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天计划

全天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天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全天计划

全天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水田 机械化 配置

1.垦区水田生产特点

1.1经营体制 垦区水田生产的经营体制是土地采用租赁经营,经营方式是“四到户,两自理”,种植户独立经营。

1.2生产规模和土地条件 由于垦区人少地多,分户经营规模相对较大,地块规整、面积较大,适合机械作业。

1.3生产技术 黑龙江垦区水田生产属于寒地水稻种植,是水稻生产积温临界地区,采用的是旱育稀植技术,生产技术应用有高台做床,钢骨架大棚旱育苗,机械整地,机械插秧,生产期分段施肥,水稻恒温催芽,机械收获等。

1.4 现有机械状况

1.4.1动力机械 12马力手扶拖拉机占一定比重,是现有水田生产的主要机械,主要用于水整地和运输作业; 25~80马力轮式拖拉机承担基础整地、水整地、运输和收获作业,是水田生产的主力军。其中25~35马力拖拉机数量所占比重较大,在基础整地作业上表现为功率不足,作业质量差。

1.4.2整地机械 有平翻犁、旋耕机、动力圆盘旋耕犁、搅浆灭茬机、平地板。平翻犁、动力圆盘旋转犁适于不同作业条件,在水田翻地中占绝对比重;旋耕机适用于低茬收割地块的基础整地;平地板承担水整地作业;搅浆平地机能适应各类收获作业的水整地,可实现高留茬还田和原茬水整地。

1.4.3收获机械 水田主要有200马力以上的全喂入式收割机,收割机收获质量好,效率高,但是数量相对较少;100马力以下全喂入收割机占水田收获机绝大比重,另外还有少量的半喂合收割机。

2.垦区水田生产对机械的要求

2.1水田基础整地对机具的要求

垦区基础整地方式主要以翻旋为主。随着水稻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的平翻作业形成了坚实犁底层,加之现有动力机械功率较小,耕层逐年变浅,制约了水稻产量的提高。水田生产急需要解决的是茎秆还田,培肥地力问题,随着水稻收获逐渐走向机械化,茎秆还田已经得到解决。但是由于水稻产量高,茎秆量大,加上收获机械功率小,只有高茬收获才是降低收获损失的最佳办法,却给基础整地带来一定的困难。大量茎秆留在地表,水整地不易整平,插秧时秧苗插在容易茎秆上造成死苗和飘苗,因此要求水整地机具具有灭茬功能。

2.2插秧对机具的要求

垦区水田插秧方式是以机械插秧为主,人工插秧将逐步被淘汰,主要是由于人工插秧易引起的保苗不足,插秧深度不标准,影响水稻产量。

2.3 水田收获作业对收获机械的要求

2.3.1水稻茎秆量大,成熟后籽粒、茎秆脱水难,适合直收时间短。安全水分收获一般都是在枯霜期后3~5天,随着气候变暖,垦区枯霜期的年份很少而且逐年延后,一般年份在10月15日,而垦区初雪在10月20日,这就给水稻安全收获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2.3.2水稻产量高,粮食数量大,晒场面积不足,水稻成熟就收获容易出现捂粮、烂粮,惟一的解决办法是采取分段收获。水稻分段收获是在水田刚起步阶段的主要收获方式,主要采取人工割晒、机械割晒、人工打捆、码垛、脱谷。随着大马力收获机械的逐渐引入,这种收获方式已被淘汰,虽然大马力收获机械能够满足拾禾作业,但是适合的割晒作业机具较少。主要是由于水稻种植行距宽,而且植株矮,顺着插秧方向割晒容易造成塌铺;另外水稻茎秆水分大,收获季节正直秋季,气温低,阳光不足,茎秆不易脱水。因此,如何放铺既能有利于机械拾禾又能在短时间内脱水,这是个关键问题。

2.3.3水稻效益高,种植分散,生产规模较旱田种植规模小的多,随着农户收入的不断增加,资金的不断积累,种植户渴望以户为单位的配套机具,给统一作业带来较大难度。

3.机具配置建议

3.1动力机械 要选择40马力以上的四轮驱动拖拉机。

3.2整地机械 选择平翻犁、旋耕深松机、深松机、动力圆盘耙、搅浆灭茬整地机。

3.3插秧机 选择8行插秧机。

全天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油田 井下作业 安全防范 管理

试油是利用一套专门的设备和方法,对通过钻井取心、测井等间接手段初步确定的油、气、水层进行直接测试,并取得目的层产能、压力、温度和油、气、水性质等资料的工艺过程,为油气明储量计算和合理开发提供可靠数据。修井作业是指油、气、水井自投产至报废的整个开采过程中,为维护和恢复油、气、水井正常生产或提高其生产能力,所进行的各类故障处理和各项治理措施。压裂酸化是油气田应用比较普遍的重要增产措施,主要是利用压裂酸化设备,向地层注入压裂液、酸液,达到改善油、气、水流状况的目的,从而增加油、气井产量和水井注入量。

1 井下作业中地质工作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井下作业包括两部分,即试油(试气)和修井。

试油(气)是油气勘探工作中的最后阶段,是人们认识油田、给油井下结论、给勘探指方向的重要工作。新探区、新构造的试油是了解该区含油气情况,油、气、水性质变化,是否具有工业油气流,有多大开采价值,是进一步指导该地区勘探的重要工作。修井是为了保护油田,合理地利用地下资源,将那些因油层物性差、油层严重污染而致使油井产量低的井改造成为产量高的井;救治因井下故障而出油少或不出油的低效井、停产井。

综上所述,试油是认识油层,修井是改造油层。所以,井下作业是采油工艺中的重要一环。井下作业地质工作必须围绕对油田勘探与开发的地质研究,提出作业液体的物性和产生的回压要求,搞清油气在油层中的流动与沉积环境和沉积历史的相互关系;研究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的变化趋势;.岩性及构造横向与纵向对流体流动的遮挡等;提供井筒以外储油岩石的性质变化及油层流体的流动。整个油层的地质描述都必须与油层流体的流动数据、油层产能变化情况和油层动态预测结合起来,以便搞清油层的本来面貌,为井下作业提供坚实的地质基础资料。

2 井下作业安全生产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井下作业的地质工作在进行现场资料的录取时应做到:油层产液性质、产能清楚,压力数据清楚.,分析化验数据清楚,井下数据(包括井身、工具、管柱等)清楚,出砂情况清楚及油、气、水的来源清楚等。做到资料齐全、准确、及时。

2.1 井下作业安全生产的基本内容

一切作业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守岗位、集中精力、协同作战、紧密配合,确保作业施工人员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作业施工安全。2.2 井下作业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1)新工人上岗前必须对其进行基本安全常识教育、专业技术操作知识教育和厂规厂法教育。做到教员、内容、时间、受教育者四落实,未经培训者不得上岗操作。

(2)工人上岗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高空作业必须按高空作业规定和要求操作。

(3)班前必须进行安全讲话,班后做好安全总结。作业队班组每周必须组织一次安全活动,做到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

(4)作业施工人员凡与有毒、有刺伤、有放射性、腐蚀性等物品接触时,必须有防毒、防腐蚀、防射线穿射的保护用具,并有安全措旅。

(5)井场用电和动用明火,必须按用电,用火有关安全规定执行,不得自行其事。

(6)一切作业施工设备、容器必须在安全负荷、工作压力范围以内使用,并按照设备、容器、仪表使用操作规程操作,严禁超负荷、超压力违章蛮干。

(7)作业井施工前必须有安全措施,认真执行防井喷、防卡钻、防落物、防顿钻、防火、防爆炸、防冻结、防堵塞等安全规则。

(8)对作业井进行压裂、诱喷掏空施工时,压力及掏空深度必须控制在套管抗内压、抗外挤极限强度内,防止套管被压坏或挤变形。

3 油田井作业安全的防范措施及优化管理

3.1 起下油管安全操作规程内容

起下油管、抽油杆和钻杆是井下作业工人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因此以起下油管为例,简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上班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井口操作要戴安全帽,高空作业要拴好安全带。

(2)处理游动滑车钢丝绳跳槽必须用钢丝绳先将游动滑车在井架上固定牢靠,摘掉负荷后才准排除故障。高空作业工具、用具必须系好尾绳、固定牢靠。

(3)通井机(修井机)操作手要持证操作。

(4)起下油管时,吊卡规范相符,舌头有保险销,吊卡销子有保险绳。拉、送油管时,吊卡开口朝上,避免自动打开,以免油管掉落。

(5)起下油管时,必须将双吊环挂入吊卡双耳环内,并插上吊卡销子后才能起下,严防挂单吊环。

(6)井口操作人员在挂吊卡、挂吊环、上卸扣、正常起下时,应站在适当的位置,精力集中,注意观察工作对象,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起下油管上卸扣,必须用液压油管钳。液压油管钳操作严格按规程操作。螺纹未上完、卸完,不许抢下、硬提。打背钳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管钳开口的背后。如用大力卸扣,井口人员必须离井口5m以外。背钳尾绳要用钢丝绳卡固定在井架大腿上。

3.2 2井架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

劳动法规定,在距地面2m以上的地方进行作业,叫做高空作业。井架高空作业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1)凡有高血压、心脏病者不能上井架进行高空作业。

(2)凡登高3m以上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拴在安全可靠位置后,才能工作。

(3)使用的工具、用具,上井架时必须用尾绳在身上拴牢靠,工作时拴在井架上。

(4)上井架人员不得穿硬底鞋,上下梯子手要抓牢,脚要蹬稳,防止打滑或踩空。

(5)处理故障时,下面严禁站人,要防止往下掉东西,作业完后严禁往下抛甩工具。

(6)在二层平台工作时,要遵守上下联系信号,起下作业注意游车及钢丝绳。摘扣吊卡时两脚站稳,缆绳兜紧,吊卡扣牢,保险销销住。立柱摆放整齐,用绳子捆牢。

(7)天车与井口偏斜,不准用手拉、推游车、吊卡、吊环及钢丝绳,只许用游绳拉、拽扶正。

(8)夜间高空作业要有充足的照踢设备。

(9)经常检查井架、二层平台、天车等各部位部件、联结螺丝、绷绳和绳卡的紧固情况。

4 结论

石油企业中的井下作业在野外进行,流动性大,环境艰苦,石油、天然气、硫化氢等又是易燃、易爆的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危险性比较大,如果防护措施跟不上,不仅影响生产进度,还可导致职工体质下降,生命受到威胁,因而保障安全生产特别重要。

参考文献

[1] 谭细军.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原则[J]. 现代矿业,2011(09)

[2] 张天.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J].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11(05)

全天计划范文第3篇

何为“40%天花板”

“40%天花板”系指《证券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其立法初衷在于保护债券投资者利益,使公司公开发行的债券余额与其净资产保持适当比例,以保证发行人有足够的偿债能力,避免发行人因负债过高而出现偿付风险,影响到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均较低的公众投资者,进而演变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事件。

但随着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扩容、银行间市场的发展和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成长,上述规定越来越不适应公司现实的融资需求,已经逐渐演化为妨碍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大问题。“40%天花板”限制了发行人自由配置融资结构的权利和直接债务融资空间,不利于公司通过直接融资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这一规定也与国际惯例不符,在资本市场日益国际化的今天,40%的发债规模限制对境外企业进入我国债券市场融资设置了障碍,不利于我国债券市场与国际接轨。

为什么要突破“40%天花板”

在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初期,政府在债券发行、产品创新、市场交易等方面起主导作用的模式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快速推动市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从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成熟市场经验来看,要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向纵深发展,还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才能激发出市场的创新动力和内在活力。而“40%天花板”直接在总量上为我国的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划定了上限,限制了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然与上述市场理念和市场需求背道而驰。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但本次危机也为我国经济创造了国内经济转型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难得机遇。从当前债券市场发展进程和长远目标定位来看,此时也正是突破公司债券市场“40%天花板”的最佳时机,理由如下:

债券市场功能凸显,发展逻辑逐渐清晰

近年来,随着我国债券市场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各类产品和交易工具的不断丰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债券市场已经成为中国进行宏观经济金融调控的平台之一。债券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支持金融体制改革、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逐渐得到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认同。

政府部门已逐渐认识到,债券市场的定价功能和避险功能在我国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及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作用巨大,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调整我国长期存在的融资体系发展不平衡,直接融资比例过低问题意义重大。同时,在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直接债务融资市场的政策指导下,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逻辑亦已日渐清晰,逐步形成了以场外市场为主、场内市场为辅,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分工合作、相互补充、互通互联的市场体系。

债券市场投资主体定位理念转变

未能正确定位公司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是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和逻辑起点。正是由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误区,监管机构和相关部门在发展公司债券市场时,对公司债券的信用风险异常担心,唯恐由此引发群众的不满,进而通过强制要求银行担保,对发行实行近乎严厉的审批,使公司债券市场得不到较快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公司债券市场的逐步发展和扩容,监管机构开始重新思考这一问题,在发行批准文件中不再强调必须将一定比例的债券发售给个人投资者,而商业银行次级债、信贷支持证券以及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信用类固定收益类证券在机构投资者构成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中亦得到有序规范发展。

机构投资者队伍日趋成熟

1997年,人民银行受命组建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立,为培育和发展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群体提供了重要契机。它第一次把机构投资者从投资者队伍整体中分离出来,使监管者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使其更好更快地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立,也使得中央银行能够把过去已经建立起来的,一些有助于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政策措施与对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培育结合起来,加快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成长。

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时,全部市场参与者仅为16家商业银行,到2009年末,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者已经达到9398家,是1997年的587倍。而且随着市场的发展及其他类型机构投资者的进入,银行间市场的参与者已经远远超出了银行范围。机构投资者迅速成长为未来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这些能够识别和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及其所拥有的资金量将为公司债券向纵深发展提供真正的“蓝海”。

我国债券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现实要求

从国际经验看,美国、欧洲、日本及东南亚等主要经济体对公司债券的融资规模均没有约束,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自我调节,唯一在法律法规中明确约束的韩国亦仅在《商业法》中要求“债券融资最大规模不得超过最近一次公布的公司净资产的四倍”,并且公司发行债券也无须经过监管机构核准,而是通过法律法规要求其必须完全、真实地向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投资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判断。

在上述体制中,没有法定规模限制并不等于可以无限制发行债券。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发行人、承销商和投资者通过在风险判断基础上的反复博弈对某类(或某个)公司的最佳发行规模形成共识,每家公司均将根据其信用评级等因素在一级市场中找到自己对应的基准发行规模。

市场化的规模确定方式更加有利于发挥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丰富市场主体投融资渠道,同时也有利于培育成熟的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有利于公司债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随着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地位的日益加强,金融国际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的国际化已不可逆转,由市场化机制确定债券融资规模是我国债券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现实要求。

突破“40%天花板”的战略路径

推动修改《证券法》,取消对公开发行的40%规模限制

《证券法》中对公司公开发行债券实行40%的规模限制并无法理依据,而只是当年债券市场初创时期各种因素博弈下的暂时选择。这一规定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为控制企业负债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建立,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成长,公司债券市场的扩容及其向纵深的发展,上述规模限制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的实际融资需求,限制了发行人自由配置融资结构的权利和直接债务融资空间,不利于公司通过直接融资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和支持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应该相信经过十几年的经验和教训积累,经过市场法律法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主体已基本具备保持市场健康、平稳、有序的理性认识和约束环境,取消这一不合理限制的条件已经成熟。

推动司法解释,区别对待机构投资者市场和个人投资者市场

《证券法》第10条以列举的方法对公开发行证券进行了界定。具体来说,《证券法》所界定的“公开发行”包括:(1)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2)向累计超过200人的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根据上述条文及相关立法说明的解读,所谓向不特定对象是指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证券,其逻辑前提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交易所市场,认为无论发行对象人数多少,只要涉及不特定的社会公众,都属于公开发行。上述条文制定之时银行间市场尚未成立,所以条文的拟定并未考虑完全由机构投资者组成的银行间市场。向“特定对象”发行考虑的也是发行人的内部人员、与发行人有联系的公司、机构和人员以及机构投资者。因其考虑因素中均涉及个人,如果特定对象人数过多,则仍然可能会累积系统性风险,所以本条对特定对象的人数限定为累计不得超过200人。从上述对“公开发行”的界定来看,由于其逻辑起点在于“公众性”,因而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监管,所以规定了200人上限。但我们认为,上述对公开发行的人数限制并无科学依据,也不符合机构投资者市场的特点。

考虑到我国目前银行间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进程,在《证券法》中界定“非公开发行”时应对这一因素特别考虑,若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且其发行对象均为经过资质认定的合格机构投资者,则均应认为是“私募发行”。在此,“公”的含义只应认为是针对风险识别能力较弱的公众投资者而言。所以,更合理的解决之道应当是对从银行间市场中通过一定资质审核选定一部分“合格机构投资者”,而不是单纯进行人数限制。对合格机构投资者而言,因其具备较强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所以对其进行非公开发行不应有数量限制。这既是对证券“公开发行”更为科学的认识,也是在“私募发行”领域率先突破“40%天花板”,为公开发行最终取消债券发行规模限制的极具可操作性的办法。

遵循上述思路,对银行间市场“私募发行”进行所谓“200人”限制也就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确定“合格机构投资者”的遴选标准更加有实际意义。实际上,我们在实践中已经开始践行这一成熟的市场理念。2003年证监会的《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就对“合格投资者”作了规定,其基本理念也是借助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广发采用的“安全港”原则,所以,将这一办法扩展运用至整个债券市场将有利于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和成熟。

从《证券法》留白入手,推进私募发行方式和产品创新

《证券法》是我国资本市场最高位阶的法律,而国家立法机关2005年刚刚对《证券法》进行了大规模修改,现在若只推动修改《证券法》第16条,即便能够获得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相关部门的认可,也仍需耗费大量时间进行讨论,并完成相关“三读”程序,整个过程很有可能旷日持久,从短期来看并非最优选择。而《证券法》第16条也只是明文规定“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净资产的40%”,对私募发行债券则没有明确的规模限制,只是规定“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从立法解释学及《证券法》的整体立法逻辑来看,法律并未对“私募发行”债券规模作任何限制。

因此从《证券法》留白入手,打造私募融资平台,通过私募发行方式和产品创新在短期内突破“40%天花板”,是较为当前最为可行的现实选择。即首先在私募发行领域进行实质运作,在条件成熟时同时推进《证券法》对公开发行40%限制的修改,这样对公司债券市场向纵深发展更为有利,也有利于债务融资工具创新。

通过司法解释明确资产支持类债券不受“40%天花板”规模限制

资产支持类债券是企业或金融机构将其能产生现金收益的资产加以组合,出售给特殊目的载体(SPV),然后由特殊目的载体以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发行的债券。与传统的债务融资相比,通过证券化的方式,企业将信用风险进行了有效转移,也正因为如此,资产支持类债券并不以企业自身的信用为基础,而是以经过证券化的特定资产为基础,所以“40%天花板”对融资企业而言便没有实质意义,只要企业经过结构性剥离的资产能够得到投资者认可,便无需以“40%天花板”进行人为限制,而应当通过债券的发行失败机制将其交由投资者去判断。从这一角度出发,在不进行法律修改的情况下,通过司法解释明确部分结构性产品领域不受“40%天花板”规模限制,在短时期内较修改法律而言比较容易为监管部门和市场所接受,对公司债券市场的平稳可持续发展而言也较为可行。

结语

事实上,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甚至是同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客观上都不可能有一个统一、合理的负债率标准。按照公司财务学的理论,企业在总资产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时应当增加负债,扩大财务杠杆,以获得更大的收益来满足股权和债权持有者的利益要求。在债务融资工具发展之初,制度建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40%天花板”对于控制风险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上述规定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现实的融资需求,已经逐渐演化为妨碍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和扩容的大问题。与成熟市场经济相比,我国公司债券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水平与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不相匹配,难以很好满足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加快发展仍是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建设的第一要义。“40%天花板”问题是个中国问题,所以更为可取的解决之道仍然是中国式的渐进式突破,这样既可以避免大规模修改法律条文带来的市场动荡,也能够避免市场在短期内积聚信用风险。在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券市场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我国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实现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勇敢突破历史形成的“40%天花板”,已成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选择。

全天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油田;安全科技文化;新观点

Summary of safety technolog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parent and safety culture, advocacy, promote safety culture,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of safety culture, safety culture is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technology strategy for the most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practical move; safety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production safety is liberation and productivity, protect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effective mean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ensure production safety software and hardware, is the basic means of production safety and practical methods,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Keywords new cultural perspectives oilfield safety technology

一、安全科技是确保生产安全的软件和硬件

安全科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技术手段,生产的稳定持续运行必须依靠建立在先进的科学理论发现和技术发明基础之上的安全科学技术;先进的安全装置、防护设施,预测报警技术都是保护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物质手段和技术支持。

二、安全科学技术仍需发展和完善

我局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需要石油安全界一批专家学者去研究和探索,以保护全局职工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为宗旨,使与灾害学、环保科学、社会科学相关的学科与安全科学交叉渗透,为建立消灾避难、安康和睦的工作环境而奋斗。

三、走进安全科学,了解安全科技

1992年11月1日,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将安全科学技术列为一级学科,这是中国安全科学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是由5个二级学科、27个三级学科组成的学科群,这一点已得到科学界的公认,并在1993年7月1日正式实行。

从事安全科学学科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人不多,一般都比较重视工程技术层次的研究,即直接能使用的安全技术方法和手段的研究。然而,一个学科,如果说没有自己的理论,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弄清学科研究的对象、范畴和自身运动的规律及本质,对学科而言只能说是处于一种萌芽阶段。

四、依靠安全科技应注意的问题

(一)应用和发展安全科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珍惜生命”的原则。“以人为本,珍惜生命”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公德,真正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

(二)应用安全科技,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安全为天”,“安全优先”,“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是处理安全科学技术工作的根本方针,也是处理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试金石,依靠安全科学技术是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和手段。

(三)依靠安全科学技术保护员工的身心安康。要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这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依靠安全工程、卫生工程,安全管理工程,劳动者才能从危险大、危险重、风险高的环境或岗位上,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及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的劳动。

(四)坚持“三同时”,从源头抓起实现本质安全化。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坚持“三同时”,坚持科学的审核、评价、验收制度,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做好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安全专项评价及职业危害评价;作业环境监测,要从设计源头抓起,严把施工建设的安全和职业卫生技术标准,保证工程的安全及职业卫生质量。

(五)应用安全管理工程原理,建立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企业要从抓产量,转移到抓质量管理,抓制定更高的企业安全卫生标准的轨道上来,不能只在产品数量上低层次循环,要采纳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推动HSE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规范,提升安全科学管理水平,要应用现代管理原理,实现标准化作业,标准化班组,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的安全信誉和安全形象。

(六)理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安全科研机构。目前,石油行业监督管理呈分散多头状态,从安全科学的观点来看,是不合理的,是不协调而低效的,特别是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分离,不利于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保护。

(七)加强安全科技及安全产业的硬件研发,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安全科学技术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和有效手段,是推动安全生产的动力,是解放生产力,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每年全局安全科研经费多半都投入于安全科学的软件课题方面,鉴定成果应用不多,而对安全科技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装置、防护技术、监测仪器仪表、防护用品器具、消防设施等硬件的研发,却舍不得投入,因为成果少,效果差。

(八)加大安全科技研发投入,建立法定的监督机制。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必须保证生产作业过程中设备、设施处于安全状态。目前,勘探局的生产施工作业,生产场所的一些设备、设施存在隐患问题,给安全生产带来威胁。

五、安全科技文化是遏制事故的速效良方

(一)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安全科学技术;依靠安全科技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走新型石油工业化道路。

(二)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其根本的在于弘扬、倡导、传播、创新安全科技文化。人的安全行为和价值观是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塑造的,人的安全理念、思维习俗及伦理都可以通过安全文化潜移默化而教化的。

(三)安全文化是一条永远伴随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文明长流,只有具有与时俱进的安全科技文化素质的人,才懂得爱护自己、才能保护自己的身心安全与健康。

参考文献:

[1]邵辉.王凯.安全心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6~34.

全天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甲缩醛;甲醛;聚甲氧基二甲醚;柴油添加剂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环境因素对人们产生的严重影响,因此为了有效的缓解环境问题,就需要进一步采用更加清洁的柴油添加剂,我国当前的柴油添加剂主要是三种类型,一种是甲醇,一种是二甲醚,还有一种是甲缩醛,使用甲醇的不足之处在于其不容易溶于柴油之中,所以在使用时会造成柴油闪点的降低,十六烷值也会因此降低,而后两种添加剂的不足之处在于容易造成大范围的爆炸,沸点也相对较低,在总结上述柴油添加剂的缺陷以后,采用聚甲氧基二甲醚的优势就凸显了出来,这是一种化合物,具有与柴油相似的物性,所以将其作为柴油添加剂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对甲苯磺酸、甲醛、乙醇、百里酚酞:AR,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单组分醛酮专用卡尔费休试剂: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缩醛(PODE1):AR,上海翔陵化工有限公司;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上海华谊树脂有限公司;PODE2,PODE3,PODE4:纯度大于95%,实验室自制。Clarus-580型气相色谱仪:美国铂金埃尔默仪器有限公司;V30型容量法卡尔费休水分仪:梅特勒托利多有限公司;LP2-010-20型精密高压泵:精伟良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2 催化剂的制备

在制备催化剂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了浸渍法,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良,取10g以后进行干燥,将其加入甲苯磺酸溶液中,将水浴温度控制在50℃,持续浸渍5h,再对其进行过滤,随后放入温度为70℃的烘箱之中,在12h以后取出,得到了需要制备的催化剂。

1.3 实验方法

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先将事先制备好的催化剂放入固定床反应器中,与氮气相互连通,采用背压阀对压力不断进行调整,以便达到需要的水平的,再对反应管进行升温处理,一旦温度达到了设定值,采用平流泵配制好甲缩醛以及甲醛溶液,其在反应管中得到进一步的反应,所获得的反应产物会通过冷凝器以及气液分离器得到进一步的回收,以便在后续的工作中进行取样分析。

1.4 分析方法

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化学滴定法,进行定量分析。选择百里酚酞作为指示剂,在进行水含量的检测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容量法,选择单组分醛酮专用卡尔费休试剂作为滴定剂。在对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x)(x为聚合度)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为GC法,这个方法中选用乙醇为内标物,按照以下的方式选定色谱条件:在FID检测的过程中,氮气为主要载气,氢气与空气的流量分别如下:40mL/min、400mL/min,将检测器以及进样口的温度控制在250℃,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升温,在3min以内控制温度为45℃,随后以每分钟20℃升温到220℃,依然保持3min,进样量为0.1μL,直至结束。

1.5 数据处理

以PODE1为基准,用式(1)和式(2)分别计算转化率和选择性。

式中,XPODE1为PODE1的转化率,%;m°PODE1为PODE1反应前的质量,g;mPODE1为PODE1反应后的质量,g。

式中,SPODE3~5为PODE3~5的选择性,%;mPODEx为反应后生成的PODEx的质量(x=3,4,5),g;MPODEx为PODEx的相对分子质量(x=1,3,4,5)。

2 结果与讨论

2.1 工艺条件的影响

首先,受到反应温度的影响,温度在不断升高的过程中,PODE1的转化率以及PODE3~5在选择性以及收率方面会显现出增高的趋势,随后又不断减小,按照热力学的相关原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其反应过程其实是一段链增长的过程,会显现出不断放热的趋势,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温度的升高会造成目标产物受到不利的影响。如果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那么温度的升高与反应速率成正比关系,对于长链产物的生成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化学反应中,目标产物的选择性以及收率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就是二者相互作用下的结果。

随反应压力的升高,PODE1的转化率和PODE3~5的选择性和收率均先升高后趋于稳定。这是因为,PODE3~5的合成为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升高反应压力有利于PODE3~5的合成。但当反应压力超过1.5MPa后,继续升高反应压力对反应的影响不明显,故适宜的反应压力为1.5MPa。

随重时空速的增大,PODE1的转化率、PODE3~5的选择性和收率均减小。这可能是因为:(1)随重时空速的增大,原料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缩短,部分PODE1未及反就被带出催化剂床层;(2)生成PODE3~5的过程是一系列链增长的反应,重时空速增大,缩短了中间产物PODE2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导致长链PODE3~5的选择性下降。虽然当重时空速较低时,PODE1的转化率和PODE3~5的选择性较高,但较低的重时空速对产能影响较大,故综合考虑,适宜的重时空速为3h-1。

2.2 不同原料的影响

考察了不同原料对反应的影响,分别采用原料A和B,其中,原料A中n(甲醛)∶n(PODE1)=4∶1,原料B中n(甲醛)∶n(PODE1)∶n(PODE2)=4∶0.8∶0.2,实验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用原料A进行反应时,PODE1的转化率为60.54%,PODE3~5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33.92%和20.54%;用原料B进行反应时,PODE1的转化率明显比用原料A时小,这是由于PODE1和甲醛链增长反应的第一步产物即为PODE2。原料B中由于含有PODE2,即提高了反应产物浓度,根据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原理,PODE1转化率下降。采用原料B后,PODE3~5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比用原料A时提高了16.76%和4.82%。这也是因为,当原料中含PODE2时,缩短了生成PODE3~5的反应路径,促进了生成PODE3~5链增长反应的进行。

3 结论

采用PODE1和甲醛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中通过连续进料的方式制备了PODE3~5。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压力1.5MPa、重时空速3h-1、原料组成n(甲醛)∶n(PODE1)=4∶1。在此条件下,PODE1的转化率为60.54%,PODE3~5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33.92%和20.54%。原料中加入PODE2能显著提高目标产物PODE3~5的选择性和收率,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应卫勇,陈振,张海涛,等.浆态床醇醚燃料合成技术及反应器数学模型[J].石油化工,2011,40(12):1267-1274.

相关期刊更多

广东合作经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气象局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