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个人小结

大学生个人小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个人小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个人小结

大学生个人小结范文第1篇

作为班主任,必须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才能“因材施教”有的不矢地开展教育活动。实习期间,我积极主动地向原班主任了解班集体的基本情况,并通过语文老师的介绍初步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在整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细心的观察,熟悉每个学生的姓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情况。每天提前到学校,监督学生做操、晨读、课间眼保健操和自修情况,确保班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通过修改学生的周记、作文、试卷和课间跟学生的交流,我了解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成绩情况,并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悉心指导,引导他们积极健康地成长。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我的实习班主任工作开展得很好,深得学生的喜爱和原班主任的赞扬。

2、尊敬学生,一视同仁

在实习期间,我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感情。我很尊敬他们,对他们一视同仁。学生都是勤奋好学的好学生,虽然有个别同学的成绩不够好,有时也不按时交作业,但是我能够发现他们的亮点,对他们进行表扬,重拾他们的自信心。学生都喜欢老师的表扬,毕竟他们还是个孩子,适时的赞扬能够激励他们向前走。由于我对他们一视同仁,很多学生对我都爱戴有加,他们都喜欢向我倾吐他们的苦闷,希望得到我的鼓励。从学生的诉说中,我懂得了教师不但要充当指导者、领导者的身份,也要充当他们的朋友,扮演父母的角色。要成为优秀的班主任,就要尊敬学生,维护他们的人格,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3、主题班会

大学生个人小结范文第2篇

一、储蓄存款实名制的含义

储蓄存款实名制是指居民在金融机构开户和办理储蓄业务时,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明,银行员工有义务给予记录,并要求存款人在存单上留下自己姓名的制度。其根本宗旨在于有效保护个人利益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促进金融体系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进行,保证个人金融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

我国建国五十年来,储蓄存款制度一直实行的是记名(虚名)储蓄制度。其记名可以是真名、假名、代码亦可以是亲友的名字。特别是活期储蓄,银行只认存折不认人,只要取款人提供存折出示印鉴或输对密码(由取款人开户时约定)银行即按折付款。储蓄存款实名制是发达国家早已实行的一项金融制度,也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的金融制度.

二、为什么要实储蓄存款实名制

我国现行的储蓄存款记名制可以说从源头上造成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已经妨碍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1、储蓄存款加快增长现象下掩盖了触目惊心的社会财富转移。截止1999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储蓄存款总额(本外币全折人民币)达6.3万亿元。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1987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3073亿元,1992年突破1万亿元,1994年突破2万亿元,t995年突破3万亿元,到1998年末更是达5.3万亿元,而仅仅半年,1999年6月末已达6.3万亿元。1992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虽然走上了快速增长的通道,最高的年份是1992年的14.1%,最低的年份是1998年的7.8%,从92年到98年,算术平均数也仅10.76%,GDP的增长与储蓄存款增长不同步,这说明两点,一是国民收入的分配过份向个人倾斜。二是有些个人收入已经不来源于国民收入,而是直接来源于国有资产的流失。

2、税收征管困难,偷逃税款严重。纳税是公民的义务,但在现实条件下,能偷逃税赋成了个人的本事,对不少财务管理人员来说,逃税倒成了其义务,我国个人所得税规占人均GDP的比重大约在0.28%左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2.1%,税源流失过多,根源在于我国的现行储蓄存款制度根本无法支持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监管,而存款制度的不完善,不利于建立公民的信用体系,不能明确个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无法通过税收杠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使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3、使我国的相关调整政策无所适从,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比如,针对我国内需不旺、消费疲软的状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如连续下调利率、鼓励消费信贷、征收储蓄利息所得税、增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刺激教育消费等等,但这些政策实施效果很不明显,为什么?因为储蓄存款记名制掩盖了贫富差距,立法和行政机构很难对症下药,对少部分暴富阶层的人士来说(据非官方资料,这部分仅占存款人数7%的阶层控制了约60%以上的储蓄存款总额),收入只是数字的增加减少,钱对他们来说几辈子也花不完,该有的都有了,因此他们对刺激消费的政策很麻木。

4、个人信用制度无法建立起来。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一切经济关系要靠信用来维系,没有好的信用制度,就会产生“交易冷淡”和“投资锁定”现象,由于互不信任,交易方式会向现金交易和以货易货等原始的刻板的方式滑落,“银行惜贷、企业惜投、个人惜借”的悲观情绪弥漫,造成经济活力日益下降,宏观调控政策难以发挥作用。个人信用制度建立当然是一个复杂的程序,涉及到金融法律法规建设、金融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诸多内容,但储蓄暑期实习报告存款实名制则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三、如何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

1、以现有的个人身份证号码为基础,建立储蓄存款实名制。信用是公民活在世上的面子和通行证,个人信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享受贷款、透支和分期付款,还影响到退休保障。在储蓄存款实名制的记录和支持下,每个人的每一笔收入、交易、纳税、借款、还款的情况都记录在案,作为考核信用的基础。

2、明确一个申报确认期,对现有个人帐户及个人财产进行申报登记,说明可计算的合法来源,对于到期按兵不动,无人认领的,以及无法说明合法来源的,国家给予冻结调查,违法收入将没收充公。

3、实行银行帐户与税务机关联网,个人帐户收支情况在授权范围内报送税务局,由税务局作为纳税依据,税务局有义务对个人财产高度保密,并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为堵塞现金交易、逃避税务检查的漏洞,银行应严格控制大额存取款的数量和次数,对不正常情况报送税务局。

4、要促进支付手段的票据化,为财产登记和依法征税提供依据。尤其是个人帐户要普及支票转帐业务,票据清算要实现电子化、即时化、通存通兑化,切实提供“随时、随地、随意”的个人转帐业务,逐步改变传统的依赖现金交易的做法。

四、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中要注意减轻负面影响

50年来,我们是靠广大老百姓的勤俭节约的美德和高储蓄率才支撑起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稳定了,人心才能稳定,社会才能稳定和发展。发展储蓄需要安全感,安全感源于储蓄保密性,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有可能造成存款人不安全心理的增加,因为“怕露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老百姓怕露富,分子也怕露富,如何在两者之间权衡,趋利避害,很费思量,这是我们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第二,推出储蓄存款实名制后,大批黑色和灰色收入将退出银行储蓄,一部分深怀恐慌心理的老百姓也可能提款增加,而这种存款下降必然首先冲击中小银行,因为中小银行的历史、背景和存款实力一直是老百姓把握不住的。存款的过份提取将造成银行流动性风险和支付压力,所谓水落石出,存款的下降有可能使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突冗出来,由此冲击到整个银行体系,甚至引起金融恐慌。

因此,减轻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的负面影响,关键要做好以下三点

1、加强法律法规配套建设。如“保密法”、“个人财产保护法”。

大学生个人小结范文第3篇

一、加大对高校阶段的学生人格养成教育力度是学生所处环境发生变化后的客观需要

提到对学生进行人格养成教育,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传统观念中,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初高中教育应该在重点完成基础知识教授的同时完成对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这其中包括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道德规范的养成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等。而高校教育则应该把重点放在对专业知识的钻研和对自身潜能的进一步开发上。但现如今的实际情况却与这种观念不完全相同。

尽管现在国家大力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各个高校以吸纳人才为主要目的的自主招生政策层出不穷,但大多数初高中学生和家长们还是必须面对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入学考试——高考。而且,高考的分数在我国的高校录取条件中还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所以,绝大多数人在关心学生的人格素养的同时更关心的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尤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下一代的爱护程度普遍有所提高,在这种条件下,重物质保障而轻素养提高,重试卷分数而轻道德分量的事情就屡见不鲜了。这种所处的社会环境对知识水平的侧重导向,决定了备考的学生们很难有主观的意愿和客观的精力去关注考试以外的事情。

而高校阶段的学生则不同,他们已经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尽管他们还会面临诸如考研、就业等压力,但总体而言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而且,现有的高校评价体系还是比较立体多样化的,并不单纯以成绩来评价。如果在大学校园中一名学生想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的话,那仅仅学习成绩优秀是不够的。换而言之,一名学生如果学习成绩优异,他可能会被大家仰视,但很难会得到大家的喜爱。只有那些性格友善、与人为亲、能同大家和睦相处的同学才能得到众人的认可。这种整体外部环境导向的侧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学生的影响也与之前有所不同了,学生们会因此而更加关注自身和他人学习能力以外的素质。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时机加大对高校阶段的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强化这种环境导向的侧重,相信会对初高中阶段尚未形成固定人格素养的学生予以进一步的指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平的重要意义。

二、加大对高校阶段的学生人格养成教育力度是学生在高校阶段心理发生变化后的必然要求

在初高中阶段,由于学生年纪普遍较小,课业负担较重,因此家长们往往以一种保护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不让他们过早地接触社会生活,以免分心。于是,他们就在学生们的周围形成了一层“保护网”。这样虽然保护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但同时也让他们事事依赖别人,没有一点儿主见,不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严重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而大学阶段的学生则不同,他们往往离家比较远,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住校,第一次长时间地独自生活,他们要面临生活自理和与室友沟通的问题。没有了家长们方方面面的监管,他们要面临自主学习和时间统筹安排的问题等。而对专业知识的钻研和对自身潜能的进一步开发也要求他们要尽快转变角色,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强大的个人攻坚力量。试想一下,一个不能吃一点儿苦,遇点儿困难就半途而废的人怎么能够经得住名利的诱惑,耐得住清贫寂寞,没有丝毫功利心地在科学领域深入研究呢?

因此,高校阶段的学生们更需要也更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思考生活问题、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且,这一阶段的学生们心智也逐渐走向成熟(这种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可以做出较为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判断。所以,他们对自身人格修养的思考和需求也会远远大于初高中阶段。有这种主观愿望作为原动力,那么加大对高校阶段的学生人格养成教育力度,就比较容易实现预期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大对高校阶段的学生人格养成教育力度是我们培养优质人才,共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现阶段的高校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基础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培养专门人才,更要注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大人格养成教育力度。因为教育首先是对“人”的教育,首先是教会学生们懂得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教育。在高校阶段,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即将走入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而实现个人生存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应该是每一个社会人的终极人生理想。那么,这一理想该如何实现呢?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一个人能够创造出多少物质财富恐怕远远比不上他能贡献出多少精神力量更重要。简而言之,就是对社会长远发展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不仅仅是人的知识水平,更是人的人格力量或者说是道德水准。可见,实现个人生存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是同个人的人格素养或者说是道德水平紧密相关的。

近些年来,高校学子中的冷漠旁观和恶性伤人等事件层出不穷,虽然这并不能表明全体学生的道德水平有下滑趋势,但至少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个别高校学子的人格缺陷,道德沦丧已经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或者说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了,它更有 可能造成几个家庭的悲剧,这足以引起全社会的深思。曾经轰动一时的清华学生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事件和近年来屡见不鲜的女大学生陪酒陪侍事件不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吗?这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充分说明,我们在高校阶段加大对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力度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所以,在注重本科知识教学和高精专人才培养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大对高校阶段的学生人格养成的教育力度。通过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更多“接民生,接地气”的服务民众类的活动、更多的抗挫折训练,让高校学子们具有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度,懂得辩证地看待问题,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当他们真正融入社会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个个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出无限的温暖和光亮。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能实现个人生存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加大对高校阶段的学生人格养成教育力度,应该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引起全国各个高校的足够重视。

[ 参 考 文 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