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外国文学课程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视域;中学语文;外国文学;阅读策略;研究

引言

众所周知,中学时期是学生学习知识、养成习惯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学语文课程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为一门主修的课程正在中学广泛开展,其开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入一些外国文学供学生门阅读,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各国之间文化的差异,进而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世界,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中学语文中外国文学阅读的现状

1.1 教师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视程度不够。现如今,随着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不断引入,在向学生展示世界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其中首先便是教师对于外国文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一直以来,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数都是以中国文学作品为基础,而外国文学仅仅是站在中学语文阅读的边界。并且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看待角度基本上是用"忽视"来形容。这种编排方式直接导致很多教师只是盲目的重视中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进而忽略了外国文学作品的引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不高,从而导致了一些好的外国文学作品不能被学生所了解与熟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不浓。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不浓也是现阶段影响中学语文外国文学阅读效率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教师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视程度较低,由于教师本身就忽略了外国文学的内容与知识,那么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忽视。据调查,现阶段大多数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都存在着一定的兴趣,并且希望能够更层次的去了解外国文学的特点以及相关内容。但是在他们中间,对于外国作品的了解实在是少之又少。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飘》《简·爱》等。实际上,这些作品都没有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可见,学生对外国文学的了解很大一部分都是依靠自己学习的,只有在中学课堂中不断引进新的外国文学作品,才能不断培养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的阅读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1能.3力 。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方式不正确。现阶段,由于中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方式不正确也影响了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效率,随着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学语文阅读中不断开展,一些考题也将外国文学作品引入到其中,其目的是让中学生能够更好的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但是不少中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压力,对于其阅读的方式也是较为勉强,进而便导致了中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存在差异,并且对于了解外国文学没丝毫的兴趣,进而严重影响了外国文学作品开展的教学效果。

2.中学语文中外国文学阅读的策略研究

2.1 教师转变思想,尊重多元文化。现如今随着外国文学作品不断在中学语文阅读中引入,进而不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并且使学生对于世界有着全新的认识,但是在此基础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首先便需要教师转变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尊重多元文化。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正确的看待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而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的了解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内涵。同时教师在帮助学生解读外国文学作品时,一定要将作品还原到它所反映的历史现场和文化现场,不能用中国传统的思维角度去看待外国文学作品,也不要将中国文化与之混为一谈,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去理解这篇文章,进而提高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2的.2兴 趣培。养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随着外国文学作品不断深入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经典且具有趣味的外国文学作品引入到学生的阅读当中,通过教师对此作品生动形象的表达,进而充分激发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积极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的阅读外国文学作品。

2.3 教师表率,提高理论素养。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学语文课堂再也不是以满足学生识字、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等知识能力方面为基础,而是要从长远化的角度出发,不断引入积极向上的外国文学作品供学生参考与阅读。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的从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去培养学生。在此过程中对于教师便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进而加快知识的更新步伐,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新知识、新文化、新讯息的理解与接受,从而不断提高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结语

外国文学作品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向学生全面展示外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加强中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多元文化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媛,王云.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策略教学实验研究[J].理论观察,2017(06).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范文第2篇

世界文学融合了中国的古代文学。近代文学以及当代文学。在中国文学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系统的科学研讨方法,从而进行组织以及描述。中国文学史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在世界文学中,各个民族与地区的文学并没有等级之分,其中也包括中国文学。但是,从当前我国高校开设外国文学的现状出发,并没有将中国文学囊括在内。在文学内容上,主要讲授的是除中国以外的民族及地区文学。从系统上来讲,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主要是对等关系,而非包容关系。因此可以看出,世界文学包含外国文学。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世界各个民族以及地区的文化也将会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文化环境相互交融的阶段,世界文化的普遍性程度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这种形势下,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势必将汇入世界文学的海洋中,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共同体。由此可知,立足与学科角度,外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因此,用“外国文学”来形容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开设除中国以外的各民族及地区的综合性文学课程,具有合理性以及科学性。

二、外国文学学科的特征

通过分析整个外国文学的发展历史,笔者总结外国文学学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文学范畴内,外国文学学科与各个民族及地区文学是相互联系的;在语言学范畴内,外国文学学科与各个民族及地区文学是相互区别的。外国文学学科主要是建立在汉语的基础上,从而讲授各个民及地区的文学史。实质上,这种现状肯定了汉语的作用,汉语作为翻译文本的前提,是各个民族及地区文学的沟通桥梁。在中文学科综合文学史课程中,充分体现了外国文学学科的独特性。从整体上来讲,在文学范畴内的相互联系和在语言范畴内的相互区别,彰显了外国文学学科的独特特征。第二,外国文学学科对各个民族及地区文学具有普遍参照意义。外国文学主要建立在对各个民族及地区文学史实的基础上,凝聚了各个民族、地区以及时代文学史的精髓。因此,在研究与考察的过程中,要结合相应的文学史实,树立“总体文学”观念。

外国文学学科从整体上来讲,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外国文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某一语种的特定文学现象,汇聚了各个民族及地区文学的相互关系;二是各民族及地区文学的发展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将会产生碰撞、参照以及融合。第三,外国文学主要以比较分析方法为研究基础。事物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随着各个民族及地区的不断交往以及合作,其文学的形成必然具有联系性,因此说明其文学同时也具有可比性。由此可知,在研究某一民族或地区的文学时,必然要综合“总体文学”的内涵,积极运用比较研究法,从而具体阐述其存在的相关性。换言之,在研究中国文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这种文学研究分析方法,在结合外国文学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对比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从而对整体中国文学的发展能够形成全面、系统的框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外国文学融合了世界文学的终极理想,即包容性。因此,外国文学肩负着完善世界文学理论的伟大使命。所以,外国文学要充分发挥文学史实的聚合力量,积极探索更深层次的世界文学理。

三、外国文学学科的意义

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文学在人类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而言,文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文学作为人类表达自身感性以及理性认识的主要方式,是一种独特的意向性存在。在这种形成自身文化的过程中,具有一种精神价值取向;第二,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同时也是人们实现超越自我以及完善自我的有效心理存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精神性价值的文学艺术;第三,文学文本具有多义性、稳定性以及丰富性,对人们的思想情绪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人文情怀也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从整体上来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启蒙功能以及情感慰藉功能。由此可知,外国文学这种囊括了世界各个民族以及地区文学精华的具有普遍观照意义的文学,提高了人文素养,加快了民族与世界的融合,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划。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在汉朝末期吸纳了印度佛教文化,在清末民初也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渗入,中国文学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对此,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意义深远。例如鲁迅的《文化偏至论》中,详细阐述了外国诗歌的科学内涵,指明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即要有博怀,积极吸纳外国文学的精髓。在五•四中,郭沫若借鉴了泰戈尔、惠特曼的文学成就,茅盾也拜读了左拉与托尔斯泰,这些中国文学巨人受到了外国文学的熏陶与滋养,由此产生了中国的新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积极吸纳外国文学的营养。王蒙把俄苏文学作为的精神食粮,刘震云积极模仿福克纳的文学巨作,同时在中国文坛上还出现了诸多这样的作家,例如余华、王朔等。

四、结束语: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范文第3篇

身处外语专业教学一线,我们深知外国文学的教育现状比较严峻。

大学生的外国文学积累基本来自高中阶段的语文课。虽然语文教材中收入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但数量较少且并非高考的重点内容。于是各种语文技能训练自然成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外国文学作品丧失了原本应有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学生本应对外国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现实却变成了仅仅是教师对作品情节、主题、人物、特色等所考知识点的机械介绍或讲解。因此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应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重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解构文本意义”的良好愿望也在实际的外国文学教学中消失殆尽。

教师的文学理论素养也不容乐观。无论是高中的语文老师,还是大学的外国文学课程老师,如果没有一定的西方文学史、文艺理论、现代哲学、心理学、乃至美学等基础,自身就很难读懂外国文学作品,更谈不上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况且,大多数老师对外国文学名著,尤其是现当代作品阅读甚少,恐怕所知也仅限于高考范围内的作品。

换言之,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外国文学教育无论“教”与“学”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普遍陈旧,教学观念相对落后,自身的外国文学素养有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淡薄,文学基础相当薄弱,历来的学习方式需要改进。我们主张从“教”入手,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能够自主阅读,鼓励他们多元化理解,提高他们的感受力、领悟力。

二、策略

(1)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此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的含义”和“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

关于学习的含义,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同学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贯穿于资料收集、假设验证、成效评价等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完成协作不可缺少的手段和环节;“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要对事物性质、规律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建构起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最终长期储存在大脑中,形成个体的认知结构。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意义的能力。

关于学习的方法,教师是指导,学习者才是中心,也就是说,强调学习者的主体认知作用,同时不忽视教师的辅助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努力发现,主动搜集资料、积极提出假设,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建立的知识结构相联系,并认真思考。因为,这种“联系”与“思考”正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能将之与协作学习、交流讨论相结合的话,则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同样,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恰当的情境、组织协作学习,提示新旧知识的联系,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纠正错误,引导学习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总之,建构主义的核心内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基于上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首创精神、实现知识外化和自我反馈;第二,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通过“同化”与“顺应”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第三,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即整个学习群体共享知识的意义建构;第四,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使学习者能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第五,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迫切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第六,强调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

(2)教学改进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我校外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实际,我们提出三种教学方法:研究学习法、比较阅读法、迁移阅读法,以期对学生的外国文学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研究学习法就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也就是说,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学习专题,以个人或小组方式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外国文学内容庞大,流派众多,风格多样,名篇荟萃,导致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我们的做法是,给学生列出一些专题,例如爱情、生死、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样的话题,让他们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查找资料、分析总结,定期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小组汇报。这样就把课堂延伸到了课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外国文学的兴趣,扩大了知识面。

比较阅读法,顾名思义,是将两种或多种材料对照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其形式包括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形式比较、内容比较等,非常丰富。我们开展比较阅读,主要是进行中外文学作品的比较,通过打通中外文学的界限寻求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外国作品的文学价值、审美意识,甚至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比如,关于爱情主题的表现,英美文学与中国文学、日本文学有何异同,如果表现的方式交换一下会有什么效果。经过这样的挖掘式比较,为学生营造了多角度感受外国文学作品的环境,培养了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和多向思维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文本细读;教学实践

0 引言

外国文学作为文学专业院校的主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以及提升学生对文学鉴赏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院校在教学外国文学时,常常强调文学史的知识积累,而对文本的解读相对忽视,这显然是不利于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提出文本细读这个概念,在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中通过文本细读这种教学模式并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来分析文本细读教学模式的作用和效果。其实在2011年刘心武通过对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文本细读发现了“日月双悬”的这种政治悬案,从而显示了文本细读在文学研究和鉴赏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1 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及文本细读概念分析

1.1 外国文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外国文学这门课程有的院校又称为外国文学史,目前的主流教学模式是结合外国文学所体现的思潮流派的文学史,并根据外国文学史中每一个流派中,提出相应的代表作家和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外国文学作品仅仅成为外国文学史教学中的案例。对此很多专家学者认为这种方式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四川大学刘亚丁教授就认为:“我国大学的外国文学教学走入了极大的误区,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讲思潮,讲流派,或者脱离文本讲研究方法,就是不涉及具体文本阅读体验,学术刊物发表外国文学方面的论文的导向也与此相若。”其实刘教授探讨的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各种文学教学都存在着类似的困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要不断的记忆文学史的各种思潮流派,然后记住每个流派的代表作家和作品,记住每个思潮流派常见的艺术表现方法,就能够完成这门功课的学习。

但是这种教学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够机械的背诵文学史的常识性问题,却很难实现提升学生对外国文学的鉴赏能力,很难提升学生自由思考能力以及不断积蓄外国文学的精华,帮助自己创作以及革新自己的创作理念,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因此在外国文学教学以及其他的文学教学方面,应该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突出文本细读教学为主,文学史教学为辅的创新的教学模式。

1.2 文本细读的基本概念分析

文本细读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英美的新批评文论中,其基本概念指的是细密的研究作品上下文以及其言外之意。在文学评论中,要求注解每一个单词的含义以及词句之间的细微联系,通过对文本的细微分析来挖掘整部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只有通过慢慢的品读才能够体味作品的精妙之处,很多文学作品前面的一个词语可能就概括了后面的情节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当代的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这篇评论文章中就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读者和世界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因此文学的研究就离不开对这四个要素的综合研究,这样才能够得出相对客观准确的结论。读者只有和文学文本进行亲密接触,仔细研读才能够真正理解文学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由此可见文本细读的在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 文本细读教学实践

2.1 文本细读的教学方式

文本细读对于外国文学教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外国文学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学作品汗牛充栋,要想在课堂上对每一个作品都进行文本细读式的教学显然不符合教学实际,因此老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材,并按照下面四个步骤来安排具体的文本细读教学。

第一步老师要展示解读文本的问题以及解读文本的方法;第二步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进行全文细读;第三步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全文细读;最后一步就是局部片段的文本细读。在第一步中,老师应该选择一段文本,并向学生展示如何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同一部作品,每一种角度的解读其细节的关注点是有差别的,学生就能够从多个角度细读文本并体会到细节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进行文本细读是最佳的引导方式,这种方式更合适对短篇进行细读教学。

比如在教学《变形记》这部作品时,老师在课前可以布置“请准确描述格里高尔的房间”这个问题,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对这部作品进行细读,此时学生就会发现格里高尔的房间竟然有三个门,从这个门的数量就可以分析出格里高尔所处的空间是没有私密性的,这个空间并不属于主人公自己,当学生细读到三个房门都在传来急促的声音时,根据上下文又能够联想到外界对主人公的紧逼,通过这种文本细读就能够充分领略到《变形记》其表面文字透露出的深层哲学思考,而如果粗略的阅读《变形记》只能够感受到荒诞不羁的表面。

另外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还应该将学生的思维从封闭的文本结构转向文化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以莎翁的《哈姆雷特》教学举例,可以引入约翰・厄普代克的代表作品《葛特鲁德》进行对比式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对文化史学的思考。老师根据这两种文学作品设置这样的问题:葛特鲁德和奥菲莉在作品中出现的频率以及说话时和独白时的频率,通过学生认证研读可以明显的发现葛特鲁德要比奥菲莉出现的频率更高,在独白和说话时,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莎翁的男权思想,正是通过对比教学,就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领会文化史的发展也会改变文学作品的主流思想。

2.2 考核方式的创新

既然引入了文本细读的教学模式,那么考核方式就应该随之创新,要改变以往那种以文学史和文学思潮内容的考核。在文本细读教学模式下,应该重点突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方面的考核,这样才能够凸显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却能够更好的释放学生的所思所想,开拓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比如暨南大学张世君在考核学生学习时提出的一道题目:“请描述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学生要想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完整的看完《安娜・卡列尼娜》,而且是细读,才能够更加准确的描述答案。这样的考核方式才是真正和文本细读教学模式相融合,才能够有效的推进文本教学模式的开展。

3 总结

教材使用一般很多年,如果在外国文学教学方面始终以文学史和思潮教学为主,那么教材会变得越来越薄,学生只要凭借记忆力就能够完成课程的学习,但是如果建立在文本细读的教学模式下,将外国文学回归到作品本身的教学上,那么教材就会变得越来越厚,无论从思想还是内涵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精神营养,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自由的思考空间。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力,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成立.论外国文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传授和培养[J].文教资料,2011(22).

[2] 胡珂,布鲁克斯.“文本细读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2(05):1315.

外国文学课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学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主体性教学

外国文学课担负着传播引介民族文化,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由于它源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态,具有异质文化性质,在精神心理、价值建构、审美追求等方面均显示出与中国文学不同的特点,学生在理解上往往产生距离感、陌生感。同时,外国文学涉及的范围广,作品多,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文学思潮和现象纷繁复杂,同一思潮在不同的国家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别,即使在同一国家里,不同的作品也同时存在相同点和独特性。因此教学难度相对较大。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一般依循文学史发展脉络,做史选结合的综合描述:内容上厚古薄今,详远略近”;方式上基本以教材教师为中心,进行课堂讲授。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无疑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层次、多向度的研究,建立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大视野的教学任务。因此,对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调整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大多文学教材采用“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作品节选”的三段式套路,因其“史”和“编”的特点,长期以来在学术理念上形成了误区:教材定位的非学术化,文学史知识的纯客观化,操作方式上的集体化。于是,教材忽视了文学自身规律和特性,重点不够突出,缺乏创新性和学术价值。实践证明,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反映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性:

第一,从纵向上,根据“厚今薄古”的原则调整课程内容体系。整个西方文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7-18世纪的古典主义和启蒙文学,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以及20世纪中期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学教材及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19世纪及以前的经典文学,对于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后的现代主义文学则无暇顾及或只是匆匆带过。于是便形成了这样的弊端:知识陈旧,即时性差,信息获取滞后于当代重要研究成果及前沿动态。因此,在教学中对课堂教学内容应做适当调整,“本着详近略远原则,把重点从古代移到现代”,尤其是20世纪后的现代主义文学,体现文明成果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转换,使学生了解现当代重要的研究成果、文学思潮、批评方法。

第二,从横向上,压缩文学史教学,开展专题教学。在以往的文学教学中,我们多采用“古代、近代、现当代”的分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文学史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宽,作家作品多,文学现象纷繁复杂,面面俱到,给教学增加了不少困难,容易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基础课程占用的时间过长,既不利于教师的科研探索和学生的自学研讨,也影响课程体系的建设。所以,在保留外国文学史教学中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可对其大力压缩,并推出一系列专题选修课,比如:英美文学经典、西方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西方小说叙事研究、西方诗歌艺术研究、西方悲剧艺术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专题研究、西方文化概论等。这样改革,极大丰富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趋于完善,尤其是为我们的研讨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钻研和思考,完成文学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

第三,重视文学理论在教材中的作用。文学理论是用于诠释文本的普遍理论,原是对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但反过来又影响和指导创作。具有历史重要性的文学理论学派包括有:新批评、形式主义、、心理分析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等。学生掌握了不同的文学理论,便有可能采用多种文学批评方法从新的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现代文学教育正是要形成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阅读。

总之,在编订外国文学教材时,我们应坚持“以史为经,以论为纬,以作品研究为中心”的原则,编写出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具有大学特点的外国文学教材。

二.采用主体性研讨式教学模式

大学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为了替学生解惑答疑,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此,外国文学课堂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能力。

第一,更新观念,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依据当代诗学阐释学思想,“作品包括文本和读者理解两部分,那么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才是文本自身意义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所以文学教学应当彻底改变以往以老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式教学方式。

在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在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引导”主体的作用,使教学活动具有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功能。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坚持“精讲、少讲、不讲”的原则,即重点、难点的地方精讲;参考资料多的内容少讲;简单易解的部分不讲,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解脱出来,达到“一课多能”的教学目标。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能力,又能在思维方法、学习态度、表达技巧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

第二,提倡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沙龙式”研讨。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教学多采用单一的社会学历史学批评方法,以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作为衡量作家成败、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然而一部经典作品,无论在文化容量还是美学内涵上,都是博大精深的,因此我们应注重从文化、哲学、宗教、社会心理及科学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多方法的阐释,构建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在教学中将语言的输入和文化的导入”,就可以使学生体会和接受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的空缺和不同,在沙龙式的研讨中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为此,我们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造。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不给标准答案;对于不同的观点,也不作统一结论。学生依据不同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和个人经验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比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邱园记事》,有人说它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和隔膜;有人说它反映了一战给人们带来的悲观和彷徨;也有人说它表现了人们对生死的不同看法;更有人分析了其中的生态主义思想。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讨模式容易营造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活跃敏捷的主动思维。于是,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得出了不同而又深刻的个人感受,甚至不放过作品中的一个词一句话,文中出现的一些细节场景(花、蜗牛、机器轰鸣等),都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探讨和推敲。

第三,论文写作是课堂讨论的结果。经过阅读准备、教师引导、全员参与和互动的课堂讨论,每一位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把握都达到了比较全面的程度,能够确定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提倡学生深入探索、大胆创新,启发和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运用新的批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作家作品进行新的解读。通过论文写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成就感和满足感自然而来,学习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当然,这种主体性教学模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深谙教材的同时还要熟悉学生,在讨论时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备而来。

三.结语

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我们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输送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而教育所担当的重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更为重要的是涵养丰富健全的人格,塑造完美高尚的灵魂,使人的潜能得到极大的挖掘和拓展,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和张扬。由此可见,教是为了不教,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才能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便是我们的文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任务所在。

参考文献

[1]程丹、米建荣.中日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语文学刊,2013(12): 143-154.

[2]蒋承勇.世界文学史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孙靖.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台州学院学报,2005(2):69-72.

[4]张隆西.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