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 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软实力成为大国竞相角逐的对象,国家文化利益成为各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宗旨和目标。作为中国软实力核心的文化外交发挥着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难以达到的独特作用。孔子学院是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外交,孔子学院对中国的文化外交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

一、孔子学院诞生的背景 文学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促进文化自身和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纽带,对加强各国之间的学习和借鉴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广泛和深入,汉语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在提升,汉语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重视。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2003年作为文化外交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宣布了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的计划。中国国家汉办将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并在北京设立了“孔子学院总部”。

可以说,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积极推动的项目,也是21世纪初中国外交的一个战略。“孔子学院“的英文名称是”Confucious Institute”,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其学说在世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人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首要记忆;对世界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因此,该名称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文化将逐步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

自2004年11月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开办以来,从尼罗河畔到乞力马扎罗山,从富士山下到伊洛瓦底江边,从五大湖区到西伯利亚田野……在世界五大洲的78个国家和地区,已设立了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短短4年,孔子学院花开全球,其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孔子学院的迅猛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得益于世界迫切了解中国的需要。“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园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毫无疑问,孔子学院的诞生、建设和发展势头对中国塑造和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国家形象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国文化外交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

文化外交指的是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包括文化手段在内一切和平手段所开展的外交活动。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一国的国际形象。

建构主义认为,通过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的对外放射,国家将产生文化影响力,从而建构其广泛受到国际认同的一国的国际形象。对中国而言,建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是国家形象设计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中国以国家自身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积极推动世界的和谐化进程,积极发挥文化外交在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中的作用,从而逐渐塑造起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孔子学院具有文化外交乃至公共外交的属性,其目标就是要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让外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做到“润物细无声”,在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同时,增进友谊,共创和谐世界。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是语言,孔子学院在传播汉语的同时推广中国文化,成了既便于操作也很有需求的文化外交行为。陈至立在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上演讲时说,孔子学院要成为“海外汉语推广的基地,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

2.铸就强势文化,提升一国的文化竞争力及综合国力。

一国的文化交流状况基本与国家综合国力成正比,经济水平高、综合国力强的国家,文化外交的水平相对就高,也就容易成功实现对外战略目标。

正如汉斯•摩根索所言,“较之军事、经济等因素,文化如果运用得当,将能征服人们的头脑,产生持久、稳定的战略效果”。在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当今世界,能否占据文化主角地位,即是否具有强势文化,将对一国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从传播学角度看,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强势文化的拥有者而言,在政治上、经济上对受众在吸引力方面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强势文化正深刻地影响着其它国家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依然缺乏应有的影响力和认同度,中国外交在国际机制和国际事务中的实际参与度和话语权依然有待加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各国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而孔子学院正是以传播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孔子学院在海外迅速走俏并加速了“中国热”的升温,为中国的文化外交带来不少福音。

三、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意义

1.加快中国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推广对文化传播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华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华文化。有了汉语作载体,中国的书刊、杂志、影视、网络信息等流传于国门之外将不再举步维艰。

汉语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共同感情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纽带,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使中国文化成为吸引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磁石;同时这也将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2.促进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本国语言的国际化是国家之间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和象征。近代以来,中国人走出去传播汉语言文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仅限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领域。2002年,中国开始酝酿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院是海外汉语教学推广基地,同时也是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是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中国的文化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传播学视角看,“孔子学院”的文化国际传播应该是搭建双向的桥梁:一方向是中国输出其语言、文化以及塑造本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向是从与国外进行交流活动过程中吸取其优秀成分,以服务于中国文化及与国际先进的发展水平接轨的事业。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理查德?鲍姆所说,“中国政府通过孔子学院提升国家形象,正在向世界展示一张柔和的孔子的脸”。〔〕〔8〕孔子学院正是中国文化外交的一项创新举措,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3. 有助于化解“中国“,优化中国国际形象。

目前,中国的国际形象,特别在西方,基本上是由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塑造的,其向世界散布的“中国“,使中国国际形象极大受损。美前日本防卫所言旧俗史部长星岛九夫发表文章指出:“最近,‘中国’的论调甚嚣尘上,我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美国战略、美国国防和战略安全保障问题的专门研究人员,对中国进行观察,得不出这种结论。成为威胁的该是别国,而不是中国。”韩国学者李映周也系统批驳了“中国”,他指出“ 认为中国在21世纪强大起来必然构成对外扩张 ,威胁别国的观点是荒谬的” 。但是 ,化解“中国” ,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澄清。“ 孔子学院 ” 的发展正是向世界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 ,向世界说明中国 ,辩解是非曲直。

2008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在开幕式上“四海之内皆兄弟”、“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论语》中的名句,通过一幅幅缓缓展开的巨大画卷中凹凸起伏的方块汉字展示给全球几十亿人面前,我们看到的是受儒家影响的大国风范和礼仪;奥运会开幕式正是颂扬了中国的儒学价值观。中国用活字印刷版不断变换的“和”字,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情怀,和要与世界人们共同缔造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各地孔子学院正赶上了这个好时机,做到了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对“和文化”价值观的尊敬、理解和赞同。孔子学院通过平和、 吸引、 寓教于乐的方式营造理解 ,释放善意,以此打破隔阂、误解,使不同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加深对中国国情以及中华文明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化解中国、优化中国国际形象;有助于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无穷魅力;有助于展示中国文化外交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尤其是在经济崛起、国力大增之时,更应该注重挖掘文化的潜力,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外交当中一项创新的举措,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最鲜亮品牌。孔子学院的事业才刚刚开始,虽然它在兴建中存在一些潜在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但从长远来看,孔子学院对中国的文化外交的促进和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实现了“让中国走进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外交战略目标,搭建了文化国际传播的双向桥梁,在这种双向文化传播中,通过自身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中不断走向成长和成熟。

参考文献:

〔1〕 汉办: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特刊〔J〕, 北京,2008.29.

〔2〕 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一种全球化的视角》〔M〕.北京:外研社,2010.475-476.

〔3〕 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

〔4〕 王宁宁:关于海外“孔子学院”的全面认识,科教文汇〔J〕,2009(6):134.

〔5〕 【美】肯尼迪?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M〕.胡少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92.152.

〔6〕 刘乃京:文化外交—国家意志的柔性传播,新视野〔J〕,2002(3):66-68.

〔7〕 宗焕平:孔子学院的独特影响力.瞭望〔J〕,2007(11):96-97.

〔8〕 李智.《试论美国文化外交:软权力的运用》,《太平洋学报》〔J〕,2004年第2期.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与思潮的发展离不开外国作家的影响,“异域作家与中国”的关系研究也因此成为中国学者不断关注和探讨的课题,马尔克斯作为一个广泛影响了中国新时期的文学的外国作家应该受到重视。以文化研究的视角,简要指出了马氏在本土与中国的所处的境况和对马氏译介及研究现状做一番梳理。通过选取中国两个代表作家与马氏的比较分析,用事实证明中国大批创作活跃的前线作家创作方面的变化是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借鉴、吸收和创新引起的。

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志码:A

一 马尔克斯在中国的命运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当代著名作家,1954年开始登上文坛。除一些中篇小说外,迄今为止写了15个短篇小说和4个长篇。他的许多作品都引起了文坛的强烈反响或争议。至80年代末,马尔克斯作品先后获得一次哥伦比亚全国文艺家协会奖,委内瑞拉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这都是极其难得的荣誉。尤其是《百年孤独》对世界文坛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这部小说已被译成三十五种文字,此书仅在阿根廷就再版不下四五十次,畅销世界各国,销售量已达一千万册以上,这在西班牙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20世纪50年代初,马尔克斯于《观察家报》上发表《第三次辞世》等十余篇短篇小说,由于政治原因,整个社会陷入动乱之中,他便辍学从事新闻工作和文学创作,产生了一系列的经典作品,我们将这些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创作:表现个人对死亡的忧虑,写了一些富于哲学意义的作品。主要有《死亡联想曲》(1948)、《在猫身上转世的爱娃》(1948)、《兰彼罗的眼睛》(1951)、《有人弄乱了玫瑰花》(1952)、《枯枝败叶》(1955)。

中期创作:20世纪六十年代的小说作品,具有鲜明的民主思想倾向,具有否定现实以及个人对死亡的忧虑。主要作品有《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恶时辰》(1962)、《格兰德大娘的葬礼》(1962)、《百年孤独》(1967)o

后期创作:马尔克斯早中期向后期转变的一些过渡性作品,主要有《家长的没落》(1975)、《一张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迷宫中的将军》《十二个旅居国外者的故事》《爱情与魔鬼》(1992)、这些作品的魔幻色彩慢慢减弱,现实主义的成分则显著增强。

二 马尔克斯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

马尔克斯走进中国,始于1977年。196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问世了,在西班牙与学界引起了轰动,当即获得了拉丁美洲最高文学奖,这本书迅速译成了英文和法文,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77年《世界文学》杂志介绍了马尔克斯的《家长的没落》和《百年孤独》,这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读者面前。由于中国政治气候的影响,马尔克斯的一些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在中国是与广大读者无缘见面的。

之后这种现象才有所改变: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逐渐以开放的眼光来看世界,文学界也重新活跃起来,各国文学蜂拥而入,马尔克斯也真正地光临中国。随后,《读书》、《外国文艺》、《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等杂志发表评价马尔克斯的作品。

1983年是马尔克斯走进中国关键性的一年,由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共同举办了“全国加西亚・马尔克斯及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讨论会”于五月五日至十一日在西安举行,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创作道路及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他的主要作品的内容及意义和对他的重要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从此以后形成了对马尔克斯的研究热:《哥伦比亚的骄傲――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刘瑞常载《羊城晚报》1983年4月,《爆发与反响――关于加西亚。马尔克斯》舒大沅载《花城》1983年第三期,随后,包括他在内的许多拉美作家的作品进入了我们的新华书店、图书馆和私人书架,中国读者容易接受马尔克斯,与他的文学作品分不开,一定程度上基于对加西亚・马尔克斯并不陌生,马尔克斯他了解中国,当他担任拉美记者时曾多次前往新华社驻古巴分社,阅读新华社编发的西班牙文电讯电话,而1990年10月15日,他以一个普通旅游者的身份从日本东京到北京,下榻北京国贸大厦,更为马尔克斯走进中国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目前中国研究马尔克斯的专著数量不多,主要有:云南人民出版社《两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谈创作》、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回归本源――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达索・萨尔迪瓦尔著)、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传》(陈众议著)、《马尔克斯》(于凤川编著,辽宁出版社,1998)、《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资料》(张国培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加西亚马尔克斯》(朱景冬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这几本侧重了他的生平、创作道路及各个时期主要作品的内容及意义,对作品的艺术特色都作了评述。这几本专著对于进一步开展对这位作家的研究,深入了解他的创作思想和创作道路都有一定的帮助。

至于研究马尔克斯的论文为数不是很多,总体说来,90年代以前主要以翻译和评论为重点,90年代以后的研究比较繁华,主要以评论和述评为主,这些评论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多少可以弥补专著的一些方面所缺乏的遗憾。

首先看研究主体。总的说来,研究马尔克斯的队伍零散而广泛,上至一些从事专业工作的学者和专家,他们对马氏的研究颇有贡献,有的甚至是主力军;下至一些普通的读者,在翻阅马尔克斯的某些作品后发表一些鉴赏式的评论和感悟。

接着看研究对象。对马尔克斯其人其作的研究涉及多个层次:有从总体上把握其思想艺术特色、有的用发展的眼光探讨其艺术思维和创作走向的;有针对某一类或一部作品做详细具体的解释的;有研究其生平对其创作的具体影响的;有研究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学者影响等等。虽然研究马尔克斯的论文和著作不是很多,但已涉及到他和他作品的诸多方面,也可以说是庞杂广泛。

综上所述,30多年来,中国的马尔克斯研究已经取得了可人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研究队伍还不够稳定,研究者的视野还不够开阔,选题较为狭窄且多有重复,观点的原创性不够等等。但我们相信,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对马尔克斯这位大家的研究会进一步走向深入和繁荣。

三 马尔克斯与中国当代作家

世界文学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文学巨匠,诸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普希金、海明威、卡夫卡等,他们创作出的一些经典之作,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脚印。马尔克斯或许难以与这些文学大师媲美,但由于历史的机缘,在80年代这一特定的时期,他成为中国文坛上红得发紫的几大外国作家之一,几乎“影响了一代中青年作家”。这是新浪网介绍老村的经

历时提及的:“两年后,回省军区教导队去报到。这时他蓦然发现:在山里真是孤陋寡闻,这几年里,南美大陆的马尔克斯以及美国的塞林格在文学界大为风行,整整影响了一代中青年作家。”

事实的确如此,他与艾特马托夫、卡夫卡、海明威一起被王蒙视作“对新时期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四位外国作家;”张炯也认为:“这时期对中国作家影响最大的三位外国作家,恰恰又代表了世界文学的三个主要潮流。这就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苏联作家艾特马托夫、奥地利已故作家卡夫卡。”

上述几家之言足以充分说明马尔克斯在新时期的巨大影响:马尔克斯的灵魂,已经渗透到中国作家的心灵深处,尤其是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作者清单,他们包括贾平凹、莫言、余华、格非、阿来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创作活跃的前线作家。但这些话毕竟比‘较抽象,本文将用事实就马尔克斯在中国的影响加以阐述。当然,“影响并不局限于具体的细节、意向、借用、甚至或出源――而是一种渗透在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东西。”正因为如此,这些影响需要我们细细体会。

贾平凹。他的早期作品创作是以农村青年男女的纯洁感情为素材,表现青年人对爱情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带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但他的写实分格还是很明显的:透过美丽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这类作品具有深刻批判性。不久,他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创了一系列商周系列小说。在这些小说中,贾平凹以商周的民间文化为背景,在写实的基础上揉进了种种民间传说中怪异神奇的故事,使自己的作品带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在谈及这种变化的原因时,他直言不讳的谈到以马尔克斯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他说:“我首先震惊的是他们在玩熟了欧洲的那些现代派的东西后,又回到拉美,创作了他们伟大的艺术。再是,他们创作的形式,是那么大胆,包罗万象,无奇不有,什么都可以拿来写小说,这对于我的小家子气简直是一个轰隆隆的响雷。”这段话是贾平凹对魔幻现实主义创作观的最好体会,基于他的这种理解,贾平凹对马尔克斯的借鉴和吸收主要是创作观念上,他选择了自己熟悉并热爱的商周作为写作背景。我们知道:商周位于秦汉文化和楚越文化的交界处,兼容我国南北文化所长,又因为它远离都市,未受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这样以此为基础写出的《商周初录》、《商周在再录》、《商周又录》等,既展现了我国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又完整地保存着民族的特点。这些小说与当时中国文坛的小说创作手法大不相同,引起了文坛的震动,这也是奠定贾平凹在中国文坛的独特地位的根本所在。

正是在马尔克斯的影响和启示下,贾平凹坚持了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尤其是在创作思想方面的接受,注意到了“民族性”这个根本性的方面,创作出了很多反映地域文化的经典优秀作品。譬如《九叶树》、《古堡》、《浮躁》、《公公》、《村祖》、《废都》、《地》、《佛关》、《白浪》、《土门》、《走虫》等等,这更引起了他对马氏的热爱和敬佩。但必须强调一点的是:他的后期的作品坚持并创新了魔幻现实主义这种手法。长期以来外国的作品爱阐释哲理、宗教等,而贾平凹尽量把这种形式化为中国式的。把中国的和外国的融化在一块,然后再添加中国自己的东西,譬如佛呀,道呀等等,耐人寻味。这也是贾平凹的作品之所以能在文学史上经久不衰又一根本所在。

莫言。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凭借一个神化世界,浓缩了拉美的百年历史和被现代文明遗忘了的孤独痛苦的历程。他从一个小小的立足点走向世界,走向成功,使莫言认识到地区主义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无限的。莫言意识到:“我想我如果不去创造一个,开创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地区,我就永远不能具有自己的特点。我如果无法深入进我只能生长的土壤,我的根就无法发达蓬松。”马尔克斯唤起了莫言的民间意识和乡土意识,从《透明的红萝卜》开始,莫言开始频频回眸故土,到了《白狗秋千架》,他正式打出了“高密东北乡”的旗号,在那块熟悉的土地上,他胸中的淤积多年的陈年旧事,连同那些活生生的感觉印象如同泉水一样喷涌而出,莫言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在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这两座灼热的高炉面前,建立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山脉。创作了一系列东北高密东北乡的作品,譬如《大风》、《复仇记》、《筑路》、《白棉花》、《欢乐》、《球状闪电》等等,展现了高密东北乡人民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死恩仇、男欢女爱、抗敌卫家等鲜明的主题。

在马氏的影响下,多热尔图写下了东北密林中鄂温克人的野性魅力,郑万隆在黑龙江大山关注着猎人和淘金者的命运,山东半岛的张炜,云南的阿城,山西的郑义等也都在各自的领地内孜孜不倦的开垦这脚下的厚积的“文化岩层”。他们立足于家乡本土,从而展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但新时期曾经接受过也许还在接受马尔克斯影响的作家决不仅仅止于上面提到的数人。这些中国作家不仅吸收了异域的艺术世界,而且又固守自己的民间立场,借鉴他人之长来开拓自己的艺术领地和艺术风格,走出了一条条可喜的创新的成功之路。

综上所述,这样一个在国内外拥有各种荣誉的名家,穿过火热的80年代和90年代,今天仍在我们的视野中像恒星一样在闪光。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他,该向他借鉴些什么,又该剔除些什么……很多很多的问题都等待我们自己去分辨和去探讨。相信也将会有更多的研究者加入这一深具研究潜力的领域。

参考文献:

[1]伊夫,《老村:有尊严地自由写作》

[2] 汪介之,陈建华,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3] 张炯,世界格局中的当代中国文学[J],文艺争鸣,1986

[4]张铁夫,新编比较文学教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5]贾平凹,答编辑部问,选自贾平凹文集・求缺卷[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6]莫言,两座灼热的高炉[J],世界文学,1986

[7]朱景冬,加西亚・马尔克斯[J],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8]张国培,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资料[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9] 于凤川,马尔克斯[M],辽海出版社,1998

[10] 严慧,论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小说[J],枣庄学院论坛。2006

[11]董新祥,论贾平凹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

[12]朱大可,马尔克斯的噩梦[J],中国图书评论,2007,

注释:

[1]伊夫,《老村:有尊严地自由写作》,

[2]陈建华,《二十世纪中俄文学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21页。

[3] 张炯,《世界格局中的当代中国文学》,《文艺争鸣),1986年第3期。

[4]张铁夫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教学;导入重要性;中国文化

【Abstract】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linked, the two are interdependent. Language is part of culture, but also a carrier of culture. At present, the culture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despite accounting for a place, but we are teaching them the importance and specificity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culture is also not well reflecte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s a meaningful study, this paper focuses on students learning Chinese, we must also understand the need for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Students; Chinese teaching; into importance; Chines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648.4【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0)12-0003-03

近年来,随着人类学、跨文化交际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尤其是交际语言教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加深了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认识,认识到学习外语并不仅仅是学习这门语言,而是一个既学这门语言又学该语言的文化的过程,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往往会影响到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与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汉语的学习使用和研究日益增强。到中国来学习与进行深造的外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的汉语知识和文化知识多半是从课堂上获得。如何在课堂上有效的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是一个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文化教学的起源和发展

在我国,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跨文化交际,除少数学者在这方面早有著述外,开展广泛的研究大致是在20 世纪80 年代,在国外则更早。语言学家们真正意识到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其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在20 世纪60 年代。60 年代初,在美国出现了跨文化交际学;70 年代,前苏联创立了语言国情学。80 年代,跨文化交际学引入我国,其研究重点在于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的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新学科的诞生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外语教学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把语言与文化、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直接引入外语教学。

早些时候,人们学习其它语言是为了阅读或研究文学。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文化和语言被截然分开。而在那个年代,人们学语言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可以接触到伟大的、代表人类文明的杰出著作。通过阅读,人们才了解到与目的语紧密相连的文明。因此,Nostrand认为:对一种外国语言和文学的社会语境进行描述并付诸教学,同时要达到外语教学的两个目的:跨文化交际和理解,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是一种挑战。与此同时,社会科学的发展、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成果使得人们对文化有了更广泛的理解。在60年代,Brooks 就强调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而非只在文学研究中。70 年代,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使人们更为注重外语所使用的语境和情景。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时,交际法已逐渐取代了原来的教学法。80年代Stern的重要著作确立了语言教学中的“社会概念”concepts of society。在他关于多维的外语课程的论文中,他推荐了一种由四部分组成的,并包括文化教学大纲的课程模式。

尽管如此,在课堂中我们进行文化教育的方法方面还存在很多模糊不清的认识。虽然,很多教材都有提供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但从整体上看只是零散的、任意的。不过,从各种研究来看:我们已从只是简单描述语言的社会语境转到了思考不同社会文化语言语境中语言的运用。在我国,引起研究者们兴趣的首先是结合对外教学的词汇文化内涵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

二、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早在 20 世纪20 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Brown ( 1987) 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没能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汉语学习目的:1、是习得知识;2、是保持和记忆所学的知识;3、是应用所学的知识。汉语学习对于他们是第二语言的学习,学习汉语不仅仅是习得几个汉字,而且还要习得汉语文化知识,把它们保持在记忆之中,还要把它们运用到各种情景中去。随着外国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大脑中已储存了一定量的汉语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的三个特殊性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二者相互依存,互相影响。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正是通过语言才得以世代相传,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而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制约,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根基,在语音、词汇、结构等方面影响着语言的存在和发展。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无不在其语言中体现出来。

3.1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教学中我们发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第一个特殊性,是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语言,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国文化的脊梁。留学生学汉语只是单纯学汉语而不连贯文化,通过文化的导入,让他们懂得汉语不仅是中国人交际的工具,它作为一种表以体系文字为基础的语言,也记载下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并且以它特殊的造字方式,构词方式和语法规则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3.2汉语本身的特殊性。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困惑就是不懂中国文化,只知道简单的汉字。与西方的各种语言相比,汉语具有极为不同的特点。用外国语言来套我们的汉语,从中国的文化形态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来讲,在很多地方是说不过去的。例如,拿汉字文化来说,它虽然以依类象形,法天则地为基本的出发点,达到了极幕人情世态之歧的绝妙效果,它以其具象性,表意性展示了中国社会历史的画卷;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以其感悟性、会意性焕发着中国人的人文主义主彩和审美情趣;而且它本身临其境就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是维素中国悠久历史的绳索,也是维素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大钢,以其历史性,人文性、渗透,浸润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也体观了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从语音来说,先秦时期,孔子曾说过:“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汉语的语音由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轻声构成,它们之间抑扬顿挫、交潜起伏、刚柔相济,而达到了“中和”的目的。中国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从蒙学天天的高声早读开始的。所以,通过早读,不仅对学生要用家经典进行洗脑,而且也通过汉语的教育对人的气质进行规范。对于这种情况,外国留学先是无从知晓的。由于其母语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与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大相经庭,留学生一走进汉语的系统之中,对他们来说,也就走进了非常陌生的中国历史文化的系统之国。故此,汉语作为传播文化的工具就显得尤其重要,汉语文化也是十分重要的。

3.3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都是正在走向成年,或者已经走向成年的外国留学生,他们早在思想深处,形成了一套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哲学思想,,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具有特殊的主体性内涵和意向性价值取向。因此,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现实生活的理解,完全是因人而异的。这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把对外汉语教学建立在语言与历史文化,教育和生活的交汇点上。这是对外汉语教学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因此,就有待于去研究探索这一课题。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1)注解法:教师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注释、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特定含义的注释 、有助于学生掌握得体的交际文化。如历史性的课文要补充一定的时间、地点、政治背景的内容。

(2)融合法: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利用课前几分钟,讲解主要涉及的国家的主要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

(3)实践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成对话进行表演, 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

(4)比较法: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 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对比不同国家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对比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 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的风俗习惯。

(5)专门讲解法:当讲到历史剧、文学小说等作品时,对其中人物的刻画、背景及性格的描写,进行专门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很难准确体会故事中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

(6)利用图片展示法:此法可以展示说明某一个“文化现象”或具体操作。如“Throwing theSledge”链子球,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可以对此运动得到更直观的认识,配合对游戏规则及历史渊源的讲解,学生便可对其文化环境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从留学生学习汉语及汉语教学的效果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汉语的汉字及和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汉语而不重视文化的学习,就失去了学习这门语言的意义。

我们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多数是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如何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知识是我们今后教学中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许多语言学家认为,学习另一种语言就是要用这种语言思维。因为思维方式的特点可帮助我们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所以,在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力求使汉语成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钥匙而不是包袱。

【参考文献】

1、Adaskou,K.,Britten,D.,& Fahsi,B. 990. Design decisions on the cultural content of a secondary English course for Morocco. ELT Journal,44(1),3 - 10

2、Nostrand,H. (1966). Describing and teaching the sociocultural context of a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A. Valdman (Ed.),Trends in language teaching (pp. 1 - 25) .New York: McGraw - Hill

3、Brooks,N. (1968). Teaching culture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204 - 17

4、Stern,H. H. (1983 a).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6

6、SAPIR E.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版社,2001. 4 . New York: Harhcourt,Brace. & Company,1921. 221

7、高彦德寻,1933《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报告》

8、李杨,1996《语言文化教学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

9、刘询,1997《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十二生肖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 文化植入

一、引言

由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译外高层论坛暨“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表彰大会于2011年9月23日在京举行。中国翻译协会名誉会长唐家璇在开幕式上指出,21世纪是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纪,是政治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纪,也是人类交往更加频繁、交流领域更加广阔的世纪,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有这么一个故事,据说有一次,一群中国人参加接待了一个由欧洲贵族组成的参访团的活动。他们中的大多数跟王族有亲戚关系,非常有学问和修养,待人彬彬有礼,但他们的修养背后隐藏着一种傲慢。最后一天聚餐,可能酒喝多了,这些贵族的言谈举止变得比较率性。席间,一位德国贵族站了起来说:“你们中国人,怎么属什么猪啊,狗啊,老鼠啊!不像我们,都是金牛座,狮子座,仙女座……真不知你们祖先怎么想的!”众人听了哈哈大笑,还互相碰杯,先前的优雅完全不见了。

所有在场的中国人都不吭声,也可能是没有反应过来。这时有一个中国人站了起来,用平和的语气说:“是的,中国人的祖先很实在。我们十二生肖两两相对,六道轮回,体现了我们祖先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接下来,他详细解释了十二生肖的寓意:老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老虎代表勇猛,兔子代表谨慎;龙代表刚毅,蛇代表柔韧;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猴子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解释完毕,中国人说:“最后,我很想知道你们的宝瓶座、射手座等星座体现了你们祖先对你们的哪些期望和要求?希望赐教。 ”这些贵族们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全场鸦雀无声。

我们暂且不去追究故事的真实性,但是我想每一个看到这个故事的中国人无不拍手称快。但是假设没有那个中国人的睿智和对文化的深刻感悟,作为中国人的你我又应该如何去反驳世界上形形对中国文化的嘲讽呢?我们总说中国是个泱泱大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我们这五千年来的文化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但是关键时刻,只有对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深刻感悟,在对外交往中我们才能不卑不亢,既有力反击别人有意或无意的嘲讽,又彰显中国文化的魅力,同时还不失礼仪。

由此,在对外交往及商务交流中,我们就应当对文化有所了解,我们不仅要熟知中国文化,还要了解外国文化。教育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高职高专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我们同样要重视文化的植入,从而完善和丰富我们的商务英语教学。那么,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植入文化呢? 本文就针对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植入问题,提出若干建议,希望有助于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二、商务英语教学文化植入的几点建议

1.词汇教学中文化的植入

在学习有文化含义的词汇时,不仅要讲解词义及用途,还要说明其联想意义和社会意义。例如:How does a new bank like Sainsbury’s succeed in attracting people away from the High Street banks? 在讲解这个句子时,有这样一个词汇the High Street,译为“高街,繁华的商业区”。但如果仅仅告知学生这个词的含义,显然他们并不了解这个词的文化内涵。这里的the High Street是英国人的特有词汇,在英国high street不单指某一条街,而是泛指“城镇中最繁华的商业区”。 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在古英语中,high通常用来形容“高贵的,一流的,高尚的”,如high society(上流社会),high priest(主教,大祭司)。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high开始用来形容“联结城市、县镇的公用道路”。据记载,早在9世纪,highway(公路)就进入了英语词汇。大约在11世纪,high street开始用来专指“用筑路材料铺成的大道”。中世纪,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在这些“用筑路材料铺成的大道的路面”附近开始出现商店、旅店、酒馆,high street也逐渐演变为“城镇中繁华的商业区”。 因此,the High Street banks指代传统的银行(因为传统的银行往往都设在繁华的商业区里)。

再如,当看到“the four tigers of Asia”时,许多学生不理解。明明我们都说“亚洲四小龙”,为什么不是“the four dragons of Asia”?因为同一种动物在不同文化里含义截然不同, “龙 ”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吉祥形象,我们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称我们的后代为“龙子龙孙”。而在西方文化中 ,“dragon”(龙)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的恶魔Satan 就被认为是 the great dragon。另外 ,dragon还有 “泼妇”的意思。这时适时引入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可以有效渗透文化差异,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会话教学中的文化植入

在商务英语会话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入对外交往的礼仪、英美国家的习俗和禁忌、外商的商业习惯、谈判技巧等内容。例如,在BEC Higher《剑桥商务英语高级》Unit 3 “Entering a Market” (进入新市场)的口语教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What advice would you give Chinese people visiting your country on business?在补充的参考表达中,就提到了一些对外交往的礼仪及谈判技巧等内容,比如:bring with you small souvenirs instead of expensive ones if you want to show friendliness or good will (若要表示友好或善意,可赠送一些小纪念品,而不必送昂贵礼物);not to expect lavish feasts or arranged sightseeing trips like in China (不要奢望会像在中国常见的那样顿顿有人请吃盛宴大餐或免费旅游);well-prepared for possible negotiations(为可能发生的谈判做好充分准备);not to expect the conclusion of a transaction at the dinner table (别指望在饭桌上达成交易);sign formal written agreement or detailed contract instead of verbal agreement if an agreement is reached,etc.(如果达成协议,切记要签订书面合同或条约,不要采用口头协议方式)。并且补充了在国际交往中,如何给外国人送礼,什么时候送礼,送什么礼物,在什么场合送礼合适等关于如何赠送礼品的知识。特别强调了送礼时的一些禁忌。如应邀到欧洲人家里吃饭,通常送给女主人的礼物是一束鲜花,但花的数目不能是“十三”或者双数,因为在西欧“十三”或双数会被认为不吉利;伊斯兰教禁酒,送礼时不能送酒;在英国,合适的送礼时机是请别人用完晚餐或在剧院看完演出之后;在法国,不能向初次结识的朋友送礼,应等下次相逢的适当时机再送。

此外,也提及了一些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比如美国人做事雷厉风行,一旦约好时间就会准时走进谈判地点,立即谈“正事”,迅速把谈判引向实质阶段。他们习惯于用迅速、简洁、令人信服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日本人有较强的进取心,工作认真,事事考虑长远影响。他们慎重、礼貌、耐心、自信,其谈判风格与美国人大相径庭。在谈判过程中,美国人乐于连续地讨论问题,最后达成整个协议,主张多谈细节、少谈原则,所以,在与美国人谈判前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胸怀大度,果断机敏,以柔克刚,成败的关键在于策略运用得体。

在商务英语会话教学中结合真实的语言材料,适时引入西方国家社会交往的各种文化因素,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国际商务文化因素的敏感性,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助于语言学习,从而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只有狭义的语言能力不足以顺利进行对外交往的道理。

3.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植入

阅读教学是商务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个商务英语教学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在这一阶段可以进行更多的文化植入,并进行适当的文化扩充。在每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之前,我都会把教材中涉及的商务交往中所有有关文化的话题列出来,要求学生分组,然后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话题,做好课件,上课前让一位小组成员到讲台上给其他同学作演讲,把相关的文化背景介绍给大家。这样学生不仅锻炼了自主查找资料的能力,还丰富了文化知识,而且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比如,在BEC Higher《剑桥商务英语高级》Unit 5b “Recruitment”(招聘) 的阅读教学中,有这样一句话:“However,an Achilles’heel can usually be found that allows the headhunter to persuade them that they are,in fact,wanting to change.”当学生看到“Achilles’ heel”这个词时,只知道词意,并不了解这个词的来历。于是我就把这个词列入了文化话题。学生通过我的讲解,就知道了“Achilles’heel”直译是“阿喀琉斯的脚踵”。这是一个在欧洲广泛流行的国际性成语,它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阿喀琉斯是希腊联军里最英勇善战的骁将,也是荷马史诗Iliad里的主要人物之一。传说他是希腊密耳弥多涅斯人的国王帕琉斯和海神的女儿西蒂斯所生的儿子。阿喀琉斯呱呱坠地以后,母亲想使儿子健壮永生,把他放在火里锻炼,又捏着他的脚踵倒浸在冥河(Styx)圣水里浸泡。因此阿喀琉斯浑身像钢筋铁骨,刀枪不入,只有脚踵部位被母亲的手捏住,没有沾到冥河圣水,成为他的唯一要害。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骁勇无敌,所向披靡,杀死了特洛伊主将、著名英雄赫克托耳(Hector),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的身躯。后来,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把阿喀琉斯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帕里斯把阿喀琉斯诱到城门口,用暗箭射中他的脚踵,阿喀琉斯负伤而死。因此,the heel of Achilles,也称the Achilles’ heel,常用以表示a weak point in something that is otherwise without fault;the weakest spot(致命的弱点)之意。

在准备和讲解这些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亲身的实践体会,掌握一些有关的知识,才能在交际中得心应手,不至于闹出笑话,出现尴尬的情况。

4.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进行文化知识的扩充

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于一身,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应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收听、观看外国原版录音、录像、电影,以及直接与外国人、外国商人发生交往的影像资料,了解真实语言环境中商务文化交流的情况。同时也可采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增加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第一手文化知识资料。

此外,互联网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学习资源,虚拟的商务活动社区,有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的个性化培养。例如,模拟商务会议,或让学生分组,模拟组成自己的公司,等等。这些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课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又能形成良好的英语文化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互联网的作用,对文化知识进行扩充,拓宽教学空间。

三、结语

龙永图在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文化讲坛”上作过一个题为《唇枪舌剑中的文化较量》的演讲。其中提到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中,文化的问题会形成沟通上很大的障碍。在 1998年的一次谈判中,那时正好国内不少报纸刊登了肉里注水等问题的报道。当时美国代表在中国待了半个月,而且美国驻华的很多官员也到中国的自由市场去看,他们的谈判代表可能也到市场上看了一下,恐怕吓了一跳,觉得怎么中国的自由市场里面是这样卖肉的?后来他就对龙永图说:“你们卖的肉不要说出口到美国让我们吃,我们的狗都不会吃。”当时听到这个话,龙永图非常生气,觉得他侮辱了我们中国人,当然不能接受,一下子就拍了桌子,说:“不要谈了,请你走路。没什么好谈的。”这样就把美国代表赶出了门。但后来过了一两年,他到伦敦的狗公墓去散步,看到一只狗的墓前面立了一块碑,碑文是这样写的:“这儿埋葬着我的爱犬,它比我的四个妻子对我更忠诚”。当时他看着怪怪的,但事后想想觉得这也许是真的。其实回头想想,可能当时那位美国谈判代表也确实没有侮辱我们中国人的意思。问题是,我们中国人对狗这个词是非常敏感的,把人和狗联系到一起在中国文化里面是一种侮辱。难怪美国谈判代表说“狗都不吃”的话会激起我们非常强烈的反感。在这个问题上,龙永图是从中国文化方面来考虑的,而美国代表是从他的美国文化来考虑的,正是文化差异造成了他们交流的困难。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由于文化的差异,某个问题在这个国家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而在另外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下未必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都表明,在整个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文化的问题会形成沟通上很大的障碍,我们要克服这样的障碍。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在追求共赢时能与别人多一点共识。

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在日益开放、多元,在各种力量博弈、合作之中,文化的力量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因为,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向来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文化传播的智慧来自于妥协和包容,而不是激进和排斥,因而,文化的影响力一旦得到发挥,完全可能是自觉的、互动的、深远的和巨大的。面对互联网时代人类感知经验的全新变异,怎样正确地对待并且为适应这种变异而主动地变异自己,在积累式的变异中不断提升和强大自己,是处于21世纪的大学生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具备就业竞争力,跟上时展的步伐,就必须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植入文化。

参考文献:

[1]胡龙春,胡龙青.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J].社科纵横,2007,(2).

[2]马亮,马明,董亚军.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3]龙永图.第二届“文化讲坛”实录[N]. 解放日报,2005-12-23.

[4]许果,梅林.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词汇中的表现[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2,(3).

[5]陈建平.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商务文化意识培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4).

[6]邱露.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22).

走进美国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式英语,流行原因;中介语理论;母语负迁移

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这个词语在英语里被称为“Chinglish”,意思是汉语及英语混合而成的语言。中式英语在中国最早出现于香港,是由于当时英国强行租借香港岛。在交流过程中,一些简单的英文逐渐成了一部分当地人的交流工具,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英文词汇组成字句,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式英语,有些词句已经成了标准英语词汇如“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中式英语从一开始便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中式英语曾因其表现出各种不符合英语规范和英语文化习惯而受到专家、学者的批判、否定,同时也受到一些人的支持、肯定,因为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中式英语有时能促进交际目的。当然,中式英语曾给人们带来不便,甚至造成尴尬、误解和冒犯,但是很多英语国家的人认为中式英语能给他们带来乐趣,中式英语成了一种“可喜的混合体”。在中国,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更多的中式英语相继出现并以极快的速度传播,中式英语的语言风格吸引力大批的狂热追随者,甚至越来越多的人专门研究这种语言现象。中式英语为什么在中国这么流行?下文将从中式英语存在的语言学理论基础——中介语理论视角进行分析。

1 语言学理论基础

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1992)提出了中式英语为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论断:“它是由某个正在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按照自己发展起来的规则系统创造出来的既含母语特征又有目的语语言特征的语言系统。这种产生是对某一目的语的尝试性产物。”(王晓君)作为一种认知理论,中介语理论把二语习得过程看成是一个不断构筑新的语言体系的过程。中介语是学习者所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根据Selinker的相关理论,中介语有三个主要特征:可渗透性、动态性和系统性。可渗透性是指语言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受到学习者母语和目标语规则的渗透不断修正。动态性或可变性是指中介语慢慢地修改已有的规则,逐步向目标语靠近的过程。系统性表明中介语语言系统具有一套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规则体系。中介语的发展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随着学习者语言学习进度的加快而推进,逐步向目标语的正确形式转换。

Odlin(1989)把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定义为: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迁移包括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语言正迁移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目标语。由母语知识对外语学习起到干扰、妨碍作用的便是母语负迁移。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是语言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发生母语负迁移的根本原因。中式英语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地道的英语,是由于汉语的负迁移造成的。正如Rod Ellis所言“母语是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的根源之一,母语的这种影响就是它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负迁移作用”。显然,中式英语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二语学习者必须重视母语的迁移作用,要从语言因素及非语言因素分析问题。

2 中式英语流行的原因

2.1 符合语言和社会发展规律

中式英语的出现和发展符合语言和社会发展规律。语言本身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英语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国际性语言,是因为大不列颠国家盛极一时的经济实力。如今,国际上汉语热掀起的根本原因也是由于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中外交流频繁,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汉语对英语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致于大量的中式英语逐渐被英语国家理解和接受(原雅娟)。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种。据统计,在达数百万的英语词汇中,半数以上属于外来语。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据美国Garland Cannon教授统计,在这数量庞大的外来语种,来自汉语的借词很少,只有979个。但是,自中国对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吸收量增加,汉语对国际英语的冲击比英语国家还大。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M)对中式英语进行了热情洋溢的高度评价,全球语言监督会主席曾经表示,自1994年以来,中式英语对国际英语词汇的贡献达5%至20%,成为英语新词最大来源。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中式英语之所以受到中式以及中式英语词汇的增加,显然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密不可分。

2.2 传播中国民族文化的工具

作为一种语言,英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弥补不足,丰富其文化内涵,英语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借用其他国家的语言词汇,有些词汇是从汉语借来的,如tofu(豆腐)、Kung fu(功夫)、Yin yang(阴阳)、Mahjong(麻将)、Tai chi(太极)等等,这些音借词汇极具中国文化特色,不仅填补了空缺的文化区域,而且避免了不能用英语表达出来的中国汉语事物的尴尬局面。再如paper tiger(纸老虎), 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 one nation, two systems(一国两制), a fall in the pit, a gain in the mind(吃一堑,长一智),等等,这些简洁生动的具有汉语特征的中式英语,不仅在英语世界中得以保留,而且还广泛流传,对现代英语句式的进化起着一种改造作用,同时保留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另外,Kow tow(叩头), minban(民办),尤其是The lianghui(两会),不仅体现了国家的硬实力,同时也折射中国的软实力。还有一些中式英语反映了中国当前的热点问题或新生事物,如housing project for low-income urban residents安居工程,house-for-scheme以房养老,property-purchasing limitations限购等,因此,反映中国文化特色中式英语已经成了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工具。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国内出版了一些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如《英语话中国(Say China in English)》,《用英语说中国:文化(Talk About China in English: Culture)》等,还有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如CCTV9,China Daily等等,其主要任务就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正宗的中式英语是有文化内涵的,有生命力的。

2.3 国外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所需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全国掀起了“汉语热”。如今,许多国加开设了汉语专业,汉语教学在世界各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据统计,国外学习汉语的总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汉语教学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国外的大、中、小学课堂,有些国家已将汉语成绩列入大学升学科目。目前,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汉语教师严重不足的局面。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深汉语言文化功底、熟练掌握英语,日后能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或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对外汉语专业把英语作为第一外语,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换句话说,要回用英语作为媒介教外国人汉语。拒不完全统计,美国有80多所大学开设了中文专业。把中文作为公共外语课的大学超过700多所。国外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关于中国文化的电影,充分说明了国外迫切想了解中国文化。

2.4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队伍庞大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4亿多人在学英语,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专家预测,几年之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人数将超过英语母语国家的总人口数。我国对英语教育十分重视,(王晓君),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英语课程,即小学三年级,许多学校甚至从一年级就开始英语,初中、高中都开始英语课程,大学还有开设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许多院校开设英语专业课程,高考或研究生入学都要考试英语。国内各种双语幼儿园、英语培训班纷纷出现,可见国人对英语学习几近狂热。国家对英语教育的重视,充分展现了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对英语的需要。在许多领域,英语成了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也成了许多人的职业,如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等。除此之外,雅思、托福考试是许多学子出国留学的途径之一。

2.5 外国人眼中妙趣横生的语言

在国内,中式英语因不符合英语规范和文化习惯而受到排斥。很多人,包括政府,都曾竭力消灭中式英语。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大多数外国人并不讨厌中式英语,而是特别喜欢。当在学英语的中国人努力改正中国式的语病时,许多外国人在热心收集和整理中式英语,就像英国《卫报》的报道,更多老外觉得中式英语“错的韵味十足”,为字母英语语言添加了调味剂。还有来中国的外国人把中式英语拍下来,传到美国知名招聘博客Flickr上的已达4000多张。英国媒体撰文力保中式英语,认为中式英语错得孕味十足,为政府消灭中式英语感到惋惜。有个德国人奥利弗·瑞克,花了很多时间收集整理中式英语,并加以研究。经过近十年的研究,他已经出版了两本关于中式英语的畅销书。他还在继续研究中式英语,他认为中式英语应该被保存下来。他还撰写了一个专门收集中式英语的博客,后来又出了一本书《中式英语:意犹未尽》。这本书很畅销,瑞克认为,中国人已经意识到中式英语实际上丰富了英语语言,英文应该单一而标准的观念早已经过时了。GLM则从全球视野和英语语言发展的角度给予了中式英语热情洋溢的高度评价。Chinglish在2005年被评为影响全球的十大词汇之一。GLM人文中式英语正在促使英语产生深刻的变革。他们每年都会评选出最受关注的中式英语,如2006年No Noising(别吵),Question Authority(问讯台),2008年的Deformed Man Toilet(残疾人厕所),Airline Pulp(航空餐)。GLM认为中式英语是一种“可喜的混合体”。

2.6 受到国内专家学者的关注

中式英语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式英语成了研究对象之一。有关中式英语的论文、专著相继出现,研究内容、研究角度各式各样。有的从二语习得中中介语理论、母语迁移理论(周仕宝,2002;王倩 蔡逸群,2009;朱丽娟,2012等)对中式英语进行研究,还有的从概念整合理论、认知视角、模因论或文化视角(罗飞,2012;彭雪梅,2011;吕明,2012;刘娟,2006;欧小艳,2011等)研究中式英语,更多的对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成因、克服方法或教学对策到看待中式英语的态度(王优,2007;郑玮,2008;黄燕,2008;李亚,2012等)、发展前景(原雅娟,2010;王晓君,2012;段晓凯,2012等)。

起初,语言学家门普遍认为中式英语是不地道,不规范,不合英语规律和习惯,是不被认可和接受的语言形式。随着中式英语的流行,对待中式英语的态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批判、否定。受标准英语的影响,一些人极力追求规范英语,把标准英语作为终极目标。因此,把中式英语看作是错误的、畸形的,不符合英语规范的,这种汉语与英语的混合形式是不可以被接受的;另一种态度是支持、肯定。这种观点认为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中式英语能够帮助交际者达到交际目的,这种语言形式是可以接受的。因此,目前对中式英语的态度多是客观对待,正确对待,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兼容并蓄等等,有人甚至很看好中式英语的发展前景。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 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指出,人们应该以宽容和客观的态度对待中式英语,而不是指责和排斥。(段晓凯)中国人还自创了新词汇:Smilence(笑而不语), Emotionormal(情绪稳定), Chinsumer(到国外旅行疯狂购物的中国人), Begeteal(开心网上的“摘菜”)。从最早嘲笑英语初学者水平低,到后来外国人搜集散落在各个角落的中式英语,再到如今中国人开始故意自创英语单词。显然,人们对中式英语的态度在改变,由开始的拒绝、嘲笑转变为欣赏、把玩。

总之,中式英语作为一种中介语是客观存在的,是动态发展的,是语言学习的必经阶段,是由低级向高级、由母语向目标语逐渐过渡的一个动态过程。中式英语符合语言语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中国文化特色,是向国外传播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受到广大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喜爱,也受到广大中国专家、学者的关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式英语为国际英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中外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有这些都是中式英语在中国得以流行的原因所在。GLM坚持认为:中式英语会继续存在,甚至可能更“繁荣”。但是,对待学习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应该尽量克服。虽不必把“标准英语”奉为金科玉律,但也不能无原则地对英语进行改动。我们要对中式英语持客观冷静的态度,针对不同场景出现的中式英语要区别对待,尤其是在正式、权威、英语教学等场合,应该杜绝中式英语,推崇标准英语。

参考文献

[1]段晓凯. 中式英语存在形式初探及其发展前景[J]. 大江周刊·论坛,2012年11月.

[2]洪蓉.关于对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的综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7).

[3]李文中. 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新探[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4]李亚. 中介语理论视角下客观看待中式英语[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

[5]欧小艳.从语言与文化现象看中式英语现象[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

[6]王晓君. 浅谈中国英语的产生及发展前景[J]. 职业时空,2012,(10).

[7]原雅娟. 中式英语的前景[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