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前教育就业前景

学前教育就业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前教育就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前教育就业前景

学前教育就业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跨专业 学前教育硕士 现状 困境 对策

学前教育专业目前是较热门考研学科,其原因有:政策的倾向,就业机会大;学前教育从2010年开始才被真正重视[1],领域本身存在的问题较多,值得研究改进;诸多大学开始招收较多数量的学前专业硕士,提高了考研几率;学生自身喜欢学前教育,认为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或就业前景等。而调查得知,大约35%的学生并不满意目前的学业状态,对未来表示担忧;22%的学生的专业满意度在“一般”范畴;只有12%的学生对专业环境和专业发展感到“非常满意”,愿意竭尽全力学习、为学前教育事业作贡献。

一、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与本硕一致的学生相比,跨专业硕士有一定的优势,如好奇心强、兴趣点广、思路开阔等,根据何运信等人对跨专业学生与本硕一致学生差异化的调查显示,跨专业研究生在新思路新视角方面优势比本专业学生高出10%左右[2]。跨专业学习也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交叉学科的融合,但是也存在着理论知识欠缺、学术研究遇阻、技能缺乏、就业前景不乐观等一系列问题。

(一)学业困境

1.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储备不足

跨专业学生学前教育理论知识欠缺,调查显示,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中超过95%的学生是通过死记硬背、机械式记忆来应付考试的,与接受过3-4年学前教育学习的的学生相比,这部分人的学前教育理论严重不足;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匮乏,培养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幼儿园教师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3]。而调查表明,在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几乎没有院校对学前教育硕士进行技能测试,而且在整个硕士阶段也几乎没有院校开设钢琴、声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技能课程,这些原因导致90%以上的毕业生未接触过学前教育技能的学习。

2.专业成长与高校硕士生培养方案脱节

具体表现:(1)学前教育理论课相对较少。调查显示,将近70%的学生认为理论课学习不充足,导致他们处于“懵懂”或“基本不理解”状态,表现出“还没跨入学前教育门槛”的状况。(2)专业技能课的设置短缺。对学前教育硕士的培养,必须采用系统的理论学习、技能培养、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然而调查显示:90%以上的高校没有设置专业技能课,未对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技能课程设置的短缺直接影响跨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据调查,95%以上的即将毕业的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没有任何的专业技能基础。(3)幼儿园实践观摩机会的缺少。调查显示:大约8.6%的学生去过的次数超过5次,20.3%的学生去过3-5次,30.4%的学生去过1-2次,超过40%的学生从未去过幼儿园进行实践活动。(4)导师培养方案实施中存在的盲区。调查显示,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大约44%的导师没有针对跨专业学生进行专门设置培养内容,大约67%的实际培养活动未对跨专业学生进行区别对待或者有意识考虑。对“一知半解”的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来说,如果没有导师培养方案的倾斜,将会比较困难地适应培养节奏,调查显示,大约70%的学生表示“跟不上”导师的培养思路、“不理解”导师的培养内容、“不适应”导师的培养方式。

(二)就业困境

1.止步于大中专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之外

通过对近三年招聘简章的分析得知:具有学前教育本科办学资质的公立高校不再招聘应届硕士,只招聘博士或具有一定工作经历、取得一定职称评定的硕士;具有学前教育大专或中专办学资质的公立院校,招聘一定数量的硕士,但是80%以上的院校在专业上要求“本硕一致”;另外,民办三本院校中60%以上的院校要求“本硕一致”,民办职业院校目前为止未有专业一致的要求但是这方面的要求已初现端倪。对于学前教育科研机构而言,每年招聘的人数非常少,除了“本硕一致”外,他们对应聘人员的理论基础、科研能力等都有一定要求。

2.难以跨入幼儿园门槛

首先,自身不愿意或不适应幼儿园工作。跨专业硕士去幼儿园的情况不乐观,从毕业生的角度来说,95%以上的硕士毕业生对去幼儿园工作表示“心有不甘”,不情愿去一线进行教学工作;92%以上的毕业生表示难以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由于缺少大学四年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没有音乐、美术、绘画、钢琴方面的专业技能培养,没有在幼儿园实践的经历,他们往往对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教学活动中玩教具的选择、使用及制作等教育教学活动不知所措,从而不适应幼儿园工作。其次,幼儿园不愿聘用。多数幼儿园选择聘用本科或者高职院校的专科毕业生,而非硕士生。调查发现:大多数幼儿园不希望招聘到学前教育硕士,原因集中在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差、心气高、不便于管理等方面。比较而言本、专科毕业生接受过3-4年的学前教育基础知识,有良好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对工资待遇要求相对较低,也能接受较强的工作强度,年龄相对偏小、更能吃苦而更方便于管理,工作稳定性高。

二、关于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发展的建议

(一)对高校硕士培养的建议

高等院校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跨专业报考学前教育硕士,通过网站介绍和服务热线等方式使考生在报考之前得到尽可能多的权威信息,清楚跨专业考研的利与弊,客观而真实地介绍跨考后在学习、生活、将来就业和发展中会面临的各种情况,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要制定严格选拔、宁缺不滥的录取制度,不能一昧地进行扩招;重视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的特殊性,不能“一刀切”,例如针对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和专业技能缺乏的问题,可以设置一定的选学课和技能培养课;建立结构化、层次性的毕业鉴定制度。就是要将毕业资格分层次、细致的对学前教育硕士应该要完成的课程理论、专业技能、实践观摩、学术研讨、论文成果等项目细致化、标准性量化。

(二)对跨专业学前教育硕士的建议

首先,做好跨专业学习准备,科学规划硕士生涯。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规划好硕士阶段的学习生活是圆满完成硕士生涯的重要保证,要认识到自己在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欠缺和差距,做好需要更加努力学习的心理准备;清楚硕士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设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规划好理论与专业技能学习、幼儿园观摩和调研的时间分配与园所选择等事宜。其次,加强基础理论学习,注重专业技能发展。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充实基础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既能有利于进行科学研究,也为以后进入幼儿园就业打下了基础,针对普遍存在“零基础”的情形,要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加强舞蹈、钢琴、绘画、声乐等专业技能的学习。再次,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一线进行观摩实践。去幼儿园实践,能够充实和融合学前教育理论,因为只有深入到一线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理论;去幼儿园实践,有利于学前教育基本技能的学习,因为通过对一线教师教学活动的观察和模仿能够加强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另外,要转变就业观念,开拓发展方向。不能好高骛远,要设定合理的就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不能盲目追求高福利、较轻松的工作职位,要从底层做起;开拓发展方向,激活发展前景,不能盲目跟从、陈规守旧,比如:针对目前幼儿园供小于求的现状,可以选择自主创业。最后,立足于本行业,献身于学前教育事业。调查表明:43.6%的研究生把“经济收入”放在就业选择之首,仅有12.6%的研究生选择“为社会发展做贡献”[4],未把工作当作事业,学前教育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需要大量的人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除此之外,教玩具、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学前教育产品开发也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面对机会和挑战,应该发扬自己思路灵活、眼界开阔的优势,立足于学前教育行业,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勇,萧楠,卢清.当前我国公立幼师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3).

[2] 何运信,李美中.跨专业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1):61-64.

[3] 谢清理.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J].文教资料.2009(20).

[4] 张晶晶.大学生跨专业考研的分析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学前教育就业前景范文第2篇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学校教育是为了给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而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学生未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是高校教育成功的标志,所以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应符合整个社会酒店专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培养综合竞争力强的人才。

1课程体系特色化。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一定要符合当前社会的要求,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未来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要有专业必备的良好素养、过硬的行业素质和外语水平。所以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及外语课程,高校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来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根据专业的特色,开设一些训练学生英语水平的活动,使学生的外语能力得到提高,并能提前感受下实际应用英语的情景。也要适当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毕业后面临现代化的管理不至于束手无策。对于具体课程的学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联系实际,要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多给学生做课堂演示,把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更加深刻,走向工作岗位时应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2教师队伍专业化。教师队伍在整个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与实际工作者相同甚至更高的素质,并且要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教师队伍专业化是未来教师队伍的一个发展趋势,也是教师水平提高的一个具体体现。目前,教师队伍应该由高校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高校的专职教师,时间充足,精力充沛,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能对学生基本知识的提高和巩固起到很大的帮助,但是指导学生实际工作时,由于缺乏经验,没有太强的针对性。而兼职老师,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熟悉酒店的业务,但他们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如果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各有分工,就能将两者的优势充分的体现。另外,我们还可以与酒店进行合作,加强校企联合,让我们高校专职教师去酒店进行培训,这样不仅积累了工作经验,在指导学生时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3学生就业市场化。学生毕业后能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是我们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学生能否长期在酒店行业就业也是衡量我们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满足大多数酒店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但是从长远来看,要使学生能很好的就业单单靠这些是不够的。学校还要加强与一些需要人才的酒店建立伙伴关系,这样酒店吸纳人才的作用也就得到了具体体现。另外,当前人才市场上信息共享程度较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存在对接不到位的现象。这就要求学生的个人信息要更加完善,这样才能让用人单位更好的了解学生。酒店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学生也都有自己的特长,只要酒店能满足学生的一些基本要求,保证他们的一些权益,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是能很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的。

学生素质综合化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剧,酒店管理趋向于国际化,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愈发紧迫。高校应该加大外语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大英语专业的课时量和口语课时量,对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采取情景教学的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培养更多能够适应国际型酒店的综合型服务和管理等人才。此外高校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酒店管理教学理念,全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酒店管理教育体系,构建国际化办学理念。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输送海外实习生,丰富国际化视野,了解跨文化领域的酒店管理理念。

学前教育就业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场竞争力;大学英语;岗位需求

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曾针对中国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问题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开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近2万余名在校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大学生就业首选的前50名企业名单,其中包括3家事业单位,19家垄断性或大型国企,4家大规模私营企业和24家知名外企。

在这份名单的基础上,有分析人士将以上所列企业招聘广告中的英文水平要求进行整理,分为四等:无特殊要求、通过CET—4、CET—6或CET—6优先、良好听说读写能力(此项类别要求超过CET—6)。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理想就业企业中仅有8家国有和内资企业对英语能力没有特殊要求,80%以上的企业均对应聘者的英语能力有所要求。因此,大学英语四六级(CET)等英语能力测评考试对于求职者来说非常重要,而大量企业对于英文有高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要求。有17家公司要求求职者具备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测评方式主要包括运用英语进行阅读理解,数理逻辑分析,专业知识,演示报告,交流沟通,翻译等能力。应聘者需要的不仅是在标准化考试中获得的证书,而是要把英语能力与其他企业看重的能力进行完美结合。

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供给有待考验。

今年7月,著名考试测评企业ATA与凤凰网联合了2012年中国高校通用就业力排行。ATA共抽取了366所普通本科高校的2012校园招聘考试有效数据样本65,582份,从基本工作能力和职场英语能力两个考核维度对2012年度中国高校毕业生的通用就业力进行分析。总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紧随其后名列前十位。

从通用就业力总排名的前10名榜单中看到,80%的学校职场英语能力排名也位居前10位,100%位于前12位。

但在这些中国最高学府的佼佼者中,北京大学是唯一一所跻身伦敦教育及研究评级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QS)于8月公布的全球英语教育水平最佳大学排行榜前50名的中国大陆高等学府。

在大学生就业难连年成为重要社会问题的大背景下,英语水平也早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高等教育刊登的贵州民族学院外语系副教授赵亚麟的调查文章指出,抽样调查显示,通过国家四级英语水平考试的学生比未通过的学生就业率高15%左右,通过六级考试的就业率则高出16%左右;许多大城市将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作为外地大学生留在本城市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而在工资水平上,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者平均工资高出200—300元。

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和CET—6)是教育部为评价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水平和质量所设立的一项全国性的考试,一度因为高校将四级证书和学位证挂钩而饱受社会批评和师生抱怨;如今经过改革的四、六级考试虽与学位证书脱钩,却仍是求职的必要条件。但通过四、六级考试就能代表英语水平符合了企业的要求吗?

企业调查普遍反映,当前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与工作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等级考试的不全面使得等级考试结果与语言实际能力有较大差距,“哑巴英语”现象已存在了多年;与普通英语相比,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明显偏弱;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国际礼仪和文学修养等了解明显不足。以上种种现象反映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在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学片面强调英语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培养,其结果是学生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较差,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

2. 由于大学英语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考试以笔试为主,大学英语教学总体来讲仍然是采用知识传授型的语法翻译法教学,花费大量时间为学生讲解词汇及进行疑难句子的分析和课文翻译,造成学生高分低能。

3. 教学模式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和灵活性,学生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抄写黑板或投影上的例句和词语搭配,缺乏真正的口语实践机会。

4. 由于高等学校和大学生过分重视四六级通过率,很多英语教师往往也视其为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从而在语言学习的策略上误导了学生,让学生养成了打钩、画线、猜答案的僵化的思维习惯,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教学评估手段的误导,致使教学忽视口语能力的训练,学生对口语方面的课堂活动不感兴趣或不愿参与,最终导致大学生虽然拿了四六级考试证书,却不能流利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方面的语言交流,直接影响学生将来就业的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现代职场不仅要求大学生的英语专业水平,还要求他们将英语与岗位的业务能力相结合,以更好地服务国际化的市场。但是,我国目前的高校英语教育体制,还不能反映和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还不能适应全球化过程中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的多层次需求,所培养出的大学生的英语实战能力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市场观念,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

首先,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与专业课得到同等对待。加大英语师资的投入是改善英语教学的基础,这也要求英语教育人才的培养与储备。英语教师不仅应具有语言方面的优势,还应熟悉某一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实际业务,这样才能紧密结合学生未来工作实践中经常发生的问题,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案。

针对英语教学效果的缺陷,教育方式上应营造多元化的语言使用环境,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口语和听力的训练力度,锻炼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演讲比赛、小品表演等课外教学形式练习应用技能。在授课方式上,应尊重语言学习的习得规律,重视学习者内在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主动性和成就感。

学前教育就业前景范文第4篇

论文摘 要: 近几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大学生创造、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教育不能再仅仅满足于知识和学历的教育,而应该对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这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高等学校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推进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及创业能力,造就国家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是摆在各个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培养目标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从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创业计划竞赛标志着我国创业教育的正式开始,到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高校为代表的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各高校均在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体系。作为南通地区唯一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南通大学也正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合理的创业师资队伍、开设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渗透、校外创业教育基地及孵化基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校的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外一些高校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仍需要我们去积极探索和研究。为此,我们通过学生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对我校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与研究,试图通过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差距,形成适合我校创业教育现状的理论体系,对今后我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调研方法与过程

1.调研对象。

南通大学在校本科生,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共计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31%。其中,男生138人(45.2%),女生167人(54.8%);年级:大一58人(19.0%),大二95人(31.1%),大三82人(26.9%),大四70人(23.0%)。

2.调研方法及数据处理。

我们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课题组设计印刷了“南通大学创业教育调查问卷”,然后通过学生走访、座谈会、问卷发放等方式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回收后,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得出调查结论。

二、调研结果

1.创业状况。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被调查者中,已经创业的不足一成,创业率不到10%。创业者中,有一半到目前为止创业有一定的盈利,但也有部分处于亏损状态。30.4%的创业者对自己创业项目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表示会增加投资并继续干下去,而其他创业者则表示比较迷茫、很有压力,有很大的赌博感。

2.创业认识及成因。

在对创业概念的理解方面,有八成左右的同学认为创业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自己的一份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对创业持支持态度,并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苦于缺乏相应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及一定的经济基础,很多同学的创业愿望没有能够实现。但81.3%的同学表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会考虑自己创业而不会选择自主择业。在创业目的方面,大多数同学认为创业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能够挑战自我,以便获得更多的财富。

对于促使自己创业的原因方面,有近一半的同学表示主要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归咎于就业压力过大的占30.8%,同时我们也发现,家长支持子女创业的仅为4.6%。在被问及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自主创业时,30.2%表示在拥有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后会考虑自主创业,44.6%的同学会在就业不理想的情况下自主创业,选择绝不主动创业的占5.6%。

3.创业压力。

66.2%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经验不够、缺乏一定的社会关系,其次是创业启动资金的缺乏,也有不少人表示面对风险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害怕创业失败后负债累累,担心来自于社会的舆论压力、冷嘲热讽,但也有一成多的同学认为不会有任何顾虑,勇往直前,屡败屡战。

4.创业准备。

60%左右的同学认为在创业前会通过选择到企业实习来积累自己的实战经验,以便不断获取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同学表示会向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或校友虚心讨教,避免走弯路。但我们也发现,有超过90%的同学表示自己对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不是很了解,平时不是很关注,也缺乏相应的学习机会。对于所学专业和创业的关系方面,81%的同学认为没有太大关联,超过一半的同学表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或当今热门方向(如网络、软件等高科技)的领域去发展,以便更好地发掘自身潜能。对于创业中最希望得到学校的帮助主要是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次是创业资金和场地。

三、调研结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创业者缺乏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专业的创业指导及相应的启动资金和场地,害怕创业风险和失败,同时受到社会及家长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导致创业成为就业、出国、升学之外的第四选择。如何循序渐进、科学规范地推进我校的创业教育,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南通地方经济服务,我们有如下建议。

1.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观,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不单是依靠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的调整,而是要涉及总体教育理念这一顶层设计的变革。因此在学校层面上,应当将创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价值链中,在办学理念和培养方式上作出调整,改变传统的学习型培养方式,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和创业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上,突出学生创业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扩大并落实学生的实践环节;在教育评价上,完善评价要素,将创业能力作为对学生素质要求之一纳入评价系统。在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上除坚持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还要进一步强调实践和评价相结合、高校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学校积极性与社会积极性相结合,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构建良好的创业环境[1]。

2.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积极推进创业教育“三进”(进教学计划、进教材、进课堂),将科目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环境课程整合,形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互统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2]。根据我校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构建培养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传授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中,要将法律法规、创业心理和技能、经济与管理、商务与财务知识、公关和交往技巧等融入到创业课程中去。在课程设置中,应当注重创业的内涵和动因,创业的机会和环境,创业途径,创业过程的组织模式,创业道德法规、市场评估等方面知识的传授,要学会因个体和目标的不同来具体设置相关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创业实践能力、创业综合素质。

3.进一步建立创业教育基地,推进创业项目的实体孵化。

创业实践是实施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键环节,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是推动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运作机构。因此我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创业教育基地的拓建,使之成为创业项目的集散地和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借助基地管理者经验丰富、营销管理水平高的优势,来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借助南通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学生创业社团等,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创业孵化提供场地资金、政策指导、项目申报、税收筹划等方面的服务,做好学生创业项目的入园、推介和转化工作。

4.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这是搞好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我校今后一要依托商学院、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学院的师资,强化创业教师的师资选拔和专业培训,逐步建立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二要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一批具有相应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从事这项工作,从而弥补创业教师数量上的不足;三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选派教师参加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各类专题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以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四是聘请企业家或具有企业家背景的教师作为创业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导师聘任制,依托他们的实践背景和现身说法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为我校推进创业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师资保障。

5.建立并完善创业管理服务体系。

在校内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与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全校创业教育的布局规划,为学生创业实践进行指导和跟踪服务。其主要职责为:一是对我校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进行规划;二是加强对本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三是组织师资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创业课程体系;四是定期组织创业研讨,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学生创业能力等进行评估,从而提高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服务中心要为学生提供政策解读、工商和税务登记咨询、项目论证、场地和资金、培训和指导等一站式服务,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郑其绪.论创业型人才培养[j].战略思考,2010,(5).

学前教育就业前景范文第5篇

1.1 从时间和空间上看

大部分高校均要求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要么是辅导员常住学生宿舍,要么是辅导员进驻学生宿舍轮岗值班。可以说,早至晨读,晚至关灯,辅导员基本都与学生在一起,即使周末假日,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的组织举办将辅导员和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辅导员自然具备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优势与学生交流、恳谈。他们能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动态,及时了解学生面临的疑惑和困难,量体裁衣地为学生的进步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路线。

1.2 从年龄和专业上看

高校选聘辅导员多面向刚刚毕业的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并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或院系专业教育方面进行考虑。学生更愿意对自己的同龄人敞开心扉,他们相信年轻的辅导员能够了解自己的所想所感。另外,刚毕业的辅导员们,能够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出发,提炼出社会对当前毕业生的新的要求,告诫学生对生涯规划或就业准备进行及时调整。

当前,很多高校开始试行“双师型”或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政治过硬、能力较强、优势突出的辅导员队伍;或是鼓励辅导员通过学习和考试,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班学习,获得诸如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资格或等级考试证书,突出了辅导员队伍在学生工作方面的专业优势。

2 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途径

2.1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课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的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宣讲、就业渠道概述、就业技巧浅谈等内容都是操作性、实践性、时代性较强的内容,辅导员队伍具有的先天优势决定了其在对以上内容进行讲解时能够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学生获得了知识与技能,辅导员增长了经验与才干,在师生的良性互动中教学相长,既有利于切实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也有利于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完善发展。

2.2 日常教育管理

(1)主题班会和主题团日活动。主要通过这两种方式进行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教育和疏导,在意识层面开展就业指导。如召开以“敢问路在何方”为题的主题班会或团日活动,引导同学制定经历高考厮杀顺利进入大学之后的人生目标,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分析职业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寻找解决方案,鼓励学生正面挫折,感谢风雨,期待彩虹等。

(2)主题学习和经验交流活动。比如开展“大学生创业与贷免互补”等主题学习活动,向学生介绍政策性和程序性较强的就业途径,帮助学生理清应届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就业途径有哪些,每一种途径要求具备的标准和条件是怎样的,如何拟定计划达到目标等。也可以召集已成功就业的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法,让在校学生直面已经毕业就业的“前辈”,解疑答惑。

(3)日常接触和教育。学生工作的点点滴滴都体现在辅导员对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辅导员对于就业政策的了解和把握、就业形势的分析和感受、就业选择的立场和观点、就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都可以通过日常和同学的交流得以体现,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树立。

2.3 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

实习实训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起到检视学生专业学习是否牢固的作用,更是学生在进入社会前的“职场预演”。如果说课堂上的就业指导更近乎于纸上谈兵的空乏的话,实习实训则是真刀真枪的就业实战,因此,辅导员要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主动参加实习实训动员会,积极参与实习实训中途管理,善于进行实习实训总结归纳,并尽可能对学生所在单位进行意见收集和调查,以期对今后学生的教育培养和就业指导进行调整和完善。

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已获得普遍认可,辅导员同样应该鼓励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无论是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还是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无论是校园内的勤工助学还是校园外的打工兼职,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于校园外的打工兼职活动,辅导员应加倍给予关注,谨防出现学生安全事故。

2.4 技能竞赛和就业竞赛

当前很多高校,尤其民办高校,都将培养应用型、创新型、能力型人才作为目标,辅导员可以结合所在院系的实际情况,开展如针对师范生技能的“课堂教学比赛”、针对计算机网络类专业的 “计算机装机大赛”、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电子商务竞赛”、针对旅游服务类专业的 “中西餐宴会服务竞赛”、针对设计规划类专业的“招贴画设计比赛”等。

近年来,我国也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类竞赛的组织开展,包括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及模拟面试比赛等多种形式。这些就业类竞赛,对参赛选手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学识水平、写作表达、临场应变、职业素质等能力都有相当大的锻炼,不啻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辅导员可以在所属院系、所带班级中开展以上竞赛,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加高一级就业竞赛的方式树立典型,逐步推广。

2.5 做好就业服务

服务就是教育,服务就是管理,辅导员可以在服务中渗透其管理手段和教育内容,依托全面到位的就业服务实施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