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深度阅读论文

深度阅读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深度阅读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深度阅读论文

深度阅读论文范文第1篇

(一)申论考试的特点

现在社会上不少人把申论单纯理解为命题作文的写作,可能是申论的某些形式引发了人们的误解。其实,根据申论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申论是一种整合体,有别于命题作文,它考查的内容更加全面并把阅读理解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因此,申论作为一种新文体,具有以下特点:

1.申论考试内容具有广泛性。

申论考试的阅读材料不是命题人主观编造的,而是现有的社会问题延伸出来的,有既定的事实存在。所以说,申论考试的内容涵盖范围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等多个方面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时事新闻,能够多角度认识、分析社会问题,形成一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2.申论考试内容具有针对性。

申论考试的内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考查目标明确。学生在作答不同题目时,要求有所不同,可能是概括、缩写,也可能是要求以一个执法者的身份来作答。前者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后者则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申论考试内容具有灵活性。

申论考试内容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它的考试形式和文体方面。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给予不同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使用不同的文体体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图。

(二)申论考试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

针对不同类型的申论考试,阅读理解目标有所不同:“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职位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包含的观点,并揭示反映的本质问题。”“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阅读理解能力则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虽然具体的要求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就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是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中,阅读、整理、概括、说明是常常使用到的,而阅读理解能力也是是否胜任职务的考查标准之一,如果没有基本阅读能力的辅助,何有工作绩效之谈。所以说,在申论考试试卷结构中明确表示要先阅读材料再完成后面的题目,再一次强调了阅读理解能力在申论考试考查目标中的重要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突破阅读材料是进行申论考试的第一关。阅读材料的阅读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申论考试的成绩。从现行公务员申论考试的要求来看,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是重点,也是考生口中的难点。近年来,公务员申论考试中阅读材料的字数越来越多、篇幅越来越长,2004年和2005年国考中申论给定资料字数在4000字左右,2006年则高达8000字,2008年申论材料为7000字左右。字数和篇幅的加大,使考生们叫苦连天,文章字数这么多,读下来都需要好长时间,怎么有时间答题。在考生的抱怨声中不难看出:大多数考生在阅读能力上存在欠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是重中之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是学会了阅读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极大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学好教材课文,更重要的是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量。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语文阅读教育教学不断革新,教师阅读教学的实践虽然不缺乏优秀案例,但依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的痕迹,效率低、效果差说明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1.学生的阅读量不足。

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历来是教师的教学重点。教师课上的阅读教学是想用方法来引导学生体味阅读的乐趣,并从中获得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的能力。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目前中国学生的阅读量不足以支撑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在全国学生阅读量调查中发现:我国小学生平均每学期阅读课外书11.76本,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阅读量呈下降趋势。这足以说明我国学生阅读量的严重不足。阅读教学问题的本质在于阅读量的多少,这也就是虽然有些学生学习名列前茅,但语文成绩平平;相反,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语文成绩很好。好学生在课上关注阅读的“精读”,忽略了课外的阅读量。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即使再好的阅读方法也无法提高阅读能力。阅读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也可以积累语文知识,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2.学生的阅读习惯欠缺。

有句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丰富知识,而且对于提高阅读能力相当重要。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一贯的语文教育思想。但现在的学生们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形成了一定的阅读路线:先分自然段、再精读文章、总结文章。这种阅读路线只是考试的产物,没有实效性。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自主读书,边读边思考,使用工具书,对于重点知识随时做读书笔记,以便以后参阅。因此,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会终生受益的。

3.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被禁锢。

新课程标准一直倡导学生要有创新性思维,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但在现实的阅读教学课上,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一定程度上受到禁锢。因为一些老师认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会扭曲课文的意义,所以会反对学生对课文的新解读。实际上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给予正确的指导,而不是一味的否定。

4.学生的“快餐式”阅读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渗入日常生活并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学生们的阅读方式逐渐“快餐化”,不再进行长篇的文字阅读,而是喜欢短篇幅的阅读。手机、电脑现在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他们认为这样的阅读不仅节省时间,而且能够大容量获得信息。但是,这样的阅读方式并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反而在做长篇阅读材料时,易浮躁,没有耐心分析,导致题目的失分现象。

5.教师的阅读评价和指导。

阅读评价作为一种阅读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在教师阅读教学中阅读评价的缺失极为严重,甚至可以说没有阅读评价。在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布置或督促学生去阅读,但是针对阅读后的评价和指导却没有,这就可能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不利于阅读教学的进行。

(二)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师认为教学中最棘手的部分,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它不仅需要教师教好,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关于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1.教师教学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备好课。备好课不仅仅是通读课文、做好教学设计、讲解重难点、看教参,而且是对所讲课文有独特的感受,从自身的感悟出发,给学生去讲解,讲出自己的风格,不仅仅只是泛泛重复教参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2.教学思路老套,无新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对阅读教学充满兴趣,就要对教学的思路进行革新,不仅仅是学生都会重复的老套路,毫无创新之言,反而引起学生的枯燥感,使学生丧失兴趣,以致出现厌烦感。

3.阅读教学课堂生成资源少。

课堂生成资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想要的阅读资源。但现在,不少教师为了提高成绩,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只是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展开阅读教学,特别是新教师(因为害怕在课堂上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从而忽视与学生的沟通,使学生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课堂的生成资源少。

三、申论考试视角下的阅读教学

在申论考试的视角下看阅读教学,可以发现学校的阅读教学存在着“实用性”和“应用性”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针对课本上文章的内容,再加上学生阅读量少,致使在申论考试中第一关—材料的阅读上失误,从而导致了申论考试分数的不理想。针对申论考试的特点和申论考试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从以下两个方面改进阅读教学:

(一)实用性

实用性是针对阅读教学中知识与社会和日常生活脱离的现状提出来的。申论考试内容有广泛性、针对性、灵活性,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阅读教学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文章的内容。北师大教育学部副部长、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研制组专家郑国民表示,“没有真正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考试得高分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应该从多角度,如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报纸、期刊进行阅读、探讨,拓宽的阅读知识面,增加阅读量,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其次,要注意将阅读教学与其他各门学科相联系,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多知识面的综合性学科。从联系中有针对性地充实阅读教学的内容,从而增加阅读教学的实用性。最后,要灵活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解答问题,能够举一反三,从整体出发,全面把握阅读材料的本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从不同角度多样性地阐述话题。

(二)应用性

在实用性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无论是申论考试还是阅读教学,最终目的都是在实践中应用。申论考试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也提出了要能全面把握阅读材料,并能找出反映的本质问题。所以说,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将这种阅读理解能力应用到实践中,处理实际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在实践中演练,并积极进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抓住阅读材料的关键点,同时把握阅读的准确性也至关重要,比如:在学生读完一本书后,教师可采用读书报告会的形式,让学生对看的这本书向同学们进行一下介绍或推荐,这看似与阅读教学无关,但实际上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对所看书本进行了概括总结、提炼书中关键点的练习,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指导、鼓励;另一方面,可以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握、理解能力,比如说可以采取概括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缩写或是扩写等等方式。

四、结语

深度阅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阅读教育;游戏精神;幼儿教育策略

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学前儿童的学习主要是在生活场景和游戏活动中进行。从年龄分段来看,幼儿具有良好的模仿能力,好奇心也比较强;从发展特点来看,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格健全发展的最佳时期;从教育关系来看,保证儿童心智健康健全成长是最基础性的工作,游戏是促进儿童心智发育发展的最佳方式。

一、游戏对幼儿阅读教育的作用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能够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使儿童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积极组织各类游戏活动,有利于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儿童权利宣言》《儿童权利公约》将游戏与娱乐规定为儿童的基本权利之一,1990年《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明确提出“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权利,不应当仅仅理解为娱乐与消遣的权利,而应当把它看作是幼儿的发展权”。[1]在新一轮课改中,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中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权利与人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强调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由此推断,游戏与儿童这两个概念是紧密联系的,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影响是全方位的,可以说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①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游戏可以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进行各类探索性活动。儿童天然的好奇心理在游戏中可以得到全新的释放,同时在游戏中借助于自身的想象力构建认知系统;②从社会性角度来看,游戏可以实现儿童社会性的需要,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幼儿之间的假象性活动可以实现人际交往的雏形构建,共同游戏可以满足幼儿交往的基本需求,从而形成基础性的社会观;③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游戏能够实现儿童自我肯定的心理诉求,在游戏中,儿童能够自我满足,建立起自信心,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3]

二、当下幼儿阅读教育中游戏精神缺失的原因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以智力开发为导向的早期教育理念诱导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期待发生了改变,合法的游戏在学前儿童教育中逐步丧失了应有的地位。幼儿教育出现了游戏教育理论研究逐年增加,幼儿的游戏活动逐年减少的现象。幼儿教育模式主要以知识取向为中心,以各类“特长教育”为辅助手段,儿童在幼儿学习阶段过早的变成了任务客体,知识灌输的对象,游戏的价值被人为的忽视。从教育现状来看,幼儿阅读教育中游戏精神缺失主要原因有:家长层面的功利性导向、幼教课程结构性障碍、权威化的教学模式。[4]1.家长的功利性导向。现在的家长多数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幼儿教育很重视,普遍性的拔高幼儿教育,单一的将幼儿教育理解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幼儿掌握的知识变成了家长互相攀比的资本和衡量幼儿教育质量的潜在标准,违背了幼儿生命成长的基本规律。2.幼教阅读课程结构性障碍。当前的幼儿阅读教育课程多是预先设计好,对幼儿游戏空间、时间、材料考虑不足,限制了儿童游戏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幼儿园的阅读角就是单一的小学化阅读模式,一张课桌几张椅子,忽视了幼儿本体在阅读中的体验感,另外一点,当前幼儿教育阅读课程存在较大的结构性障碍,多数阅读以视读为中心,而幼儿阅读尤其是早期幼儿阅读教育需要的是听读,许多幼儿园和早教机构在展开阅读课程时模式单一,从而在开发幼儿阅读能力上存在结构性障碍。3.权威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幼儿阅读教育中,教师承担的是知识媒介,语言是最主要的手段,而当前一个主要的问题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规则养成和纪律化成为幼儿教学的首要选择,在权威化的师严压力下,孩子的游戏性阅读本能从源头已被扼杀。许多教师为了课堂秩序的优化和教学过程的流畅,会制止学生的奇思妙想。如此权威化的阅读教学模式,看上去课堂秩序井然,小朋友也很守纪律,但扼杀了孩童阅读的自由想象力和交互感。

三、幼儿阅读教育中重塑游戏精神的方法和策略

幼儿教育家张宗麟提出幼儿教育应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的活动为中心,在教育方法上,强调富有游戏性。[5]从生理和心理两个维度来看幼儿教育实践,应该在教育活动中推广游戏精神的重塑:1.根据幼儿接受特点设计游戏内容。张宗麟认为,幼儿游戏的前提是“儿童是儿童”,各种作业能出于游戏的态度,则生气勃勃,儿童乐为[6]。因此需要根据儿童的接受特点设计合适的游戏内容。首先游戏活动内容应该模仿和反映现实生活,还要能够在模仿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儿童接受能力的加工和重组要求,从而达到教育性和愉悦性的统一。2.根据幼儿心理特点设计游戏环境。阅读游戏教育是否最终取得良好效果还取决于游戏环境,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能够促进幼儿智力水平的开发,能够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首先要根据幼儿心理特点设计游戏器具的形状、大小、颜色等,保证各类器具的放置符合幼儿的审美,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游戏空间环境的布置要有灵活性,注重安全性的同时,还要能使幼儿愿意参与游戏环境设计,充分发挥环境的心理影响,第三,阅读内容也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符合预先布置的环境,只有环境和内容相吻合,幼儿在游戏中才能更好的理解阅读。3.根据幼儿兴趣特点设计游戏形式。在阅读游戏教育过程中,游戏形式是否合适影响幼儿的参与性,良好的游戏形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兴趣,从而有利于教师把握幼儿的兴趣点。游戏活动和幼儿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不同的幼儿对游戏理解存在差异,在游戏形式上要注重设计,为幼儿主动参与、讨论提供契机,通过听,说,演等多种形式让孩童接受阅读,而不是单一的文本化阅读,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

四、重塑游戏精神在幼儿阅读教育中的意义

翟晓云认为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口语,甚至身体动作等综合手段来理解对色彩、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刺激视觉器官的符号信息,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以图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内容,通过感知、观察、思维、联想等形成对客观世界的主观体验(即心理图像)的一种认知过程。[7]由此可以看出,幼儿阅读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以把握幼儿心理特征为主线展开的一项教育活动。游戏的教育价值和功能的实现建立在儿童主体性发展被接受的基础上,好游戏是幼儿天性,因此重塑游戏精神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积极作用。游戏可以给儿童快乐、经验、思想、健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深远影响。陈鹤琴认为游戏的直接表现是为儿童提供快乐,其长远的影响在于发展儿童的身心、促进儿童感知力的发展,把枯燥的阅读教学,化为兴趣盎然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兴趣,强化学习,才是阅读教学游戏化的意义所在。[8]综观幼儿阅读教育中游戏精神的基本要素主要包含“我想知道、形式自由、我能干什么”,表现在具体活动中,就是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在幼儿教育中重塑游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注重游戏精神,有利于在阅读教育中促进幼儿智力开发。幼儿时期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关键期,注重幼儿阅读教育中的游戏实践,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幼儿在游戏化的阅读教育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思维,让孩子在自己思维的想象空间中感受成长的快乐。在引导幼儿阅读时,可以选取篇幅短小,语言简朴朗朗上口,适于幼儿吟诵的传统经典文本。例如选取李白的《静夜思》作为幼儿阅读的材料时,可以辅助一些视听材料,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化的表演。2.重塑游戏精神,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控力。幼儿天性活泼,在成长过程中,游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此在阅读教育环节,通过游戏精神重塑,可以让孩子自由尽情的发挥个性释放自我,充分调动孩子玩中学,比如选择优秀的文本《我是好帮手》,教师可以一边读,一边引导幼儿“看看谁最棒”,也可以让幼儿相互评优,将教育和优秀合二为一,在满足孩子的游戏天性的同时,循序渐进,既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更能增强孩子的自控力,从而发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成长过程中提供更有效的自我观照。游戏在幼儿阅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教育活动中,要满足幼儿教育的发展,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离不开游戏精神的重塑。陈鹤琴先生强调活动单元的教学主要着重于室外活动,但课外游戏的直接表现是为儿童提供快乐,能够发展儿童的身心、促进儿童感知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如何把枯燥的阅读教学,化为兴趣盎然的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孩童的阅读兴趣,强化阅读能力的培养,才是阅读教学游戏化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联合国.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EB/OL].(1990-9-30)[2011-03-19].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2001-08-01).

[3]陈爱萍.幼儿教育呼唤游戏精神[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4]杨其勇,张杰,沈雪松.回归幼儿教育“诗意化”特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9).

[5]张沪.张宗麟幼儿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6]张沪.张宗麟幼教思想中的社会主义因素[J].幼儿教育,1992(5).

深度阅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高;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情感

传统的职高语文教材缺乏趣味性,大多涉及政治性、理论性的知识,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久以来会使学生衍生对语文学习的消极情绪。针对这种现状。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旨在将传统的教育重心引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这一理念的提出改变了语文阅读中单一的读写模式,使教材内容在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前提下兼顾美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职高学生的年龄段刚还处在情感渴求量较大的使其,其情感健康与否直接决定学习效率和心理品质。另外职高的学生每学期还需进入社会开展实习活动,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影响,情绪变化较快,所以必须利用教学中的情感牵引使其保持身心健康。关于情感培养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利用朗读加深学生对阅读情感的理解

长期以来职高语文教学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无法分辨“读”与“朗读”之间的差别,将两者混淆会使朗读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对于语境也缺少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外部环境印象以及学生自身的影响,外部影响指学生受到高中招生的筛选,职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相对薄弱,学生自身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视度不够,把学习重心放在专业课上。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之后再朗读的基础上挖掘朗读对象的趣味性或者情感因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学生对课文反复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使学生自主分析文章的情感因素。

二、利用语感练习增强学生对文章的审美情感

阅读教学的特点在于使原本纸张上的文字以口述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赋予其语气、语境,能够更为直观的反映出文章包含的情感,教师应将课本中的内容用阅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一来学生的感受比单纯课本阅读要多的多。从未来从业方向来看,职高学生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众多的交际,而交际能力必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情感与语言相互之间的转化能力的。文字语言训练的核心是语感的训练,因为语感承载了学生对于文章的情感表达,而高职教材中涉及许多的情感,例如施耐庵写的“那雪正下的得紧”,从课本中看起来只是简单几个词,但是当中包含了作者的种种复杂情绪,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情感分析能力,分析语句的隐藏含义,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另外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简单正确、错误的评判标准,而是要学生结合自身阅历尝试分析文中的情感因素,同时加强对语感的练习,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获取到对美的享受。总的来说语感与审美情感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利用语感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而把握准确的审美情感之后又以语感的形式表达出来,彼此相互促进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利用思维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目标更为多元化,体现在学生除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为还要具备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专业知识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快速掌握,而思维创新则需要学生利用情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在此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引导的角色。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作为教学重点是很有必要的。思维创新能力是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拓展能力,学生经过大脑的分析延伸得出新的形象。而情感是依附于思维运作的,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也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分析能力。学生将自身的情感赋予思维感知的对象当中,能够加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而当前学生由于受到人生阅历、知识体系的限制,思维想象能力也难以发挥出实际效果,所以加强学生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能力,首先要从增加学生的阅历为切入点,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生活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出喜爱想象的习惯,而教师应该构建情景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对语言信息进行处理,为学生建立一个得以发挥想象的平台。

结束语:

总的来说,职高语文教材具有很强的美感,包含了丰富的人性化内容,除了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外,还能够起到培养学生情感审美能力的作用,要想发挥出教材的价值,就需要教师增强自身的情感审美能力,对文章内容加以处理,同时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审美、思维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红艳.教育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彰显独特魅力[J].学周刊:上旬,2014(2).

[2] 张丽佩.语文阅读教学应少讲解多点拨[J].吉林教育:综合,2013(12).

深度阅读论文范文第4篇

读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有感

在我的印象中,写论文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大多数人对这项费时费力费劲的文字工作都比较反感,因为爬格子毕竟是一件苦差,与青灯为伴,与黄卷为友,怎能不苦?很多人都害怕写文章,尤其是专业论文。因为写论文需要花大量的前期功夫进行调查研究,而且很多可能还是无用功,包括走访座谈和阅读大量文献,不然文章很容易陷入言之无物的空灵,除此之外,选题和构思亦是一大难题,因为选题就是要选出问题,找准了问题就等于论文成功的一半,而构思则是选题的拓展,构思将选题最初的意蕴用框架的形式搭建起来,剩下的便是码子了。很多人认为写文章难并非是构思难,而是码那么多字很困难,但笔者却不以为然,笔者以为写文章最痛苦的当是两件事情,一个是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这是论文的素材,另一个便是选题和构思。收集资料是个体力活,消化资料提炼问题则是个纯粹的脑力活,需要反复的构思。只要有了选题个构思,将调研所获取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填充以汉字,论文便水到渠成了。

的确,写文章确实是一件费时费力费劲的事情,不仅需要繁重的体力劳动--收集素材、消化资料,更是一项复杂的脑力活动,选题并构思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一书或许能为我们写作论文尤其是专业法律论文提供一些启示。该书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群针对写论文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的专门研究,包括法律专业论文的特点与分类介绍,法律专业论文当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提纲的拟定、结构的安排,格式的规范等写论文所必需的各个要素都进行了一一的阐述和分析。写论文到底有无专门的路径或方法,或许阅读完该书,你可能要失望了,因为其最多是一门写论文的入门教材,对法律专业论文进行了概述式的介绍,及框架的搭建和格式的规范进行了相关的介绍与提示,但却并未教读者写论文的速成之道,即写论文的捷径和快速方法等。因此,通读完该书,可能最大的收获还是对写论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及做论文应该注意的方法和格式规范等问题,或许能有所裨益,但却找寻不到论文的速成之法与成就之道。的确,写论文确实是没有捷径和窍门的,主要还是依赖于平时的积累,而不可能希冀于阅读一门论文写作书就迅速掌握写作方法并产出优质论文。这或许亦是该书的名字为法律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而非法律论文速成之道的缘故,没有一个人能夸这海口,企图让读者阅读自己的一本论文写作书便摆脱写论文的痛苦,化腐朽为神奇,让论文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因此,读完该书,笔者收获不是很大,也很困惑,法律论文该如何写作还真是个大难题。根据笔者个人的论文写作经历与体验,论文写作还是要靠平时的大量积累,包括阅读大量的文献和经常性练笔。因为论文写作是一个文献输出的过程,不阅读大量文献,不进行文献输入,是不可能有文献输出的。这也恰好符合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而经常性练笔则助于提炼文字的纯度,没有人天生就是字字珠玑,炉火纯青,相信大多数学人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和练习,论文才能像一串串美妙的珍珠,让读者一气读完,发浑然天成之感。

笔者的论述好像是在否定该书的价值和意义,其实不然。上面的论述只是澄清论文无速成之道的朴素原理,该书的价值肯定是有,读者通过阅读起码知道论文写作必须先构思和搭框架,这样才能下笔不跑题而且文字方能如行云流水般远行。就像盖房子需要设计图纸和框架搭建,剩下的才是砌墙和圆顶。论文亦是同理,写论文必须注意格式规范,包括引用他人文献的规范等,在此书中都有所介绍和分析,认真细读该书还是能有所收获的,至于最后收获的是什么,那要看读者的读书动机和文字功底,因为读书动机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你读书的目的并努力找寻自己兴趣点,予以满足,而文字功底则能大致确定你所获的深度。因此读完该书,笔者感觉还是能有所收获,起码知道了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论文写作的步骤,规范论文的基本格式,这对于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学术训练的论文初学者还是很有必要值得注意和警醒的,按照该书作者提供的写作思路,论文不能确保获奖或发表,但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浪费,能让所出炉的论文看起来更加清新简约,格式规范,确保形式上的瑕疵祛除。因此,从这个意义和角度来说,写论文还是有速成之法与成就之道的。

深度阅读论文范文第5篇

本论文在xxx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在此我向xxxx学校xxxxxxx专业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三年的辛勤栽培,谢谢你们在教学的同时更多的是传授我们做人的道理,谢谢三年里面你们孜孜不倦的教诲!

三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三年来我遇到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感恩之情难以用言语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