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应急预案制度

应急预案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应急预案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应急预案制度

应急预案制度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辖区内本行业、本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六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制定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结合本单位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第九条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第十条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十二条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第三章应急预案的评审

第十三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涉及相关部门职能或者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第十四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并附有专家名单。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第十五条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应急预案涉及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评审人员与所评审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六条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基本要素的完整性、预防措施的针对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响应程序的操作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

第四章应急预案的备案

第十八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九条中央管理的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其所属单位的应急预案分别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中涉及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未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备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

煤矿企业的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外,还应当抄报所在地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申请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

(二)应急预案评审或者论证意见;

(三)应急预案文本及电子文档。

第二十一条受理备案登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应急预案进行形式审查,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并说明理由。

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第二十二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指导、督促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

第五章应急预案的实施

第二十三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第二十四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的要点和程序应当张贴在应急地点和应急指挥场所,并设有明显的标志。

第二十五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本部门、本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第二十七条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第二十八条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对应急预案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总结应当报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总结应当抄送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二十九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根据预案演练、机构变化等情况适时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

(一)生产经营单位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三)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

(四)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

(五)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六)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

(七)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

第三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报告应急预案的修订情况,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第三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使用状况档案,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四条对于在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

应急预案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任务型阅读教学 设计安排

一、任务型教学方法的概述

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主要关注从语言的应用任务方面着手教学,督促学生为完成某项具体任务而学习,且要求他们完成该项学习任务,让学生为了实际应用去学习,学习了就能够应用,正如某位语言学家曾经说过:“语言是用来做事的”,英语同样如此。语言与外语教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者在对大量的理论与实际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任务型的教学理论,该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第一,语言的掌握通常是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产物,而非单纯地对语言技能进行训练或者对语言知识进行的产物,所以,课堂上的语言活动应该更加贴近自然习得;第二,十分重视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设计各种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使学生和他们的学习伙伴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尽可能调动与发挥学生的发展潜力;第三,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

二、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意义

任务型的教学方法进行英语阅读的教学,不但可以优化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不但提高学生解决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能够深化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感官与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潜能;第二,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促进与引导作用;第三,可以使学生逐步培养起正确的英语阅读思维,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与运用能力,最终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的水平与技能。

三、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的设计安排

(一)任务进行前的设计安排

任务展开前的活动,就好像是大脑风暴,能够激活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经验,将已知事物联系起来,并能够在活动中引出语言知识。在任务开展前,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英语竞赛、填空、对话、智力测验、讨论、描述以及看图说话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问题的答案通常都不固定的,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大胆地畅所欲言。同时,教师还可以告知学生一些必需的背景知识与语言知识,以便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英语阅读的内容,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明确学习的任务。

(二)任务进行中的设计安排

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来说,其通常具有两个主要目的:第一,读懂文章的表层意思,重视对文章故事情节的把握、词汇的理解以及语法结构的掌握等;第二,明确文章主题,对故事的发展情节与可能的结局进行预测。在训练开始前,教师应该先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比如用手指着读、出声读、边读边往回看等。教师应教会学生在阅读时做“眼球运动”,也就是提高眼睛的转动速度,扩宽视角。同时,要把正确的阅读技巧教给学生,比如,意群阅读方法,意群主要指意义与语法联系较为紧密的一组词语,将意群作为阅读单位能够显著提高阅读的速度。再比如,扫读法与略读法,这是英语阅读中比较常用的技巧。扫读指的是快速阅读、直抓主题,通常在刚开始阅读时进行,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大意,抓住主题句与关键词,对文章内容与结构有一个大致了解。而略读主要指带着问题进行的阅读,围绕某些关键问题在文章中迅速查找出答案。在阅读时,比较形象的词汇或句子可通过图片展示,而比较抽象的句子,则可通过划定的问题带出解释。在任务进行中,教师还可以使用拼图任务(比如,按照故事的情节将图片排好)、信息差任务(比如,调查他人的生日)等,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另外,在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同样应当指出与纠正他们的语法错误,对其语法进行指导。

(三)任务进行后的设计安排

任务进行后的活动通常包括操练、讨论以及评价等。在上个阶段主要进行一些相对简单的活动,而在此阶段中就需要完成一些比较复杂的任务了。任务的类型主要包括:解决问题型(比如,讨论怎样防止交通事故)、交换意见型(比如,讨论农村好还是城市好)以及选择决定型(比如,讨论去哪里旅游)等。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让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复述、背诵、表演以及报告等形式,展示他们任务完成的情况。然后,教师再对完成状况进行激励性评价,优秀的成果应在整理后展示给全班同学借鉴,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水平。

四、结论与思考

如前所述,初中英语的任务型教学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非常重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的全新教育理念。初中英语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既是课程的具体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以及分析者,必须严格遵循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全新教育观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任务型阅读学习活动,督促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他们在价值观念、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健康发展,最终实现提高他们英语学习成绩与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目的。

参考文献:

[1]姚志芬.反思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卟新校园(理论版) [J].2011(24).

[2]丁文等.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7).

[3]沈琴.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3).

应急预案制度范文第3篇

实行农药经营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两项制度(以下简称“两项制度”)是强化农药监管、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为确保“两项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省17市全面推行“两项制度”,到2012年底,所有农业县(市、区)实现全覆盖、无遗漏。通过“两项制度”的推行,全省范围内基本杜绝非法农药产品的流入,高毒农药经营实现有限制、能控制、可追溯,农药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隐患大幅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二、工作内容

(一)对辖区内销售的农药产品实行经营登记备案管理。实行农药经营登记备案管理的实质,就是对进入本辖区销售的农药产品进行把关。凡具备“两证一号”(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书、农药标准号)、标签符合规定要求的国家允许生产销售的农药产品,经农业部门登记备案后,方可销售;没有通过备案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通过登记把关,可以有效杜绝非法农药进入流通环节,进一步净化农药市场。农药登记备案管理要坚持市、县联动、以县(市、区)为主。在一个县(市、区)销售的农药产品,要到该县(市、区)农业部门备案,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县(市、区)销售的农药产品,要到市农业部门备案。市和县(市、区)两级农业部门要及时沟通信息,避免重复登记备案。

(二)对高毒农药实行定点经营管理。按照国家规定,高毒农药等限制使用农药(以下简称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就是要避开被限制区域,在其他粮棉油等产区进行定向经营,以达到高毒农药的经营区域可掌控、产品去向可追溯,最大限度地杜绝高毒农药流入瓜菜果茶和中草药生产环节。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要以市为单位进行。各市要根据当地种植结构和作物特点,对高毒农药经营点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严格按照志愿报名、县级初选、市级复审、社会公示等程序,会同工商等有关部门确定公布高毒农药经营单位。确定的定点经营单位要先行对经营的产品进行登记备案,要签订责任书、产品质量承诺书,建立健全购销台账制度。购买高毒农药要实行实名制,购买者的姓名、住址、电话、购置品种和数量等信息,要登记造册,以备追溯。未取得定点经营资质的任何单位,都不允许经营高毒农药。蔬菜、瓜果、茶叶等主产区,可以整市或整县(市、区)范围禁止经营、使用高毒农药。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月15日至2月28日。推行“两项制度”是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强化农药监管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也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办法。今年的省委1号文件、全省农业工作会议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市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两项制度”的推行真正摆上今年农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搞好宣传发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制定方案阶段。3月1日至3月20日。以县(市、区)为单位,对辖区内的农药经营单位及经营的农药产品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辖区内农药市场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各市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方案要任务具体,步骤明晰,进度明确,措施有力,确保方案的科学、可行和可操作。

(三)全面实施阶段。3月20日至9月30日。各市要按照方案要求,在辖区内全面推行“两项制度”。各市要倒排工期,分步实施,务实求实,扎实推进,确保如期完成工作任务。对经营登记备案的农药产品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农业标准示范园建设等项目的县(市、区),要率先实施“两项制度”。

(四)量化考核阶段。10月1日至10月20日,各市对所辖县(市、区)“两项制度”的推行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在此基础上,11月1日至11月20日,省厅组织考核组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作为年终农产品质量安全量化考核该考核项的结果,同时也作为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项目的重要依据。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两项制度”的推行是一项把关要严格、操作要规范、需要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在年内实现所有农业县(市、区)全覆盖,时间紧、任务重、强度大。各市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与工商等相关部门搞好协作与配合。要层层成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为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措施落实。各市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到具体的单位、相关的县(市、区)和有关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已经实施“两项制度”的市或县(市、区),要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提高。为及时掌握进度情况,请各市于3月底前将进度安排表上报省厅,从3月份开始,每月25日前将工作进展情况上报省厅。

应急预案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甲氨蝶呤(MTX);血药浓度;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血液肿瘤的常见疾病,有逐年增多趋势,其中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发长期困扰临床医生,大剂量甲氨蝶呤应用成功的预防了ALL髓外白血病的复发。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材料2005年1月至2006年3月住院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5例,共50例次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男6例;女9例;年龄3-13岁,平均(5.93±2.95)岁,每例患儿均用MIC诊断分型,(诊断依据小儿急性白血病诊疗建议[10])低危7例,中高危8例,L1型9例;L2型5例;L3型1例;B系14例;T系1例,低危组给予MTX3.0g/m2划为Ⅰ组;中高危组给予5.0g/m2划为Ⅱ组,各25例。

1.2主要仪器

①TDX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美国雅培BOTT公司;

②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美国;

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60型:日本日立公司。

1.3要试剂和药品

①MTX测定试剂盒:美国雅培BOTT公司(2007102);

②MTX标准曲线盒:美国雅培BOTT公司(200798);

③MTX指控盒:美国雅培BOTT公司(2007513);

④注射用甲氨蝶呤1.0g/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⑤注射用甲氨蝶呤5mg/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⑥注射用亚叶酸钙100mg/支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4标本采集

①MTX开始前2d采空腹静脉血2ml检测肝功、肾功;

②MTX开始前1d采耳血做血常规检查;

③MTX结束立即在非MTX用药侧血管采静脉血1ml,立即送检;

④MTX开始后44、68h采静脉血1ml,立即送检;

⑤化疗第5天采空腹静脉血检测肝功、肾功;

⑥化疗第5天采耳血做血常规检查。

1.5治疗方法选择全部住院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经过VDLP诱导缓解疗程(VCR:长春新碱;DNR:柔红霉素;LASP:左旋门冬酰氨酶;Pred:强地松)、CAT巩固疗程(CTX:环磷酰氨;Arac:阿糖胞苷;6MP:6巯基嘌呤),即进入髓外白血病预防疗程HDMTX方案,部分患儿为维持治疗期HDMTX疗程(每3个月一疗程),每例患儿3-5次不等,Ⅰ组MTX给药3.0g/m2,Ⅱ组MTX给药5.0g/m2各为25例次。

1.5.1①化疗前提前水化碱化2000ml/m2治疗1d,(包括10%葡萄糖、10%氯化钠、碳酸氢钠5ml/(kg・d)、10%氯化钾),化疗当天开通2条静脉给药,一侧静脉首先盐酸格拉斯琼3mg在30min内静点,随后给予MTX总量的1/6(最大不超过500mg)加入10%葡萄糖100ml中30min内完成,余量MTX加入10%葡萄糖1000ml在23h内维持静点;另一侧静脉给予水化碱化液3000-4000ml/(m2・d),持续静脉滴注,连续给药共4d,碳酸氢钠按8ml/(kg・d)给药。MTX静滴结束后12h开始四氢叶酸钙静脉推注给药:15mg/(m2・次),6h/次,共6次,(按照MTX血药浓度调整LV的剂量与次数);②MTX开始治疗2h内三联鞘注阿糖胞苷(赛得萨)、甲氨蝶呤、地塞米松1次,(剂量参照小儿急性白血病诊疗建议);③MTX开始当天夜口服6巯嘌呤:50mg/(m2・d),共7d;④在HDMTX给药后24、44、68h采静脉血1ml离心测MTX血药浓度;⑤化疗前1天、化疗第5天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保证所有病例进入化疗前胸片、心电图正常。

2结果

2.1MTX血药浓度

2.1.1药物静脉滴注即将结束前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Css)即MTX结束0h浓度,反映MTX在体内排泄情况的指标是44h和68h的MTX血药浓度,本研究两组各时间点MTX血药浓度见表1。

两组比较MTX24h血药浓度有显著性差异,Ⅰ组较Ⅱ组浓度低,MTX44h与68h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两组24h稳态血药浓度均>20umol/L,见表3,Ⅰ组有1例44hMTX血药浓度>1umol/L;有1例MTX68hMTX血药浓度>0.1umol/L;Ⅱ组有2例44hMTX血药浓度>1umol/L;有2例MTX68hMTX血药浓度>0.1umol/L,超过中毒浓度(44h>1umol/L;68h>0.1umol/L)的患儿均出现了程度较重的毒副反应,均达Ⅱ度以上见表2。

2.2甲氨蝶呤毒副反应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分析如下,

2.3消化道反应Ⅰ组出现消化道反应14例(56%)Ⅰ度13例,所有14例均有恶心伴食欲减退,呕吐8例,腹痛2例;Ⅱ组出现消化道反应16例(64%),Ⅰ度14例,Ⅱ度腹泻呕吐1例,所有16例全部有恶心伴食欲减退其中呕吐11例,腹痛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皮肤损害Ⅰ组出现皮疹5例(20%),丘疹1例,斑丘疹4例;Ⅱ组出现皮疹7例(28%),丘疹2例,斑丘疹4例,水疱1例;两组全部为Ⅰ度反应,7d内全部消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剥脱性皮炎。

2.5肝功能损害Ⅰ组出现ALT、AST升高8例(32%);Ⅱ组出现ALT、AST升高10例(40%)两组程度均为Ⅰ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6黏膜损害口腔溃疡发生率Ⅰ组17例(68%)Ⅰ度16例,Ⅱ度1例严重口腔溃疡,肛周溃疡1例;Ⅱ组13例(%)Ⅰ度11例,Ⅱ度2例表现为眼睑出现沫性分泌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7骨髓抑制表现有WBC降低

3讨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占儿童恶性肿瘤75%,治愈率逐年提高[2],但中枢神经系统及髓外复发仍是ALL复发的主要原因,既往对于高危患儿采取头颅照射,虽然复发率有所下降,但往往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影响长期无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3]。研究发现中大剂量甲氨蝶呤24h持续静脉滴注可明显提高血液和脑脊液的药物浓度,试验已观察发现1.0g/m2剂量静脉滴注1/3量后15min血浆MTX浓度可达100umol/L,2-3h在10-37umol/L,这一浓度可使MTX穿透血眼、血脑、血睾屏障,杀伤隐蔽所的白血病细胞,从而达到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作用[4],有研究发现TALL给予MTX5.0g/m2能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并减少诱导失败率和CNS复发率[5]。

甲氨蝶呤持续静脉滴注过程中,能通过细胞膜上还原叶酸盐载体(RFC)进入细胞内,当细胞膜外MTX浓度超过20umol/L,可通过被动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内[6],在叶酸聚谷氨酸还原酶(FPGS)的作用下,MTX分子的谷氨酸残基逐个连接上谷氨酸形成MTXPG,MTX和MTXPG可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活动,影响核酸和蛋白质合成,起到杀伤肿瘤细胞作用[7]。B细胞ALL的MTX浓度>34umol/L、TALL的MTX浓度>48umol/L时其MTXPG则95%达到饱和[8],临床观察3.0g/m2MTX给药方式24hMTX血药浓度大部分未达到34umol/L,而5.0g/m2治疗组基本达到48umol/L以上,但所有例次均超过20umol/L,两组血药浓度比

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3.0g/m2与5.0g/m2治疗能够分别达到标危与高危组杀伤肿瘤细胞作用,但可能3.0g/m2组未达MTXPG饱和浓度是否会影响长期无病生存率,有待今后继续临床观察比较。试验总结MTX毒性反应与MTX浓度成正比。50例次病例中,有6例次用药后44h或68hMTX血药浓度超过中毒水平,并且全部出现Ⅱ度以上不同部位毒性反应,经加大四氢叶酸钙解救剂量和解救次数均安全度过危险期,因此MTX血药浓度监测是必要也是重要的临床指导指标。

应急预案制度范文第5篇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应急预案,系指安全生产事故预案。应急预案管理应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监督、指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培训、演练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协调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对应急预案所涉及的资源和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条应急预案必须经制定单位组织论证和审查,并经实施应急预案有关单位认可,由制定单位,印送与应急预案实施有关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3)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4)事故报告的程序、方式和内容;(5)发现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6)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伤员救治)资源信息,包括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有关信息的情况;(7)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有关的具体通信联系方式;(8)相关的保障措施;(9)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10)应急预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上一级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备案;政府各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备案。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所属各级单位都应当针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制定应急预案和有关作业岗位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所属单位和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经上一级管理单位审查。

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经营、储运单位的应急预案,以及生产经营单位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案,应当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报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生产经营单位涉及辐射、城市公用事业、道路交通、火灾、铁路、民航、水上交通、渔业船舶水上安全以及特种设备、电网安全等事故的应急预案,依据有关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抄报安全监管部门。

第六条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当对与实施应急预案有关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使其熟悉相关的职责、程序,对本单位其他人员和相关群众进行培训和宣传教育,使其掌握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自救和救援行动;生产经营单位还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应急措施的培训;应急预案所涉及的有关单位对应急预案中明确的与其相关的职责应当组织落实。

第七条应急预案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适用范围、条件,有关应急资源情况,以及与相关预案的衔接关系等发生变化时,或发现存在问题时,应当及时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