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画蛇添足的歇后语

画蛇添足的歇后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画蛇添足的歇后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画蛇添足的歇后语范文第1篇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叫化子守夜---多余的

江边上卖水---多此一举

吃咸鱼蘸酱油---多此一举

两 口子拜年---多余一礼

两口子认亲---多此一举

两 个盘子装一条鱼---多余

两娘儿认亲---找话讲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雨后送伞---多此一举

两姐妹认亲---寻话讲()

画蛇添足的歇后语范文第2篇

鼠目寸光、抱头鼠窜、城狐社鼠、牛鬼蛇神、牛头马面、九牛一毛、牛头不对马嘴、虎视眈眈、虎头蛇尾、虎穴龙潭、如狼似虎、兔死狗烹、兔死狐悲、守株待兔、龙马精神、龙生九子、龙腾虎跃、画龙点睛、杯弓蛇影、打草惊蛇、画蛇添足、马不停蹄、万马奔腾、指鹿为马、三羊开泰、顺手牵羊、杀鸡儆猴、猴年马月、尖嘴猴腮、鸡犬不宁、鸡毛蒜皮、呆若木鸡、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白云苍狗、猪狗不如。

二、有关十二生肖的歇后语:

1、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2、老牛拉破车——快不了。

3、老虎戴念珠——假慈悲。

4、.兔子尾巴——长不了。

5、龙王爷跳海——回老家。

6、蛇钻竹筒——直来直去。

7、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嘴多舌。

8、羊入虎口——有进无出。

9、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10、老母鸡下蛋——脸红脖子粗。

11、狗蹄子打马掌——对不上号。

画蛇添足的歇后语范文第3篇

从这个谜语中我们可以悟出,只要我们精心准备,并且运用技巧就一定能取得可喜的成绩。下面笔者就从拟题、开头和结尾三方面谈谈作文教学中是如何运用技巧的。

一、巧拟标题,引起悬念,让读者心生波澜

古语有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说的就是美貌女子眉目传情,令人心驰神往之意。好的文章标题,同样有如此奇效。好标题的要求只八个字“贴切、简洁、形象、新颖”。这主要是针对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而言。

1.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

(1)从范围角度补题。这类文章重点在揭示文章的写作范围,例如《令我________的一件事》《我最________的人》……这类文章重点在培养学生自主构思写作能力。文章的题目只是给出一个写作范围,接下来的写作主题由学生自己定。避免了学生“有话写不出”的情况发生。

(2)从材料角度补题。这类文章由学生定出主题写自己熟悉的题材的文章。如《 一日游》。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旅游爱好来写。如《泰山一日游》《九寨沟一日游》……

(3)从立意角度补题。这类文章规定了文章的写作方向,学生们必须围绕这个中心来写。如文章给出“常识”,你可以从生活常识、操作常识、国家常识等来写。只要是围绕常识这个主旨写就可以。写作起来有一定的宽度,但是只要文章是围绕常识来写就可以。

(4)综合因素式补题。这类文章相比较以上几类文章更为灵活,写作更为自由。如《________真________》,这类题目给了学生更大的写作自由,学生可以写生活真美妙,环境真重要……题材由学生定。可以写散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5)反弹琵琶唱新式补题。这类文章要求学生站在不平常的角度来写作。并且要写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假如________》,可以写假如我死了,假如地球不存在了,假如没有了太阳……这类不符合常规,有点像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一样,但是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给人以警醒。思维更为活跃、灵活。

(6)避俗取新或独辟蹊径式补题。文似看山不喜平,文贵在出新。只有避俗取新、独辟蹊径才能出类拔萃。

2.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

(1)巧用修辞方法

①巧用比喻。这样文章可以在作者优美、浅显的比喻中更加深切地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②巧用对偶、对比。文章通过对比、对偶的修辞手法使用文章形式整齐,掷地有声。

③巧用设问、反问。通过设问、反问可以增强文章的语势,震撼读者。

④巧用拟人。特别是在环境描写的文章中常常用到这种修辞手法。通过拟人的手法,作者赋予了景物以人的性灵,让文章读来更多了一份趣味和一份生动感。

(2)扩展话题

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由一个话题进行扩展,围绕一个既定的中心来进行相关话题的扩展,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

(3)套用歌、诗、词、曲等语句

文章可以引用一些人们熟悉的诗歌或熟悉的词句,这样让读者读起来有一种朗朗上口的感觉,并且更有文化气息。

(4)引用俗语、谚语、歇后语、格言、警句

文章写作中引用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俗语、名言警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二、巧妙开头,吸引读者,让读者心潮澎湃

1.开门见山

文章直接点明文章的题眼,直截了当写文章。文章一开头就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认识等。

2.渲染背景

文章开始先以一个故事导入,让读者深陷其中,被其中的情境感染,进而欲罢不能。

3.反问切入

文章开始以反问的形式开始,从一个反面写起,进而转入主题,让读者认同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

4.正反对比

这种手法通常用于议论文。文章一开始,作者就以两种观点来进行论证。其主旨是通过反面的论点突出正面论点,让读者对这一正面论点更为记忆深刻。

5.悬念设置,能给读者鱼翅刺喉、不吐不快的感觉

6.妙用修辞

文章一开始就以大笔妙语修辞开始,吸引读者眼球,是一种以文采取胜的手法。

三、巧塑结尾,留住读者,让读者余音绕梁

1.自然收束式

自然收束式就像一件事情自然地进行着,不受任何外在人为的影响。自然收放,读来更让人有一种清新自然之感,避免了画蛇添足之效。

2.首尾呼应式

这种手法给人以一种有始有终之感。文章读起来更加给人以一种完整的感觉。就似散文所说的形散神不散,起到有放有收的奇效。

3.卒章显志式

卒章显志式又称画龙点睛式,文章结尾通常用一句精辟的句子点出文章的中心主旨,给人以一种一语破的之感。

4.名言警句式

用名言、警句收尾,给人以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发人深省,有引申之意。往往从一句短小精悍的名言警句中却说明一个内人寻味的哲理。

5.抒情议论式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这是大家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通过抒发感情、状物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深切的内心感受,同时,激发读者感情,引发共鸣,常用于散文形式的文章。

画蛇添足的歇后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思想政治课教学 问题

时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应用的广泛普及,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频率大幅度上升。在广大教职工的热情配合下,兴起了学习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热潮,多媒体教学在我校开展得如火如荼。笔者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认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课件制作要精致,符合教学与实际

多媒体课件最大的优点是集多种媒体于一体。因而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容易给学生以直观、身临其境之感,故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集图、文、声、像、动画等于一体,这就需要制作者首先做精心的准备。多媒体课件要做到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容易理解。绝非“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其次,在多媒体制作过程中须连接顺畅,宛如行云流水,以免上课时出现不必要的中断而造成中途冷场。第三,多媒体课件制作要符合学生实际,切不可到处下载,随意乱用。第四,使用多媒体要掌握一定的度。古语云:“过犹不及”,用过头,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六个环节不能丢

“六环节教学模式”即“导、读、讲、议、练、评”模式。

导即导入新课。导入环节不能少,应常用常新、突破常规。

读即指导读书法,教师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在上多媒体课时,对于简单、次重要且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适当点拨。如在学习国际贸易的种类时,因为这些问题较为简单,故教师不必细细讲解,应大胆让学生自学。教师只需给出材料、图片落实即可。

议即让学生把阅读后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将学生分组,教师组织讨论,做到活而不乱,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也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演员角色和教师自身扮演导演角色的具体体现,即教师充当了“平等中的首席”,并非凌驾于学生之上。

讲即教师对议论中存在的问题予以点拨答疑,讲解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点,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至于学生易懂、已懂的知识,教师就大可不必讲解,不然,就有“画蛇添足”之感。

练即通过学生课堂练习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练要做到“三位一体”,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训练要紧扣教材,难易适中,题型多样。

评即对学生学习效率的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这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评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技巧的提升和学生学习能力、技巧的进步。

“导、读、讲、议、练、评”六环节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更不应该对立起来。导是前提,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检验,评是结果。只要能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灵活变化,择时而用,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创设课堂多情景,激活教与学气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应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方式是多样化的,如妙语成趣法,即引用妙趣横生的古文、民谣、谚语、歇后语、顺口溜、诗词警句、经典名言、对联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火花,增强对学生的号召力、感染力和想象思维能力。

乐以引趣法。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课堂是快乐的场所。”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课件中应注意选用犹如幽默故事、趣闻轶事、笑话等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

直观有趣法。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真正有感觉的观察比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因此,在多媒体课中,影视、图画、动画、漫画等直观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如在学习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时,数量不变,但结构发生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时,可使用动画“田忌赛马”、“甲醚变乙醇”,学生一目了然,极容易接受。

此外,还有谚语入趣法、数字导趣法、情境致趣法等。瑞伯雷斯言:“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激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真正做到心系生运筹帷幄,情至真决胜千里。以便轻松、自如地识记、掌握和运用知识。

四、课件设计节奏强,不可平铺和直叙

无论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还是采用老套的“刀耕火种”法教学,都应重点突出、难点清晰,注意轻重缓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重点、难点更应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打破沙锅问到底”,非重难点则走马观花、点到为止。无论在知识讲授还是课件制作以及语言表述方面,都应如此。切不可重点难点不分,甚至颠倒主次,喧宾夺主、舍本逐末。

五、教学思路有创新,灵活多变展能力

课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因此,不能一切只从课件出发,死搬硬套,而应灵活机变,“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充分利用课堂资源。该脱离课件时,不能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该扩展时应大胆扩展,适时利用粉笔和黑板,以弥补课件之不足,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才能收到锦上添花之效果。若受课件之禁锢、蹑手蹑脚,施展不开,反而会狗尾续貂,结果只会弄得手忙脚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有时甚至会弄巧成拙。为了满足学生“需之切”,教师应做到“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绝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昏昏。”而应“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若失之所以,教师之“传道、授业、解惑”之美誉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一去不复返矣。

六、千方百计增效果,万画千影总为生

多媒体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任何手段、形式、情景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即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否则,多媒体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变成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罢了。但有的课件只注重形式不讲求内容、效果。花里胡哨,动画一大堆,漫画、影视、音乐、图画、故事不胜枚举,但却偏离主题,没有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让人看了眼花缭乱。上课时,振奋人心,下课后,不知所云。真正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应作做到“驾驭学生情绪之舟”,收到“课已止而思未尽、言已断而意无穷”、“橄榄好吃回味甜”之佳效。

七、结语

教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条道路,是一条既在面前无穷绵延,也在身后不尽伸展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才会前途无量、有所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思想政治课的应用中,应从注重知识传授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转变,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政治课教学.

[2]思想政治课教学.

画蛇添足的歇后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翻译批评动物习语英汉翻译误译问题

要研究翻译过程中的误译问题,我们先回顾下翻译的一些理论性问题。譬如怎样界定翻译作品或结果的好坏优劣,这其实离不开我们的翻译批评。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的重要分支,也是翻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在翻译批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对翻译批评的基本范畴界定不严格和基本理论研究不够。究其根本原因,是对翻译批评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研究。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笔者所要讨论的是动物习语,包括动物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动物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然而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同,往往对同一动物习语产生不同的联想,使得各种动物类习语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但我们在平时的翻译或者欣赏过程中常常是凭借经验和直觉就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不同的译文作出孰优孰劣的评判,我们忽略了这些表达所赖以存在的语境。本文将从文本文化(语言语境)及社会文化的角度讨论英汉动物习语翻译过程中误译产生的原因、结果并对其进行纠正。

1.语言语境层面上的误译

误译的产生有时是在语言语境层面上的,包括我们说的错译、用词不当、未注意美学原则、译语与源语风格南辕北辙等。

例如,can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乍一看我们很容易将其翻译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就犯了未理解原语句要表达的意思的错,是明显的错译。我们仔细推敲下不难知道,将该句翻译成“朽木不可雕也”要贴切得多。相似的例子有: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鱼臭先臭头),应改为“上梁不正下梁歪”;而将“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s favor.”翻译为“狗仗人势”,显然说不过去,这里我们最好将其译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人将the cat among the pigeons翻译成“猫在鸽群中”,这里没有注意一个美学对称原则,或是翻译为“鹤立鸡群”,这和原习语的风格即褒贬义完全相反,根据语言语境,我们应翻译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同样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我们翻译成:He that has been bitten by a serpent is afraid of rope.译文读者也能明白其中意思,可是我们如果运用美学原则,改译为“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或者“Once bitten,twice shy.”,不仅看上去简单许多,意思也更贴切,而且采用了对称美,很是令人赏心悦目。

英语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类的现象非常普遍。译者在翻译中往往对某些多义词,某些句子的意义理解把握不定。如何选择和处理一词多义、一句多义,笔者认为,根据原文的语境来分析、理解词句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例如:

(1)Mont caught a little crab,and answered,“That was a nasty one!”

“Please row.”

“I am.”And he did for several strokes.looking at her with rueful eagerness.

A.孟特捉到一只小螃蟹,回答说:“真讨厌!”

“快划吧。”

“我划着呢”,他荡了几桨,满眼的忧郁和焦切。

B.孟特划桨时用力不当,回答说:“真讨厌!”

“快划吧。”

“我划着呢”,他荡了几桨,满眼的忧郁和焦切,

从“please row”,“he did for several strokes”可以看出,这是两人在划船时的对话。若把“caught a little crab”译为“捉到一只小螃蟹”与下文有点儿风马牛不相及。另外,to catch a crab是一条习语,意思是“划船时用力不当”。因而,根据上下文,译文B是正确的。

(2)It seems to me what is sauce for the goose is sauce for the gander.

A.我觉得煮鹅用什么酱油,煮公鹅也要用什么酱油。

B.我认为应该一视同仁。

例(2)中,译者若不懂得其内在含义,很可能译成A。这样,读者就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译者若能透过表层理解其深层意义,就可能译成B,从而把原意清楚准确地表达出来。

2.因为译者对社会――文化语境的理解有误而产生的误译

例如:(1)a bull in a china shop

“a bull in a china shop”源自1816年,英国外交官阿默斯特(William Pitt Amherst,1773-1857)代表英国前来中国商谈贸易工作,因不遵守中国宫廷的礼节,没有完成任务。当时英国报纸发表了一幅漫画,将他画成一只闯进瓷器店的公牛,讽刺他在中国鲁莽行事,有辱使命。所以用a bull in a china shop(瓷器店里的公牛)一语双关:“bull”既指“公牛”又指“英国人”,因为John Bull是英国人的绰号;china既指“瓷器”又指“中国”,所以以后这个短语就被用以比喻“(行动或说话)鲁莽的人”。

(2)Go to law for a sheep,you lose a cow.

译者很容易联想到汉语中与之颇为相似的成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的翻译家也十分赞同这种译法,并将之归为归化译法的典型例子,然而读者在译文中看到这类十分熟悉的中国谚语,也就像在译文中遇到诸如“说曹操,曹操到”之类的中国传统谚语一样,不免产生怀疑,至少有几分滑稽的感觉。而且,两者的意思实际上并不完全对等。英语中的这个习语除了表示“得不偿失”的意思外,还附带了表示律师打官司,向原告和被告收取尽可能多的钱财的意思,反映了西方民族习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文化,这些意思是中文谚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不包含的。

(3)“现在是满街都在议论上海的战事了。小伙计们夹在闹市里骂‘东洋乌龟’!竟也有人当街大呼:‘再买东洋货就是忘八!’”(茅盾:《林家铺子》)

译文:Now the whole town was talking about the catastrophe in Shanghai.Young clerks were cursing the Japanese aggressors.People were even shouting,“Anyone who buys Japanese goods is a son of a bitch!”

句中“乌龟”和“忘八”都是骂人的脏话。在古代,乌龟本是神灵动物之一。可是至元末明初陶宗仪所著《南村辍耕录》中有两句嘲弄一破落大家贵姓的诗:“宅眷皆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撑目兔”指不夫而孕的,“缩头龟”喻纵妻乱的男人;从此乌龟从圣灵之宠一落千丈,沦降为卑贱之物。至于“忘八”的来历,明代赵翼《除余丛考》中谓“王八”即“忘八”,即“忘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字”道德标准的人。“乌龟”、“忘八”是对人最刻毒、最卑贱的咒语。在西方,龟无此文化附加义,通常只把它看作一种行动迟缓的甲壳类水生动物而已,因此译者要把例句中的“乌龟”、“王八”准确形象地译为英语,需要跨越汉英文化差异的鸿沟,非得详加注释或说明,舍此别无他法。本例译者为简洁起见,仅译出其语境含义而舍弃其形象,把“东洋乌龟”译为“the Japanese aggressors”,而把“忘八”译为“a son of a bitch”。

(4)“为头一人,头带武巾,身穿团花线袍,白净面皮,三绺须,真有龙凤之表。”(吴敬梓:《儒林外史》)

“龙凤之表”:have an appearance of dragon and phoenix

地球上本无这种动物,汉、英民族却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汉民族视龙为一种神异的动物,封建时代则用以专指天子帝王,现在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而西方《圣经》中dragon代表邪恶和恐怖,致使在英美人心目中常有“凶神恶煞”的联想。句中“龙凤之表”实指“帝王之相”,由于汉英民族对龙的喻义大相径庭,因此译语应舍弃龙的形象而直译其喻义,翻译为:look like a king/look every inch a king,以免英美读者曲解。

汉语中有些成语样的习语,本身带有典故或者强烈的文化色彩,例如,“缘木求鱼”,我们就不能按照字面翻译为:climb a tree to catch fish,目的语读者会困惑不解,因为他们没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所以译者应该相应地找到目的语文化中的动物形象或者直接根据意思进行释义。例如这里就可翻译成为:seek a hare in a hen’s nest/to milk the bull/a fruitless approach。相似的,“画蛇添足”不应翻为: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而应翻译为:gilding the lily(锦上添花)/overdo it。

3.语言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综合作用的产生的误译

例如:

(1)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译为:“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从语言语境推断,第一个语句与第二个语句的意义不连贯,约翰值得信任和他“不吃鱼,玩游戏”并没有必然联系,译文让人觉得文不对题,不合逻辑。其实英文的“eats no fish”是有言外之意的:英国的天主教规定教徒斋日那天只能吃鱼。后来清教在政治舞台上取代了天主教的位置,清教徒为表忠诚,在斋日那天是不吃鱼的。于是,“不吃鱼”就逐渐被引申为“可以信赖的(being reliable)”。

再如,某些含有动物形象的英语谚语和成语,无法在汉语中找到恰如其分的对应表达方式,还有一些谚语虽然字面意义相互对应,但其附加意义、感彩、评价目的不同,翻译时。如果译者不考虑语言语境和文化的综合因素,往往使人不知所云,很难把握其真谛。例如:

(2)“You old buffalo!”she thought.Her face crimson with suppressed fins.

小说“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全译本)将它直接译为:

“‘你这条老肥牛!’她心里直骂,由于压着一腔怒火,所以涨得满脸通红。”牛在汉语里面代表勤劳、吃苦、任劳任怨,而在英语中则带有恐吓、愚弄别人、令人厌恶的人的意思。从语言语境上分析,“老肥牛”和骂人的话逻辑上不连贯,严格意义上讲,它不能算作一种骂人的词语;而从文化层面考虑的话,我们显然发现这个形象在汉语里面并不能让人产生什么相似的联想或者共鸣。这样,译语中保留的动物形象就会被读者误解,而汉语中也没有相似的动物比喻,因此要舍去原文的动物形象,直接采用解释的语句,试译作:“‘你这令人厌恶的老东西!’她压着一腔怒火。满脸憋得通红。”这样,不仅语句地道通顺多了,我们从情感上也能接受并且想象出小说中主人公当时那种愤怒的状态。

(3)rain cats and dogs

如果我们直接翻译成“下得和猫狗一样”,从语言语境上分析,整个句子让人看了不明就里。

它其实出自希腊或者罗马神话故事,据说巫婆骑着猫从雨中经过,而神仙Odin,他掌管智慧、诗文、战争和农业,常把dog带在身边,把它作为刮风的信号。这样dog也就被看作是强风的象征了。还有一个说法:古代街道排水设施太差,一下大雨,许多猫和狗都被淹死,雨水流走后,街上满是猫和狗的尸体。第三个说法是该成语来自希腊文的catadupe,意为“瀑布”,下瓢泼大雨时犹如瀑布,后来慢慢演变成了rain cats and dogs。所以应把它翻译为“倾盆大雨”。

另外,在习语的翻译技巧与手段上,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总结起来不过是直译、意译、增译与注释这几种。笔者认为,翻译习语最重要的并不在于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而在于文化背景知识和习语知识的积累与广泛了解,以及对翻译的根本理念的认识,即翻译的本质与目的是什么。可以说,不同的翻译方法体现着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理念会造就不同的翻译风格,很难说孰对孰错,但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对应不同的时代,也应该在翻译手法上有所偏重。而且翻译理论不应也不会停滞不行,或是有一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法则,我们必须不断摸索,不停推敲,善于观察,才能找出最适合、最可行的翻译法。

综上所述,英汉语言中有着丰富的动物名称的习语或比喻。动物习语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即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社会观点和态度。不同的民族由于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对动物的认识和情感也不尽相同,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动物的文化内涵是准确把握翻译的关键。所以我们应首先对动物习语所涉及的文化内涵作深入比较,熟知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内涵的异同。

参考文献:

[1]孟广龄.翻译理论与技巧新编者[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覃先美.英语动物文化考释[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3]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Z].牛津大学出版社,商务印务馆.

[4]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6]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7]潘翠琼,肖依虎.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2):29-31.

[8]李君文,杨晓军.东西方动物文化内涵的差异与翻译.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7.

[9]郑海凌.论翻译批评的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翻译,2000,(2):19-22.

[10]范东升.翻译的本质与翻译批评的根本性任务[J].中国翻译,2000,(4):31-34

[11]唐述宗.英语词组大典[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12]夏清祥.英语成语故事[M].北京:文汇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