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贷培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8年按揭专员年终工作总结一:伴随着x年尾声的悄悄临近,我走上工作岗位一年了,从刚开始对业务技能的不自信,到现在可以独自分析授信业务,其中发生的种种真的是受益匪浅。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在银行领导的关心及全体同事的帮助下,我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积极主动地履行工作职责,及时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较好地完成了个人的工作任务,在思想觉悟、业务素质、操作技能、优质服务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现将这一年的经历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不断学习,在思想、文化、业务诸方面得到鲜活的“源头之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保持一渠清泉。
面对信贷员这个岗位,开始我还有些不自信。实地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经营信息,调查掌握客户的贷款用途、还款意愿,分析客户的还款能力等等,这些对于只参加过几天培训的我来说,有很大难度。起初,我总在心里想,如果自己分析错误,把钱放出去还不上怎么办?于是经常打电话给鄂尔多斯总行在培训期间的师傅请教。与他们交流心中的疑惑,在得到细心的答复后,自己思考总结。在实践中学习,让我对信贷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增加了自己的信心。
同时,我深深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只从实践中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论知识的补充,于是我积极利用工余时间加强金融理论及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对行里提供的各种培训,积极参加,对行里下发的各种学习资料能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业余时间,翻看金融书籍,参考成功信贷案例。
通过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专业化的培训和自学,我渐渐地掌握了贷款业务和操作流程。业务工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办事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立足本职某进取,辛勤浇灌信贷花
我热爱我的本职工作,能够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把国家的金融政策灵活体现在工作中。认真遵守规章制度,能够及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主动地开展业务,回顾这一年,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喜人的成绩。
1、团结守纪,为提高经营效益尽心尽力。一年来,我与同事们团结一致,服从领导的安排,积极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
2、强化意识,积极主动营销贷款。慢慢接触信贷工作后,我不断强化自己贷款营销的意识,破除“惧贷”的思想,寻求效益好的贷户,在保证信贷资产质量的前提下,主动做好贷户的市场调查,对于那些有市场、讲信用的个体工商户给予信贷支持。
3、坚持信贷原则,做好信贷调查。我深知:信贷资产的质量事关我行经营发展大计,责任重于泰山,丝毫马虎不得。一年来,坚持对每一笔贷款都一丝不苟地认真调查,从借款人的主体资格、信用情况、生产经营项目的现状与前景、还款能力,到保证人的资格、保证能力,抵、质押物的合法有效性;从库存的检查、往来账目的核对到房屋和设备的实地考察;从资产负债情况的计算、产销量和利润的分析到经营项目现金净流量的研究、贷款风险度的测定,直至提出贷与不贷的理由,每一个环节我都是仔细调查,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在贷前调查时,我做到了“三个必须”,即贷款条件必须符合政策、贷款证件必须是合法原件、贷款人与保证人必须到场核实签字,并且做到生人熟人一样对待,保证了贷款发放的合规、合法。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一年的工作已渐渐落下帷幕,一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行领导的大力支持。本人深知,自己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通过一年的磨砺与锻炼,自己学会了很多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信贷的路漫漫修远,我也将上下求索。
在新的一年里,我将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开拓,履行工作职责,服从领导。当好参谋助手,与全体职工一起,团结一致,为我行经营效益的提高,为完成将来一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8年按揭专员年终工作总结二:经过了半年的实习和三个月的正式工作,我逐步从一个学生过度到了一名职业人,开始真正踏上了我的职业生涯,这其中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在此对我半年多的工作用XXX进行总结分析,一方面总结之前工作的经验将其运用到之后的工作学习当中,另一方面发现工作中可以改进的地方进行不断改良以提高今后工作效率。
strengths(优势)
在半年的实习和工作中,我不断的学习业务知识,熟悉业务流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并考取了银行从业资格证书,在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也不断争取实战机会,并尽可能多的和信贷员交流业务受理上的经验,坚持理论和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weaknesses(劣势)
作为一名合格的信贷员,对哈尔滨街道的熟悉程度和对各区房价的准确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也是不可或缺的风险控制手段。对于我来说,这方面的能力培养稍有欠缺,经验积累稍有不足,补齐这块短板便是我今后一段时间的努力方向。
opportunities(机会)
我们的团队正处于转型期,正处在从个人作业到流水专业的过度期,这其中流程的改变要导致观念的改变,观念的改变又同样要指导流程的优化,也就是说在组织过度阶段,更有利于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更有利于我去融会贯通的去掌握新的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threats(威胁)
一、目标与任务
(一)工作目标:总结推广农村金融教育培训试点工作经验,建立符合辖区实际的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金融知识水平,增强获取和使用金融产品、加快自身增收致富的能力;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农村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实现农村金融产品与“三农”金融需求的充分“对接”,解决“三农”贷款难问题。
(二)主要任务
1.建立农村金融教育新模式。依托中国农村金融教育基金会“金惠工程”,建立金融志愿者教育培训机制,推广三级志愿者教育方法。
2.建立农村金融知识宣传站。依托全市已建立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站,对金融服务工作站赋予金融知识宣传站职能,实施农村金融知识定点宣传。在金融服务工作站摆放宣传资料,专人(农村金融教育三级志愿者)辅导讲解,便于农民急需急用。同时,不断扩充金融知识宣传站点,力争到2015年底,实现全市农村金融知识宣传站自然村全覆盖。
3.建立农村金融宣讲联动机制。将金融知识宣传与金融机构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联合联动,提高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4.建立综合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科技之春三下乡”、珍爱信用记录日、法制宣传日等节日,开展金融知识的综合宣传活动,向群众介绍金融基础知识、储蓄理财、农户信贷、银行卡使用、ATM机操作、网上支付、个人信用信息保护、防金融诈骗等金融业务常识。
5.建立立体宣传体系。组建农村金融知识宣传工作队,深入农村学校、农户家中、个体户门店、企业产品推介会、专业合作社等上门宣传。依托政府部门“大课堂”,增设金融知识课程,为不同层次人员(如返乡创业、劳务输出等)进行专题培训。向农村图书室、金融服务工作站捐赠金融知识书籍,宣讲金融业务,营造农村金融文化氛围。
6.建立信息报送机制。编发工作简报,反映工作成效,交流经验做法。特别要运用好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工作典型,扩大工作影响力。
二、方法步骤
(一)培训阶段
1.召开动员会,部署工作任务。在召开“市农村金融教育培训试点扩大会议”,讨论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现场观摩试点村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集中宣讲,交流试点工作体会,讨论市开展农村金融教育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安排全市各县(区)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工作。
2.组建志愿者队伍。各县(区)金融办、县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县域各金融机构中招募金融教育一级志愿者,志愿者招募以“本土化”为原则。由一级志愿者对二级、三级志愿者进行农村金融教育体制现状和改革方向、小额信贷和农业保险知识及有关政策规定的培训,并进行农村金融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够承担各项培训任务。各县(区)首期选择5人左右,以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骨干为主,形成一级培训师资队伍,一级志愿者负责对以乡村干部、农村能人和金融业务推展员为主体的二级志愿者的培训。二级志愿者负责对三级志愿者及农户的培训。
3.确定培训对象和内容。各县(区)围绕农村金融基础知识,并结合县域经济、金融发展实际,以及农户金融知识需求,自主确定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内容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农信社、邮储银行和农行等涉农金融机构信贷业务骨干为重点进行培训。在规划期内计划培训20人。主要培训小额信贷知识、信贷市场营销、贷款操作流程和管理技术、风险控制以及农户征信管理等内容。二是培训村官。重点培训大学生村官和担任信贷联络员(协管员)的村干部,充分利用资源,把对村官的培训,融入到政府组织的县、乡、村干部的培训班中,在规划期内计划培训100人。主要内容是农村金融改革与小额信贷、农户资信评估、家庭预算、家庭债务管理、农村金融服务、诚信教育与防范金融诈骗等。三是培训农户。把对农民的金融知识培训镶嵌到扶贫办、社保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中去。充分利用扶贫办、社保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各县(区)在规划期内培训人数应占农户数的50%以上。培训内容主要有和农民紧密联系的小额信贷、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金穗惠农卡、富秦家乐卡、邮政绿卡、ATM和POS机使用、人民币反假、诚信教育、防范金融诈骗、农村保险、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等知识的培训。四是培训中小企业、农村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等法人代表和财会人员。各县(区)在规划期内培训企业数应达到总数的60%以上。培训内容主要有企业财务预算与管理、金融服务、诚信教育、贷款操作流程、风险控制、农村保险知识等。
4.培训方式。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组织编写教材,制作音像资料,提供机顶盒。一是对村干部、农户和农村微小企业主的培训。对该类人员的培训本着“不离村”的原则,利用安装在村委会或村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资源,采用“远程教育+志愿者辅导答疑”的方式就地培训。二是对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业务骨干的培训。培训一般在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地开展。采用“放映录像资料+讨论练习+老师现场辅导”的形式。三是对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在农村金融机构所在县举办。采用“面授专题讲座+研讨+考察”的方式开展。
(二)实施阶段
1.确立试点村镇,示范带动。各县(区)围绕全市农村金融教育工程,参照“先期试点、探索途径、整村复制”的方法,先期在信用乡(镇)确定3个村,依托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站、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站开展教育培训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点带面,辐射号召的作用,最终实现整村推进,逐步推广,实现预定目标。
2.创新载体,广泛宣传。各县(区)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大力宣传农村金融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一是大力加强阵地宣传。在金融机构门前设置宣传点、街道悬挂横幅、在各县(区)中心广场集中宣传,利用电视等媒体在县城和广大农村广泛宣传。二是深入开展流动宣传。发挥志愿者作用,结合金融机构具体业务,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向农户讲解相关知识。利用农村古会和农历节日,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编撰通俗易懂的宣传口号,在寓教于乐中使教育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重奖在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和村镇,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教育工作氛围。
3.部门联动,各尽其责。农村金融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复杂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尤其需要得到县、乡、村各级党政部门的积极支持协作。各县(区)政府、人民银行要在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要经常性地检查指导各乡(镇)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协调各职能部门工作,努力形成既各尽其责,又密切协作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总结验收阶段
1.量化评价,验收成果。各县(区)要按照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目标体系,细化指标,逐条量化。教育培训协调领导小组对两年的教育、普及和培训成果进行一次综合评价,为进一步推进工作提供参考。
2.开展农村金融教育先进个人和创新成果评选奖励活动。对在推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和农村金融教育创新成果,由各县(区)自行评选并进行表彰奖励,并向市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人民银行)推荐,由市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联评后向中国农村金融教育基金会推荐。
3.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研究,总结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先进经验和做法。各县(区)要围绕教育培训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农村金融教育专题研究,运用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教育培训工作实践。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机制,保障推广工作顺利开展。各县(区)成立农村金融教育培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的职责是统筹指导各县(区)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工作。办公室职责是负责贯彻实施领导小组的各项决议,负责本县(区)农村金融教育培训的组织协调工作,为教育培训活动开展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和管理本县(区)农村金融教育志愿者队伍;实行季度联席会议制度,拟定实施方案、志愿者管理和考核评估激励办法、农村金融教育培训效果评估办法,为活动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整合宣教资源,提高金融知识普及面。各县(区)要将人民币反假、征信、支付结算、银行卡、理财、保险、小额信贷、金融惠农惠民政策等知识宣传整合为以“金惠工程”为载体的统一宣传培训平台,通过举办农村金融教育培训、农民工银行卡、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区、金融知识宣传月等启动仪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乡村公交车、政府大讲堂、村组会议、当地劳务输出人员技能培训会、进村入户集中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农民和镇、村组干部及金融机构信贷员金融知识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宣传普及的广度和深度。
(三)实施进村入户集中宣教,探索可复制模式。针对农民居住分散,在村镇集中办班培训组织难度较大的实际,各县(区)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由志愿者、包片信贷员、村负责人分级包抓,充分利用农闲时间,以及村组会、集市、庙会等场合,通过播放音像资料、组织农民讲授金融知识、现场答疑解惑、受理银行卡申请业务、进村入户讲解,进行点对面、点对点的培训,将金融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及农民的生产生活之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建立可复制模式。
(四)储备志愿者人才库,增强队伍素质。各县(区)通过招募大学生村官,农信社乡镇网点、金融服务工作站点负责人等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对二级志愿者进行集中培训。将各县(区)乡村干部、致富能人造册登记,作为三级志愿者后备力量,为开展农村金融教育培训活动储备人才,形成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培训志愿者队伍。
一、主要工作内容
(一)项目初审。认真负责做好对业务部报送信贷业务项目进行合法性、安全性、可行性的审查,和对贷款申请人的重要风险点进行识别与分析。并作出详细、客观的初审报告,揭示所有重大风险点及形成该初审意见的理由,不隐瞒和对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缩小或扩大。
(二)放款审查。对业务部报送的可发放的贷款做进一步的全方面的审查,做到细致周全无遗漏。
(三)贷后监督审查。做好贷款后的继续监督和审查工作,做好后续工作。
二、具体方法
风险管理工作是各项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贷款资产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又因为公司刚成立半年,在有效贷款风险控制下,今年上半年工作的具体办法如下:
(一)完善制度,做好贷款风险控制工作,加强贷款监督管理,防范好贷款风险。严把贷款质量关,首先认真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对贷款人申报的贷款资料进行认真审查,审点涉及基本要素、主体资格、贷款政策及贷款风险等,从而把好贷款审查关,并加强贷后管理督导检查工作。
(二)切实抓好贷款风险防范,确保贷款资产由“量”到“质”的飞跃。一是规范岗位操作,人尽其职,解决贷款营销过程中审、贷、管和保全等环节岗位责任不清问题,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提高贷款资产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剖析过往发生的案件,查找管理薄弱点,针对具体问题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三)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了适应不断深化改革的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当务之急。通过培训使全体人员进一步明确了贷款法律审查中应注意的操作要素和信贷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提高了信贷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总结上半年工作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以此为契机。成功的借鉴沿用,不足的改正,做好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一)加强培训和引导,提高总体队伍素质。加强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培训及全体员工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的培养,尤其是对在岗大学生、竞聘上岗的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培训。
一、信贷业务开展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我行为了促进信贷工作的有效开展,每年都在总结分析信贷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订下一年度的信贷工作指导意见。为使年度信贷发展规划制订的更加实际、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我行通过信贷主管会、信贷调查、信贷运行分析、内审检查等多种方式征求对信贷工作的意见、建议,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以及当地经济状况,进行精心谋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明确年度信贷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并形成相应的工作措施,使信贷工作意见成为年度信贷工作的“总抓手”。
我行立足于服务区域客户主体多元化、金融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加大了产品创新力度。为使信贷产品更加符合客户差异化需求,我行在产品设计时注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力求产品特色化、操作简便化和风险可控化。该行设计推出“润丰惠万家”社区居民贷款时,考虑到社区居民居住集中,具有一定的地缘、人缘、亲缘关系和用款急、散等特点,将社区、居民信用评定因素进行科学分类设定,对评级授信指标进行了量化,在此基础上实行集中评级、集中授信、集中审批的“三集中”模式,体现了严授信、宽用信的信贷特色和阳光办贷、效率提升、风险可控的目标。
对各类信贷业务要求必须按照“先评级、再授信、后用信”的程序办理,对借新还旧贷款、展期贷款也一并纳入统一评级授信;针对公司类信贷业务和个人信贷业务,分别制订了相应的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指引;在信贷业务创新中,按照内控优先、制度先行的原则,每项创新业务均制订了相应的业务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实现了一业务一制度、一制度一流程的精细化管理。为提高用信审批效率,明确了业务的受理、审批、监督等相关流程的“明白纸”,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行贷款上柜台,实行阳光办贷。对新制度、新办法、新流程,该行制定一项、培训一项、推广一项,从根本上规范信贷管理和操作行为。
一是改进贷前调查环节管理,推行“五查四看一走访十确认”制度,即查互联网、纳税凭证、用电量及电费缴纳情况、银行账户、央行征信系统,看经营要件、账务与实物、生产设备、生产现场,走访工商、税务、电力、同行、当地干部与居民,确认产品合法性和竞争力、市场销售是否良好、经营是否正常、现金流量是否正常、信用状况、经营资质、账务真实性、是否有生产能力、管理是否科学规范、企业负责人资信等。二是严格执行“面签声明”制度和“签字样本”制度。三是严格对贷款出账进行监控。四是严格进行贷款到期前催收,对催收方式、时限、频率、评价等作出要求。五是完善贷后管理,对信贷档案实行“四色分类”法管理。
队伍建设精细化加强和改进信贷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制订了信贷人员有序、有效补充的计划;加大对信贷人员的学习、教育力度,使培训制度化,并建立积分制度,实行持证上岗;严格落实信贷人员工作日志制度,加强监督管理,防范道德风险;严格信贷人员交流制度,对在同一网点同一岗位连续工作三年的信贷人员定期进行岗位交流;对信贷人员绩效评价进行精细化管理,力求责、权、利的统一,个人业绩、职业发展与风险防控、企业经营相协调,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信贷人员的积极性。
二、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工作素质
我行为全面提升信贷从业人员合规经营意识、管理意识和风险意识,针对近年来信贷新产品层出不穷、信贷管理制度变化较快,文件办法类多量大、设计分散的特点,由市分行信贷管理部组织人员就实施信贷业务精细化管理培训编写了《信贷业务精细化管理培训资料》,涉及内容较多,基本涵盖了所有信贷业务制度和目前农行开办的所有信贷品种制度及操作规程,作为全行信贷人员业务操作的工具资料,发至每个客户经理。为抓好此次培训,行拿出3天时间专门对支行分管信贷业务前台副行长、信贷前后台部门经理、风险经理、客户经理
及省分行驻襄樊分行审计办、市分行信贷前后台部门所有人员共计190余人进行了专题培训,培训通过幻灯播放、现场演示等手段,重点讲解了信贷基本制度、信贷业务担保管理、法人客户信贷业务操作与管理、个人信贷业务操作与管理、三农信贷业务操作与管理、贷后管理组织架构与日常操作、信贷业务网上作业操作与管理等,并现场进行了考试。我行为了强化信贷运作过程管理精细化,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作法:
一是细化客户准入。利用cms对主要行业信贷客户分区域、信用等级、客户规模等进行分析与公布,严禁准入达不到上级行规定行业标准客户。
二是细化贷前调查。既注重对客户财务数据的核实,也核实一些非数据性的情况,如管理人员的素质、企业的信用、社会地位变化、环保信息、诉讼信息、第二还款来源等影响贷款按期足额收回的其它因素,在第一道防线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三是细化信贷业务网上作业。上收支行除低风险信贷业务外的所有法人客户用信业务,全面实施网上单轨作业,对法人客户低风险信贷业务由各行有权审批人在支行层面实施网上作业,提高办贷效率。
目前实行减税政策的阻力主要是担心减税会使财政赤字扩大,而且担心减税与提高“两个比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的目标背道而驰,会降低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但是,评价一项政策,主要应看它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而不能受某一个经验比重的束缚,所谓“两个比重”的合理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也是可以做出调整的。对这个问题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决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那样将会束缚我们的宏观调控,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从长期看,应逐步提高“两个比重”,但从短期看,则应以宏观调控的需要为目的,必要时也可以降低“两个比重”。
下面将从企业、居民两个方面探讨一下现阶段扩大需求遇到的困境和减税对扩大投资与消费的作用,并提出几个对经济发展作用最大且与增加需求挂钩的减税建议,作为国债政策淡出的替代政策。
减税政策应与消费信贷相结合
当前,总体经济中存在诸多制约需求的因素,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居民消费出现断层。即一般性消费品在城镇家庭已基本饱和,而农村家庭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尚不具备消费条件。目前,城市居民消费已开始向住房、汽车等更高级的消费升级,而这次消费升级与80年代的老三大件、新三大件的升级相比,级差要大得多,因而积累期也要长得多。于是就出现了市场需求断层的现象。解决这一矛盾,对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从各种政策建议中看,发展消费信贷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也已为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然而在实践中,并没有如经济学家所预想的出现消费信贷火爆的场面。究竟是什么原因?从各媒体的报道看,经济学家们将原因归于缺乏信用体系,银行贷款缺乏安全感。我们认为,缺乏信用体系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从美国人消费信贷的心理分析便可找出个中原因。近几年美国居民总储蓄为负值,这让中国人很难理解,难道美国人就没有意外之需吗?事实上,美国人也同样需要储蓄,他们一方面拥有大量存款,一方面又在大量贷款消费。原因就在于美国政府对消费贷款利息允许抵扣个人所得税,虽然消费贷款的利率高于存款利率,但将消费贷款利息抵扣个人所得税后,贷款消费对个人来说就是很划算的事了。这实际上是政府的一项鼓励消费的政策。而我国在实行消费信贷时没有这种税收优惠政策相应配合,自然起不到刺激消费的目的。因此,建议国家尽快研究出台消费贷款利息允许抵扣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使扩大内需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其实,国内也有这方面的成功实例,如上海市就对个人住房信贷实行了抵扣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上海房地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实行消费信贷抵扣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时,我们有4点建议:1、允许抵扣个人所得税的消费信贷必须是针对大件商品的买方信贷,即在购买行为发生时申请的贷款,而不是针对所有个人贷款;2、允许抵扣个人所得税的消费信贷所针对的大件商品(如汽车、住房、教育等)必须由政府有关部门规定,以便对社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到引导和调控作用;3、消费信贷利息无须全部抵扣个人所得税,抵扣比例以保证贷款利率等于或略低于存款利率即可,从而将减税限制在最小范围内;4、在实施此项政策的同时,应相应提高高收入者所得税税率,以平衡减税带来的税收下降,同时也能强化这项政策对消费的刺激作用。
减税政策应配合企业的投资需求
为了鼓励企业不断扩大再生产,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政府应当利用经济杠杆进行引导。国家目前在这方面已经有所行动,如对使用国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投资就已经允许部分抵扣企业所得税。我们认为,在鼓励企业投资方面还应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一是应扩大允许抵扣企业所得税的范围,对企业所有固定资产投资都应按一定比例允许抵扣企业所得税,包括基建项目和技改项目,包括购置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二是应提高企业设备折旧率,其实质也是一种变相减税,目的是适应技术进步加速的要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风险,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促进产业的整体升级。目前国家规定,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折旧年限为10年。我们认为,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如果是通用设备,10年折旧期尚可,而如果是专用设备,10年就显得太长了,产品早就更新换代了,折旧期应当缩短为5年~8年。
用减税政策鼓励企业加强员工培训
无论是国家的竞争力还是企业的竞争力,关键都是人才的竞争力。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环节,但在职培训也十分重要,而且对企业来说,在职培训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由于多数企业效益不高和职工跳槽现象普遍,许多企业虽然也认识到职工培训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财力或恐怕为他人作嫁,致使企业在职培训工作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从长远看,不利于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产业的升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严重影响。应当看到,企业员工的培训决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事情,它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支持的办法就是减税。目前财政允许企业按员工工资总额的1.5%提取企业员工培训费,列入成本,即允许抵扣企业所得税。但这一政策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比例过低,二是有些企业提取培训费后并没有用于职工培训。因此,建议大幅度提高企业员工培训费比率,但只针对实际发生的培训费允许按规定比例抵扣企业所得税,没有发生的不得抵扣,以保证企业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减税政策应与塑造世界名牌相结合
现代市场竞争既有质量的竞争、价格的竞争、服务的竞争,又有品牌的竞争,而且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在许多领域甚至是第一位的。我们从美国企业的融资计划书中可以看到,美国的企业非常重视品牌投资,许多美国企业广告宣传的投入在总投入中几乎占到了一半,这实际上是一种无形资产的投资。这大概是一些美国企业在市场上能够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国许多企业长期以来信奉“好酒不怕巷子深”,在广告宣传上舍不得投入,他们没有看到广告投入的巨大回报,没有看到许多大企业花几千万或者几亿元作广告宣传,在低成本大量促销的同时创造了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无形资产价值。应当指出,企业不重视广告宣传也有政府的责任。国家规定企业广告费只允许按销售收入的2%计入成本,其余要从利润中支付,无形中使广告费提高了33%。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产品面临更多外来产品的竞争压力,同时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又为中国产品扩大海外市场提供了良好机遇。要大规模地开拓海外市场,加强广告宣传是重要手段之一。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助企业一臂之力。建议将企业广告费允许计入成本的比例大幅度提高,或者将企业广告费按照投资对待,全部抵扣企业所得税,为中国企业创造世界名牌提供宽松的条件。
关于减税对国民经济的作用,美国肯尼迪政府1962到1964年实行的政策很值得借鉴。1962年,美国经济处在萧条期,肯尼迪政府为鼓励私人投资而采取了两个步骤:一个是放宽折旧的规定,准许厂商加快折旧;另一个是制定税收上的“投资优惠”,准许企业从应纳所得税额中减去相当于新厂房和设备购置费用7%的数额。1962年后期,肯尼迪总统建议大幅度降低个人和公司所得税率,但国会把这次减税推迟至1964年。这次减税在1964和1965年分几个阶段生效,减税额约占美国财政收入的2%。事实证明,1964年的减税不仅改善了美国的经济状况,实现了高增长、低失业和低通胀,而且使联邦预算由持续赤字变为1965年出现盈余。美国专家在总结减税效果时认为,如果在两年前就实行,本应产生更有益的效果。
总结以上观点和建议,我们不主张泛泛的减税,而主张将减税与投资、消费信贷、职工培训和企业广告费的扩大挂起钩来,使减税对需求的刺激作用落到实处,创造出一种需求扩张的内部动力机制,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增长。以上建议尚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具体实施时还需要详细测算,不能过多地影响财政收入。但减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应动态来看,既有减收的一面,也有增收的一面,如果政策设计合理,可能使增收部分大于减收部分。在减税的同时还应大幅度减少建设国债的发行,减轻财政负担,从而有利于财政的平衡。
观点提要
尽快研究出台消费贷款利息允许抵扣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扩大内需。允许抵扣个人所得税的消费信贷必须是针对大件商品的买方信贷,必须符合政府有关部门规定,消费信贷利息无须全部抵扣个人所得税,相应提高高收入者所得税税率,以平衡减税带来的税收下降。
扩大允许抵扣企业所得税的范围,对企业所有固定资产投资都应按一定比例允许抵扣企业所得税,提高企业设备折旧率,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风险,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促进产业的整体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