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商务课程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程设计》改革,使学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就业增加竞争力。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逐渐成为众多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但是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专业,在我国的建设起步较晚,由于其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专业建设与教学模式尚在探索之中,导致各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与企业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在人才市场上直接表现为:一方面是企业找不到合适的电子商务类应用人才;另一方面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抱怨找工作难。这种相互矛盾的现象表明:现行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1]。因此,如何定位[2],如何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其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培养出社会、企业所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是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的研究针对实践类课程――《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和改革进行探讨。《课程设计》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内容的理论学校与实践学习,综合应用知识与专业实践的过程;是综合检验学生阶段学习成果的过程;也是学生由分散知识到综合知识学习运用的过程;是掌握相关课程内容基础上形成综合训练的过程[3]。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综合性实践类课程,此课程是对学生所学多门专业课知识的检验,因此课程的质量直接反映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专业课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程度,进而影响学生就业程度和就业质量。通过往年毕业学生调查反映,《课程设计》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就业质量较高。
1 现状和问题
1.1 现状
1.1.1 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基本要求:对电子商务系统,进行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了系统的详细设计:系统功能结构图设计、信息系统架构设计、基于WEB的业务流程设计、安全方案设计、推广方案设计、营销方案设计以及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并提交系统设计报告;最后研发电子商务系统试用软件系统。
1.1.2 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的目标: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习的电子商务理论运用到实际的网站中;学习电子商务网站开发的先进思想和技术;掌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基本技术,培养一定的动手能力;掌握电子商务网站规划、设计、开发和维护的流程和技术。
1.1.3 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的组织方式:本课程设计采取项目小组制,每组由3-5名学生组成,设组长1名,指定1名指导教师。项目小组指定设计进度,先选定设计主题,再收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初步提出企业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然后分工进行详细设计,最后综合成课程设计报告书,开发试用软件。
1.1.4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最后六周,共12周9个学分。
1.1.5 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师职责:本教研室老师每人带1-2个组,采取指导教师值班制,每天安排1-2人值班,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学生不限于自己所带的组)。指导教师要紧盯自己所带组学生的进度、问题、内容和质量。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是按平分分配的形式。
1.1.6 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的评分:最终成绩为《课程设计》报告占70%的比重,答辩占30%的比重。
1.2 问题
1.2.1 基本要求上:基本要求的描述不太细化,学生最终成果良莠不齐,有些学生做的系统比较粗糙,有些学生仅能实现部分功能的全动态网页。
1.2.2 组织方式上:小组合作的形式存在有些学生工作较少,甚至不参与工作的情况。
1.2.3 时间安排上:在学期末正值期末考试时,大部分学生疲于应付考试,每周真正用于设计的时间不能保证,故最终成果不太饱满。
1.2.4 教师方面:教研室一部分老师是技术出身,可以给与具体详细的指导,有一部分不做技术仅能给与框架指导,故对学生的指导强度不统一,最终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别;而对于值班教师的监管不到位,存在个别教师值班迟到问题;工作量平均分配,也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严重影响教师积极性,最终会影响学生的设计结果。
1.2.5 评分方面:《课程设计》报告的分数由指导教师给出,不同教师间的评分标准不同,质量和工作量差不多的组,在分数方面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2 改革思路
通过对学生的调研,得知现有模式下学生对《课程设计》的热情不高,甚至是不感兴趣。通过教研室老师讨论,也觉得现有模式要进行改革。本人认为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思路如下:
2.1 现有形式的改革 认真讨论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计》的要求,在大纲里详细规定《课程设计》至少包含几门课程,至少建立几个表格,每个表格的属性最少有几个。并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选取部分技术过硬的教师指导学生《课程设计》,指导教师不参与学生答辩,由不参与指导的教师进行答辩,答辩时每个学生都要叙述和展示自己所做的工作,并采取无记名打分的形式,最终的成绩为答辩教师给出的平均成绩。按照评分的档次分出一、二、三等奖,不符合要求的组不给评奖档次。《课程设计》的时间也不在硬性规定,仅规定答辩时间,指导教师不再有值班要求,仅规定指导时间的最低要求。
2.2 参与老师的项目学生 学生参与教师项目是一种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4]。《课程设计》和学生参与教师项目之目的,都是训练学生学于致用的技能,为理解大学课程和找工作奠定基础,两者在时间上会有一定的冲突。规定参与教师项目的同学做论文答辩,可以清晰的讲述自己所做的工作,并能上交企业项目立项书和指导教师开具的参与项目证明的学生,可以不做《课程设计》而直接获得相应学分。最终成绩的给出,为答辩教师和指导教师各占50%比例。并制定学生参与教师项目的办法和奖励政策、教师指导办法和奖励规定。
2.3 参与国家级比赛的学生 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全国各级创新创业类比赛,比赛类项目可以让学生得到实战操作的机会,可以使理论与实践得到充分的融合。规定参与国家级比赛的学生,可以不做《课程设计》而直接获得相应学分,最终成绩与比赛档次和名次挂钩。对于如果未进入决赛的学生,通过答辩分出档次。并制定参与比赛的学生和教师奖励办法。
2.4 工作量核算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工作量不再采取平均分配的形式。《课程设计》不在按工作量统计,与学校协调按经费的形式划拨到电子商务教研室。按照答辩中学生档次,其中一等奖组的指导教师工作量权重记为2,二等奖组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权重记为1,三等奖组的指导教师工作量权重记为0.6,无档次组的指导教师不计工作量。审核合格后,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的教师工作量权重0.6。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级比赛的教师,学生只要进入决赛指导教师工作量权重记为2,得到一等奖的指导教师工作量权重为3,二等奖为2.5。《课程设计》经费的减掉答辩教师的答辩费用后,指导教师工作量按照上述权重去分配。
关键词:电子商务;MOOCs;课程设计研究
引言: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政府、企业、个人对电子商务重视程度的提高,各类电子商务平台纷纷涌现,其中大部分电子商务平台都是基于大型数据库(Oracle、Sybase、SQL Server等)作为服务器端的后台数据库来开发和运行。
在全球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数据库技术不仅只是学习技术,更要着重培养学生如何运用技术解决问题,教师只有具备这种教学技能,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笔者根据MOOCs教学设计模式,应用相应教学设计模板,对数据库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一、数据库技术MOOCs课程分析
(一)潜在学习者分析。数据库技术课程主要是介绍数据库是什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库处理能力,因此数据库技术MOOCs课程潜在学习者如表1所示。
表1 数据库技术MOOCs课程潜在学习者分析表
(二)确定教学目标。本研究的数据库技术MOOCs课程,面向的是在职一线电子商务教师以及在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数据库技术MOOCs课程是希望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课程培养数据处理的能力,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学习数据库技术课程在学会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掌握利用数据库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是以整体内容分析和分割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因此数据库技术MOOCs课程教学内容分析如表2所示。
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课程在我院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学生对于数据库设计所需的语言、开发环境、以及数据库设计原理并不熟悉,其中涉及的内容繁多,课堂的时间无法对这些内容做详细的介绍,即使把对数据库的相关操作技巧全部介绍给学生,学生也不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消化。事实上,即使数据库管理人员亦不需对相关技术都完全了解熟悉,他们并不一定熟悉所有相关的数据库设计原理与SQL语法,但却能根据需要灵活处理客户所需功能,这就是问题导向式的学习。
二、MOOCs教学模式
MOOCs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在2008年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提出的。MOOCs综合运用了人本化学习、掌握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程序教学及有意义学习等理论。MOOCs课程的基本原则为:①汇聚。MOOCs课程的内容大部分是通过网页形式聚合,以提供给课程的使用者,是动态汇聚的。学习者则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选择所要学的内容。②混合。学习者通过网络撰写博客、论坛讨论、微博、QQ日志等,将课程内容和课外知识相互混合,将自己的有关资源和课程资源混合。③转用。MOOCs课程不是让学习者重复课程已有内容,而是鼓励学习者基于课程已有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撰写出新的内容,供后来者参考。④推动分享。学习者应该把自己的新资源、新观点、新见解分享给其他学习者,课程协调者把这些内容中有价值的部分聚合到课程资源中。
三、基于MOOCs的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Udemy课程平台环境介绍。Udemy成立于2010年,与Coursera、Udacity这类以名校名师为课程主讲,课程开设权限为课程平台本身掌控的MOOC环境不同,Udemy允许所有注册用户开发并创建自己的课程。在用户未登陆之前,Udemy的网站首页布局包含了与Udacity网站首页类似的课程平台信息介绍、课程列表以及网站信息更新三大区域,但与Udacity不同地方有三点:用户登陆界面直接显示在页面的左侧;AppStore上Udemy App的下载链接;在课程平台信息文本介绍的基础上,增加了1分钟微视频介绍网站的功能
Udemy目前只提供了直接注册以及利用Facebook账户注册的功能,用户登录后,直接进入用户课程管理页面。Udemy个人课程管理界面布局也十分简洁,但是与Udacity课程平台个人课程管理界面有着明显区别的是:由于个人在Udemy课程平台中的角色既是学习者又可以是课程主讲者,因此在管理界面上方会有明显标识,让学习者进行平台身份的切换。
(二)教学设计。(1)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模式。把视频和老师讲解混合。参与课程的教师团队会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提前录制好相应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集中学习讨论,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获得老师的个性化授课和辅导。学习环境的混合。我们的方法将课堂教学环境、网络教学活动环境、网络施教环境、网络讨论环境、网络互评环境有机结合。学习方式的混合。充分利用平台的力量,将网络互助自主学习同老师面授有机混合,小组内部协作学习、进行讨论,共同为完成一个目标而学习。同时小组之间也可以讨论,请教问题。
(2)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启发学生并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理论和案例相结合,课堂内容就不再枯燥,帮助学生轻松理解相关知识点,并能举一反三,深入思考。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应分为三个步骤:教师设计案例师生共同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创新构造案例。最后一步让学生也参与案例的构造,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例如,在介绍课程中关于数据操作部门内容时,与电子商务实际应用系统的实际功能讲述关于数据查询、数据添加、数据修改、数据删除的理论,如表2所示。
表2 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案例设计示例
(3)任务驱动教学法。整个课程内容以一个基于后台数据库的B2C电商平台商品管理系统进行贯穿,并将项目分解为多个子项目,顺序推进教学过程。此外,对每个子项目落实其具体工作任务,形成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如表3所示。
关键词: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课程设计;项目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电子商务成为商业贸易领域中一种先进的交易方式,而电子商务中最主要的内容电子商务支付也以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手段挑战传统的支付方式。因此,了解电子商务支付的基础知识和重要知识点,将其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是很多“现代人”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原有专业基础上,对这些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支付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并掌握支付的实际操作。目前在职业学校开设有《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课程的学校比较少,在市面上出售的关于该课程的教材比较少,并且这些教材基本都是以理论为主,很少有支付的实际操作,所以有必要开发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合目前电子商务支付发展,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课程。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依据国家劳动技能考核标准与“电子商务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电子商务支付”工作领域设置。课程目标定位是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电子支付技能为宗旨,立足于电子商务支付过程的掌握,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做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了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程序性知识为主线的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紧紧围绕电子支付技术能力的要求,针对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项目模块,序化教学任务,突出对网上银行结算、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自助银行支付、网上金融的学习,使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并发展其职业能力。
二、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身心健康,能通过互联网环境从事多种形式的网络营销活动、客户服务、商城运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工作,能够为商务网站进行信息采集与信息更新,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自主创业及从事相关商务类操作应用型人才。
2.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网上银行结算、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自助银行支付、网上金融及安全保障的能力。本课程在中职第三学期开设,是一门提升学生电子商务支付能力的专业课程。其先导课程为《电子商务基础》、《网页设计》、《网站内容编辑》,后续课程为顶岗实习。
3.课程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思路,通过共建共享学校和校企合作调研,确定掌握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技术是从事网络营销和商城运营等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培养的专业核心能力就是掌握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了解在支付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支付安全的技术保障。同时细化为了培养该核心能力本课程需要提供的各项能力目标。
三、课程内容整体设计
1.以项目形式设计课程整体框架
本课程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同时本课程以电子商务支付流程为主线,重构了课程的教学体系,重组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把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溶入到项目的制作之中,实现了教中学,教中做,教学做合一,较好地解决了学以致用,学好善用的问题。共设计电子商务支付的基本工作流程、网上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自助银行支付、网上金融七个项目涵盖电子商务支付领域大部分支付内容。
每个项目的设计思路是“(在一个电子支付系统中)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支付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支付安全技术保障”,重点陈述各种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以程序性知识为主,并辅之以陈述性知识,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保障学生掌握电子商务支付的基本技能。
2.以任务驱动为基本形式设计具体内容
根据电子商务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电子商务师、助理电子商务师等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依据企业实际支付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情境,再设计项目任务,将基础知识、支付技能及相关网店知识融入到项目任务中,完成基于工作任务的系统化课程内容开发。将设计的七个项目以任务驱动为基本形式进行分解,每个项目分解成3~7个任务,在教学活动中以7个综合项目为导向,以分解出的教学任务为驱动,组织教学,具体设计如下:
项目一:电子商务支付的基本工作流程,具体包括四个学习任务:电子商务支付、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电子商务支付的基本工作流程、电子商务支付过程的安全问题。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掌握支付的基本概念以及支付过程;理解电子商务支付的概念;认知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的概念和形成过程;了解电子支付系统具备的功能和基本构成;掌握各项基本构成在电子商务支付系统作用;了解电子商务支付的类型;掌握电子商务支付的基本流程;了解当前电子商务支付面临的安全问题、安全威胁;掌握电子商务支付安全的标准;了解保障电子商务支付安全的多种技术。
项目二:网上银行支付,具体包括七个学习任务:网上银行支付系统、个人网上银行支付、个人网上银行支付安全、中国农业银行个人网上银行、企业网上银行支付、企业网上银行支付的安全、中国农业银行企业网上银行。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业务功能,以及系统分类;掌握个人网上银行的功能、申请和使用流程;了解个人网上银行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保障技术;掌握中国农业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的功能、申请和使用流程;认识和掌握企业网上银行支付的功能、申请步骤以及支付流程;了解企业网上银行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技术保障;掌握中国农业银行企业网上银行的功能、申请步骤以及支付流程。
项目三:第三方支付,具体包括六个学习任务:第三方支付系统、支付网关模式第三方支付、账户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银联电子账户、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支付宝支付。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功能;掌握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分类;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支付交易流程;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安全问题;掌握支付宝的功能、申请、支付流程及支付安全。
项目四:移动支付,具体包括六个学习任务:移动支付系统、移动支付远距离支付、移动支付近距离支付技术、移动支付的安全、招商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微信支付、手机钱包。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移动支付的基本概念;掌握移动支付系统的的功能、分类和四种移动支付运营系统;了解移动支付中远距离支付和近距离支付技术;认知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及技术保障;掌握招商银行手机银行的申请和支付操作;掌握微信支付和手机钱包的支付流程和安全。
项目五:电话支付,具体包括四个学习任务:银行电话支付系统、银行电话支付的流程、银行电话支付的安全、中国工商银行电话支付的基本流程。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电话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分类;掌握电话支付系统的支付流程;了解电话支付系统的安全保障。了解中国工商银行电话支付的基本流程。
项目六:自助银行支付系统,具体包括四个学习任务:自助银行支付系统、ATM系统的交易、POS系统的交易、指纹银行。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自助银行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分类;掌握ATM系统、POS系统交易流程、安全问题、安全技术;掌握外挂式指纹银行、内嵌式指纹银行流程、安全技术保障。
项目七:网上金融,具体包括二个学习任务:网上证弧⑼上保险。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掌握网上证券与网上保险概念,了解功能;掌握网上证券与网上保险组成;了解网上证券与网上保险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保障技术;了解网上证券与网上保险的流程;掌握网上证券与网上保险的实例操作过程。
3.以能力训练为核心设计实训项目
为巩固和加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学情和社会发展需求,将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提炼电子商务支付实训中技能的一些共性之处,从实训项目选取的原则与策略、实习实训项目框架的设计和项目教学法等方面进行了摸索,开发适合学生的训练项目。具体包括网上支付的基本流程、电子商务支付的概念、网上银行支付新手上路、企业网上银行的支付流程、使用支付宝余额进行网上支付、使用快钱完成网上支付、网上注册手机银行、兴业银行手机银行的申请办法和服务功能、拨打四家银行电话银行、操练网站下单方式的电话银行支付、用银行卡到商场进行POS刷卡购物、ATM机存款取款操作、申银万国网上证券新手体验、平安网上保险体验等十四个实训项目。
在实训设计中突出体现项目的实用性和可实施性,还要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以及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比如:拨打四家银行电话银行,实训内容是到柜台办理(以工商银行为例)银行卡,然后拨打95588申请开通电话银行,了解中国工商银行电话银行为您提供哪些服务,同时登录中国工商银行网站,了解中国工商银行电话银行的功能、流程、安全措施。通过这些实训学生学会了解电话银行进行的功能和支付流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4.以培养职业能力设计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支付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支付安全技术保障”这个过程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通过把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设计出一个个任务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完成具体支付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操作技能。达到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同时,通过熟练的实践操作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支付理论更深层次理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根据课程的特点,将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工程中,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以及课堂气氛沉闷的局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比如在项目二网上银行支付的课程教学中,将学习情境模拟为网上支付环境,以角色扮演法组织教学,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同学分别扮演银行角色、商家角色、买家角色,通过商家和买家分别到银行平台办理注册银行、开通网上银行、利用网上银行支付等业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网上银行支付的工作流程和安全保障,同时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并且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比如在项目四移动支付项目中,以案例教学法引入目前在微信支付中存在安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了解在微信支付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掌握防范这些安全隐患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5.以过程考核为主设计评价方式
改革传统考核模式,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在课程考核中将技能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将教师测评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融入企业参与评价,形成多元评价方式;将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分为课堂评价和平时项目训练评价两部分,其中课程评价主要通过每一次课的考勤和课堂提问、师生互动进行考察,以此培养和考核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沟通能力;平时实训项目以现场练习、角色扮演、情景模拟、项目实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方式,督促学生身体力行;总结评价包括知识考核和实操考核,考核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课程结束时通过期末考核的方式进行,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占70%,总结评价考核成绩占30%。
四、课程实施的配套条件
1.实训条件
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学生要掌握支付的流程,必须要进行网上购物并支付,为保住教学的顺利实施,实训环境上必须是能提供上网的多媒体计算机实训室,并且配套有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进行实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学生可以进行模拟购物和支付流程的操作,加强学生的模拟操作能力;同时通过网上银行的申请,登录淘宝网等购物网站,进行网上银行、支付宝实际支付操作能力的培养,加深对电子商务交易方式、支付方式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对实际支付能力的培养。
2.师资条件
由于《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科目,是一个将支付领域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实际支付操作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支付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能将理论知识很好的融入到实训当中的能力。因此,对担任该门课程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对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的分析能力和实际支付操作的能力。
五、结束语
《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充分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整体能力训练项目进行设计,细化任务单元能力训练项目,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实现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超,孙飒.对于改革《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课程教学的思考.学理论,2012(23):243-244.
[2]杨琦峰,沈鑫,宋平.论《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J].当代经济,2012(07):102-106.
[3]周志胜,李彬.浅析电子支付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5):185-186.
【关键词】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 “虚实结合、三位一体” 立体式 项目化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29-02
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传统教学设计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教学以模拟和验证为主,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学生很难真正产生企业工作的职业技能、真实感受和应变能力;以知识为本位,注重传授科学知识和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较好地体现职业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上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多数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影响了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满足高职电子商务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
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弊端,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对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进行改革,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网络贸易活动能力、网上创业策划能力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的规划设计能力”为核心,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设计,基于完整的职业行动和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序化教学内容,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的立体式项目化教学设计实现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
二、“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立体式项目化教学设计方案
(一)校企合作,设计双线并行的课程项目。课程团队与行业企业深入研讨、密切合作,在教学设计上确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体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课内“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和课外“网上创业策划”两个全真项目双线并行的课程项目,把项目运作所需知识和技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把课堂教学与岗位操作有机结合,项目实施贯穿整个课程教学活动过程,实现对学生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的规划设计能力、网络贸易活动能力和网上创业策划能力三项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项目为课内项目,以真实企业――广西南宁正海商贸公司的电子商务应用为背景,要求学生为该公司设计电子商务应用的策划方案。课内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内一起完成,项目的实施涵盖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满足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网上创业策划项目为课外项目,要求学生选择校企合作企业产品或自行选择产品,在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天天来店”网站上进行网上创业策划。课外项目由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项目的实施是课程能力目标――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方案的规划设计能力的迁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网上交易和网络营销能力。
(二)根据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和序化教学内容。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体系,基于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真实工作流程,创设真实企业背景下的教学情境,序化教学任务模块,使课程设计更加贴近企业应用。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项目要求学生能够针对中小企业经营特点和目前的网络营销环境,以团队为单位,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进行方案策划(包括行业调研分析;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及建站方案选择;电子商务安全方案、资金流方案、物流方案设计;网站注册备案等),撰写可操作性强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策划书。具体如表1所示。充分体现电子商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思路,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学生对电子商务项目规划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分阶段分层次地将电子商务领域的最新理论、方法、技术融入其中,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前瞻性。
(三)依据课程设计理念,创新“虚实结合、三位一体”的立体式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使用“三位一体”教学系统开展立体式项目化教学,虚实结合,仿真全真并用,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实践。
“三位一体”是指以使用国家助理电子商务师实验平台、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网站、淘宝网站等)和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天天来店”网站三种教学系统有机结合的模式开展项目化教学。“虚实结合”是指虚拟仿真和真实全真实训平台结合应用。具体来讲,电子商务规划与应用课程融人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采用仿真电子商务教学软件(即国家助理电子商务师实验平台),模拟电子商务企业业务流程,建立具有虚拟现实效果和仿真实训效果的教学环境。利用该平台,学生可进行认知性电子商务应用操作训练,通过仿真环境下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过程进行业务操作,切实感受现代电子商务企业的具体工作流程和业务走向,真正认识电子商务企业中的各个工作环节和职能,为从事真实的电子商务应用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应用互联网络资源,学生可以根据真实企业项目背景完成课内项目的实践操作训练;与阿里巴巴(中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正海商贸公司、广西南宁梭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构建“天天来店”工作室,结合校园电子商务平台“天天来店”网站,在校内营造真实的电子商务工作环境和完整的电子商务体验环境,通过公司化的运作机制吸引和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电子商务项目的策划、运营和管理工作,完成课外项目的实战操作训练,实现学习与工作情景一体化。具体如图1所示。
(四)采用项目教学五步法组织课程教学。在每一项目教学中,课程采用五步法进行组织设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深度融合,即提出任务-讨论学习-应用训练-成果展示-评价提炼。具体如图2所示。
课改背景――移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随着我国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并日渐成熟,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及无线网络的普遍覆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商家的经营理念也都在不断的转变,移动电子商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发展势头强劲,人们的吃、穿、住、用、行与之密切相关。
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国家网信办新闻厅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2.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48亿,其中,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01亿,手机网络购物的使用比例约占网民总量的61%。随着移动通讯及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正逐步向消费者各类生活领域、生活需求渗透和覆盖,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向移动互联网靠近并不断加强。
移动端开发设计的课程改革思路
平台设计开发能力是我校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之一,为了达到培养目标我们匹配了相应的课程,其中《网页设计与制作》是该能力模块中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是网站建设与开发的基础课程,课程介绍了网页设计的基本理论、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网页制作基础知识、创建与管理站点、在网页中创建文本、使用图像与多媒体丰富网页内容、网页中超级链接的应用、使用表格布局页面、应用CSS样式美化网页、框架及模板的使用、网站上传与等内容,课程内容主要针对传统台式PC端及笔记本电脑端静态网站的设计、制作及。
以PC机为主要界面可以说是传统的电子商务,也就是“有线的电子商务”,原有《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可以满足传统的电子商务以PC机为主要界面的设计需求,并完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搭建,但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新趋势,课程内容也需要根据用户消费终端的改变进行调整,来满足企业对移动端的设计要求,及用户对移动终端的界面使用要求。移动电子商务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它信息处理技术完美进行结合,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补充,借助移动电子商务活动,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可以更随意,更方便得进消费活动。据统计,2015年有超半数的手机网民曾在移动端购物。移动电商成交额首超PC端,移动端成为电子商务主要的交易渠道,预计到2018年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将接近5亿。
在移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情形下,对于网页设计师来说,移动web前端的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可以解决移动终端对传统PC端网页的正常显示,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用户的不同需求。所以,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而言,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趋势,满足行业人才需求,学校在培养学生平台开发设计能力的同时,也需要注入移动终端开发理念,使学生在具备PC端网站设计制作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补充针对移动端的前端开发、移动app开发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职场持续发展能力,因而我们在原有pc端网站设计与制作内容的基础上,加入移动端web设计的内容,研发新课程《移动web前端开发》。
基于移动端开发的课程研发
《移动web前端开发》课程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学生可以通过移动web设计流程及相关技术的学习,掌握移动端网页的设计开发过程、基本的方法、技术及技巧,移动APP设计理念等,满足用户从个人电脑到移动终端的延续,实现用户在个人电脑a端和移动设备端视觉一致性的呈现,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移动web前端开发》主要内容包括HTML5与CSS3对相应式设计的入门、媒体查询:支持不同的视口、流式布局、响应式设计中的HTML5、CSS3:选择器、字体和颜色模式、CSS3过渡变形和动画、跨浏览器问题等。
课程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将理论知识、案例与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授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和大量的实践训练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从响应式页面以“内容优先”为依据,通过对移动端页面设计要解决的问题出发,掌握开发移动端响应式页面的流程及基本能力,使学生能够熟悉移动web前端的设计技巧及基本技术。
通过《移动WEB前端开发》课程的研发,达到以下成效:对原有同类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补充,使教学内容更接近行业需求,形成新的课程;构建全新的课堂管理方法和考核方法;通过课程研发引进企业平台;探索与该课程相关的企业应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