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初中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初中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一、挣钱的辛苦

整天在公司辛辛苦苦上班,天天面对的都是同一样事物,真的好无聊啊!好辛苦啊!在那时,我才真真正正的明白,原来父母在外打工挣钱真的很不容易!

二、人际关系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人际交往方面, 大家都知道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是具体多么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工作走到一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跟他(她)们处理好关系得需要许多技巧,就看你怎么把握了。我想说的一点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它的方法。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三、管理者的管理

在公司里边,有很多的管理员,他们就如我们学校里边的领导和班级里面的班干部。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管理,就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方法,就要以艺术性的管理方法去管理好你的员工,你的下属,你班级里的同学们!要想让他们服从你的管理。那么你对每个员工或每个同学,要用到不同的管理方法,意思就是说、在管理时,要因人而异!

四、自强自立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已一个人去解决,在这二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已独立!

五、认识来源于实践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不断解决,与此同步,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

初中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1.通过总结活动手册的内容,解决在实地考察中发现的疑问,改进活动中的不足。2.通过物理的微制作再现逝去的历史场景,体会知识的纵向贯通、横向联动。3.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对内容的综合和多样的学习方式,将书本上所学知识、观点,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提出有价值的建议,逐步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能力、养成品德、体验情感。

教学重难点: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如下:

1.运河史话

阐明概念、常识。提出问题:北运河与潞河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找出流经张家湾的潞河、元代通惠河、萧太后河、港沟河,分析各条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意图:明确基本概念,了解家乡的基本知识;从地理角度理解张家湾成为大运河码头的必然性,从历史角度看张家湾曾经的辉煌,从文学角度验证张家湾的历史,从地理角度、现实角度分析张家湾的衰落。

2.运河微制作

用物理知识再现历史场景:巨石出山、盐场称重,引出“石权”。然后出示石权图片,讲解原理,展示学生制作的石权,组织学生进行现场称量,并进行点评。意图:让学生真正体会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的区别,从物理角度进行历史微制作,通过自己动手真正体会杆秤的原理,并理解石权的作用,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体会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难度,从而发自内心地认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运河谋新

布置作业:讨论活动手册的“活动五・我为张家湾出谋划策”中有两份建议,非常有代表性,它们有哪些异同点,哪份建议更合理、更有价值?出示两份学生作业,提出问题:如何提出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建议书的格式、内容等。布置分组作业,要求每组完善一份建议书。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建议不只是简单的观点的拼凑,而要注意格式、内容等问题;建议要有价值,必须要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做出合理化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将书本上所学知识、观点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提出有价值的建议,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初中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活动课;途径

思想品德活动课是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之一,它着眼于思想品德学科的开放特点,把“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活动的中心,通过活动去体会和实践,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因此,让学生搞好活动课教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对于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培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实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活动课并未真正突显其特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已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当前思想品德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当前,活动课程已在我国全面而深入地实施,但许多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它们严重地制约着活动课程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进程,主要体现:

1.认识上的偏差。在课程史上,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始终都交织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矛盾。即使到了今天,一部分教育研究者也仍然坚持认为活动课应处于从属、辅助、被支配的地位。在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心目中,活动课程仍然算不上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升学压力的迫使下,他们便随意地把活动课程当作学科课程的点缀或附属物。这种认识的偏差,实质上是仍旧把活动课程定位在过去的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层次上。

2.设计上的偏差。这方面突出地存在三个问题。首先是关于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问题。有人认为活动课程应着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有人认为应着重扩大学生的视野,完善其知识结构;有人认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等等,观点各异,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其次是关于活动课程类型的划分问题。活动类课程包括校会和班会、社会实践、体育锻炼、科技、艺术等活动。这种分类大致相同,实际上是简单地把过去所谓的课外活动拿过来,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再次是关于活动课程的组织问题。课程组织主要包括课程内容的序列安排,教学活动的形态结构,以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方式等。

3.实施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师生间的相互关系与地位问题。一些人认为,由于活动课程主要是以学生独立获取直接经验为主,因此,学生应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不应过多干涉;另一些人认为,由于学生自制力差,在活动课程中,学生要更严格地按照老师的布置和安排去活动,教师理所当然应处于支配的地位,不然,活动课程便成了学生的自由课程,达不到教育目标。其二,教学模式的选择和活动层次的安排问题。当我们把活动课程正式纳入课程体系时,许多学校只是轻巧地把先前课表中的“课外活动”换成“活动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则照搬学科课程,毫无创新。甚至可以这样说,活动课程在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上,我们还没有达到杜威当年的水平。另一方面,在活动课程建设中,没有明显体现出小学、初中、高中的层次性和连贯性,未能很好地适应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二、思想品德活动课存在问题的对策

1.思想重视是上好活动课的前提。新教材对活动课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它适应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突出时代精神与创新精神,加强活动实践教学的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活动,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认识社会、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因此,活动课属于课程范畴,它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可以代替的。但也有教师对活动课的意义、目的认识不足,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钻研、领会不够,因而不能准确对待活动课教学,往往敷衍了事,在教学中将之淡化。

2.充分准备是上好活动课的关键。活动课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课需要学生从主题出发,亲身调查、访谈,搜集有关事例、数据或图文资料等。只有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才能使活动课更加充实和富有意义。作为教师,在学期初,要统揽全书活动课内容,长计划,短安排,早布置。如搜集资料类的,开学初就得告诉学生,使其平时注意积累有关材料;调查、访谈类的,至少得提前一周告诉学生,使其能利用假日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个别访谈等。教师自身要做好充分准备,也要指导学生学会去准备。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导演”功能,上好活动课

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需发挥教师的“导演”功能。因为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容改变的,否则活动课就会成为自由式、放羊式的休闲课、游玩课。

1.认真选择活动主题。活动主题及内容一般是教材中所提供的,但就教材而言,有的活动在农村根本无法开展。针对这种状况,在实际教学中应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创新。如九年级“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学习中,可及时开展“科学技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活动课。通过查阅资料、演讲等活动,学生感悟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到当前我国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重视科技,重视科技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同时,也认识到国家要发展,还必须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

2.精心设计活动程序。如学习“维护人身权利”时,可结合“2011年5月1日起施行酒驾新规定”以及莆田近一年来报纸、网络上的重大交通事故的报道和图片设置问题并讨论:创设情境(重大交通事故的报道和图片)问题讨论(“酒后驾车可能产生什么危害?”“司机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超级链接(碰到酒驾,你会怎么做?)反省提高(依法维护人身权)。通过学生自己参与设计活动课教学,他们对维护人身权有了理性的认识。让学生参与设计活动程序,有利于提高活动课教学的效果,使活动课具有教育性和实用性。

3.灵活使用活动形式。初中学生兴趣爱好各异,个性也不相同,又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如果活动课单一化、成人化、模式化,就会使活动课单调、枯燥、缺乏活力。因此,活动课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如在教学中可采用抢答、竞赛法,以此来夯实基础。设计的题目要本着抓住重点、带动一般的原则,可以用投影、教师口头提出主题,学生个人或分组的形式,视情况可分为必答或抢答,在抢答时先举手先回答。要注意答案的唯一性或多元性,设计题目时就先要考虑好。在分组竞赛时,要找得力的学生协助监督、记分、统分等,教师甚至可以只做旁观者,让学生来主持。心理水平测试法:由于培养和锻炼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内容十分丰富,因此要求学生进行锻炼时需找准重点和方向,这就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心理特点,除了通过自我比较和他人评价来了解,心理水平测试的方法也可为学生了解自己提供帮助。总之,凡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利于提高活动质量、达到预期效果的形式手段,都可以为活动课所使用。

4.适时调控活动过程。“导演”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调控、引导。由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年龄及对事物的认识等方面的差异,其表现欲的反应方式和方法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真正了解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有机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全过程。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实施“宏观调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抓住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保证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

5.及时做好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总结是知识升华的重要步骤,是使学生由直接体验上升为理性思维,继而转化为能力与技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的过程。总结的形式一般分为三种,各有特色。其一,完全由学生总结,可安排一名或数名学生发言。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其二,只由教师做总结发言。教师用精炼的语言,分析活动课的得失,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并概括活动的主题,有助于实现学生的知识升华。其三,学生先谈活动体会,教师再补充和归纳,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总结方式。学生畅所欲言交流体会和感受,有利于消化活动课所获取的新知识,弥补彼此的不足之处。教师的总结则能深化和突出活动主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认识目标、能力要求和觉悟目标。

总之,在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作为立足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进而达到理论的内化和情感的升华,增强社会责任感,最终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21世纪合格

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鸿.活动课教学的规范性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1999(9).

[2]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吴炜.关于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实效性的探析[J].广西教育,2009(23).

[4]吴玉茹.对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思考[J].新课程:教研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