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图书馆年终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按时参加每周三的馆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并在认真学习中查找工作中的问题,不断进步。
二、配合图书馆年度发展计划,出色完成日常工作
20xx年是我馆的图书馆资源.环境建设优化年,我先后在流通部和技术部任职。在新的岗位上,我重新梳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恪尽职守,规范工作流程和常规管理。
前半年,在流通部综合书库五,日均接待读者20余人次,其中,解答读者咨询10余人次,外借图书30余册。另,上架新到和归还图书数百本,并针对性地为读者推介相关书籍,积极配合了我馆的读书活动和资源环境优化。
秋期至今,我与另两同事一道负责一楼电子阅览室的日常用户接待、机房维护和读者培训工作。本人,日均接待用户30余人次。利用机房管理系统机房使用知识,很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育人职能;并打印用户下载、整理的文档,为其提供便利。
三、积极参加图书馆、学校组织的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20xx年,我积极参加馆内、校内的各项活动;如,全校教职工篮球赛、图书馆阅读与健康宣传月等等,实现个人成就感,也进一步增强集体荣誉感。
我馆秋期开展了新生图书馆知识讲座活动,我为计算机、新传等院系讲解图书馆的使用,推介我馆资源,传授使用图书馆的技能,激起新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收到很好效果。
论文摘要: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所处的环境,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创新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为创新教育所采取的措施。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竞争激烈,对创新人才有着迫切要求。作为大学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创新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所处的网络环境
(一)因特网几乎覆盖全球,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开发及信息传播范围﹑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因特网已连接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1000多个子网﹑300多万台终端或工作站﹑1500多万主机及6000多户电子图书馆,并以每月8%的速率扩增,这种超速的全球信息基础建设将打破信息交流的国家边界空间限制,极大地改变社会及图书馆信息传播的传统方式。
(二)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与因特网连接,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及信息服务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有益的平台。目前,cernet已经形成以清华大学为中心和总出口,以西北﹑东北﹑华中﹑华南﹑华东和京津等地区9所院校为节点,连接200多所高校校园网的主体网。据专家估计,这一庞大的主体网,近期内有望覆盖我国全部高等院校。网络环境为我国高等院校文献信息的传输和获取开辟了极为广阔的前景,对高校图书馆和教师﹑科研人员与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用户信息需求的种种变化,将直接引导图书馆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二、创新教育的内涵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意识。创新能力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激发诚挚的热情和强烈的创新激情,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要有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来处理某种事情或某种事物的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只有具备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进行有效地探索,才能进行创新。
(三)创新技能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创新技术同样居于创新教育的核心地位,尤其在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中,更要加强以实践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培养。
(四)创新人格的培养。人格是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的总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也就是让学生形成具有勇敢、一丝不苟、独立性强、有恒心以及富有幽默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可以说,良好的人格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创新人格,才会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人格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实施创新教育中的途径
(一)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营造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是知识的宝库、创造力的源泉,它不仅为创造提供原材料,而且能启迪人们的创新灵感,创新教育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更重视知识的优化。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为读者营造一个创造性地学习、开放式地研究、博览群书、探求真理的环境,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气氛。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各种新载体、新技术和新手段,活化资源和信息,增加灵活性,增强创新能力,以充分提高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优势。首先应开发和利用internet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努力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准确提供各种网上信息资源;二是要建立专题文献数据库,特别是要建立与本馆有关的特色文献数据库;三是图书馆应将分散在不同载体、不同文种中的同一内容或同一主体的知识于广大师生,让存储着的大量信息知识运动起来,便于交流与共享,使之在与人的智慧碰撞的过程中,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为创新教育营造一种开放、进取、创新的文化氛围。
(二)改进管理方法,实现管理体制的创新。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要实现现代化管理,在办馆模式上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优势,实现创新管理体系,就必须改革和摒弃那些不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以及不适应读者需求的具体规章制度,实现管理体制的创新。从图书馆事业发展趋势出发,以方便读者、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理念出发。如我馆重新制定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业务流程,进一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目标管理。同时还把创新引入竞争机制,在年终总结、干部考核、晋升职务等活动中,把有无创新的成果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由于建立了充满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图书馆面貌焕然一新。实践证明:图书馆要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更好的发挥其在高校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就要加速管理创新,使图书馆管理系统总体功能不断优化,确保图书馆在不断创新中寻求发展。
(三)改变观念,重视馆员创新素质的培养。造就培养一批观念新、知识新、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创新素质的馆员队伍,是实现图书馆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信息时代要求现代图书馆必须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既懂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外语,又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图书馆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善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善于捕捉新的信息资源及发现读者新的信息需求,才能提供及时的创新的信息服务。其二要具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勇于探索,对其发展前景有着深远的洞察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知识水平。其三要有创新能力,图书馆员不再是传统服务模式中简单的文献保存者与传递者,馆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现有专业水平,这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根本保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严峻的挑战,图书馆事业才能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得到发展,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刘瑞儒,高海延.试论21世纪教育发展的特点及高等教育应采取的对策[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3
[2]张霞.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2:60-61.
关键词 省级公共图书馆 参考咨询 整合 规范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On Reference Service of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WANG Li
(Hubei Provincial Library, Wuhan, Hubei 430071)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there are a very small number of the professional workers of Reference service in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Meanwhile, they also have to do other jobs in their libraries. Therefore, they can not mainly focus on the Reference service. Base on the on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Reference service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the author tries to solve the problem by giving following suggestions to the colleagues for reference , which are integrating and unifying the reference service in the whole library ;normalizing service rules and introducing reward and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to build brand of service.
Key words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y; reference service; integration; normalization
1 各省级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近期,笔者针对17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做了个参考咨询工作问卷调查:
(1)专职参考咨询工作人员人数( )(表1)
A.1~5 B.6~10 C.11以上
(2)参考咨询人员是否兼做馆内其它业务工作( )(表2)
A.是 B.否
(3)日常工作量是否饱合( )(表3)
A.是 B.否
从第一项调查中17个省级馆中有14个馆参考咨询人员人数在10人以下,只有2个馆在11人以上,新疆馆未设专职参考咨询员(图1,图2)。可以看出,在省级公共图书馆专职参考咨询人员是很少的。从第二项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参考咨询员同时还兼做本馆内的其它业务工作。例如:陕西馆专职参考咨询员有10人,但其中还承担阅览文献的日常管理以及读者接待工作。从第三项调查中发现有许多馆参考咨询工作量并不饱合,许多回答饱合的馆其实也是在为非参考咨询的馆内其它业务工作而忙碌。
图1
从这三项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省级公共图书馆普通存在的一种现象:专职从事参考咨询工作的人员普遍偏少,同时还兼职着本馆其余业务工作,人员少任务杂,全面开展参考咨询工作有些力不从心。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参考咨询服务工作水平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图2
2 提高参考咨询服务工作水平的措施
2.1 整合和统一全馆参考咨询工作
参考咨询服务一直是图书馆服务于读者、服务于社会的一项重要业务。美国参考咨询服务专家马奇认为,图书馆无论大小,都会遇到读者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图书馆必需倾其资源来解答这些问题,而图书馆的声誉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它能否成功地处理参考咨询问题。
澳门大学图书馆阎志洪馆长,他就主张要把咨询服务台设在面向图书馆大门的最显要位置,并把最强的业务骨干安排在此,读者进馆后第一眼就可以看到他们,第一次接受的服务往往也是他们提供的。他认为这是图书馆的脸面。①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队伍实力雄厚,参考咨询部如算上立法决策服务部有300多人,他们正是这样做的,把精兵强将轮流放在了显要的咨询台上,分别设立有总咨询台、社科咨询、科技咨询、文献提供、查新等,坐阵的基本上都是副研究馆员。
目前,省级公共图书馆因为专职参考咨询人员少,普遍没把最强的业务骨干放在总服务台。管理上也存在参考咨询工作分散不统一的情况,各部门常常各做各的咨询,专职的参考咨询人员也常常因素质较高被领导指派兼做许多其余的业务工作,这样势必造成参考咨询工作服务质量的下降。有的新进馆同志甚至在读者咨询过程中回答“不清楚”、“不知道”,这将极大的损害一个大馆的形象。
因此,省级公共图书馆必须整合和统一全馆的参考咨询工作。总咨询台配备高素质的参考咨询人员。此参考咨询人员需对全馆综合情况有全面的了解,熟悉参考咨询业务,有较高的接谈技巧,除对读者做一般的指向外能敏锐的把握和发掘读者的潜在课题需求,从而引导到参考咨询室做深层次的咨询服务。各业务部门咨询台工作人员遇见读者的专题和课题需求也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到参考咨询室解决。这样就可以统一全馆的参考咨询工作,避免参考咨询室和读者的脱节,也能避免出现“不清楚”这类严重影响图书馆形象的事情出现。
2.2 规范参考咨询服务工作流程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众多省级馆参考咨询工作状况是不饱合,这种状况并非是读者咨询需求少,而是专职参考咨询工作人员和读者脱节所造成的。整合和统一了全馆参考咨询工作后,加强了与读者沟通的渠道,读者需求会源源不断地到达参考咨询室。
在众多的咨询案例中,众多省馆并没有规范参考咨询工作流程,做完一个案例没有建立服务档案,没有留下一个完整的服务轨迹。年终总结时才找找资料写写总结。如何做到更专业、更规范,就成了我们必须解决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学习图家图书馆的经验。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流程是:(图3)
图3
其中的咨询委托书和参考咨询单可以在国图网站上下载。
服务约定,咨询委托书的签定是非常必要的,对双方都有约定,图书馆按照用户委托进行资料检索、收集并提供相关复制件并为读者保密,读者须承诺:尊重所涉著作权人及相关权利人享有之权利,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而非法使用所获得的资料。若因使用图书馆咨询室提供之资料涉及到著作权问题,由本用户自行解决。此协议双方签字后是具有一定法律约束的。咨询档案的建立在整个咨询流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整个咨询服务工作的轨迹,做到有案可查,同时也可供今后参考咨询工作中参考学习和借鉴。咨询档案也是对参考咨询工作人员服务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
2.3 引入奖励、参考咨询质量评估体系逐步建立服务品牌
省级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日常咨询数量普遍并不高。究其原因,很关健一点就是缺少奖励机制。知识型的参考咨询工作是需要收费的,它是参考咨询工作人员劳动价值的体现。参考咨询员在不断创造价值的时候,如果没有奖励机制,那么是不会有太大的动力的。
国家图书馆根据自身实力雄厚、参考咨询人员众多的具体情况,参考咨询工作制定有完善责任目标、质量评估和奖励制度,工作量长期是处在非常饱合的状态。省级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普遍并未设置奖励制度,这势必造成一种不利的结果:做的太多就忙不过来,没有提高咨询数量的动力。因此,省级公共图书馆如果想提高咨询数量,首先必须建立奖励制度,提升参考咨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咨询数量提升的同时,我们需尝试建立科学的参考咨询质量评估体系,从而保证我们的服务质量。只有以科学规范的理念、制度、标准、方法等对参考咨询服务进行质量评价并构建完备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确保参考咨询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进而改善用户体验。参考咨询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程,旨在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参考咨询工作的优劣得失。除此之外,还应辅以相应措施,如加快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章标准,使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在评价过程中坚持读者评价为主、专家评价和服务人员自身评价为辅以及“硬性环境”与“软性环境”相结合的原则,以作出综合完整的评价;开展读者培训和用户教育,使之充分利用参考咨询并积极参与质量评价等。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不断优化和完善参考咨询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自己的参考咨询服务品牌,使之切实推动图书馆参考咨询以及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②
注释
兑奖正当时
万众期待的2011年度“IT品牌调查”读者获奖名单终于在本期杂志中公布啦(此处应有鼓掌)!参加的读者,赶紧找来放大镜挨个儿搜索自己的姓氏名字;没参加的读者也可以凑个热闹,顺便狠狠的羡慕嫉妒恨那311位获得奖品的人儿,特别是那位夺得14999元华硕三屏台式机的哥们儿,哼哼。
字迹工整很重要
MC起网上投票已经三年有余了,每年还是有数千人通过邮寄纸质答卷参与。可是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在答题处提醒各位用正楷字填写,但每年都有那么一些读者率性而为的个性字体,你问为什么不能个性?原因仅仅在于我们的录入工作人员实在、实在是认不出那些名字、地址甚至身份证号码,以至于有时候我们严重怀疑那些到底是甲骨文、象形字还是玛雅文……总之,一定不是中国字。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无论参加什么活动至少得让我们知道你的名字啊,要不因为此与奖品失之交臂得多可惜呀。
微型计算机宫方微博
@微型计算机官方微博:MC教你识别样机――检查机器是不是样机看看机器硬盘的通电时间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由于现在厂商基本上都要求在点亮的情况下摆样硬盘的通电时间一定会很长,用软件查看一下就OK了。
@孤独的渊渊是光头:笔记本先看锁孔有无损伤,再闻闻机器是否有异味(清洁机器擦拭液的味道)。
@奶帆:闻味道也可以,新机塑料味浓,样机味道散了。还有散热器机器里的各个接口的灰尘。
@刘宗宇-西宝贝:查看易损封贴也是一个办法,不过经销商容易作假
@剑_自由之翼:用hd tune或者everest都可以。
@微型计算机官方微博:#MC带你逛2012 CES#WIndows 8能否让windows Phone真正成为智能手机市场中不容忽视的第?
@太密斯特:有待观察。
@Justin022:以windows Phone 7手机现在的硬件配置跑windows 8够呛
@Spiritdong:第三股最小的势力。
读者来信一箩筐
在录人大家投票时最大的乐趣是不时能收获惊喜。比如不经意间拆开一张新年祝福卡、一封读者来信、甚至还有一张圆珠笔手写的对联(幽默的读者)等,哈哈,令录人人员在机械、枯燥号忙碌的工作之余不禁莞尔。好吧,我们就挑选几份来信节选,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A:咱们的调查问卷可否考虑采用机读卡的形式,用2B铅笔填写,机器读取?这样可以降低杂志社的工作量,并能最大化避免录入出错。
这是一位非常体贴的读者,改明儿我们跟招生办联系一下,看能否将机器借出一用。Ps看来中考和高考给大家留下的“阴影”不少啊,呵呵。
B:从今年诸如三十周年纪念特刊、各种专题、横向评测及互动网站等可以看出,MC对细节方面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内容也在进行不断细分和充实,希望贵刊来年再接再厉,给读者带来更加高品质的《微型计算机》。
嗯,这段可以用到咱们杂志的年终总结里。感谢大家对MC的持续关注与爱护,同样的,来年也希望你们能继续为我们多提宝贵建议。
C:建议新年那期杂志的《王牌TopShow》可以放上MC编辑们的合照,因为你们才是我们读者心目中的王牌啊。
春节之后的第一期就收到读者朋友的这种评价,编辑们心理得多甜啊。
D:转眼又是一年,我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就成为了一名MCer,《微型计算机》默默地陪我走过了漫漫长路,一年又一年的年末品牌调查我也是一次不落的参加。但是八年了,我连个鼠标垫都没有抽到过,“杯具”啊……所以今年我也不要什么奖品了,能给我一张编辑大人们的签名照就是我天大的荣幸。
呃,咱们读者调查从来没有过鼠标垫作为奖品啊,你当然抽不到了(哈哈,开玩笑的)。但是奖品还是要搏下的,祝福你今年人品大爆,抱个大奖回家哦。
独阅乐,与人阅乐,孰乐?
终于拿到《微型计算机》2012年1月上刊了。和以前每期正常到的时间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是不带大信封(以前我都是网上订购邮寄来的),因为这是我们单位订的(当然,其中少不了我的运作喽)。从学生时代在图书馆看MC从同学手中借MC,一直到上班后每年自己订MC,再到现在单位订MC,我心中真是感慨颇多。
与MC相识将近14年,MC的内容变化了很多。近两年,我曾犹豫还要不要全年订阅,但最终还是订了,其中有对硬件的兴趣,也有对杂志的感情。一年200多元其实不算贵,而且还可以全单位共享(虽然很有可能只有我一个人看,哈哈),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文/savagesheng)
关键词 决策者 人员配备 信息的良性互动 机制
企业危机信息管理系统是为企业危机管理管理服务的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企业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成功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决策者
企业决策层对危机信息管理工作的支持与否至关重要,这不仅取决于决策层的危机信息管理意识和进取精神,更重要的是现有危机信息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即危机信息管理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支持效果。危机信息管理机构采集危机信息管理和生产危机信息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将危机信息管理真正用于决策过程中。如果决策层认为危机信息管理没有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或者采用其他的信息来源来做决策支持,那么危机信息管理机构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也不会赢得决策层的支持和重视。因此,在决策制定环节中,决策者是否真正使用了危机信息管理来做决策,是判断一个危机信息管理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判断这一过程是否实现有两个指标:一是危机信息管理人员是否与企业高层领导坐在一起进行信息分析,二是企业高层领导是否找危机信息管理人员做有关危机管理管理的项目。各企业危机信息管理单位可以以此为标准判断企业危机管理工作开展的成败情况,并逐步加以完善提高。
危机信息管理对决策的影响程度受到危机信息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结构中的地位、人员的能力、危机信息管理项目的完成情况和企业信息的效益等因素的制约。为更好地开展危机信息管理工作,企业危机信息管理机构应分清危机信息管理需求的轻重缓急,设立危机管理关键信息课题,提前进行危机信息管理工作规划;在采集危机信息管理时,应对决策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对采集到的危机信息管理进行筛选整理;危机信息管理分析和服务人员不仅应提供标志机会或威胁大小的危机信息管理,还应提供应对即将面临的竞争态势的可行动性危机管理战略方案,因为这将导致决策者增加对危机信息管理的利用;危机信息管理人员要经常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到底需要和使用什么危机信息管理;并应就信息人员与决策者的沟通方式和方法进行研究培训;作为危机信息管理人员与危机信息管理用户主要沟通渠道的危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系统,需要有一个面向企业内危机信息管理用户的友好而高效的用户界面,为信息人员和信息用户提供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能广泛征集危机信息管理需求,采集和存储危机信息管理,及时危机信息管理,更新危机信息管理知识库,等等。
二、人员配备
人员是企业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优秀素质的危机信息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发掘危机信息管理资源,深入地分析面临的竞争态势,敏感地捕捉微弱的危机管理信号,生产高价值的危机信息管理,并及时危机信息管理,有效率地满足危机信息管理需求。理想的危机信息管理工作组织应包括危机信息管理官、危机信息管理采集人员、危机信息管理分析人员、危机信息管理服务人员、系统设计与维护人员等组成。他们分别负责危机信息管理工作规划与组织管理、危机信息管理采集、危机信息管理分析、危机信息管理服务、危机管理系统设计与维护等工作。只有他们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才能使危机信息管理系统正常高效地运转,才能及时发现企业面临的竞争机会和威胁,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信息的良性互动
信息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指危机信息管理能够不受限制地传送到危机信息管理工作部门,另一方面指危机信息管理能够按用户的不同需求传送到相关部门和管理者手中。
危机信息管理项目是一个双行道,企业内部其它部门人员既可以为信息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但他们也需要依据信息部门提供的危机信息管理开展工作。信息部门一方面应为其它部门员工提供自由汇报危机信息管理的制度和渠道,另一方面应主动地与企业其它部门人员分享各种信息信息,如:随时把新闻剪辑、数据库查询得到的资料、新产品说明、广告单等给相关工作人员,为企业决策制定者提供危机管理战略方案,对提供竞争对手、竞争环境变化等方面危机信息管理的人员予以支持和奖励,为企业内部员工分配平等的信息汇报权限等等。
四、激励机制
任何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都少不了愿意分享危机信息管理和帮助开发危机信息管理的员工队伍。要有效地动员员工,就需要提高员工把握危机管理关键信息的意识和建立为系统提供危机信息管理的激励机制。
由于评估某一危机信息管理的金钱价值可能会很困难,并有可能使企业员工进入法律的灰色地带,因此,企业可考虑采用其他一些激励手段,主要包括:
(一)感谢。企业危机信息管理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不费力气地向提供危机信息管理的人员表达感谢之情。既可以在内部论坛、公告兰等公共场合感谢信,也可以私下用电话、电子邮件、面谈等方式表达谢意,通常几句感谢的话可大大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继续提供危机信息管理的积极性。
(二)表扬。在公司简报上表扬具体的个人,公开的表扬会增加员工对危机信息管理项目的支持,但要注意将可能损害到个人或企业利益的信息进行保密。
(三)奖励。在年终总结会议或其他类似的场合,对提供危机信息管理贡献最大的人发奖状和证书,这样做可鼓励其他人效仿受奖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