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朱子治家格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范文第1篇

学规,是古代学校规章的总称,犹今日之学校章程。最初仅为学子在学时有关思想行为之要求和规定,如《管子》的《弟子职》。到宋代则发展成为学校和书院的规章制度,如《白鹿洞学院揭示》。明清时期的官学学规,则偏重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规范和限定,如《圣谕广训》等。学规在文体上,兼用了语录和文赋等语文形式。

清张伯行作《学规类编》,辑录宋、元、明时期程朱学派有关修身、治学的规则和方法,共二十七卷。以《朱子白鹿洞教条》开首,《学校贡举私议》作结,成为后世采用的教育课本。(参考《教育大辞典》(中)第1799页)

现以《弟子职》和《白鹿洞学院学规》为例做些分析。

《弟子职》是中国早期的学规或学则,其中有这样的规定:“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在这里对学子的进德修业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应视为最早的学规。《论语》中,孔子有关“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要求,也可以视作对初学者的学规。孔子的这段话,便成为后来《弟子规》一书的大纲。

到宋代,书院发展后,每个书院,对其教育设施,都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于是“学规”便逐步形成。现以朱熹的《白鹿洞学院学规》为例,做些介绍和分析。

《白鹿洞学院学规》也称为《白鹿洞揭示》或《白鹿洞学院教条》,它明确地规定了实施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以及对学子行为的具体要求。

书院规定实施五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此来纠正当时官学中“务记览、为辞章、钓声名、取利禄”的流弊,贯彻其“德行道艺之实”重德行的儒家传统。

为了实施上述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朱熹又提出为学、修身、处事、接物的要目。

在为学方面,贯彻《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五个步骤,体现出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重要教育思想。

在修身方面,要求“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在处事方面,要求“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在接物方面,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上参考陈元晖等编著的《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第36-38页)

总之,它把儒家的治学和修养的内容和原则、方法,都作为书院的学规来实施,成为南宋书院中最为完整的“学规”,而且为后世书院所共同遵循,并影响到官学的教育实施。

二、家规

由于我国重家教,要治国必先从修身、齐家做起,因而,也就有不少的家规与家范留传后世。从《颜氏家训》到《袁氏世范》,再到《朱柏庐治家格言》,其中有不少有关家规的规定,现仅对《袁氏世范》和《朱柏庐治家格言》做些简介。

《袁氏世范》――

为宋代袁采所作,被后人推崇为《颜氏家训》之亚。《袁氏世范》共分三卷,分为睦亲、处己、治家三部。

在睦亲方面,对子女来说,对父母要极尽孝道,要做到终生承欢尽养,以报答父母“爱念抚育之恩”。对父母来说,不可妄施憎爱,“子幼必待以严,子壮无薄其爱。”

在处己方面,要求厚于责己而薄责于人。人贵忠信笃敬,但对“忠信笃敬,先存其在己者,然后望其在人者。”为此,要责己严,待人宽,要做到有过“求谢而思改”。对人不可怀“慢伪妒疑之心”。礼不可因人分轻重,不要“因人之富贵贫贱设为高下等级”。

在治家方面,除执行上述的要求外,还要求处富贵不骄,睦邻里,造桥修路,广施仁义。

《朱柏庐治家格言》――

原名《朱子家训》,因朱子易与朱熹混,便命名为《朱子治家格言》或《朱柏庐治家格言》。在“格言”中所提出的要求,都可以视作“家规”的规定。从“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到“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方义”,再到“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一整套的有关修身、治家、报国的要求,都包含在其中。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大家比较熟悉,不再例举。

朱子治家格言范文第2篇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选自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

【导语】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本期的“主题素材”谀浚我们就一起来传承家风吧!

【片段一】

家风如一杯酒,清香甘洌;家风如一壶茶,醇厚芬芳;家风如一朵花,馨香扑鼻;家风如一张画,价值连城。只有优秀的家风,才能给我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良好的家风是我们终身的财富。

【评点】

片段言辞优美,运用排比句式,诗意盎然,将家风的味道展露无遗,同时,一语道破优秀家风是一笔精神财富,读来如沐清凉之风。

【片段二】

傅聪的成功离不开他的父亲傅雷的家风教导。在《傅雷家书》中,傅雷用书信的方式对傅聪进行教育,傅雷所倡导的那种充满艺术气氛和学术精神的家风都在傅聪身上得以传承,而且使傅聪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父子俩的书信沟通中,傅雷家的老规矩就这样被积累和传承了下来。好的家风创造出世界家庭教育史上的经典。

朱子治家格言范文第3篇

心情:平静

在江阴人民的记忆中,有一串串闪烁的明珠,而其中最闪闪发亮的三颗,就是刘氏三兄弟。江阴人民还清晰记得粉墙黛瓦、绿树掩映中的刘氏故居,会永远记住刘氏三兄弟。

刘氏故居坐落在江阴市澄江镇西横街49号,它坐西朝东,是由二进六间三庭院组建而成。刘氏故居号称“江南名宅特色的清末建筑”,于1985年被政府正式命名为“江苏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

故居的门前中有两棵铁树,并有著名书法家朱穆之题写的“刘天华故居”牌匾,给故居增添了几分壮气。

走进故居,一股古色古香的气息顿时把我们团团围住了。两株红天竺屹立在庭院两侧,我仿佛看见刘氏三兄弟在院子里嬉戏玩耍的情景。继续向前走,映入我眼帘的是一间展览馆,右侧为刘氏兄弟父母的卧室,简陋的床和柜,一盏小油灯挂在床边,抬头望去,几根木梁纵横交错,渗透出一种淡雅之美。左侧是父亲刘宝珊的私塾。私塾是由四张简朴的桌椅和一幅孔子的挂图构成的。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顷刻在我耳边萦绕。

我随着人流涌向前去,是一间书房,在书桌上摆放着一套《颜氏家训》,而书房的右面则是间小卧室。面对着我的是刘半农和刘天华的卧室,面积仅仅只有十来个平方,虽然小,却很充实。中间是正堂,两张椅子整齐地摆在桌子旁,后防挂着一幅《朱子治家格言》,墙上还挂着一块牌匾,名为“思夏堂”。

这时,我听到前面传来阵阵赞叹声,我循声赶去,眼前的景象更让我大开眼界,不知不觉中,我已进入了第三大厅。在庭院的角落里,有一口古井,据说是当年刘家饮用的水源。刘半农先生幼时总是喜欢坐在井边欣赏夜色,不知不觉中,几十年过去了,每当他想起那口井,便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便写下了这样一段动人的文字:阿彭快来,你又在看井了!这是母亲的声音,分明是眼前的事,可已过去二十五年了。只是不知,如今的夜色是否还和当年阿彭看到的那样皎洁静谧。井边是一间灶台,白墙黑瓦。我似乎还能感受到刘氏母亲正在灶前辛苦地做饭,还能闻到淡淡的饭香呢。窗前有一架晒酱台,左边是个纺织间,里面还放有一架纺机,让我体会到当年刘氏家庭粗茶淡饭、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除了后门,是一座五线桥,在这里,我知道了刘天华先生是一位二胡艺术家,创作了国人皆知的《光明行》、《病中吟》、《空山鸟语》等名曲。尽头处是一方石碑,上面刻着刘半农先生的著作《教我如何不想……她》。

朱子治家格言范文第4篇

其貌不扬的五夫镇萌芽于西晋时期,初为鸡鸣小村,唤作“五夫里”,经过600多年的发展,到南宋时方小成气候。虽为商贾集镇,但在天下镇海里,它并无特别之处。若不是因为一个孩子,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也许会永远默默无闻。

绍兴十年(1140),从建阳到五夫的山路上走来一个孩子。这是个颠沛流离的少年,刚刚10岁,随在父亲身后,紧紧拽住大人的衣摆,生怕一不留神就会走失。他目光迷茫,不时回首建阳方向,有些恋恋不舍。他实在不明白,遭罢官的父亲为何要离开姑姑家,到如此偏远的地方投靠外人?

那个时候,谁都没有料到,这个近乎逃难的孩子,日后会使这座烟村古镇脱颖而出,名播天下。这个孩子名叫朱熹。

淳熙十四年(1188),已步入老年的朱熹终于如愿以偿回到建阳。掐指算来,他在五夫生活已长达48年之久。在这48年里,他从师学艺,发奋攻读,洞房花烛,金榜题名,潜心钻研,严谨治学,“接伊洛之渊源,开海滨之邹鲁”,成为一学宗师,堪称波澜壮阔,春风得意;这48年里,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又可谓人生凄苦,厄运不断,欲哭无泪……

我人在车上,心却在叹息。

一条尘土飞扬的乡间公路,与一条几近干涸的小河绞在一起,河中有路,路中有河。越野车在这坑坑洼洼的“河路”上不停地颠簸摇晃,跌跌撞撞,趔趄蹒跚,走得极其艰难。遥望窗外,心生喟叹,这情形怎么就跟朱熹当年如出一辙呢?

上午10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五夫镇。

虽为朱熹故里,中外闻名,但游人稀少。经人指点,我们来到兴贤书院。

兴贤书院位于兴贤古街,举头看去是一座临街古建筑。牌楼式门面,飞檐重叠,造型雄伟,气势磅礴,风格凝重;人物花鸟,彩绘斑驳,砖雕门饰,匠心独运。顶端悬挂石刻竖匾,曰“兴贤书院”,寓意兴贤育秀,继往开来;浮雕双龙,分列两侧,拱护陪衬,神圣祥瑞。门楣上嵌朱丹横额、砖刻俊逸四字,曰“洙泗心源”,取自儒、佛二教,意为儒家学说乃心性智慧之源。

兴贤书院为纪念理学先贤胡宪,始建于南宋孝宗年间,朱熹曾在此讲学授徒。元初,书院毁于兵燹,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乡贤捐资重建。

我国东南一带历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素有“贫不废读,富则兴学”之风,由兴贤书院即可见一斑。书院门脸写满岁月沧桑,只可惜因大门紧闭,记录沧桑岁月的院内建筑却无缘得见。

惜别兴贤书院,我们去了朱子巷。

朱子巷位于中和坊、儒林坊交界处,逼仄而曲折,借用江浙话说,它是条典型的“巷”。据介绍,朱子巷原先全长300米,现仅存138米,相传朱熹当年每次外出都要经过这里。巷子两侧皆古屋高墙,路面全用鹅卵石铺就,墙皮脱落,路面破败,颇为苍凉。步入其间,犹闻朱熹足音远远传来。

循着夫子“足音”,我们穿过一段田垅,来到紫阳楼。

紫阳楼位于屏山脚下,潭溪之畔,距镇里许,是抗金名将朱父至交、朱熹义父刘子羽特为朱熹所盖,始建于绍兴十四年(1144),那一年朱熹才14岁。

1143年,朱熹父亲病故,临终前托孤刘氏兄弟及胡宪。因担心朱熹产生寄人篱下的自卑心理,刘子羽当众认朱熹为义子,其弟刘子及刘勉之则一起成了朱熹的老师。朱熹18岁那年,刘勉之将爱女刘清四许配给他。义父、恩师、岳父,刘氏一族对朱熹可谓恩重如山。在刘家的关怀、呵护和栽培下,朱熹饱读诗书,长大成人并成家立业。婚后不到三个月便考取进士,功成名就。

对这段时光,朱熹感念不已,当年的困惑自是烟消。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诗,灵感来自紫阳楼塘边苦读,虽云《观书有感》,但揆其思想感情,显然已超出了单纯的“观书”。

紫阳楼为宋代歇山顶式闽北民居,前后三进,“五脏”俱全,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周围古树参天,修竹成林,屋前便是那口著名的半亩方塘。

不知何故,方塘深而无水。探究间,不由感叹刘子羽先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上朋友,如刘翁者几?倘若不是朱父幸有如此一位义薄云天的恩公朋友,孤儿寡母,衣食无着,朱熹岂能成为一代鸿儒!

绕过方塘,走近院门,见门上有朱熹题匾:“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不用说,这种体现理学核心价值观的广而告之,自然是统领紫阳楼诸“目”之大“纲”了。

穿过院门,便是厅堂,里面正中端坐着朱熹塑像,面容清癯,神态儒雅。

堂侧有朱熹手书治家格言:“读书起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

厅堂之后为第二进,即祖先堂。堂上悬有朱熹“慎终追远”手迹,左右联曰:“紫气氤氲徽州祖地,阳光辉耀闽邦后裔。”神龛里挂有祖先朱古僚(朱熹前九代)、祖父朱森、父亲朱松画像。

出祖先堂便是紫阳楼第三进,曰“晦堂”。当年,儒、释兼修的刘子曾为朱熹取名“元晦”。朱熹为感怀先生赐名,故以“晦堂”二字命名。堂上悬朱熹手书“不远复”,是朱熹17岁那年向老师请教“入道次第”问题时,先生刘子取《易经》之言对他的教诲,意思是要常转身看看自己的足迹,与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异曲同工。

晦堂两侧壁上挂有朱熹春、夏、秋、冬四时诗。晦堂楼上有“”,是朱熹三位女儿的闺房,曰“芙室”、“蓉室”、“菱室”。

朱子治家格言范文第5篇

盖茶碗是饮茶器、泡茶器合二为一的茶具。碗盖既能保持茶水的温度,又能防止灰尘进入茶碗,将盖揭开一条小小的缝隙啜茗,清香扑鼻的茶水缓缓吸入口中,令人爽心惬意。

清乾隆时期的盖茶碗,无论造型还是图案纹饰,都工艺乖巧,体现了太平盛世的时代特征。乾隆一朝是清代制瓷业的鼎盛时期,在茶具中盖茶碗的生产,无论数量或质量上都达到历史的高峰。据说,乾隆皇帝是一个爱茶如命的“茶君子”。饮茶在他的生活中是最重要的事之一,他每天早晨漱洗完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饮茶作诗。乾隆皇帝爱饮茶,对于饮茶器具也有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茶具制作技巧的发展。

图1碗腹及碗盖绘张牙舞爪、腾云欲飞的青龙,昂首朝天,四周祥云缭绕。根据封建礼制帝王才能使用“五爪(金)龙”器,达官贵人可用四爪龙,平民百姓只能用二爪龙判断,这只茶碗所绘的龙爪为二爪,应属平民所用之器。碗背面书写“黎明即起,洒扫”,盖上书有“必亲自检点”。楷书严谨认真,圆润有力,语出《朱子家训》,其内容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句。《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为清初朱用纯(江苏昆山人,字致一,号柏庐)所著。他以“修身”、“齐家”为宗,用短短的五百余言总结了古人治家之道,语言通俗流畅,启人深思,在民间广为流传。

图2碗腹及碗盖绘方形夔龙,花纹规矩且呈图案化。图案纹样采用均衡对称的格式,布局严谨,线条工整,给人庄重和精致的感觉。画工精细,青花色泽靛蓝稳定。夔龙纹是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用于表现古代传说中一种像龙的独脚怪兽一夔。夔龙纹又称花式龙、香草龙,有前足而无后足,自前足之后均化作卷起的花枝状,后逐渐演变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纹样,这种图案盛行于康、雍、乾年间。

清嘉庆时,乾隆皇帝虽然已经退位,但仍以“太上皇”的地位威慑朝政,因此嘉庆瓷器仍沿袭前朝旧制,是乾隆制瓷的延续,但质量、数量、品种等方面远不及乾隆盛世。

图3碗腹及碗盖上满绘缠枝莲,青花发色淡雅,画工精细,线条流畅。缠枝莲纹采用青花淡描,白描双勾不填色。碗盖为缠枝莲加双“喜”字,寓意喜事连绵不断。碗腹书写的“吉祥如意”更增添了祥和的气氛。双“喜”字多用于嫁妆瓷,也是喜庆吉祥的标志。传说宋朝宰相王安石进京赶考,既金榜题名,又携得美人归,人生三大幸事,一夜之间得了两件,喜上加喜,遂书写双“喜”字贴于门上示之,后世贴喜字寓意“双喜临门”的风俗流传至今。

道光二十年爆发,清王朝国势逐渐衰败,制瓷业也开始衰落。但清中期封建享乐盛行,此时饮茶已成为一种特别嗜好风行于世,茶具上的图案,渐失康熙、雍正时的古雅趣味,也改变了乾隆、嘉庆时绘画图案的繁缛。

图4碗腹及碗盖采用多组“寿”字作为主题纹饰,青花色调灰暗飘浮。用寿字作为装饰图案,民间视为“长命百岁”,常以此类寿字碗作为祝寿的礼物。图形中“寿”字拉长,寓意为“长寿”。

清晚期瓷茶具的质量与鼎盛时期相比有所逊色,青花呈色效果不佳,色调发灰甚至发黑,具有晚清青花的特点,被称为“同光”风格。此时国家内忧外患接踵而来,光绪皇帝企图通过变法维新重振朝纲,清政府曾提出“振兴实业”的口号。制瓷技术有所好转,出现了回光返照的现象。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写道:“近日仿康熙青花之品,亦有极精者,其蓝色竟能仿得七八。至一观其画……不问而知为光绪器矣。”

图5碗腹及碗盖绘莲池纹,绘工细致,流畅自然,主题突出荷花,两根曲线水草纹使拘谨呆板的画面变得生动活泼。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素有“花中君子”之称。釉面白净,青花呈色青翠艳丽,与康熙青花的颜色十分相似。

图6碗腹及碗盖绘梅、兰、竹、菊“四君子”。竹经冬不凋,梅凌寒开花,菊傲霜斗雪,兰幽雅清香,这四种植物具备君子的美德,故被喻为“四君子”,这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图案。此碗为青花玲珑瓷,先用青花勾勒轮廓,然后在坯体透雕,通体施釉,熔烧后,镂花处填平,明彻透亮,不洞不漏,称为玲珑瓷。光亮下可见花纹呈米粒状连缀而成,这种透光的米孔叫“米花”。

图7碗腹上绘古松栖鹿,天空飞翔着两只蝙蝠,地面石缝中露出两只灵芝,构图自然合理,画面似一幅自然景色的写照,民间艺人在此借景抒情,托物寓意。松树被视为长青之木,涵有延年益寿的吉祥寓意,“鹿”与“禄”同音,象征富贵;鹿和蝙蝠表示福禄双全,而灵芝又有灵芝祝寿之意。碗盖绘瑞兽纹,瑞兽两边饰“开光”花瓶,寓意平安大吉。

图8青花呈色灰暗,渲染不开,山水纹简洁,构图概括简练,落笔准确,描绘草率,线墨并用,笔意多变,形简而意赅。先用没骨法绘出近岸远山,再用细线画出人物和房屋。独木桥上一渔夫背鱼篓满载而归,另一个渔夫正在河边张网捕鱼,宛如一幅山水小品跃然纸上。

自光绪以后,景德镇的瓷器作坊开始出现半机械化模具生产,民窑产品在器型上比过去要规整得多,茶具制造也出现了近代瓷的特点,瓷胎往往采用模具生产,纹饰采用花纸印戳后描线填色,但仍有为数可观的手工绘制茶具。

相关期刊更多

朱子学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海岱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哲学史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