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少团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能少年团》今日曝光的古装大片将观众引入一个古代少年世界。整部宣传片一反以往综艺节目以节目内容为表达核心的套路,而是用古风大片带出中国少年的主题,一经上线就点击爆表,引发一片热议。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能少年团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高能少年团观后感1今日,一组刘昊然,张一山,董子健,王俊凯,王大陆用不同方式比“W”暗号的照片引爆网络,象征着胜利的`手势昂扬着少年意气,向无数粉丝证实了几位少年即将组团参加浙江卫视《高能少年团》的传闻。据了解,该节目将于北京展开首次录制,这不仅是王俊凯艺考结束后的首档综艺节目,更是国内首次90后真鲜肉少年明星的集结。“W”暗号集结王俊凯张一山刘昊然“高能少年”正式起飞今日,刘昊然在微博晒出一张照片并配文:“高能少年团,出发!”,照片中他单手摆出“W”高难度手势。而张一山,董子健,王俊凯,王大陆也陆续在微博了相似的“暗号”,张一山用双手霸气比“W”、董子健则用身体“瘫”成“W”姿势、王俊凯将怀中的猫别有深意地搂成“W”姿势,王大陆则高举双手逗趣比出“W角”,明显“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瞬间燃爆全网。”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有网友认为这代表着”胜利(win)“,也有网友认为这代表着”五(wu)位少年“。但几位少年斗志昂扬地证实了一个由来已久的传闻五位少年将加入浙江卫视《高能少年团》,将团体作战挑战各种“不可能的任务”。随后,该节目官博证实了该消息,并宣布五位少年将于次日在北京录制首期节目。“高能少年团”正式启动的消息令无数翘首期待已久的粉丝兴奋不已“等你们太久了!”
高能少年团观后感2爱,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能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它同样能够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它更能够让社会多一层光彩……当我看完《高能少年团》第12课后,我就情不自禁地觉得爱心是最可贵的。
你们知道《高能少年团》的第12课主要讲了六位少年迎着朦朦胧胧的月色起床,为环卫工人们买了早餐,并且主动帮他们干活,共创新城市。
是呀,环卫工人多辛苦哇!他们为了能让我们的城市多一些绿色,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骄阳似火,总是在天还未亮之时,就把城市“打扮”得令人赏心悦目,让我们迎来新的一天,憧憬未来,自己却不辞劳苦。以前,我还会随手乱丢垃圾,并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现在想想,当时的行为真是太可恶了,让我愧疚得无地自容。以后我一定不会再乱丢垃圾了,也会号召身边的人一起为城市增添光彩,让环卫工人能减轻点负担,别让他们太辛苦了。
再看看六位少年们吧,他们不仅为环卫工人买了早餐,还主动帮他们打扫,这是多么的难得呀!当看到这一幕,环卫工人们个个笑逐颜开,感谢他们的好意。我也不由自主地被他们的执着所打动了;更被他们的爱心所打动了。他们必将是我前进道路上的榜样。
诚然,爱心是最可贵的,最可贵的……
高能少年团观后感3在前几天火了一部电视剧《少年派》,我看了之后深有感触。
林妙妙的父母,由于林妙妙的学习下降就直接把房子换了,学霸钱三一的母亲,之前是一位歌唱家,因为儿子要上高中了,所以就告别了舞台,跟着儿子陪读。邓小琪的母亲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过好,也是非常努力。虽然之前姜天浩的父母非常有钱,可是,当他们破产后,对儿子的学习也是非常上心的。这四位主人公都身处不同的家庭,但是都有一个相同点,都是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
有一段时间,林妙妙因为直播没有学习,每天晚上熬夜搞直播,导致学习成绩急速下滑,而这时邓小琪因为想要报考中戏,就开始非常努力的学习。他们三个都劝过林妙妙,让她好好学习,可林妙妙不听,她认为直播可以赚钱,可是在年会上林妙妙也没有穿礼服,粉丝大跌。后来,/林妙妙想要跳楼,直到自己的妈妈被吓晕了过去之后才开始知道努力学习。本来可以考上一本的林妙妙,最终却考上了二本。而钱三一不出所料,考上了清华大学。邓小琪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江天浩为了帮父母开饭馆只考了当地的江州大学,林妙妙也考了那个学校。
我们先看看他们原来的学习状况:邓小琪的成绩原来非常不好,和林妙妙是全班倒数一二,可是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可见,努力多么重要。林妙妙因为一时的兴趣,就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到后来才开始努力,这又让我知道在接近期末考试的关键时刻不能松懈,要一直努力。
《少年派》这部电视剧让我明白:在我们上学时,不能因受别人的诱惑开始放松自己的学习,要不能受别人的干扰,自己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砥砺前行,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高能少年团观后感4“何为少年?”随着一声喝问,《高能少年团》今日曝光的古装大片将观众引入一个古代少年世界。整部宣传片一反以往综艺节目以节目内容为表达核心的套路,而是用古风大片带出中国少年的主题,一经上线就点击爆表,引发一片热议。王俊凯蓝衣飘逸出尘,一箭凌空尽显少年潇洒;董子健白衣诵读,一派“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志书生模样;刘昊然文武兼备,手执判官笔刚正如剑;张一山红衣持剑灵动无比,玩世不恭中自有少年意气;王大陆则演绎少年战将,“初生牛犊”般的刚猛震颤人心。从朝廷到江湖,从书院到沙场,几位少年间秉承不同的理想激烈碰撞,锋芒毕露令人对他们之间的故事浮想联翩,而华夏少年的凛然风骨也在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无怪乎有网友感叹:“美哉我中国少年!”
高能少年团观后感5亲亲挥别无畏的童年,和着青春的步伐,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寻寻觅觅、跌跌撞撞……
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强者来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奥地利音乐神童莫扎特,在他15岁那年,他为了抓紧时间创作一道曲子,连续三晚他都在寒冬中伏案创作,手冻僵了,呵一口热气暖暖。但后来,他的曲子被淘汰了,他的希望瞬间变成了泡影。但他并没有在挫折面前低头,还是一如既往地在音乐事业下苦功。最终,他终于在世人的敬仰与羡慕中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在历史的篇章熠熠生辉。
我们对电灯的使用评价甚高,可谁又能明白他——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经历了多少苦难,失败与挫折。
他在发明电灯时,做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在每一次试验失败后,他总结经验,又投入到下一次的试验中,反反复复,直到成功为止。
(一)研究现状
1、少先队作为广大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少先队组织历来注重少年儿童的独立自主和实践创新,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个性——“少先队的自动化”。其作为少先队的“灵魂”体现在少先队工作的方方面面。
2、少先队的社团文化作为少先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丰富了少年儿童的生活、培养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扩大了他们的求知领域、增加了他们的交友范围、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少先队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健康向上、正面引导的作用。它体现了不同学校、不同发展状况的少先队各自的特色,开发少先队的社团文化是少先队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3、少儿科学院是我们月浦新村小学少先队的社团。自年成立至今,已从发展、壮大并逐步走向了成熟。学校少先队也通过长期的实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少先队科普系列活动的探索》、《少先队科技教育模式的探索》《开辟少先队科技活动网络阵地的探索——构建网上少科院》、《信息技术支持下“绿色育人”模式的探索》、《少先队主题人文环境创建对实现少年儿童自主教育辐射的研究》等。这些课题的研究都是围绕着学校少先队的社团——少儿科学院的活动展开的,对各个发展阶段都起着“总结——反思——提升——发展”的作用。为本课题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选题意义
1、研究少先队的社团文化是少先队自身建设的需要。
少先队在长期的发展和文化的积淀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昂扬向上的、自主自动的少先队文化。社团文化是少先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了各校少先队的特色,属于少先队的特色文化范畴。社团文化作为凝聚少年儿童的重要力量和激励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它体现着新世纪、新阶段少先队发展的要求,实现着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目标。研究少先队的社团文化建设是少先队完善组织机制,突显自我管理,实践自主生活的需要。
2、研究少先队的社团文化是实现“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的有效手段。
在教育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这一具有导向性意义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将“文化”置于教育发展的空前高度,视之为教育灵魂的所在。作为教育文化的一部分,少先队社团文化也散发着独特的塑造教育灵魂的魅力,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手段之一。研究少先队的社团文化建设具有体现本区特色的现实意义。
3、研究少先队的社团文化是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校少先队的社团——少儿科学院是顺应“科技教育是一项基本校策”而于年成立的。十多年来,少先队一直以“科学普及”为目标,实现社团活动的自动化建设。在不断的继承与发展中,已基本形成了相关的“模式”、“机制”等,但缺乏系统的总结与提升。因此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来对学校少先队社团文化作一个全面的反思与提炼,为形成校本特色的少先队文化理顺思绪。
二、课题研究组织:
(一)顾问指导组织:
1、进修学院:本课题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将聘请区进修学院科研室、德育室的专家对我们的研究过程进行专业指导,及时将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困惑、难点加以解决。
2、区少工委、区少科站:本课题有许多方面涉及到少先队的科技活动,因此将聘请区少工委、区少科站对学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的科技活动进行指导。
(二)研究实施组织:学校确立了以大队部、德育室、科技室、科研室为核心力量的研究组织,将分工合作进行本课题的实施。
三、课题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来创建以“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为内涵的少先队社团文化环境,构建以“自动化”为目标的少科院的组织机构和激励机制,探索以“全童性”为宗旨的少儿科学院社团的活动模式,并进行科学品质培养的个案研究。
四、研究思路:
本课题将通过四个层面对学校少先队社团——少儿科学院的文化建设进行研究。这四个层面分别是:环境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活动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本课题从以上四个方面,以不同的角度对学校少先队的社团文化进行研究实践。
(一)进行环境文化层面的研究:创建以“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为内涵的学校少先队社团文化环境。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内容的研究:
1、少先队的标志性环境建设:学校“领巾苑”的创建。
2、围绕少科院活动的“五园两线”的规划与创建。
3、开辟学科探究的网络环境:网上少科院的创建与发展。
(二)进行制度文化层面的研究:构建以“自动化”为目标的少儿科学院的组织机构和激励机制。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内容的研究:
1、规范少科院的三大组织机构:顾问机构、辅导机构、行政机构。
2、与快乐中队建设相结合,完善少科院小分院的建设。
3、建立少儿科学院社团活动的激励机制。
(三)进行活动文化层面的研究:探索以“全童性”为宗旨的少儿科学院社团的活动模式。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内容的研究:
1、探索少科院与网上少科院活动的交互方式。
2、探索网上少科院科学探究活动的操作模式。
3、研究辅导员组织活动的行为对策。
(四)进行精神文化层面的研究:进行科学品质培养的个案研究。主要开展以下两方面内容的研究:
1、队员成长的个案研究。
2、科学品质培养的活动个案研究。
五、研究过程:
本课题计划从年9月开始正式启动实施,至年9月完成结题报告和课题相关的成果。主要研究过程安排如下:
1、准备阶段:(年9月——12月)
(1)查阅、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已作的一些研究
(2)修改课题研究设计方案
(3)组织专家对研究方案进行评估
(4)组织群体和个体的专题学习、交流,完成相关的研究综述
2、实施阶段:(年2月——年2月)
(1)制订阶段研究计划及实施细则
(2)创建以“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为内涵的少先队社团文化环境
(3)构建以“自动化”为目标的少科院的组织机构和激励机制
(4)课题研究中期总结、汇报
(5)探索少儿科学院社团的活动模式
(6)进行“全童性”为宗旨的科学品质培养的个案研究。
3、总结阶段:(年3月——6月)
(1)收集、归纳、调整课题研究相关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报及专家鉴定
(4)修改研究报告,编撰研究的相关成果
六、研究方法:
根据本课题实施的特点和研究的实际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将涉及到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通过不同的、多样的研究手段更好地实现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七、研究条件:
1、学校少先队通过长期的实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积累了实践经验和大量的第一手信息资源。如:《少先队科普系列活动的探索》、《少先队科技教育模式的探索》、《开辟少先队科技活动网络阵地的探索——构建网上少科院》、《信息技术支持下“绿色育人”模式的探索》、《少先队主题人文环境创建对实现少年儿童自主教育辐射的研究》等。
2、研究的主要成员均参加过相关课题的实践与探索,其中包括市科研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沈文文副校长、多篇论文获奖的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王燕平老师、区十佳科技总辅导员顾海滨老师和长期从事科学探究活动并多次获奖的少科院辅导员赵金老师等。强大的研究队伍是实施本课题研究的人力资源保障。
3、学校以科学教育为抓手,少先队坚持十多年开设少儿科学院社团活动,以“自动化管理”和“普及教育”为目标,在广大少年儿童中宣传科普知识、普及科学活动、启蒙科学志向,是少先队的窗口学校之一。这些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
4、区少先队的科研意识较强,科研能力进步较快,区科研室为基层少先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针对性的的指导,确保了学校少先队科研工作的稳步推进。
八、研究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现学校少先队社团文化建设的全面提升,最终形成的成果有:
1、研究主报告
2、“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为内涵的少先队社团文化环境
3、少科院分院建设个案
4、辅导员组织活动的辅导个案
5、与科学品质培养相关的活动方案
一、常见问题
1.物质条件差,学习负担重。很多学校连基本的教学需要都难以满足,好点的也是僧多粥少,要有效开展活动困难可想而知。当前,升学压力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做不完的作业和上不尽的辅导班,很多学生平常连休息时间都不够,哪还有时间与精力去从事体育活动。
2.兴趣未稳定,自主能力低。中学生兴趣爱好还不稳定,同时我们也不应该过早就为学生定向。社团强调自主性,但高中生的自主能力、自我教育与自我约束能力远低于大学生,如学校完全放手,必然行不通,而学校“一把抓”,社团又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
3.社团管理难,指导不明确。不能正确认识学生社团的育人作用,重视和投入不够;难以把握好社团“自主”管理这个度;活动参与人数多,要想有效组织难度大;指导老师不明确社团到底该教些什么,该如何教。
4.发展不均衡,延续性不够。高中生无论是在身体素质还是运动技能,都还没有完全成熟,从基本功练起,时间又不足,刚有点起色,又进入了高三面临高考,导致社团难以产生成果,形成社团传承和发展不够。
5.社团多而不精,发展不均衡。社团成立时不假思索,不做调查,不问困难和发展前景,只追求量,导致学生社团建设多而不精,具有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的更少。
6.广泛交流少,资源整合难。鲜有机会与本校之外的同类社团开展活动,而很多的社团也没能走出校门,未能很好的利用外校、社会、家长等其他资源。
二、四条原则
第一条:不盲目,讲量力而行。无论是体育类社团或其它类型社团,在规划之初一定要先做可行性分析,包括学生基础、参与范围、学校物质条件、师资力量、活动内容、组织与管理方案等等,不然就会“出师未捷身先死”。
第二条:不冒进,讲循序渐进。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需要长时间的积淀,任何急功近利的行动,注定都是要失败的。社会生产不能搞,教育更不能,只有充分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第三条:不浮躁,讲脚踏实地。很多学校成立了很多体育类社团,可无论是学校还是指导老师并不十分了解社团,有的根本不具备成立社团的条件,纯粹就是跟风,最后将社团办成了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要不当作一堂常规课,要不就任其自然。
第四条:要舍得,讲长远目标。这里所说的舍得,包括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必要的物质支持、必要的规章制度保障。社团活动近看能提高学生技能,陶冶身心,远看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习惯,提高自主能力,而这不正是教育的真义吗?还有什么不舍得。
三、实施策略
1.正确认识,加强引导。不仅学校领导要把握社团建设的意义与价值,更要全体师生能统一正确认识,如果不能得到最广泛的支持和帮助,再好的方案和决策,也是纸上谈兵,强制推行不仅无益于我们的初衷,对学生对社团的伤害更大。
2.优先发展,树立品牌。集中学校资源,优先发展几个,树立品牌,通过品牌效应,让学生心动起来,让加入社团成为学生的渴望与荣耀。对外能为学校添光增彩,对内树立榜样,激发广大师生真正热爱社团,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团活动。
3.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在规划之初,将人数控制在能有效开展活动范围内,比如篮球与足球社,不宜超过一个球队人数。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再逐渐扩大规模,或者是让骨干去成立分社,实现社团由小到大,社员由少到多。
4.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先成立“官方”社团,为社团活动提供充分条件,优先保障社团活动,像场地、师资、经费等都向社团倾斜。所有对外比赛和展示,都由社团组队参加,并且常和外校开展交流活动。通过“官方”社团引领,促进“民间”社团发展。
5.长远规划,形成传统。文化的积淀,传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年两载的事,只有持之以恒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而这条路,必然是一条不断尝试、反思、改革、总结,然后再重复的坎坷路。
6.理清概念,区别对待。体育社团有别于体育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组织形式是“自上而下”,主要以教师参与管理、组织、指导为主。而社团是“自下而上”,社团活动提倡学生的“自治”,自治包括自主组织、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我服务。
7.教师指导,得理得法。体育社团活动不同于一般体育课,内容应当更细化更系统,标准与要求更高。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主要以点拨、共同探讨为主,一定要摒弃“师道尊严”,尽可能融入学生中,成为他们的朋友,将课堂变成相互学习、相互竞技的乐园。
8.制度保障,有依有据。制度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社团活动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建设行之有效的制度,加强学校对社团的管理。不仅学校要有制度,各社团自己内部也要有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社员活动,促进社团健康发展。
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根据《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中职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5%左右。2010年,中职就业率达到了95.6%;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662.67万人,就业学生数为640.9万人,平均就业率为96.71%。究其原因,在于中职学校直接为对口企业培养、输送大量有操作技能的“蓝领”,节约了企业在招聘、培训岗位等方面的成本。毕业生招之即用,加速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中职毕业生供不应求。以笔者所在学校客户信息服务专业为例,近几年,毕业生被中国联通等大型企业的呼叫中心预定一空,一次就业率接近100%。然而,高就业率并不意味着优就业率。中职学生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职业适应性差。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适应、生活适应、角色适应、观念适应、规则适应、环境适应等方面。具体表现为:定位不准确,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缺乏良好的抗压力和耐挫力,容易产生逃避和抱怨等失衡心态;缺乏诚信、脚踏实地等职业精神;团队意识、合作能力较弱。据学校追踪调查,由适应不良引发的学生焦虑情绪、自卑情绪等十分普遍,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发展十分不利。
二是就业稳定性差,“跳槽”频繁。从毕业生调查反馈的情况来看,中职毕业生对首次就业单位的忠诚度较差。当中职毕业生被问到“你期望在目前工作单位的服务年限”时,有超过90%的中职毕业生回答“最多一年”。许多毕业生尚未满实习期就换了单位,给单位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对学校的声誉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一小部分学生游走在职业人和社会闲散人员的边缘,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人生的初次就业就如此不顺利,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是职业决策能力不高。目前,中职学校大都实行了校企合作,所以学生进校时已经有了职业方向,但这个职业方向基本上都是由父母代替孩子做的选择,就业时,只要按照学校的安排到企业实习就业就可以了。但即便如此,学生还是必须在学校提供的众多企业中进行选择,而决策能力不足导致他们无法自己做出决定,不得不依赖老师和父母。进入职场后,也会面临多种岗位的选择、甚至企业或行业的转换等问题,学生想要摆脱依赖,自己做出决定,却又不知该怎样决定。这种矛盾导致学生出现烦恼、焦虑、迷惘、自卑等一系列的心理不健康的状态。
问题产生的原因
上述现象的普遍存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中职生有其独特性。中职学生多数是被应试教育淘汰下来的学生,个人文化素质较低,学习能力不足。多数中职学生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对就业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导致其在校学习的盲目性。在年龄上,中职生进入职业的年龄相对较小。中职学校大都实行的是“2+1”培养模式。学生在三年级进入职场顶岗实习时,年龄大多数未满18岁。与大学生和社会在职人员相比,心理成熟度低,知识面不够丰富,社会阅历浅,对自身、对职业、对社会的认识不足。受自身发展水平限制,很难以长远的、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即学校在生涯教育工作上的不足,把生涯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有专家形象地表述了目前这种重就业指导、轻职业生涯教育的状况:信息提供的多,观念教育的少;支招的多,解惑的少;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讲如何找到满意工作的多,讲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怎么办的少;仅在毕业班进行抱佛脚式的择业指导多,从入学起始终引导学生正确就业观念的少;每年邀请的招聘单位多,深入调研聘用后学生就业状况的少。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仅在一年级上学期根据国家课程规划,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二年级下学期不定期为学生举办几次就业讲座,此外,就靠各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以及班主任一对一咨询等。由此可见,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并未形成科学化的体系,专业师资配备不够、生涯教育普及层面不广、辅导形式单一、课程内容及方式陈旧,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而运用何种形式能够更好地推进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呢?这也是中职学校生涯教育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之一。在此形势下,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生涯辅导形式,在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优势日益凸显。
团体辅导的优势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即有专家预言,个体对团体辅导的需求将超过对个别咨询的需求。大量实践也证明,团体辅导相对于传统的生涯辅导而言,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一,团体辅导符合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传统职业生涯辅导是接受式教学模式,很容易变成枯燥、空洞的说教,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团体辅导正是以体验式和情境式的教学方式,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经验分享、模仿学习、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打造有效的教学环境。学生们在开放接纳的气氛中探索团体成员的内在冲突、感受、态度和价值,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支持力量;此外,学生们在团体营造的积极氛围中搜集职业信息、获取技能训练的资料、练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等,更容易激发个人智慧和潜能。
其二,团体生涯辅导符合中职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具有很强的交往需求,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影响相对较大。团体辅导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与同龄人交流、聆听、表达、互助、分享、探讨的人际互动和情感支持的平台。实践证明,这种自我教育的形式可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虽然中职生在自我认同、职业成熟度、生涯决策效能等方面会有个体差异,但由于他们在生涯发展阶段上都属于探索期,因此有着基本相同的生涯发展需求,如职业自我认知、职业心理素质、职业选择能力等,所以团体辅导的成员是基本同质性的。这就使成员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生活体验,相互之间更容易理解和沟通。成员通过互动,不仅能更好地了解自我、提升生涯规划意识,而且每一名成员也都可以从团体中的其他成员的经验中得到启发。
在实践运用中的思考与建议
第一,要注重评估与挖掘团体生涯辅导的长期效果。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每一次团体生涯辅导活动的即时效果都是很好的,成员更加了解自我、提高了职业认知、增强了就业信心等。这是根据辅导后的评估得出的结论,是一个短期得出的评估结果。那么,团体辅导会产生怎样的长期影响效果呢?会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比如“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这类带有个人心理特质的维度,以及“就业信心”“决策能力”这类在很大程度上受客观因素影响的维度,这些维度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因此,笔者认为,应重视团体辅导的延后效应,可对辅导对象进行定期的评估,
第二,团体生涯辅导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团体的领导者是重要因素。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运用不熟练,就不能有效调动团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使辅导低效甚至无效。团体领导者除了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具备职业指导的理论和技术外,还要能熟练使用各种心理咨询技术及团体辅导的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训练自己具备团体领导者的特质,包括积极关注、接纳、开放、弹性、温暖、中立、自信、感染力、影响力、亲和力、洞察力、觉察力以及健康和谐的心理状态。
第三,团体生涯辅导不是万能的,要与多种职业指导方式相结合。比如,对于自我觉察力不高的学生,团体辅导就很难产生良好的效果,因而须配合个体咨询和辅导等其它的辅导方法。同时,可利用校企资源,在团体辅导进程中穿插技能竞赛、参观考察、优秀毕业生报告演讲等形式,作为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为什么得不到长足发展――有思想的校长比较少
缺乏思想的校长限制了学校的健康、有序、和谐、持续发展。一些学校管理靠惯性运作,“打铃,上课”“打铃,下课”“打铃,放学”的学校比较多见。部分校长学习意识淡薄,对新时期的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特别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重视不够,教育理论层次较低,学校管理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依赖个人习惯或经验,没有明确的办学思路,没有或缺少中短期发展目标和动态的计划安排。学校管理者思考少,谋划少,创新少,活动少,导致的结果是学校死气沉沉,缺少生机,缺乏动力,学生容易厌学,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领导班子的作用为什么得不到发挥――校长的个人意志过于强烈
有的校长刚愎自用,霸气十足,独断专行,大搞一言堂,一竿子插到底,个人意志强加于集体之上。与班子成员交流和沟通少,也听不得不同意见和建议,不讲决策民主,不顾议事程序,怎么想就怎么做。长此以往必将闲置了他的左膀右臂,使副职无所事事,无所适从。副职的作用不能发挥,慢慢地副职也就淡漠责任意识和积极性、创造性。从根本上讲,这种做法是在削弱集体领导的力量。有的校长则不放心别人,对学校的任何事都要亲自过问,凡事没有不经过他点头的,可以说是个很负责的校长或者说是不会工作的校长。这样一来,累了身子,忙了自己,闲了助手,乐了教师,误了发展,工作效率还不高。
3.团队凝聚力为什么不够强――不甚重视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但是一些学校对思想政治工作谈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干脆不要。校领导片面地认为抓教育教学质量是“实的”,成绩立竿见影,思想政治工作是“空的”,看不出有什么显著的成绩,因此没有摆正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位置。有的学校抓业务,抓质量,抓安全,就是不抓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长此以往,导致学校人心涣散,职工思想松懈,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发展动力不足。许多教训可以证明,思想政治工作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不讲政治是万万不能的;政治不能代替管理,但脱离政治的学校管理是低效的,脱离了政治的学校是不可能发展的。
4.教职工为什么消极怠工――管理中存在非公平现象
我们大力提倡教育公平,但在实际管理中,非公平现象在一些学校依然如故。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工作量平衡上存在非公平现象。有的教师满工作量,高负荷,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而有的教师则闲游闲转。这正是“转的转,干的干”,说不定“转的还给干的提意见”。二是各类考评及奖金的发放上存在非公平现象。有的学校里,一线上课扛重活的教师远不及二线管理层面的人员,学校管理人员考评考核是“优秀”,有的管理人员的奖金甚至比教学成绩优秀教师的都多。三是年度考核、评优树模、职称晋升、岗位聘任存在非公平现象。人情味淹灭工作,暗箱操作挤掉民主。在有的学校里,钻挤鬼大、拍马溜须者处处得利,决定饭碗稀稠的职称比老老实实干工作者跑得快。这些非公平现象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挫伤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致使校园怨气淤积,人际关系恶化,职工消极怠工。
5.安全事故为什么频频发生――安全事故困扰学校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管理不力或管理不善,容易发生这样那样的安全事故。许多学校被安全问题、安全事故困扰着。因为,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因素比较多,如以学生和学校为侵害目标的社会犯罪现象日益突出,以网吧为场所的“网络陷阱”对青少年的危害有增无减,以学生意外伤害而引发的“校园官司”日益增多,以“独生子女”“留守子女”为对象的学生群体使学校安全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以学校危房、消防、饮食卫生等问题为重点的安全隐患仍然突出等。学校的安全问题压力巨大,成为困扰校长的头等大事。
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
1.校长要加强学习
时代在飞速发展,面对多元化、信息化的国际趋势以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校长不能仅停留在过去的家长式治校,粗放式管理上,而要深入思考新形势下如何使校长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要想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校长、一名能适应时展需要的校长,就必须善于学习,精通管理。具体说,一要有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没有思想做起事来,就会没有方向。作为校长,首先要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在学习中获取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管理知识,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教育思想。用思想来管理学校,培养学校,发展学校。二要有点子。点子也就是措施,是将思想转化为行动的一种表现手段。思想只有转化为行动才能发挥效益。否则,思想也只是空想。三要见成效。任何事情都是注重结果的。那就要让学校走内涵式发展,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抓出成绩来。
2.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作用
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求真务实是做好工作的关键环节。学校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各级领导的管理作用。一是各级领导既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各行其是,又要团结协作,各项工作才能正常运行。领导机构的设置运转犹如天体运行,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和速度,让他们在各自的台阶上、层面上、范围内行使各自的职权,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才能有效地规范、科学、高效运作,班子才能活力四射,焕发出勃勃生机。二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是为了更好地集中有限的行政执行资源和手段,减少不利因素干扰,集中体现学校师生共同意愿于校长一身,并通过校长坚定实施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绝非校长就是学校家长,任意为之。校长是全校师生的校长,校长只是全体师生的代言人和领跑者、服务者。校长要做到大事定好调,小事须放手,而绝不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3.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抓紧抓好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而且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更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教育人、引导人,是在教育人们自觉改造主观世界、提高思想觉悟的同时,帮助人们不断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学校只有抓好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教育教师,引导教师,培养教师,提高教师,团结教师,发展教师,才能达到发展学校的目的。学校要通过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指导、人生启迪等等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和途径,教育启发广大师生的思想觉悟,提高认识能力,提高处事水平,进一步来促进团结,促进和谐,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能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能消除隔阂,化解心结;能促进团结,提高工作效率。学校领导一定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认真来抓思想政治工作。
4.要落实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管理者要树立公平意识,落实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创造公平公正的教学工作环境,是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佳方法。没有公平公正,鼓励就是错误的鼓励,肯定必定是错误的肯定,表扬也必定是错误的表扬。学校在工作安排上要考虑工作量的平衡,考评考核、奖金、津贴的发放要向一线教师倾斜,根据工作业绩,做到合情、合理,情通理顺,年度考核、评优树模、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关乎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校领导要一碗水端平,要实事求是,要阳光透明,事情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不能因为关系好、关系不好而坏了制度,乱了程序,要把公平、公正、公开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落实。
5.要通过发展来促进学校的安全稳定