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层建筑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课题来源:老师提供

课题目的:

1. 通过本次设计,了解综合型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建筑看哦关键组合方式。

2. 了解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以及结构设计方法并熟悉国家有关设计规范。

国内外基本研究概况:

1.高层建筑定义:

中国定义

在中国,旧规范规定:8层以上的建筑都被称为高层建筑,而目前,接近20层的称为中高层,30层左右接近100m称为高层建筑,而50层左右200m以上称为超高层。在新《高规》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里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超高层建筑。

国外定义

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得建筑视为高层建筑。

2.高层建筑简史

现代高层建筑首先从美国兴起,1883年在芝加哥建造了第一幢砖石自承重和钢框架结构的保险公司大楼,高11层。1913 年在纽约建成的伍尔沃思大楼,高52层。1931年在纽约建成的帝国州大厦,高381米,102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高层建筑繁荣时期。1962~1976年建于纽约的两座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各为110层,高411米。1974年建于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为110层,高443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加拿大兴建了多伦多的商业宫和第一银行大厦,前者高239米,后者高295米。日本近十几年来建起大量高百米以上的建筑,如东京池袋阳光大楼为60层,高226米。法国巴黎德方斯区有30~50层高层建筑几十幢。苏联在1971年建造了40层的建筑,并发展为高层建筑群。

中国近代的高层建筑始建于20世纪20~30年代。1934年在上海建成国际饭店,高22层。50年代在北京建成13层的民族饭店、15层的民航大楼;60年代在广州建成18层的人民大厦、27层的广州宾馆。70年代末期起,全国各大城市兴建了大量的高层住宅,如北京前三门、复兴门、建国门和上海漕溪北路等处,都建起12~16层的高层住宅建筑群,以及大批高层办公楼、旅馆。中国1986年建成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高50层。

预计达到的目标: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设计高层综合办公楼,并用图纸文字表达,进行毕业答辩。具体要求如下:

(1)建筑设计要求

1. 建筑规模:

2. 内容及要求:

①门厅:包括总值班室、接待室、卫生间、总台、贮藏室、消防控制中心等;

④部分商业店铺,咖啡厅,酒吧,休息厅,健身房,中西餐厅和厨房;

⑤电梯:13人客梯3~5部,另外设1消防梯(可兼作客梯或货梯);电梯必须设置前室; ⑥顶部:设置电梯机房、水箱等,屋顶绿化设置与否由设计者自定;【建筑学开题报告范文】

⑦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利用主楼基础空间设置水泵房、配电室、发电机房和空调机房等; ⑧不少于100个标准停车位。室外地面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的数量分配自己定。

以上面积学生自己拟定,可大可小。

(2)图纸内容及要求 【建筑学开题报告范文】

①总平面图:1:500~1:1000

②各层平面(底层、二层、标准层平面、电梯机房层平面和屋顶平面等):1:100~1:300,各层平面标注两道尺寸。

③剖面图: 1~2个,1:100~1:300

④立面图(2个,一定要有入口处立面,可用透视图生成):1:100~1:300

⑥透视图:外立面彩色透视表现图,手法不限

⑦图纸规格和效果: 6~8张a1图,全部彩色图。在每张a1图正面上写上指导教师、学生原学校和姓名;

另做3本a3图册:封面(彩图。注:在封面上写上指导教师、学生原学校和姓名)、目录、设计说明、透视图(彩图)、总图(彩图)、技术经济指标、各层平、立、剖等。以上各图的比例自定或不标。

(3)设计说明要求

①总平面设计对总图布局的道路、广场、人流、车流、周围环境以及建筑设计对城市景观及环境影响的系统叙述。技术经济指标。

② 平、立、剖面设计:建筑设计构思、功能关系和防火设计。

(4)参考地形图:见附图,城市自定

关键技术理论和技术指标: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结构制图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办公楼设计规范》。

完成课题的方案及主要措施:

老师讲解课题、调研分析、查找外文资料和翻译、写工作日志、写调研报告、构思方案、总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透视效果图表现、写设计说明和进行答辩。

课题研究进展计划

第1周:布置任务,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调研参观

第2~14周:分析地形环境,构思方案,完成毕业设计档案袋内的所有内容(3000字设计说明,1500汉字外文翻译,4篇日记,3000字含图调研报告,填开题报告表,帮老师填毕业设计任务书表,成绩记录单2页不填留在档案袋内),自己合理安排。所有cad设计图和设计彩图以及word文档都刻成光盘,放入档案袋内。答辩时档案袋内所有东西一起带来。 第15周:老师讲课、布置任务,调研参观

第15~18周:到华中科技大学,给指导老师改设计方案图,其中第15周:老师讲课、布置

任务,调研参观;第19周:毕业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1,2,3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李必瑜主编.《房屋建筑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 何斌,陈锦昌,陈炽坤主编.《建筑制图》.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罗向荣主编.《钢筋混凝土结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龙驭球,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i、ii).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6] 方鄂华,钱稼茹,叶列平编著.《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 王钊主编.《基础工程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8]《土力学》.第2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 张学文罗旗帜主编.《土木工程荷载与设计方法》.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1]《混凝土结构》(上册、中册).第3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4g10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03sg409)

[13] 徐占发主编.《土建专业实训指导与示例》.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14]王亚勇,戴国莹主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算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5]《实用建筑结构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6] 沈蒲生主编.《建筑工程毕业设计指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7] d.v.griffiths and gordon a.fenton, probabilistic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by finite elements ,new york:asce,2004/507

[18] 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9] 方鄂华.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20] 冯晓宁.autocad2000中文版绘图教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 50105-2001)

[2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2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01)

[24]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02)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2·13”会议以来,全国消防部队围绕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灭火救援实施了一系列专项训练,部局、总队也先后开展全面督查检查。有关情况反映,我省该项工作开展总体较好,总队、支队、大队、中队各级都很重视,各项训练认真扎实,效果很好。譬如:总队、支队两级举办的专项培训班范围广,基本覆盖了全体战训骨干。针对性强,对高层灭火战术、供水方法、装备应用、地下空间排烟等高难课题进行专题研讨,推广了上海等地的先进经验;各级各地都认真开展了高层供水测试、登高训练,贵阳等单位总结出一套完善的技术规程;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高层供水能力都能顺利达到当地最大建筑高度;大部分支队针对性地开展装备性能测试,并改进和加强了高层供水器材的配备。特别是贵阳支队单车、双车耦合供水顺利达到228米的最大建筑高度,供水成绩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名列前列,而且水带不爆破、接口不脱落、发动机运转平稳,实施过程井然有序,一气哈成,训练有素。半年来,围绕贴近实战,从难从严,科学施训,部队实战能力取得了明显提升,高层、地下火灾和重特大火灾攻坚能力明显增强,基本摸清了全省大、中城市高层灭火救援实力,做到了“心中有数”。总队还通过搜集、研究、总结、借鉴,制定了《贵州省消防部队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勤务规程》,是一个指导性、操作性很强的重要文件,对于规范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有重要作用。

在部局、总队两级督查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够注意、容易忽视的问题。有些还造成了一些轻微的事故,当然,这只是个别的,万幸的是大部分问题都没有导致不良后果。但我们绝不能因为没有造成后果就把问题视而不见,或者让侥幸成为一种习惯,否则终将造成严重后果。现将这些问题罗列出来,希望引起广大基层战训骨干同志们应有的重视。

一、不重视火场供水问题,屡屡导致供水中断

大家都知道,19mm水枪充实水柱15m时流量是6.5l/s(升/秒),每分钟出水390l(升),第一出动通常每台车铺设1条80mm干线出2支水枪。如果是8t(吨)的水灌车,满载可连续出水615s(秒),10.2分;如果是6t+2t的水罐泡沫联用车,可连续出水460s,约7.7分。考虑每条65mm水带余水约66l,要再减10s,每条80mm水带余水约100l,要再减15s。以干线3条、支线各2条计算,共减85s,约1.4分。那么,8t车型满载可连续供水8.8分钟,6t车型可连续供水6.3分钟。再考虑漏损、载水不满等情形,实际供水时间更短。一旦水枪出水,留给我们寻找水源补水的时间十分短暂。所以,第一出动到场后,铺设水带设置水枪阵地展开战斗的同时,就要解决水源的问题,要么连接室外消火栓,要么从消防水池汲水,要么由其他车辆供水。不提前落实水源,等到载水耗尽才想起来,就来不及了。

督查中,通过实战演习,我们发现:有的车辆布置水枪以后就不管了,整个演三十分钟过去,根本没有考虑后续补水,后来督查组故意要求出水,果然就发生了供水中断;在一次地下商场实战演习中,一辆主战车出了2支水枪,但没有接通水源,指挥员说消火栓没有水,实地检查这辆车停靠的市政消火栓的确没有水,但进一步检查却发现距此100m就有3个消火栓,压力流量都符合要求而无人问津;另一次演习,对一个正在为2台消防车供水的市政消火栓实际出水检查,发现栓体上裂开一条大口子,水全部漏掉了,根本供不了水。另一个消火栓由于镙杆滑丝,根本打不开。这些情况表明,我们一些基层中队对水源的重视程度十分有限,“六熟悉”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抢占水源阵地的意识很不到位。

火场上供水中断是灭火作战之大忌,必须切实防止。本来已经控制了的阵地由于供水中断,瞬间就可能丢失,导致灾害扩大,这是中队指挥员、战斗班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弹药打光了,敌人就要反扑,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执勤中队必须把组织不间断供水作为一项核心能力来认真研究,反复训练,重点提高。

供水能力体现消防部队最基础、最核心的战斗力,千万不可小视。在几次演习中,成功有效的供水就给部局、总队督查组的同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贵阳沃尔玛地下超市灭火演习,现场周围所有市政消火栓都被合理使用,每辆主战车都占据可靠的水源,还从屋顶水池(人民广场绿化用,共3000m3)用2台浮艇泵铺设了2条供水干线;贵州饭店高层灭火演习,室内消火栓出了水,外墙垂直铺设出了水,沿楼梯铺设出了水,举高消防车从外部射水,“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战术原则得以充分运用,形成了多方位立体进攻的态势,不但内部的消防泵正常启动,而且消防车也连接水泵接合器作好加压准备;遵义加气站实战演习,现场处于城郊结合部,水源非常紧缺,但由于力量调集足够,指挥协同得当,车辆任务分配合理,共布置了3门移动水泡、3支水枪,累计出水30分钟 ,全部做到了不间断供水。

二、对高层供水测试的实战价值认识不足,训练内容不全面,高层供水方法单一

按照部局有关文件要求,全国各地都在开展高层建筑供水测试。通过对省内外供水测试工作的调研,我们总结出高层火灾灭火剂供给应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就近使用水源、确保重点方面需要,压缩空气泡沫优先,供给不间断”的原则。现在我们强调供水测试的重点是4项内容:1、利用室内消火栓供水(包括通过水泵接合器加压、通过底层消火栓加压);2、垂直铺设水供水线路;3、举高消防车供水;4、垂直供a类泡沫。因为这些测试项目特别贴近实战,掌握了测试的操作程序,就掌握了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实战中可以减少指挥程序,指挥员下达指令明确战斗任务和进攻途径后,各班组战斗员就可以按各自分工和熟练掌握的程序展开战斗。高层供水测试过程,既是对供水方法和操作程序的熟悉掌握,也是对现场指挥、协同配合、装备器材性能、现场通信、安全工作等的综合检验。 但督查发现,一些基层指挥员,甚至支、大队级指挥员,对四种测试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满足于有一种方法供得上足矣,不善或不敢实施更高更难科目的测试和训练。

由于全省没有a类泡沫车和压缩空气泡沫车,供泡沫的测试全省还是空白,预计下半年贵阳、遵义、六盘水、毕节等支队将购进。仅就室内消火栓、垂直铺设两个供水项目而言,有的单位从来没搞过垂直铺设,有的从来没搞过室内消火栓供水,有的只搞了沿楼梯蜿蜒铺设,有的只搞了沿外墙垂直铺设。事实上,大规模的高层建筑火灾,靠一种方法、单一手段是不够的,往往需要全方位多途径供水组织立体进攻,才能快速控制火势,减小损失和伤亡。另一方面,当前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非常之低,因此只靠一种方法供水也是不可靠的。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必须坚持“以固为先,内攻近战;固移结合,快速供水;内外结合,攻防并举”的战术措施,既要优先使用内部消防设施,又要充分利用外墙、楼梯铺设供水线路,同时还要合理利用举高消防车从外部辅助进攻。

数据表明,垂直铺设65mm单干线,在100m高处出1支水枪,充实水柱达到15m时,泵的出口压力大约1.5mpa;150m高时约2.0mpa。目前全省主战车型中,五十铃、斯太尔、北方重汽、东风153等水罐车、水罐泡沫联用车和各型高喷车,其中低压泵的出口压力都不小于2.5mpa。据此推断,这些车型单车供水高度均可以轻松达到150米,实际测试也验证了这一点。除省城贵阳的最高建筑超过200m外,其余地级市、地区中心城市最高建筑均不超过150m,就现有装备完全有能力解决高层火灾供水问题。当然,前提是供水器材必须过关,承受得了长时间高压。关键是要注重平时训练,做到训练有素、操作熟练、配合默契。即使在室内消火栓系统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通过外墙、楼梯铺设供水线路快速供水。不能全面掌握各种供水方法的单位,进攻手段单一,面对复杂的火场局面就可能“事到临头无对策”。

三、基本规律不掌握,操作程序生疏,测试成功率不高

高层供水过程中,驾驶员控制泵压的技术欠火候,加之指挥员、号员、驾驶员之间通信联络不规范、不顺畅,配合不默契,常常出现水带爆破、接口脱落、分水器爆裂等情况。高层供水驾驶员控制泵压的技术十分关键,一定要注意平稳操作,切忌加压过猛。为什么尽管测试的建筑高度并不大,除贵阳以外,都不足100m,但水带、接口、分水器爆破的情况还是屡屡发生?很多情况就是因为操之过急。事实上,建筑高度与泵压之间有一定规律:65mm单干线垂直铺设,充实水柱15m时,建筑高度50m、80m、100m、120m、150m对应的水泵出口压力分别大致是0.89mpa、1.22 mpa、1.44 mpa、1.67 mpa、1.98mpa。经验丰富的指挥员、老练的驾驶员,只要报出压力,就可以大致估计水已到什么楼层,反之,知道供水楼层有多高,就可以大致估计需要多大的泵压。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可以做到成竹在胸,胜券在握。但由于指挥员、驾驶员对这些理论数据不掌握,水供到了什么高度,需要多大的压力,大家心中无数,一旦操之过急猛加油,就会超压失控,所以实际测试中多次发生瞬时压力接近甚至超过3.0mpa的情况,90多米高度的水枪都还没出水,巨大的水锤应力已经让水带吃不消爆破了,甚至开始加压短短数秒钟,分水器就爆裂了。

四、不按规程操作,不注意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垂直铺设的水带、接口、分水器的固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固定不牢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一点,已经引起足够重视。督查发现,高空部位水带接口连接处都有很可靠的固定措施,这方面各单位都落实较好。但有的单位不重视安全泄压问题,地面没有设置二道分水器泄压,有的单位对地面的分水器不作任何形式的固定。这两种情况都是源于指挥员的盲目自信,因为多次操作都没有发生意外,凭经验就认为100m这样的高度不足以导致水泵机械损坏,更不会造成水带、分水器爆破。殊不知正是这种主观上的轻视可能酿成事故!正如前面提到的情形,在一次测试中,指挥员下令“开始”不足10秒钟,由于驾驶员操作过猛,分水器突然爆裂,强大水流带着并未固定的分水器、水带横扫一周,幸未击中人员,只是飞溅的碎片导致1名战士、1名群众受轻微伤。另外测试前一定要设置警戒线和安全员,劝阻群众进入操作范围,这些工作最容易疏忽,现场往往有很多群众围观,既影响操作,一旦发生意外,还可能导致群众伤亡,造成不良影响。当前普遍使用的铝合金低压分水器、低压接口、16~20型水带理论耐压能力为1.5~2.0 mpa,在类似驾驶员缺乏经验操作失稳的情况,脚下一用力,压力猛然飙升1~2mpa,应力过于集中来不及释放,就要出状况。贵阳228m最高建筑的测试,使用高压分器、高压接口、25型水带,最初阶段配合不熟练,也曾多次发生分水器爆裂、接口断裂、水带爆破的情况,后来还专门研究采取了加固加强、外包防护材料防止碎片飞溅等措施。督查中还发现有的单位水带绑扎固定不够牢固,接口多次脱落,值得探讨改进。

五、不重视对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的熟悉和运用

“以固为主,固移结合”战术原则,必须依靠责任中队对建筑消防设施情况的熟悉为前提保障。中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切实可行的“防消联勤”勤务机制。我们发现,大部分支队“防消结合”落实不好,全省所有支队都没有制定有关“防消结合”的程序性规章制度;除个别单位外,全省大部分执勤中队基本不参加建筑消防验收,开展“六熟悉”和实战演练也是“单打一”;中队干部、骨干对建筑消防设施知识知之甚少;有的单位虽然领导很重视,多次强调“防消结合”的问题,但实际工作时具体部门、具体项目中落实不到位。既不懂,又没有机会,还缺乏方便的工作条件,所以中队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熟悉、检查、测试、演练工作开展很不够,导致一方面建筑消防设施本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另一方面中队缺乏正确操作使用的专门训练,从而给实战中正常使用埋下隐患。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建筑;外廊;空间;环境行为。

1 前言

外廊(Veranda)是指建筑物外墙前附加的自由空间,同其类似的形式很多,名称也各种各样。在欧美的书籍和资料中,有明显地使用外廊、阳台(Balcony)、平台(Terace)、门廊(Portico)、连廊(Arcade)的例子。【1】

外廊起源,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十八世纪后半期,英国殖民势力进入了印度等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属于热带气候,长期生活在凉爽气候条件下的英国人,很难适应。为了克服这个生活上的不利因素,改善居住环境,创造凉爽舒适的居住条件,他们在建造住宅时,采用居室前加走廊的方法,以挡避炎热,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殖民者称这种“外廊式建筑”为“廊房”。“廊房”很快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形式,而且从单边外廊,扩展到双边、三边以至四边回廊,如图一。

这种以遮阳为主要功能的家居“外廊式建筑”,随着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至中国。目前,外廊在南方地区,广东沿海一带运用比较多,特别是厦门,常见的骑楼就是外廊建筑的一种,如图二。

骑楼底层的柱廊风格可分为梁柱式和恢式两种。梁柱式是骑楼的主要形式,由横梁和柱式组成,带有明显中西合璧的风格[2]。骑楼的立面主要由柱式控制,立面风格仍沿用古希腊时期的三段式做法。公共建筑中骑楼比较传统,基本通过柱子支撑形成一层柱廊空间,这样有利于首层形成尺度较大的半室外空间,在传统架构形式下,空间利用不受限制。普通民宅中,对空间要求相对较低,也有少量的利用悬挑形成骑楼,如图三。民宅中的骑楼打破传统骑楼构图手法,形成灵活多变的外廊形式和立面形式。这种变化也给后来公共建筑外廊空间带了一些启发。

北方地区建筑外廊没有南方地区那样普遍流行,一方面北方寒冷的气候条件觉得需要大量的日照要求,另一方面,北方侨民文化没有南方地区发达,不过解放前,北方地区洋人聚集的区域也出现了一些建筑外廊的形式。典型代表是天津五大道的外廊式建筑,北京也有一些代表,如正阳门东车站。但是,在普通民宅中,外廊建筑出现较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廊式建筑在北方地区越来越少,而且现代建筑结构的解放,柱廊式外廊更是少之又少。不过现代建筑外廊空间并没有消亡,只是形式和空间感觉发生变化。特别是现代公共建筑半室外空间出现的频率更多。典型的案例,西单商街,外廊不光体现在首层,甚至二层通过一系列的外廊,形成公共平台。将外廊的形式和意义进一步扩大了。

2 公共建筑外廊空间调研

为了了解现代公共建筑外廊空间在北方地区的一些运用和发展,笔者通过观察法和问卷法将公共建筑外廊空间与环境行为建立关系。

通过对西单商业街和阜外大街某写字楼群的观察发现。商业建筑外廊最大的作用营造室外人流聚集的场所。外廊空间结合一些景观小品和休息座椅,成为购物人群休息,等候,放松的主要空间。而且外廊空间削弱了商业建筑相互争强斗艳的气息,保证了商业界面的连续性。而写字楼建筑外廊空间,即便没有休息座椅,没有过多的环境小品,也会成为人们放松,接触自然,接受阳光的场所。哪怕是吸烟,聊天,朋友的临时会面,外廊空间不会受到气候影响。有了外廊空间的写字楼感觉更加亲切。尺度更加宜人。

笔者对公共建筑外廊空间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采取一周时间内随机发放50分问卷的方式。发放的50份问卷回收46份。其中对建筑物外廊概念完全不知道的4人,对外廊概念不是很了解的1人,其余41人有明显的概念和自身见解,视为有效问卷。调研问卷统计数据如下表

通过调研,可以看出,73.2%的人认为建筑外廊空间适用于现代建筑中;63.4%的人认为建筑外廊空间适用于北方地区;48.8%的人认为建筑外廊空间形式有无柱子均可;92.7%的人认为建筑外廊空间设计值得研究和推广;大多数人认为建筑外廊空间功能是多样复合的;除体育建筑外,大部分人认为多数公共建筑需要考虑外廊空间。不过,笔者认为,几乎所有的体育建筑实际上也存在外廊空间,只是与建筑本身的大体量比较起来,外廊空间容易被人们忽略掉。

通过以上分析,结论比较明显,人们对公共建筑外廊空间运用于北方现代建筑是比较认可的,并且对形式没有太多要求,功能需求是多样化的,建筑类型也是多样化的。说明人们对公共建筑外廊环境行为有一定感知和需求,并且从调研报告的其他一些建议看出,人们对外廊空间与环境行为的融合希望进一步加强。达到实用,美观的建筑基本要求。

3 现代公共建筑外廊空间设计研究

经过之前对建筑外廊的资料研读,和对公共建筑外廊空间环境行为调研。再次回归分析一些经典的现代公共建筑外廊空间设计。

建外Soho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整个规划建筑设计是由建筑大师山本理显完成,但是其中的低层部分建筑设计是有C+A小岛和米环境设计所完成。整个规划设计完全体现了开放的,建筑物延伸规划理念。高层建筑被一个个低矮的,室外的,半室外的空间分割开来,弱化了高层建筑对环境的压迫感,营造了丰富的庭院空间和小环境。而且空间是立体的,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外廊的概念,看似没有外廊空间,但实际上,建筑本身到处都充满了外部公共空间和半开放空间。如图四。

建外Soho另外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在建筑本身上也创造了20个双层花园,将建筑外廊空间很好的融合到环境中来,重新解读了建筑外廊空间的概念,给现代公共建筑外廊空间做了全新的诠释。

另个一个案例是笔者设计实践,

厦门五缘湾油画街,如图五、图六。

规划中重点强调艺术家的创作的私密性,同时又要考虑对外展示和交流的开放性,所以建筑外廊空间很好的解决了两者之间矛盾。同时,建筑外廊很好的解决了艺术品不能直接高强度阳光照射的问题。通过外廊的过渡,将室内外有效地区分,使得动静有一个相对的隔离。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外廊的形式没有受到建筑形体限制,设置比较自由,外廊空间、尺度可大可小,时断时续,位置灵活多变。局部通过立体交通空间形成二层外廊和室外平台。有效地解决上层空间的交流和观景需求。建筑外廊空间打破了单一的线性空间设计,形成不同尺度广场空间,满足不同主题需求和环境行为要求。

通两个案例分析,发现现代公共建筑外廊空间已经较传统的建筑外廊概念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外廊建筑跟局限于单向的,平面的。现代建筑外廊更为丰富、自由,更为立体化,表现形式更为多样化。而且外廊空间与外部环境结合更加紧密。外廊的功能需求和艺术效果较传统外廊建筑也有很大不同,传统建筑外廊可能更多考虑遮阳隔热功能,或者立面构图需要。但是,现代建筑外廊空间的功能需求更加趋于多样化。

4 结语

通过对建筑外廊研究,总结出传统建筑外廊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发生期,18世纪70年代以广州十三街为代表;初期,19世纪40年代以上海,广东等地的十三夷馆为代表;盛期,19世纪60年-80年代,以上海、烟台出现的哥特式建筑为代表;晚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上海虹口区黄埔73号建筑为代表。[3]外廊建筑在中国经历相当一段时间和发展,给中国近现代建筑留下了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南方地区,以广东、福建为代表的区域还能看到外廊建筑的影子。而且这种建筑外廊满足了基本的功能需求,所以它还会发展下去。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的研究它,适当地运用到现代建筑中来。

通过对建筑外廊空间环境行为研究,总结出现代建筑外廊空间设计,既要考虑南方地区遮阳隔热功能的需求,也要考虑北方地区整体空间的过渡需要。更多的是要突破外廊形式的限制,充分发挥公共建筑外廊的功能和美观作用。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现代的技术手段,将外廊空间融入到环境行为当中去。

参考文献

[1] 藤森照信 张复合译 外廊样式――中国近现代建筑原点 建筑学报1993-5

[2] 余强 厦门骑楼建筑风貌分析 小城镇建设2003/9

[3] 刘亦师 中国近代“外廊式建筑”的类型及其分布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无锡新区金融服务区工程位于太湖河畔的无锡新区中央商务区,风景秀丽,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该项目由8幢9~18层的商业办公楼建筑群构成(图1),总建筑面积约25.5万m2。室外幕墙工程:其中4栋玻璃幕墙和4栋铝单板狭缝幕墙,本项目为创建“江苏省扬子杯奖”工程。由无锡新区发展集团总公司投资,同济大学科瑞管理公司实行项目管理。幕墙设计方案由德国瓦伦丁设计所负责,施工图设计由上海肯佩斯幕墙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承担。

2 幕墙策划思路

建筑幕墙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系统,幕墙技术是一种具有精密性、集成性、应用性的技术。随着建筑幕墙不断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幕墙的研发设计与建筑策划越来越不可分割,是体现策划和建筑设计创意的关键点。幕墙策划应当充分考虑周边环境、视觉效果、使用功能、耐久性等因素。

实践证明:铝单板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分量轻、强度高、防水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另外,铝单板可以加工各种异形体装饰品,表面可喷涂各种美丽的图案,与玻璃幕墙组合成不同的外观形体,使建筑立面更具有多变的风格(图2、图3)。

基于以上要求和特点,本工程考虑大量采用铝单板作为外立面装饰面材。

3 如何选择合适的铝单板制品

铝单板及其制品种类很多,不同的形状、颜色、处理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1 穿孔铝单板

穿孔铝单板由普通单板冲孔而成,孔的形状可以任意调整以形成不同图案(图4、图5)。穿孔后面板强度根据穿孔率有所降低,因此需要加厚面板并增设加强肋。

3.2 仿其他材料铝单板

石材面板用在外墙装饰中,外观大气庄重,与自然环境有很高的融合度。但石材的缺点很明显:自重大、有放射性、强度不可控制、天然资源开采受限、色彩纹理不可控制。目前在铝板上做氟碳仿石材喷涂可体现出近似石材的效果,而且完全没有天然石材的各种缺陷,可用于各类公共建筑外墙(图6)。

木材在外墙上使用率很低,原因在于木材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需要防腐、防火、防湿胀、防干裂等,另外木材强度不稳定,固定方式单一,也决定了外墙几乎无法使用木材。但木材的天然纹理对建筑师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目前铝单板做仿木纹处理也十分成功,可像普通铝板一样用于外墙装饰(图7)。

3.3 异形铝单板

由于铝板的可加工性比较强,可以折弯、焊接、铆接、植栓等等,其制成品的造型非常丰富。这为建筑立面设计无疑增加了强力的支持。图8、图9为各种造型铝单板实样。

4 本工程穿孔铝单板设计

上海科瑞管理公司对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的穿孔铝板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考虑工程处于开发区,周边环境比较安静宽阔,外墙以体现现代工业感、彰显活力为主,综合考虑造价影响,由德国瓦伦丁事务所设计,本工程最终选用穿孔铝单板作为大面积外墙装饰(图10)。

4.1 案例调研

4.1.1 同济大学城规学院D楼(会议室、档案资料室)。位于上海市四平路同济本部校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普通砌体墙体,铝合金门窗,局部有普通玻璃幕墙,二层及其以上部位全部采用穿孔铝板遮蔽,穿孔的形状为长条形,外墙有铝合金门窗部位的穿孔铝板板块可以手动折叠开启(图11)。据同济大学城规学院黄一如副院长介绍,穿孔铝板为国产铝板,造价大概为1200元/m2,如果采用进口品牌(如荷兰亨特乐思龙)价格则会翻倍,如果采用电动开启则价格更贵。

4.1.2 上海西站附近临街商住楼。位于上海市曹扬路与三元路交叉口(图12),普通框架结构旧房更新改造,外加一层普通穿铝板,正在施工过程中,国产穿孔铝板约400元/m2,连内侧钢结构龙骨,单价可达600~700元/m2。

4.1.3 上海大华虎城嘉年华(商业办公楼)。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大华一路与真华路之间、近新村路。钢筋混凝土框架五层建筑,玻璃幕墙,外层披艺术穿孔铝板的“纱衣”(图13、图14),通过圆孔的疏密和大小、氟碳喷涂颜色的深浅形成固定的花纹。铝板厂家为上海雅泰,展开面积5000多m2,外侧艺术穿孔铝板幕墙约800元/m2,内侧玻璃幕墙约1200元/m2,合计约2000元/m2。

4.2 设计方案策划

4.2.1 综观穿孔铝板的工程应用情况,穿孔铝板能够实现较好的建筑效果,其表现手法多样,设计师的发挥空间很大,技术上可行;同时经调研,采用国产穿孔铝板,单层穿孔铝板幕墙可控制在1000元/m2以内,双层玻璃幕墙部位可控制在2000元/m2以内,4幢多层建筑(幕墙面积3.5万m2)综合单价可控制在1700元/m2左右,经济上可行。

4.2.2 建议进行艺术穿孔设计,使板面形成适合金融服务区域的花纹,同时考虑建筑泛光LED灯具的安装与效果,与临近双子楼建筑泛光“水墨江南”的主题互映。

4.2.3 为了防止热胀冷缩变形,应对节点构造进行精心设计,同时应考虑采用4mm厚的铝板,因为目前工程中应用的3mm厚板存在日久变形现象。由于厚度增加而引起的单价增加约为50元/m2。

4.2.4 考虑使用过程中的清洁维护,选择颜色、构造间距等方面做出精心设计。

4.2.5 基于建筑效果和造价的考虑,应区别对待4幢多层建筑物的西立面和东立面采用穿孔铝板的比例。西立面正对中央水广场,有远景效果,宜多采用双层幕墙;东立面对着内街,远景效果不够明显,可考虑适当少用穿孔

铝板。

4.2.6 底层和开窗部位可不设穿孔铝板,虚实结合,不致给人压抑的“笼子”感觉。

以上初步建议基于3个经典工程的调研而提出,从而提高幕墙工程的性价比。

5 本工程穿孔板设计特色

5.1 传统穿孔铝单板幕墙的不足

传统的穿孔铝单板在幕墙装饰工程中都是四边折边,相临两块铝单板中间留12~18mm的空缝,再打防水胶,这样一来既浪费人工、材料费,又增加了工程造价,造成工程进度迟缓,同时从美观的角度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图15)。

5.2 本工程穿孔板构造

肯佩斯幕墙工程顾问(上海)有限公司幕墙设计师根据国瓦伦丁设计所的设计方案要求,对金融服务区“穿孔铝单板幕墙”设计进行多种规格试样比较,其中有:直径25mm穿孔铝单板、50×50mm方孔铝单板和75×75mm方孔铝单板(图16、图17)。幕墙设计师对穿孔铝单板幕墙工程调研报告认真研究,总结经验,取各家之长,结合金融服务区及周边的建筑装饰风格,创自己的穿孔铝单板幕墙特色,最后设计师与业主、管理公司、监理等各方幕墙专家在“穿孔铝单板幕墙”试样中选取40×40mm方孔铝单板作为4栋形式各异的多层“穿孔铝单板幕墙”设计实样(图12)。

为保证穿孔铝单板的平面刚度,在穿孔铝单板里侧设置焊接螺栓,不穿透表面层,沿长度方向设置间距600以内的槽型加强肋。

穿孔铝单板横向板块拼缝未采用传统的四边折边“相临两块铝单板中间留12~18mm的空缝”的做法,而是“4mm的收缩缝隙”,这样不需要打胶,节省材料、人工,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

穿孔铝单板里侧设置一层防水彩色铝单板,色彩可透过方孔透出,既保留了立面工业质感,又增添了活泼的元素。同时,密拼的线条被交界处的方孔弱化,视觉上好似精巧编排的整块四方格网,表面光滑、色泽一致、无缝隙,给人感觉整体性较强。

6 结语

幕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也是现代科技与建筑结合的体现,它的独特的色彩与光影、多变的造型,吸引业主和建造师,在幕墙工程应用设计中不断地开发与创新。

肯佩斯幕墙工程顾问(上海)有限公司对金融服务区幕墙工程施工图设计本着科学、合理、精细的原则,招投标前进行几轮图纸会审,不断细化和深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图纸上存在的质量隐患,保证招投标中商务标质量,同时为以后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施工前进行图纸交底,讲明施工图纸的设计功能、意图和目的,使广大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施工过程中从未发生一起幕墙工程变更签证,加快了工程进度,有效地控制了幕墙工程造价,幕墙施工图设计深受业主

赞赏。

金融服务区穿孔铝单板幕墙工程由于项目管理策划到位、施工图设计创新、施工精细化,降低了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幕墙装饰效果创造出无锡新区独有的风格和特色,使建筑物更具有高贵典雅的风格。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2.山东建材工业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王福江

3.改革开放三十年山东水泥工业大发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廖乃成

4.山东省建材经济运行等问题的调研报告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5.水泥稳定石屑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山东建材 杜辉,吴清芳

6.混凝土中ASR的化学反应机理刘红叶,周述光

7.利用窑尾烟气提高煤粉制备系统的安全性和工艺操作的稳定性韩明年,刘玉明

8.机制砂在混凝土中配制及技术应用刘文胜,康杰,王存杰,张磊

9.钢渣配料在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窑上的操作措施张传行,严春玲

10.威翰加气混凝土生产线技术改造冯勇

11.弹性乳胶漆耐沾污性研究邱振新,陈凯,常维峰,张立成

12.纳米氢氧化镁复合阻燃聚烯烃材料的研究刘启明,李良波

13.建筑门窗的最新技术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寿崇琦,林栋

14.墙内保温的必要性及几种常用的方法陈建功

15.含石粉人工砂替代河砂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分析和应用侯学刚,蒋晓东

16.硅粉混凝土性能与施工工艺研究王纪芳,张志民,柏云

17.论建筑节能检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吴峰

18.概化大井法在深基坑降水中的应用齐建忠

19.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程海玲

20.工程招标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因素分析李龙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遏制高耗能行业再度盲目扩张的紧急通知(发改运行[2007]933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华东地区建材协会会长联席会议在济南召开

3.我国电子布市场迈上健康发展新轨道危良才

4.济南地区建立商品砂浆生产线的策略分析谢慧东,孙仁东,姚舜,方忠建

5.HRM2800S矿渣立式磨的试生产情况查华云

6.基于模糊控制的水泥回转窑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路平,薛树琦,LUPing,XUEShu-qi

7.谈自动比表面积仪(勃氏法)的使用陈培光,崔运美

8.水泥-煤矸石复合体系水化进程研究丰曙霞,王培铭,刘贤萍

9.中小型短磨高产的技改方案倪建峰,李芝华

10.试论振动颚式破碎机的设计蒋黎康

11.HR-Y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合成工艺优化研究刘尊明,逄鲁峰

12.C70高强泵送混凝土的配制陈洪银,于淑红,江香玉

13.陶粒水泥混凝土耐磨耗性能分析林江涛,聂欣

14.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有限元分析黎生南

15.山东建材 一种可释放空气负离子的内墙乳胶漆王立华,郑晓冬

16.大掺量掺合料混凝土的试验研究王军,陈明宇

17.陶瓷色料在低温快烧透明熔块釉中的应用翟新岗

18.降低沥青路面渗水系数的探讨于淑红,商玉田

19.轻型门式刚架结构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李红旗,刘祥斌

20.混凝土中微生物的侵蚀机理及其控制的研究乐建新,高培伟,LEJian-xin,GAOPei-wei

21.钻孔灌注桩在工程基础中的应用赵强,吴永荣,朱晓东

22.CFRP加固技术对RC梁抗爆性能的影响李华涛,谢卫红,李江,刘胡行男,LIHua-tao,XIEWei-hong,LIJiang,LIUHuXing-nan

1."十一五"山东玻璃钢发展战略建议李学闵

2.变频调速技术在回转窑传动系统中的应用李斌,廖良民

3.水泥挤压联合粉磨系统的生产实施李登滨,王志凌

4.浅述工业建筑材料技术设计的合理性刘保文

5.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广州保利国际广场工程中的应用龙建英,谭建军

6.激发剂对低品质粉煤灰水泥胶砂强度促进作用的研究梁朝军,余斌

7.浅谈发泡剂在盾构施工中的使用马亮

8.结合工程实例浅谈污水资源回用现状及前景杜成银

9.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施工技术分析陈锦容

10.CERP片材粘贴加固方法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陈红英

11.钢结构设计阶段与异形柱框架的应用龙国兵

12.砖混结构温差裂缝的防治措施曾超文

13.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的预防与处理措施毛浩基

14.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裂缝控制卢国通

15.浅谈混凝土结构裂缝分析与防治梅顺华

16.浅谈花都区福源水库干渠整治工程设计的经验郭伟欢

17.高速公路路面纵向裂缝产生原因及其减轻措施余尔科

18.路基对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徐志辉

19.钢纤维混凝土材料在旧混凝土路面修补工程中的应用廖志航

20.浅谈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及选型冯博慧

21.深基坑土钉支护的工程实践山东建材 李宏庆

22.造成混凝土桥梁裂缝的几个方面崖岗,黄嘉福,宋从军

23.某工程断桩形态的量测与分析韩红英

24.从施工角度探讨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张德财

25.防止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的设计措施初探邢宇

26.某工程防水施工方法黄永强

27.钻孔灌浆技术在地下室补漏工程中的应用张小武

28.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机理及对策赖东伟

29.高层住宅无粘结预应力楼板施工技术陈支富

30.隧道施工围岩稳定与适时支护雷洁,刘伟

31.楼层局部渗漏原因浅析与防治补漏施工技术叶钢勇

32.浅谈外墙外保温的施工做法杨廷旭

33.山东大力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张运科

34.影响钢框架刚性节点抗震性能的因素邱志兴

35.一级强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浅谈陈辉

36.山东建材 浅析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张建宁

37.南洲水厂DN2200原水管穿越三支香水道沉管工程施工李志伟

38.压缩分散型无粘结预应力锚索在开阳高速公路边坡治理的应用杨学崇

39.某大厦钢管混凝土柱施工实例黄贵强HttP://

40.某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分析与加固研究邓卓毅

41.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随深度变化计算模型研究何建雄

42.浅谈绿色照明设计余文俊

43.城市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陈程飞,江峥,梁国团,陆卫星,冯娴慧

44.建立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制的途径郑龙辉

45.预结算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梁进海

46.我国房地产业的未来预测梁君元

47.浅谈屋面保温节能技术的应用黄春强

48.荔新公路主供水管道工程建设的管理实践黄宏喜

49.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周颂贤

50.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探讨江凯青

51.对中央空调在室内运用的探讨刘碧翠

52.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何婉红,关永芬

53.分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面对的问题及对策张俐梅

54.论工程竣工结算与工期费用索赔山东建材 罗穗强

55.工程项目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对策董广德

56.工程投标不平衡报价的规划模型初论陈文楚

57.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陈滔

7.山东省水泥工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廖乃成

8.关于修订纸面石膏板能耗等级定额标准的建议高甲明

9.多种混合材在水泥生产中双掺的试验研究胡雅,温东泽,李健生,罗丽芬

10.螺旋输送机的改进张在美

11.早期2000t/d预分解窑系统的改造何冬梅

12.申克调速皮带称的改造向辉,王永志

13.Φ2.6m×13m生料磨配料盘的改进马勇,顾雪清

14.新型高效减水剂研究综述耿启金,王西奎,张运臣,陈传胤,翟艳萍,GengQi-jin,WANGXi-kui,ZhangYun-chen,ChenChuan-yin,ZhaiYan-ping

15.新型土壤固化剂的实验研究隋肃,吴波,陶文宏,杨中喜,岳云龙,Suisu,Wubo,TaoWenhong,yangzhongxi,yueyunlong

16.失重秤故障处理一例薛昌伟

17.锯铣加工生产线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设计李国平,艾长胜,王娜,昃向博,赵方,LiGuoping,AiChangsheng,WangNa,ZeXiangbo,ZhaoFang

18.填料对石膏铸型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卓蓉晖

19.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基本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肖丽萍,闫玉本,张捍东

20.石英砂/聚氨酯复合耐磨材料研究陈本琏,张国辉,隋肃

21.多种矿物掺合料复合胶凝材料的密实性及性能研究徐辉,李克亮,黄国泓,XuHui,LiKeliang,HuangGuohong

22.自密实砼的试验研究及在工程中的应用门泉洁

23.张拉膜结构的制作与安装工艺李国超,李春亮,鲍建光

24.山东建材 混凝土真空脱水施工工艺张峰,陈汉军

25.高层建筑外墙饰面砖防坠落施工方案闫玉本,孙仁东,鲍明军,张彤

2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空鼓原因及处理文翠琴,修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