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状元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政府层面集团化办学的制度与政策不够完善,专项投入不足
我国集团化办学的政策环境不够完善,许多地区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缺乏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首先,集团化办学缺少专门的对口主管部门,导致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等现象,难以对集团化办学开展统一规范的引导和监督,无法开展权威认证和考评;导致各级政府对集团化办学的指导和支持多数停留在政策文本上,集团化办学的专项投入不足,缺少用于职教集团日常运行的投入保障。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920多个职教集团中,只有10%左右的职教集团能得到政府的专项经费投入,制约了职教集团的良性发展l2]。其次,集团化组织成员结构不合理,大部分职教集团只是一所院校与几家企业的组合,集团成员数量少、结构不合理,职教集团受牵头发起单位主导过多,没有确立职教集团独立主体地位,人员配备不足,经费没保障,未建立日常工作机制。集团章程和战略规划流于形式,多元参与、多方投入、资产共建共享、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载体太少,无法实现集团化办学的宗旨。
(二)职业教育缺少吸引力,受教育个体成本负担较大
国家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直接影响职业院校的建设及其人才培养质量,间接影响职业院校的招生。2010年,财政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达12000元的水平要求。但生均拨款的政策并未惠及高职院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主要还是用学生每年的学费来支付各种办学成本,导致高职院校的学费普遍高于普通本科高校。近年来,虽然在就业率方面高职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的差距不大,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环境、劳动报酬、劳动关系和社会地位等都不容乐观,家庭为接受职业教育而投入的吸引力明显不足,职业院校也因此面临招生困境,社会资本也缺乏投资信心。
【关键词】中原文化;在豫大学生;认同感;现状;分析
《中原经济区规划》指出:“必须大力传承弘扬中原文化,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积极推进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豫大学生是传承和创新中原文化的重要主体。研究在豫大学生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既可以了解其对中原文化的态度,又可以发现中原文化在发展传承过程中的不足,并依此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增强在豫大学生对中原文化的归属感,使其更好地传承发扬中原文化,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但是当代大学生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出现危机,因此提升在豫大学生中原文化认同感成为当下发展中原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厚重,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原文化主要是指从新石器开始延续至今的中原地区文明发展的总和。从空间角度看,中原文化是指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与自然、以及人们之间基于对象性关系而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总称。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郑州市7所高校的12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施测。研究共发放问卷1200份,有效问卷1096份,问卷有效率为91.33%。研究对象的性别、籍贯、家庭所在地、年级及专业分布情况与河南省高校学生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综合采用访谈法、文献分析以及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在豫大学生中原文化认同感现状。本研究严格按照科学问卷设计程序,参考已有文献资料编制了《中原文化认同感调查问卷》。问卷围绕认同感的认知、情感、行为维度进行设计。认知维度调查在豫大学生对中原文化具体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情况;情感维度主要包括在豫大学生对中原文化的自豪感、归属感、责任感等;行为维度主要考察个体日常生活中与中原文化有关的行为的情况。
二、研究结果
(一)在豫大学生中原文化认同感现状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在豫大学生中原文化认同感三个维度的得分居于中等水平,使用里克特五点计分方法进行测量得出:认知得分2.73;情感得分4.07;行为得分3.01。认知维度得分处于较低水平,“问卷Ⅰ”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30道测试题目中的正确题数平均为19.15个,正确率仅为63.83%,说明在豫大学生对中原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此外,通过访谈发现在豫大学生对中原文化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层,很少深入了解中原文化的内涵。总体上看,在豫大学生中原文化认同感不高,平均得分仅为3.22分。在豫大学生对中原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对中原文化的关注度也比较低,很少参与中原文化的活动。
(二)在豫大学生中原文化认同感的不同类别的差异比较
“在豫大学生”按籍贯可分为河南省内、临近河南省、远离河南省三类。研究发现河南籍在豫大学生在认同感及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河南籍在豫大学生。研究还发现距离河南省越远,其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越低。
本研究将在豫大学生的专业划分为人文社科类、理工类、医学类和其他类。研究结果表明人文社科类在豫大学生对中原文化的认知比其他专业大学生更加广泛和深刻;情感上表现出对中原文化更浓厚的兴趣;行为上更注重主动了解中原文化相关内容。总体来看,人文社科类中原文化认同感高于理工类大学生。
在豫大学生家庭所在地可以分为农村、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四类。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中原文化认同感在情感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来自中小城市的大学生。
本研究将在豫大学生学校分为一本、二本、三本和高职高专四个层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上,一本类和二本类院校在豫大学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三本和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总体来看,三本类和高职高专类在豫大学生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显著高于一本类和二本类院校大学生。
研究还发现不同年级水平的在豫大学生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也存在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在豫大学生对于中原文化认知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综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结论:
1、在豫大学生中原文化认同感总体水平不高,在中原文化认同感的认知和行为维度上的得分比较低。
2、在豫大学生中原文化认同感在籍贯、专业、学校层次这些因素上的差异最为显著。
三、在豫大学生中原文化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
(一)多元文化对中原文化认同感的影响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豫大学生(下文中“大学生”特指“在豫大学生”)中原文化认同感水平整体不高,这和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有很大的关系。这种关系首先表现在多元文化对中原文化认同感的直接冲击上,如节日元素的西化、娱乐取向的多样化、对偶像的疯狂崇拜以及对颠覆性的网络文化等西方生活方式的追随和对传统文艺的冷落与对实用主义文学的热衷等。再者人们对文化的认同从来都是多元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下,多元文化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选择,而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则会相对减弱大学生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调查结果还显示,农村大学生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感在情感维度高于中小城市大学生。这与农村地区较为封闭,对外交流不频繁,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远低于其他家庭所在地有一定关系。
(二)文化背景对中原文化认同感的影响分析
文化背景对文化认同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籍大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非河南籍大学生的平均得分,且家庭所在地距离河南省越远,其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越低。这充分说明了中原文化具有一定的辐射性。河南籍大学生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感较高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河南籍大学生从小生活在中原文化氛围深厚的河南,其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无不耳濡目染地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正是有了对地域的认同,才能形成身份的归属,河南籍大学生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也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形式。另外,非河南籍大学生受到区域文化“先入为主”及中原文化“刻板印象”的影响,表现出对于中原文化相对较低的认同水平。同时,文化传播的作用,使得交流沟通相对便利的临近河南省地区的大学生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感总体高于远离河南省的地区的大学生。本研究中,一本、二本类高校中非河南籍学生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类别院校,这是造成一本、二本类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感低于其他类别院校的主要原因。
同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对中原文化的认知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知识水平整体提升的同时,他们接触、体验中原文化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个体在某一文化环境中长期生活,体会其文化内涵,受到其文化氛围的熏陶,会增进对某一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提升其对此文化的认同感。
(三)知识结构对中原文化认同感的影响分析
结合调查与访谈结果发现,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对中原文化认知的广度和深度要高于其他专业大学生,表现出对中原文化更浓厚的兴趣,更注重了解中原文化相关内容。这主要是因为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在大学之前接触了大量的文史哲知识,对中原文化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大学期间,其接触的课程又直接或间接地增进了对中原文化的了解程度。在对中原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个体会逐渐形成对中原文化的自豪感、归属感、责任感等情感。在情感的影响下,个体会对中原文化投入更多的关注并在行为上有所表现,而行为上的强化又会增进其对中原文化的认知、情感。因此,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在对中原文化认同上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是人文社科类大学生中原文化认同感较高的主要原因。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中原文化及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中原文化认同感的提升。一方面,在学生可用来学习的中原文化资源匮乏,已有资源过于分散且缺乏吸引力,且接触中原文化的机会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对于中原文化的内容、价值及重要性缺乏认识,大学生不主动了解中原文化。
参考文献
1 答会明,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前瞻[J],社会心理学,2011(3)
2 王彦武,谈中原文化的几个问题[J],中州学刊,2001(7),170-171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B-0024-02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经成为幼儿教育无法根治的“顽疾”,我们应该认识到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应该追求儿童的整体协调发展、个性发展。找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症结,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研究
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指幼儿教育采取揠苗助长的形式,违背了儿童的身心阶段性发展的特点,提前教授儿童小学课程。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成为当今幼儿教育的热点话题,通过知网对“幼儿教育小学化”主题词进行搜索,可以发现研究文献逐年增长。
(一)1980~1984年研究
其实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就已经存在。1980年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文献有3篇,1981年有5篇,1982年有12篇,其中幼儿教育纲要引用频数为4次,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下载频数达到96次。1983年有17篇,幼儿教育纲要引用频数为3次,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下载频数达到352次。1984年有22篇,幼儿教材研究引用频数为3次,下载频数达到144次。1980~1984年对早期幼儿教育小学化研究总计59篇,最高引用频数总计为16次,最高下载频数总计为919次。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早期学者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幼儿园政策、幼儿教材、如何预防与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以及农村幼儿教育问题。
(二)2011~2014年研究
2011年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文献有1087篇。2012年为1259篇,幼儿教育现状及政策研究引用频数达到76篇,学前教育课程研究下载频数达到8925次。2013年为1350篇,幼儿教育未来发展研究引用频数为103篇,农村学前教育课程研究下载频数达到11653次。2014年有1410篇,教育政策研究引用频数达到119篇,幼儿游戏研究下载频数达到11694次。2015年为1486篇,农村幼儿教育研究引用频数达到119篇,民俗课程文化研究下载频数达到13276次。近五年研究文献总计6952篇,最高引用频次502次,最高下载频次为55915次。
以上数据显示近5年幼儿教育小学化研究文献数量逐年上升,研究内容集中在幼儿教育现状、原因、相关政策、农村学前教育以及幼儿课程几方面。通过对比近期与早期幼儿教育的研究可以发现相同点在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研究多集中在幼儿教育课程与政策、农村幼儿教育方面;不同点在于早期以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为主,近期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及原因研究。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幼儿园招生竞争、幼小衔接的社会问题、家长的期望心理、幼儿教育师资欠缺等方面。
(一)幼儿园招生竞争
近几年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2010~201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依次为15.04万所、16.68万所、18.13万所、19.86万所,其中民办幼儿园数量依次为10.2289万所、11.5404万所、12.46万所、13.35万所。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依次为2976.67万人、3424.45万人、3685.76万人、3894.69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人数依次为1399.47万人、1694.21万人、1852.74万人、1990.25万人。国家教育部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20.99万所,其中民办幼儿园数量达到13.93万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5%。幼儿园数量的增多对已有的幼儿园带来了竞争压力,很多幼儿园为了能够招到更多的生源,违背了幼儿发展阶段“快乐度过有意义童年”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迎合家长的心理,要求幼儿学习更多的文化课程。幼儿园招生激烈违背了学前教育宗旨,给学前教育增添了利益色彩。
(二)幼小衔接的社会问题
幼儿衔接现状也滋生了幼儿教育小学化。虽然教育部门明令禁止小学生入学参加考试,但是高质量的小学在招生的时候首先会通过笔试及面试的方式取得生源,这使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不得不向小学教材靠拢。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幼儿园为了与家长的要求吻合,不得不设置小学课程。
(三)家长的期望心理
古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句话验证了父母对子女的高期望。家长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选择幼儿园时会首先考虑孩子在幼儿园能够学会写多少汉字,会算多少算数题,以此作为评判标准。有些家长接孩子时,会询问孩子在幼儿园学了哪些文化知识,如果孩子回答在幼儿园做游戏,家长会认为自己花了钱,孩子却没有学到知识,觉得幼儿园教师不合格。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只局限于知识量掌握的多少,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没有认识到游戏是儿童能力、思想的具体化,是儿童身体活动与意向、兴趣的结合。
(四)幼儿师资欠缺
2010~2014年全国幼儿教师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0年幼师总人数为130.53万人,2014年为208.03万人,人数增加77.5万人。然而在众多的幼儿教师中间,有部分教师是无证上岗的。吉林省《延边日报》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延边州1317名幼儿教师中,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只占到55%。原因在于国家大力提倡幼儿教育的同时私立幼儿园数量快速增长,有很多园长及教师是无证上岗的。全国教师的学历主要分布在高中以下毕业、高中阶段毕业、专科毕业、本科毕业以及研究生毕业。2010年幼儿教师高中以下毕业人数为43.558万人,2014年达到51.445万人。2011年高中阶段毕业人数为459356人,2014年人数达到529036人。专科阶段毕业人数2010年为632552人,2014年为1117219人。本科阶段毕业人数2010年人数为167371人,2014年为377392人;研究生毕业人数2010年为2472人,2014年达到5225人。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幼儿教师的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人数在增长,高中阶段毕业以及高中以下阶段毕业的幼儿教师数量增幅更大。部分幼儿教师学历偏低,专业理论知识相对欠缺,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儿童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解决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来自社会、家庭、幼儿园的合作。
(一)对幼儿园加强监管、指导
大量幼儿园的出现导致幼儿园为迎合家长(让孩子多识字、多背诗)的心理,超前教授儿童小学知识容,利用小学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管理。因此,对于幼儿园的监管,首先应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两方面入手。《指南》中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应该贯彻到幼儿教学环节之中。
此外,应该加强幼儿园办学管理,提高对幼儿园办学的质量要求。对幼儿园的营业执照进行严格的审批,如果不符合办园标准,坚决不予审批,取缔无证办园现象。
(二)优化家长幼小衔接观念
幼小衔接中出现的应试教育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家长为了孩子升入理想的小学,不惜为孩子报各种幼小衔接的辅导班。其实,这是因为幼小衔接的意义没有被理解。幼小衔接并不仅是儿童知识了解多就达到了能力水平,不是对幼儿进行选拔式的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儿童的具有普及性的教育。在幼小衔接阶段关键是对儿童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
研究显示,幼儿教育小学化很大一方面取决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很多家长只追求儿童的知识量,忽略了对儿童学习兴趣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此,教育部门应该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媒介大力宣传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加强家长对正确育儿概念的理解。
(三)提高幼儿师资水平
教师水平决定了儿童学习的质量。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能够从教育理念出发积极地对儿童的学习兴趣、道德认知加以引导,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相反,一个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会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只会以成人的眼光对儿童的行为加以评判,抑制了儿童潜能的发展。因此,对幼儿教师应该严把质量关,加强对幼儿教师认证的管理,对不合格的幼儿教师进行解聘。提高对幼儿教师质量要求,对在职幼儿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把《标准》中的幼儿教育理念植入到每位幼儿教师的教学之中。此外,教师应该加强反思教学能力、集体备课能力,优化幼儿教育理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学习现状;发展对策
1 青少年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现状分析
1.1 我国现行的运动员培养体制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1.1.1 金牌至上的培养理念忽视了文化教育
长期以来,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体校”)受“金牌战略”的影响,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目标简化为竞技体育在各类赛事中取得好成绩,这种片面的体育发展观导致我国青少年体育训练的培养目标集中在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上,却忽视青少年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参加训练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青少年运动员今后的就业和终生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1.1.2 教练员不重视队员的文化课学习
许多教练员只注重学生比赛成绩,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竞技水平的灌输,本身忽视甚至放弃了对文化方面的学习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练员的文化水平虽然在断提高,但总体来说,还是处在一个普低的层次。专家指出:教练员文化素质,科技意识差,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1.2 青少年运动员的厌学情绪对文化课学习的影响
1.2.1 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课基础差
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因为很多孩子都是从小学开始就进行体育训练,伤病、比赛都耽误了他们的学习时间,致使他们的文化课基础较差。有些孩子虽然是初中后进入体校,但是大部分孩子的文化课都比较差,但凡文化课成绩过得去的,家长是不会允许孩子进体校的。
1.2.2 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习时间不能保证
市体校的学主既要代表区参加市级比赛,又要代表市参加省级比赛,赛前要有一段时间的集中训练,赛后又要总结表彰,耽误文化学习时间太长,补课又难以及时合理的安排,因此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文化成绩下降。
1.2.3 青少年运动员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不正确,内驱力不足,没有目标等是引起厌学的重要因素。因为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动机,青少年运动员学习没有动力,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文化,该怎样去学,同时他们有些认为只要运动成绩好,文化学习成绩无所谓。更有甚者还有些运动员认为自己是为教练、学校文化老师或父母而学习文化,是一种任务,不了解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要一遇到一点点困难与挫折,就会丧失信心,对学习文化产生逃避的想法。
1.3 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1.3.1 教材选择不合理
为响应国家教委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指示,体校基本选用的是普通中学的初、高中教材,其教材本身除有应试内容外,许多内容脱离体校青少年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这种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不改革就无法适应新的形式。
1.3.2 课程结构设置存在问题
体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结构必须进行较大变动,重点抓好语文、数学、英语、德育、计算机等主干课程的教学改革,调整、压缩、合并次要课程,增设人文素质与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些课程,尤其应增加适应现代社会和竞技体育科技发展的一些课程,以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1.3.3 教学环境和设施要不断改善
学校应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配套和完善电化教学设备、计算机、解剖、生化实验设备和图书馆等,使学校的教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学环境的优化还应体现在学校为在职教师提供知识更新、进修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以保证教学中青少年运动员能了解最新的知识、技术和信息。
2 青少年运动员文化课学习发展对策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从国家到各省市体育主管部门越来越意识到,要保障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从2010年至今,国务院连续出台文件、召开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山东省政府也在2012年制定、出台了我省贯彻【2010】23号文件的《实施意见》。上述改变让我们看到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发展的希望,让我们坚信我国的运动员培养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
2.1 转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观念
2.1.1 坚持读训并重的培养理念
各级领导和教练员要认识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对运动员坚持读训并重的培养理念。充分认识到文化课的学习学到的不仅是文化知识更是学到了学习的技能,提高的是学习的能力。而这种学习的能力直接影响运动员对运动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2.1.2 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
部分教练员因为自身文化水平有限,认识不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在运动员的培育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强调训练成绩而忽视了队员的文化课成绩,造成了部分运动员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只要训练成绩好,就可以前程无忧了。殊不知现在从上到下都很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要参加比赛都要进行赛前文化测试,如果考试成绩不及格,连比赛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拿金牌了。所以要提高教练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教练员的认识要与时俱进,既要能跟上当前体育教育发展的潮流,还要掌握发展的动向,使自己对运动员的培养始终处于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2.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1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
帮助青少年运动员树立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学习目标、兴趣、动机,有了明确的目标,动力就强,这是学习动力源。运动员有一个合适自己的学习目标,就能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帮助运动员制定目标的时候,要注意目标的难度适中。制定的目标过低,很容易达到,不能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制定的目标过高,通过很多努力都达不到,容易打击运动员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挫败感,进而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2.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习能力来源于学习方法,主要包括阅读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学习效率等。是学习是否有成效的关键。好的学习方法会给运动员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好的学习方法则给运动员的学习带来很多阻碍,不断挫伤学习积极性,打击运动员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运动员学会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方法。对于运动员的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及时得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得给予矫正和帮助,使运动员在文化课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他们学好文化课的信心。
2.3 建立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
在国家体育总局的统一要求下,山东省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制订符合我省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特点的学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质量评价体系,指定材。尽快做到课程标准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试评价体系统一,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2.3.1 设置适合体校孩子发展的课程体系
现在的体校大部分属于中专院校,没有义务教育的办学资质,所以现在虽然招收了很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但是这些孩子的学籍大都在原校,但是在体校上课、训练。这部分孩子的课本还是九年义务教育的课本,但是他们学习起来很吃力,所以很多孩子不愿意上文化课,因为好多知识不懂。作为老师又不能不讲,因为将来这些孩子还要回到原校参加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否则就没有初中毕业证。就我国现在大部分体校的情况来看,这都是一个突出问题,所以,孩子选择进入体校后,如何完成和义务教育的衔接,设计适合体校孩子发展的课程体系就成为重中之重。新的课程体系要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又要确保学到的知识完全足够参加初中的学业水平测试。这就需要我们体育系统的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设计出适合体校孩子发展的课程体系。
2.3.2 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和设施
学校要努力改变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良好的学习训练环境和完备的学习设施。努力为教学配备完善的投影仪、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及专门的计算机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图书馆等。学校在提高硬件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水平能力的提高,为老师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及学习进修的机会,让教师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引导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习。
【参考文献】
关键词:独立学院 职业生涯规划 对策研究
1.研究背景
独立学院是我国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和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由于独立学院按三本招生,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水平都存在明显差异。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在就业群体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独立学院大学生表现出较多的不良择业行为与心理,遇到了较多的职业决策上的困难。如何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有效地开展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2007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由选修课过渡到全校公共必修课。据我对湖北省内20所独立学院的调查,20所学院中7所按必修课开设,4所按选修课或就业课开设,11所没有开设,远未达到教育部的要求,更未形成有效的测试、咨询、规划、指导机制。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咨询流程提供职业指导在我国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依然是亟待加强的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在西方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提出的“人一职匹配”理论成为职业生涯理论的开山之作。之后,许多专家学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其研究涉及到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包括职业选择理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职业生涯规划模型、职业锚理论等,涵盖了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
20世纪90年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由欧美传入中国,职业指导发展速度加快,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不仅有学生自身逐渐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各大高校也开始重视就业指导,不少高职院校的就业部门有了职业咨询和职业心理辅导等。
为了了解独立学院职业生涯现状,增进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改变独立学院就业难的现状,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及成功率,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
2.调查结论
本次调查采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根据独立学院特点,经过修订使用。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00份,其中有效问卷共732份。调查结果统计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基本情况如下:
2.1 规划意识薄弱
调查中,80%的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概念陌生,只有37%的人愿意选择收费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而不管这种费用的多少。在与资格证书等学业上的投入相比,显然厚此薄彼,形成较大的反差。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程度和需要程度都比较认可。但了解程度、规划自评的满意度不高,规划的作用没有显现。大学生面临学业、职业困惑时,解决渠道,除了独立解决外,家庭的作用,教师的导向,学校的引导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社会职业规划意识的淡漠造成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2.2学校投入不足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对学校无论是服务的总体评价还是对各项的分项评价都不高。高校和社会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由于缺乏经验和条件,致使倍受关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争议。目前,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虽然作出了很多努力,可职业生涯教育还不是全面的,系统的,还不是一个能够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指导教育,还没有真正解决学生职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即向学生提供的不是一套完善的服务,学校相关服务普及不够,有待加强。
2.3生涯定向模糊
调查显示,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择业困惑,有过三成的大学生在大一开始困惑,而过五成的学生不明白自己所适合的职业。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清楚、明确的生涯规划意识。虽然大学生都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如何进行规划以及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却表现出犹豫,从调查看: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既渴望又陌生,对自己的生涯设计感到迷茫、无所适从。这表明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还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如何开展职业生涯。
3.构建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职业规划体系构想
根据调查的材料,我们认为应建立四个体系:建立与职业规划相适应的教学改革思想体系;与素质培养相衔接的教学内容体系;与个性化引导相匹配的咨询体系;与社会、家庭相协调的互动体系。
3.1增强规划意识,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思想体系。
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我国的院校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没有把职业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近年来才在中国引人关注的词语,它的价值凸现是与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是处于“怎样接受一份工作”阶段;在改革的大潮中,已进入了“怎样获得一份工作”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获取人生成功这一高层次需求作为职业发展的目的,即结合自身情况、周围环境为自己确定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并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真正做到把自己作为主宰命运的主体,把寻找职业、发展职业,纳入到一生的设计中,从人生这一历史长河中探究职业发展。前已论及,教育的大众化及独立学院的发展背景要求我们必须有新的思维: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目标,以成才为标准。
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独立学院只有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在我国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过程中,一个最大的变化是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即由学术性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变,表现在教学上就是以学科为中心向以职业为导向的转变。在大多数公立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中,都是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独立学院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要想在高等教育办学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为导向。这种转变要求学生在角色定位上,要从“精英”向“普通劳动者”转变。“以就业为导向”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它能使我们的教育与社会的职业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观念上的根本转变。
树立“以职业为目标”的观念。虽然大学生对职业有所了解,也有了初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但没有一个贯彻始终的计划和坚定不移的行动。通过调查发现,有的人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但没有把自己的行动与规划统一起来,为实现这些目标自我激励和自觉行动;有的人把职业生涯规划束之高阁,不能合理的分解和有机衔接总体目标与分目标,导致存在一种计划操作性不强,行动不够的状态;有的人只有对规划的一股热情,没有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缺乏遇到挫折的灵活应急措施,常出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者是只当“和尚”不撞“钟”。上述情况的表现就是有的学生为分数而上课,课余时间东走走、西串串,或者是在寝室里上网沉迷在虚拟的世界中;或者是经常遇事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一拖再拖坐失良机。这一切要求学生必须树立牢固的职业目标,并用高效行动去实现。
树立“以成才为标准”的观念。调查中,尽管不同地域、学校、专业、年级、性别、家庭背景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就整体而言,现阶段大学生最关注的是成才,就最困惑的是人生发展问题,最需要的是有人帮助他们进行人生发展规划、解决大学不同阶段遇到的一些突出难题。从职业生涯规划角度来审视大学生这些特征,实际上是成才心理的驱使。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成功就是能够把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是一个人把所有力量都运用到了极限而问心无悔的人生过程。对大学生来讲,成功就是个性潜能的发现和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发展。成功意味具有丰富的学识、健康的身体、积极的情感、融洽的人际关系等,不仅仅是考试分数。实际上,独立学院学生这是缺乏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3.2增强培训意识,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
前已论及,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主要问题是: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能力不够,自卑心理引起的成就动机缺乏,劳动者角色意识缺乏引起的职业心理适应能力不强。而培养适应心理、成功心理、职业心理就是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要以人――岗匹配为目的,进行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个性、职业能力培养。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出发,重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以及创业能力的引导,构筑一个以成长引导、发展培养、职业适应为主轴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帮助学生完成从中学向大学的转变、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为未来的职业人,应引导他们从六个方面努力塑造自我:以实用为导向的职业知识;以专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以价值为导向的职业观念;以敬业为导向的职业态度;以结果为导向的职业思维;以生存为导向的职业心理素质,以此来提升职业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目前,职业规划教材内容陈旧,指导性不强,教材大多内容陈旧、雷同,很多书都用大量篇幅去介绍“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历程”等,从而缺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内容。要以“成长、发展、适应”为主线,构筑一个独具特色的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教材和内容、方法体系,以心理素质培养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质量。
3.3增强个性意识,构建三位一体的职业咨询体系。
从调查情况看,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情感,成长背景,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情况不同,因而标准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不能也不可能满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当前,高校由于职业规划方面人才欠缺,经验不足以及方法单一等问题,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忽视了其能动性,使得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个性化缺乏,束缚着学生的发展,也难以给予学生具体有力的指导。应以个性化为着眼点,建立现代职业咨询制度,将学校的各种力量整合成一个整体,面向全院学生,以职业测评为起点,实行职业测试、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业讲座、职业团体辅导、职业信息提供的全程服务。形成测评、咨询与培养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专职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与辅导员相结合;个别咨询、团体咨询与职业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新机制。应建立三级职业咨询制度:一级为初级咨询,以测评及测评结果的初步判读为主要内容;二级为职业规划咨询,以职业定位及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为主要内容;三级为专家咨询,以用科学系统的职业指导思想指导有职业困惑者为主要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系统而连续的过程,从大学生入校时起就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实际上大部分的高校仅仅在学生快要毕业时对三、四年级的学生开设职业指导课以及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进行一些就业政策方面的指导,没有真正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推动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的顺利开展,应建立独立学院职业咨询新机制,实行全员(全体学生)、全程(大学四年)全校(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咨询,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局面。通过职业测评与职业咨询相结合、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使用相结合,把职业规划与专业学习整合成一个整体,把学校教育与社会使用连接成一个整体,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效率。
3.4增强合作意识,建立三位一体的互动体系。
家庭、社会、学校的合作互动是做好职业规划的前提。从调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家庭因素息息相关,家庭成员的态度和意见会左右个人的工作选择和工作态度。首先,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同,造成孩子认知世界的方法不同;其次,父母的职业是孩子最早观察模仿的角色,孩子得到父母职业技能的熏陶;再次,父母的价值观、态度、行为、人际关系等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起到直接和间接的深刻影响。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家庭教育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民主型(高要求、高反应)、专制型(高要求、低反应)、溺爱型(低要求、高反应)和忽视型(低要求、低反应)。学校在进行生涯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家庭的背景,并从这种背景出发,进行实事求是的规划。
社会因素是职业规划的一个重要参照物,职业生涯规划互动体系,就是要以家庭因素为背景,以社会发展为参照,以学校培养为核心,实现个人素质的培养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崔正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