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国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高校安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安全教育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所以,高校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门教学必修课。实际上人的肢体行为由人的意识、价值观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律、道德的约束,而且与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关联,它取决于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从侧面反映出人的行为品质。如果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修养,那么他们就会在人格上或多或少产生缺陷,产生不健全的人格。目前高校的主要任务是要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文化素养,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要求。
2高校安全教育是维护学校稳定的现实需要由于高校教育观念、办学理念的改变,使得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学校占地面积跟着扩展,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办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的安全会对教师员工的生命安全、科研和周边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直接决定了学校教学的好坏,关系到其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凸显自己的地位,而发展则需要有稳定的教学环境。所以,高校必须加大安全教育教学力度,提高师生的防患意识,做到有保护自己的能力,避免发生某些意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进而为师生提供安全的教学环境,有助于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当前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问题分析
1高校普遍忽视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一方面,在现阶段安全教育并未真正受到高校的重视,对安全教育主要采用传统的专业知识讲授,高校的安全教育意识还不够高,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具体体现在安全设备投入量少,例如照明灯、应急设备的缺乏等,高校的保卫工作只是走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没有接受安全教育,使得整体人员都缺乏安全意识,目前国内大学校园意外事故时有发生,这说明高校的安全工作没有做好,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很不利。
2现有安全教育的可操作性不足
由于大部分高校忽视了安全健康教育的严重性,使得校园事件屡屡发生,既不利于校园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不利于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外加当前安全教育的实践性不够强,导致有不少女大学生认为,学校现在开展的安全教育课程不够用,很多课程都缺乏实际应用时的具体操作。
3高校安全教育内容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最近几年我国在计算机网络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其一是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电脑传播病毒,窃取他人的聊天记录进行网络诈骗;其二是某些思想偏激的人通过网络宣传一些不健康、邪恶的消息,无形中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一种伤害。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安全教育要求,不适合现代安全教育的教学,无法达到安全教育应有的效果。
三、加强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措施
1高校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力度
第一点,高校首先要重视安全教育,并将安全教育工作加入教学计划当中,增强校园安全巡查力度,提供更多的必要安全设施(消防器、监控摄像等),同时还要提高学校保卫处的防患意识,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校园生活环境。第二点是要增加安全教育课程,加强安全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并聘请专业的教职人员辅助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将安全教育列为本校的必修课程,开展多种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们的参与,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
2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
层出不穷的校园安全事件给高校敲醒了警钟,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不仅不利于自身发展,还危及了他人的生命安全,不利于安全舒适校园的构建。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年轻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压力,不堪重负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走入生活误区。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
3高校的安全教育内容和方式要满足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学校和家庭逐渐被网络覆盖,极大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高校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安全教育,例如在上述情况中则应该对学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多宣传网络安全知识,让学生有较高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四结语
关键词:教育券;思想渊源;背景:问题
为了解决教育不均衡问题,相当多的发达国家实行了教育券政策。教育券(educationvoucher),又译成学券或教育凭证,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教育券体制的原理是:改变目前政府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把原本应投入到教育中的资金经过折算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凭券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到政府认可的任何一所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就读。学校在收到教育券后,可以凭教育券从政府那里兑换与券值等额的教育经费。[1]
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我国要解决教育领域中的问题,能不能也实行教育券政策呢?笔者认为,我国能否实行教育券体制关键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一)发达国家实行教育券政策的社会因素或背景是什么;(二)我国当前教育的问题所在;(三)我国实行教育券政策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这一思路,文章将逐一加以描述或分析。在这之前,先介绍一下教育券政策的思想渊源。
一、教育券政策的思想渊源
教育券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776年。①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一书中提到:如果竞争是自由的,各人相互排挤,那么相互的竞争,便会迫使每人都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弄得相当正确……如果各学院以科学艺术传授学生的导师或教师,不由学生自由选择,而由校长指派;如果教师怠慢、无能或无行,学生未经申请许可,不得由甲教师改换乙教师,这种规定,不但会使同一学校内各导师各教师间的竞争,大大减少,而且会使他们全体勤勉任教以及注意各自学生学习情况的必要性,也大大减少。像这类的教师,纵使领受了学生非常优厚的报酬,也会像那些全未受学生报酬或除薪俸以外毫无其他报酬的教师那样,怠于职守,荒误学生。
选择教育的理念至少可以回溯到托马斯.潘恩。在《人的权利》中,他认为政府应该为家长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以保证自己的孩子进入私利学校接受教育。②“他赞同将穷人的税收减至最低,并认为所有的贫困家庭都应该每年得到4英镑的资助,以使他们能够支付孩子的学费,并要求地方政府监督这一职责的履行。”[2]
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券概念由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1955年他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教育券的概念,这篇文章于1962年收入他的著作《资本主义和自由》之中,在1979年出版的《自由选择》一书中,弗里德曼对教育券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
在《资本主义和自由》(P44-P46)中,他提出:
把孩子和缴纳不起最低要求的学校教育学费的家长分离开来,显然和我们把家庭作为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办法以及和个人自由的信念不相一致。此外,这很可能不利于自由社会的公民教育……为了对政府所规定的最低学校教育提供经费,政府可以发给家长们票证。如果孩子进入“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这些票证就代表每个孩子在每年中所能花费的最大数量的金钱。这样,家长们就能自由地使用这种票证,再加上他们所愿意添增的金额向他们所选择的“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购买教育劳务。教育劳务可以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私营教育机关或非营利的教育机关所提供。政府的作用限于保证被批准的学校的计划必须维持某些最低标准,很像目前对饭馆的检查,要求保证最低的卫生标准那样。
在《自由选择—学校的问题在哪里》中,他提出:
政府在资助和管理学校方面作用的不断加大,不仅导致了纳税人金钱的巨大浪费,而且导致了比自愿合作继续起较大作用所能产生的教育制度远为落后的制度……在初等和中等教育中采用凭单制度,该制度将给予不同收入的家长以选择子女所上学校的自由……在高等教育中也采用凭单计划,该计划将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同时促使补贴高等教育的税款的分配更加公平……一种既能保证父母享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又能保持现有的财政来源的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实行凭单计划……家长应被允许在任何一个愿意接受他的子女的学校使用凭单,不论是私立的,还是公立的,也不论是在他们居住的地区、城市或州,还是在其他地区、城市或州。这样,不仅将给每位家长较多的选择机会,同时也迫使公立学校通过收学费而自筹资金(如果凭单金额等于全部教育开支,则学校必须完全自筹资金;如果不等于全部教育开支,则学校必须部分地自筹资金)。这样,不仅公立学校之间要展开竞争,而且还要同私立学校竞争。这个计划并不减少任何人为教育纳税的负担。它只是在社会有责任向孩子们提供教育的前提下,给予家长较为广泛的选择余地,让他们自己决定孩子应受什么样的教育。
二、美国实行教育券政策的背景
社会背景是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之一。美国实行教育券政策同样受到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影响。本文从社会思想、理论基础和管制模式三方面加以分析。
(一)新自由主义是教育券政策的思想背景
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是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在教育方面,引入自由竞争机制至关重要。在《自由秩序原理》中,哈耶克提到:下述重要问题需要考虑:应当以何种方式提供义务教育?应当为所有的人提供多高程度的义务教育?享受较高程度义务教育的人又应当如何挑选,以及由谁来承担这部分开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即多高程度的教育应当由公共资金来提供以及以何种方式来提供……然而这绝不意味着,现今推行的义务教育甚或由政府资助的普通教育,就应当以政府来建立或管理这些教育机构为必要条件。对于教育券问题,哈耶克持有赞成态度:“诚如弥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教授业已指出的,通过向双亲提供保证负担每个孩子教育费用的凭证——他们可以将这种凭证交给他们为孩子所选择的学校——的做法,现今在毋需维系政府开办的学校的状况下,用公共资金(publicpurse)来支付普通教育的费用在实践上已完全可行。当然,由政府直接为少数偏僻的社区提供学校教育仍然是可欲的,因为在这些地方,学龄儿童的人数非常少,从而教育的平均成本也就非常高,所以不适合开办私立学校。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人的教育而言,毋庸置疑,完全由私人致力于教育组织和教育管理,而政府仅提供基本的资助并为所有的学校确立担保之费用的最低标准,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公共选择理论是教育券政策的理论基础
家长通过教育券而选择学校提供的教育,在实质上构成了投票问题。所有参与到投票行为中的经济人都有自身的效用期待。[3]如果政府的教育支出投向生产者(学校)而不是消费者(受教育者),那么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无法达到最优。鲍彻尔丁(Borcherding)认为,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贡献是除去了附加在教育支出本质上的光环效应,其内容是教育支出被公共部门的职工和官员推动上升,他们垄断了民主过程的权力,并利用它来增加自己的报酬而不是生产相应的生产增值。他进一步指出,教师根据教育、经验和区域规模大小而给予更多报酬,而这都和教育质量无关。学校可以避免效率检验。
赫希曼(Hirschman)认为,教育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必然会遇到供给方式的困扰,一旦选择了不适当的供给方式,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公共服务的消费者不能行使退出的权利或向其他服务部门寻求服务。在他看来,教育应该实行“市场+非市场的混合策略”,并时常对低效率的教育机构实行退出机制。
(三)集权式教育的低效率是教育券政策的现实因素
美国历次教育改革的失败和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下降,是教育券等择校制度推行的又一背景。美国公立学校教育失败是不争的事实。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普遍较差,数学成绩属于工业国家之尾,学校中帮派林立,、枪支在校园里见惯不怪。尽管政府多年来为公立学校投入大量经费,增加教师,缩小班级规模,但家长们认为公立学校的教学水准仍然未能达到他们的要求,择私校而读的学生人数仍逐年增加,因为“各私立学校能提供高水准、安全校区与校风良好的教育”。因此,美国一些教育改革者便在历次教改不尽如人意之后,选择了消除公立学校垄断,强化学校教育竞争的“教育券政策”。[4]
弗里德曼认为,社会集权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公共教育运行方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非中央极权的政治结构:美国宪法严格地限制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使它无法发挥重大的作用。各州把控制学校的权力大部分都留给了地方团体、小市镇、小城市和大城市内的各个区。家长密切监视管理学校的政治机构,部分地代替了竞争,同时也确保了家长们的普遍要求得以实现。而1933年经济危机之后,“公众加入到知识分子的行列,开始对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能力无限崇拜,在这种情况下,单间教室的学校和地方学校委员会的衰败就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控制学校的权力,也就很快从较小的地方机构转给了较大的地方机构,如县、市、州一级的机构,最近则转给了联邦政府。”1990年,约翰库伯和特里莫进行的大量调查表明:集权和是导致美国公共教育低效率的主要原因。③小布什上台后,在教育改革方面实行NCLB计划(NoChildLeftBehind),并自称是“美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改革”,但这受到广泛的批评:NCLB计划是以集权的方式运行的,这个计划带给我们的最终结果也许是最差的,即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控制以及由此引发的教育质量的下降。改变美国教育几十年来绩效平平的局面,就应该摒弃集权主义模式。相反,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应该给予学生“用脚投票”的权力,从而使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教育。这种革命性的变革的关键在于各州,中央政府在教育改革方面能做的最大贡献就是避免教育集权化并允许各州尝试自由选择学校的计划。[5]
三、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三个就是学校结构的问题、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教育收益率的问题。
(一)高校职能机构臃肿,造成成本浪费
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有限经费没有全部花费在教学和科研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如支付师生员工的住宅、医疗、生活后勤的成本和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成本。同原来的国有企业一样,高校“办社会”不仅严重浪费稀缺的教育资源,还造成机构臃肿和人员冗杂。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经常会出现专任教师只占教职员工的一半的情况。其次,在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中,存在较大的资源浪费。例如高校内部,一线教学人员的工资、津贴之和与行政后勤人员的区别不大,甚至出现倒挂。由此引起教师资源和时间资源流失。更有甚者,一些经过高层次学习的博士生等人才纷纷离开教学岗位,进入高级或中级管理阶层,使一个学者整天忙于“文山会海”中,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二)教育不均衡现象严重
我国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状况不仅表现于反映教育数量特征的结构、布局的不平衡,也表现于反映教育质量特征的绩效、结果的不平衡,还表现于反映教育运动状态特征的速度和规模的不平衡。从数量特征来看,我国农村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比例失调,布局不合理,学校数量极度短缺。从质量特征来看,农村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学生辍学现象严重,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从运动状态特征来看,农村学校经济资源不足,发展速度缓慢,办学规模较小。很明显,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城市的教育状况形成了普遍的、强烈的反差。
(三)我国的教育收益率不高
教育收益率是指教育收益总额与教育成本总额的比值。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儿童往往参加一些辅的生产老动,加大了教育的机会成本,从而降低了教育收益率。由于农村地区教育供给的不足,人均受教育的年限较低。在城市地区,受内部失业和农村流民的影响,较低文化素质的人难以找到工作,或在职业选择和工资报酬上存在歧视,从而造成了对高等教育的过量需求,并带动初、中级教育过渡膨胀,形成了教育深化(Educationaldeepening)和知识失业(educatedunemployment)。大量原本只需要受较少教育就可以胜任的工作被接受了更多教育的人承担者,从而使在校期间学习的相当一部分知识处于闲置状态,相对于国民经济对人力资本的需求而言,出现了“教育过度”现象。
四、我国实行教育券政策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0年11月,长兴县教育考察团在美考察期间发现有些州的教育财政拨款与目前国内的做法大不相同,是将政府教育经费以“教育券”形式发放到学生手中,由学生持券择校,学校则将收取的“教育券”到政府换取教育经费。受此启发,2001年9月,长兴教育局为扶持当地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借鉴美国同行的做法,结合当地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面向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开始“教育券”试点。这一政策有效地解决了上文所述的三个问题。
但是,局部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整体的可行性,长兴县的教育券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这一政策的成功概率还很难说。笔者认为,在更大范围内实行教育券政策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理论层面要严密,操作层面要规范
教育券政策并不是完美的制度,它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互相支持。理论层面要严密,就是说在实行教育券政策之前,必须对实行这一政策的前提条件和可能产生的政策结果由一个充分的预知,操作层面要规范,就是说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强调各利益主体的法制化意识,相关的监督机制必须完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劳凯声教授认为教育券制度的确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增加人民的选择权,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它一旦实施后政府将不能保证学校之间的公平,会导致资源流向好的学校,造成“富校越富,穷校越穷”。湖南师范大学的曾坤生教授认为教育券制度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是向更加规范的市场制度迈进的一种过渡形式。这种过渡体现了制度变迁的强烈的路径依赖和渐进性,作为一种选择可以在若干地区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最优的选择范式。因此,在选择教育券这种制度安排时,一定要注意运作的规范和其本身的演进性。长兴县副县长熊全龙先生认为教育券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公办薄弱学校难以维持生存;学生培养费标准提高;教师工资财政专户将被取消和人事管理制度面临新挑战等。这些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二)摆正认识,各种教育一律平等
就我国而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教育仍是一块坚固的堡垒。民办教育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满足了国民对教育的部分需求,也减轻了政府的教育财政负担,成为我国公立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投资收益等部未能得到法律保障,在竞争中仍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不利于调动民间资本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在现在的体制下,民间办学机构面对的是一个不那么公平的市场:居民家庭送孩子进公立学校,免费;进私立学校,要交费。如此的约束条件,迫使民间教育机构不得不选择“撇奶油”策略——以富家子弟中不堪公立学校竞争者作为招生目标。许多地方民间办学以所谓“贵族学校”起步,道理是一样的。这里的“贵”,指的是收费的单价高,因此投资的总量一定不会大。这就是说,公立免费的制度安排不但不能刺激民间办学,而且抑制民间投资。同时,由于教育财政经费严重短缺,也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效率。因此,需要在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之间引入平等的竞争机制,进一步深化教育的市场化进程。
(三)教育券的受众要有选择性
我国的教育规模十分庞大,所以实行教育券政策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是循序渐进。这里的循序渐进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在地区的选择上要有战略性或带动性。我国实行教育券的第一个地区是浙江,这可能和浙江地区的制度完善程度有关。其次在教育层次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和可比性。选择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作为实行教育券政策的对象,是城市教育还是农村教育优先,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政策意义的判断。
注释:
①大量的文章和著作都认为,米尔顿.弗里德曼是教育券的创始人。但是从思想渊源来看,亚当斯密对教育问题也有十分深刻的认识。
②参见DavidF.Salisbury.WhatDoesaVoucherBuy?--ACloserLookattheCostofPrivateSchools.
/pub_display.php?pub_id=1345.
③JohnE.Chubb,TerryM.Moe.Politics,Markets,andAmerica’sSchools[M].Washington:BrookingsInstitution,1990.
参考文献:
[1]沈有禄.教育券制度评析[J].教育与经济,2004(1),17-19.
[2]尼古拉斯.巴尔,大卫.怀恩斯.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216.
(一)我国高校安全教育时间局限性,缺乏长效机制大多数我国高校安全教育集中在新生报到开学后的前几周内,学校保卫部门、后勤部门、学工部门大多抓紧这个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甚至与军训交织在一起进行。往往是上级安排了,就组织抓一抓,上级不强调,就搁置一边,上级检查了,就集中力量应付,检查过后,就万事大吉,发生重大事件了就紧急教育,事情过了就放松不管,这种教育形式很难使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从近年来学生安全事件频发等方面来看,我国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结果并未达到其预期效果。
(二)我国高校安全教育形式单一性,不能入脑入心大多数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以讲座、报告会为主,基本上都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顺次在讲,少则几百学生,多则上千学生在听,报告和讲座的内容又偏于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这样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讲座和报告会,既没有深入细致到每名学生,又没有统筹协调的安排,更没有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没有真正走到学生中去,就不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过是走走过场,作作秀,很难将安全教育工作扎实推进、落到实处,难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我国高校安全教育内容过场性,难有警示作用大多数我国高校安全教育没有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内容偏重于走过场,安全教育的主体权责不明确,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安全教育的手段陈旧单一,安全教育在学校管理体系上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尤其是个别学校,存在一种“地方保护主义”,对本校发生的安全事件采取少说、不说的态度,更别说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了,使得我国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驻于表面、流于形式,难以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安全问题其实就在身边,学生不了解安全的重要性,更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和自救知识。
二、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突破局限,齐抓共管促进安全将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根据学校特点制定学大纲,组织进行授课,规范考试和成绩管理,形成硬性学习指标;重视辅导员建设,每学期应举办辅导员培训班,对辅导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管理技能在内的培训,增强这支队伍在安全教育中的战斗力;重视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存在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抓好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院系学生会、团总支、自律委员会和各班班委在学生安全教育和隐患排查中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网站、简报、校报、广播等载体,大力加强宣传报道力度,要做到全面动员,全员参与,要善于挖掘典型材料,培育典型事例,推动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学校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使我国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形成有长效机制。
(二)摒弃单一,形式多样展示安全不能单纯依靠讲座、报告会来宣传安全,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积极到安全教育中来。召开安全主题班会,上好关于安全的第一课,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榜样作用,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安全理念;开展安全微短剧大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安全教育活动中,关于校园安全,杜绝安全隐患,增强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教育主题宣传展,通过安全知识、法律常识、案例警示、禁用器具实物等多个板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的重要意义;签订安全倡议承诺,通过网络、传单等方式向全体学生倡议,号召学生加强安全知识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共建平安校园;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使学生通过安全知识竞赛,进一步掌握安全常识,全面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开展微刊设计大赛,利用新浪微博的微刊平台,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设计与大学生校园安全有关的微刊物,引导学生在编辑刊物过程中自我教育,提升安全意识;通过联合地方消防部门、地震部门开展大型应急演习,模拟火灾和地震现场,实施紧急疏散和逃生演练,使广大学生进一步掌握逃生、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19822752 我国教育经费充足问题的回顾与展望 陈晓宇 《教育发展研究》 2012年第1期 9900字
19822753 和谐共生: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体制与机制研究 施丽红 全 《高等教育研究》 2012年第1期 10800字
19822754 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一个管理学的诠释框架 高磊 李名梁 《职教通讯》 2012年第1期 7400字
19822755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评析 刘晓 石伟平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2期 7900字
19822756 知识社会职业技术教育地位的哲学思考 翁伟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3期 9800字
19822757 从国家化到全球化:职业教育的“被缚”与“解放” 徐平利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期 8800字
19822758 试论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的特色 徐云松 《中国高教研究》 2012年第1期 7600字
19822759 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理论预设、原则与着力点 马建富 董存田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3期 10500字
19822760 地市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 张铁军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2期 6600字
19822761 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讨 吴友军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1期 6700字
19822762 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建设与共享水平调查研究 徐国庆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期 8200字
19822763 高职人文教育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重构 金雁 《高等教育研究》 2012年第1期 9200字
19822764 高职教育集团化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及管理策略 王秉琦 贾鹏 《中国高等教育》 2012年第1期 6100字
19822765 能力本位教育的历史与比较教育——理念、制度与课程 黄福涛 《中国高教研究》 2012年第1期 15200字
19822766 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探究 张天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6700字
19822767 产学研结合的再思考 陆正林 顾永安 《高教探索》 2012年第1期 5600字
19822768 整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视界与创新路径 张健 《职教通讯》 2012年第1期 8200字
19822769 创业型高职院校建设路径探析 王志强 《职教通讯》 2012年第2期 5000字
19822770 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探微 顾坤华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3期 10600字
19822771 从经济学视角看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郭楠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1期 8400字
19822772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探析 王晓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3期 8700字
19822773 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演进的历程及特征 王军红 周志刚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期 8300字
19822774 中职生满意度调查报告——以南京市若干中职学校267名中职生为样本 董仁忠 刘新学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期 8800字
19822775 中职教育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分析 王伟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期 7000字
19822776 广东省职业教育地方立法的反思与建议 欧阳恩剑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1期 8700字
19822777 县域职教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及路径 朱亚飞 丁春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2期 6600字
19822778 职业教育联盟发展探索 李森 等 《中国成人教育》 2012年第2期 5900字
19822779 论职业教育中的普通文化课程改革 徐国庆 《职教论坛》 2012年第3期 16000字
19822780 中高职课程衔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诉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重大教育和职业教育政策文件制度分析 刘育锋 陈鸿 《职教论坛》 2012年第1期 10100字
19822781 高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现实处境及其成因分析 吴忠香 胡贝利 《职教通讯》 2012年第1期 6600字
19822782 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孙华 《职教通讯》 2012年第3期 5000字
19822783 对中高职课程有机衔接的思考 张健 《教育与职业》 2012年第2期 6700字
19822784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之构建 周文琼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第1期 8200字
19822785 国家示范高职项目重点建设专业改革及成效 彭海深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2期 6800字
19822786 以典型技术为主线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蒋庆斌 《职业技术教育》 2012年第2期 5100字
19822787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陈秋鹏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6700字
19822788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专业化”及问题思考——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政策设计和文本分析 薛晓阳 《教师教育研究》 2012年第1期 11000字
19824326 论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刘贵华 岳伟 《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14100字
19824327 高技能人才规格提升的困境及突破――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视角 鲁武霞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2期 12100字
19824328 职业教育质量指标的内涵解构 马君 崔向娜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4期 8100字
19824329 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教育转换 庄西真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4期 10100字
19824330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吴书瑶 李名梁 《职教通讯》 2013年第34期 13100字
19824331 中国新合作职业教育论纲 杨运鑫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5期 7800字
19824332 论高等职业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邢广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6期 8200字
19824333 市场与政府:经济学视角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博弈均衡 程宇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4期 10500字
19824334 我国地方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与趋势――基于163个地方教育制度创新案例的分析 翁文艳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23期 10300字
19824335 论高等教育变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卢晓中 陈先哲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12500字
19824336 我国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时空差异研究―――基于1996-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 范柏乃 闫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 11500字
19824337 正确认识“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方泽强 《大学教育科学》 2013年第6期 11100字
19824338 台湾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及其借鉴 朱鹤卿 曹晔 《职教通讯》 2013年第34期 6600字
19824339 三元驱动模式:职业教育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体系结构 薛栋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6期 7900字
19824340 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升级与人才培养质量协调性的实证研究 余用军 黄玲青 肖霞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6700字
19824341 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尹伟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6期 8200字
19824342 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顶层设计打造技工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实践 王立群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6期 7700字
19824343 吉林战略:建立以应用型为主的现代高教体系 于志晶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6期 6300字
19824344 民间教育组织在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刘伟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5期 7100字
19824345 职业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策略分析――以吉林省为样本 张祺午 荣国丞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4期 8800字
19824346 刍议高职院校培养现代“和谐职业人” 俞步松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2期 9800字
19824347 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教育学解析 王玲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6期 10100字
19824348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问题研究 魏佳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5期 5300字
19824349 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探究 崔岩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2期 6600字
19824350 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向绿色职教转型 丁继安 方东傅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6期 6300字
19824351 产业学院:面向产业集群的高职教育模式 郑琦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5期 7100字
19824352 应用型大学若干问题探析 陆正林 顾永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4期 12300字
19824353 中等职业教育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与相关性研究――基于2006年和2011年的省际截面数据分析 冉云芳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23期 12000字
19824354 构建特色专业体系 打造高职教育品牌 王振洪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23期 5100字
19824355 高职院校实习制度设计的实证性研究――以J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卢国红 《高教探索》 2013年第6期 7400字
19824356 关于项目课程体系下课例研究的探讨 刘克军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6700字
19824357 中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衔接问题探索 黄乾平 俞林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5期 6000字
19824358 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编制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袁丽英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4期 10500字
19824359 以需求为导向的软件专业工程教育改革研究与创新实践 肖来元 邱德红 吴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8800字
19824360 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素质三维结构 苏志刚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2期 9800字
19824361 我国职教教师培训: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 孙翠香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5期 12100字
19824362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杨林生 徐丹琦 胡坚达 《职教通讯》 2013年第34期 8200字
19824363 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现状调查与思考 符家庆 孙建波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6700字
19824364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调研分析 张荣胜 杨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2期 8200字
19824365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模型设计及应用 柳虹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5期 6000字
19824366 职业集群模块下“四位一体”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训练》为例 马粤娴 《高教探索》 2013年第6期 7400字
19824367 农业高职“点、线、面”三维度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谢志远 《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7100字
1982436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孟庆国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4期 8100字
1982436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于伟伟 《职教通讯》 2013年第34期 8200字
19824370 河北省职业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刘伟洋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5期 7900字
1982437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参与意愿调查研究 徐家鹏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4期 8800字
19824372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型定位与发展策略 任聪敏 石伟平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23期 8600字
19824373 农民工家庭子女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收益风险 舒强 张学敏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18100字
19824374 动态学习模型构建: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创新基石 郭荔宁 《职教通讯》 2013年第34期 11500字
19824375 成果为本的成人教育教学探究 李春美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6期 7900字
19824376 终身教育视域下成人高校教师组织承诺研究 宋亦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4期 8800字
19824377 中国成人教育视域下的文化创新 曾青云 等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23期 1900字
19824378 社区教育发展:从德育范式到文化范式 杨东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23期 8600字
19824379 应用技术大学:独立学院转型定位的战略选择和实施路径 沈勇 《江苏高教》 2013年第6期 4500字
19824380 民办高职院校学风怎么样 邱福林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6期 7200字
19824381 老年人远程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上海老年人为例 孙传远 《远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11300字
19824382 高职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 时培芬 孙健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6期 9800字
19824383 高职院校“双主体”办学模式下校企文化融合的思考 许陈红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5期 7000字
19824384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现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邹宏秋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24期 7300字
19824385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市场化 孙佳鹏 石伟平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4期 6000字
19824386 论国外职业教育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及借鉴 谭璐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6期 7900字
19824387 高等学徒制――英国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 刘冬 王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6期 6600字
19824388 美国社区学院责任自愿评估:框架、组织与价值取向 卢洁莹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4期 10500字
19824389 对中美两国职业的比较研究 赵志群 白滨 《比较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8400字
19824390 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外部评估探究 吴雪萍 刘金花 《比较教育研究》 2013年第12期 8200字
19824391 多元合作、区域融合:日本大学的开放之路 陆素菊 《开放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 15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