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教研室工作计划

高校教研室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教研室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教研室工作计划

高校教研室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增强当代大学生理论和信仰教育的有效渠道,对于推动新形势下的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着力培养立场坚定的青年者意义深远。目前,理工科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不同程度上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基于此,笔者以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概述

高校思政课作为向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效果与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和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关联紧密。实践教学做为高校思政课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延伸部分,对于高效思政课教学质量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根据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广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是理工科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

“教学做一体化”是著名学者杜威“从做中学”教育理念中国化的成果。民国时期,黄炎培、陶行知、等著名学者均师从杜威,并将其教育理论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相结合,探索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黄炎培)、“教学做合一”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教学做一体化”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被引入部分学科,并得到了大部分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何谓“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学”“做”三个要素是一个紧密关联、循环互动的统一整体:“教”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学”是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和归宿,“做”是教学做一体化的桥梁和纽带,实现教学环节中师生双主体的良性循环。因此,“教学做一体化”是适应当代大学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的教学范式,更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师生共同围绕着“做”,实现师生双方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针对学任务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从含义来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是指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做一体化,广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就实践教学一体化来看,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模式,是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努力实现指导教师的“教”(理论与方法)、学生的“学”(实践方法与技巧)和师生共同的“做”(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过程)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见,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理论与信仰,培养出一批批政治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当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理工科高校普遍推行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经费、师资、管理、运行等问题,造成教学环节中存在形式主义突出、管理机制不健全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1.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延伸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构建一套包括资金保障、制度保障、舆论保障、领导保障和基地保障的长效机制。然而,在大部分理工科高校对于人文学科态度冷漠,缺乏相应的政策倾斜和机制保障。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领导不重视、经费没保障、制度不完善和基地不健全的问题,造成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沦为简单的“走马观花”式的形式主义。当然,高效缺乏一套系统而科学的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也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尚未上升到其应有的高度,仅通过一份调研报告进行成绩考核的方式注定不太科学,对学生调研报告质量不足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降低了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

2.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限。由于理工科高校人文学科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学历层次、业务能力、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等方面更是参差不齐,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能力与水平比较有限,缺乏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经验与实践能力。此外,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科研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压力较大,造成思政课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和职称评定方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和社会热点驾驭能力,造成教师队伍的社会实践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在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存在脱离社会热点和专业背景、抄袭现象普遍和报告格式不规范等明显问题,未能够引起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改善。

3.实践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目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普遍分为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种形式。校内实践基本上停留在课堂多媒体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图片和视频等单一教学形式;校外实践基本上是到红色景点进行参观考察,各种社会调研、学术交流等比较传统的教学形式占主流,且形式主义倾向明显;在实践题目的选定和调查地点的选取方面基本上,并没有体现出区域理工科高校办学理念和学科特色的鲜明特点,也缺乏与各地实际发展现状和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

三、教学做一体化视角下理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笔者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学院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实践经验,将素质教育理念适时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尝试构建一套实现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广大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1.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思政课整体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强调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不要把它和理论教学对立起来或完全分开。此外,理工科高校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实践体制,增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社会效果。因此,理工科高校的实践教学要把社会实践与区域经济区建设、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型农村社区等热点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大学生对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

2.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一方面,理工科高校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能忽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与确立的重要时期,理工科学生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还不太成熟,对于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还缺乏实践经验和应变能力。因此,指导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引导等环节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理工科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作用,努力实现一种教师有效指导(原则与方法指导)与学生独立完成(调研与考察主体)有效结合的长时段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切实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

3.实现基地教学与虚拟教学的统一。为了丰富实践教学资源,理工科高校不断探索丰富多彩的课内实践教学形式,诸如课堂讨论、演讲比赛、翻唱红歌、体验教学、录像教学,案例分析等有效形式,改善理工科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要利用各个地区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适时开拓校外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基地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课外阅读与资料搜集、聆听校外专家讲座与报告等活动。由于在教学经费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限制,部分理工科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压力较大。为了有效解决这种难题,理工科高校可以充分挖掘虚拟教学资源,积极搭建思政课实践教学虚拟平台或网络课堂。高校思政课教师充分挖掘河南省内外的教育资源,通过设置经典文献、红色影片、教育基地、交流论坛、网络课堂等板块,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平台的虚拟实践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还可以提高全部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广泛性,进一步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要彻底,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事物的根本不是别的,只能是人本身。”为了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理工科高校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有力举措,积极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努力实现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入耳”“入脑”“入心”“入行”,逐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大批服务于地域经济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素质坚定和专业水平过硬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胡洪波,段咏梅.“教学做一体化”的哲学思辨[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高校教研室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档案 教研室 管理体系 一体化

引 言

教学档案是指在教学、科研以及教学管理等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资料。它全面地反映了高校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等工作的全貌,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教研室作为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基层组织,其教学档案是反映教学思想、教学管理与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等教学相关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重视,各高校对基层教研室档案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历史遗留和时展的原因,高校专业教研室层次的教学档案建设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效用的发挥。为了进一步规范教研室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与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在全面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制订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教学档案管理体系,也为正在实施的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提供重要的保障。

教学档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笔者调研的情况来看,高校教研室档案在建设方法、建设内容、管理制度和效用发挥方面均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1.教研室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档案的建设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教研室作为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一般并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所有的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均是由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普通教员承担。因此,在档案建设和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往往在材料收集、分类编目、保管维护等方面存在着随机性、非科学性、非专业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很多教研室虽然平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档案建设方案,许多经验没有总结提炼,许多资料没有以妥善的形式进行分类管理,时间久了,很多重要的资料遗失,许多好的经验没有得到传承和推广;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分类编目以及专人管理,在需要资料时,往往难以找到,从而使教学档案的利用功能大打折扣。

2.教学档案的内容不齐全,不规范

由于教研室档案管理普遍起步较晚,制度不够健全,档案建设的内容不明确,造成一些归档材料无章可循,从而导致档案材料内容不齐全,缺乏规范性和整体性。

3.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首先,多数教研室的教学档案是教员兼职管理,教员既承担着艰巨的教学任务,又有科研的压力,能够用在档案管理上的时间非常少,加上教研室一般没有明确的档案管理制度,从而造成档案的管理比较混乱。其次,多数教研室的档案管理还采用比较原始的手工操作方法,主要以纸质的形式进行档案的收集和归档,还未将比较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引入到档案管理中,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效率。此外,一些领导对档案管理存在误区,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到位,也是造成档案管理比较落后的原因。

4.教学档案的利用率比较低,服务教学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实际的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更加注重档案的完整性,以档案的完好保存作为终极目标。因此,他们特别注重保护档案不受损坏,对合理利用档案考虑得较少。这也就造成了档案借阅比较困难,甚至一般人员根本无法借阅。据统计,高校档案的利用率一般在20%以下。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研室的教学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学科评估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逐步实现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体会,从教研室教学档案建立的方法、教学档案应涵盖的内容、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档案利用价值最大化的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教研室教学档案管理体系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教学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

1.教学档案建立的方法与途径

由于教学档案建设工作量非常大、过程繁杂,要确保教研室教学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寻找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法。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教学管理的经验体会,我们认为应采用以下措施,以保证教研室教学档案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1)强化全体教员的档案意识,全员建档。由于教研室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设立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这就要求在档案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教研室要把档案建设列入教研室工作计划,员思想,让教员认识到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教员的义务。(2)结合教研室的实际,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得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归档有章可循。有条件的可以建立专门的档案室对教学档案进行保存。(3)坚持档案材料的及时归档,确保教学档案的实时更新。设立时间节点制度,每周由值班员负责收集整理各位教师本周内的工作,交档案员分类保存。

2.教学档案的建设内容

为了最大限度地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管理的需要,在调研一些高校做法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教研室教学档案的内容应该主要包括:①综合性文件;②师资培养;③专业与课程建设;④教学条件与利用情况;⑤教学管理和质量资料;⑥特色类材料。同时,为了保证教学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连续性,还应该配备教学档案的相关目录和保存时间。

3.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研室教学档案的作用,就必须从档案建设的观念、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建设。事实上,完善教研室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教研室的教学档案管理,是高校的重要基础建设之一,也是加强高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笔者在调研院系有关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教研室的实际情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研室的教学档案管理:(1)建立教学档案管理责任人制度。根据教研室的实际情况,教研室主任应为教研室教学档案的责任人,同时明确一名教员担任兼职档案员,负责做好以下各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本教研室教学文件材料的收集工作;二是将收集的材料定期组卷装订,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三是做好平时的保管工作,对教员借用档案材料作好登记,并注意按时催缴归还。(2)实行教学档案定期检查制度,形成规范教学档案管理的长效机制。教研室每学期对现有的档案材料进行一次集中整理、分类归档,然后由系和学校组织两个层面的专项检查,提出整改意见,教研室按照意见进行整改,做到“以检促建,以检促改,检建结合,重在建设”。(3)实行档案员定期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由于教研室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员,档案的收集和管理方面往往存在非专业性、非科学性的特征。因此,档案管理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不断学习与现代档案管理相关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价值。另外,高校教研室教学档案有其自身的特点,档案管理员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寻求高校教学档案与一般档案的异同,同时针对这种特点寻求适合教研室档案管理的新方法和途径。

4.教学档案的作用最大化途径

建立教学档案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教学档案,为各类教学活动服务,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档案利用程度的高低,关键在于能否制订一套合适的方案,便于教学档案的查阅使用。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以下措施,以发挥档案资源的应有价值。一是要提高教学档案建设的信息化水平。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档案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在重视传统纸质档案的同时,逐步加强电子档案的建设,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网络化。二是要在档案管理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不破坏档案的保密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对尽可能多的人员进行开放。同时要根据不同人员的具体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开发计划以及查阅、借阅相关制度,提高借阅人的利用效率。三是档案管理人员要“走出去”,及时有效地利用反馈信息。分析借阅人的反馈信息并加以整改,是提高档案利用价值的有效手段。因此,档案员要及时主动地了解教学档案的使用效果,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结 语

总之,建立教研室的教学档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目的是为了使教学档案更加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各项教学活动,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为此,必须不断创造性地发展教学档案管理体系,使之成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力量,在服务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伟. 关于实现高校教学档案利用价值最大化的几点思考[J]. 河套大学学报,2011,8(3):97-100.

[2]朱爱琴. 高校档案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 档案管理, 2012,194:93.

[3]陈一红. 对做好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32(10):108-110.

[4]周璇. 如何做好教学档案工作[J]. 陕西档案, 2011,(4): 31.

高校教研室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英语专业教研室精神文化制度建设硬件建设环境布置文化建设是一个单位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打造高效和谐团队的最佳途径,也是一个单位历史蕴涵和人文环境的集中体现。教研室既是基层教学组织,也是基层研究组织(赵惠明,2002),承担着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和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重要作用。因此建设健康的教研室文化,可以促进教研室科学、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一、教师状态的精神层面

1.哈尔滨体育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师资基本状况

英语专业教研室现有专兼职教师9人,其中专职教师8人,占总人数的89%;兼职外教1人,占总人数的11%。

(1)职称结构。讲师7人,占专职教师的88%;助教1人,占专职教师的12%。

(2)年龄结构。8名专职教师中年龄35岁以下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75%;35岁以上2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5%。

(3)学历结构。8名专职教师均为硕士或在读硕士,其中硕士7人,占专职教师的88%;学士1人,占专职教师的12%。

(4)学缘结构。8名专职教师中1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2人毕业于黑龙江大学、1人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1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1人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1人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1人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

2.经过理性分析,英语专业教研室确立了“博学、笃研、敬业”的核心价值理念

(1)博学――让学习成为一种常态。我教研室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中有1名获得教育学学位,其他6名教师均为英语语言学和文学学位。随着体育英语专业年级的增高,与体育相关的英语课程也在逐步增多,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已成当务之急。

哈尔滨体育学院以“冰雪特色”享誉体育界。然而英语专业教师均毕业于英语系或教育系,对体育项目尤其是冰雪项目知之甚少,因此加强教师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派教师观摩、参与冰雪项目比赛,学习与冰雪项目相关的知识,才能使教学更能有的放矢。

(2)笃研――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由于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导致科研骨干人才不足,使得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得到的指导和帮助不够,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待提高。我教研室利用教研室活动及外出学习的机会深入探究学科内在本质规律;把外地经验和成果提炼成可用的行动方式,把教师零散的教学体会形成教学经验,把教师的经验提升到理论上认识。

(3)敬业――让服务成为一种乐趣。爱岗敬业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为学生服务精神的具体表现。只有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工作才会有永恒的动力。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服务,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二、制度建设的细节层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体制是工作的保障,完善的规章制度,好的管理体制才能出好的效益(丘林,陈朝新,2008)。制度不健全,教研室形同虚设,不利于教学研究团队的形成。

1.教研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每学期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确定教研室活动的内容,加强教研室活动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进度,每次教研活动都要有详实的记录与总结。教研活动可集思广益,使每位教师的个性和特长得以发挥,同时又能充分挖掘教研室的集体资源,既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要注重了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开展,为教研室同仁创造良好的学术空间和氛围。

2.教学检查有计划、有步骤

按照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做好开学初的教学安排,教师教案、进度、大纲的检查工作,做好期末考试命题、阅卷、试卷分析和小结工作。加强过程管理,以保证教育教学扎实高效。

3.教学工作制度化

(1)要求各位任课教师严肃对待课堂教学、严格要求课堂教学秩序。课堂上如有缺勤或者其他违纪现象,任课教师有责任及时将信息反馈,协助学生管理工作,以便共同有力地保障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

(2)要求英语专业教研室的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程,搜集大量与其课程相关的材料,制作课件,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补充大量的文学及体育方面的知识,给学生以视觉和直观的冲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做好外籍教师的听课及沟通工作。每学期初,通知外教上课时间、教室和班级,并在必要的帮助外教串课。上课期间做好与外籍教师的沟通工作,每学期末,协助外教做好期末考试工作。

4.建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教案等教学文件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了教材选用、教学检查、评教评学、备课听课、导师制、教学档案保管等各项制度。

三、硬件设施的物质层面

1.教研室硬件设施现状

(1)教研室硬件设施配备

教研室配有8套办公桌椅、1套电脑桌、2台电脑、1台打印机、1部电话及1组书架,基本上能满足教师备课需求。

(2)语言实验室

目前,我院共有语言类实验室5间,为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教学共用实验室。其中,2001年,学校建成2间各48座语音室,在闲置两年后于2011年,黑龙江省大学英语评估期间进行改造,可进行听力教学;2006年,学校建成3间48座语音室,主要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及英语专业听力课,但设备在老化、自主学习无法正常进行,系统需更新。

2.建设英语专业同声传译语音实验室、网络化多媒体语音实验室

(1)同声传译语言实验室建设

购置同声传译系统管理软件、录播系统设备、配套多媒体设备及网络设备。

(2)网络化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建设

第一,满足听力教学。可实现异步播放和同步变速不变调播放的听力教学,播放过程中具有声文同步、自动分句等功能;教师可进行随堂测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第二,口语教学。教师在播放资料的同时,全体学生可进行跟读、朗读、配音等口语训练,系统将每个学生的录音实时上传至教师服务器,老师可任意收听并点评。

第三,快速阅读教学。教师快速准备阅读资料,设计限时、限速阅读答题方式,学生完成测试后可实现当场反馈。

第四,满足口语考试需求。要求每个参与考试的学生的录音,连贯自然,没有干扰,没有失真,能够完全满足口语考试的音质要求。

四、环境布置的视觉层面

通过一些名言警句建立富有一定的文化气息,一定的审美内涵的教研室“形象墙”“主题文化墙”;建立一个“专业文化书柜”,陈列每位教师收集的专业相关书籍,力求营造一个整洁有序、舒适幽雅、具有文化氛围的办公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惠明.浅谈教研室建设[J].嘉兴学院学报,2002,(11).

[2]丘林,陈朝新.高校教研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高校教研室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常规工作:每周召开理事例会,收集理事意见及进行下周的工作安排。

心理角的定期开放,组织观看电影、阅读专业书籍。

桐梓坡小学“心晴工作室”开放。

活动安排:

一、xx年9月份工作

1.与校心康部、青协的合作计划

(1).心理实践社负责团训、校外实践工作

(2). 策划全校性的心理普及活动。问卷的搜集整理由心康部负责,指导者、数据统计等则由实践社负责

(3). 学术性的讲座等可由其他部承办。但参与同学仅限本专业学生

(4). 新生心理辅导员的选拔培训工作心理实践社要参与。

(5). 建立院校预报机制,增强校、院活动的透明度和联系度。

2.辅助新生心理辅导员做好团训活动。主要以10级的为主,在新生军训期间,辅助各班的心理辅导员为新生做团训活动,每次5~6人。由团训负责人负责具体的人员安排组织工作。

3.招募新社员。通过各班的心理委员及心理实践社的理事向新生宣传,招募新生入社,为心理实践社注入新的力量。

二、xx年11月份工作

1.在桐梓坡小学开展2~3次团训活动,2次心理小广播。

2.收集桐梓坡小学团训、广播的资料,整理出一份总结。

3心理角的常规活动。

4.安排大一新生与大二学生的交流会,请老师进行指导,提高新生对专业知识了解,以及对本专业的信心。

5. 人事部制定一套完整可行的综合测评的制度.

三、xx年12月份工作

1. 各部分工作接近尾声

2. 召开理事工作总结会,总结这一学年的工作,以及制定下学年具体的的工作计划。

四、xx年3~4月份工作

1. 兴趣小组。活动对象以大一、 大二为主。形式为将报名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各个主题如星座、手相、血型、中医医学等这些方面分组,每个组分别搜集、整理资料,各组每月进行一次交流,方式不规定。活动目的是希望通过此活动来扩展本专业同学的只是面,提高对专业的兴趣以及提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挑战杯”学术科技创新大赛。心理实践社作为团体参加比赛,由教研室老师指导选择课题、搜集资料、撰写学术论文参加比赛。

3. .小学“心晴工作室”开放,每周一次。

4. 心理角定期开放。

五、 xx年5月份工作

1. 周年庆活动

xx年5月10日是我心理协会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理事会决定以周年庆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社员以及广大同学能对实践社有个更全面的了解,提高校领导对 实践社的关注程度。

(1)由心理协会组织一场晚会,每一个会员都能参加,晚会节目由社员排练表演,展现心理实践社会员的风采。届时邀请教研室以及院办老师前往观赏。

(2)通过宣传板、电子文档、视屏等形式来展现心理实践社自成立到现在所作出的努力与成绩。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2.与青协合作,开展一场面向心理专业学生的心理知识讲座,邀请专业老师一起参加,作为“5.25”心理健康日实践社的活动。

3.在校外巩固桐梓坡小学实践点,并与之洽谈继续合作的相关事宜,做出一份合作计划。

4.与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社联系,寻找合作契机,相互学习交流。

5. 外联有针对性的与外界接触,与学校周边的学校联系,拓展实践社的实践基地。

六、xx年6 月份工作

1.各部分工作接近尾声

2.做好各个活动的总结,做成文字资料,存入档案。

3.各理事做学年的工作总结报告,并做下一学年的工作计划。会长对本学年的工作进行汇总。

4.换届选举

(1)、通过心理实践社社员大会的形式,所有的社员都要参与,并邀请教研室及院办老师。

(2).会上社长做工作总结报告,副社长做财政开支报告。评选年度优秀社员。

高校教研室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激励 教学目标 目标管理

195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MBO(即目标管理)概念,自此,目标管理理论在企业界被广泛应用,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依据目标管理理论,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稳定学校教学秩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依据教学规律,建立学校、学院、教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管理系统,成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1 教学目标管理体系的确立问题

所谓教学目标管理体系(Teaching Management Objectives System)是指教学管理者根据教学目标,对各院系、教研室和教师进行引导监控,通过对教学过程管理和其绩效的评估,促使各教学单位和教师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努力工作,以实现整体教学目标。

1.1 教学指标体系确立

确立科学的目标体系,是建立教学目标管理的重要前提。教学目标管理的建立应着眼于高校的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其中在教学的基本建设中,应考虑到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研室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手段建设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各环节实施监控,从平常的学习、考试、毕业设计(论文)等各个环节着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设想把一个人的学习状态、工作状态,把一个教研室、一个系、一个学院、一个学校的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管理工作的状态,分解为若干个能够表达其数量、质量、贡献、效益的指标,对每一指标,按照一定的办法,赋予一定的分类数值。即用分类的概念、积分的方法,以定量的形式显示出来,作为度量学习、工作状态的依据。最后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求得其综合的总积分,以积分的高低反映各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业绩和水平。

1.2 教学目标管理的实施要求

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要让各学院、教研室及教师明确在实现总目标过程中自身的责任,落实层层责任制,使各教学单位和个人能在工作中进行自我管理,并独立地实现个人目标。在围绕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领导和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领导者应积极听取下级教学单位和教师个人的意见,提供各种有利条件,极大地激发各教学单位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工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目标实施必须严格按照教学目标管理的要求进行,从而保证完成预期的各项目标值。实践证明,子目标编制得越细,问题分析得越透彻,保障措施越具体、明确,工作的主动性越强,目标实施的过程就越顺利,效果也越明显。

1.3 教学目标成果的评价

根据激励理论原理,教学目标实施到预定时间,必须按照定量目标值对实际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对取得成效显著的教学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反之,则惩罚。将评价结果提供给人事部门,作为教师晋级、评职、获奖的依据,成为激励全体教职员工积极争取更好成果的强大推动力。

2 教学目标管理体系建立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管理体系建立的科学合理性

(1)在教学目标管理体系具体制定中,尤为要注意学校、学院和教师、上级和下级三位一体的联合参与。运用戴明环原理,围绕教学目标管理体系定期修正,制定每学期工作重点、具体工作计划、计划执行的步骤以及中期检查调控、期末总结提高;科学的实现对各目标管理指标的具体分解落实,以实现教学目标管理体系的全面激励,即全员激励、全程激励、全素激励。

(2)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合理的确定目标。由分类积分得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否合理科学,权集往往是其最集中的反映,为杜绝实际上常常存在的主观性、随意性、长官意志,采用专家评定法和迪尔菲(Delphi)咨询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即反复用分发专家咨询表的形式,将专家的意见集中、返回、再集中,最后取得确定权系数的较为一致的意见。

2.2 建立健全教学评价制度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围绕教学总目标,建立健全不同教学时间和不同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检查制度。每学期初有对上学期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分析综述;学期中有学校领导、教学督导员、学院教学院长、教务职能部门及师生之间的教学检查、调查;学期末、年度终有对全年、全期教学总完成情况的综合考评和评优。师生有权力和义务,在教学的整个循环周期中,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出质疑,为教学目标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有力的监控。

2.3 加大在教学管理上的现代化装备投入,努力满足教学目标管理体系的监测、运作技术要求

随着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动态过程的调控,监测愈来愈显得重要和迫切。在教学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校实际,完善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设施,使用先进的教学评价,综合教务管理、动态教学网页、教学监控点播系统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软件,为教学目标管理体系定量系统研究、纵深发展,提供精确的经验理论与实践数据。

3 教学目标管理体系实施情况分析举例

3.1 某校教学目标管理体系实施结果运行轨迹

以下是某校实施教学目标管理体系多年来的数据图表1,图1。

由上述各点数据分析可知,各对应点平均得分大都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多年来,该校通过实施教学目标管理体系,教学管理和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说明该系统的实施,对教学及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