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文化内涵汇报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学经典浓缩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凝聚了前贤圣哲的大智大慧,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成为我们中国人共有的精神家园。然而,受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侵袭,当今社会变得日益急功近利,这种负面文化深深地影响了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使得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著被冷落,学生们出现了浮躁、自私、好逸恶劳、急功近利等不良心态。为此,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各地的读经班、诵经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地、各校弘扬传统文化的举措更是层出不穷。社会上,从于丹、易中天、钱文忠成为“学术明星”,到各大书店各类国学经典著作的热卖,都折射出整个社会对国学经典价值的重新认识。
然而,各地的诵经活动所涉及的对象多是中小学生,如“北京圣陶实验学校”的创办、“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却忽略了作为未来教师的本专科院校的师范学子们,而他们才是今后国学经典教育的中坚力量,承载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所以,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幼专院校,我们从2009年以来,对全市公办幼儿园进行调研和论证,从各幼儿园把《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内容融入学前教育课程这一实际情况出发,从未来职业发展诉求和提高幼专素质教育的迫切性出发,学校组织本校专家和教师为学前教育专业师生编写了国学教材——《国学经典选读:大学·中庸·三字经》,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同时决定从2010级新生开始,学前教育专业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设“国学经典诵读”公共必修课。其目的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借此,使繁浩灿烂、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正式进入学校课堂,“读千古美文,做淑女君子”。所以,作为国学文化传播者的教师,应该认真扎实地做好国学教学工作,这样才能完成育人目标。为此,笔者就“国学经典诵读”课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探索和思考。
一、诵读引领课堂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学者提出的重要读书方法。从古至今,人们都非常重视“诵读”,无论是古代的蒙学教育、经学教育还是现代的语文教育,它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关于读书,《三字经》中有“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的教诲,《弟子规》中也谈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如果在阅读时将眼、耳、口、心、手一齐来配合,学习的效率一下子就可以提高好几倍。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仍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由此可见,“诵读”在我国古诗文教学方法中的重要地位。笔者在课堂教学时以诵读为主线,在多种形式的听读、个读、齐读、分组读、自由读、领读、师生对读的展开下,将书面文字变成可感、可听的立体文字,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悟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奏,形成语感。在充分诵读之后,教师再适时采取其它教学方法,使学生感悟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修养精神道德、经世致用。
二、引入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师范教育、师资培训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班级交流,师生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在讲授《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内容时,就尝试运用这种教法,在教学时将史例材料、历史故事、名人轶事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入课堂,优化课堂教学。如《弟子规》中针对孩子的
转贴于
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内容都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内容浅显易懂,但如何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德行这是不容易的。为此,在《弟子规·入则孝》的讲授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播放flash视频《当你还很小的时候》,引导学生进入任务情境,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然后呈现《父亲的信》和小品《父亲》两个案例,引导学生析案例、评案例、结案例。在整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最后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学生感悟到要“孝”,要感恩,这是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收获的内容。最后再通过经典原文的解读与导引,学生理解了“孝”的深刻内涵,并且反思自己的行为。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解决问题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注重自主学习
“国学经典诵读”课为公共必修课,授课计划为每周2学时,共32学时。由于国学内容博大精深,只凭课堂90分钟面面俱到地讲解每部经典,显然时间是不允许的,因此,笔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能力,在开课伊始,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任务的督促及分工。每组的任务:一方面从国学经典著作中选取成员共同感兴趣的经典著作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制作ppt课件,然后利用课前10分钟,选取一名代表把研究成果进行全班性的读书汇报。另一方面检查督促组内成员背诵和作业完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辨析材料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多媒体和制作课件的能力。读书汇报虽只10分钟,却使学生对国学经典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和理解,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课堂的含量和效果。
四、创新评价机制
考核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
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其中课堂表现占10%:包括回答问题是否积极、参与程度、与小组同学的协作能力、出勤等。国学经典读书汇报占30%:在汇报时根据内容准备得是否充分、课件是否清晰美观、语言是否自然流畅,教师最后以小组合作综合完成情况及每人分工情况给定成绩、评定成绩。“诵读经典,感悟生命”相关论文占10%:根据文章质量评定成绩。
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采取口试形式进行经典篇目的背诵和相关国学知识的问答。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班会;主题实践活动;设计
目前的主题班会有几种不良倾向:1.以灌输为主,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以学校说教为主,缺乏德育实践。表现在教师是演讲者,学生是听众;往往只是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2.学生自编自演相声、小品、诗朗诵、舞蹈为主。3.为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完全将主题班会交给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在班会课上读一读、说一说,缺乏指导、提升。 这些类型的主题班会有一些弊病:一是学生缺乏实践活动,没有直接参与探究,没有深入体验,没有自己真实的体会,仅仅是靠听一些道理,显得枯燥无味,没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有时过多的、机械的节目表演,太过形式,花时间效果不大。
而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理念的主题班会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它最大的特点是不以系统的德育知识的灌输为基础,而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直接体验为形式。把主题实践活动引入主题班会,创新主题班会的形式,这有利于防止传统主题班会不良倾向和弊病,提升班级德育的实效性。现就如何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理念,设计和开展主题班会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题确定与实践活动的创新设计是关键
主题是实践活动的中心,主题的确立与活动的设计对整个实践活动来说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班级主题实践活动是由班集体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开展的实践活动,在这过程中如何确定主题和设计实践活动是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的关键,它将引导实践活动向预定的方向发展,达到预期的目的。
主题的确定应来源于社会需要和青少年成长的需要,可以针对学生身心发展和成长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如学习问题、交往问题等;也可以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的教育内容,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行为教育等;还可以针对本班学生最需要解决的普遍问题,如缺少自信,课堂秩序差、不良学习习惯等。班级主题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要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下面结合一些案例予以说明。
1.针对班级学生存在问题,设计班级主题实践活动
针对班级学生存在问题,班主任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班级存在问题,从中确定主题,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设计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一位小学班主任,发现班级有些学生不能按时、保质完成规定任务,缺乏责任心。针对这个问题,班主任拟定了班级主题实践活动《我的岗位我负责》,设计了主题实践活动的系列活动(分4次班会课完成):深入探究,认识岗位;交流研讨,分析问题;实践体验,珍惜岗位;归纳总结,拓展延伸。通过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任务以及认真完成岗位任务的责任心。
2.抓住热点问题,确定主题设计班会课
抓住社会生活热点问题,确定主题。如,龙岩一中分校从教育新闻热点“践行福建精神(指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设计了七年级上学期各班以“我爱闽西”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又如,围绕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点问题,永定二中确定了“汲取客家土楼文化精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了“客家土楼文化精华”“土楼道德礼仪”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为主题的班会课。通过主题实践活动的班会课,使学生了解客家土楼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汲取其思想精华,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
3.结合当地资源选择主题,创新设计实践活动
要想让德育取得实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德育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开掘利用当地活生生的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材料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会有一种亲切感和认同感,教育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闽西有众多的红色资源,通过探寻,可以弘扬革命历史,学习伟人精神,进而达到育人效果。结合文化遗产、名人足迹等,我们可以选择保护环境、爱国爱乡等众多的德育主题。
如,长汀河田故名柳村,后因洪水泛滥及森林大砍伐,水土流失连年加剧,致使“柳村无柳,河比田高”,故把柳村称为河田。1988年至今,河田人民群策群力治理水土流失,昔日烈日炎炎的“火焰山”重新披上了“绿装”,基本实现长汀人百年绿色之梦。被誉为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品牌,南方治理的一面旗帜。为此,长汀县河田中心校确立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时代气息的“生态文明”教育主题――增强水保意识,建设美丽家园。围绕这一主题,依据班级实际,班主任设计了“水土保持 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活动分三个部分:1.主题的确定。2012年12月,确定《水土保持 从我做起》活动主题,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2.活动的实施。2013年1月――2014年5月,根据《水土保持 从我做起》活动方案,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调查、采访、宣传、美化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收集资料;处理资料。3.活动交流汇报。2014年6月进行这一主题活动成果的展示汇报。
该活动经历一年半,班级以该主题为主线索,深入社区调查、参与实践活动。这个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当地的地理、时代特色,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同学们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达到了独特的德育实践活动教育效果。
二、实施主题实践活动,创新形式开展主题班会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不是一节课就能够完成的,必须经历一个实践的过程,确定主题和设计实践活动这一环节完成后,如何组织实施是实现德育效益的根本。只有将方案得以实施才能将班集体的主题实践活动落实到位,才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体会、有感悟、有行动。所以以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的教育活动应该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主题班会形式,或运用选择主题,或采用讨论交流,或让学生参与实践体验,或让学生将主题实践活动延伸到课外,可谓是形式丰富多彩。
1.情景切入式主题班会课
情景切入式主题班会课常在主题确定课时使用,通常选择相关视频片段引入问题、思考问题;也可课前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访谈情况引入,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情景切入,达到显现主题的目的。接着围绕主题分析、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如,龙岩师范附小有位班主任发现班级同学中买零食现象严重,为了引导同学们对正确使用零用钱,拍了不少该班同学买零食的一些镜头,在主题班会课上,作了以下安排。
第一步,播放同学们随意消费的图片、视频片段;
第二步,学生们认真对照自己的行为,分小组思考、分析片段,反思存在的问题,各小组代表剖析问题;
第三步,教师正确引导,如何正确使用零花钱,如何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提出问题:我们学校各年级同学使用零花钱的情况如何?如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获得零用钱?
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消费方向得以纠正,在这个过程当中注重学生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品质。同学们开展了以下实践活动:对零用钱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的;周末进行体验挣零用钱;“我是小小理财家”等实践活动。
2.集体讨论式主题班会课
班级学生通过“考察” “设计问卷”“调查”“访问” “反思”等活动,形成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了亲身经历,有了体验和感受后,这时可采用集体讨论式,开展主题班会课。通过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在班会课上发表,小组其他成员补充,其他小组提出看法,彼此互相完善经历实践的成效,教师适时点评,提升教育实效性。
比如,龙岩高级中学七(1)班班主任带领学生开展了《学雷锋做文明学生》主题活动,围绕该主题确定了两项实践活动:1. 通过学习雷锋事迹,了解雷锋精神的具体内涵。2. 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中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刻不容缓。该阶段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调查访问,对雷锋精神有了一定的认识,设计问卷,了解目前学习雷锋精神的现状和思考,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主题班会上,学生踊跃发言,对雷锋精神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目前学习雷锋精神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该节课,作为总指导的班主任最重要的是组织交流研讨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将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同学交流,进而生成一些新的问题,将研究不断深入进行,同时集思想教育于其中。激发学生明确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内涵,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新时代雷锋精神,为行动提供思想基础。
又如,上文中有关长汀河田中心小学的案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水土流失给河田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再现当年水土流失的情况,感受水土治理的成效,感受家乡美丽山河的巨变。通过学生深入交流研讨,将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分享,进一步了激发同学们深刻认识保持水土的重要性,树立水土保持的责任感。
3.情感体验式主题班会课
情感体验式主题班会课是以学生在付出与坚持中情感体验为主,展示成功的喜悦和失败教训的感受,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积极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道德情感、意志、行为、能力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
比如,龙岩一中分校以《我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为题开设了一节魅力班会课,称为魅力是因为经过主题实践活动后的展现,不是简单的一节课,而是学生情感体验的再现。其流程如下。
情境引入,情感体验成为这堂课主要活动环节:第一环节――走进父母,感悟爱。这个环节是在音乐、视频的渲染下,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父母表现出来的伟大的爱,深沉的爱;让学生把父母的爱找出来,并告诉他们要珍惜身边每一个爱他的人,同时也要坚强的去面对人生中的任何突如其来的变故,拓展、深化了主题。第二环节―― 体谅父母,理解爱。这个环节是在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背景音乐中,妈妈深情地念着她的人生经历,让学生从一个个很熟悉的学习生活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告诉学生,要从学会感恩父母开始,要感恩你的亲人、师长、朋友和帮助过你的人;第三环节――关心父母,回报爱。通过学生与父母心连心的交流,全班同学向父母表达感恩宣言,把班会课推向最,使学生把感恩父母的情感升华为努力奋斗的内动力,健康成长,努力学习,懂得关爱他人,学会感恩,并在一首与主题相关的歌曲中结束。
4.总结汇报式主题班会课
该课型是主题实践活动完整结束后的汇报课,既要对各个小组整个活动进行简洁、有效的展示,又要求师生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汇报,所以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总结汇报课的保障 ,是提升主题实践活动德育效果的重要环节。为了达到更加有益的教育效果,应事先组织小组对整体活动进行反思,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有了体会,小组进行总结、撰写心得体会,结合一些成果展示,甚至可以准备简单的节目,以丰富汇报课内容。
如上文《我的岗位我负责》主题实践活动中,班主任在总结汇报式主题班会课上,开展了以下环节的活动:
(1)各组汇报岗位体验的情况、展示一些成果、提出思考;
(2)班主任围绕学生的成果展现,结合德育教育主题进行点评;
(3)小结深化,点明主题:我的岗位我负责。
5.拓展提升式主题班会课
该课型是在主题汇报课的基础上的拓展提升,重点是实践活动的德育实效进一步具体化,这个环节更需要学生文字表达、概括,通过该节课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总动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共鸣,将活动效果推向。
如,上文《零用钱的正确使用》案例在这种课型中是这样拓展提升的。
第一部分,通过前期实践活动,形成文字材料,充分认识正确使用零花钱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从学生小组参与挣钱体验活动中的感悟中升华,提出重视劳动果实、珍惜父母为孩子的付出;
第三部分,引导学生拓展提升,进一步思考“如何当好小小理财家”;
二、目标与要求实施小学“读书、写字、诵读”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科学体系,真正地让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形成“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逐步形成认真读书,善于写作,规范汉字的行文书写的文化氛围。
三、方法与措施:
1.纳入校本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开发校本课程,每两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着,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如:阅读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会做简单的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学会上网查找资料;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
一、二年级写填空式读书笔记,
三、四年级写摘录式读书笔记,
五、六年级采用摘录好词佳句和感想相结合的形式。读物推荐课: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我们要上好读物推荐课,可以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也可以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欣赏课:这种课型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可以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读书汇报课:这种课型是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主要形式有:①读后叙述: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书籍的内容。②开展辩论赛:对读物中所提到的相关论点开展辩论,促进阅读效果的提高。③交流评论: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④表演展示:让学生把看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形式,在汇报课上进行表演。
2、加强图书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要着力做好图书室装备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学生报刊读物种类多,数量足,不少于5种,班级各类报刊累计不少3份;每学期向师生提供不少于3本的必读书目。学校要有专用阅览室,力求面积足、采光好、布置美。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图书管理员,各班级配有学生兼职图书联络员,建立健全图书借阅制度,有计划的开展借阅活动,保证学生每学期平均借阅3-5本书。开辟“跳蚤”书市,鼓励学生将家中的藏书变为“行走的书”,以书为媒介,广交书友。要利用校园空间,合理地设置阅读文化环境,让师生主动亲近阅读。定期推荐一些可读的优秀书目,以供教师和家长选择引导孩子读书。
3、倡导师生同读,实现师生共进。书籍记载
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把文明代代相传,绵延至今。无论是严谨雄辩的哲学思想,还是奥妙无穷的科学知识;无论是精美绝伦的唐诗宋词,还是神奇有趣的神话传说……无不以书的形式传承至今,书籍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从促进师生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引领教师和学生,形成“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实现‘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目标。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教师,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形成学习、思考、教学、提高的良性循环。在教师间开展读书笔记交流、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故事讲述、读书成果展览等活动,激发教师读书热情。教师每人每年购置2本图书,订阅1份报刊(必是教育杂志)。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每学期都要举办“语文课外阅读名着讲座”,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上一节课外阅读公开课,要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通过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写一幅字的“三同”活动,达到师生共同成长。
4、开展多种活动,培养阅读兴趣有计划地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组织“书香班级”、“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小书法家”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
5、强化考核评比,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我校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各部门要狠抓计划落实工作,以检查促开展,以活动促提高,以评比促提升。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
6、加强课内外结合,拓展阅读时空以阅读课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自觉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具体安排:
(一)前期准备
1、创设浓郁的校园阅读氛围。利用校园空间,合理设置阅读文化环境(如廊道文化、阅读墙、标语牌、宣传栏、校园花木文化、班级图书角等)
2、建立健全班图书管理体系,每班配有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和收发工作,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和同学们交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3、配齐班级的报刊,建立健全报刊管理制度。
(二)常规性过程管理
1、每学年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倡议家长与学生共读。
2、使用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知识。
3、定期开设“语文名着阅读讲座”或“名着欣赏讲座”。
4、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读书卡片展、阅读手抄报。
5、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沙龙活动、赛诗会、文学人物评论会。
6、定期组织“书香班级”、“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最佳读后感奖”、“最佳读书小报”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自主读书。
五、活动阶段:
(一)宣传发动,制定计划。
1、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
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
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读书不得少于半小时。
2、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选择合适的读物,慢慢引导孩子扩大阅读范围。
(二)实施行动。
1、开辟三大阅读时空:
(1)充分利用《阅读与写字》这门新课程,在比较正规的时间段,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阅读指导方式,例如:开启词句百宝箱、美文美段赏析、读书故事会、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2)充分利用早读、午间、课前五分钟、放学十分钟等零散的阅读时间段,培养语文值日生,开设晨曦书简,带领学生欣赏优美词句段或古诗词,使阅读时时在、处处有,使学生天天采到果实,寻到宝藏,及至打开知识的大门。
(3)发动学生把好书带回家,和家长共读一本好书,开辟出家庭这块阅读的馨香乐园,使阅读成为家庭的一种习惯,使阅读更好地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开展交流活动。例如,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和学生一起共读一本书,谈谈读书心得。
3、老师做好导读工作,引导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初步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简单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采蜜本“中,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日记。同时,定期进行读书笔记展评供大家欣赏。
4、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在用好教材以外,安排一些相关的读物。例如,学习课文《开天辟地》后,引导学生阅读神话故事。这样,既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将课外知识融入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5、利用板报和每天诵读《日有所诵》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做书签、古诗文诵读、绘制读书小报、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六、具体安排3月份:
1.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主阵地,广泛宣传读书活动的意义,让学生懂得“我的眼睛因好书而明亮,心灵因好书而澄清,品德因好书而高尚,灵魂因好书而纯洁。”
为深入落实沧州市教育局“一细五领”教育提升计划,促进我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校以“一细五领”为工作纲领,以“七项工程”为抓手,以“五育节日”为依托,着力打造农村优质小学,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2019年获评“五星级学校”荣誉称号。现将学校新的一年来的具体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以“333”课堂教学改革为基础,落实课程引领的核心作用
学校始终秉承“启智明德”的教育理念,教学上推行“333”课堂教学改革,德育上推行德育三线自我管理教育。“333”课堂教学改革和德育三线教育为主的三三教育品牌成为助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学校发展注入生机活力。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养成教育有了明显改观,为了使德育“三线”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学校在原来德育“三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最基础最简单的 “行为三线九条”。 课程改革方面,依托县教育局教研室“三三三”生命律动教改体系,遵循研究学习、课堂落实、制宜探究三步走的模式,改变教师思想,寻求教学突破。
学校将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品牌予以创建,确定了"以文化教育蕴博雅校园"的特色发展思路,呈现了“全校联动 全员参与”的文化教育局面。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自主研编了校本教材《庆云灿兮》。学校力求通过“让庆云古文化浸润心灵,以灿烂文明谱写人生”的 “文化育人”特色教育理念,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打造博雅校园,儒雅教师和文雅学生。
二、以校园文化为依托的工作思路,发挥文化引领在与育人方面的突出作用。
学校始终秉承“启智明德”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博学、知礼的现代社会公民”作为育人目标,砥砺出“立志、立德、向美、向真”的校训、“和融、共进、精诚、阳光”的校风、“有爱、有严、无私、无悔”的教风、“乐学、会学、知谨、知性”的学风,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素质、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齐心合力、勇于创新”鼓舞着师生不断进步,先进的办学理念,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高效优质的现代管理,加上书香浓郁、环境幽雅的校园必将使白庙中心小学的每一个孩子享受健康成长的快乐,拥有生命发展的美好未来!
学校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日常教学的同时,积极推行盐山教育七项工程,即:互联网教育、教师队伍优化、育德树人、精准扶贫等等。与此同时,学校在校区明显位置设置了橱窗和六块展牌,第一块是学校的远景图。第二块展示的是学校的简介。第三块展示的是学校近两年发展变化的对比,。第四块展示的是感知觉统合无器械训练。第五块展示的是花儿朵朵的春天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第六块展示的是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的展示。
学校每周一进行定期升旗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爱校、爱家、爱社会、爱国等思想品质
三、以感统合无器械训练和文明礼仪教育为抓手,学校特色引领发展。
自2018年开始,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家庭教育研究员、国家专业人才库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全国养成教育研究总课题组研究员、感觉统合训练高级指导师、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仝慧琪教授带来的“教育就要培养习惯”专题讲座。仝慧琪是全国感觉统合无器械训练法创始人,她的“加法手指操、乘法手指操”训练了孩子们感知觉统一,使孩子们在愉悦的游戏中爱上学习。仝教授团队三次来到我校进行感知觉统合无器械训练,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开发智力。与此同时,盐山教师发展中心感统合小组与我校结成了帮扶,定期到我校进行训练活动。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传承文明,弘扬美德,学校开展了“与礼有约”“文明礼仪”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学校首先组织召开了“与礼有约”“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启动仪式,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选出学生代表每周在国旗下进行礼仪教育演讲,让同学们积极投入到主题教育中来。
其次,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广播站、教学楼文化等宣传阵地,宣传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教育的目的、意义和知识,教育和引导学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行文明路。通过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主题班会等,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为重点,从“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心中”等方面教育学生,大力宣传学习礼仪、待人之礼、行走之礼、仪式之礼等实践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同时将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个细节,在全校师生中形成“做文明学生,展礼仪风采,争做谦恭有礼的好学生”的良好氛围,努力提高师生的文明素养,让学校真正成为传承文明传播文明的摇篮。
四、通过教师新技术培训,多渠道加强共建,以技术引领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我校借助学校多功能微机教室、校园无线覆盖、乐教乐学平台、网络研修平台等助力,不断提高教师们的教育信息化能力。校内开展计算机办公应用、多媒体应用校园培训,力争在一年内实现班级多媒体教学全覆盖。
学校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结合乡村家长教育水平与能力不足,亲子沟通、家校沟通存在误区的现状,本学年开设了网上家庭教育讲堂,聘请专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专题培训,取得良好效果。
学校不定期组织专兼职人员利用学校未及时进行教师信息化培训,进行教研共同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开展了“校园之声”广播站,每班选拔优秀的学生在上午大课间进行优秀文章的广播,增强学生的美感,发扬学生优良品质,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近期,学校依托小盖茨机器人为平台,组织了第一届校园科技观摩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五、依托教育局“三大表彰”落实学校班级、教师、学生的评价引领
学校将评价划分为班级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每学期开展“优秀班级”表彰、“优秀教师”表彰、“优秀少年”表彰,以榜样引领的作用,带动学校教育教学生态的活力与生机。在三大表彰的前提下,规范评价标准,细化评价机制。在落实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评价的前提下,依托学生励志成长手册,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机制,从学科知识考核、能力考核、体育素质考核、行为习惯考核、行为操守考核几方面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教师评价主要从教学成果考核、教学研修考核、工作常规考核、个人研修考核等方面。师生的考核与年度奖励挂钩,以评价促发展,以考核助提高。
一年来的工作,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新课程建设发展存在的教师不专业;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内涵不足;评价机制中一些隐性评价标准不好把控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仍需要不断优化思路、剖析问题、因地制宜、全面提高,争取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办满意的优质教育。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评估组的领导指出了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按照评估组的要求,我校于次日迅速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会上传达了领导的要求,同时根据评估组提出的问题,要求所有与会人员会后深入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形成材料立马上交,同时通过了成立整改专班的决议。整改工作由校长督促,各分管校级干部牵头,各部门为责任主体开展,学校拿出整改计划,各部门对照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对于近期能整改的坚决及时整改,对远期的或需上级支持的制定时间表,并在今后形成自评自纠的长效机制。
会后,校长集中校委成员的整改建议,依据评估组提出的问题我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现将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1.深入挖掘办学理念的内涵,制定落实办学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策略,使围绕办学理念形成的办学思想深入人心,让学校的每一个成员熟知并形成内驱力。
2.进一步加强功能室的管理,使功能室能充分发挥起功能。一是强化管理员的责任意识,搞好管理员的评价工作;二是严格管理,借用、损毁等要有详细的记录,卫生等一个星期至少一次;三是提高功能室的使用率,杜绝设施设备挪用现象;四是建立检查机制,一月一查,一学期一清理;五是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适时更新和补充功能室里的图书、器材等。
3.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抓好管理的细节。一是下一学年力争音、体、美教师专任,开足、开齐、开好课程;二是进一步加强对非语、数、外学科的常规落实情况检查,做到备好课、上优质课、布置有实效的作业,期末要拿出成果。
4.加强师风建设,建设一支高效的教师队伍。一是通过师德学习,提高教师的认识,同时学校进一步加强学习的实效性,要求学习后教师对照自身反省,形成材料,交政教处审核并保存在师德档案,对优秀的材料作为评优的依据之一;二是领导干部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策水平;三是树立典型,以典型引导人。
5.进一步加强档案建设,充实档案材料内容,注重规范性、科学性、具体性、可操作性。一是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要在分析学校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充实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内容并逐步实施;二是依据汉川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下发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指标》加强对各部门资料建设的指导,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将各部门的资料归档保存。
6.成立家长学校,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立即完善家长委员会的组织机构;二是一周内制定规范的制度,完善工作计划;三是依据计划制定可行的方案,开展活动,一学期召开二次家长委员会,一次家长会,让家长参与到学校与学生的评价中来。
7.进一步深化特色建设,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一是艺术教育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将民乐、腰鼓、书法等通兴趣小组发展下去,依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的情况,自编教材,对全体学生普及艺术教育,对有特长的学生组织参加比赛,锻炼能力;二是英语口语教育,研究新的教学模式,课堂突出口语训练,老师加强自身修养,力争每年的英语口语竞赛取得可喜的成绩;三是争取外部支持,加大投入抓好特色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