此驻足翻阅。原因在于这里没有图书馆规章的禁锢,却有色彩斑斓的视觉感知、充满童趣的行为体验,这对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图书馆应该借鉴此类经验,以儿童为本,利用儿童喜欢色彩丰富事物的特点来美化环境,利用儿童喜欢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来设计相关设施,利用儿童喜动的特征来布置空间,打造动静皆宜,阅读与游戏功能互补的儿童阅读区。图书排架应按主题予以简单明了的分类,既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又方便引导儿童阅读。台湾地区的“纸风车绘本馆”就以童话情节为设定,采用艺术的设计手段,结合故事情景,营造出八个主题阅读空间,使儿童产生在故事中阅读的感受,带来了集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化性于一体的阅读体验。这对改变儿童安全教育一味依赖枯燥说教的局面尤有帮助。

3.3创新主题活动

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探索阅读推广活动的新形式、新方法、新策略。要克服儿童阅读活动形式大于内容的弊病,务必要注重活动的实效性,而安全教育作为此前罕见涉及的活动主题,对现有体系是个有益的补充。该主题活动设计需注意三个问题:一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要提供层次化的活动内容,0-6岁幼儿以绘本故事为主,穿插各类模拟游戏,开展启迪教育;6-14岁少儿以安全常识教育为主,结合各类科普活动,让孩子动手操作或模拟体验用火、用电、溺水、坠落等意外伤害及人身侵害,深刻了解各种伤害的危害性,提升防范意识;14-18岁中学生以知识普及、生命关怀为主,通过各种案例的情景再现,让学生知晓伤害的诱发机制、合理的规避方法,遵循基本规则与规律,培养自我保护与自救能力。二是活动不能仅依靠图书馆自有场地,必须向学校、社区渗透,深入到儿童生活周边,以弥补传统活动覆盖面小、受众面窄的缺陷。温州市少儿图书馆曾于2010年在五个社区成立“毛毛虫上书房”社区阅读基地,对社区内3-12岁儿童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为周边家长、儿童就近参加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三是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充分利用儿童对新鲜事物有强烈触碰感与参与感的特点,开展各类情景模拟活动。如改编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妈妈妈妈怎么办?”“小老鼠别害怕,千万不要跳下来,妈妈妈妈就来了。”“妈妈怎么还不来?老鼠弟弟要跳下来。”“老鼠弟弟太顽皮,高高的地方太危险,千万不能往下跳,要把妈妈紧紧抱,紧紧抱。”又如利用儿童对警察、消防员等公职的崇拜,可邀请他们参加《坏人来了》、《火场逃生》等情景剧表演;再如,模拟道路交通环境,向儿童传授行走、骑车规范等。此类活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儿童参与后印象深刻,更便于对安全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3.4联合社会力量

儿童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成长性,离家,回家,自我,本我,超我,快乐原则,现实原则

 

既然是探讨“成长性”,那么究竟何为“成长性”呢?“儿童文学是‘成长’文学,是一种关怀儿童‘成长’的文学,这种‘成长性’是儿童文学的特质之一[1]。”儿童作为“成长”的人种,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就经历了幼年、童年、少年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这种机体的成熟无疑是一个必要因素,在儿童成长的各个连续阶段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机体的成熟仅仅是所有成长因素之一,并且随着儿童年龄渐长,由于社会环境中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以及“自我”的调节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的重要性随之增加。本文所探讨的“成长性”是特指儿童心理的成长性。

在儿童文学这种成人为儿童创造的文化中,儿童在“离家”和“回家”之间犹豫,在“快乐”和“现实”之间彷徨,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自我”调节,正是在这些充满了艰难、曲折、烦恼、迷茫的“犹豫”、“彷徨”和“调节”中,儿童的身心逐渐健全地长大,此时这一切成长的艰辛,都化作了成长的快乐。这往往也是在优秀经典的儿童文学中,所蕴含的儿童容易理解、便于获取的关于成长的大智慧。因此,本文试从上述几个方面,通过运用叙事逻辑和精神分析的方法,对儿童文学名著《不老泉》中的成长性进行探讨。

一、成长就在“离家”和“回家”之间的犹豫

“在家/离家/回家”(home/away/home)的范式是儿童文学最普遍的故事主线,离家能促进人的成长[2]。孩子在家的时候,一般都会觉得平静而规律的生活很无聊。他们想制造点新鲜,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满足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想象,发现世界是这样地另人惊奇。

在《不老泉》中,在家时的束缚与无趣,以及渴望冒险的刺激,温妮这一自我意识的觉醒,促成了她离家的原动力。此时,温妮的家是她必须逃离的地方,只有逃离才有成长,只有离家才有之后这一路上的飞速拔节的成长。然而离家的兴奋使得儿童往往会不顾对离家的危险的考量。离家后,外部的世界在儿童的眼里显得是那么的新奇与刺激,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美妙,离家是如此的有趣,儿童完完全全沉醉在离家的中。不过这种离家的只是暂时的,当危险降临时,因恐惧心理而又重新抬头的对家的依赖感重新占据上风,取代了原来因为乏味无趣而对家产生的厌恶感、排斥感,回家又成为了当下儿童最为急迫的愿望,因为回家就意味着安全。

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要干什么,就是想完全由我自己来做点有意思的事,做与众不同的事……我最好能像你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晴空下。你知道吗?他们几乎不让我走出这个院子。毕业论文,成长性。如果我待在家里,就什么重要的事都做不成了。我真想离家出走。……(摘自《不老泉》第4章:温妮策划着一次离家出走,这是在离家前她对着一只蟾蜍的内心独白。毕业论文,成长性。)

……听到梅说明天才送她回家,温妮哭得更厉害了。明天!这等于一辈子那么长。她要现在就回家,要立刻回到那个有栅栏的房子旁边,要马上听到妈妈从窗户里叫她的声音……(摘自《不老泉》第6章:这是温妮遭“绑架”后的一段心理活动。)

同样的房子、同样的家,在儿童“在家”和“离家”时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毕业论文,成长性。“在家”时,家似乎就是个栅栏,儿童被关在这个没有自由的栅栏里,百无聊赖,就像故事里八月的天气一样,出奇的酷热沉闷,“离家”就成了儿童迫不及待选择。但当儿童真正处于“离家”的状态中,或者是遭遇到危险时,他们又开始渴望家的安全感,原来令人烦闷的栅栏似的房子还有妈妈唠叨的声音,对“离家”的儿童来说,却是前所未有的一种亲切。于是儿童就陷入了这样的矛盾关系中:

图1 在家/离家/回家范式[3]

如图1,在家的温妮,对家感到无聊,而渴望冒险的刺激,但因为刺激是危险的,所以她又渴望家的安全感,然而家很无聊,所以她又渴望危险的刺激,就这样下去,箭头把温妮推向了一个无止境且充满矛盾的循环。“在家”和“离家”,“安全”和“危险”,“无聊”和“刺激”,正是由于这一组组的对立,形成了《不老泉》故事中在所持有的矛盾态度,最有意思的儿童文学中,其刻画的童年也体现了这样的矛盾,这反而留给了故事里的温妮甚至是我们这些读者思考的余地和成长的空间。

“在家/离家/回家”的模式,对不老泉这个故事来说是一个叙事的主线,但对于主人公温妮来说,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对于离家还是回家,温妮有过不止一次的动摇,但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摇摆不定中,促进温妮的成长。对于离家出走的温妮来说,尽管已经离家却仍会保持自己的在家里的生活习惯,显然,家庭生活给她打上了深深地印记,就算在外面也是处处怀念家中的一切,更习惯性的将“家”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时不时地会拿家外的其他参照物与家做对比,她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并没有拜托家的印记。温妮从小生长在有条不紊的环境中,习惯了整洁干净。家里没有一处可以随便乱放东西的地方,一切像军营般规范。温妮已被训练得循规蹈矩,不敢有半点马虎。所以当她来到塔克家时,小屋里积厚的灰尘,墙上的蜘蛛网,抽屉里的老鼠,或者是一家人吃饭时细微的生活差异,都让温妮毫无心理准备,甚至常常会让儿童产生回家的摇摆心理。温妮在遇见塔克一家之后,就不止一次地出现回家或者不回家的摇摆心理。

儿童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小学寄宿制

 

广西北流市环城小学去年秋季期开始招收寄宿生,现有住校生173人,学校和管理教师既要承担学校教育义务,又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他们努力探索生活保育规律,积极进行生活教育管理,始终把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及自主体验活动等作为日常生活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兄弟学校的帮助下和学校全体领导教师的团结协作下,取得了一定成绩,深受学生、家长好评。

一、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该校住校学生均来自农村,绝大部分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年龄小,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差。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寄宿制管理领导小组,专门安排了专职寝室管理人员、值班教师和值周领导,学校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培训,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使寄宿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制度 加强管理

学校为了加强住校生管理,丰富住校生课余文化生活,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学校制定了《值班教师职责》、《守班教师职责》、《晚间活动安排》、《住校生检查情况记录》、《住校生管理考核细则》、《文明宿舍评分细则》、《寄宿生日常生活要求》、《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坚持寝室室长培训,充分调动寝室管理人员、值班教师、值周领导和室长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住校生内务管理,提高住校生生活自理能力。

三、丰富生活 提高能力

学校根据上级关于《寄宿制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为了丰富住校生课余文化生活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提高住校生生活自理能力,学校注重对住校生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的培养怎么写论文论文下载。学校严格按有关规定制定住校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学校专门制定了《住校生晚间活动安排》,给住校生安排了看电视、做游戏、讲故事、写字比赛、书画比赛、语数知识竞赛、诗文朗读比赛、乒乓球比赛、定点投篮比赛、“我洽校长一封信”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校过得快乐,并从活动中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注重安全 严格督查

学校千方百计把住校生安全放在首位,把保证师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站、住校生会、教师会等场合教育师生增强安全意识。学校管理人员切实负起责任,完善制度,制定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控预案,进行安全应急演练,加强对校舍、师生伙食、小卖部等场所的督查,确保活动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上下楼道安全。

五、后勤保障 优化环境

为了让住校生有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学校认真规划,抓紧安排,专门为住校生安装了电风扇,并定期对厨房、饮具、餐具、寝室进行消毒,每天菜谱不同,做到饭热菜香,确保住校生在校吃得好、住得舒心,过得安心。此外还安排了老师、领导值班,定期对宿舍进行消毒和安全设施检查,每天早上生活教师对学生的床铺及物品摆放进行检查,学生在洗浴时,生活老师进行守护,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值班人同认真填写宿舍日志。

该校领导表示今后他们将更加踏实地抓好寄宿制工作,使学生在校生活开心、家长放心。

儿童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故事教学法;现状;问题

所谓故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来完成教学和教学目标,以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从可查的文献显示,把故事当做一种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受到一些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索的,对故事教学法做了一些有意的研究和探索,使故事教学法研究获得较为丰富的成果。本文对故事教学法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其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故事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一)故事教学法的价值研究

关于故事教学法价值的研究成果相对来说比较丰富,由于观察的视角不同,学者关注故事教学法的价值也不同,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发展、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三个方面。

1.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2002年卡洛琳从故事角色角度提出故事教学法是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个人角色和感受生活机会的一种方法。米查勒·戴文德森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角度,用解释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本科生的妇女健康课堂进行了研究,发现故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参与性学习、安全的群体信任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贝丝·凯西等人从学生认知发展的角度通过故事文本分析及实验研究,证明了故事教学法是儿童学习数学的有效媒介,尤其在故事教学情境中有利于提高女童的几何技能。史晓华、王妙芝等人在研究儿童英语学习后,认为运用故事教学法可以促进幼儿的英语语言发展,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成熟。蒋雪红在研究学生听说英语后,认为故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发展师生的创造性。

2.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纪玉华等人从语言学习中的语言重复行为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的语言重复与语言记忆之间的关系论证了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在我国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实践价值。认为以故事人物、情节为支柱,充分调动儿童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联想活动,使英语课堂学习由难变易,由死变活,由苦变乐。除了英语课堂教学,故事教学法对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李永会在对故事教学法实施构想中认为,故事教学法能够激活课堂,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文学性;能够应对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于丽岿、周琳等一线教师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进一步表明故事教学法在绘画、拼音等教学课堂中,增强了绘画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享受到学习拼音的乐趣。陈亚夫研究思想品德课中的故事教学法时,提出运用故事教学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观念,解放人性,创建快乐课堂。

3.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国内学者对此探讨得相对比较少,而国外学者的研究也散见于一些学术论文中,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强调了师生关系的建立。米查勒·戴温德森认为故事教学法有助于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并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玛丽·弗兰西丝·拉索等人以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根据对7名儿童心理辅导的案例分析,认为运用沙盘游戏+讲故事的方法更加有利于指导者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使指导者和儿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谢莉尔等人认为,讲戏剧化的故事能使幼儿自由地参与到活动中,利于教师洞察幼儿的心灵,使师幼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

(二)故事教学法的教学策略研究

最早探讨故事教学法策略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纪玉华、许其潮等人根据语言重复的六种类型,从故事选择的角度,认为选择有意识有意义有乐趣类型的故事,可以比较好地促进英语学习的长时记忆。王妙芝进一步在对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的个案研究基础上,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实施故事教学策略,认为实施故事教学策略时要满足以下条件:(1)英语故事教学首先应成为教师的一种教育理念;(2)尊重学生,故事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3)故事教学要涵盖或者要包括重点学习的内容;(4)教学过程的情境化;(5)故事教学活动要多样化。吴宁生则从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角度更为具体地总结了实施故事教学法的策略:一是课前自述或表演;二是课中创编并朗读;三是课后互相交流与欣赏。蒋雪红根据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教学经验也总结了实施故事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一是讲故事前介绍学习生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二是鼓励学生猜测故事的发展,让学生用某种行为来表示理解和参与的活动;三是讲故事后表示理解并复述故事活动。

在幼儿园教学领域中,马萨·霍瑞以个案研究,发现故事教学法可以作为幼儿写作的一种方式,教师用自然、真诚、微笑等回应策略鼓励幼儿讲述他们的故事,成为教学的中心。随后,谢莉尔等人进一步发现开放式的激励、持续的激励、引导回答等策略有助于指导幼儿戏剧化地讲故事。国内学者王林锋和靳玉乐则将“故事中心课程”迁移到幼儿园教学领域,尝试探索课程与教学的二元互联,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幼儿园“故事中心课程”教学策略,包括四种教学策略:探寻共生故事策略、情境体验故事策略、言语传递故事策略、角色表演故事策略。于丽岿则从自身教学实践的角度根据总结了幼儿园绘画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策略:(1)根据绘画内容编故事的语言和情节;(2)边讲故事边绘画相应的部分;(3)鼓励幼儿想象或创编故事来绘画。李蓉讨论了故事教学法与幼儿教育有效融合,提出故事教学法运用的技巧:(1)尽量真实且带有童趣性地模仿角色的声音;(2)通过情节的润色来丰富故事内容;(3)让幼儿参与故事中角色进行互动;(4)在适当的时候设计一些提问。

综上所述,故事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研究的时间比较短,但它对学生和教学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了故事教学法对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要求,对其进一步深化研究和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故事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故事教学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教学效果也比较显著。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进一步认真思考,且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的依据和方向。现将故事教学法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归纳如下。

(一)在整体研究水平方面

在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搜索论文共78篇,其中学术论文75篇,硕士学位论文3篇,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在阅读这些文献资料之后,发现经验性的论文占67%,具有学术性的论文仅占33%。在发表期刊类型方面,发表在普通期刊的论文多于发表在权威的核心期刊的论文。在研究主体方面,主要来自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一线教师,他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经验总结或自我反思的。因此,国内关于故事教学法的研究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作为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它的学术研究比较贫乏,还需要后续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使故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得到有效的融合。

(二)在研究内容方面

根据整理和分析故事教学法的文献资料,故事教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故事教学法的价值和各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教学策略两大方面。其中价值研究体现在学生发展、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教学策略研究主要是实施策略、教学原则等。显而易见,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故事教学法本身及其理性层面进行了研究,而教师在特定的情景中如何运用故事教学法,以及使用故事教学法时的所思所想等深层次的内心世界缺乏一定的研究。为此,这将是我们需要继续探讨的新问题,研究教师运用故事教学法的情况和真实的感受。

(三)在研究方法方面

国内学者对故事教学法的研究方法大部分采用的是教育经验总结法和思辨法,这两种方法也主要是从研究者主观的角度总结和分析的,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国外学者大多数是采用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量的研究,用大量的研究数据为研究结果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出的研究结论具有普遍性和推广价值。相对来说,使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比较少,即对故事教学法的微观层面缺少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着重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故事教学法的真实感受和看法。因此,质性研究是继续研究故事教学法的一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KOENING J.M,ZORN C R. Using storytelling as an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diverse students[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2,41:393-399.

[2]史晓华.幼儿园英语故事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3]纪玉华,许其潮,蔡寒松.从重复和记忆的关系看“三文治故事教学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99-104.

[4]MICHELE R,DAVIDSON.A Phenomenological Evaluation:Using Storytelling as a Primary Teaching Method[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04,4:184-189.

儿童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妇婴医院、住院部、系统化、功能与空间

中图分类号:TU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对医疗设施的需求也随之增加。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医院建设的高峰期。为了弥补之前医院床位数的严重不足,这个时期出现的医院往往以追求高数量的床位数为首要目标,而忽略了医疗建筑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人性化及问题,还有使用后的评价体系研究。

1、背景概况

进入21世纪以来,妇女儿童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社会进步与发展要看三项指标,即: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寿命。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妇女儿童生存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母亲安全,儿童优先”已成为全球性的道德观念和维护全人类健康与发展的行动准则。

住院部的护理对妇女儿童的心理影响很大,由于长期以来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近20年来我国在妇幼卫生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进步。

本论文所要探讨与研究的就是对我国妇婴医院住院部建设指标、建设规模、空间关系、内部空间设计、人性化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力争得出相对科学合理的中国妇婴医院住院部使用后评价体系研究结果,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妇婴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2妇婴住院部建筑功能与空间评价体系的建立

2.1妇婴医院住院部建筑功能与空间理论研究及体系的建立

通过综合类医院的建筑功能与空间理论研究,从护理单元、区域功能、内部功能科室、流线等方面建立评价体系.

2.2 妇婴医院住院部建筑功能与人性化评价体系的案例

通过对沈阳妇婴医院住院部的总体建筑设计以及分析,来探讨对医院采用系统化方法来布局的优越性,同时依据以“病人”为本,以“就医环境”的改善为魂的设计思想,对医院建筑的创作以及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设计探讨,,我们通过对各个不同功能使用空间发展趋势的研究,力图使医院建筑向着以人为本和长期存活的建筑进化。

3.妇幼保健院“人性化”的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大量研究表明,人类疾病的病因不仅仅是生物学因素,人的心理状态、社会环境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愈后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开始用“医疗环境”来描述、评价和设计医院建筑空间。人们对医院室内外环境进行“人性化”设计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就需要设计者能从建筑人文的角度出发,追求医院建筑的高情感和人情味,创造“人性化”的建筑空间。

3.1外部院内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我们所说的院区环境主要指以医院广场道路、绿化景观、设施小品等诸元素组合成的具有综合效应的整体性环境。

广场道路:妇幼保健院室外环境中的广场道路自成系统,该系统对于人流车流的组织以及整体环境的改善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妇幼保健院前广场是整个医院的门面,它的空间形态直接影响到患者对该医院的直观印象。院前广场的设计除了要考虑人车分流、交通疏散、停车场设计等问题外,景观环境的重新塑造也是极为重要的;此外,院内的道路不仅要处理好道路断面、人车分流、地面肌理、同样还要处理好导向标志、路灯、垃圾箱等辅助设施配置,做到和谐美观,与整体环境浑然一体。

室外绿化景观:妇幼保健院的绿化景观设计,应运用建筑心理学与色彩心理学的原理,合理组织各空间关系。在设计手法上可运用弧形水池、景观长廊、假山、奇石等设计元素,创造一个自然、宁静、绿色、清洁的立体景观环境,既满足了广大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身心需求,同时也可利用绿色植物来调节气候,形成怡人的微气候环境,从而对整个医院治疗区都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在全院区内的绿化景观的塑造中要考虑垂直绿化与水平绿化相结合的多层次绿化系统。其中,地面绿化系统要考虑到树木的季节性变化,多配置常绿乔木,以使整个场地环境具有全年的协调性和有效性;在冬季主导风向适宜种植常绿树木组成防护林或用墙、建筑物形成屏障,可以防止冬季寒风;建筑近处种植稀疏,远处浓密,使建筑掩映在碧树浓荫之中;还可利用屋顶绿化,扩大住院部高楼层病人的活动空间和自然景观界面。在实际的操作中,垂直绿化与水平绿化要综合起来集中考虑,以达到最佳效果。

室外设施小品:为给患者提供环境优美的室外休闲空间,可在院区结合绿化系统分散设置休闲座椅、假山石以及健身器材等,并充分考虑场地的可达性以及设施的安全性。可在院区集中景观地设计建筑雕塑作品,例如体现阳光照耀,沐浴雨露,妇幼保健事业健康而茁壮发展的汉白玉装饰的抽象母婴雕塑,表达着利在当今,功在千秋的理念。

3.2内部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妇婴医院住院部应在注意在室内装饰的形式、选材、色调及环境布置上都有新的理念和个性特征,如门诊大厅宾馆化、院内环境园林化、特诊服务私密化、生产服务家庭化、住院服务星级化、后勤服务及物业管理社会化等等。对妇婴医院住院部建筑空间和内部设计进行艺术化处理,是柔化高技术、渗入人情味的有效手段。下面将从特殊需求房间的设置、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室内物理环境、室内绿化环境、妇女儿童安全问题等方面来分别阐述妇幼保健院内部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总结

该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出科学合理的我国妇婴医院住院部的评价体系。解决我国妇婴医院建设标准、功能组成、空间组合方式、人性化环境等科学系统的建筑设计策略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具体问题。

参考文献

1.吕富珣、张铭岐 著,人性化医院环境的创造,世界建筑,2002,4

2.张春阳 著,医院建筑空间环境质量的创造,建筑学报,1999,4

3.吴摧春、李晓燕 著,1993——2003年中国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研究,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