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才计划

专才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才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专才计划

专才计划范文第1篇

一、水产品试验养殖方面。一是特种水产品——泥鳅的试验养殖,我市进行20户试验(经10月28日双加镇和长安乡3户的测产):平均亩产达到317.4公斤,折合亩纯收入1245.67元。试验获得成功。今年我市继续试验推广,如双加镇孙大春去年泥鳅养殖25亩,今年扩大到57亩,增加了22亩,现长势良好,今年预计泥鳅平均亩产超过400公斤,亩纯收入1600.00元,总纯收入可达91200元。二是古蔺县首次引入冷水性鱼类—-虹鳟在黄荆乡、德耀镇进行试养,养殖面积50多平方米,经历伏季高温考验,生长正常,鱼体由2克增长至800——1100克,产鱼300多公斤,取得了成功后,今年继续试养,养鱼面积增加到300多平方米,现长势良好,预计产鱼1500公斤以上。虹鳟的试养成功对古、叙山区县有效利用溶洞冷泉水及北部高海拔山泉水发展名优特色的冷水性水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继续实施科技之光行动计划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江河金属船体网箱名优鱼养殖项目列入“市科技之光行动计划”项目,达到1.22万平方米,产鱼2440.56吨,产值5779万元。比新增产值1005.6万元,新增税利502.8万元,今年稳步发展,预计产量超过2500吨。

三、开展了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工作。今年3月,全市出动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319人次,出动车船90辆(艘)次,到达85个乡镇,举办各类讲座、培训班34场次,受训3455人次,放映科技电影、像12场次,观看1500人次,水产科普挂图55幅次,观看24150人次,推广水产新技术3项,书写宣传标语139幅(条),印发宣传资料50250份(册),技术咨询12770人次,科技之春科普活动经费开支近9万元。

四、巩固发展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我市去年有14个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社员653户,养殖规模3.9万亩,年收入9500万元;今年达到23个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有社员981户,养殖规模5.1万亩,年收入1.5亿元,新增9个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为推进我市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加快现代渔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泸农科联办函〔2010〕1号文件精神,现将今年我市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情况总结于后:

一、水产品试验养殖方面。一是特种水产品——泥鳅的试验养殖,我市进行20户试验(经10月28日双加镇和长安乡3户的测产):平均亩产达到317.4公斤,折合亩纯收入1245.67元。试验获得成功。今年我市继续试验推广,如双加镇孙大春去年泥鳅养殖25亩,今年扩大到57亩,增加了22亩,现长势良好,今年预计泥鳅平均亩产超过400公斤,亩纯收入1600.00元,总纯收入可达91200元。二是古蔺县首次引入冷水性鱼类—-虹鳟在黄荆乡、德耀镇进行试养,养殖面积50多平方米,经历伏季高温考验,生长正常,鱼体由2克增长至800——1100克,产鱼300多公斤,取得了成功后,今年继续试养,养鱼面积增加到300多平方米,现长势良好,预计产鱼1500公斤以上。虹鳟的试养成功对古、叙山区县有效利用溶洞冷泉水及北部高海拔山泉水发展名优特色的冷水性水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继续实施科技之光行动计划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江河金属船体网箱名优鱼养殖项目列入“市科技之光行动计划”项目,达到1.22万平方米,产鱼2440.56吨,产值5779万元。比新增产值1005.6万元,新增税利502.8万元,今年稳步发展,预计产量超过2500吨。

三、开展了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工作。今年3月,全市出动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319人次,出动车船90辆(艘)次,到达85个乡镇,举办各类讲座、培训班34场次,受训3455人次,放映科技电影、像12场次,观看1500人次,水产科普挂图55幅次,观看24150人次,推广水产新技术3项,书写宣传标语139幅(条),印发宣传资料50250份(册),技术咨询12770人次,科技之春科普活动经费开支近9万元。

四、巩固发展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我市去年有14个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社员653户,养殖规模3.9万亩,年收入9500万元;今年达到23个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有社员981户,养殖规模5.1万亩,年收入1.5亿元,新增9个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

五、渔业新村建设方面。今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水产会议精神,认真部署、促进新农村建设水产发展工作。我市至争取到省上投资渔业村基础配套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元在泸县加明镇罗桥村和太伏镇双石村实施;2010年再争取省上投资100万元在泸县立石镇下湾村和云锦镇龙井村实施,项目正在进行中;龙马潭区双加镇双加村渔业新村建设也初具雏形;成为我市规模化水产养殖示范片。

明年根据省上安排和我市实际,继续抓好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并建议各级政府增加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的经费投入,以推进我市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加快现代渔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专才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制造业

1概述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各个工业部门生产设备的重要来源,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制造业中处于主导地位,为我国工业体系的完整性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是促使我国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重工业,以东北重工业发展为主,支撑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存在,那么我们的生活资源、生活工具也不会存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可能会始终处于“钻木取火”“衣不蔽体”的落后时代,严重影响了现代文明的进步,所以机械制造业水平的提高关乎国计民生的发展。然而,机械水平的高低、技术含量的高低与人才培养是密切相关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与紧迫。

2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制造产品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在机械制造业的大力发展中,对就业人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201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排名世界第一,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机械制造高级人才缺乏

机械制造行业技术人员集中并且需求量大,大多从事制造工作或者流水线组装工作,中低层技术人员是供过于求。对于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相对缺乏,没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高级人才做产业支撑。

2.2产品缺乏创新并且开发时间长

产品设计和制造理念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创新思维和改变意识,导致机械制造的机械设备落后、陈旧,不能跟随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

2.3缺乏核心技术支持

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大多需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没有自我开发意识,过度依靠国外技术,导致许多先进创新的科技不能跟上各发展阶段的需要,始终比发达国家落后。

2.4管理形式粗放

我国大多数企业都缺乏协调能力强和具有市场开拓意识的管理层,导致企业管理水平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

2.5机械制造的自动化利用水平低

机械制造有自动化技术但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就会导致在制造生产的过程中出现大量资源浪费或者资源利用不充分的现象,无论从资源的利用还是技术水平的高低都不能跟上发达国家水平。综上所述,说明我国始终处于中国制造阶段,还待成为中国研发,对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3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1专业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规划不完善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技术应用型大学中是重点专业课,本专业的教育培养方案应结合当前工业、产业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规划。许多大学对人才的培养注重理论知识多,对专业的总体格局要求多,对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了解少,导致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粗泛,对技术学习的反馈能力差。加之学校的培养方案大多是综合应用型,没有具体细化到各个专业,认为与其专业有关的课程知识都是重点都需要深入学习,培养方案的制定太宽泛,导致学生不能抓住学习重点。就学校本身而言,加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本是其职责,但长期都没有一个确定的培养方案,不断探索更改培养计划,学生也始终处于适应学校方案的过程中,对自我学习方向及学习侧重点始终处于迷茫状态。所以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不完整、不完善导致学生学习不能准确定位专业,使专业技术的学习不到位,影响工作技能。

3.2专业技术人员思想老化,不能满足现代产业需要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思想老化、技术陈旧远远落后于当今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更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水平的需求,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原因:

3.2.1就专业技术人员自身来说,其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始终认为自我专业技术强,不需要学习的态度,导致其技术水平徘徊不前,始终处于自我认为的技术水平状态,对现代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更新换代的技术要求一概不知,使企业生产整体水平处于落后状态。

3.2.2就外界因素而言:(1)学校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水平长期不改变,相关专业的硬件设施不加以完善,学生接受的知识理念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就处于陈旧状态;(2)对在职技术人员,企业没有定期举行技术培训或学习活动,不能及时更新技术人员现有技术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对外界信息和国际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了解少,学习机会少,使得大多专业技术人才的技术水平不能达到时代需求的专业要求。

3.3对专业人员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能适应新要求

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对高新人才的需求加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已不再是按部就班、各守岗位的现象,人力资源也不断市场化,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参与到资金雄厚的生产企业中,使得学校教育的师资问题受到威胁。专业的师资力量流失,急需非专业或者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并且经验缺乏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中,由于教育方式不到位、知识理念不专业的原因使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除此之外,在许多职业技术学校中,由于资金短缺,实训的机械设备落后,并且数量不足,所达到的教学目的与现存的技术水平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教育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理论原理多,注重实践教学少;注重教师的单向知识传输多,而师生互动活动少;强调课程学习的系统性多,而对专业的综合实训机会少等诸多不符合现代技术要求的教育方式或手段,都导致了专业人员的专业程度不能适应新要求。

3.4对学生的教育缺乏创新、创业意识的教育

现代学生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各高校的教育学习中,都侧重于理论教学,无论是教学的资金使用程度,还是教学的人才培育方针,都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学习是有难度的,一方面,教学的工作者都是经过我国多年的教学方式培育出来,对于实践教学本身就缺乏实际的教育经验,教学方式就不能满足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的实践教育设施有限,只能进行简单的实训操作。实训操作课程松懈,不能达到真正实训的目的。结合以上两方面原因,我国教育制度中缺乏实践的执行力度,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教育更是落后于发达国家。

4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1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时展要求

要培养出专业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人才,应摒弃陈旧的教育方案,不断更新,制定适合各阶段专业技术水平发展要求的教学方案。将培养的专业目标定位于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相结合,注重“抓基础、强实践、善应用、多方向”的教学原则。对教学课程体系应不断优化整合,使其能达到对专业技术教育的目的。优选教学内容,抓侧重点技能培养,更要体现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式。将原来的《工程材料》和《金属工艺学》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将《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原理与应用》合并成《电气控制及其PLC》,通过相关课程的整合,减少大量的重复知识,减轻了教学压力。压缩教学内容,抓重点,缓解了因教学内容多和学时少而产生的矛盾,同时也能开设其他相关的新课程,以提高专业人员的自身素质。

4.2专业技术人员应主动学习,紧跟时代前沿

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性应体现在先进性、实用性方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是发展现代文明的重要领导者,要不断学习先进技术,增加自我认识,注重技术的适用性才是一个优秀专业人员的表现。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应适合专业发展要求、时展要求,不断吸取最新的发展成果和先进技术,与现代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相适应。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又是一个含有传统因素的专业,在学习先进的科学成果时,也应该巩固传统知识的学习,不断钻研,提高自我素质和专业技能。

4.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整体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专业机械制造人才首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现代教学方式,如开发CAI教学课件等方式能使教学课件直观易懂,综合多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联系,这就相当于学习的过程就是工业生产的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能直接感官到学习的目的以及学习的效果。除此之外,加强实践教学,还需要培养实践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校外实训、实验室试验、毕业设计等都能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实操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实践讨论中去,做到师生互动。相互交流不仅能解决学生的技术疑惑问题,还能从中感受实践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的基本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4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培养专业人员的创新意识首先应为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良好的条件。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应围绕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相结合,从不同教学层面和教学形式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对系统构型创新、功能创新、集成创新的训练还能促进专业人员科研能力的形成。除了外部条件能加强专业人员创新意识的提高,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员自身还应该具备危机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具有创新能力是时展的需要,作为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应如此。对实际的生产操作或者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的处理中要时刻具有钻研精神,才能综合提高专业技能。

作者:廖秋琴 全坤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涛,王素玉,杨俊茹.机械类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1).

专才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为适应社会及云南机械行业发展需求,满足企业生产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于2004年申报设置,2005年开始招生的一个专业。本专业始终坚持为机械工业企业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始终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道路,始终践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本专业已有4届毕业生450名,最高就业率100%,平均就业率96%。在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昆明船舶公司等大中型企业中,我院毕业生已逐渐成为生产一线的中坚力量。

一、目前学生培养状况

随着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推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进一步明确了“以专业群建设为主线,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的专业建设主体思路,确立了“引企入校打造校内实训基地、校企深度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思想。学院长期与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公司保持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2010年,学院正式与昆明中铁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始探索“订单式”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实践和改进“订单培养、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保证企业用人的质量。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院实行双证书制,毕业生除获取专业毕业证书外,还可考取中高级维修电工、及数控车、铣及加工中心操作工、装配钳工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此外,专业依托与学院签订合作协议的部分云南大中型骨干企业,按照合作双赢的原则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在与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并实施了订单人才培养项目基础上,不断探索改进“订单培养、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训基地共建、师资队伍共建、课程内容共建、管理无缝搭接、实习就业对接等方式,开展“订单培养、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按企业模式进行管理及教学,采用“择优选拔,末位淘汰”的方式,企业为优秀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实现学习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一)学生就业趋势

云南省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云南省提出了“两强一堡”战略发展目标,拓展了云南机械行业发展空间,使得云南机械制造市场成为面向我国西南地区和南亚、东南亚广大地区的大市场。

云南省机械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我省已将装备制造业制造列为重点发展行业。机电技术作为制造业一个关键技术,在汽车产业、船舶产业、工程机械领域必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目前这些重点产业所需的大量机电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这给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机电一体化专业及机电专业群培养服务于装备制造业从设备安装使用及维护、产品加工、产品包装等较为完整生产过程岗位的专业人才,主要面向机电设备安装与应用维护、机械产品制造、产品包装印刷三大岗位群。

近年来,学院针对云南省经济的发展,依托省内大中型合作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历年人才需求资料表明,社会对于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供不应求。连续多年,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由于就业面很宽,所从事的工作种类、性质呈多元化趋势。

(二)人才需求调研

为了适应云南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需求,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行业现状和我院实际情况,加大改革力度,切实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我们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对云南地区及周边大中型企业进行了调研。

1.调研对象。云南铜业集团、昆明船舶公司、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开关厂等云南多家大中型相关企业。

2.调研内容。(1)云南地区行业及企业发展状况;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群及岗位能力要求;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情况;(3)学生就业去向、职业技能要求、职业素质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及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议等。

3.调研目的。(1)通过调研确定专业改革和建设的思路。(2)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要求、培养目标、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3)根据人才需求对教学进程安排、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教材选用等给出建议。(4)切实做好符合市场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三)调研结果分析

1.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分析。经过对云南多家相关企业调研分析,发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类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属于复合性的新型职业,要求具有较宽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具有娴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具有从事多重复杂性的工作能力。

调查表明,企业对所需的人才,除了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外,几乎都提到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质量意识、自我学习、团队协作能力等,并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此外,对普通机加工、电气维修、机械维修和数控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对在计算机控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能力要求高于传统制造型企业;小型企业普遍重视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能力,而规模较大的企业对毕业生基础知识和发展后劲比较看重。

2.人才需求量分析。根据云南省装备制造业规划目标,到“十二五”末全行业的销售收入要达到1400亿元,增加值达到350亿元。要实现云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目标,“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必须保持年均增长25%左右的高速发展。装备制造业是资金、技术及专业技术人员密集型产业,为提高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应用性人才。根据云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预测到2015年,我省工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总需求量约为61.39万人。历年人才需求资料表明,社会对于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供不应求。所以社会、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

参考文献:

[1]杨健.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1).

专才计划范文第4篇

一是管理认识不到位。企业的决策管理层缺乏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长远发展规划的总体把握和战略考虑,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企业管理者短期行为所致,在有限的任职时限内,只考虑施工现场对人才需求的紧迫性,而忽略了人才培养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人才培养的不可预见性与长期性导致企业管理层急功近利,在不断扩张的施工生产任务与人才匮乏产生矛盾的时候,往往是选择直接从高校引进大量毕业生或直接从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来满足施工现场当下需求,重使用轻培养,殊不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二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制度完善、机制合理,才能真正培养好专业技术人才。以笔者所在的施工企业为例,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前重后轻的现象。例如对新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在见习期有一整套的培养制度,而对见习期满后三年、五年乃至更长期的培养制度,却很少见到。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励机制、使用机制等机制尚未建立,基本还处于探索阶段。就是企业制定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培养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被打了折扣,不能落实到位。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1)由于作为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仍然是传统的人事、劳资、培训等工作,而没有将工作的重点提高到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和人才管理的高度;(2)由于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相关机制不健全,如考核机制,未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纳入到各级领导的考核体系中。(3)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难以稳定。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薪酬制度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岗位的薪酬与劳动力价值偏离较大,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在发展上受滞,不少施工企业在选人用人上存在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等不合理现象,致使不少专业技术人才离心离德再离人;再者就是施工企业文化氛围不浓厚,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建设相脱节,人才与企业没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对企业缺乏依恋感与忠诚度。

二、施工企业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加强施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就必须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考核机制、使用机制和激励机制。

1.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目标和培养措施。(1)职业目标规划。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目标可从从事专业工作年限和从事岗位两个方面来规划:一是按从事专业工作年限规划;二是按所从事岗位来规划(以主要岗位举例,表略)。通过这样的职业目标规划,使专业技术人员对自己的发展路线和发展目标有了清晰和直观的认知。施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建立起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根据从事专业年限及岗位发展目标,由项目部及业务系统部门配合分类制定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目标。如已经制定好的职业目标因其职务调整、个人发展意愿发生变化,要随时调整更新,这样才便于培养。(2)培养措施。施工企业要积极探索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新路子,针对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在岗与脱岗并举,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施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主抓,各项目部及业务系统负责落实。培养措施如下:一是导师带徒。导师带徒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施工企业每年新毕业的大学生、需重点培养或是有培养前途的专业技术人才等都是导师带徒的学徒对象,“专业技术带头人”、“岗位能手”、各项目部的总工程师与总经济师,必须结对带徒。导师带徒合同期一般确定为一年,为与新毕业大学生学徒时间接轨,导师带徒时间基本确定为每年7月份。导师带徒流程如下:调查摸底;确定学员、导师;建立师徒关系;制定培训计划;签订师徒合同;确定合同期限;开展带徒活动;监督考核;奖惩措施。根据“导师带徒”活动开展情况及实际考核效果,每年对“导师带徒”活动进行一次表彰或处罚。二是业务知识培训、业务交流或现场指导。业务知识交流与培训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技能的提高都有赖于此项培训。施工企业每年初人力资源培训部门要制订当年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培训方式可结合现场施工灵活多样,既可定期集中面授培训,也可以老师深入基层进行现场操作培训,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技术交流,观摩学习,现场参观等方式。三是通过竞聘上岗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学习业务,并加强对竞聘岗位的认知和理解。通过竞聘,促使专业技术人员认真思考专业设想,总结专业知识,分析优势劣势,这是对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锻炼。四是通过开展诸如技术比武、知识竞赛、模拟竞聘等活动,使专业技术人才寓教于乐,加速人才培养与交流。

2.建立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机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分年度考核和日常考核,考核结果可按星级管理,不同星级享受不同特殊奖励标准。(1)考核原则。考核专业技术人才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和业内认可,按照规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实行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考核时要遵循两项基本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客观反映系统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尊重其劳动价值,努力减少或避免主观偏差。二是公平性原则,对于同一岗位的人员使用相同的考核标准,不同岗位的人员使用各自岗位的考核标准。(2)考核内容。考核专业技术人才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执行特殊贡献加分及一票否决制度。A、特殊贡献加分考核指标。考核年度内专业技术人员如获得优秀论文奖、优秀QC成果奖、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或是在技术比武中获得名次的,在考核中给予加分。B、一票否决考核指标。如在考核年度中专业技术人员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行为的,或是由于个人原因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和不良影响的,或是连续旷工超过七天的等行为,在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不得参与当年专业技术人才考核。C、一般考核指标。此项主要包括工作态度、出勤纪律、业务素养、工作协调与配合、岗位职责、执行制度六个指标,采用百分制,有特殊贡献者可以同时加分。(3)考核程序。A、个人自我小结及鉴定。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本人在考核年度内所取得的工作业绩或是对本年度完成工作进行有重点的小结,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等方面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写明今后努力方向。B、基层述职评议。由专业技术人员在召开的考核会议上依次述职,述职时间每人控制在五分钟以内,由确定的一名或多名考核人当场根据述职情况及平时工作表现进行打分。C、系统复核评议。由公司各对口系统部门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考核进行复核评议,在复核评议过程中要注意全面统筹、客观公正。D、审核公示。由公司专业技术人才考核领导小组对系统部门复核后的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并将审核后的考核结果在全体员工中进行公示。

3.考核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使用。(1)根据专业技术人才年度考核结果,人力资源部门要建立起近期可提拔、中期重点培养、长期整体规划三个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并纳入各系统后备及领导干部后备进行培养。连续两年获得星级称号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推荐、输送到关键岗位压担子、挑大梁,条件成熟时适时选用,并进行重点跟踪培养、管理使用。(2)加强“H”型人才发展双通道建设。积极开展教授级高工、高工、高经、高会等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不断拓宽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实现专业技术人才与经营管理人才两支队伍“H”型管理,改变独木桥式的事业发展模式,使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事业发展上各行其道,人尽其用。(3)要重视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使用,一要出台政策鼓励其积极考取各类执业资格证书;二要创造环境鼓励其开展科研开发、科技创新、工法专利,为企业持续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持。

4.建立起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机制。(1)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奖励制度。多渠道、多方式利用开辟专题栏目,抓好表彰先进、宣传典型工作,每年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各系统“专业之星”“、业务骨干”评选工作,对评选出的各类优秀人才,除给予荣誉奖励外,另给予一次性物质重奖或组织其旅游疗养,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才投身企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营造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对各系统“专业之星”、“业务骨干”及“三星级”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宣传报道,有效发挥他们的典型示范作用,在公司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3)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保障机制,形成党政统一领导,人力资源部门牵头,业务系统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施工企业要将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作为各业务系统部门负责人及各项目部领导班子业绩考核和年度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提拔、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公司业务系统部门负责人及项目部领导班子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形成领导重视、制度支持的人才培养工作新格局。(4)推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为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开发、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对申报的科研攻关、技术推广、自主创新项目等科研成果转化到生产经营实际中进行应用、推广和再创新的,要进行重奖,有力激发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的潜力,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三、结束语

专才计划范文第5篇

一、确立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

职业教育的优势发展条件必须建立在学校务实的政策考虑、师资实务经验导向与创新理念并济,结合产业,一是贯彻机电一体化专业职业教育持续国际发展,发展国际化职业特色产业合作;二是务求职业教育体系多元精致,提升职业体系教育师资优质化;三是强化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能力产业结合,培养符合国际技能之发展潮流;四是落实学生进路宽广畅通,职业体系与企业更进一步整合。更新传统职业教育专业内涵,带动各级职业校院课程改革,发展各校特色,提升职业教育品质的目的,就是要加强职业学校学生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学科能力、通识能力和职业道德,提升学生服务人群的品质。发展职业教育规划短期国际化方案刻不容缓,职业教育人力培育成效良好,则职业人力素质可获提升,劳动生产力也会增强,生产成本即可降低,企业营运绩效自然提高。尤其外语能力培训及国际宏观通识能力的加强,皆为职业学生必要的先备条件。换句话说,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训,若能强调专精的产业工作知能,良好的人际关系,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良知教育,则毕业学生加入生产工作,必会有高效能的生产力,可大幅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职业教育若无法国际化,其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国家失去竞争力,因为全世界先进国家科技进步快速,引导趋势,若无法跟上,所有产业技能便会被摒除于竞争集团之外;倘使开发中国家产业与职业教育急起直追,我国的职业体系又不能国际化,不但产业人力受影响,质量生产也会降低,也就完全丧失竞争力了。所以,职业教育体系国际化之必然性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严肃的问题,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必须与产业同步,如果只谈科学教育学术导向,缺乏职业教育实务制作,又没有国际实务经验,那就是坐以待毙。要具体落实职业教育改革,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好的理念,以行动成其大业。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措施

1、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目前,我国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划分于制造类下的自动化类中,作为自动化类中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可以开设很多方向,如数控技术、机电设备、机器人应用、智能制造等。不论什么方向都是针对机电行业中一个具体的机电产品或机电类岗位,因此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本知识和理论后,可以针对其中的一个方向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这就解决了机电专业教学中广和精的问题。

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对机械、电子、信息、经济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课程体系设计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应用为宗旨,注重掌握成熟技术与管理规范的培养训练,加大实践训练比重。具体实施中,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使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构建多个专业方向,使学生毕业能上岗,上岗能顶岗,顶岗能用,体现创新的高职教育特色。

2、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落脚点,在合理整合、缩减理论学时的同时,大幅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是十分必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分以下几个层次:实验教学:现行实验教学多数为验证性实验,今后应逐步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及课程大作业:设计题目可逐步结合生产、科研的实际来确定,使课程设计更贴近于实际应用。

计划内实习实训:主要包括,认识实习(1周)、金工实习(8周)、电工实习(2周)、工艺实习(2周)、毕业实习(8周)、CAD技能培训(2周)、数控技术培训(2周)。结合金工实习、电工实习、CAD培训和数控技术培训等内容,开展技能考评工作,使学生掌握2门以上的基本技能。车工、钳工或电工(其中之一)普遍取得中级工技能证书。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绘图和数控机床操作上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计划外实习实训:对部分实践动手能力突出的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进行强化训练。

3、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应力求体现直观生动性,让学生在尽可能多的实际动手操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理论课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必须有机结合。在实验室、实训室、实际工作现场组织实施教学内容,可不局限教材,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多指导学生学习掌握一些实用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只有让学生熟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他们才能对此产生浓厚的求知渴望。教师“拿做来教”;学生“用做来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

(2)采用模拟现场的动画课件。例如,如用FIASH软件制成的动画课件模拟演示变频器控制电机等的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实际的控制工艺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和实际编程,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