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教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指导思想
本教材的设计是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尤其是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之间的整合。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以达到学有所得的目的,进而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体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本课内容是在开发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活动兴趣开发的一项新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内容,是校本教材与课外辅助资料的有机整合。通过对学生参与过的游戏、活动进行总结,并结合学生生活环境,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会创编体育活动方案的同时向家庭和社区积极宣传,运用课程知识,使教材内容向社会纵深辐射。
三、学生分析
参与本课的学生为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与创造能力以及收集信息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他们有很丰富的想象力,对新鲜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对体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与参与意识。所以本课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设计
(一)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本课教学内容是《校本教材开发—体育活动》课题中的一次阶段性理论课,属于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创新,是根据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趋向以及通过对学生课后体育锻炼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并结合新课标精神在突出培养学生运动参与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尝试。由于课的内容上让学生从平时喜欢参与的游戏活动和体育活动中提取精华,设计更新的适宜参与的内容。因此,无论从设计活动本身,还是设计出的活动方案都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也是易于向家庭、社区的纵深辐射进行推广的。同时其成果将成为我校校本教材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二)采用合作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本课是单元教学计划中的第二次理论课,通过师生相互构建课程内容,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提出、分析问题后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国际互连网来解决问题。即要为那些受时间、场地、器材影响的人们设计体育锻炼方案,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收集、整理资料,最后设计制作活动方案,都体现了探究性和研究性的一个学习过程。将课堂学习和创作成果通过相互的交流及课后的实践来不断完善,并且其成果可以为家庭、社区或者自己体育锻炼带来方便和好处,并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通过整个研究学习过程的实践,使学生了解并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
1 做在课堂之前,备课与预习
课堂开始之前,教与学每一方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相应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目的非常明确,并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1.1 优化教学目标,明确预习任务
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所应当达到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让学生明白究竟要完成什么学习任务,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终点。而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很容易出现教学目标冗杂或者缺失的情况,这便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清楚重点在哪里,不了解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走到那里算那里,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因此教师在设置教育目标的时候,首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师只有吃透课程标准,了解好教学大方向才能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其次,认真的分析教材,教师要了解课程编写专家的意图,把握本课的重点、难点,才能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再次,在制定具体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数量与质量,要使得学生既方便把握又不遗漏重点。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所谓有效的预习,就是不仅仅要求学生把课堂内容提前看一下, 而是要提出具体的任务与要求,并在上课之前进行检查讲评,及时处理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1.2 优化课堂设计,把握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设计是在明确教学目标后,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安排。一个好的设计,可以带动整个课堂的节奏,让学生全程保持较为旺盛的学习兴趣,唤醒每一个学生努力学习的意识。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会对教学设计并不重视,或者出现了一定的理解偏差,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缺少互动、教学手段单一、机械练习过多的现象。一个优秀的课堂设计应该象一首优美的音乐 一样,应该有轻重缓急,应该有起承转合,应该有它特有的节奏感,应该讲练结合,手脑并用,应该注重多种教学形式的转换与穿插,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独特魅力。同时,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应该体现学生能否在知识、能力、情感、综合素质方面有所提高,而不仅仅体现在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完美。因此,教学设计应该处理好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的作用,把握课堂节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展现在课堂之中,内容与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恰当的整合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只有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2.1 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而在实际教学中,课本教学内容往往是多而全的,照本宣科、面面俱到的教学安排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恰当地拓展课外知识,能否做到这一点也是对教师能力的极大考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有如下几种方法优化教学内容:(1)抓重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研读教材,概括出各部分的关键之处,并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对其进行集中讨论与理解,设计重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设计恰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重点,在单元测验与期中、期末考试中也要再进一步体现重点。(2)把握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总有些学生难以掌握与理解的内容,在面对这种知识点的时候,教师需要提前做一些铺垫、简化工作,提醒学生难以理解是正常现象,不要有畏难情绪,从最简单的部分入手,循序渐进,化繁为简,对有些实在难懂的地方,实行分层要求,允许部分学生适可而止,并在课后布置一些针对难点的习题,以保证课堂教育任务的圆满完成。(3)合理整编、增减教学内容。课本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往往是适用面广而针对性不强,根据教学内容必须适合学生接受水平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大胆整编处理教材,进一步增加教学内容的条例性与系统性,理顺各章节的知识脉络,分析出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设计出更加合理、实用的教学内容。
2.2 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的选择就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显得过于简单,以至于没有达到理想的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往往时间很短便打断了学生的思路,甚至有些学生尚未明白讨论的内容或者还没有轮到开口的机会,这就使整个讨论流于形式,大部分学生并未从中受益。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适合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优化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培养的一个方面,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多学善思,设计出更加合理更加丰富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课堂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多。我们要在保持传统教育方法优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更多更有效地的手段来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比如:利用多媒体,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直观性与趣味性;利用辩论、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与竞争意识;利用表演、模仿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趣。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把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打破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固有模式,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主学习的精神。
3 了解在课堂之后,小结与反馈
如何在课堂教学之后继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考察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了解学生的反馈情况。很多时候,很多教师会认为反馈就是作业加考试。但这并不全面,课堂小结,课后讨论,课外活动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反馈手段,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兴趣出课堂。
3.1 课堂小结
许多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往往匆匆结束,尽管前面的设计很精彩,但是结尾的小瑕疵使得一堂课精彩有余,回味不足。比如有的老师会随便找一两个同学讲一讲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的方式会使小结成为机械性的重复,并且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参与其中。教师可以留一两个趣味问题,推荐一两篇相关的拓展性文章等等,让学生在学习完成后,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从而也完成了课内向课外的进一步有效延伸。
3.2 课外活动
体育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挂图、模型、录音、投影、幻灯、电视、计算机等设备及其载体。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这些教学媒体可实现立体模拟、平面模拟、语言声音重现、静态实景重现、呈现动态过程以及促进教学双方进行交互作用。其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在学习体育时提供不同的刺激,控制直接的教学环境。青少年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由于其身心发育的原因,往往容易产生兴趣的转移。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便学生在不同的刺激下,保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克服传统教学容易出现的厌学情绪。另外,通过多种媒体的运用,还能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多媒体用于体育教学无疑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但优越性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于媒体的制作和选择,如何将多媒体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使之成为传统教学的延伸、升华,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为此谈谈自己的观点认识。
一、多媒体的直观性有利于体育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借助多媒体教学,它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关创造出良好的氛围。例如,小学五年级排球教材中的正面双手垫球,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击球动作中的“蹬地、抬臂、跟重心”的理解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对整个击球动作的重点和上、下肢协调用力,学生很难体会,教师的分析讲解与学生的认识理解总是隔着一层,即使学生能够将教师的讲解一字不差地复说,也未必说明真正理解体会到动作的关键。我经过反复考虑后采用了计算机CAI课件,结合教师的讲解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加深理解。由此共制作了三张动画,第一张是击球动作中的蹬地技术,通过计算机屏幕闪烁显示动作的部位和用力的方向,并屏幕显示“蹬地”的慢放动态过程,有效地从各角度、各侧面来表现运动的方位、距离、运动轨迹等空间特性,让学生建立起只有运用充分的蹬地才能将球垫出的概念。第二张、第三张是击球动作的难点“抬臂、跟重心”,通过制作软件,适时地用电脑加以调控,进行动作的分解演示,并对错误加以区分比较。这样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识别能力,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通过屏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动作,用暂停、重放、慢放等功能特点,让学生看清动作过程及技术关键,边放边讨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理解“抬臂”不是手臂垂直向上抬,而是手臂跟着上体一起,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达到协调的目的。为使学生的认识体会进一步巩固,我提问:“如果去掉蹬地、抬臂、跟重心三个动作的其中之一,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同时通过计算机慢慢地将一个一个地动作交换隐去,学生看到了动作连续图极不协调的画面,由此,进一步体会到整个击球动作技术中的重难点。这样教学,既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协调配合的概念。
体育教学中,利用多种媒体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直观化,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教学有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二、多媒体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多媒体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这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大的价值,它提供的许多可能性往往是我们普通教学手段所难以企及的。多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带学生进入愉快的教学中,使学生对体育感到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中。
在设计编排中,我始终注意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中跨越式跳高的第一次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吸引学生?我找了一盘录像带录下了几位获得世界冠军的跳高运动员整个跨越式跳高动作的完整过程,用在导入课前先给学生放映展示,同学们看到优美的动作,不禁摩拳擦掌,情绪兴奋,禁不住赞叹起来,再配上飘逸的慢动作示范,加上教师的导语配合,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课45分钟内,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不可能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这与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的特点有关,为了再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一堂课的尾声,放一曲优美的慢节奏音乐,把体育的动律感和音乐的节奏感融合起来,使学生耳闻其声,心如其境,这既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又达到了全身心放松的目的。
【关键词】晶体学;材料化学;课程模块
现代科学技术赖以发展的各种材料主要以固态形式存在。按照基本粒子排列的有序程度,固态物质可以分为晶态、非晶态和准晶态。鉴于大多数材料只存在于晶态之中且晶态材料具有特殊的规则性,在近代自然科学体系中,通过晶态获得微观立体结构信息已成为极其重要的研究渠道。因此,晶体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柱。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1-2]。在材料化学的课程学习中,对于材料结构的认识尤为重要[3]。本文结合本科教学实践,分析了《材料化学》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以晶体学为主线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
1 《材料化学》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材料化学》是材料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多,涵盖了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及应用。从所涉及的材料来看,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这就要求《材料化学》授课教师的知识面广,在内容组织上不仅能体现不同材料各自的特点,还要强调它们之间的联系。
其次,不同于《无机化学》等课程,作为一个较新的学科和课程,《材料化学》不具备经典、权威教材。目前,各大出版社的《材料化学》教材内容各不相同,有些甚至差别较大。此外,新材料的开发、传统材料的升级一直是研究热点。因此,材料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日新月异。如何将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材料化学》课程中,做到知识与时俱进,是课程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 以晶体学为主线的《材料化学》课程教学
2.1 课程内容模块化
按照材料化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山东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材料化学课程选用李奇教授编写的《材料化学》作为教材。根据对本课程的理解,以晶体学基本原理为主线,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分为背景模块、晶体学原理模块、金属材料模块、无机非金属材料模块、高分子材料模块和学科前景模块。
2.2 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
背景模块主要介绍材料化学课程在材料科学中的地位、材料化学课程内容、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结合实际例子(如摔不碎的纳米陶瓷刀,“敲不碎、砸不烂”的“玻璃之王”――金属玻璃等)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晶体学原理模块中以晶体的周期性和对称性为教学重点,结合宏观实例解释微观的概念和原理。鉴于晶体学原理模块内容较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与模型(主要是球棍模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比教学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从晶体与非晶体的异同入手引出晶体的周期性和对称性,从晶棱、晶面和晶胞三个层次分析晶体的特点,结合X射线衍射完整讲解晶体学知识,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晶体学理论框架。
在学习晶体学知识的基础上,金属材料模块、无机非金属材料模块和高分子材料模块分别从三大类材料各自的结构出发结合制备方法引出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在金属材料模块的教学中,结合前期《无机化学》中有关金属晶体的知识,引出“等径圆球密堆积”的模型,从而分析金属单质一维、二维和三维密堆积的基本形式。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二维密堆积中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的产生,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乒乓球(代表金属单质原子),请学生动手排出密堆积的形式。另外,准备已组合好的模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二维密堆积,查找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的位置。通过二维密堆积的详细讲解和学生的动手组装,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密堆积,为后续金属单质的三维密堆积和合金结构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金属材料中除了金属晶体之外,还涉及到准晶这一特殊的结构。与晶体的长程有序不同,准晶具有长程准周期性平移序和非晶体学旋转对称性。这部分的教学中着重强调准晶与晶体在结构上的不同,并由此引出其制备和性能的特殊性。
在无机非金属材料模块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比较离子晶体与金属晶体的结构区别入手,结合球棍模型的组装,使学生掌握离子晶体结构的解析方法。着重强调离子晶体结构分析中以往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例如氯化铯(CsCl)晶体的解析,学生在根据晶体结构示意图(图1)进行分析时往往得出其为体心立方结构,但实际上CsCl晶体应该是简单立方结构。该错误的出现是因为学生并未掌握离子晶体结构分析要点。在离子晶体的结构解析中,应首先分析负离子(或正离子)的排列方式,然后查找正离子(或负离子)的位置及其占据的空隙类型,最后分析正负离子的配位数以及每个晶胞中所含正负离子个数。只有按照这样的分析方式才能正确得出晶体结构。在学生熟悉无机材料典型的晶体结构后,引出无机材料的经典制备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间的差异,由此得出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在晶态无机材料的教学中,穿插近代科研中比较热门的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和分子筛材料,分析这些材料的特殊结构及由此衍生出的特殊性质和应用。例如,分子筛材料特殊的孔道结构使其具有择形催化性能并在石油化工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图1 氯化铯(CsCl)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另一方面,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还涉及到非晶态材料。教学过程中通过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对称性,引出非晶态材料(如玻璃等)的结构特点,注重新兴非晶态材料(如金属玻璃)的合成及性能。
在高分子材料模块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高分子与小分子在结构上的差异,引出高分子的晶态、非晶态、液晶态和取向态。结合偏光显微镜对球晶的观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晶态高分子与金属晶体、离子晶体等的区别。通过高分子材料的晶态没有小分子完善,而其非晶态的有序性却高于非晶态小分子,引出高分子材料具有小分子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和应用。
在前景展望模块,主要从化学的角度针对材料的发展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材料的特殊魅力。结合材料化学的发展前沿,提高学生对材料学科今后发展趋势的认识,为学生成为材料专业技术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 结语在材料化学课程教学中,以晶体学为主线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串联在一起。采用比较式教学、多媒体和模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材料结构、制备、性能和应用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米晓云,张希艳,柏朝晖,等.科研对材料化学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9,1:112-114.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210-01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学校体育室内课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对学生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有很大帮助。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以及学生体育运动技能提高及思维品质的改善,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引起体育教学从观念到形式的变革,推动素质教育设施。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在新世纪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扩展与深入,大家都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现代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相应的进行改革,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电教设施不断完善,教师电教意识不断增强,各门学科已开始广泛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使各学科进行了一次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观念的“大改革”,各种教学软件也应运而生,它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法,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从当前的情况看,多媒体教学只是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得到广泛开发和应用,但在体育教学中情况却不容乐观。传统观念认为,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运动技能,与多媒体教学没有多大关系,这正是大家忽略体育课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教师向学生传授学生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以往这部分教学内容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板书来完成的,但是这种方式缺乏直观性,不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效果会怎么样呢?通过尝试我觉得体育课是完全可以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的,并且应广泛推广运用于教学中。
1.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
多媒体技术不仅是丰富的资源,而且是有利的学习工具,变革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变更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固定的信息技术传输模式,将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变换成了教师-计算机-学生三方面的互动,利用其交互性创设的师生间、生生间、人机间单独相处的学习环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媒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以及在体育锻炼中的一些问题,到因特网快速地搜集丰富的体育信息资料,查询答案,有目的处理信息。使学生学会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2.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原因,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往往较短,特别是教师在讲解示范和分析某个难点技术动作要领时,由于精神不集中学生听起来比较模糊。但是如果让他们看卡通片,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整节课下来他们都会兴致勃勃,这是因为动画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看完后印象特别深刻。尤其乡村中学的学生见得东西少,对一些内容没有直观的认识,没有见过一些标准的动作,所以我经常带领他们欣赏一些好的表演和比赛录像,还有女生怕吃苦、不愿活动,想通过正常的课堂教学是很难达到激发他们间接兴趣的目的的。我个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这样的事例,多数女生体质较差,对实心球课很不感兴趣,看到实心球手就软,每次实践课教学不是按照技术动作要领认真练习,而是嬉笑着很随便地“砸”球,直接影响课堂练习效果。怎么办?我在备下次课的内容时,把我讲解的双手向前掷实心球和上步双手向前掷实心球动作要领设计成PPT课件,利用室内课,让学生复制到个自计算机中,然后运行该课件,认真阅读。结果部分学生主动向我请教“超越器械”的意义,发力顺序等。再进行实践课时,个个都能按照技术动作要领认真投掷,尽管投掷距离不远,抛物线不高,但是态度都认真,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间接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