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工安全实训总结

化工安全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工安全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工安全实训总结

化工安全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化工;工艺安全;安全素质;主题班会

面对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压力,化工生产技术经过学科之间强强合作,现代化工大多采用高新技术进行设计和生产,使新型化工企业具有高度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密集化、清洁化、大型综合化等特点。生产走向知识密集型,对化工企业操作人员的技术和安全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对于新毕业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化工生产操作知识,也要懂得必要的化工安全知识。虽然学生进企业要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组三级安全教育,但这些远远不够。化工企业员工所具备的安全意识,不能仅仅依靠进班组前的安全培训,安全技能素质的“灌输”,需要开始于学生选择化工并贯穿整个化工课程学习之中,这对我们中职阶段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化工企业基层操作和管理岗位以中职化工学生为主[1]。但随着高中教育普及,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数目偏少,且大多初中成绩比较落后,对理论学习不热情不够,学习动机较差,缺乏自主学生的能力,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影响,学习心理认知不健全[2]。他们选择化工目的不够明确,学生进入化工学习不知道将来做什么,容易受到外界化工负面新闻误导而对前途感到迷茫,导致学生三年内学习效率不高,不仅荒废了宝贵学习技术的时间,也为以后进入化工企业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线,化工生产事故中,96%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只有4%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学校在改革化工工艺课程设置,实现当前课程工艺教学内容与现代化工生产实际无缝对接的同时,也应该强化学生化工安全职业素养。为了更好的让中职学生认知化工企业安全重要性,能够让学生尽快适应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模式,在校阶段就应该提前在课程学习中贯穿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对安全素质认识,通过方方面面的培养和塑造,让他们在校期间实现技术操作和生产安全认知双优秀。

1在基础实验课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其基本安全素养

基础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进入化学门户的一扇窗。大部分中职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实验,基础化学教师在通俗易懂讲解实验基本原理和实验目的同时,也应着重让学生记忆所用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和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比如操作实验必须要佩戴实验服、防腐蚀手套、护目镜等基本安全防护用品。实验过程中监督规范学生实验安全操作规范和督促学生时刻正确佩戴基本防护用品。最后通过实验讨论让学生总结规范操作实验和做好个人防护的意义,为今后安全意识培养打下结实基础。

2专业理论课结合配套单元实训装置,增强学生实操兴趣及对化工风险认识

中职化工阶段化工理论实践课程主要从接触《单元操作》开始,课堂环节不仅要讲解单元操作基本原理,还要指导学生操作单元实训装置,如精馏、真空过滤、流化干燥、流体输送等单元装置[3],这些虽然是化工原理操作模型装置,却是学生认识化工生产装置的基础。实训室不仅要挂一些跟实际生产一样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提醒标志牌。课堂中学生应该认知操作实训装置所配备的工作服、隔热手套、劳保鞋、安全帽等PPE作用及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应该掌握实训装置中的风险点,如高温部位、噪音点、转动部位及泄漏部位等。在操作过程中应时刻督促学生佩戴合格的劳保用品,不能因单元操作实训设备安全风险“较小”,而让学生随意佩戴,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留下隐患。在实训报告中,也应该让学生主动反思总结操作过程的安全风险。

3化工仿真结合大型实训工艺装置,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和实际安全认知

化工工艺仿真课程解决了学生不能进入企业操作而可以实现基本参数调节和产品控制的问题。学生对电脑操作仿真兴趣很大,因为课程教室环境较好,只要动动鼠标就能完成课堂任务。单纯化工基本单元和基本工艺流程仿真操作学习在操作规程中都设置了相对应工艺连锁投用安全装置,但操作过程并没有提示学生应该佩戴合适的劳保用品,且学校仿真DCS系统界面跟化工企业DCS差距很大,学校单纯的工艺仿真界面中温度、压力、液位、流量报警提示不够及时,导致学生缺乏系统安全风险控制。目前一些大型工艺实训装置,实现了DCS和现场设备的模拟控制配置[4],能够实现内操和外操配合,能够更好的提醒学生在进行参数操作时,兼顾必要的参数控制安全风险识别,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碰到事故时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实训过程中,工艺参数操作很重要,但利用实训装置中的工艺管道和设备流程,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化工生产中安全风险素质认知更为重要。

4认知实习机会联合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完善安全素质修养

利用认知实习机会,结合校企合作模式[5],增加学生跟企业互动学习机会。让学生到企业生产部门去观摩一线员工的劳保用品穿戴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让学生耳濡目染"四不伤害"、“三老四严”等标语基本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化工企业员工的精细操作和严谨安全意识,让学生谨记安全就是企业的一切。化工企业HSE工程师经过长期安全学习和经验总结,在讲解安全事故预防和处置方面更有经验,更能吸引学生认真聆听。主动邀请化工企业HSE工程师为学生讲解个人防护知识和急救知识及企业常用的防护设备、常用作业票的审批及企业发生事故时处理原则、企业进行安全事故预防时所编写的预案、及桌面推演、企业消防演习这些的基本知识,相信学生通过这些讲座交流,能够切实提高他们对工艺安全的认识和一些基本安全事故的处理认知,为他们今后进入企业作好安全铺垫。

5主题班会教育课,结合HSE法律法规开展普及安全法律知识活动

班会主题课是提高学生思想德育水平不可或缺的课堂。中职学生安全素质意识培养,不能仅仅依赖专业课堂授课,也应该充分利用德育主题教育课堂,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安全法律规定的意义及作用。比如化工安全类的《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受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等法律法规相对于实训课比较理论化,但却是提高学生安全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合国家安全生产月主题和相关法律法规,组织学生收集化工企业事故案例,进行辩论或讨论,增强学生对安全事故的反思能力和法律法规学习能力。目前化工安全法律法规对于在校中职学生属于盲区,但也只有注重学生安全法律意识培养,才能提高其法律素质并促进其全面成才。化工工艺中职学生,一开始就是以职业技术教育为导向,学校除了培养学生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工生产技术适应性,更应该增强学生优异的安全意识,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提前扩大学生对现代化工生产工艺特点和安全认知。在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的今天,专业课教师除了担当一名合格的解惑者,更应该是一名安全示范标兵,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实训室,甚至在企业实习过程中都应该时刻按照化工企业安全法律法规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从自我做起,做好学生优异走向工作岗位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陈朝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化工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现代国企研究.2016.(12):100

[2]张敏浅谈新时期中职化工教育的模式[J].化学过程与装备.2010.(12):185-186.

[3]王超周凯等浅谈DCS化工仿真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J].广州化工.2013.41(3):150-151.

[4]夏迎春吴重广等.现代化工仿真训练工厂系统仿真学报[J]2012.22(2):370-375.

化工安全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化学反应工程学是人类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而它的理论又离不开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检验。对于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学科来说,实训是学生参加实践获取知识所必需的学习途径。我们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理论教学阶段、仿真实训阶段、项目实训阶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案例,提出问题,讲解案例在国内外的研究背景,工业用途,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聘请企业工程师,做为课堂主讲教师,将一个综合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做为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的载体,将企业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融合到课堂的教学与管理中。在一个个任务的驱动之下,对学生分组。学生根据任务查阅资料,提出设计方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课堂上讲的一些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得到验证。归纳总结,教师在审阅学生的实训报告后,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以及每个实训小组采用的实验方案进行点评、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有所了解;同时用所学概念、原理对案例进行剖析,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在此阶段教师需要的是引导。推行过程评价激励机制,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一环,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随着项目驱动教学法的逐步实施,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过去一卷定成绩的评价方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学生从方案设计、设备组装到结果分析,包括理论课程考试、实验室安全管理,每一步内容的得分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教师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给出客观评价或得分,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找出自己的差距,看到自己的优势。

    2仿真教学在项目教学中的作用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作为实践环节的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是学生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经费,设备有限,学校实验室中容易出现盲目操作和“走过场”现象;在顶岗实习中,企业为了安全和效益等因素一般不允许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仿真软件的开发,仿真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采用仿真技术,可以将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虚拟化,在计算机上动态再现整个反应过程及每一步变化特征。而且仿真实训还具有无消耗、无污染可重复操作等优点[7]。在现代化工企业中大部分已经采用了DCS控制系统,技术员主要在控制室通过电脑操作控制生产过程[8]。因此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我们穿行四周仿真实训。通过化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实训项目如醋酸装置仿真、乙烯装置仿真、常减压装置仿真等过程的模拟,加强学生对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过程控制、能源综合利用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仿真让学生掌握正常生产操作、停车操作、故障处理操作等实训环节,了解化工反应过程中工艺和控制系统的动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操作中的异常现象的能力,为日后在企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仿真实训是项目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化工安全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按生产岗位的综合职业

能力要求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

按照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主线的原则,我们对南宁化工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田东锦盛化工有限公司、中油广西田东石油化工总厂有限公司、柳州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广西钦州石化产业园区的几家石油加工企业进行了认真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岗位的布置和构成、工艺设备及操作技术技能要求、岗位能力要求等,对化工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人文素质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所列的专业能力来看,对生产岗位操作工艺和专业知识及设备的规范操作和控制要求作为基本的专业能力占74%,其他辅助的专业能力占26%。为此,我们对照现行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整合。在参考化工行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听取了化工企业技术专家和职教专家的意见,制定了《课程实施标准》和《课程实施方案》,整合了“化工生产基础”和“化工单元操作技术”等课程,设计出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化工单元课程学习工作页》(以下简称工作页)。

工作页打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训的教学模式,围绕岗位职业综合能力要求构建了相应的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都开发并编制了若干个与企业工作过程一致的工作任务,以提高学生“零距离”上岗的能力。将每个工作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学习活动予以实施,同时要求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时填写工作页。优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及通用职业能力的组合,编写形成了“教学做”一体的课程学习工作页。该工作页为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训练操作技能和锻炼岗位职业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下面以“流体输送”课程的学习工作页为例进行说明。

“流体输送”课程学习工作页

一、项目描述

化工生产中所需原料、中间产品和产品,大多数是流体,通常需要把它们从一个设备输送到另一个设备。如生产产品时,往往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把原料依次输送到各种设备内,进行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制成的产品又常需要输送到贮罐内贮存。因此,流体输送是化工生产中必备的单元操作。

二、学习任务

本项目分成四个子任务进行学习。

学习任务一:流体输送常用设备及其组成的认识和绘制;

学习任务二:流体输送工艺流程图的认识和绘制;

学习任务三:流体输送实训;

学习任务四:流体输送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三、学习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应达到如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叙述离心泵工作原理,能叙述几种类型物料输送工艺流程。

2.技能目标:能正确操作几种不同类型的物料输送,能够分析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3.素质目标:工作认真投入,严谨细致,有团队精神,遇到异常现象能够冷静分析、正确处理。

四、学习工具

1.四位一体多功能流体输送培训装置。

2.计算机及配套北京东方仿真化工单元仿真操作系统。

五、学习方法

1.诱导探究法,师生、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结合。

2.仿真实验、实训操作。

六、学时安排:34课时

学习任务一:流体输送常见设备及其组成的认识和绘制

一、任务介绍

化工厂的各个主要设备之间通常用泵和管路组成流体输送系统,利用泵为液体提供外加能量,提高液体的压力,通过管道将液体物料由一个设备输送到另一个设备。

本任务主要是学习和认识物料输送的常见设备,并能绘制主要设备(离心泵、往复泵、漩涡泵、齿轮泵)的外形图。

二、任务分析

流体输送常见设备的认识可到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对各套单元操作设备所用到的泵进行观察,并通过上网和查阅相关教科书和资料对各种类型泵的组成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而要绘制物料输送主要设备的外形图,则需要明确主要设备的组成和基本结构。

三、相关知识

流体输送设备包括液体输送机械和气体输送机械两类。

(一)液体输送机械(略)

(二)气体输送机械(略)

四、任务实施

本学习任务在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完成,任务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活动一:认识流体输送机械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的所有单元操作设备,并将各套装置所用的液体输送机械和气体输送机械分别进行记录。

2.分组通过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的方式将观察各套装置所记录下来的所有液体输送机械和气体输送机械进行分类,并思考完成下列“想一想”的几个问题。

【提示】:各套装置所用的泵不尽相同,请同学们注意铭牌上的说明及外形区分。

活动二:叙述各输送机械的主要作用

各小组派出代表展示本组记录并分好类的液体输送和气体输送机械,并对各输送机械的主要作用进行阐述。

想一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体输送机械分为几种类型?

2.化工单元实训中心有哪几种液体输送机械?

3.化工单元实训中心有哪几种气体输送机械?

4.离心 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活动三:画出关键设备外形图

各小组查找相关资料,参照主要流体输送机械外形结构示意图,分别绘制主要流体输送机械的结构图。

五、任务小结

本次学习任务的完成首先在化工单元实训室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对实训场地的各种流体输送设备进行观察,并对观察到的各种泵体进行分类,对各种类型泵的外形先有了感性的认识。再通过教师讲解及学生分组搜集各种泵体的基本结构图,对泵的构造有进一步的认识。最后通过绘制各种类型泵的基本构造图,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泵体的结构,达到学习目的。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同情况下应选用不同类型的流体输送机械。在输送流体时,用得最多的是离心泵,它具有很多优点,主要适用于流量范围较宽,扬程不高的场合;往复泵适用于中等流量、高扬程的场合;旋转泵一般适用于小流量、高扬程的场合;流体作用泵则适用于小流量、扬程不高及具有腐蚀性的场合。

六、拓展阅读(略)

学习任务二、三、四(略)

该工作页具有以下特点:(1)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由浅入深,学生容易接受;(2)理论与实践结合、边学边练、学练结合,重在锻炼学生技能;(3)德能兼修,岗位职业(核心)能力的锻炼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构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中职学生入学前的化工生产知识及操作技能几乎为零,理论学习兴趣不大,且有厌学情绪。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把他们培养成毕业即能上岗的化工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难度非常大。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训实习的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合理设计情境教学,把理论学习、单元操作、虚拟仿真操作有机结合,融理论、实践和技能训练于一体,突出技能培养,并把职业素养培养融入每个学习过程。

(一)重视感性实践认识,循序渐进指导学生学习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

把“化工生产基础”和“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由原来在教室授课搬到实训基地授课,并按照《化工单元课程学习工作页》课程标准要求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训操作。

授课时,按照工作任务要求,第一步,分别介绍实训设备的名称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第二步,把每个化工单元实训设备分为几个操作岗位,交叉轮换,先认识和熟悉各岗位设备、控制点及其控制内容,要求学生在工作页上做记录,并画出设备简图。第三步,了解流程,告诉学生从实训原料开始到产品的过程就是工艺流程,要求学生把实训设备工艺流程先用工艺方框图记录下来,然后按方框图先后顺序把设备简图连接起来,构成工艺流程简图,让学生初步学到工艺知识,认知DCS操作系统的界面图。第四步,工艺操作,现场引导学生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并进行中控DCS系统操作。第五步,结合实训,现场实施必要的理论教学,分析工艺操作要点、技术经济计算、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等。第六步,综合实训,在实训过程中可人为设置常见故障(工厂生产是不允许的)让学生分析原因和考虑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熟练化工单元操作,熟练分析和处理常见故障。

(二)虚实结合,重在深层次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涉及内容相对独立,设备结构复杂,实训设备也不可能拆解让学生了解设备内部结构,但中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多的是接受来自实践的形象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仿真软件、企业生产场景照片和录像等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实体设备实训密切结合进行学生技能训练。

我们采用北京东方仿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化工单元仿真DCS控制系统和常减压装置仿真培训系统、大连博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常减压智能模拟工厂,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化工生产中每一个化工单元过程和各个化工单元流程,组合为一个整体生产工艺流程,让学生如同在化工生产现场和中控室一样的环境内反复操作,尽快熟悉生产流程和主要工艺指标、掌握操作规程及各个单元操作的技术要求,培养学生岗位的独立操作及各岗位之间配合能力、分析和解决生产各个环节操作中常见问题和故障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上岗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注重生产现场管理能力培养

第一,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是石油化工行业推崇的管理模式。强调健康首位,按照企业生产实际,采用工艺安全分析方法,抓住工艺过程的本质安全,营造企业生产过程的危险源识别、控制数据库教学情境。严格要求学生不得酒后和带病上岗操作,不得带危害安全的物品到实训现场、工艺过程安全管理、行为动作安全管理、保持环境安全,培养学生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能力,强化学生的惠生工程理念和素养提升。

第二,“6S管理”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六个方面,由日本企业的“5S管理”扩展而来,是现代工厂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方法。在每次课后,指导学生管理好实训现场,培养学生化工生产现场管理知识和能力。(1)通过学生整理实训场地的锻炼,将场地的任何物品进行分类,有必要的就留下来,没有必要的都消除掉,腾出空间,用活空间,防止误用,创造清爽的工作场所,培养学生现场整理物品的习惯和能力。(2)整顿留下来的必要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条理摆放整齐,并加以标识,使得工作场所井然有序,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创造整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培养学生规范摆放物品的习惯和能力。(3)清扫实训场所,保持实训场所整洁干净,造就亮丽舒适的学习环境,锻炼学生清扫生产现场的习惯和能力,以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4)清洁是持之以恒地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制度常态化,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创造明朗实训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造就毕业生良好的生产现场清洁习惯。(5)从场地卫生到按规程操作,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严格按管理规则和操作规程做事,培养学生遵守规范习惯、积极主动的精神和营造团队精神。(6)重视实训现场安全教育,要求学生时刻保持安全意识,构建安全生产的情境,所有的实训工作按企业生产要求建立在安全的前 提下。

教学中,通过平时潜移默化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岗前和实训操作过程中的HSE管理中和岗后搞好实训场地的“6S管理”过程中掌握化工管理知识和技能,努力提升学生化工管理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岗位管理作铺垫。

(四)德能并重,注重职业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由于同一台实训设备在教学中分为几个操作点(岗位)活动,学生的岗位合作协作能力、职业素养得到培养,在实训中就体验到企业的氛围。将学生分若干小组,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各种现象及最终结果鼓励学生发散性思考,以此充分展示不同学生的专长。引导学生自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等查阅资料,分析操作技术要领,培养学生收集和综合各种信息的能力。例如,在吸收解吸单元操作实训时,要求各组分析操作中出现的液泛、雾沫夹带等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组总结后由小组代表阐述结论,锻炼学生岗位沟通和语言描述表达能力。通过这种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工作页的说明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互相讨论,小组合作,协同操作,既可发挥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又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都可得到锻炼。但是,真正效果如何?如何评价?我们摒弃传统的单一考试方法,采用过程考核、活动结束的评价、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来检验。

过程考核与考试结合检验教学质量

考试是检查教与学的效果的传统方式方法,应该说对检验教学质量有一定作用,但化工单元课程本身就是操作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书面考试并不能全面反映中职学生的学习实情,也对学生的技能学习起不到引导和督促作用。因此,必须考虑采取过程考核与考试结合的方式才能很好地检验教学质量和效果,并对原有考试方式作必要改革,方案如下:

1.总评成绩=平时考核成绩(50%)+考试成绩(50%)。

2.平时成绩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在各工作任务学习结束时进行。

3.考试分为理论题和操作题。(1)理论题(闭卷考试),与传统理论考试题形式上类似,共计100分。内容重在化工单元操作方法、工艺理论及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的考核,增加工艺流程作图题。(2)操作题(开卷考试),内容包括精神状况和仪容仪表;按企业规定的安全措施到位情况;现场解说工艺流程及操作;分岗位操作(含故障分析和处理等);HSE和“6S管理”情况。共计100分。(3)考试成绩为理论考试成绩与操作考核成绩总和的50%。

实践证明,采用过程考核与考试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消除一次考试定成绩引起的评估偏差,实现全面综合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表现和最终学习效果,体现了学生德、智、技的发展状况,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热情,对学生的技能学习起到有效的引导和督促作用,对教学过程起到导向作用,为工艺类课程考试方式改革提供了具有参考意义的方案。

实施效果

由于《化工单元课程学习工作页》的开发是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参考了现有部颁教学计划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听取了企业专家、职教专家的意见后进行课程整合和编写的,适应了企业生产岗位需求,符合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要求,有效地把课堂理论与实训教学的视野放大到企业生产岗位,同时把企业生产岗位技能缩微收放到课堂教学上。该工作页在本校2013级石油炼制5班和2013级化学工艺4班中实验,校、企、研、学四方对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非试点班级比较,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和热情大大地提高;学生对实训装置组成、关键设备的认知、工艺流程的掌握、工艺操作的熟练程度、DCS操作熟练程度、识图和作图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均有明显的提高;化工生产管理知识和能力素养、组内成员合作和组际协作等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实践证明:利用工作页指导学生学习和训练,可促进学生的技能学习和能力培养,可对专业课程建设起到导向作用,为工艺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范例。

本项目的实验和研究进行了一年半,虽然取得较好的成效,但由于时间短,编写的工作页还比较粗糙。试点过程中能力的培养有时在组织上也存在不能持续的地方,非专业能力的锻炼在课堂内未必能全部实现。这里提供的仅是本项目研究的初步成果,我们仍需做进一步实验,直至试点班级学生毕业,看到毕业生在生产岗位上的综合表现才能得到全部验证。

参考文献:

[1]陈有双.校企合作提高化工专业教学实习效果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0(6):116-118.

[2]黎琳,王友保.北部湾经济发展及技术人才需求探析——北部湾发展战略下广西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之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18-14.

[3]杨祥民.对化工单元操作综合性实习基地设计的构思[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145-146.

化工安全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加强;中职生;就业能力;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178-02

一、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2+1”培养模式

以就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2+1”两段式教学培养模式,“2”即第一、二学年让学生在校内完成通用基础模块课程和专业基础与技术课程模块的学习与实训,“1”即第三学年以岗位群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学生进入协议单位的相关岗位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具体情况如下:

1.校企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学校与企业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组建一支勇于改革创新、实践能力强,学历、职称及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兼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由行业专家为主体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小组,并制定工作制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小组,参与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改革和课程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指导、教学考核与评价等全过程。

2.成立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培养研究室。在合作企业内,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成立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培养研究室,作为校企合作的常设组织结构,结合定单培养协议、顶岗实习协议及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日常教学和顶岗实习的教育和管理。

3.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专家、操作能手作兼职教师,参与学校教师的培训及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

4.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2+1”两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与合作企业签订的“2+1”人才培养协议,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合力,前两年企业配合学校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完成通用基础模块课程和专业基础与技术课程模块的学习与实训。第三年学校配合企业,在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职业技能,委派专职教师深入企业,配合企业进行管理,及时掌握实习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实习效果。在顶岗实习阶段,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及实践考核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达到企业员工内部考核标准,取得企业相关岗位的“上岗证书”。

二、加强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

1.发挥课堂德育主渠道作用,开设职业指导课,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诚信教育、团队合作意识教育等,帮助学生增强职业意识,树立职业道德,为实现成功就业做好思想准备。

2.通过进工厂参观学习、与工厂技术人员交流,使学生了解化工岗位员工行为规范。通过观看化工真实事故录像,并进行安全模拟演练,使学生明确化工行业安全的重要性,从自发到自觉遵守化工行业岗位行为标准。

3.通过“教、学、做一体化”专业技能模块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较强的事业心,爱岗敬业,责任心强;获取信息及对信息的分析能力,将学生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4.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融入校园文化和校内实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树立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敬业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文明生产意识,促使学生加快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可通过以下活动来实现:邀请企业领导、先进工作者到校作报告;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体验企业的工作、生活情境;在实训室(车间)、教室悬挂企业安全操作规程,张贴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图片,以及在企业工作的优秀毕业生照片;把企业的员工手册、操作规程发放给学生,等等。

5.通过学生社团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6.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

1.以典型生产过程为主线,按从业人员职业需要安排专业知识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2.采取边理论、边实践的形式,使两者有机结合,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本知识。

3.以校内化工实训设备、实训仿真软件为依托,将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构建“理实一体”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线,理论为实训服务,实践验证理论,理论指导实践,体现“理实一体”、“做中学、学中做”的职教理念,使学生熟练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知识。

4.加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课程教学新模式。

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专业基础实训、模拟仿真实训、生产操作实训、顶岗实习实训等共同构建实践能力培养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一、二学年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做一体化”实训,第三学年安排为期一年的学生顶岗实习。

1.校内实训。

(1)实训地点。具有职业氛围的校内专业实训基地。

(2)实训时间。第一、二学年。

(3)实训方式。以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实训车间”为依托,将实际的工厂生产环境引入教学,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实训车间”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运行和管理模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企业的工作过程。按照生产车间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采用班组形式,明确班组负责人并定期更换,班组负责人负有生产车间工段长的职责,负责组内基层管理、组织分工、工具设备管理等工作。班组任命安全员,记录操作中出现的失误和安全隐患,实施过程中采取组间对调监督的方式,每个班组由工段长描述本组的工作计划和最佳操作思路。

(4)实训的实施。设计工作场景,教师(车间主任)布置工作任务,工段长填写交接班工作日志;工段长独立设计工作任务单,包括原料选择和配制、计划操作规程、确定产品质量控制方案、产品检验方法等;班组进行现场真实操作,记录操作工时、电耗及最终产品质量,严格按照工厂实际操作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5)评价。班组间互评,指出对方的操作缺陷;车间主任(教师)点评,对每一项工作任务进行评分,与学生一起总结本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

2.顶岗实习。

(1)实习地点。校外实训基地。

(2)实习方式。第三学年安排为期一年的学生顶岗实习。

(3)实习的实施。根据学生自愿与学校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安排学生在合作企业集中进行顶岗实习。为保证学生实习期间的有效管理,利于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顶岗实习前,学生、学校、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三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明确顶岗实习的内容,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全方位考核评价。学校选派化工专业课教师和毕业班班主任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分别负责实习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实习期间,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企业实习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不随便请假,树立强烈的纪律观念;认真学习岗位技能,掌握操作规范;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纪颖,小白.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就业――来自2007年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的消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2]郭曙晖.试析提高中职生就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2011,(5).

[3]林莉.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促进中职教育新发展[J].大视野,2008,(7).

化工安全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学交替;《压缩机、泵检修》课程;理实一体化;开发与实施

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是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在专业建设中,依据行业与企业需求、根据学院客观条件,我们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改革,形成了“一体化、三平台、两循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一体化”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三平台”指依据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对应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和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将学习过程设置为机械通用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专业能力三个学习平台;“两循环”是由“企业体验——学校学习——企业见习——再学校学习——顶岗实习”两个循环。《压缩机、泵检修》课程就是隶属于三平台之专业能力培养平台,是将传统的《化工机械结构原理》、《化工机械安装修理》、《专业技能训练》等理论、实训课程进行解构重构,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整合职业标准,基于工作过程开发构建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一、课程建设思路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适应社会发展,满足行业需求,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必须要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此我们通过大量与细致的行业与企业调研工作,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研讨,确定了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即主要面向江苏省化工生产和装备制造企业,以化工装备相关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从事现代化工装备制造、检修、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所需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初次就业岗位以一线生产制造、检验检修员工为主,2~3年后胜任制造工艺员、设备管理员、质量检验员、设计员等技术和管理岗位工作,再经过3~5年实践积累成为工程师、高级技师、部门经理、研发主管、售后服务主管等。从而提炼出本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核心能力为:(1)能够进行化工装备(含管路)的安装、调试、维护与检修、故障处理和现场管理;(2)能够编制典型化工装备零部件制造工艺、分析和处理制造现场出现的问题;(3)能够使用检测仪器、设备和工具对化工装备及其零部件进行无损检测、试压检漏、运行监测、故障分析及处理;(4)能够在化工生产现场和设备制造现场对化工装备进行技术服务管理;(5)能够对典型化工装备进行设计;(6)对化工装备制造、检修和维护的新工艺、新技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从而确定了图1所示的机械通用能力、专业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培养三个学习平台的课程体系。

从图1可看出《压缩机、泵检修》是隶属于专业方向核心能力平台,它是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思路,参照图2的课程流程,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组成课程开发建设小组,将课程开发与实训条件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相配合,进行课程的整体建设。选择典型设备、机械产品等适当的教学载体,设置工作场所、工具、工作组织方式,建立与企业工作相符合的学习情境,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即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反馈)中获得工作能力。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设置从易到难逐步提升的多个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培养目标

本课程总体分成“压缩机组装与检修”、“泵组装与检修”两大块(注:《单级离心泵检修》另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教学中突出“能力为目标、学生为主体”,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实际设备拆装及维护检修为工作任务,将工作实际与理论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能依据化工设备安装和检修操作规程实施对压缩机、泵的检修,能够使用常用的检测工具设备对常用压缩机、泵进行状态检测与性能判断,具备正确选择和使用化工设备安装和检修工具对常用压缩机、泵进行正确装配、调试的能力;能够通过维修常用仪器或根据故障现象,对压缩机、泵常见故障进行看、闻、摸、测,判断其故障产生的部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选择正确方法进行初步排除或实施检修。结合上岗实践,针对化工装备制造、维修、安装、管理等岗位深化专业学习,以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初步达到国家劳动技能标准化工设备检修中级工及技术员水平。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与人协作的能力,培养敬业精神、环保与安全意识,为将来从事机械设备维修工作打下基础。

(2)课程的结构

根据确定的课程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通过工厂现场走访、一线技术人员访谈、课程开发组校企专家多次会议商讨,确定选择化工厂常见的CP47-WB型往复泵、80D-12×6多级离心泵、L-22/7型固定往复活塞压缩机和DA350-16型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四种类型设备为载体,内容安排上由易到难,训练学生的泵、压缩机检修能力,课程结构内容如表1所示。

三、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保障措施

(1)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有管理制度保障

为保证“一体化、三平台、两循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健全工学交替过程管理制度。

在校外工厂、企业实施的课程教学任务,建立企业与学校共同督导的质量评价体系和工学交替过程的教学质量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定期向企业问卷调查,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质量评价活动。根据校、企指导教师的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整;通过学生信息员反馈及学生评教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学校、专业、教学、教师等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完善;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情况和工作体会,了解学生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在学院实训室(中心)实施的课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课)技术人员按设备检修实际工作过程共同制定生产工艺和教学活动任务,并按岗位工作要求进行教学组织和实施。考核和评价以保证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组织。

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保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运行的“学分银行”信息化管理软件,设立企业实践学分,创新激励学生工学结合的学分转换学籍管理制度。完善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教学评价标准及评价机制。

(2)课程教学改革还须有恰当的组织形式保障

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还须有恰当的组织形式保障,针对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工、学”一体教学,即“理论与实践”课程一体、“理论与实训”场所一体、“理论与实践”指导教师一体、“理论与实训”教材一体、考评方式一体。

在教学内容时间安排上,包括有些在校内教学不易较好完成的课程内容,如现场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则结合密切合作企业的检修周期,灵活调整教学进程和内容,在充分认识企业有其自身生产经营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密切合作企业实际,灵活调整教学进程。例如,以暑期中石化南化公司和扬子石化公司大修为契机,将秋季学期化工检修实训调至暑期在企业进行,在企业大修期间进入企业班组,在大检修实践中学习。使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校内实训环节培养的基础上,再经过校外的扬子检维修公司、扬子检安公司等实训基地化工设备检修现场进行顶岗实习完成。

在考核评价上,综合学生的平时表现、操作过程、期末考试进行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占20%(包括学习态度、纪律、考勤、上课参与度、作业等)和期末课程考试占30%三部分组成;操作过程考核占50%(包括操作规范性、团队合作精神、最终设备安装与检修质量、操作过程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与改进等、平时表现、日记、报告),见表2。

四、根据行业职业标准,与企业人员合作编写工学结合优质教材,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1)针对企业人员实践工作能力强,教学能力相对较弱,而学校老师教学能力强,实践工作能力较弱的特点,相互取长补短,引入实际工程案例、职业标准(如《化工维修钳工职业标准》)等,融入安全、人文、节能、绿色制造、检修理念和在线诊断等新技术,我们先后与江苏万力股份有限公司、扬子检维修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编写《压缩机、泵检修》、《机械零件加工与零件图的识读绘制》等多门适合于工学结合课程要求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2)围绕专业核心课程,联合紧密合作企业,共建优质(核心)课程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包括一体化课程的学习项目、教案及企业案例、试题、课件以及工程实践录像、教学指导与学习评价指标、企业中短期培训项目、各级技能大赛培训与总结资料等。教学改革中逐步丰富学习项目;教案主要是收集、开发典型工作案例;试题主要包括课程试题、习题以及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试题;企业中短期培训项目主要包括培训(或讲座)教案、课件、实施过程总结以及学员调查反馈等;课程教学指导主要是教学大纲、教学指导文件、教学进程表等。例如,依托泵在线状态监测系统、故障诊断等设备,打造泵运行实时监控资源平台,通过视频终端将泵运行现场的图像、声音等感观信号传输给服务器,教师、学习者或管理者可通过接入网络的计算机访问服务器查看实时运行情况,同时结合泵的流量、压力、振动速度、波形、频谱等进行分析和诊断,提供更自由的学习空间。

综上所述,以职业能力为依据,以职业实践为组织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能力为目标”,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一体化、三平台、两循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情境、组织教学和学习评价,是开发与设计“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关键。探索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最佳切合点,改变现有教材理论与实践脱节,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缺乏衔接,企业生产与教学要求不相符的现状,对指导当前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41.

[2]傅伟,袁强,王庭俊.学习领域课程《化工用泵检修与维护》开发与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11(23):25-28.

[3]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7):5-10.

[4]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方案,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2012: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